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男性不喜欢优质的剩女#?

先分享一组数据:辽宁经济欠发达地区,20岁-45岁适婚男女比例为71.22%和28.78%。而经济发达的沈阳市,20岁-45岁适婚男女比例为38.56%和61.44%.

相关比率是2016年的数据,而且随着年限的增长,欠发达地区的男性比例逐渐增高。而沈阳之类的发达地区,女性比例逐渐增高。

这足以说明,中国社会当前的男女失衡,比起表面上的117:100严重很多。因为欠地区(农村为主)的适婚男女比例,已经超过2:1。而发达地区(一二线城市)的适婚男女比例,已经越来越接近1:2。

对手剩女来说,残酷现实往往是这样的:

如果你说在「性」上面,男性不喜欢优质剩女?

那可未必。

但如果在「婚姻」层面上,能喜欢优质剩女的比例至少折一半。

再加上优质剩女自身条件是60分的话,他们的追求通常是80分,甚至是90分。

她们自己又会刷掉大部分的男性。

例如,现在各种相亲平台对高端男士免费,却对大龄剩女,尤其是优质剩女,收取高昂的会员会。

各种大龄男女相亲会上,男女比例高达1:2。

越高端一点的平台,比例甚至可达1:3。

剩女的婚姻智商税很好赚,几乎快成了一个产业链。

婚姻匹配,尤其是大龄婚姻匹配,荷尔蒙因素会越来越低,主要的都是谈现实。

简而言之,门当户对。

首当其冲的就是财富的匹配。

现在的人都很现实,我家在三线城市有一套房,你就得有100万。我家在一线城市有一套房,你家就得有数百万上千万。

即便在财富匹配上相等,大龄女方在年龄、容颜上已经和年轻女性没有多大的竞争力。而在俗世观念里,三十出头的优秀男性,反而比二十出头的更加抢手。

虽然女权一直都在争取自己的权益,且不管是真女权,还是假女权,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

俗世绝大部分人,依旧以生育来看待女性的附带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抖音杨丽萍下面网友的言论会得到那么多的赞同。

甚至微博一些学者甚至说出,女性不生育是反人类。

无论这些价值观走得多偏,但却反映了大部分的女性在生育上,会极其的影响她们在家庭和社会地位。

大龄女性的婚姻,会在生育上被男方家庭考虑很多。

很多剩女并不是因为太过于现实而被剩下,而是因为不够现实。

因为她们所想的很大部分都是不切实际。

他们并不是没有遇到这辈子能遇到的最好的,但很有可能已经错过了。

曾经有专业人士,进行过详细的分析,如果谈恋爱的时候,第一个谈恋爱的对象,一律放弃。

然后从第二个恋爱对象开始,如果遇到比第一个更优秀的就结婚。

那么,与最优秀的结婚对象结合的而可能性是最大的,而且第二次恋爱走到结婚的比率最高。

总的来说,剩女们应该好好想一想,你们所能走入婚姻的男性条件上限是什么。

这个上限很可能就是,你们前男友里最优秀的那一位。(没谈过恋爱的话,找同条件好友对比)

在未来,你们能遇到比那位更优秀的概率很低。

现实,不是不切实际的提出物质需求,而是所能操作的最高条件。

#微博公开课# #微博公开课#

中国正在进入“单身潮”?

据闽南网报道:
福建闽南网旗下账号
对话嘉宾

李银河(社会学家)

张皓宸(青年作家)

李建发(半月谈记者)

综合各地民政部门的数据,不难发现,近年来年轻群体中“光棍”的占比越来越高。高离婚率叠加低结婚率,让不少人担心:中国是否正在进入“单身潮”?

