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剧两京十五日# 10月22日晚有幸观看了舞台剧《两京十五日》首演,趁着记忆还没完全走丢,收起懒鼓起勇气记录几句观后感:

观剧背景:
- 拜读了马老师的原著,对如何能将如此厚重的一本书搬到舞台上十分好奇,书中有诸多宏大场景,特别难以想象出能怎么表现那么多的火景、爆破、水牢以及宏大的漕运等等。。
- 本人理解原著中是太子历险记为明线、苏大夫复仇记为暗线,两条线的交叉点应该是太子登基后要直面明朝的殉葬制度(以及如何解决问题),但最后火海的结局感觉有些突兀,是不是小说本身就预埋了续集。。
- 很少很少的舞台剧观赏经验。。所以能有的都是大白话。。
- (跟疫情其实没多大关系)好久没进过剧院了,能有机会去看这么一场演出很开心。。
- 还能记起什么就记录什么,毕竟已经过了好几十个小时,不排除出现记忆偏差

整体观感:
- 整台剧还是很忠于原著的,当然做了很多删减和聚焦,保留了重要场景,可以想象幕后的工作量非常非常大。。高导及整个幕后团队辛苦了。。
1、要夸的是两个半小时(上下两场)剧情紧凑,全程都在追着进度的感觉,一刻都不敢松懈,怕错过任何一丝小细节。。
2、可能对没有读过原故事的朋友不太友好。比如开头就是背景屏呈现提前拍好的电影化镜头表现太子宝船爆炸落水/吴定缘水下捞人+主舞台闪现吴定缘批捕太子。。接下来一连串的场景切换和人物陆续登场,节奏非常非常快。。
3、这个开头的优点是其实很抓人,能把观众一下带到那个故事中,视角冲击是够的。。不足呢就是没有旁白或者什么方式大概交代一下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关系,可能没看过原著的观众会看得不知所措以及非常之辛苦

- 个人感觉剧的空间感和舞美拉到了一个还算舒服的度
1、观众视角主要由三面屏(配备了提前拍摄的各种电影化镜头表述)+主舞台呈现。。不知道这种专业术语应该叫什么,反正这种“混剪”或者说打配合基本上解答了本人之前的对于该舞台剧呈现的最大疑惑。。之前只单看过三面屏的大屏幕,以及单舞台,这种打配合的效果还挺生动。。
2、三面屏或动态或静态的背景配合和舞台上演员走位、道具、光影切换,基本可以将观众带入到小说的情境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三面屏动态镜头包括开头太子落水、北上三人小分队骑马赶路、吴定缘踏上水路踩着洪熙皇帝的棺椁前往天文台时的那段VR式镜头表达、以及最后的白绫和火海等等。。
3、三面屏的静态镜头更多撑起了整台剧的舞美,整体感觉色彩饱满度很高、艺术表达效果较好、辅助故事背景的叙事效果基本达成,或清冷(比如老龙头白龙挂及城门巨石砸落那段),或浓墨重彩(比如皇城、宫墙等等),视觉上还比较符合本人审美:)
4、主舞台上的主要道具是那个木制小二层结构,个人感觉道具基本上功能和价值最大化了,这么有限的空间里,在灯光和音效的配合下,时而充当行船、时而充当屋子、时而充当军台和刑场等等,能够感觉到团队的巧思。。而且,该道具走位很棒。。
5、打光和音效整体感觉很ok,记忆深刻的有红玉出现的那段风韵浓重迷雾与暗红(整个人物背景化处理了,基本存活在吴定缘的口述中)、王姑娘出现的那段不忍哀怨凌厉与素白(相关的舞蹈表达很写意)。。配乐特别是古琴的处理感觉不错,感觉到了这种题材下的舞台质感和颗粒感。。
6、当然也有一些小遗憾,这种三面屏+主舞台的构成本身,对于复原一个宏大叙事、场景复杂的原著而言,其实是有天然的制约。。前排观众相对观感会好,对后排观众可能显得不那么友好,毕竟后排想要看清舞台上演员的神情挺难的。。(又是纯门外汉的主观表达)如果客观条件可以满足,《又见敦煌》那种大型场景切换、沉浸式的实景演艺效果是不是会更爽。。

- 致敬高导,个人感觉几位主演的表演都还在线,其他人物也有闪光和出彩
1、对于高导接这么一部宏大制作表示respect,可以想象挑战无处不在,高导棒呆!之前期待的电影化和年轻态也感觉到了
2、能感觉到导演、整体幕后团队和演职人员对这台剧的敬畏和付出。。个人对整部剧的完成度表示满意。。
3、不足和瑕疵当然有。。这块可能会比较主观。。以及个人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带着什么样的预期走进的剧院。。
4、相较于传统的舞台剧/话剧,这台剧的主要演职人员真的是相对很年轻。。所以客观上就存在经验值积攒的问题。。

