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香蜜沉沉烬如霜[超话]##罗云熙夜神润玉[超话]#
起初只觉你言语之间极尽温柔,少几分男儿气魄,
后方知你温润如玉万寂存于心,翻手亦可覆云雨。

石桌两侧谈笑风生,兄友弟谦,好一幅和睦光景。我本以为除却天后一方施压,纵然是夜神大殿了无兵权只是个闲差,我都权当你是天帝之子,虽非嫡出,却也有着万般尊荣,八方敬仰。

水神面前小心算计,说着欢喜之语,我亦权当你四千年婚约终遇良人,不忍放手。我只当你与那葡萄一般无二,心智不全,亦不通情爱,方以为喜欢便成亲即可,有人陪伴即可。

生母失而复得,得而复失,洞庭湖畔,波光剑影,伏身于地,苦苦哀求,却终是没躲过母亲身死形灭的下场。

独自一人蜷缩在床脚,我想起你曾说的一句话:“只有热闹过的人,才知道什么叫孤寂。”想来,方是只有经历这百般愁肠的丧母之痛,方知晓自己日日忍辱负重原非良策,亦是如此,才明了自己人微言轻,只有将权利计较于手中,才能护住重视之人。

既已知自己只是天帝一枚棋子,便散尽锋芒,将这傀儡般的身份,言语之间周转自如,只那八方天兵的权利得而又失,又明白了这权利一朝不真正握在手中,随时可被强取。

举目皆是绝境,哪里来的出路。

他要的,自己夺,不要任何人施舍,那天帝的位置如何就成了二殿下囊中之物,如何就成了二殿下无心争取,如何就成了二殿下可送与他。

大婚盛典,被抢婚是自然,兵变一场又如何不是那母子二人逼出的权益之举。“若有来世,愿有你便不再有我。”若有他法,又何苦兄弟阋墙,只是弑母之仇,夺妻之恨,又叫人如何忍气吞声,偃旗息鼓。

大仇得报,皇权手握,我以为,一切都是好的。
只是没曾想,往后,一切才是至苦。

从前不知你情深至此,往后只叹你愚钝如斯。

后来,我方才知道,你儿时被剐龙鳞,剜龙角,血染衣衫,最怕的便是寒冷。方是只有锦觅在身边,才能不那么恨,不那么痛。

后来,我才知晓,世间无一人立于你身后,无一人为你争上一嘴,缘此,你才对那宽慰你,不嫌弃你真身,还赠你红线的锦觅仙子牵肠挂肚。

后来,我才知道,你在水神面前耍尽心机,只是为了守住锦觅这心底唯一一方温暖,水神,风神,花界的支持,那时与你只是不得已会图添罪名之所在。

你算计一场,豪赌之间让她手刃二殿下,你以为权利在握,所爱之人在侧,日后守在她身后等她就是了,却不想这一等,便是千秋万载,自己再难回头。

她几番想要救的二殿下,是你恨之入骨的亡魂残魄;她几番不顾性命踏入忘川,糟蹋的是她还是你不外乎是烧灼你的心肠;她几番在你面前告白于那二殿下,不惜为其在你殿前长跪不起,纵然你心下怒气难消,扶起她的一刻,却又瞬间心下柔软。

魇兽梦境将你情思暴露,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念想昭然若揭,你却生生在她面前毁去,满腔情爱若非日后被逼到极致,你又哪里来的孤勇大胆肆意言爱。

以血灵子的禁术相救,毁去一半仙家寿命,你自划手腕之时,何来一丝犹豫。你不怕自己朝不保夕,你只怕她离你片刻。她前去你殿中寻你,你心下欣喜,她问起自己痊愈之事,你对那血灵子一事遮遮掩掩,却不想她几句之后竟是对先前一事的计较,你遍体鳞伤,也换不来她丝毫关切。

“若哪天我也像他那样,你可会拼死相救?”
“自然会,因为,那是我欠你的。”
她于你,是只要相伴,便心圆意满。
你于她,不过是相救一场的浩荡恩情。

她在二殿下那里受尽情伤,无处可去了,你领她回家,她对你并未有情,只是本已无心,就应承了你心心念念的婚事,你诧异间转身,待得到她的确认后,你笑得仿若孩童,一如往昔的小鱼仙倌,面容里至纯至净不染一丝尘埃。

“无妨爱我淡薄,但求爱我长久。”

“万一,她回头了呢?”
万一她终未回头,你又如何自处呢?