在单身群体中,一部分人依然在寻觅伴侣,一部分人在不婚与结婚之间摇摆不定,还有一些人则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其中,选择主动单身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单身潮争论的背后,乡土中国的传统婚恋观念与现代社会的婚恋理念,正激烈地碰撞、交织。

1

单身成浪,离婚成潮

李建发: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性别比是105.07(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对此,一位女性网友发了一个帖子称,“既然男性人口略多于女性,那我为什么还是单身?”有人调侃,这位网友是被动单身。在当下大量的单身人群中,的确有很多人是主动选择单身的。

李银河:现在应该说面临一个单身潮。不光是中国,全世界都面临这个问题。单身潮最早是从北欧出现的,其独居人数很快就超过了人口的半数。西欧、北美乃至日本,都出现了这种趋势。日本还属于东方文化,看重家庭,看重婚姻。我国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潮流的影响。

相比起来,中国人还算是爱结婚的。单身人口现在是2亿多人,你算算,占比不到20%。但从趋势上来看,确实有这么一个潮流——很多年轻人选择单身。

在传统社会,单身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好多女人是不工作的,男主外女主内。现在不一样了,女性参加社会生产劳动以后,在劳动力市场占到百分之四五十,她有自己独立的收入,就有了单身的可能性。等于说,比传统社会多了一个选择,在传统社会她没得选。

张皓宸:如果说单身分为主动和被动,那我觉得自己,包括身边很多朋友,是主动选择单身的。首先可能是因为眼界的问题。我们这一拨从家乡来北漂、沪漂的人,在大城市见到的东西跟以往很不一样,完全是刷新三观的,我们每天都在见识世界的变化。知识的架构不断更新,已经冲破了“到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的观念限制。其次是因为各种爱好。现在生活太丰富了,每天可以有360件让你爱上的事情,感觉好像生活已经容不下一个固定的时间去谈恋爱,或者去交友了。

对于被动单身者而言,他们心里渴望恋爱,但可能从小缺乏恋爱教育,缺乏恋爱的情商和智商。比如,我们从小被教育不能早恋,但大学毕业后父母就开始催找对象,到了一定年龄还要被催婚。这两者是拧巴的。当我们还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就被赶鸭子上架结婚。

一方面,在信息时代,我们不像以前经常出去社交,躲在一个App后面就能交友,但社交圈就可能特别固定,大家都在自己的圈子里面玩,也遇不到新人让你产生感情。加之内卷,很多人工作压力挺大,回到家就更不想社交了。另一方面,大家都想遇见“最好”的另一半,宁缺毋滥。各种现实矛盾叠加之下,很多人被动单身,只能最后安慰自己“爱情都是靠缘分的”。

李银河:从社会学统计来看,在20世纪末我们做家庭调查的时候,单身户也就2%多一点,再后来就12%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一人户占比超过16%。独居比例确实有一个上升的趋势。整个独居人口里,主要就是没有结婚的,也包括丧偶没有再婚的。

李建发:除了不结婚的年轻人之外,那些走进婚姻殿堂的后浪,与前浪相比,对待婚姻的态度也不一样。

李银河:离婚率特别高。离婚率我们有两种统计方法,一种是离婚的人口在全人口里所占的比例,一般是千分之几;还有一个叫离结率,就是当年的离婚数除以当年的结婚数。近两年,离结率曾一度高达近44%——也就是说,有100对结婚就有44对离婚。一些大城市都超过50%了,已经很高,真的快直追美国了。

2

一条52赫兹的鲸

李建发:对婚姻的看法,实际上是人生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现代年轻人的婚恋观可以说仍处在新旧两种观念的争锋、融合之中,许多年轻人的纠结正在此处,既无法完全剥离传统影响,又不想辜负“爱与自由”。

张皓宸:在我看来,爷爷奶奶辈不存在所谓婚恋观,他们就是互相陪伴和扶持。爷爷在田里种地的时候,奶奶去给他倒了杯水,两个人就互相感动了,于是决定结婚。到父母那一辈,往往是先婚后爱,没有太多自由恋爱的机会。我们这一辈,包括80后、90后甚至00后,突然有了自我,结婚这件事就变得好像可以受自己掌控了。我曾在书里写过这样一句话,“这一路,我不是没你不行,而是有你更好”。婚恋对于当下年轻人来讲,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事情,而不是必须该去做的事情。

有个故事说有一条52赫兹的鲸叫爱丽丝,它发出来的声音波长和其他鲸不一样,是别的鲸听不见的,所以它很孤独……很多年轻人喜欢这样的故事,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就像一头与众不同的鲸,在发出一个别人听不到的波段。他们在等待着,有一天能遇见一个跟自己频率相仿、能听懂自己52赫兹的人。