--分割线 以下都很主观很主观--

5、比如对于扮演男主角吴定缘的肖老师,平时关注多一些,知道这是他第一次出演舞台剧。。在这么个背景下,个人对于肖老师首演交出的答卷是可以给到良好的评分。。人物呈现和舞台融入感ok,台词没忘词没有明显失误,情绪的转乘以及该有的一些抑扬顿挫都在。。声线和身姿加分,看到了肖老师为凸显男主性格特征设计的一些小动作和小语气。。不足的点呢,其实看出了肖老师的紧张以及一些“赶台词”。。舞台剧应有的一些声台形表感觉不够松弛。。比如上半场谢幕前的重场戏也就是男主寻找自我关于“我是谁”的质问的处理,为了让观众感同身受,个人感觉可以更夸张或者说更“放”一些的表达。。另外同样是成长,要区隔于太子线的话,男主的性格呈现是不是还可以多一些契合他身份的“痞”和“赖”。。
6、出演太子的冷老师,感觉是主演中发挥最稳的一位。了解了一下,冷老师本身拥有过严谨的舞台表演训练和经验,果然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台词听着舒服,声台形表更加游润有余、向观众传递的感情到位,太子的成长线也表现的比较好,与其他几位主演的互动也更自然流畅一些(应该是更能调动起演员之间的给和接),这些应该都是经验值在说话,鼓掌。。
7、对于苏大夫的扮演者张老师和于谦的扮演者王老师也表达应有的尊重,感觉大家体力都超好、肺活量应该都挺大。。台词多且拗口,首演虽然听到了些许小口误,但没影响后程,很快调整过来了,人物性格整体与原著契合度还比较高。。感觉舞台剧演员真不容易。。张老师最后墓园场景的那段爆发戏很投入。。相较于小杏人和男主的互动线,个人对小杏人和太子的互动线印象更深刻。。但都多少感觉到了一些“赶”和“紧”,赶台词以及形表上的紧。。整体都是下半场优于上半场,相信随着更多的打磨会越来越好
8、其他几个重要角色也很有印象,比如扮演老龙王/汉王的陈老师非常出彩,昨夜何的形象也很鲜明等等。。

好像絮叨了不少,整体而言还是很开心走进剧院去看去感受了,希望接下来的巡演越来越好。。。

缺爱的人都有哪些表现(下)

那缺爱的人都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缺爱的人,无法准确表达自己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喜怒无常,一会儿开心一会儿伤心,总感觉自己事事不如意事事不顺心,总是抱怨总是发牢骚。他们内心敏感很在意别人的想法,总是小心翼翼的说话做事,甚至忽略自己,一直替别人着想讨好别人。

缺爱的人,多数是个“老好人”,不敢轻易拒绝他人。是众人眼中的老好人,大家都认为脾气好,干活勤快,但自己却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每当有人提出过分要求,心里是不愿意的,但嘴上从来不会说“不”,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绪。

缺爱的人,会非常不自信,一直否定自己。因为缺爱,会在长期的自我怀疑中否定自己。继而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我不被爱,是因为我不配。”听到别人的称赞会非常不自在,认为自己受之有愧。而听到别人负面的评价时,会变得更加消沉和不自信。

缺爱的人,经常回避爱情。在生活中,非常高冷,不愿意和异性亲近,缺乏爱的能力,也缺乏爱的担当。渴望爱情,却又不敢追寻爱情,害怕受伤害。

缺爱,本质上缺的是安全感和自我认同。像一只倔强而胆小的刺猬,把自己的外壳武装起来,却在内心深处渴望着爱和温暖。

看个吃播被某些弹幕和评论气到了
看不起山东菜就不要点进来看咯
点进来看还要吧啦吧啦秀一下优越感也真是迷之自信了
山东在互联网上地位确实低(和河南东北都是难兄难弟)
不敢说话 只敢自己发个微博碎碎念[doge]

——鲁菜就是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首❗
这边建议吸烟刻肺哦[可爱]
(没有之一 正式认定的 不是山东人自封的 不服建议找官方和老祖宗讲讲 让他们把你们那搞第一看看同不同意)

我也有超级喜欢的其他地方的美食,比如说广东的肠粉,东北的锅包肉,所以没事儿也不会到处说山东菜就是第一这种话,祖国的大好河山各地美食只要是好吃都一起夸,但是遇到这种网络上非要拉踩其他地方菜的,那么这句话山东人非得拿出来让你们长长见识。平时不自夸不宣传不代表我们比你们差哦,别拿我们的低调当成你们炫耀的资本。

(但是认真讲,山东能不能别再闷头发展了,山东的宣传麻烦支棱起来啊[跪了])

不过的确,我的口味是纯正的北方口味,总体来说还是北方的美食更合我的口味,尤其是山东和东北的菜。[doge]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由相亲引发的思考...
  • 澳大利亚总理说秃噜嘴了:中国是“友敌”!
  • 人生赢家!空姐准妈妈挺大肚回校拍毕业照走红!
  • 周迅被曝离婚 老公被曝夜店偷吃
  • 为人处世大全(精辟,建议收藏)
  • 海底捞董事长:我做了那么多亲情化举动,却“败给”一个吧台小姑娘
  • 我还是我,只是穷了点!(很现实)
  • 夏天的爱情
  • 卓伟被封号!大批八卦号全网也被封,到底发生了什么?
  • 止语是一种修行
  • 高考是你最后一次靠才华,毕竟以后都得靠脸!
  • 难怪你买的西瓜不甜,这样选瓜,保证甜
  • 愿你出走半生,依然不忘童年
  • 人类首次:美军首次洲际弹道导弹拦截测试成功
  • 王大陆,感谢你出现在我的少女时代
  • 没有一个人, 一生没有坎坷;没有一个人, 一世没有痛苦....
  • 这些年我们丢弃的10种珍贵东西,看到第一种就哭了
  • 关于成为一个有目标感的人的清单
  • 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
  • 我无法原谅你,也提不起一丝勇气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