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故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资本江湖从来就不会因为大盘的行情走弱就变得风平浪静,总是一浪比一浪更猛烈,而这一次赵老哥亲自操刀的清水源,走出了今年最凌厉的走势。而这一次不仅为了立威,更是需要教训一下苏州帮,这个吃里爬外的东西,竟然勾结外资来掠夺我国财富,其心可诛。

面对这一次的苏州帮赵老哥一点情面都不给,而这一切的发生缘于一次上一次苏州帮为了配合外资干扰仁帮的操盘,导致仁帮在和外资对抗的过程中损失惨重。赵老哥对于苏州帮恨之入骨,想着一定要借助这次好好教训一下。

赵老哥先利用仁帮的一些势力通过各种渠道向苏州帮传递信息,说这一次仁帮要大举进攻新能源汽车板块有关联的磷化工板块,前面的云天化你们也看到了就是仁帮的大手笔,这一次走漏出来的风声就是清水源,说是要拉到50元,让他成为整个磷化工的龙头。

这种小道消息任何人听了都不会相信的,毕竟这个票刚开始走得也太弱了。而耐不住的是苏州帮一直合作的一个金主,最近花大资金买入大量清水源,并且还时不时地向苏州帮请教,希望能够给指点迷津。

这样两三个渠道一汇集,苏州帮就开始留意起清水源了。此时的苏州帮并没有打算要介入毕竟不是自己主导的盘子,风险不可控。而赵老哥从2021年6月22日开始就吸筹,这一路还是采用主力操盘心法中的小阳线吸筹,都是缓慢地吸筹,根本没有引起市场的注意。

而关键就在7月21日突然拉升一个涨停,而这种涨停是20cm的涨停板,一下子市场的目光马上聚集起来了,这个时候苏州帮想着既然有机会蹭肉吃,那就进场试试。花了小资金买入,结果赵老哥一看苏州帮进来了,果断杀跌,连续5天大跌导致苏州帮损失惨重,虽然花的小资金,但这一口气跌了17%,放在谁身上都很难受。

于是果断割肉离场,继续观察,此时赵老哥又开始缓慢拉升,这个时候苏州帮又偷偷摸摸的进场想捞一把,结果赵老哥又是连着十几天的洗盘,搞得苏州帮怨声载道,这盘子太难做了,不启动的话就不进场了。

连续两次吃瘪,让苏州帮很是恼火,我就不相信还吃不到你这红利了。所以这一次苏州帮定的计划就是启动后再入手,不在里面跟着瞎耗。看苏州帮不再进场了,在8月31日赵老哥试盘,早盘拉升到18.38%,随后让其自由回落,发现没有啥跟风资金,为了安全起见还是继续洗盘。

随后几天的震荡调整后,在9月9日果断一根超级大阳线拉升到涨停,随后几天又是持续大涨,刚启动的那天苏州帮还在犹豫要不要入场,可第二天低开担心主力又要杀跌,于是犹豫了一下,赵老哥果断继续拉升,等到9月14日赵老哥直接一字板开盘,随后强势封涨停板的时候,苏州帮迫不及待地进场了,而此时的苏州帮看着趋势起来的了,但是也没有大资金进场,随着第二天赵老哥又一个涨停板。

江湖上散播传闻说这个票要被赵老哥做到50元以上,此时的苏州帮完全是屁股决定脑袋,既然做出选择了那就跟着大佬一起飞黄腾达吧。于是继续大资金买入,而此时的赵老哥早就亮起屠刀,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个苏州帮了,就等着你钻进来了。

在9月29日赵老哥的独门秘技一字断魂刀出现了,刚开始苏州帮还想着这肯定是技术性调整,不用慌,还想着把涨停板撬开,努力了几次后发现此时以及为时已晚。随后两天苏州帮调集更多资金想要自救,虽然勉强拉起来了一些,但是敌不过赵老哥前期积累巨量的筹码,就这样被赵老哥凌空一击,整个股价土崩瓦解,一路大跌。

等到从高位回落36%的时候市场再也不相信什么传闻的时候,苏州帮此时才意识到上当了,割肉走人,而这一次也算栽了个大跟头。赵老哥历来一不做二不休,既然苏州帮就此认输离场了,干脆让他们更难受一点。于是从10月20日继续启动大阳线强势拉升,短短6天大涨113%,一下子把苏州帮气得牙痒痒,要知道这一次苏州帮可是调集了20亿资金,短短几天时间就算是了几个亿,要是不卖出可以多赚十几个亿。

