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不下来的真正原因,其实佛经里早有记载

人一到了中年,往往会有横向发展的倾向,有谓“千金难买老来瘦”。肥胖不仅影响人的形象气质,影响社会活动,也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类疾病。
尽管关于减肥的理论、方法、器械可谓多种多样,可是有的人为了减肥,花了不少钱、试了不少办法、受了不少苦、用了不少时间,但效果仍然并不明显,为什么呢?

瘦不下来的原因

瘦不下来的真正原因,其实《法句譬喻经》里早有记载:

人有五事最可肥胖:
● 一 贪食
● 二 喜眠
● 三 欢乐
● 四 无忧
● 五 太闲

五事俱足,必胖无疑。

若欲减肥,须要减食、减眠,减乐、多思,多劳,方可解除发胖身重,多愁之顾虑。

其实,适当的胖,过去叫“发福”。

夏威夷第一任土著酋长选皇后的标准,愈胖愈美;日本相扑,也都是肥肥胖胖的。跳草裙舞的舞者,就是要胖,胖还能赚钱呢。所以当胖就胖,当瘦则瘦,太肥太瘦都不好。

过犹不及,顺乎自然就好。所以,减肥也就成为许多现代人的日常重要工作或梦想。那么有没有其他的办法能够减肥呢?

有没有办法能够减肥 ?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印度时,释迦牟尼佛就提出过一种减肥的理论,据当时的采用者使用后证明,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当然,不是说这是佛陀自己使用减肥的方法,而是根据佛陀的相关思想而归纳出的减肥理论或方法。

一、在饮食中修学戒定慧

正如佛陀所说,在吃饭时,能在正念中夹菜、咀嚼、吞咽,将饮食也当做修行,不仅能细腻地品尝到饭菜的滋味,也会在饮食中修学戒定慧,更不会在心灵的昏昧中不知不觉就吃胖了。

《法句譬喻经》里说起:
波斯匿王就特别爱美食,一天到晚都觉得自己特别饿,就这样吃了又吃,结果胖得连一般车子都盛不起他,甚至呼吸都觉得费劲,坐一会儿也累,躺一会儿也累,甚至翻身都需要人帮忙。
他也觉得这样太难受了,便请佛陀帮帮他,可是到了佛陀那里,他想行礼都弯不下腰来,佛陀倒是耐心地对他说,人容易长胖,主要缘于五种事——吃得太多、睡得太多、安逸享乐、没有忧愁、整天没事干。
那怎样可以减肥呢?佛陀说了一个偈颂:
人当有念意,每食知自少,
从是痛用薄,节消而保寿。
波斯匿王听了这个偈颂,知道了佛陀是在告诫他,面对美食应该有自制力,在正念中饮食就可以避免不知不觉吃多了。这样有益于健康,还能添福延寿。
于是波斯匿王让身边的人在吃饭前对他念诵这个偈子,他在佛陀的教诲中,一天少吃一匙,逐渐减肥成功,开心地步行到佛陀那里致谢。
佛陀乐呵呵地问:“今天怎么走过来呢?你的车马和随从呢?”
波斯匿王高兴地说:“听了您的开导,我依教奉行,如今减食健身,全身轻松。所以步行来礼谢您的教导!”
佛陀听了啧啧称赞,说:“世间的人不知道生命无常,沉溺在物质的享受中还不晓得修福,这个身体就算养得再好,百年之后不也只能留下一个坟冢。所以愚痴的人才一直侍奉这个身体,有智者则会去守护心念,开发智慧。”

二、做到观食平等,保持正念

喜爱美食也许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在封建时代,国王、诸侯、权臣、将军、富商之类的人物,这些往往有着相当的权力和经济地位者,大都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更不用说那些胸无大志之徒,更往往会是花天酒地甚至是酒池肉林的,身体怎么会不胖呢?

佛说:

“世诸妙境非真欲,真欲谓人分别贪;
妙境如本住世间,智者於中已除欲。”

并不是说外在的物质就是贪欲,而是人心追求适意的享受,随着境界而转才叫作贪心,正如同面对吃这件事,有智慧的人保持正念,便能从中拔除种种分别黏着

人依靠吃饭而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不能因为食之粗细、可口与否、是否喜欢等,而对不同食物生分別心、嗔喜心和贪欲心,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威仪和庄严,让世人讥嫌。这在佛陀所在的那个托钵游化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对食物应当观食平等,不生分别心。

这不仅是平等思想在生活中的反映,也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迦栴延所说的“无论粗细,饱足为限”正是此义。弘一法师所说的,盐有盐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表达的也是这种思想。

