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微新闻#【 巨子生物:做康美产业全球领导者 助力中国民族品牌崛起】

提起“国货”品牌你会想到什么?是百雀羚、回力、飞跃,还是华为、中兴、小米?很长时间以来,国货给人的印象多是低价与低质的代表。现如今,随着国货雄心的崛起,很多类似于华为、中兴等国货品牌在全球知名度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和认知“国货”品牌。

在西安就有一家致力于打造民族康美产业的企业——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成功研发了专注于美和健康领域的生物科技——类人胶原蛋白技术。巨子生物一跃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可以生产“类人胶原蛋白”的企业,这一创新壮举轰动了整个学术界,让巨子生物成为国货崛起名副其实的代表。

类人胶原蛋白在古都诞生

6月的西安,阳光明媚。在高新区上林苑七路,富有鲜明特色的巨子生物新工厂大楼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虽然大厦内部还在进行装修及生产设施的完善,但是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考察参观者已是络绎不绝。

据了解,巨子生物由西北大学国家二级教授范代娣及其科研团队创立,是一家专注基因工程、生物材料工程的高新技术企业,聚焦于皮肤医学、医疗器械、预防医学和营养医学三大健康产业方向。

巨子生物总经理马晓轩介绍,巨子生物赖以“成名”的核心科研成果就是类人胶原蛋白技术,它被广泛应用在巨子生物旗下的系列产品当中,涵盖了皮肤医学、医学整形和美容修护等方面。目前,公司旗下的可丽金、可复美、可愈、可痕等产品,在中国千余家三甲医院及整形机构已应用十余年,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兴起,加上将“购物、社交、创业”融为一体的创客云商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企业的市场份额更是几何倍数增长,在全国拥有近1500万用户。

提及巨子生物诞生的起源,马晓轩说,1999年他在范代娣教授带领下开始研发生物人工骨、人工器官等技术,都会采用到一种核心元素——胶原蛋白。20世纪末,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也只能从动物组织中提取胶原蛋白。而普通提纯的动物胶原蛋白存在很大的风险,其分子结构、安全性、排异性及吸收性上都存在很多风险和疑虑。范代娣教授敏锐地发现市场对胶原蛋白的巨大需求,但是如何才能制备出非动物组织提取的胶原蛋白便成为范代娣教授科研团队新的科研方向,经过不断的潜心研究,他们通过生物工程技术的方式培养出一种跟人体胶原蛋白结构相近、更安全的胶原蛋白。

2000年,在国家科技部、西安市政府、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巨子生物在高新区创业大厦正式成立,当时仅有18平方米的办公室,就是他们整个公司的办公场地。然而,正是这个18平方米的空间为以后的类人胶原蛋白的诞生和走向市场奠定了基础。当时,公司成立后,范代娣及马晓轩等人潜心研发,吃住几乎24小时都在实验室。有时候,一个实验项目就要进行3个月。有的项目还要24小时不间断观察、检测、分析,就像养孩子一样培养细胞。在研发过程中,马晓轩等人也早已无法记起曾遭遇过多少次挫折与失败。功夫不负有心人,无数次的失败最终换回的成果让世人为之震撼。

经过艰苦的努力,2000年年底,范代娣团队用基因工程技术高密度发酵生产的类人胶原蛋白问世。2001年该技术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2003年2月11日,这是值得铭记的一天,经过无数次实验,巨子生物的科研项目重组类人胶原蛋白终于获得惊人发现,一种接近人类的胶原蛋白研究成果在全球引起了强烈反响。经陕西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类人胶原蛋白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毫不夸张地说,类人胶原蛋白就诞生在西安高新区,是高新区孵化出了巨子生物。”说到这里,马晓轩还提到让他终生难忘的片段,“类人胶原蛋白诞生那天,是我们一个同学结婚的大喜日子,我们在参加婚礼时和新人一起莫名兴奋,但没人知道其实我们真正开心的是,多年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20名博士、30名硕士组成的科研团队,用了整整四年时间才有了技术的突破。巨子生物也填补了国内外该项研究领域的空白,使我国成为国际上首次量产类人胶原蛋白类材料的国家。“范教授带领我们一直致力于生物工程的研究,这十几年从没有放弃过,就是希望让科技拥有市场的话语权,让可丽金类人胶原蛋白系列产品成为中国人值得骄傲的民族品牌。”