闭门相谈,却不想所有心机算计全被所爱之人尽数听去,一朝面具被撕开,你有多惶恐,有多无措,“你不要怕我,不要丢下我。”堂堂天帝,竟卑微至此,你让她触你的心,让她感知你的爱,可那里的爱,尽是小心谨慎,慌不择路,你可有一日放心过你们二人的婚约,你又可有一日不为那成婚大典殚心竭虑。

“我甚至在想,只要能与你完婚,只要能与你相处一生,即便是让我放弃天帝的位置,我也心甘情愿。”饶是她已然不信你分毫,我却信了。我只心疼你这完婚一事竟成了你的执念,若早知今日之难,你可还会在婚典上大动干戈。想来,你是不悔的,若非兵戈相向,以你当时的人微言轻,她何不是轻而易举被二殿下抢了去,今时今日这几年的片刻欢愉又如何得来。

你在天界大摆宴席只待如约完婚,她却一心想入魔界与那二殿下喜结连理。“气消了,闹够了,就随我回去。”大闹花界一场,不惧自断臂膀,连那二殿下都道不像你平常所为,精于权谋之人如何会如此行差步错。你自行毁去多年工于心计才得到的六界祥和,众心归顺,无非是为寻回一个她。

引穷奇入体,你不惜为了夺回她与魔界拼死一战,冲冠一怒为红颜,你挥向二殿下的每一剑,无不是发自内心,叫嚣着自己的凄苦,哀思,愤恨,憎恶,只这与二殿下一同蓄力生死较量的最后一击,却未曾想,被她从中劫去。

至此,形同身死,万念俱灰。

“我希望,你可以变回以前的小鱼仙倌,放下心中的仇恨,答应我好不好。”
“我答应你。”

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人间七苦,倒让你这仙界至尊好生尝尽。

我又何尝不做如此期盼,盼那年少幽怖不被你记起,盼那桥边初见只被你当是黄粱一梦,可想来于这些,你总是不悔的,那浮梦丹都化不去的记忆,要如何消散,那只愿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念想,又要如何忘却。

“他日,锦觅仙子若嫁与我为妻,必要受些委屈,锦觅仙子可会嫌弃?”
“不嫌弃啊。”
你若没有为那不知对方是谁的婚约蹉跎四千年,若她当日已知情爱早早拒绝于你……

你说,你这颗心,早就掏给她了,便不会再痛了。润玉,你当真不痛吗?

“就这么千年万年孤独着吧,好好赎你的罪。”
可你又何罪之有?
“只是这份爱卑微到骨子里,患得患失,求而不得。”
原来你也知晓。

二殿下是她的万年情劫,而她,又何尝不是你注定的情劫。

只愿你当真太上忘情,把那千万分的情思散去,只愿你纵然求而不得,也能稳坐天帝一响贪欢。
只盼你仙寿早日终了,来世能承欢于双亲膝下,只盼你终能觅得良人,说着彼此欢喜的情话。

【《楞严经浅释》36.七处征心【5. 破计心随和合处而有(无有定处)】(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专弘平台 2017-07-11

序分.三番破识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M5执心则随有(分二.七处征心5)
N1阿难计心随合随有 

N2如来破其无体无定
今N1

【 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阿难言:阿难又启白佛,说,我尝闻佛开示四众:以前阿难都是用自己的意思,来想这个“心”和“见”在什么地方,被佛都破了;所以现在他不说他自己说的了,他说是佛说的。他说了,我阿难常常在过去听见佛开示四众──就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是出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是在家二众,就是在家受过五戒的,这叫“居士”,男的就叫“优婆塞”,女的就叫“优婆夷”。