即使在今天,这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我们大众虽然不能做到观食平等,但可克服那种对美食的恋恋不舍,而有意识地从“平等”的角度选择食物,当然就会做到营养均衡、全面,为身体健康、匀称打下良好的基础。

即使不能真正做到“观食平等”,粗细一如,那也至少也要做到“细食不多、粗食不拒”,远离饮食上的贪、嗔、痴。

三、严格坚持“常节量食”

正如智者大师所说的,饮食是资身进道的助缘,如果吃得太多了,就气急心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但如果吃得太少呢?便会身弱心悬,意虑不固。

如果吃了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容易心识昏迷,如果吃了不健康的垃圾食品,则容易引发疾病。这都不是修禅定的正确选择。

所以经中说:

“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
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是名诸佛教。”

什么是“节量食”?

《解脱道论》中说:

“云何节量食?”

“若食饮无度,增身睡重,常生贪乐,为腹无厌。知是过已,见节量功德。我从今日断不贪恣,节量食,谓筹量所食,不恣于腹,除贪灭病,断诸懈怠,善人所行。”

显然,所谓节量食即是做到饮食有度、不暴饮暴食。之所以提倡节量食,这是因为如果一个人随顺胃口,恣意贪食,则会使自己腹满气涨,妨碍修行,也不利健康。

唐代著名佛教思想家道宣律师说:

“食知止足,故苦消灭,新苦不生,有力无事,令身安隐。”另一位唐代律宗思想家法砺也说,若人饥渴能生身心苦受,是名“故受”。

但是,若食不知止,食量过度,则能带来身心苦受,是名“新受”。

这样,对于一部分意志不坚定者,也可能会使自己常生于贪乐之中,为腹无厌。这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越吃越馋、越闲越懒的道理。所以,法砺律师说,若食能知足,得免旧饥,则是“断故受”,这样则做到无过分之苦,这就是“不生新受”。

怎么才能做到“节量食”呢?

《解脱道论》卷二《头陀品》中说:

“受饭食,应自思惟:所须多少?

以为常准,不取长食。

善知筹量,断无期度,谓节量食。”

简而言之就是吃饭前:

第一,要对自己的食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看到美食,就失去对自己胃口、饭量和是否需要的正确判断。

第二,要做到节量食,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而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节量,明天暴食,这显然也不是正确的节量食的方法。

一位减肥成功的人在讲其经验时说:“减肥的方法很简单。当我感觉到必须吃第二碗才能饱时,我就坚决不吃了。当我感觉到饭菜很好吃时,我就要警醒自己:千万不能再吃了。”这其实也是一种饮食节量,更是经验之谈。

道宣在其著作《业疏》中曾经说过:

大丈夫既不能造大过,

岂为一口之食而陷没耶?

也许可以这样说:大丈夫如果都不能管住自己的嘴,怎么能够成就大事呢!显然,若饮食无度,贪恋口福,就可能会影响自己的修学。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董卿唯美开场白合集

第一场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国诗词大会》是与大家一年一度的相约,今年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我们携手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一起看“人面桃花相映红”,一起听“稻花香里说丰年”,一起叹“霜叶红于二月花”,一起盼“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季节有四季,诗词也有四季,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就让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花开四季的舞台上,再一次来感受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品诗意人生,看四季风光。

第二场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曾经“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辛弃疾一生经历坎坷,当老了坐在水声山色之间,突然发现对面的青山是如此妩媚多姿。

无论是巍巍青山壁立千仞,还是浩浩江河源远流长,当有一天,它们遇到了一双诗人的慧眼,山水便有了悲喜境界,立意恒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中国诗词大会》花开四季的舞台上,再一次跟随诗人的眼睛,重返青山绿水,看江山如此多娇。

第三场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的智慧。
它不仅是农耕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指南,它也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时序的一颗敬畏之心。
而无论是“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还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无论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还是“大寒须遣酒争豪”,大自然的变化也催生了一代代诗人的诗情。
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花开四季的舞台上,再一次感受寒来暑往之间,诗和季节的相互成就所绽放出的文化的光芒。

第四场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光阴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匆匆流逝,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停下脚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在感叹着韶光易逝。

而面对物转星移,如白驹过隙般的光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

时光会带走一切,时光也会给予一切,就让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花开四季的舞台上感恩时光的馈赠,采撷最美的诗意。

第五场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在夔州任刺史的时候,深受当地民歌的感染,写下《竹枝词》。
从此“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诗句,便像那连绵不绝的清江水,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心里流淌着。
夔门山水气象万千,纵横捭阖。除了刘禹锡,杜甫也曾经在那里登上了白帝城的最高台,于是有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千年一叹。而李白三次经过瞿塘峡,有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千古绝唱。
古代的夔州,今天的奉节,千年文脉筑成了一座诗城。