李银河:如果我们把时间段拉长一点,来看中国人婚恋观的变化,就会发现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爱情在婚姻中、在结婚原因中的重要性发生了巨变。

在传统婚姻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两个人一块儿过日子。进入现代社会,感情因素在中国人的婚姻里越来越重要了。过去感情很不重要,反而能一辈子将就过下去。如今感情变化了、没感情了,那就只能离了。

3

从乡土中国到现代社会

李建发:前些年,对于丁克家庭晚年养老问题的讨论,时常见诸报端。如今选择单身的年轻人似乎也面临同样的质疑——单身一时爽,老了怎么办?

李银河:这涉及养老方式的社会变迁。过去完全是乡土社会,老人没有退休金,也没有医疗保险,家庭养老是最基本的养老方式。过去国人为什么都拼命生儿子?大多是为了养儿防老。如今年轻人可以去婚育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通过养老保险、退休金、医疗保险等,你不需要靠孩子来养老了。

我国法律规定子女要赡养老人,西方国家子女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费孝通专门讲过这个事,他说我国是反哺模式,养孩子是一种恩情,等到孩子长大了就要反哺老人;西方是接力模式,就是生养孩子,孩子长大了就走了,养老推向社会。这是一个特别大的区别,也是乡土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区别。很多人选择单身,从侧面说明这部分人已经进入现代社会的生活环境,能够做的就是自己好好攒钱,攒够将来去养老院的钱。

张皓宸:现代年轻人排解孤单的方式有1万种,因为孤单几乎伴随我们整个成长历程。所以,年轻人有3件最重要的事:一是培养兴趣,要在生活中设法培养各种各样有意思的兴趣爱好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二是积极打拼事业,将来能住更好的养老院;三是交朋友,大概率老了还能陪在身边的,是年轻时认识的这些伙伴。

李建发:很多从农村出来上大学并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如果选择不结婚,就会面临一个道德困境。这种情况怎么办?

李银河:我国现在还真是这样,农村基本上还是传统家庭观念。一些人虽然已经生活在现代社会里,但一回到家乡的父母身边,父母还是会按老逻辑逼婚。其实,已经在城市安身立命的人,不必过于看重和服从父母的期望。冷静下来理性考虑自己的现实生活,攒多少钱、什么时候买房、结还是不结、生还是不生……这些都该自己决定。

我觉得未来会有一个大趋势,等城市化的任务完成了,中国基本上就从传统社会、乡土社会里走出来,一部分婚姻家庭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来源:半月谈
老金:分析原因,找李银河还可以;对症下药,找李银河只能帮倒忙!主要是家庭观念淡薄,个人享乐至上,没有家族传承概念,没有责任担当,只顾眼前乐,不顾老咋养造成的,相关激励措施之外,老金认为主流媒体价值观舆论引导很重要!!!
搜索
37岁剩女忠告
成都剩女比剩男多多少
四川女光棍最多的县
属马和属牛的婚姻如何
上等婚配一览表
外国青年vs中国青年

