#小子说老子##道德经#
《小子说老子》第十章•不要小看了妄想意识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这一点对历代修道人来说,都是重点之句。老子喜欢在文章中用“婴儿”说事,好比还有“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等等。这是因为婴儿有纯真之状,有无限之生命潜力,有趋向道初之随顺本性的多种缘故。王弼的注解是“专,任也,致极也,言任自然之气。致,至柔之和,能若婴儿之无所欲乎,则物全而性得矣。”

河上公的注解是“‘专气致柔’,专守精气使不乱则形体能应之而柔顺。‘能婴儿’,能如婴儿内无思虑外无政事,则精神不去也。”王弼说“专,任也,致极也,言任自然之气”这一点解释已经相当不错,他是将“专”字单一化,不取刻板、死气的“专一”,但是,这里的“专气致柔”不可免地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达到。河上公的解释“专守精气”则更简洁简单,直接把“专”理解成“专门”一带而过了。(一笑!)

佛家有句话叫做“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里的“制心一处”,与这个“专”字有点类似,这个“制”字与“专”有一定的共性,但具体如何,又不是一言两语可说明清楚的,实在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再笑!)另外,如果专门从“修道之修炼”角度谈这个“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那即不免要谈到道家修炼之“炼精化气”、“炼气化神”、铅汞、守丹田、守窍、运转河车等各方面的道家专业术语。倘若再扯开来说,不免为人说“玄乎其神”之“迷信”了。故就此作罢,这部书只谈“道理”,不言“道术”,更不会去求“道方”了。(还笑!)

我们知道,刚出生的婴儿身体是相当柔软的,老子在此取此特性,同样也类比于前面说的“上善若水”之“水至柔”。婴儿之状常用来比喻成人之初之初始混沌未开之状态,这一点是老子用婴儿引喻的目的。道家常说“返朴归真”、“返老还童”,恢复初始状态也是其追求之一。

故这里的“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可以理解为:“专一制气达到柔和和谐之状,能够像婴儿那样吗?”这里同样是我前面说的“做工夫”,老子依然用此反问,是说:“你修道做的工夫,做的火候达到了这种状态没有?倘若没有,你说修道成功了,那么只能说,同志尚须努力。”

倘若你还不相信,那么请继续看第三句“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我们先看王弼的注解“玄,物之极也,言能涤除邪饰,至于极览,能不以物介其明。疵之其神乎,则终与玄同也。”王弼主要指出了“涤除邪饰”,指要去除外在伪饰、邪饰、虚伪的妆饰,去伪存真,最后达到无有瑕疵之状。河上公本注解为“‘涤除玄览’,当洗其心使洁净也。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事,故谓之玄览也。‘能无疵’,不淫邪也。净能无疵病乎。”同样也表示为要“洗净其心”。然而,真的如此吗?

对于这一点,我则不是完全同意他们的见解。我的个人理解是,“涤除”,有洗涤、清除之意。至于“玄览”,历来解释本就不定。我的理解则更加简单:“览”字就直接取其上下结构下面的那个“见”作本义解释。《说文》:“览,观也。”同样也是“见”的延伸意。但“观”是“又见”,是更有深度的“再‘见’”,因“观”较“见”更多了一层思考与深思维,此即如同佛家说的“观照”或“止观”,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见”与“思考”。只不过佛道二家的用字用词不同而已。

但这里既然说“涤除玄览”,说明这个“玄览”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才会去“涤除”,否则没有“涤除”之必要。故河上公说“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事,故谓之玄览也”反有夸奖“玄览”之意,这一点我不完全赞同。我个人则认为“玄览”即是“玄虚昏迷之览”,既是玄虚昏迷,则不是什么好东西。

当然,河上公说的“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事”还是有可取之处,因为他是从反面要求人把心“摆正”,而不是把心“居”放在“玄冥之处”去“览知万事”。只这一点,已经相当有劲道了!

另外,这个“玄览”也确实有大实力,非同小可,它确实具有实力可以做到“览知万事”。在佛教中,有“妄想”一词,我认为这里的“玄览”与佛教说的“妄想”有点相近。佛教认为“妄想”是虚幻不真的思想,虽然虚幻不真,但却也是思想之一。并且这种“妄想”也有强大的功能体现。

佛教认为“一切唯心造”,“妄想”同样也能造化。佛教甚至认为在没有真正觉悟之前,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往往都是这个“妄想”意识的“幻化”,而如何达到真正的圆满觉悟,明心见性,达到本真状态,则需要解脱这个“妄想”之束缚。佛家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就有此意。倘若“涤除”了“妄想”,也即“涤除玄览”,便可恢复本真之性。