第六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母亲和儿女们的纽带是来自血脉的,所以无论我们走得有多远,走得有多久,我们都会忍不住回望出发的起点。

那是孟郊心中的三春光晖,那是杜甫梦里的香雾云鬟。千百年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母亲的样子,从来就没有改变过。

第七场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如果我问你,这世间有哪些美好的事物,爱情一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答案。
它可以天真如“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也可以挚爱如“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它可以平凡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也可以珍惜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花开四季的舞台上,斟满黄滕酒,推开小轩窗,借着“昨夜星辰昨夜风”,再一次来咏叹爱情,“直教生死相许”的最美的样子。

第八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任何一个美好的愿望想要变成现实,都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奋斗是刘禹锡笔下“千淘万漉”的辛苦,奋斗是郑板桥笔下的“咬定青山”的坚韧,奋斗更是陆游笔下“少壮工夫老始成”的一番耐心和决心。

今天已是《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第八场的比赛了,在这里也要祝愿所有的选手们越赛越勇,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诗词梦想,“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第九场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一说起千古英雄,可能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帝王、将相、豪侠。其实在今天,英雄之名早已不再是王侯将相的专属,它属于每一位实干兴邦的普通人。
他可以是“十年磨一剑”的工匠,也可以是“汗滴禾下土”的农民,可以是“视死忽如归”的战士,也可以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老师。
英雄之心在史册里,在传说中,更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脉当中。

第十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在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的时候,依然还惦念着能为天下苍生挡风阻雨。所以说,诗词从来就不只局限在诗人一方小小的书斋里,它更包含着心忧家国、胸怀天下的一份情怀。

它可以是“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满腔赤诚,它也可以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坚定信念。

千百年来,正是这样一份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震撼着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读《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上篇:理性的崛起)

作者说这本书的内容是奉行“实用主义”的观点,本着为普通人解决各种靠物质无法解决的人生苦恼而写的。所以这也就不可避免的掺杂了很多作者个人对于不同派系的理解,这无关对错,只是书中一些类比解释,我不敢苟同,依旧保持我的立场与想法。全书55.8万字,作者文笔幽默风趣,是按照时间顺序编写的西方哲学史,个人觉得当做了解哲学史入门书籍,还是很不错的。

易中天老师说:“阅读经典,难免管中窥豹以己度人,而我就是单纯地想多获得一些人生的智慧,所以我自己读,用心读,读出什么是什么,只要有所感悟,有所启迪,就好。”所以我大胆地概括记录一下西方哲学史,其中可能多有片面的理解与误读,不过没关系,我的目的只为自己有所收获,暂且记录,方便日后纠错与修正。

从“教父哲学”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保罗到“经院哲学”时期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基本上都是处于宗教统治思想时期,少有人有他们如此的怀疑精神。他们的怀疑是理性文明的开端和标尺,所有的思想都要因他们的怀疑而诞生。

从笛卡尔开始,怀疑就开始深入起来。他彻底怀疑整个世界:我眼前的世界是不是都是假的?我见到的一切会不会都是幻觉、都是梦境?其实笛卡尔怀疑到这个份儿上,自己也很崩溃,所以他说,不管他怎么怀疑,起码“我怀疑”这件事是确定的,它肯定存在,所以只要有了怀疑的念头,就说明“我”肯定是存在的,“我”要是不存在,就不会有这些念头了。这就是名言“我思故我在”的意思。补充一点,这句话常常被误读。有人理解为“我存在是因为我在思考”,更有人引申为“人生的意义就是去思考,不思考人就无所谓存不存在了”。这些都是错误的,因为“我思”与“我在”不是因果关系,而是演绎推理的关系。

笛卡尔受到《几何原本》的影响非常大,所以他想通过设立公设,来建造哲学世界的大厦,可惜步骤不严谨,推出来上帝是存在的与上帝是完美的这样的结果。不过笛卡尔的疑问关系到了哲学上一个重要的概念——形而上学。如果不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来与之相对解释,还可以这样简单地的理解形而上学:用理性思维去研究那些能统一世间一切问题的“大道理”。生活中有很多问题不断追问到最后都通往形而上学,而这个时候历史上的第一块哲学瑰宝“二元论”出现了。从“二元论”进一步还可以得到“唯我论”(关于这两种思想,比较有意思,我会单独开篇记录),虽然这两种思想有局限性,但是在某些时刻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实我觉得所有广为流传的哲学思想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斯宾诺莎,笛卡尔的继承者,也是要找出公设建立哲学大厦。但是所有的知识都被笛卡尔怀疑完了,怎么办?他就说一定要找到一个不可能被怀疑的东西作为公设。那么既然这个东西绝对存在,那么它肯定不依赖别的物体存在,所以给他称作“实体”。这个“实体”自己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不可能被摧毁,否则就要依赖别的物体存在了。所以顺着证明便可以得到,“实体”是无限的,唯一的,不可分的,永恒的,自己就是实体的一部分。那这“实体”是什么?不就是上帝嘛。自己是上帝的一部分,自己是上帝的意志,所以他得出结论,无论别人如何对自己,都应该坦然面对。

