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 一个日本人找到曹德旺。曹德旺对日本人说:“我每月买你一船玻璃”!话音刚落,日本人“扑通”一声就跪下来,举着酒杯,恭恭敬敬向曹德旺敬酒。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接着波及整个东南亚、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有个日本商人手里压着很多玻璃存货,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无人问津,眼看着公司就要破产倒闭了。

走头无路的日本商人决定去一趟中国,他想要拜访一下曹德旺,希望他能够伸出援手,帮自己渡过这次难关。曹德旺知道后,安排销售经理亲自去接机,并交代:“把日本商人先安排到温泉酒店,晚上再送到我家来,我要在家里宴请他。”

晚上,销售经理把日本商人带到曹德旺家,两人寒暄几句,曹德旺就安排家宴招待客人,席间日本商人向曹德旺讲述了他公司遇到到的困境。

原来日本商人在印尼有一家玻璃厂,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厂里积压很多货,再加上印尼气候潮湿,玻璃不易保存,如果没有人接手,玻璃就会只能自动炸裂。

日本商人说完后,曹德旺拿起他藏多年的茅台酒,给他和自己各倒了一杯酒,然后举起杯说:“这样吧,从这月起,我们福耀每月向你们的玻璃厂采购4000吨的玻璃,就按中国市场价算,你看行不行呀?”

曹德旺话刚落音,只见日本商人把杯中的茅台酒一饮而尽,然后扑通一下就跪在地上说:“曹总,我的工厂有救了,您的大恩大德,我会铭记于心!”

曹德旺连忙把日本商人扶起来说:“应该的,大家都是生意人,帮助你也是帮助我自己”,说完,两位人就开开心心地喝起酒来。
 
吃完饭,曹德旺让司机把日本商人送回酒店,这时候销售经理问曹德旺:“曹总,既然日本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您怎么不什么压压价呢?

曹德旺解释说:“我们福耀目前只有两家供应商,如果日本人的厂倒闭了,那么另一家肯定会抬高玻璃的价格。帮助他,是为了让他们保持良性竞争,同时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这样才有利我们的发展”。

果不其然,一年后,整个亚洲经济开始会暖,日本商人的玻璃原片又回到供不应求的状态,价格也逐渐上涨,甚至很多合作商都拿不到货。可是曹德旺依然每个月都能按时拿到4000吨玻璃原片,而且价格从未上涨过。

直到1999年,玻璃原材料价格已经翻倍了,这时候日本商人才给曹德旺打电话说:“曹总,对不起,我们要涨价了”。曹德旺旺十分理解地说:“没关系,你早就该涨价了”。

这件事情,后来被曹德旺记录在他的自传《心若菩提》这本书里。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曹德旺身上具有儒家那种兼济天下的气质与胸怀。他尊重所有人,包括供应商、员工等,正因为这样,他才有了今日的福耀。

有人说曹德旺天生佛像,一点没错,他确实是信佛之人,所以他悲天悯人,怀揣着一颗善良的心,正是因为有着这菩提般的为人和经商理念,曹德旺才能让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

曹德旺在他的自传《心若菩提》里说过一句让我十分感动的话,他说:“什么是企业家?是一个事业成功后,对社会对国家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算得上是企业家。不然的话你再怎么成功也只能算一个土豪”!

曹德旺从小家境贫寒,9岁上学,14岁被迫辍学,他做摆过小摊、做过苦力。后来进入高山玻璃厂做业务员,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脚印,硬是把一个即将倒闭的小玻璃厂,做到今天的福耀集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玻璃制造商。

事业有成之后,曹德旺不忘回馈社会,从1983年给学校捐赠桌椅开始,累计捐款达100亿以上。武汉水灾300万、汶川地震2000万、家乡修路1300万、抗击疫情1.4亿,因此他被称为“中国首善”。

最近,他又捐出100亿,在福州建立一所福耀科技大学,完工后将无偿交给国家,旨在培养国内高新产业急缺的人才,专业设置对标目前中国相对弱势、被外国卡脖子的理工领域,希望早日打破美国对我们高科技的封锁。

难怪有人说,在中国只有两位真正的企业家,一位是任正非,另一位就是曹德旺,其他的不过是一些商人而已。

2014年,曹德旺在过完70岁生日后,他不顾家人的劝阻,决定亲手撰写自传《心若菩提》。他说要把自己毕生经历、经商智慧、人生感悟和投资理念全都写进这本书里,这样才能让年轻人少走弯路。

在《心若菩提》这本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忽悠人的心灵鸡汤,只有曹德旺自己真实的人生经历。

不同于其他人的自传,这里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过多的溢美之词,更没有高大上的说教,只有曹德旺自己真实的人生经。曹德旺所说:“我这不是创作,而是我一生的记忆。”