要不是张恒把郑爽的事儿给捅出来,真的不敢相信明星的天价片酬真的有这么高。

郑爽演的《倩女幽魂》就一部电影而已,还不是电视剧,她的片酬就高达1.56亿。

为了偷税漏税这明星的智商是也上线了,不过她们的这点儿小伎俩终究是被发现了,感觉让她追缴2.99亿都少,想当初范冰冰可是追缴了8.84亿呢。

可见这帮明星那是有的是钱啊,你看范冰冰即使是缴了这么多罚款,但人家依旧生活的很滋润啊。

再想想当初郑爽说的她要靠朋友接济的话,真的是大型打脸现场,那1亿多的片酬她都整哪去了。

这是现在她们被查出来了,不知道这娱乐圈还有多少没被查出来的呢,不得不说这些明星的胆子是真大,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娱乐八卦新播报# https://t.cn/RJP0eus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金珉锡记得要回来 一根头发都不准少,我怕我心疼,却抱不到你,我们等你回家,一直等你,七年的流行即将开始,绝不放弃,照顾好自己[可爱][作揖]김민석은 머리 한
  • 中国人受得最大毒害之一就是各种类比思维、比喻思维、形象思维,这是象形文字的源头,也是原始思维,在各种民谣、民、歌谚语中很多…… 思维应该是逻辑思维、抽象思维……
  • 本片历时十年追踪,跟着这两位疯狂的梦想家和他们的爱狗,远赴乡间打造出与自然和谐共存,物种多样的开心农场。[太开心][太开心]深圳学校在天台上开辟“开心农场”在鹏
  • #奥之心值得买# 可更换镜头 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4.0 PRO(35mm等效:80-300mm)一款轻便小巧、高画质的微
  • 福派 拜尔 力博得 usmile 飞利浦 飞科 奥克斯 千山 罗曼 舒克舒客的 softie 铂瑞 素士 电动牙刷28~~~~~有些人,明明知道爱上就会受伤,偏
  • #朵色[超话]##朵色dvz官方微博# 课‎程​辅​助‎代​理‎出单小艳课后收款‎ᖇᗰᗷ“秒转‎账”是我‎家代​理​的收‎款‎日‎常​加入‎我​们一‎起暴‎富‎
  •   高价农产品频现市场  当“谷贱伤农”的话题引发讨论后,家住重庆九龙坡区的周亮(化名)便在社交平台上发出了“6元一根的玉米根本不算贵,我还买过7.6元一根的黄
  • 看过也听过很多爱情故事,有的白头偕老,有的分道扬镳,我不知道我们的结局是如何,但是十年了,我也明白了,真爱确实如此了。#快来团团吧#毛戈平家的粉膏打造妈生好皮效
  • 10、不论担子有多重,每个人都能支持到夜晚的来临,不论工作多么辛苦,每个人都能够做他那一天的工作,每个人都能很甜美很有耐心很可爱很纯洁地活到太阳下山,这就是生命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住着一个不可能的人,那个人路过了青春一阵子,却会在记忆里搁浅一辈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住着一个不可能的人,那个人路过了青春一阵子,却会
  • 那么无休止的去增加企业利润就变成了次要的任务,这些企业可以尽可能的扩大招工规模,让国家印发的货币,更加均匀的平摊到大部分人手中.给这些人保证大量的休闲时间,精神
  • 蓦然欢喜,寂然相守,你是我一生的守候;悄然念起,欣然等待,你是我一生的永恒。安静的夜,听着你听过的歌,感叹缘分的无常,走过万水千山,蓦然回首,与你相见恨晚,却想
  • 香港树仁大学硕士,博士PhD创办50周年,香港仁大在20210S亚洲大学排名中跃升100位,进入前500强,同时也连续成为香港唯一获得Qs排名的私立大学。研究型
  • 桂林【第三版】最美桂西南1⃣ 桂林 +北海 6日2⃣ 桂林 + 南宁德天 7日3⃣ 桂林 + 南宁巴马 7日4⃣ 桂林 + 南宁德天巴马 8日5⃣ 南宁 德天
  • 二哥尼古拉,比大哥天赋还要高,随随便便在纸上描画几下,被当时著名... 我们常会与人好,毫无隐私,都弄到一起。失欢之时,毋出绝言,伤我厚道。
  • 【本期作者】李功 李功,1979年生于陕西勉县,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陕西理工学院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汉中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蜀
  • 【青海“金名片”天佑德青稞酒这70年】在中国的大西北,一个年收入12亿元、看似平淡无奇的地方企业,却有着很多特殊而荣耀的标签:600多年的品牌史,70年建厂史,
  • 今年看的第227部电影《蓝莓之夜》回味浪漫.今年看的第228部电影《蓝白红三部曲之白》原来各自都需“平等”的爱,值得深思与回味.#电影#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伯克希
  • “能让你变好的不是别人,是你愿意”减肥反反复复终未成功,于是回头来找我,人至中年,压力负担不用多说大家都懂。以前的我也没想过这个,混混沌沌过了半生,但从亲子关系
  • 能‮我让‬真‮疯的‬狂‮至的‬今第一次!真的好欣慰孙子辈的代理 而且还是新代理跟着我们都能单日收入四位数 所以不管你是老微商还是微商小白 把手给我都能带你快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