这种落差才是赵老哥想要达到的效果,原本以为赵老哥这一次做得局非常完美,不仅成功通过各种渠道散步信息让苏州帮上钩,并且狠狠地教育了苏州帮一把,可是没想到的是等到找赵老哥将股价拉升到高位的时候,越发感觉吃力,上面似乎有一张无形的大手在压着股价,等到股价涨到36元的时候,此时已经从10元上涨了360%。

就当赵老哥觉得不妙的时候,10月26日出现天量抛盘,连着几天都是十几亿的卖出,就这样赵老哥在高位被迫接下几十亿筹码,原本赵老哥是做局着,却不曾想到竟然还是被人阴了一把,而这一场螳螂扑蝉黄雀在后的把戏,最终抛盘的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啥也不懂散布信息给苏州帮的金主。

继续深入了解才知道这个金主近期请来一位大神炒新一族帮他操盘,才最终从10元建仓拉到36元的时候一口气全部抛出,虽然自己是个中间人,按理说,作为信息传递者不该成为这最终的获利者。

可是这个金主原本依附于仁帮,此时竟然有了炒新一族这样的游资大佬,既然有这样暴利的机会干嘛不好好把握,只是这一次赵老哥自己做局竟然被自己局中的人给坑了。这一口恶气真的咽不下去,估计在后面的操盘中必然要和金主身后的这位炒新一族好好较量一番。

资本市场原本就充满着各种尔虞我诈,而真正能够赚到钱的总是那些看破所有大势的人,并且在机会面前能够牢牢抓住机会的人。当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怎么获得必然也会怎么失去。

人大教授发声:农村没有李子柒,却是无数孤单老人的家园。
注:以下皆来自教授刘守英文章。

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回(湖北洪湖市的老家)去了。一般家里有事我肯定回去,没事很少回。因为,回去会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老家的很多事,包括市里的一些难处、镇上的难处、村里的难处、周边老乡的难处,他们自己找不到解法,指望我去解决,实际上很多我也解决不了。

我这次回去,一个很直观的感觉是,农民的整个状态,主要是物质状况,比想象的好。

我八十年代初离开我们村的时候,挺悲观的,农民的辛劳程度太高,面朝黄土背朝天。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就是这个状况。那个时候,农民的问题,一是辛苦,二是收入来源少,穷。

现在,第一,老百姓平均寿命变长了。我这次回去看到,老人活到七八十岁很正常。八九十年代,一个村,人能够活到70岁以上,都很稀罕了。老年人的面容也比原来要好,脸上有光,不像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劳累对生命的打击、受压。能看出来,劳累程度降低了。

第二,农民的收入跟原来有很大变化。原来没有现金收入来源、没有活钱,极端的贫困;现在收入还是过得去、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家里有人在外面做工,稍微勤快一点,怎么都能挣到一些收入。

养老是很大的一件事,但对老人,现在也不是钱的事——他的儿子、儿媳妇或者姑娘出去打工,一年怎么都得给他留一点钱;他自己的养老金(一个月几百块)基本不会给子女,都在自己的账户上,一年去取几次(我问过他们)。老人手上有自己可以拽着的钱,他在家就不会那么受歧视。

第三,农民的住房改善明显。这些年,农民出去打工(包括有一些在乡村干活的),他整个资本积累、经济改善的状况基本都体现在他的房子上。八十年代,农村住房很差,你进到一个村,是破败的;现在,一个村一整条路两边都是农民盖的房子。

第四,农村的公共设施比原来明显进步。从县城到我们村,路挺畅通的,而且两边的景观也挺漂亮,显示出乡村摆脱贫困以后的景象。我离开村里的时候,都是土路;现在,大的路都畅通了。村内的路,取决于这个地方的慈善状况——有出去做公务员的,找一些钱,有一些小老板挣钱后捐一些。

第五,乡村的分化很严重。村里大部分农户的状况,无非是好一点差一点——有的可能出去干的不错、已经能做企业;出去打工中比较勤快的,尽管比第一类差一点,也还不错。但确实有极少部分农户,状况很不好,有的是因为生病、家庭遇到不测,还有一些是家庭能力问题。