牛顿,热衷于做实验,哲学上倾向“经验主义”。他在力学方面的成就,在哲学方面给了经验主义很大的帮助。在牛顿时代,人们沉浸在对科学过分乐观之中,从而衍生出“机械论”的思想。认为宇宙的复杂与广阔,终将归结于数学公式之中。但机械论虽然可以条理清晰地解释这个世界,但按照机械论的说法,人类不过是可有可无的一件事物而已。这很容易推出“虚无主义”和“享乐主义”,更可怕的是推出决定论——因为既然世间万物都可以用物理规律来解释,那么每一件事都有必定的因果关系,如果人的意识是完全由物质决定的,那么人也肯定服从物理定律,那么人类的发展,最终走向何处都是确定的。那人为什么还要劳动,要努力奋斗?活着听从因果律,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休莫,经验主义者,挑战机械论、决定论和整个科学体系的人。休莫认为他之前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都有根本的缺陷。关于“何事真实存在”之类的问题,怎么说都有理,他说这是人类根本无法回答的问题。他比笛卡尔还狠,连“我”都怀疑。休莫认为“我”不过是过去一堆经验片段的集合而已,并没有一个独立于经验的、实在的“我”存在。还有更狠的,休莫要亲自办掉科学。研究科学,最重要的、最基础的一条规律就是因果律。休莫提出,可以用经验总结出因果吗?答案是不能。我们目前得出的所有真理不过是概率真理而已。例如你说所有的乌鸦都是黑色的,你凭什么这样说?你见过古今中外所有的乌鸦了吗?你怎么知道有没有一只白色的乌鸦存在呢?还有科学中的归纳法与因果律是循环论证,所以也是没有意义的。

到现在为止,哲学界休莫的“怀疑论”和科学的“决定论”正好是互相矛盾的两个极端,像两只怪兽,谁都打不过。就在此刻,一个新面孔面带微笑拔出宝剑,一阵闪光之后,两只怪兽轰然倒地。周围人赶紧问道:“敢问少侠尊姓大名?”那人谦虚拱手道:“各位承让,在下康德。”

康德提出“先验”的概念解释了因果律,用“物自体”定义世界的真实面目。人类感知到的世界,也就是“物自体”经过“先验”加工后得到的东西,称之为“表象”。康德把世界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完全不可知,另一部分则可以用理性把握。不可知的那部分因为永远不可知,所以对我们生活没有影响。只要我们在可把握的世界里生活,理性就恢复了威力。这样既没有破坏休莫的“怀疑论”,又能让人类重新信任理性,重新踏实了。假如我们接受康德的世界观,那么就可以解释很多现实问题了。例如没有确凿证据的阴谋论,甚至宗教无法自圆其说的现实问题等等,都可归位不可知的那部分。

黑格尔可不这么想。黑格尔认为他之前的哲学家都错了,对于哲学的一个根本概念理解错了——他们都认为真理是固定不变的,静待着人去发现的。黑格尔说想要追求真理,首先得解决“哪些知识、道理是绝对真实”的问题。也就是“认识论”的问题。其次黑格尔认为,世界是矛盾统一的,因此人的理性和客观世界之间虽然是矛盾的,但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可以通过不断地辩证统一,最终成为一个合题。这样,人的理性经过辩证运动后,就能和客观世界合为一体。换句话说,理性经过不断地辩证,就可以完全符合客观世界的真实面貌。理性就是世界的本质,世界的本质就是理性。所以说,宇宙的本质是精神,而且是一种理性精神。这个理性精神,就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形而上学家们认为自己研究的是世间万物的本质,黑格尔也是如此。他认为他的形而上学并不是在书斋中的空谈,而是能解释世上所有事物发展规律的。他说一切事物都在“绝对精神”的统御下,朝着进步的方向发展,包括整个人类历史也是这样。因此黑格尔说:“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历史一定会按照“绝对精神”的要求前进,不会例外。