由心生故,种种法生:因为你有这个心──阿难所说这个“心”,还是识心──生了,所以就有种种境界生起;这种种法,就是在“识”里边所现的这一切境界。法没有自性,法因缘起;因为这个缘,才有这个法。由法生故,种种心生:因为有这个因缘法生出来了,就种种的心也生出来了。这是以前佛你讲的啊!世尊讲的这个道理,大约不会错的;我现在是根据世尊这个道理,有一个见解。

我今思惟:他现在又想了!想什么呢?我因为听见世尊所说的这个法──“因心生而法生,因法生而心生”;我现在又往深了一层想。即思惟体,实我心性:就是我“思想”的体,这就是我的觉了能知之心,这就是我那个心性。阿难讲的这个“性”,也不是“自性”,这还是一种“识性”。

随所合处,心则随有:这个心,它遇着什么因缘,随着这个因缘合起来,就有了心了;若无所合呢?就没有心了。亦非内外中间三处:这也不是内,也不是外,也不是中间这三个地方。就是在任何地方,它遇着因缘能合起来,就有心了;若没有缘,大约就没有心了!阿难这个讲的,还是似是而非,还是没认清楚!

N2如来破其无体无定(分三)
O1约无体破 O2约有体破 O3正与结破
今O1

【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佛听阿难这样讲:随所合处,他就有心了。所以佛告阿难:佛告诉阿难说,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你现在说,因为由这个法生的缘故,而种种心也就生出来了。随所合处,心随有者:因为你这有所合了,心就跟着有了。若无所合呢,心当然就没有了。你是这样子讲的。

是心无体,则无所合:可是你所说这个心,究竟有体、没有体啊?你这个心若没有一个体相、形相,你和谁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你硬拿不是当理讲,假设这个心没有体,你说它也可以合;则十九界,因七尘合:那这个“十八界”会变成十九界的,多出来你“心”这一界;本来是“六尘”你现在又有一个“心随所合处”,这就应该又有一个尘,也会变成“七尘”。这多出来的一尘和一界,是怎么样生出来的?是义不然:你所说这个道理,又是不对的。

怎么叫“十八界”?在后边文里头会讲。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六根”;色、声、香、味、触、法,这就叫“六尘”;六根对着六尘,中间就生出来一种分别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就叫“六识”。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叫“十八界”。单单六根和对着的六尘,这叫“十二处”,又叫“十二入”。

【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佛又对阿难说了,为什么我说你说的这个道理不对呢,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挃”,就是捏。假设你这个心,有个心的身体,比方说,你自己用手来捏你自己的身体;你捏,它知道痛啦!你知道怎么样捏痛的,这是用你的心知道的。那这个心是从里边出来的啊?还是从外边进来的呢?

若复内出,还见身中:假设你说它又是从里边出来的,它应该先看见你身里边的东西。因为以前你说你那个心在里边,现在你说里边也不在,外边也不在,中间也不在,三处都不在了;是随所合处而有你这个心。现在我叫你捏你的身体,这是合了!那么合,你说,究竟你这个知道的心,是从里边出来?是从外边出来的?假如你说,喔,我一捏它就知道了,它是从里边出来的!那既然从里边出来的,就应该先见身里边的东西。

若从外来,先合见面:若从外边来的,它就应该先看见你自己的脸面。那你这个心,有没有看见你自己的脸面呢?

【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阿难这回也有一点发火了──对佛发火了!这回想:“啊,佛说得太没有道理了!”所以他即刻就驳嘴,和佛正式辩论起来了。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见”,是用眼睛看见的;“心”,是知道。您说这个“见”,是“心”见到,这就不对了,这也不合道理的!佛说阿难前边讲的是“是义不然”;他现在也说,佛说的是“为见非义”。说:“佛您说这个心若从外边来的,就见到面;心只是知道,它看不见的,能看见的是眼睛。”他越跑越远了!他的意思是这样,他说能看见的是眼睛,能知道的才是心,所以他说佛说的这个道理不对。

【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佛言:佛听他这样讲,就说了,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假设你说你的眼睛能看见的话,那你在这个房子里边,这房子的门,能不能看见东西呢?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你说眼睛能见,那么人死了,眼睛还存在着,也还应该能看见物;你这眼睛怎么不能看东西了呢?若见物者,云何名死:假设你说,死了眼睛还能看见东西的话,怎么叫一个“死”呢?