这是我从外表上看到的乡村变化的状况。

所有这些变化,实际上都是农民出村带来的。他的收入来源是出村带来的,住房是出村挣的收入带来的。收入改善导致的农民精神状态变化,也是因为出村带来的。

 

当然,农民的这些变化,也配合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路、用水、养老。

 

总之,农民出村带来的变化是本质性的,而政府公共政策、公共品的提供,总体来讲是到位的,对于改变过去乡村没着没落的状况,还是有贡献。

 
农民出村是一件大事。如果没有农民的出村,乡村的状况跟我八十年代走的时候,应该是差不多的。

我们看到了乡村的进步——最大的进步就是收入增加了、钱的来路增加了。那么,问题在哪儿?令人担忧的地方在哪儿?

对现在的乡村来讲,令人担忧的是下面几个问题。

01

第一个问题:“人”

乡村的老人是“人”的最大的问题。最代表中国农业和农民的是40、50和60后,这拨人是真正搞农业的,爱土地,乡土情结很重,而且也不会离开村庄——他们也有出去的,但回来了,有在外面干的,也会回来。他们是以乡村为归依的,以土地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农业作为主要职业。这批人现在的问题是绝望。这种绝望,不是因为他没钱,而是整个社会大变革带来的。传统的中国乡村,是一家一户、一代一代在一起;现在,老人身边常年没人。

以前,家里年轻一辈出去打工,孩子还留在农村,最起码老人还给孙子、孙女做饭,他还有存在感;现在这拨出去打工的年轻父母,小孩小的时候就带在身边,到小孩上初中时,有一个人回来陪读,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城。这样基本把老人跟传统的血缘关系、情感联系切断了。这些切断以后,老人不是穷,而是极其孤单。

我问过我们村的老人,他们到这个年纪,也没有什么农活。这些人一辈子干农活,当农活停掉以后,依托就没了。他的存在感、价值就没了,他就非常绝望。比如我们村,老人要么是打麻将,要么就是聚在一起,到村部听碟子。

中国几千年来追求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现在一下子没人了,传统的代际情感纽带断了。所以,他们主要是精神的、心灵的孤单。

我们村十几个老人,我问他们,平常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他们说,讨论最多的是怎么死。生病的,一是没人管、没人照顾,二是大笔开销,他怕给后人留麻烦,也没有那么大开销的能力。他们觉得自己没用了,对儿女也没什么用了。一些老人,当他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还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至于心理的疾病,就更没人知道了。

40、50、60后这些人,基本以乡村为归依。未来,他们的养老会成为非常大的问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年轻人一年就回来几天,怎么可能养儿防老?

接着是70、80后。假设他们也跟之前的人一样,归宿也还是回到乡村,但他们没怎么从事过农业,至少参与不多,这些人未来回到村里,他不从事农业,他做什么?

很有可能,这些人回来以后,就在镇上或县城买个房子,买个门面,开个小卖店——回乡,但不落村,也不落业。为什么这几年县城的房地产那么活跃,是跟这个相关。这样的话,70、80后,会跟乡村、乡土更加疏离或断根,甚至处于一种阻断的状态——阻断的状态就麻烦了。

还有一类人:小孩。上一代人出去打工,孩子丢在家里,老人看着。但这一代人出去打工,是把孩子带在身边,但他不可能有精力管孩子。所以,农二代的孩子,在城市事故率极高。

再就是孩子的心灵。原来是留守的孤独,但现在他从小在城市看到、接触的是城市对他们的不平等,从而带来心理问题——越是农村的孩子,越在意穿着、收入、是否被人家欺负。

所以,看上去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实际上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小孩上初中,家长最起码得有一个人回来陪读。现在很多农二代,实际是被孩子的教育拖回来的。这实际上阻断了这个家庭进入城市的进程,教育本身阻断了他们城市化的进程。

02

第二个问题:“业”、产业

整个乡村,年轻人只会出,不会进。大量的人走了以后,整个乡村就没有什么人了,“业”就起不来。人都走空了,谁来做“业”?乡村振兴,怎么振兴?