8年潜心研究让产品精益求精

类人胶原蛋白由巨子生物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研发并产业化,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但这一切并没有让马晓轩等人冲昏头脑,他们深知要把这项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并且使其具有长足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他们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我们并没有急着将产品推向大众市场,而是在和医院合作过程中不断研究与实验,进一步提高它的安全性。”马晓轩说,类人胶原蛋白研发充满风险和挑战,世界上很多生物学家都在研发,却没有成功案例。只有让这款产品不断得到安全和有效的验证,他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此外,也只有更好的产品,才能承担起中国生物工程崛起的重任。为此,他们沉下心继续在产品完善方面努力,一干就是5年。

直到2008年5月,在成都召开的皮肤医学大会上,巨子生物携带可丽金系列产品参会,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这款产品才正式一炮打响,走向市场。这时,距离范代娣等人开始创业研发已经过去整整8年。8年间,他们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完美克服了传统动物胶原蛋白的病毒风险、排异反应风险、结构和功能的不确定性风险,实现了胶原类生物材料品质的精益求精。

马晓轩说,巨子生物的产品始终在兼顾效果的前提下,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也在国内外业界获得一致认可。截至目前,巨子生物类人胶原蛋白核心技术已申请四十余项国家发明专利,被陕西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核心产品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曾获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家“863”计划、国家“十五”重点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国家火炬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科技项目的支持。同时,公司组建了“生物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组建了“陕西省生物材料重点创新团队”及两个省级工程中心。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公司已经拥有了400多人的团队,产品线也在不断丰富完善。如今巨子生物即将搬迁至近6万平方米的集办公、研发、生产、电商、物流于一体的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巨子生物还打破传统销售模式,创建产业互联网平台,在解决中间环节过多弊端的同时,让利于经营者和消费者,使可丽金、可复美等产品真正走向大众市场。

专注科技研发以实力打造民族品牌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保养,美妆产品也越来越具有市场潜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民族品牌也开始发力,力求打破欧美日韩美妆产品的垄断地位。

根据腾讯2019年5月发布的《国货美妆洞察报告》显示,从目前的市场份额来看,国产美妆品牌已占56%的市场份额;从消费者购买意愿来看,42%的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国货美妆品牌,九成消费者表示未来会再次购买国货美妆。

“基于这样的市场环境,我认为国货是非常可能崛起的。”谈及国货崛起,马晓轩说,国货要崛起最重要的是要专注科技研发与创新,以过硬的技术和产品立足于市场。要在规范化的品质监管、科研的加大投入、品牌营销与管理、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以及差异化竞争等多个方面努力。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起来,才有可能成为行业中的翘楚,“现在国际上拼的就是硬实力,只有拼科技、靠品质,国货才有可能崛起,这比单独靠创意设计和情怀让老字号品牌崛起更值得我们去努力”。

“不做短线,不做正弦曲线式的发展模式。”这是马晓轩给自己也是给消费者的承诺,在他看来巨子生物要做的是和时间付出成正比的事情。他说,现在巨子生物除了可丽金、可复美、可愈、可痕等多款产品,还在研发其他美妆产品。未来,巨子生物还会在皮肤医学、医疗器械、预防医学和营养医学三大领域加大科研投入。未来巨子生物不但要做康美产业全球领导者,还要打造出一张响当当的民族品牌。

此外,巨子生物将借助创客云商平台上积累的大量用户,在全球范围内选取美和健康领域的高科技产品,一是给用户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二是帮助更多的高科技企业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专”上下功夫 从长远化解融资痛点——访中国工商银行行长谷澍】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题:在“专”上下功夫 从长远化解融资痛点——访中国工商银行行长谷澍
  近期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指明了方向。就如何落实相关政策,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工商银行行长谷澍。
  强化正向激励 破解“惜贷”难题
  问:如何认识和应对部分基层银行的“惜贷”问题?
  答:解决基层机构的“惜贷”问题,必须强化正向激励和引导,鼓励基层机构和员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激发内生发展动力。一方面,应适度增加普惠金融业务绩效考核权重,加大信贷规模等激励挂钩力度;另一方面,完善民营企业融资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扭转基层信贷人员“惧贷”心理。
  问:工行出台了哪些措施逐一破解一线员工不愿贷、不敢贷、不会贷?
  谷澍:为进一步破解基层行“惧贷”思想,工行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在解决不愿贷方面,工行加大对普惠业务的专项激励,着力奖励普惠金融业务发展较好的经营机构和普惠金融业务业绩突出的基层从业人员。同时,对分行由于贷款价格下调产生的收益损失,由总行予以全额补足。
  在解决不敢贷方面,工行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作业流程进行梳理,进一步标准化,使得“尽职”的判断有据可循。适度提高了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的容忍度。
 