所以经典上现在讲的这个道理,就是“眼睛不能见”。我们现在人死了,有把眼睛存到眼库里,还可以用的,说这证明眼睛可以见的。不过眼睛可以见是可以见,还要借着你自性那种灵性才能见。如果单单眼睛,它是没有知觉的,也不能见的。它必须要假借人这种的灵明觉性,才能看见的。眼睛就好像窗门似的,它是透明体,是做为一个窗户在那儿,才能看见东西。所以你若说眼睛能见,那人死了,眼睛它怎么又不能见了呢?又假如你说,人死了还能看见东西,那就不叫“死”了。

【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佛讲前面的道理讲完了,又叫了一声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你这个能觉察到、了知一切的心,你若一定说它有体的话。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你这个心是一个身体?还是有多个身体呢?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现在在你身上这个心,是周遍你这个身体上啊?还是不周遍你这个身体上呢?你讲啊!

【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

若一体者:假设你说这个心是一个体的话,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那么你用手捏你四肢哪一肢的时候,你那四肢都应该有所感觉。四肢,就是两条腿、两条胳臂。为什么?它是一个体嘛!那你捏一肢的时候,为什么只有一肢这地方痛,其余的那三肢就没有觉察得到痛?若咸觉者,挃应无在:你若捏一个地方,就等于捏四肢一样──也就是说,你捏一条腿,那两条胳臂和另一条腿也都有所感觉,都知道;那你这个捏的地方,就不存在了,就不应该是一个地方。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假如这捏的有一个所在,你这个“一体”,自然也就不能成立了!

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你若是说这个心有多体,所以这四肢捏一肢,其余那三肢都不知道;那这个心有多体,就应该成多人,不是一个人,那么哪一个心的体是你心的体呢?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假如你说这个心是一体,但是周遍的;那你和前面所说的,捏一个地方,周身都应该痛的。

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假设你说这个心的体不是周遍的,在你碰头的时候,也同时去碰脚,那么你头有所觉时,你足就不应该知道有所触。今汝不然:可是现在你也知道,你头上触碰到任何的境界,足也有所感觉,所以你若说它是不遍的,你这个道理也是不对的。

【 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是故应知:因为这个,你应该知道,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你说:“随所合处,就有你的心”,也是不对的!

【编按】以下节自一九八八年九月“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

阿难用招架之功,所以想一想,就用佛所说的道理,来证明自己的见解。佛所说的道理,是要显露真心和见性。而阿难以妄想心、分别心来找真心和见性,所以之前说过很多次,都没有说对。现在就越跑越远,跑到所有处去──这“所有处”,就是哪一个地方都可以。

“随所合处”,他就说这是他的心和他的见。这未免越跑越远,越说越不合理!他自己还解释说,不是内、外、中间三处,是随所合处。那么“随所合处”这个“所合处”,也包括内、外、中间;这个“所”,就是“所有”。他以前指出一个内、外、中间来,佛批评说不对;现在他把所有的处都包括了,这还是和那个三处是一样的,这是没有明心见性,没有悟彻本来面目。讲这个“心”、“见”和这个“法”,都是“借它”来做一种比喻,并不是指定有一个什么实体,所以阿难用缘虑心,来找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他是永远也找不着的。

──“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至此

七处征心5

破 “执心则随有”

宣化上人 讲述

【 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阿难言:阿难又启白佛,说,我尝闻佛开示四众:以前阿难都是用自己的意思,来想这个“心”和“见”在什么地方,被佛都破了;所以现在他不说他自己说的了,他说是佛说的。他说了,我阿难常常在过去听见佛开示四众──就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是出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是在家二众,就是在家受过五戒的,这叫“居士”,男的就叫“优婆塞”,女的就叫“优婆夷”。

