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九娘

于七一案,连坐被诛者,栖霞、莱阳两县最多。一日俘数百人,尽戮于演武场中,碧血满地,白骨撑天。上官慈悲,捐给棺木,济城工肆,材木一空。以故伏刑东鬼,多葬南郊。甲寅间,有莱阳生至稷下,有亲友二三人亦在诛数,因市楮帛,酹奠榛墟,就税舍于下院之僧。明日,入城营干,日暮未归。忽一少年,造室来访。见生不在,脱帽登床,着履仰卧。仆人问其谁,合眸不对。既而生归,则暮色朦胧,不甚可辨。自诣床下问之,瞠目曰:“我候汝主人,絮絮逼问,我岂暴客耶!”生笑曰:“主人在此。”少年即起着冠,揖而坐,极道寒暄,听其音,似曾相识。急呼灯至,则同邑朱生,亦死于七之难者。大骇却走,朱曳之云:“仆与君文字之交,何寡于情?我虽鬼,故人之念,耿耿不忘。今有所渎,愿无以异物猜薄之。”生乃坐,请所命。曰:“令女甥寡居无偶,仆欲得主中馈。屡通媒约,辄以无尊长命为辞。幸无惜齿牙余惠。”先是,生有女甥,早失恃,遗生鞠养,十五始归其家。俘至济南,闻父被刑,惊而绝。生曰:“渠自有父,何我之求?”朱曰:“其父为犹子启榇去,今不在此。”问:“女甥向依阿谁?”曰:“与邻媪同居。”生虑生人不能作鬼媒。朱曰:“如蒙金诺,还屈玉趾。”遂起握生手,生固辞,问:“何之?”曰:“第行。”勉从与去。

  北行里许,有大村落,约数十百家。至一第宅,朱以指弹扉,即有媪出,豁开两扉,问朱:“何为?”曰:“烦达娘子,云阿舅至。”媪旋反,顷复出,邀生入,顾朱曰:“两椽茅舍子大隘,劳公子门外少坐候。”生从之入。见半亩荒庭,列小室二。甥女迎门啜泣,生亦泣,室中灯火荧然。女貌秀洁如生,凝目含涕,遍问妗姑。生曰:“具各无恙,但荆人物故矣。”女又呜咽曰:“儿少受舅妗抚育,尚无寸报,不图先葬沟渎,殊为恨恨。旧年伯伯家大哥迁父去,置儿不一念,数百里外,伶仃如秋燕。舅不以沉魂可弃,又蒙赐金帛,儿已得之矣。”生以朱言告,女俯首无语。媪曰:“公子曩托杨姥三五返,老身谓是大好。小娘子不肯自草草,得舅为政,方此意慊得。”言次,一十七八女郎,从一青衣遽掩入,瞥见生。转身欲遁。女牵其裾曰:“勿须尔!是阿舅。”生揖之。女郎亦敛衽。甥曰:“九娘,栖霞公孙氏。阿爹故家子,今亦‘穷波斯’,落落不称意。旦晚与儿还往。”生睨之,笑弯秋月,羞晕朝霞,实天人也。曰:“可知是大家,蜗庐人焉得如此娟好!”甥笑曰:“且是女学士,诗词俱大高作。昨儿稍得指教。”九娘微哂曰:“小婢无端败坏人,教阿舅齿冷也。”甥又笑曰:“舅断弦未续,若个小娘子,颇能快意否?”九娘笑奔出,曰:“婢子颠疯作也!”遂去,言虽近戏,而生殊爱好之,甥似微察,乃曰:“九娘才貌无双,舅倘不以粪壤致猜,儿当请诸其母。”生大悦,然虑人鬼难匹。女曰:“无伤,彼与舅有夙分。”生乃出。女送之,曰:“五日后,月明人静,当遣人往相迓。”生至户外,不见朱。翘首西望。月衔半规,昏黄中犹认旧径。见南面一第,朱坐门石上,起逆曰:“相待已久,寒舍即劳垂顾。”遂携手入,殷殷展谢。出金爵一、晋珠百枚,曰:“他无长物,聊代禽仪。”既而曰:“家有浊醪,但幽室之物,不足款嘉宾,奈何!”生撝谢而退。朱送至中余,始别。