(来源:360家常菜)#睡前故事#

【沿百年老街 观商海潮涌】

热闹繁华 河南街曾商铺林立

挖掘机的轰鸣,打破2017年7月25日清晨的寂静。这是河南街的第四次升级改造,距上一次有16年之隔。这次改造,列入当年市政府重点工程,关键词:回归。

4年后的今天,当人们走在古风浓郁的河南街上,凝望着街中心6处诉说着老字号故事的铜色雕像小品,仍不免惊喜交集。

400年吉林城,300年河南街。清朝初期,吉林城区小河纵横,其中一条小河流经牛马行(今青岛街)一带。后来,小河虽然干涸,消失了踪迹,但河的南岸因船厂头道码头和水师营造船、修船工匠和兵丁的日渐增多,经济贸易也随之发展起来,形成了一条商业街道,被人们称为“河南街”。

这时的河南街只有一条狭窄泥泞的土路,两边是木质排水沟,沟两侧是人行道,道两侧为商业店铺。

清朝末年,吉林市已发展成为山货、土产、木材的集散地,水旱码头运输活跃,加之对地方封禁的解除,吉林城人口增多,商品交换日渐频繁,不但形成了“五街”(西大街、北大街、河南街、通天街、尚仪街)、“四行”(粮米行、牛马行、前鱼行、后鱼行),还有了柴草市、果木市、菜市等专业市场,各类商铺也纷纷兴起。因河南街距码头近,运输方便,所以货物直接运输到河南街一带销售,河南街逐渐形成了店铺林立、繁华热闹的商业街。

吉林巨商牛子厚创办的“升”字号买卖,位于河南街的店铺就有多处,如恒升庆绸缎店、恒升庆钱柜、源升庆绸缎店、宝升堂中药店、永升合泥瓦匠作坊、江升永果匠铺(后改为江源永果匠铺)等。那时河南街当铺共有6家,牛家就占了4家。牛家几代人辛勤经营,不但富甲一方,而且对吉林经济贸易发展、地方物产对外交流,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民国初期,吉长铁路开通,河南街更加繁荣起来,顾客熙熙攘攘,街上终日喧闹。一眼望过去,店铺一家连着一家,两旁的幌子密密麻麻。吆喝声、欢笑声,从天亮响到夜深。

此时,河南街上的店铺经营的品种日趋齐全,糖果糕点、布匹绸缎、服装百货、笔墨纸砚、钟表眼镜、中西药品、鱼肉蛋禽、干鲜食杂等,应有尽有。电影院、戏院、茶馆、旅店、木匠店、照相馆等一应俱全。此时的河南街,颜值也提升了,曾经的土路变成了沙石路。

升级改造 老街老店焕发生机

河南街的兴衰变化随时代起伏,从初期的兴盛到1945年商业企业纷纷倒闭,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街迎来短暂的繁荣期。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中共吉林市委发布《保护私营工商业的决定》,商业开始复苏。5月,第一家国营商业——吉林市百货公司营业部在河南街开业。

后来,经多次改造建设,昔日河南街上残破不堪的建筑变成了栋栋高楼,坑洼不平的柏油路面铺上了花岗岩。2017年的复古改造,使河南街的建筑风格回归了清末民初的文化古街风貌,更让河南街迎来了全方位的品质升级,成为游客的“打卡地”。

随着时代的变迁,河南街上的老字号店铺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前身为“恒升庆绸缎店”的吉林东方商厦股份有限公司,经历了几次“变身”,从解放后收归国有,到1953年更名为吉林市第四百货商店,再到1986年扩建后更名为吉林市东方商场,无不反映了时代的更迭。1992年8月,改制为吉林东方商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底,改制为内部员工持股的民营股份制企业。这个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商界老店,如今成为河南街大型的现代化综合性百货零售企业,经营商品达15万余种。经第五次扩建后,与大润发合作开办超市,增加了新的经营业态,更丰富了自身的商贸功能,为我市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由一个经营茶食的小店“埠源馆”成长壮大为中华老字号食品企业的“福源馆”,更是河南街商海潮涌的缩影。从当年85平方米的营业室到如今的前店后厂,从品种有限的食品店到现今拥有八大类系列产品、近千个品种的大型企业集团,福源馆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上世纪90年代后期,福源馆受经营体制及市场经济等影响,经营不善,陷入困境,但1999年国有企业改制后,重组成立“吉林市福源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走连锁扩张之路,福源馆又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位于河南街中段的新兴园饺子馆,创建于1893年,由“董家饭铺”易名“天怡兴”,再到“新兴园”,名字有变,但传统风味圆笼蒸饺的特色始终如一。经过几次更新扩建,如今的新兴园不仅建有二层的营业餐厅,更建成了吉林史话博物馆及喜连成京剧大舞台,为百年老街增添了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