然而,倘若只这样去理解,却又出现另外的一些问题。好比佛家禅宗有一位神秀禅师作偈语“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得不到禅宗五祖之印可。而另一位惠能禅师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却得到印可。

另外有的版本《道德经》也作“玄览”为“玄鉴”,鉴即镜子也,这就更容易联想到“心如明镜台”了。前句的神秀偈即有“涤除玄览”之意,故说“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可是后者惠能偈则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言意则是,这个“玄览”或“尘埃”本就是“虚幻幻化”出来的,不需要执着去“涤除”。我个人更支持后者。

同样老子说“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即可理解为:“洗涤去除掉那些玄虚的妄想,能够达到无有瑕疵的境界吗?”这里依然也是老子在说修道“做工夫”。换句话说,老子是对修道者告诫说:“你修道,没有洗涤心灵、去除妄想心,没有达到无有瑕疵,还能算是修道成功吗?”

话虽然这么说,但千万不可“先入为主”地认为涤除了玄览就是道了,这不能得到结论。倘若你还要问我到底如何做才可,我只能学老子反问一句“你涤除的那个玄览,还在道中吗?既在道中,你还能涤除得清吗?”要知道,清水、污水都是水啊。

#好诗好词好文章[超话]#

《心斋随笔》第34章

文 / 乐樵山人
——————————————————————————

【1】菩提无树,明镜非台

紫菩提老师禅律《参》一诗中,有句云:“拈花微笑心传印”。前几天,山人以此为题,写了一则随笔。柳堂先生读罢之后,评曰:“由此拈花一笑公案,联想到六祖慧能大师的《菩提偈》公案。神秀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慧能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大约即是渐悟、顿悟之别吧。其实,这本来是参悟的法门,只是两者路径不同而已。但是,俗人却往往分出境界之高下。顿悟入道,恐限天才;凡夫俗子若欲入道,走渐悟之途,比较可靠一些。”

对于柳堂先生此评,山人乃谓其曰:顿悟成佛,是禅宗的核心教义。在禅宗史上,世人之所以共推六祖慧能,为禅宗的实际创始人,而非早期的其他祖师,就是因其开创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所谓“南能北秀”或“南顿北渐”,反映的正是以慧能为代表的南宗“顿悟禅”,和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渐悟禅”之差异。而南宗的“顿悟”禅,真正体现了禅的精髓,是以谈禅宗,必及“顿悟”。然而,到底什么才是顿悟,并非一个可以随意回答的问题。

六祖慧能大师,俗家姓卢,因此古人的一些诗词里,又称其为“卢能”。比如宋徽宗有诗曰:

有情身不是无情,彼此人人定里身。
会得菩提本无树,何须辛苦问卢能?

《六祖坛经·行由品》记载:慧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慧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慧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慧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慧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

慧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慧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堪作佛?”慧能曰:“人虽有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慧能曰:“慧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慧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慧能破柴踏碓。

经八月余,祖一日忽见慧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慧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

从五祖弘忍与慧能的对答中,就可以看出,慧能之悟性极高。他虽不识字,但却是上根、利根之人。是以慧能大师得法之后,曾有言曰:“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可见他度众生的对象,是上上根人。换句话说,上根以下的人,都不是他的对象。也就是说,这个门你进不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是六祖慧能得以传承衣法、一鸣惊人的《菩提偈》,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典故中,可以知道六祖与神秀大师争衣法之传,最后是慧能获得了五祖的传承。《六祖坛经·行由品》记载曰: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枷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著,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述,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慧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曰:“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慧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童子引至偈前礼拜。

慧能曰:“慧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慧能闻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慧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慧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慧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慧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慧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此后,迨至明代吴承恩写《西游记》之时,书中须菩提祖师,半夜三更传法给孙悟空的一段文字,便是将五祖传法给六祖慧能的这个故事,照搬了过去。

因此,“南顿北渐”的顿悟之法,对于一般人而言,并非适合,以其对于根器的要求,太高了。是故六祖慧能有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无论是南顿还是北渐,其实都是一种法,修的也是同一个佛,但是每个人的资质大不相同,开悟的速度亦是有快有慢,所以才有了佛法的渐、顿之分。

【2】禅净双修

《法华经》把佛之知见的证得,分成两方面的四阶,称为“开、示、悟、入”。开与示,是由佛陀担任的、对众生做的,将众生本有的佛性之宝藏打开来,指示给众生,称为开示;悟与入,则是由众生自己来做的,众生明白了自性本来可以成佛,这就是悟。悟后如法修持,才能进入佛的知见之门。

若以阶位来衡量,悟佛知见,是在未登初地的凡位菩萨;入佛知见,是在登了初地以上的圣位菩萨。因为唯有初地以上,才能一分一分地断无明,一分一分地证觉性。初地以前,都是准备工夫。可见,顿悟是悟的理体法性或佛性,顿悟并不就等于成佛;渐修是修的事相功德,唯有积于渐修,才能真的成佛。