  生归,僧仆集问,隐之曰:“言鬼者妄也,适友人饮耳。”后五日,朱果来,整履摇箑,意甚欣。方至户,望尘即拜。笑曰:“君嘉礼既成,庆在旦夕,便烦枉步。”生曰:“以无回音,尚未致聘,何遽成礼?”朱曰:“仆已代致之。”生深感荷,从与俱去。直达卧所,则女甥华妆迎笑。生问:“何时于归?”女曰:“三日矣。”朱乃出所赠珠,为甥助妆。女三辞乃受,谓生曰:“儿以舅意白公孙老夫人,夫人作大欢喜。但言老耄无他骨肉,不欲九娘远嫁,期今夜舅往赘诸其家。伊家无男子,便可同郎往也。”朱乃导去。村将尽,一第门开,二人登其堂。俄白:“老夫人至。”有二青衣扶妪升阶。生欲展拜,夫人云:“老朽龙钟,不能为礼,当即脱边幅。”指画青衣,进酒高会。朱乃唤家人,另出肴俎,列置生前;亦别设一壶,为客行觞。筵中进馔,无异人世。然主人自举,殊不劝进。

  既而席罢,朱归。青衣导生去,入室,则九娘华烛凝待。邂逅含情,极尽欢昵。初,九娘母子,原解赴都。至郡,母不堪困苦死,九娘亦自刭。枕上追述往事,哽咽不成眠。乃口占两绝云:“昔日罗裳化作尘,空将业果恨前身。十年露冷枫林月,此夜初逢画阁春。”“白杨风雨绕孤坟,谁想阳台更作云?忽启镂金箱里看,血腥犹染旧罗裙。”天将明,即促曰:“君宜且去,勿惊厮仆。”自此昼来宵往,劈惑殊甚。

  一夕问九娘:“此村何名?”曰:“莱霞里。里中多两处新鬼,因以为名。”生闻之欷歔。女悲曰:“千里柔魂,蓬游无底,母子零孤,言之怆恻。幸念一夕恩义,收儿骨归葬墓侧,使百年得所依栖,死且不朽。”生诺之。女曰:“人鬼路殊,君不宜久滞。”乃以罗袜赠生,挥泪促别。生凄然出,忉怛不忍归。因过叩朱氏之门。朱白足出逆;甥亦起,云鬓笼松,惊来省问。生惆怅移时,始述九娘语。女曰:“妗氏不言,儿亦夙夜图之。此非人世,不可久居”。于是相对汝澜,生亦含涕而别。叩寓归寝,展转申旦。欲觅九娘之墓,则忘问志表。及夜复往,则千坟累累,竟迷村路,叹恨而返。展视罗袜,着风寸断,腐如灰烬,遂治装东旋。

  半载不能自释,复如稷门,冀有所遇。及抵南郊,日势已晚,息树下,趋诣丛葬所。但见坟兆万接,迷目榛荒,鬼火狐鸣,骇人心目。惊悼归舍。失意遨游,返辔遂东。行里许,遥见一女立丘墓上,神情意致,怪似九娘。挥鞭就视,果九娘。下与语,女径走,若不相识。再逼近之,色作怒,举袖自障。顿呼“九娘”,则烟然灭矣。

  异史氏曰:“香草沉罗,血满胸臆;东山佩玦,泪渍泥沙。古有孝子忠臣,至死不谅于君父者。公孙九娘岂以负骸骨之托,而怨怼不释于中耶?脾膈间物,不能掬以相示,冤乎哉!”

在中国的诗词里,每一个夏天都有自己的名字

在古人超凡的文思里,每个夏天都被赋予了诗意的名字,美到极致!

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唐·高骈《山亭夏日》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唐··李昂《夏日联句》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清·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发现没有?诗人带有“夏日”的诗句,多与“长”搭配。