现在整个农村,你看到的是产业的凋敝。原来农民都在农村,当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在农村,他会在乡村找很多办法:怎么样把农业搞得更精细一些、产量更高一点、卖的钱更多一点;多养几头猪、多养几头牛,增加一点副业收入;再不行,去做点买卖,把这个地方的东西倒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卖,我帮你做点事,你帮我做点事……农村是靠这些。但这些东西的寄托,是人在乡村。现在,大家的收入主要是在城市挣来的,已经不指望在农村搞收入。

在农村,找不到“业”的发展出路,这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业”就变的越来越单一。家里年轻人出去了,土地就交给年老的人——农民还是不轻易把地荒废掉;隔壁的几家人再走,走到家里老人都没了,这些地就交给邻居、亲戚来种……基本整个农村的“业”,就只是一个以土地为生的农业了。

这是当前农业的第一个问题:乡村的经济活动更加单一化。

这个“业”的问题在哪儿?当少数人从事的农业扩大规模以后,尽管有机械辅助,但这些人的劳累程度非常之高——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规模扩大以后,规模效益没有出来。比如,规模可能扩大到50亩,但这个农民为了使他经营的土地一年能够多留一些收入,他尽量少雇工、少用机械。这个“业”实际上成了留在农村的这些农民的内卷。他更密集地使用自己的劳动,更辛勤地去从事耕作、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以使一年下来留在自己口袋里的现金收入多一点。

最后就变成,土地是规模了,农业是机械化了,但留下来的这些农村人因为农业收入低,他付出的辛劳程度更多。二三十亩地,一年收入也就几万块钱,如果全部雇工、机械化,就剩不下来什么钱,所以他就把很多环节自己去辛苦。

现在有些人说,扩大规模,一家经营扩大到200亩,就可以增加多少收入。但是扩到200亩,农业要素组合的匹配度要求更高,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的耕种,各个环节成本的节约,需要更好的要素匹配来实现,一般农民做不到。做不到的话,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农民为了节约成本,就更辛劳,也不可能做更大的经营规模。

所以,农业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个产业本身在不断内卷,变成少部分人靠更辛劳的经济活动留下更多现金收入,而不是想象的更加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很多时候,不到农村,就容易想当然。

农业的第三个问题是:期望乡村的产业更加多样化——比如三产融合、乡村旅游等,来支撑乡村更活、更复杂的业态,但问题是,需求在哪儿?

不是所有的村庄都能通过城乡互动来实现产业多样化。我们不能把极少数村庄由城乡互动带来的变化,想当然地拓展为大多数农区都能实现这样的。

大多数传统农区乡村产业的多样化,是农工互补、农副互补,是农民靠着农业做点生计,靠一些副业、手工活动,来增加收入,跟现在很多人讲的城乡互动带来的乡村产业的多样化、产业融合,完全是两个概念。大多数村庄是实现不了城乡互动的产业多样化的。

03

第三个问题:住

住房基本反映了农民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确实看到了农民住房状况的改善——进到乡村以后,农民相互之间比来比去,张家盖了两层楼,李家一定要想办法盖得比他高一点。

住房条件的改善,是改革以来乡村面貌最大的改变。包产到户的时候,农民有钱就盖房子,后来农民出去打工,有钱了,回来还是盖房子。这是农民基本的行为模式。它的好处是,带来整个乡村面貌的改变。问题是,乡村盖的这些房子,利用率极低。

我这次回去,是晚上十点多进的村,整个100多户的村,差不多就只有五六户亮着灯。老人不在的,年轻人出去了,这家就锁着门,常年是黑的。

这意味着,整个城市化以来,农民积累的大量资本,不是用于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资本形成,而是积累在他未来落叶归根的这些村落——回到乡村盖房、装修,不断添加房子里的东西,目的是备着他以后回来。但这些资本的利用率非常之低,几近闲置。

04

第四个问题:占地

现在农民盖房子,已经不在原来村落里盖,都盖在公路边。农民的住房从传统村落到路边,实际上是一场重大的村落改变。传统村落,是依水、依地而形成的,是为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方便。现在农民为什么整体往公路边盖?这是一个人口迁移社会的表现:交通出行方便。从原来农耕社会村落的布局、空间形态,转变为迁移社会的形态。

现在,我们把去农村看到的景象整个构图起来,你看到的乡村是:第一,人——老人的绝望,农二代的归属不定,留守儿童心灵创伤;第二,农村经济活动越来越单一、农业越来越内卷;第三,农民的住房明显改善,但占了大量农民在城市积累的资本,没有进一步在城市形成更大的资本积累,而变成在乡村闲置的要素;第四,大量耕地的占用——住房的占用。