形而上学到黑格尔这里,变得史无前例的庞大。黑格尔用理性建造了一座宏伟的形而上学大厦,囊括了世间万物,也实现了形而上学家们多年以来的终极梦想。

不过在黑格尔去世之后,他的哲学大厦很快就被推到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期待陈钰琪《两世欢》《月上重火》《古董局中局3》 3. 表白演员陈钰琪♥:一个演员的美有很多种,最美的是你戏里的眼波流动,《倚天》赵敏眼睛里那股子“我偏要勉强
  • 晚上18点左右,天气很热停电了,爷爷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带着他去堤边度船停靠的河边洗澡时失踪。父母委托唐某琼将他送回重庆开州上学,一行八人所乘的轮船在巴东码头靠
  • #bossnoeul[超话]# ❣️#bossnoeul# ️221008 BossNoeul 动态️〖BossNoeul新商务〗(粗翻 详细情况稍后更新)Bo
  • ⑥吴昕代言我们鹿森减肥产品 质量放心保证+V[心]liuyufei599咨询了解下 真心交友[心] ​​​减肥变美变瘦的宝宝看过来~ ①新品鹿林减肥糖果 健康
  • 这个时候,就别再骗自己了,而是让自己勇敢一点接受现实,男人这样和你说话,说明他对你已经没感情了,及时止损吧我说这赞叹的蛋卷在怎么跟现做味道一样,[憧憬]原来它就
  • 12月的日子是这么快乐,喜爱书法、喜爱手写的太阳星们快快看过来~冬天虽冷,但怎能阻挡笔尖的温度呢?化妆刷在使用过程中会沾到脸上的油脂,时间久了就会变得一缕一缕的
  • #梁祯元[超话]#[心]#梁祯元全能队长# DAY12022年5月14日,在朋友的pyq中看到了祯元的MIX MAX,真的非常帅,所以就忍不住去关注他,我从没混
  • 女王把他们全部关到了境空间里,就在默默以为自己就要被关进镜空间里面的时候,水水出现并救了默默,用有些指责的口吻对默默说:“人类的女孩,你又不听我的忠告来到仙境,
  • #MORE #moremagjp #飯豊まりえ #まりえってぃ #トレンドメイク #リップメイク #赤リップ #メイク好き #メイク方法 #メイクテク #メイク
  • 熙熙攘攘的车辆已经代替人们匆忙的脚步,匆忙的谁也顾不得抬头看看天空,看看远方……我和球球不忙,信步在阳光下,面向东太阳照着也笑着,面向西太阳推着也笑着,这一天,
  • 6,土豆土豆是性价比比较高的一种蔬菜,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土豆的神药,土豆不管是炒菜还是做火锅都可以,但是不管做多少土豆,大家最好一次性吃完,不要二次加热,时间太
  • 感觉被治愈了,感受到快乐,具体回忆不起什么事情,只是与当时的自己,那种回家的愉悦,对未来的憧憬,感觉自己无所畏惧的狂妄。现在每天开车上班都要拉着舍友,很烦很痛苦
  • 大数据说,不爱发朋友圈,不是你成熟了,当世间美好都无法撼动你,而是你苍老了,但是,在我看来,与苍老无关,只是现在的我,既不想抱怨生活中的苦,也不愿炫耀已拥有的甜
  • 呼和浩特匚斤民宿|有情调的小院|||- 今天来了一家非常具有设计风格的小院,适合和朋友安静的聊天约会~- 匚斤民宿是一家以民宿为主体的休闲娱乐综合性小院,旗下有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爱你]#每日一善#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 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
  • #劝导(2022)# ,gallant 英勇的lull 使安静plonk 费力或蹩脚地演奏乐器detest憎恶 metaphor 隐喻simile明喻const
  •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刘满元 通讯员 王勤锋)记《克拉克先生的秘闻》又是一次作死的演出又一次挑战自己的极限[熊猫]1个月内剧本-玩法-道具-排练-演出全流
  • 20.我运气差了点 没遇见爱情但友情一直在照顾我21.慢慢来,谁还没有一个努力的过程 22.变好的过程都不太舒服,试试再努力点 23.有志少年,先谋生而后某爱
  • 图片一、药品行政受理情况(一)国家局行政受理情况 2020年国家局受理进口(含港澳台)药品临床试验申请587件,上市申请300件,再注册申请320件,补充申请
  • 任职后,他充分利用大学所学知识,结合该村实际,主动当起了宣传员、助理员、勤务员、调研员、统计员、调解员,不但自己在农村得到了锻炼,而且促进了该村和谐发展,深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