是啊,夏天总是悠长。长长的影子,长长的天光,长长的蝉鸣与蛙声……

惟愿它无止无尽,清澈如昨。

三夏

情知三夏热,今日偏独甚。

——古乐府《子夜四时歌·夏歌》

三夏倏已半,烦蒸候正浊。

——明·韩日缵《夏日閒居》

▲古人采用农历计时,夏又因此而得名。

农历四月为孟夏,五月为仲夏,六月为季夏,合而称之“三夏”。这亦是农民们比较忙碌的时期。

九夏

日月推迁,已复九夏。

——东晋·陶渊明《荣木》

九夏何知暑令行,轻风拂拂水泠泠。

——宋·郭印《归云溪》

行人九夏热如火,到此清风忽满襟。

——宋·吴芾《早行五首》

▲因夏季有三个月,共计九十天,复每旬一夏,遂称“九夏”。

南朝梁萧统《梁昭明集》三《锦带书·十二月启林钟六月》:“三伏渐终,九夏将谢。”

初夏

江乡初夏暑犹轻,霁日园林有晚莺。

——宋·陆游《初夏》

一雨临初夏,惊雷昨夜新。

——宋·徐玑《初夏》

▲如果说春天的美,美在百卉争妍;那么,初夏的美,就美在万类竞绿。

初夏静美,万物萌动而生气蓬勃。

新夏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

——宋·陆游《初夏夜赋》

残僧门径静于夜,新夏林塘暖自凉。

——宋·陈著《四月八日携子侄到上乘偶成》

▲新夏,一个“新”字,如同新米、新年、新娘般可喜可爱。

每一次夏的到来,都是一个崭新的闪亮的时刻,恍如只是人生初见。

孟夏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唐·贾弇[yǎn]《状江南·孟夏》

▲孟夏,夏季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

《楚辞》屈原《九章·怀沙》:“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仲夏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唐·杜甫《夏夜叹》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唐·樊珣《状江南·仲夏》

▲仲夏,夏季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

仲,指其月在夏季的中间。《书·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仲夏又被称为盛夏,代表着夏天最鼎盛的时期。

季夏

江南季夏天,身热汗如泉。

——唐·范灯《状江南·季夏》

季夏中气候,烦暑自此收。

——唐·白居易《永崇里观居》

▲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六月,称为季夏。

炎炎季夏,如果有人和你说“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绝对是真爱!

晚夏

雨馀清晚夏,共坐北岩幽。

——唐·杜审言《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唐·骆宾王《晚泊江镇》

▲晚夏,即夏末时节。

晚夏,骄阳似火,蝉声绵绵。莺声徘徊,夏已思归。

朱明

霁景朱明早,芳时白昼长。

——唐·白居易《裴常侍以题蔷薇架十八韵见示因广为三十韵》

春光才去又朱明。年华只暗惊。

——宋·张抡《阮郎归·金乌玉兔最无情》

水榭风亭朱明景,又别是、愁情味。

——宋·杜安世《卜算子·深院花铺地》

▲因夏季“气赤而光明”,故夏季亦称“朱明”。

《汉书·礼乐志·朱明》:“朱明盛长,敷与万物。”

据先秦时代史料,夏天是由赤帝或者炎帝来管辖。

夏天炎热的时候,那是火神祝融在发威,自然朱明就成了夏天的代名词,或者叫朱夏。

长赢

春为发生,夏为长赢。

——《尔雅·释天》

夏之得炎,炎不信,则草木不长;
草木不长,则长赢之德废。

——北齐·刘昼《刘子·履言》

▲赢,通盈。谓使草木长盈者为夏,故称夏为长赢。

夏天亦是枝繁叶茂的季节,那夏山碧绿,莲叶满池,鸟语蝉鸣,寄予了古人对夏天的无限期望。

炎节

单车动夙夜,越境正炎节。

——唐·钱起《送薛判官赴蜀》

悲炎节之赫羲,览祝融之御辔。

——晋·李颙 《悲四时赋》

▲炎古字形从二火,本义一般认为指火光上升。又可泛指焚烧。由焚烧引申为热、极热,如“炎热”、“炎夏”等。

盛夏,阳光暴烈,蝉声鼓噪,让人深感夏天是个躁动炎热的季节。

槐序

槐序,指夏日也。

——明·杨慎《艺林伐山·槐序》

山园槐序,绿阴浓处晓莺啼。冰弦声动柔荑。

——清·陆求可《婆罗门引·赏夏》

▲槐树夏季开花,故名夏为“槐序”,可谓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

夏天开花的树很多,为什么古人对槐树有这么深厚的情结呢?