在解决不会贷方面,工行加快小微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强化“专家治贷”,让最了解市场、最了解客户、最了解风险的信贷专业人员来选择市场、授信审批、管控风险。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和行外信息,帮助基层行对企业经营状况做出准确判断。

解决当前融资痛点 制定未来三年规划
  问:近期工行做了哪些工作以解决当前民营企业的融资痛点?
  谷澍:民营企业座谈会后,工行开展了多层次的民营企业融资问题调研,发现本轮民营企业“喊渴”具有较以往不同的特点:融资难不光体现在信贷渠道,更反映在发行债券等其他渠道;面临困境的不只是小微企业,更集中于不少大中型民营企业;企业需要资金不仅是投资新项目,更多是为了解决存量项目资金接续问题。
  针对当下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工行在加大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的同时,通过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积极引导多元化的市场资金投资民企债券,成功帮助三家民营企业完成规模共计15亿元的债券发行。在近1个月的时间内,工行走访5000多户小微企业,通过各种渠道为民营企业增加了近百亿元的融资支持,并与百家民营骨干企业签订了总对总合作协议。
  在一系列举措的作用下,工行对于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不断增长、利率持续下降,较好地发挥了大行担当和“头雁”效应。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在工行有融资余额的民营企业近8万户,较年初增长8%,占全部融资企业客户数量的近八成,融资余额2.1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执行利率为4.7%,较一季度末的5.37%降幅明显。
  问:未来工行在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方面还有哪些打算?
  谷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绝对不是赶时髦,而是银行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业务领域。因此,工行制定了三年规划:未来三年,工行普惠贷款平均增长30%以上,三年翻一番;民营企业贷款每年净增不少于2000亿元,新增融资客户每年不低于5000户。进一步加大资源倾斜力度,解决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
  同时,为确保对小微企业的优惠利率政策落实到位,工行将对小微企业贷款专门设置相对较低的经济资本调节系数,对小微企业贷款给予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惠。
  此外,工行将针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对初创企业推出更多纯信用产品,对成长期企业扩大抵质押品范围,对拥有上下游固定合作伙伴的企业积极推广供应链融资服务……
  把好客户准入 用“专”创新风控
  问:如何确保“金融活水”灌溉到最急需金融服务的民营和小微企业?
  谷澍:银行的投融资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专业的风险决策非常重要。因此,工行在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时,不唯所有制、不唯大小、不唯行业、只唯优劣。对于那些暂时遇到困难但专注主业、有前景的民营企业,工行将通过各种风险缓释方式帮助其渡过难关,避免资金链断裂。
  要把工作做得精准到位,需要真正地了解客户,把好准入关。工行开展了“普惠金融行”主题活动,动员400余家二级分行、200余家小微中心、1.6万余家服务网点和1万余名小微客户经理,深入市场、走进园区真正了解客户。
  问:如何看待大行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可持续性?
  谷澍:大行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可不可以持续,关键是风控模式的创新能不能成功。如果按照大行以往做大企业客户的方式,以目前小微企业的信贷利率水平很难覆盖成本,长期亏着做业务何谈可持续性?
  因此,大行需要在“专”上下功夫,发挥好专营机构和专业人员的作用,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经营规律、商业模式、财务特点等方面的研究,创新与之相适应的风控模式。目前工行已成立了230家左右的小微金融业务中心,覆盖全行75%以上的小微企业贷款。38家一级分行均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年底前400多家二级分行也将全部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
  此外,可以利用大数据等金融科技,全方位描绘客户画像,动态监测客户风险。目前,通过大数据监测模型,工行对超过2万亿元的普惠存量资产和每年1.5万亿元的累放贷款,进行动态监测和实时预警,实现风险的集约化管控。by新华视点