虽说“理以顿悟,事以渐修”,然而世上之人,不估量自己的根性,就动辄笑其他修行法门为“着相”,境界太低,而自己却又做不到。正如慧能大师所言:“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著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

比如百丈怀海禅师,虽然建立了丛林制度,但是其亦曰:“修行以念佛为稳当,万修万人去。”又如净土宗六祖、禅宗法眼宗第三代祖师永明禅师,亦有云: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
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
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这位永明寿禅师,史上可谓是鼎鼎大名。他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师。他禅净双修,更身兼两宗祖师,既被尊奉为净土宗六祖,同时又是禅宗的法眼宗三祖。世人都公认他是古佛再来之人,并被认为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感应篇汇编》里,记载了一则关于他的放生故事。其文曰:

唐末五代延寿禅师者,丹阳人。初为余姚县吏,亏欠库钱几十万。有司鞫之,止是买物放生用过,不意亏耗如许也。罪当死,临刑颜色不变,言曰:“我放活万万生命,今虽死,径往西方矣,岂不乐哉!”钱王闻而怜之,释其罪,为僧。梦观音以甘露灌口,慧性日开,著《万善同归集》六卷。住永明寺。九十八岁,合掌坐化,起塔寺侧。有僧每日绕塔礼拜,人问故,答曰:“我,抚州僧也。因病至冥,见殿角有画像一轴,阎王自来顶礼。余问主吏,答曰:“此寿禅师也。凡死者皆经此处,唯禅师径往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王故敬礼耳。”可见往生之时,若径生西方,为阴府所重如此。

这则故事,亦另有版本,说的是唐末五代的永明大师,讳名延寿,平常喜欢买鱼虾等水族放生。在未出家之前,于吴越王钱文穆镇宁杭州时,当余杭县的库吏。有一年,适逢灾荒,由于灾情急迫,他便先动用了库钱来救济灾民,因而犯了监守自盗的罪名,依法应处死刑。

吴越王信仰佛教,深知他盗用库钱,全在救济灾民。因此命执行刑罚的人,在临刑之际,注意观察其言词面色,前来禀报。大师身临刑场,脸上殊无忧戚之色,反而神色怡然自在,毫无惊惧,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大师说:“我对库钱毫无私用,全都用来救济灾民。如今死了,直生西方极乐世界,岂不是一大乐事?”吴越王听了他的话,就赦免了他的罪。永明大师从此出家为僧,勤修禅定,礼佛拜忏,获得无碍辩才。

据说大师圆寂之后,江西抚州有某僧生病,神识被摄入冥间,看见阎王大殿左边,供有一尊僧像,阎罗王时常出座恭敬礼拜。某僧感觉奇怪,便问主吏。主吏答曰:“阎罗王礼拜的是永明延寿大师。永明大师在世修持精进,如今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证得上品上生。阎罗王特别尊敬大师之德行,因而设供,每日经常礼拜。”

永明寿禅师,虽然出身于五宗之一的法眼宗,但却不限于一门一派,他提倡禅净双修,并提出了在后世脍炙人口的禅净《四料简》。此《四料简》,道尽了禅、净两种法门的奥妙和利益:禅宗明心见性,直指人心,立地成佛,但是对于根器的要求很高;而净土宗,则是利钝兼收,不过效果会慢一些。要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先往生极乐,开悟之后,再乘愿回到红尘,随缘化度众生。因此,很多不是上根、利根之人,还是以老实念佛为好。

——————————————————————————
【乐樵注】参与评论师友:@柳堂666 [作揖][鲜花]

【王阳明的40种人生哲学:你的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节选)】
(转自公众号哲思学意 昨天)

01.欲修身,先养心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02.不忙不乱,不焦不躁
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03.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04.回归简单
“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此语诚然。顾后之学者忽其易于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此其所以“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也。

05.做人要“诚”
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06.无私心就是道
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07.至诚胜于至巧
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08.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09.一念抱持,成圣之要
只念念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10.应好是而恶非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11.君子如玉亦如铁
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12.养一身浩然正气
须是勇。用功久,自有勇。故曰“是集义所生者”,胜得容易,便是大贤。

13.去做才是孝
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可称为知孝悌。

14.孝不孝代表人格
善人也,而甚孝。

15.不孝无良知
不慈不孝焉,斯恶之矣。

16.心至诚才能行至孝
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然要求各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然要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

17.身外物不奢恋
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18.克己才是真功夫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19.荣辱毁誉皆泰然
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

20.把世间当修行的道场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21.少一些机心,少一些痛苦
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