《礼记·王制》记载,上古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以槐棘指三公九卿之位。

可见槐树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以“槐序”代指夏天就一点不奇怪了。

宋志南《绝句》赏析[鲜花][鲜花][鲜花][鲜花]

[微风][微风]作品原文
《绝句》
宋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微风][微风]注释
①系(xì):联接。[1] 拴,系结。[2]繁体为“系”。按:文言文中的“系”(本字)“系”“系”现在都合并为“系”字,但这三个字的意思不完全相同。需要注意的是简化后的“系”在文言文中只有“xì”一个读音,因此很多地方读成“jì”其实是不对的。
②短篷:带篷的小船。
③杖藜(lí):“藜杖”的倒文,用藜做的拐杖。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④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⑤杨柳风:古人把应花期来的风,称为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这时的风就叫柳花风,或称杨柳风。在这里引申为春风。

[微风][微风]译文
我在参天古树的浓荫下,系了带篷的小船,拄着藜做的拐杖,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仿佛是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风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心旷神怡。

[微风][微风]作品鉴赏
这首绝美的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短篷不就是小船吗? 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诗人走到老树下感觉下雨,便戴上小草帽,继续过桥在细雨中欣赏前方美景。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桥东和桥西, 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 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于画意。 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杏花雨", 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 "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 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摹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 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 这是怎样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 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那小船系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呢。