#支持民企在行动# 【在“专”上下功夫 从长远化解融资痛点——访中国工商银行行长谷澍】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题:在“专”上下功夫 从长远化解融资痛点——访中国工商银行行长谷澍
  近期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指明了方向。就如何落实相关政策,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工商银行行长谷澍。
  强化正向激励 破解“惜贷”难题
  问:如何认识和应对部分基层银行的“惜贷”问题?
  答:解决基层机构的“惜贷”问题,必须强化正向激励和引导,鼓励基层机构和员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激发内生发展动力。一方面,应适度增加普惠金融业务绩效考核权重,加大信贷规模等激励挂钩力度;另一方面,完善民营企业融资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扭转基层信贷人员“惧贷”心理。
  问:工行出台了哪些措施逐一破解一线员工不愿贷、不敢贷、不会贷?
  谷澍:为进一步破解基层行“惧贷”思想,工行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在解决不愿贷方面,工行加大对普惠业务的专项激励,着力奖励普惠金融业务发展较好的经营机构和普惠金融业务业绩突出的基层从业人员。同时,对分行由于贷款价格下调产生的收益损失,由总行予以全额补足。
  在解决不敢贷方面,工行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作业流程进行梳理,进一步标准化,使得“尽职”的判断有据可循。适度提高了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的容忍度。
 

在解决不会贷方面,工行加快小微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强化“专家治贷”,让最了解市场、最了解客户、最了解风险的信贷专业人员来选择市场、授信审批、管控风险。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和行外信息,帮助基层行对企业经营状况做出准确判断。