由心生故,种种法生:因为你有这个心──阿难所说这个“心”,还是识心──生了,所以就有种种境界生起;这种种法,就是在“识”里边所现的这一切境界。法没有自性,法因缘起;因为这个缘,才有这个法。由法生故,种种心生:因为有这个因缘法生出来了,就种种的心也生出来了。这是以前佛你讲的啊!世尊讲的这个道理,大约不会错的;我现在是根据世尊这个道理,有一个见解。

我今思惟:他现在又想了!想什么呢?我因为听见世尊所说的这个法──“因心生而法生,因法生而心生”;我现在又往深了一层想。即思惟体,实我心性:就是我“思想”的体,这就是我的觉了能知之心,这就是我那个心性。阿难讲的这个“性”,也不是“自性”,这还是一种“识性”。

随所合处,心则随有:这个心,它遇着什么因缘,随着这个因缘合起来,就有了心了;若无所合呢?就没有心了。亦非内外中间三处:这也不是内,也不是外,也不是中间这三个地方。就是在任何地方,它遇着因缘能合起来,就有心了;若没有缘,大约就没有心了!阿难这个讲的,还是似是而非,还是没认清楚!

N2如来破其无体无定(分三)
O1约无体破 O2约有体破 O3正与结破
今O1

【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佛听阿难这样讲:随所合处,他就有心了。所以佛告阿难:佛告诉阿难说,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你现在说,因为由这个法生的缘故,而种种心也就生出来了。随所合处,心随有者:因为你这有所合了,心就跟着有了。若无所合呢,心当然就没有了。你是这样子讲的。

是心无体,则无所合:可是你所说这个心,究竟有体、没有体啊?你这个心若没有一个体相、形相,你和谁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你硬拿不是当理讲,假设这个心没有体,你说它也可以合;则十九界,因七尘合:那这个“十八界”会变成十九界的,多出来你“心”这一界;本来是“六尘”你现在又有一个“心随所合处”,这就应该又有一个尘,也会变成“七尘”。这多出来的一尘和一界,是怎么样生出来的?是义不然:你所说这个道理,又是不对的。

怎么叫“十八界”?在后边文里头会讲。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六根”;色、声、香、味、触、法,这就叫“六尘”;六根对着六尘,中间就生出来一种分别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就叫“六识”。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叫“十八界”。单单六根和对着的六尘,这叫“十二处”,又叫“十二入”。

【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佛又对阿难说了,为什么我说你说的这个道理不对呢,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挃”,就是捏。假设你这个心,有个心的身体,比方说,你自己用手来捏你自己的身体;你捏,它知道痛啦!你知道怎么样捏痛的,这是用你的心知道的。那这个心是从里边出来的啊?还是从外边进来的呢?

若复内出,还见身中:假设你说它又是从里边出来的,它应该先看见你身里边的东西。因为以前你说你那个心在里边,现在你说里边也不在,外边也不在,中间也不在,三处都不在了;是随所合处而有你这个心。现在我叫你捏你的身体,这是合了!那么合,你说,究竟你这个知道的心,是从里边出来?是从外边出来的?假如你说,喔,我一捏它就知道了,它是从里边出来的!那既然从里边出来的,就应该先见身里边的东西。

若从外来,先合见面:若从外边来的,它就应该先看见你自己的脸面。那你这个心,有没有看见你自己的脸面呢?

【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阿难这回也有一点发火了──对佛发火了!这回想:“啊,佛说得太没有道理了!”所以他即刻就驳嘴,和佛正式辩论起来了。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见”,是用眼睛看见的;“心”,是知道。您说这个“见”,是“心”见到,这就不对了,这也不合道理的!佛说阿难前边讲的是“是义不然”;他现在也说,佛说的是“为见非义”。说:“佛您说这个心若从外边来的,就见到面;心只是知道,它看不见的,能看见的是眼睛。”他越跑越远了!他的意思是这样,他说能看见的是眼睛,能知道的才是心,所以他说佛说的这个道理不对。

【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佛言:佛听他这样讲,就说了,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假设你说你的眼睛能看见的话,那你在这个房子里边,这房子的门,能不能看见东西呢?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你说眼睛能见,那么人死了,眼睛还存在着,也还应该能看见物;你这眼睛怎么不能看东西了呢?若见物者,云何名死:假设你说,死了眼睛还能看见东西的话,怎么叫一个“死”呢?