如今的河南街不仅有老字号店面,更有大批商业品牌入驻,年客流量达700万左右,被中宣部先后命名为“全国文明街路示范街”、“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购物放心一条街”。它不仅是吉林市历史文化的载体,更是展示我市现代商业文明和经济繁荣的窗口。

崭新时代 扬帆潮头踏浪行

十八大以来,我市充分利用国家两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方针政策的契机,大力发展经济。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以市级商业中心为龙头,区级商业中心和商业集聚区为骨干,社区商业中心为补充,商业街为特色,商品交易市场为依托的现代城市商业体系和格局。

近几年,我市商务经济成绩喜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递增,位居全省前列;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位居全省前茅;网络零售额排名全省前列。此外,淘宝特色中国吉林市馆、一网全城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农村电子商务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达到404户。2017年,全省首个B型保税物流中心——吉林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行;2018年年末,我市共获评4个“中国淘宝村”,占东北三省总数的30%;2019年,我市被评为“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截至2020年,全市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达200余户。目前,我市正积极组织申报吉林市跨境电商综试区,对外开放度不断增强。

我市还首创成立了吉林市老字号协会,开展了四届“吉林市老字号”评选活动。同时,推广“放心早餐工程”,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完善国家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我市还举办了两届中国吉林市-新加坡商贸周活动、四届吉林市进口商品展洽会;连续四年举办名特优产品温州对口合作展洽会;组织参加了东博会、上海进博会等重点展会,助推我市特色产品走出去。我们正朝着“商业有魂、经营有道、品牌有名”的方向前进。

“我们要建设世界藻都”
#鄂尔多斯本地资讯权威发布#
“我们要建设世界藻都”
——鄂旗螺旋藻产业园采记

沐浴在五月的晨曦中,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犹如一片蓝色的湖泊,数以千计的大棚令人目不暇接,朝阳的光辉铺洒在这片“湖泊”之上,金光闪闪,熠熠生辉。

“我们要建设世界藻都。”向外界介绍鄂托克旗螺旋藻时,当地人尤其喜欢强调这点,话语里充满了不容质疑的自豪。

图片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区养殖大棚
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区所用藻种为经原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的鄂托克螺旋藻。
1996年,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乔辰带领螺旋藻课题组对鄂尔多斯沙区碱湖进行考察,惊喜地在鄂托克旗的众多碱湖发现了原生的天然钝顶螺旋藻,即后来认证的鄂托克螺旋藻。

中国螺旋藻产业知名专家胡鸿钧教授指出,天然钝顶螺旋藻是世界上最优质的螺旋藻,蛋白质在所有螺旋藻中含量最高,而且是唯一含有脑黄金(DHA)的优良藻种,这在国内外还尚属首次发现。

2003年,鄂托克旗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力度,采取招商引资和鼓励本土企业自主发展的方式,积极发展螺旋藻产业。

2007年,胡鸿钧和在鄂尔多斯从事多年螺旋藻研究的乔辰相约,又一次来到鄂托克旗螺旋藻生产基地进行考察。

胡鸿钧评价,鄂托克旗的螺旋藻养殖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生产企业建设投资均超过200万元,养殖方式全部是塑料大棚,配套比较先进的自动控温雾化干燥设备。仅四年时间,螺旋藻养殖技术和工艺水平走在了全国的先进行列。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独一无二的藻种,质优价廉的生产条件是你们所独有的三大优势,无论从单产水平还是产业化水平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胡鸿钧如是说,并欣然为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题词:“中国螺旋藻产业的希望”。

2009年,鄂托克旗在乌兰镇东侧,哈马太碱湖北侧,投资3.2亿元,开建总占地面积12400亩螺旋藻产业园区,计划通过3—5年的时间打造“中国藻都”,并提出向“世界藻都”进军的构想。

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区位于北纬39度螺旋藻黄金生长带,年日照平均超过3000小时,阴雨天少,有利于藻的光合作用,适宜于螺旋藻养殖;且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特别有利于蛋白质等物质的积累,园区周边100公里范围内无污染企业,该区域是发展螺旋藻产业的优良地带。

2011年,原农业部批准对“鄂托克旗螺旋藻”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2年,鄂托克旗建成了自治区第一家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螺旋藻专门检测和研发机构——内蒙古自治区螺旋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大提高了螺旋藻产品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013年,鄂托克旗螺旋藻园区生产藻粉产量1952吨,成为国内螺旋藻主要生产基地,园区的生产规模和加工能力跃居世界首位。

2014年,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区申报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