22.心是快乐的根
常快活便是功夫。

23.要活得轻快洒脱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24.慎思之,笃行之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5.不做就是不知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26.路,尽管去走
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

27.天理即是仁心
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性之生理,便谓之仁。

28.求道须深下去
此道本无穷尽,问难愈多,则精微愈显。

29.耐住寂寞,久久为功
诸君只要常常怀个“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动。

30.自省才能自明
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31.静时存养,动时省察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32.反观自身,自我提升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则不至于责人已甚,而自治严矣。

33.嘴巴闭关,身体力行
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34.世间磨难,皆是砥砺
凡今天下之论议我者,苟能取以为善,皆是砥砺切磋我也,则在我无非警惕修省进德之地矣。

35.最怕是傲字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36.格物致知,灭除轻傲
知轻傲处,便是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

37.只求力所能及
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38.不动心,不烦恼
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动,理元不动。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

39.按心兵不动,如止水从容
我不看花时,花与我心同寂。我看花时,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我心之外。

40.参破生死,尽性知命
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https://t.cn/A6I0pmpe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Ask what you do for others, not what you do.成功的关键是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功。To be a great person
  • HPV疫苗如此有效,15年来全球的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否在减少呢?#女性私密健康研究院[超话]##hpv##科普大作战##超6成家庭感染幽门螺杆菌# 19
  • 下一步,萨迦县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提高政治站位,毫不松懈抓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坚决落实上级有关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为萨迦县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战贡献检察力
  • 其中,最让人震惊的就是拼多多上面的商品价格绝对是市面上的最低价,让其他平台无法在价格上“投机取巧”。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拼多多的主要经营理念就是“拼团购物”你一
  • #sky光遇黑市[超话]# 一些信誉图小碎片➕一些小废话◆一个上门板 是个黄v诶 林俊杰超话的 脾气也好好 途中也被认可啦 很开心遇见捏◆之前的包季板板又来啦
  •   而是有那样一天,我突然不喜欢你了。  而很久很久以前,我以为这样的发觉会让我欣喜。
  • 中本悠太烘培屋字卡,金道英烘培随机卡,文泰一烘培随机卡,金廷祐台历后续,徐英浩卡,挑染貂,郑在玹烘培随机卡,将太郎黑卡。黄仁俊小卡,被子俊,pb俊,黄仁俊游戏卡
  • 与此同时,Joe Vardon还分析了詹姆斯与布朗尼在湖人同场竞技的可能性,预计布朗尼将于2024年参加选秀进入联盟,但湖人目前手上没有2024年的首轮签,他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 【China consigue logros destacados en protección de medio ambiente | 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显
  • 【刘畊宏及前MCN、选品公司回应:确曾推荐涉事燕窝,已督促依法退赔】今日,刘畊宏微博公开回应被辛巴指卖同款糖水燕窝一事,称连夜找到两年前合作的MCN公司天赋星球
  • § 这套通过EYE+ Studio用户界面操作的控制系统,无需深入的机器视觉相关使用经验,可以实现即插即用。综合有六大产品优势§ 操作简单:不需要过往使用机
  • 或许这真的是需要我去改变的一个地方[苦涩]真的是太太太难受了[泪]其实仔细想一想,以前每次焦虑的事情到最后基本上都会有办法去解决,但每次都焦虑的不行,脾气变的很
  • #易烊千玺九号品牌全球代言人##易烊千玺阿玛尼美妆全球品牌代言人# 【指路hui, 带tag, 快车专】有时候我们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茫,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
  • 无论如何, dollar这个词就如杰斐逊所倡导的那样,最终成为了美国的货币名称。dollar这个词的初次使用是在1782年,当时的美国总统杰斐逊在《美国货币单位
  • 那时的自己期盼自己长大,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能为父母撑起一片天……然而今天的我长大了,也成家了,孩子也上学了,生活条件也比小时侯好多了。以前盼着长大,现在反而向
  • 护卫舰07这次推出了100km和200km两种纯电续航,平时短途通勤可以实现完全用电,长途切换为混动模式,完美适配各种出行场景,节能减排的同时,还避免了里程焦虑
  • 书中的文章、照片和图画说明了移民对空间、建筑和领土的影响,描述了一个移民无处不在的现实中城市,并提供了支持社会和空间整合的策略。本书通过一系列关于其建筑环境的案
  • 苹果树种植2-3年才开始结果,种植5年的时候才到丰果期,所以前期的种植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和施肥、驱虫等费用。种的都是苹果树,都同样遭到了毁坏,大家都有补偿,
  • 以“俄运通”为代表的智慧交通和以“趣龙江”为载体的智慧旅游快速发展,依托边境区位和特色合作领域,中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建设,初步建立起了囊括众多领域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