所以经典上现在讲的这个道理,就是“眼睛不能见”。我们现在人死了,有把眼睛存到眼库里,还可以用的,说这证明眼睛可以见的。不过眼睛可以见是可以见,还要借着你自性那种灵性才能见。如果单单眼睛,它是没有知觉的,也不能见的。它必须要假借人这种的灵明觉性,才能看见的。眼睛就好像窗门似的,它是透明体,是做为一个窗户在那儿,才能看见东西。所以你若说眼睛能见,那人死了,眼睛它怎么又不能见了呢?又假如你说,人死了还能看见东西,那就不叫“死”了。

【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佛讲前面的道理讲完了,又叫了一声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你这个能觉察到、了知一切的心,你若一定说它有体的话。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你这个心是一个身体?还是有多个身体呢?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现在在你身上这个心,是周遍你这个身体上啊?还是不周遍你这个身体上呢?你讲啊!

【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

若一体者:假设你说这个心是一个体的话,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那么你用手捏你四肢哪一肢的时候,你那四肢都应该有所感觉。四肢,就是两条腿、两条胳臂。为什么?它是一个体嘛!那你捏一肢的时候,为什么只有一肢这地方痛,其余的那三肢就没有觉察得到痛?若咸觉者,挃应无在:你若捏一个地方,就等于捏四肢一样──也就是说,你捏一条腿,那两条胳臂和另一条腿也都有所感觉,都知道;那你这个捏的地方,就不存在了,就不应该是一个地方。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假如这捏的有一个所在,你这个“一体”,自然也就不能成立了!

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你若是说这个心有多体,所以这四肢捏一肢,其余那三肢都不知道;那这个心有多体,就应该成多人,不是一个人,那么哪一个心的体是你心的体呢?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假如你说这个心是一体,但是周遍的;那你和前面所说的,捏一个地方,周身都应该痛的。

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假设你说这个心的体不是周遍的,在你碰头的时候,也同时去碰脚,那么你头有所觉时,你足就不应该知道有所触。今汝不然:可是现在你也知道,你头上触碰到任何的境界,足也有所感觉,所以你若说它是不遍的,你这个道理也是不对的。

【 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是故应知:因为这个,你应该知道,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你说:“随所合处,就有你的心”,也是不对的!

【编按】以下节自一九八八年九月“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

阿难用招架之功,所以想一想,就用佛所说的道理,来证明自己的见解。佛所说的道理,是要显露真心和见性。而阿难以妄想心、分别心来找真心和见性,所以之前说过很多次,都没有说对。现在就越跑越远,跑到所有处去──这“所有处”,就是哪一个地方都可以。