2020年,鄂托克螺旋藻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截至2020年底,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区已累计总投资5.8亿元,水、电、路、讯、气及排水、排碱液、集雨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现有24家螺旋藻生产企业入园,其中1家在建,净养殖面积达4000亩、养殖大棚近4000座,建成收藻车间5.4万平方米、烘干车间2.1万平方米,安装烘干等机械设施42套,成为规模型、集约型、生态型、环保型、循环型和绿色型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园区。

“去年,园区年藻粉产量达到40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和全球总产量的35%以上,藻片产量300余吨,藻蓝蛋白粉产量70余吨。”鄂托克旗农牧局副局长、螺旋藻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郝贵斌介绍,作为全球最大的螺旋藻规模化产业集群养殖基地、全球主要的螺旋藻粉和藻蓝蛋白粉出口基地,不仅产能在全球独大,产品质量也得到国外客户高度认可,70%以上产品远销到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把螺旋藻的生产效益和保健功能发挥到最大,近年来,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区把研发重点放在螺旋藻活性物质的提取和转化上。

走入内蒙古蓝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会议室,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张玉慧打开了一瓶矿泉水,拿起桌面上的一碟蓝色粉末,熟练地往矿泉水里添加了几小匙。眨眼间,矿泉水瞬间变成了蓝色,并泛出晶莹剔透的蓝色荧光。

“请喝这瓶保健水。”“80后”张玉慧笑言,并将变色后的矿泉水递给记者。她说:“这蓝色粉末就是从螺旋藻粉内提取的藻蓝蛋白,它是螺旋藻体内的一种活性物质,具有多种营养成份,作为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染料等领域。”

内蒙古蓝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园区内一家以藻蓝蛋白的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藻蓝蛋白提取技术,1项核心发明专利及15项实用新型专利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生产,填补了螺旋藻园区深加工产业的空白。

2018年,内蒙古蓝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藻蓝蛋白获得欧盟及美国NOP有机认证,为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依据。目前,公司年生产藻蓝蛋白60吨,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藻蓝蛋白生产和出口企业。

“藻蓝蛋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蓝藻细胞中的光合色素——藻蓝素的色素蛋白,在螺旋藻中的含量高达10%—20%。”鄂托克旗螺旋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志忠介绍,藻蓝蛋白还具有荧光特性,可制成荧光探针、荧光示踪物质等,用于临床医学诊断、免疫化学及生物工程等研究领域。

王志忠进一步介绍,鄂托克螺旋藻蛋白质含量非常高,接近螺旋藻干重的70%,且有含量较高的多糖、多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天然色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在提高免疫力、补充微量营养元素、维持身体营养平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区实行培育扩繁藻种、原料供应、残液处理、技术培训、质量检验、品牌推广和对外销售的统一运作,在现有螺旋藻企业的基础上组建龙头企业,带动其它企业,新宇力、加力、再回首等10家企业已具备自主出口资质,其余13家公司通过外贸公司或其他具有资质公司代销。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一个集螺旋藻产、学、研、销于一体的“藻都”正在鄂托克旗呼之欲出。

郝贵斌表示,下一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挖掘增产增效潜力,重点在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试验推广上下功夫,向着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迈进,力争将产业基地真正打造成高质量的“世界螺旋藻产业之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阿根廷2比1胜尼日利亚晋级 梅西怒吼庆祝
  • 巴萨球星梅西儿子跳迈克尔杰克逊舞,一代代传承下去吧!
  • 秋瓷炫健康出院,张申英姜京俊婚后重返节目,同床异梦迎双喜临门
  • 搭上王家卫,吴亦凡就能成为下一个金城武?
  • 合影时的王俊凯为了不挡住女生的脸,做了一个习惯性动作
  • 河南人到底有多爱吃面?看这碗从清朝开始流传的面就知道
  • 起薪5k少不少?房租2k高不高?毕业生你应该知道
  • 你给《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电视剧打几分?
  • 李子璇落选,孟美岐C位,火箭少女你会继续pick吗? || 星衣品
  • 土耳其冰淇淋被反杀合辑!哈哈哈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 伊能静小米粒生了,易建联小儿子降临,他们低调宣布也有了!!!
  • 林俊杰晒70公斤超级电脑!4000工资的我吃一年泡面也买不起吧?
  • 小研陪你过七夕|西电乌克兰美女留学生版《告白气球》MV
  • 火箭少女101宿舍分配独家揭秘:紫宁紫婷单独住,杨超越傅菁成室友
  • 高考与考研的不同之处....
  • 儿子卧底传销窝点救母,母亲仍执迷不悟:儿子害妈
  • 推开窗,让盐亭的美景晒进来~
  • 山东大学发了一条微博,竟引发一场全国大学的“混战”!
  • “600球先生”梅西今日发微博 @了ta
  • 王者荣耀:和12岁学霸粉丝单挑,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喜欢打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