[微风][微风]作者简介
志南是南宋的一个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
志南的生活状态已不可考,他在当时的文坛上也没有“中兴四大诗人”以及“二泉先生”诸人的风头那么健。但就这短短的一首诗,就以其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和真切描写,把自己的名字载入了宋代诗史。
宋人赵与《娱书堂诗话》卷上曾载:“僧志南能诗,朱文公尝跋其卷云:‘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如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予深爱之。’”朱熹激赏其诗,所使用的标准是有无“书生气”,实际上是宋代诗学理论探讨的问题之一。苏轼在《赠诗僧道通诗》中说:“语带烟霞从古少,气含蔬笋到公无。”自注:“谓无酸馅气也。”可能是第一个提出这一命题。他评唐代司空图“棋声花院静,幡影石坛高”二句说:“吾尝游五老峰,入白鹤院,松荫满庭,不见一人,惟闻其声,然后知此句之工也。但恨其寒俭有僧态。”(《书司空图诗》)便明确表现了这一倾向。他的对僧诗书生气的反对,也得到了不少诗人的赞同。如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说:“近世僧学诗者极多,皆无超然自得之气,往往反拾掇摹效士大夫所残弃。又自作一种僧体,格律尤凡俗,世谓之酸馅气。”考察书生气的内涵,大约是指感情的枯寂,境界的寒俭之类,这本是与僧家生活和精神紧相联系的一种状态,是一种特定的“林下风流”,似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以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七引《西清诗话》说:“东坡言僧诗要无书生气,固诗人龟鉴。今时误解,便作世网中语,殊不知本分家风,水边林下气象,盖不可无。若尽洗去清拔之韵,使与俗同科,又何足尚!”元好问在《木庵诗集序》中更直截了当地说:“诗僧之诗所以自别于诗人者,正以书生气在耳。”(《遗山先生文集》卷三十七)的确,如果我们承认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的话,那么,对那种最能反映诗僧生活状态的书生气又有什么理由不加以认可呢?苏轼诸人的说法其实是要把一切诗歌创作都纳入士大夫的审美趣味和标准中,而抹杀其应有的独特性。这一点,甚至和苏轼本人经常在诗歌理论中所表示的对多样化的追求也是不相符合的。所以,我们宁可理解为是他的一时之言,因为,从他的一些具体作品来看,也是并不缺少“书生气”的。话又回到志南的这一首诗,朱熹称赞其没有书生气,也是从士大夫的立场说的。这说明志南是诗歌创作上的多面手,不管有无书生气,僧人都能写出好诗。
注:朱文公引诗指僧志南《绝句》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微风][微风]创作背景
《绝句》是南宋僧人志南(法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出自《宋诗纪事》卷九三。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本书的主线虽然是三强争霸赛,但暗线一直很精彩,穆迪教授的第一节黑魔法防御课就示范了三种不可饶恕咒,哈利和小天狼星的几次联系,哈利获得的很多奇怪的帮助,哈利在冥
  • 最后,希望,永远开心永远善良 他转向其他人说道:“我睡觉前虽然听了新闻,但并没有听得耳朵烦了才去睡觉,而是带着一种宁静的心情去睡觉。第三天上午安全教育下午终于参
  • 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接受豆汁儿,秉承老北京特色,来了一定要打卡[ok][ok]豆汁儿入口更酸一些,我是那种可以接受但肯定不爱喝,一定要搭配焦圈儿跟咸菜丝儿一起,我太
  • @汪汪红豆冰 不过还是拉黑我了,那我来回答你一下,没有人在乎你说的进不进决赛,我喜欢的选手什么表现是尽力了还是迷了都不影响我的判断。]当我意识到一个队友是纯纯的
  • 写的多了自然觉得贫瘠自认从小没有看过多少本书籍一是被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充斥了而是觉得读书需要一个很安静的环境才能把有用的思想往灵魂里装毕竟人总是会有排外的情绪也
  • #苍兰诀##苍兰诀[超话]# Oh~No!我以为的夏日小甜剧,现在变成了虐恋+悬疑+权谋剧[伤心] 看了预告+逛了一圈超话,看来小兰花自戕一事已成定局[泪]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每日一善# 如果不是那镜子,不像你 不藏秘密,我还不肯相信,没有你 我的笑更美丽,那天听你在电话里略带抱歉的关
  • 你们来当我的互联网眼替[笑而不语]爱你们,笔芯[心]#昆仑眼瞰天下[超话]#化隆县黄河沿岸冷水鱼成了“活招牌”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马佩玉 通讯员 朱莉莉)近
  • 素敏是一个让我非常希望能真实存在在我身边的人,想经常演这样的角色。 期间很感谢收到了很多好的剧本和建议,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到了电视剧的至安和的满月的影响,大体上
  • 因为骑得快还有一阵阵风吹过,像是自由在耳边呼喊的感觉改写了一下《耀眼》最后的独白:至今为止,我的人生,时而幸福,也时而不幸。人生如梦,我仍欣喜自己可以活这一场。
  • 怎么现在的衣服都那么贵 有设计感的贵点也就算了(但有的也没必要那么贵吧更何况布料少,特别是那些辣妹装)基础版型的都两三百 你明明可以去打劫却还要给我一件衣服[悲
  • 整个腰部装饰保色金原创挂链,随舞灵动,一顾倾城作词 : 王海涛 作曲 : Akiyama Sayuri 编曲 : 彭飞 制作人 : 荒井十一/彭飞 这世界有那么
  • 这个移动的容器,安静而吵闹,游弋在命运的轨道上。#浙里一家亲##冬夜渐寒抗疫很暖# 【无人机助力疫情防控】“外出请佩戴好口罩,勤洗手……”连日来,在新都花园上空
  • 没生孩子以前,想着以后一定要做个辣妈,生了孩子以后才知道,辣妈的前提是,有没有人帮你带孩子,你的宝宝是不是一个高需求的宝宝,就像现在,我能喝着温水,发着微博,享
  • 当然,只使用两倍变焦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拍出来的原始照片是这样的:可以看到,这时候的画面虽然比原图更加简洁,但是依旧不够简洁,我们还需要进行二次裁剪以得到视觉
  • 他也觉得见过我的眼睛,人啊都是命啊#TF三代周边中转站[超话]#最开始说出物的是你,买的时候说无瑕,之前买了一个迷宫所以把之前那个退了并付了pdf,然后加她微信
  • [爱你][爱你][爱你]#11.11,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解锁重庆科技新地标# 这将是你迄今为止“最酷的11.11”!全球好物,即时到手,好物好玩尽在京东超体!
  • 这几个月也发现了有朋友和我一样,也去剪了那个小菊花,我好想问他,第二天早起有没有发现一片狼藉,变成蒲公英散落一地。现在是家里的水喝完了……好像按这样配置是不好叫
  • 【银灰色导论】 致各位盟友,欢迎入驻#银灰[超话]#,目前喀兰贸易尚在起步阶段,请各位畅所欲言,让谢拉格早日繁荣起来[喵喵] 严重影响喀兰贸易成长和伤害恩希欧迪
  • #股票#周四晚间A股上市公司重要公告精选:‌以下均是利好消息:1·中国移动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2·大东南:宁波子公司已生产镀膜并已投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