“随所合处”,他就说这是他的心和他的见。这未免越跑越远,越说越不合理!他自己还解释说,不是内、外、中间三处,是随所合处。那么“随所合处”这个“所合处”,也包括内、外、中间;这个“所”,就是“所有”。他以前指出一个内、外、中间来,佛批评说不对;现在他把所有的处都包括了,这还是和那个三处是一样的,这是没有明心见性,没有悟彻本来面目。讲这个“心”、“见”和这个“法”,都是“借它”来做一种比喻,并不是指定有一个什么实体,所以阿难用缘虑心,来找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他是永远也找不着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左航挑了挑眉看着他,脸上没有一点表情,十分冷漠“我……我拿走了”“拿去哪了?你果然就是不想要我了”“你就连行李都准备好了”“这个……”左航果然看到他哭还是很容
  • 사실 마음속에의 희로애락.. 많은 일들 서로 연결되어 있으니까. 비록 기분마다 맛은 다 다르지만.. 나에겐 모두 수확이야. 어제 그 새 산문을
  • 网络上出现了一段视频,受伤的美国记者 Vine 是布伦特雷诺的同事 , 讲述了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他们补充说:“布伦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摄影师和导演,但他并没有
  • 欧阳娜娜和翟子路疑似恋情,单从姓名就可以看到很多蛛丝马迹【欧阳娜娜姓名五行分析】①欧阳娜娜的桃花运非常的不错,叫娜的女孩子都长得挺漂亮的,名字中庚金为人格,庚金
  • 又思血气之属,皆含灵知,既有灵知,皆我一体,纵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亲我,岂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憾我于无穷也。己之养也,珍膏罗列,食过即空,疏食菜羹,尽可充腹,
  • 我对你并无所企图,如果非要说我对你有企图,今生无非是图你幸福以爱为营白鹿|白鹿郑书意|白鹿姜雪宁|宁安如梦白鹿|白鹿叶夕雾|白鹿黎苏苏|白鹿桑酒|长月烬明白鹿|
  • 肾,五脏之一,位于人体腰部,左右各一。肾,五脏之一,位于人体腰部,左右各一。
  • 以下简称:狼狗)没有拴养,乙作为狼狗的饲养人,具有法定过错,不仅是有事实依据的,而且是有公安机关的处罚决定作为证据证明的。诉讼过程中,乙的律师提出:除乙本人的前
  • #上海租房[超话]# 9号线佘山地铁口300米精装修 一室两厅 朝南有阳台 采光好家具家电配套齐全 地铁站步行5分钟左右价格3000/月 付一押一 无中介费!:
  • 因为大部分恋爱综艺都是有剧本的,嘉宾们都是按照剧本演的,所以一开始很多人都以为陈乔恩只是接了个通告而已,万万没想到她居然是认真的和艾伦谈了场恋爱,俩人还走到了结
  • 请看孩子们温柔的语言穿透力——1/ 小鸟学生快来了好听的读书声也要响起了 ——栖息在新树枝头叽叽喳喳的小鸟,难道不是拿到新书的孩子们脸上的欢喜雀跃的影子吗?小
  • #雨荷诗词苑[超话]#散文诗:【我和你只是隔着一首诗的距离】有一种缘分未曾预约也不需要刻意终会隔山隔水的与你相遇有一种想念会穿过光阴飞越距离以轻盈的脚步走过夜的
  • 去年的今天还中了个奖 是个bb霜 但是真的好黄阿 我用不了 唉 在动态下面评论的现在是我的好闺蜜 但是我们去年真的不熟 只是知道名字而已 缘分阿#Hell
  • 那还不快写下来,寄过去让他们看到永远陪在自己身边的万能人们!1.纸短情长想要将自己的心声告诉烤鸭吗?
  • 其实慢的也不是日色和车马邮件,是一颗感受爱情的心,心慢下来,爱就变得简单,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跳出这个圈子,后面才知道,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爱情。但是爱情是一个长跑
  • Woollykids小羊沃利童鞋|11.15-11.22|椰子tuan之前团过他们家的夏款,好评满满,这次给泥萌又带来了秋冬款。这一次给大家带来了秋冬tuan,
  • 自从日本传出后,立刻席卷台湾、大陆,出了了一拨又一拨的非主流,因此,非主流发型,可以理解成是异...一般用波波头,那样会显得脸比较瘦,并且给人一种乖巧样波波头…
  • 许多CUBESUGAR信心收成的复古彩色在想附上有的套衫和差别的推荐。・货号: #12064498运动衫×鬼华夫饼干粉加工花环调车场风格长袖子套衫Parker.
  • 那时很多人说小罗是他们的青春,时光真快,转眼你也成了我的青春。转眼,一切变了,时光走了,但还好你始终如少年,足球还是那个足球。
  • 据徐某某陈述,网上相关照片被转发后,因担心个人存放的过期食品及食堂临近保质期食材,被家长看到后引起误解和麻烦,于8月6日21时许,将部分食品食材转运到幼儿园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