解决当前融资痛点 制定未来三年规划
  问:近期工行做了哪些工作以解决当前民营企业的融资痛点?
  谷澍:民营企业座谈会后,工行开展了多层次的民营企业融资问题调研,发现本轮民营企业“喊渴”具有较以往不同的特点:融资难不光体现在信贷渠道,更反映在发行债券等其他渠道;面临困境的不只是小微企业,更集中于不少大中型民营企业;企业需要资金不仅是投资新项目,更多是为了解决存量项目资金接续问题。
  针对当下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工行在加大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的同时,通过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积极引导多元化的市场资金投资民企债券,成功帮助三家民营企业完成规模共计15亿元的债券发行。在近1个月的时间内,工行走访5000多户小微企业,通过各种渠道为民营企业增加了近百亿元的融资支持,并与百家民营骨干企业签订了总对总合作协议。
  在一系列举措的作用下,工行对于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不断增长、利率持续下降,较好地发挥了大行担当和“头雁”效应。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在工行有融资余额的民营企业近8万户,较年初增长8%,占全部融资企业客户数量的近八成,融资余额2.1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执行利率为4.7%,较一季度末的5.37%降幅明显。
  问:未来工行在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方面还有哪些打算?
  谷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绝对不是赶时髦,而是银行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业务领域。因此,工行制定了三年规划:未来三年,工行普惠贷款平均增长30%以上,三年翻一番;民营企业贷款每年净增不少于2000亿元,新增融资客户每年不低于5000户。进一步加大资源倾斜力度,解决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
  同时,为确保对小微企业的优惠利率政策落实到位,工行将对小微企业贷款专门设置相对较低的经济资本调节系数,对小微企业贷款给予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惠。
  此外,工行将针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对初创企业推出更多纯信用产品,对成长期企业扩大抵质押品范围,对拥有上下游固定合作伙伴的企业积极推广供应链融资服务……
  把好客户准入 用“专”创新风控
  问:如何确保“金融活水”灌溉到最急需金融服务的民营和小微企业?
  谷澍:银行的投融资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专业的风险决策非常重要。因此,工行在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时,不唯所有制、不唯大小、不唯行业、只唯优劣。对于那些暂时遇到困难但专注主业、有前景的民营企业,工行将通过各种风险缓释方式帮助其渡过难关,避免资金链断裂。
  要把工作做得精准到位,需要真正地了解客户,把好准入关。工行开展了“普惠金融行”主题活动,动员400余家二级分行、200余家小微中心、1.6万余家服务网点和1万余名小微客户经理,深入市场、走进园区真正了解客户。
  问:如何看待大行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可持续性?
  谷澍:大行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可不可以持续,关键是风控模式的创新能不能成功。如果按照大行以往做大企业客户的方式,以目前小微企业的信贷利率水平很难覆盖成本,长期亏着做业务何谈可持续性?
  因此,大行需要在“专”上下功夫,发挥好专营机构和专业人员的作用,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经营规律、商业模式、财务特点等方面的研究,创新与之相适应的风控模式。目前工行已成立了230家左右的小微金融业务中心,覆盖全行75%以上的小微企业贷款。38家一级分行均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年底前400多家二级分行也将全部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
  此外,可以利用大数据等金融科技,全方位描绘客户画像,动态监测客户风险。目前,通过大数据监测模型,工行对超过2万亿元的普惠存量资产和每年1.5万亿元的累放贷款,进行动态监测和实时预警,实现风险的集约化管控。(新华社记者 吴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焉栩嘉[超话]# yxj #焉栩嘉 村里福娃人人夸# 【新年媒体礼包应援公告】少年的步伐,从来不停息!!
  • 他/她让我们烦恼,让我们牵挂,让我们欢喜,让我们惊讶,让我们再经历一次童年,让我们明白当年父母的心境,让我们有理由买曾经求而不得的玩具,让我们在痛苦时坚强
  • 医生来了,看了爷爷的情况,把我叫到了一边,对我说,老人家的情况不是很好,大概也就这一段时间了,我问他,去医院看看,也许还有可能呢。我又问那那老街里的奶奶呢,老奶
  • 张大大:我就是个笑话。张大大:我就是个笑话。
  • ! 善良是一种修养,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要想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别人,一个善良的人一定是温暖的人,乐于助人的人,懂得珍惜和感恩的人。
  • 不知道在七代目鸣人的心里佐助的优先级还会大于自己的生命或者木叶吗[失望] 会因为别人的一句“我的佐助”就暴走的 是怎么忍心看到被关在监狱毫无尊严的 还有你明明
  • 高新这家企业上榜全国百强工信企业】近日,工信部发布了《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报告(2020)》评选出了全国百家优秀工信企业,陕西省入选4家,分别为西安陕鼓动
  • 《琉璃》琴师x揽月番外20: 揽月不知道她是怎么走进房间的,只是觉得脚步沉重得很,重的她都迈不开脚。心里像是蒙上了一层雾霾,阴沉沉的,她感觉像喘不过气一样。
  • 可每当我看到一只缩着爪子晒太阳的小猫咪,闻到烤蛋挞的香味,现场听五月天唱我最喜欢的《拥抱》买到可爱的胶带,吃到鲜奶蛋糕的第一口......翻翻自己的相册,那些被
  • 我老公给我的解释是他帮忙修无线网,修水管...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离婚,几年了还要因为这点小事频繁联系,还是他在骗我?暂时来看要完全切断联系也不可能,反而会让你老
  • #西安美食[超话]# 西安东郊的物价就是低,今天也是8元,但比昨天吃的好,这隔了个二环价格瞪眼儿低一块啊!#美食点评[超话]# 西安东郊的物价就是低,今天也是
  • 摄影师板栗问我想要什么感觉,我怕温暖不是很适宜,所以说要不安静一些也可以,其实出来还是很温暖的,因为不管如何,它就是温暖的时刻,因为彼此陪伴着~❤️❤️近一周的
  • 2021.1.30‖我的宇宙依然不可更改,但我一定要和你的星轨相遇‖接黄欣颖小朋友放学/是隔了好久好久的会晤阿/今天的天气很好,风格外的舒服,阳光撒下来很温暖/
  • 我们要把生死自由这件事情看重了,但自古以来,一般人都是为发财、当官,就把这件事情忽略,所以醉生梦死,一生糊里糊涂的;因此这个问题人人都不知道。  有许多人生来命
  • 智慧农业:产业振兴推动三农发展实践队员与果园负责人沟通了解到,智慧农业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
  • #故事# 古时,一郎中走夜路从不打灯笼,却走得四平八稳。后来,细心的人发现他头顶竟然有一点黄豆大的灯火,可走进一看,却什么也看不到了。   大家都很好奇,便问这
  • 大概每次跟某个人聊天 我都会有同样的感觉真好今天你依然在️10年的陪伴从一开始的争吵闹别扭要许久才会和好和相互不认输低头到现在偶尔的争吵后在下一秒却能笑着说你真
  • 这一生,苦甜掺半,说短很短,说长也长,我们每天行走在错综复杂的人生旅途上为了生活而努力奔忙,虽然弯路纵横,但只要心态年轻,活出自信,活得从容,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
  • #刘也气泡音撒娇# #刘也狙中我了# 【国组爱豆舞蹈巅峰 R1SE最强全能主舞 壶8 ly】 刘也 全能ACE刘也预言家刘也freestyle刘也 跃动华亭
  • 那真不好意思 给您打个码 免得又说我无脑挂人了先不扯其他的 瓜我吃完了原po评论我已经删了。合着我挂的是您的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