这样看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上文:https://t.cn/A6MDLYPw

蔡丁睡得并不算好。醒来的时候脑袋昏沉得刚起来又要栽回床上,一晚上做了许多零碎的梦,醒来茫然地看着天花板不知所措时,外头传来阵阵脚步声。

元元正光脚站在床边,手里抓着一只兔子玩偶的耳朵,那耳朵很长,兔子的脚甚至拖了地。他喊蔡丁,嫩生生的:“爸爸,今天我们去幼儿园吗?”

蔡丁把他抱到床上,手心握着他的脚丫,“元元怎么不穿鞋?”

元元怕痒,窝在他的怀里傻呵呵地笑,待蔡丁给他穿好鞋之后,他又软绵绵地问:“放学爸爸你来接我吗?”

“当然来,爸爸第一个到。”

小孩眼睛亮晶晶的,小胳膊像一节嫩藕围着他的脖子,声音里满是惊喜:“真的吗?”

蔡丁伸出尾指,作势要和他拉钩,“肯定第一个去接你。” 小小的手指也伸了过来,同他拉了钩。

元元的幼儿园在近郊,离蔡丁租的地方近,但离工作地方远。这年头上个好点的幼儿园就跟摇号一样,当初蔡丁跑前跑后,后来是父母出手帮忙才定了下来。

成长环境里缺少alpha父亲信息素引导的影响是难以预估的,这个小孩从小就比其他小孩安静许多,他乖到叫蔡丁心疼。每每这回蔡丁总是觉得对不起他。先前在公司附近的幼儿园上课时,他被人欺负不敢和蔡丁说,非得是蔡丁自己瞧见了才知道他那些不翼而飞的文具小水壶都是被其他小朋友抢走的。

那晚蔡丁抱着他哭,说自己对不起他。元元还反过来抱住他:“爸爸不要难过,我再也不把小水壶弄丢了。”

——他似乎比蔡丁怕他难过还要怕蔡丁难过。然后蔡丁就会因此而更难过。

“我可以带小兔子一起上课吗?”元元说着,把小兔玩偶像献宝一样献给蔡丁看。元元快五岁了,睡觉还是不能离开安抚被,但又不能回回都带去幼儿园,蔡丁就想着给他买个小玩偶,看他能不能接受,结果小豆丁兴高采烈地收下了,睡觉几乎不能离开这只小兔子。

蔡丁揉了揉那柔软的头发,轻声哄他:“当然可以,但是上课的时候不可以和小兔子说话,要听老师讲课知道吗?”

元元连连点头,小脸红扑扑的,笑起来眼睛弯成两道小月牙,他把蔡丁搂得更紧,亲了一口:“谢谢爸爸,我最喜欢爸爸了。”

从林荫路去幼儿园的路很长,蔡丁开了父亲的车,元元乖乖上了后车座的儿童座椅,用小背包给小兔子系了一个“安全带”,一路上他叽叽喳喳地和蔡丁讲昨晚爷爷奶奶说的童话书、幼儿园隔壁班的果果昨天给他打电话。蔡丁一一听着,时不时给出回应,在等红灯的时候还回头朝他笑了笑。

元元很依赖蔡丁。哪怕幼儿园有一起玩的小朋友,每回蔡丁送他进去的时候,小肉手总要牵着他不肯撒开,幼儿园的李老师已经站在一边等了许久,元元还是不太愿意放手。蔡丁蹲下来哄他:“元元今天去和老师小朋友玩一天好不好?”他指了指天上,“太阳公公下山的时候,爸爸就来了。”

元元伸长手,是要抱抱的意思。蔡丁怎么会不答应,把那软绵绵的身子搂进怀里,揉了揉他的脑袋后又贴着他的脸颊亲了亲,“元元好乖。爸爸最喜欢元元了。”

被亲了一连串之后,元元终于肯笑了,他被老师牵着,肉肉的小手尽力地和蔡丁挥挥,一步三回头的,直到进了门,还要趴在窗户上大喊:“爸爸再见。”

元元当了一整天的时钟向日葵,太阳下山了,蔡丁却没来。他在幼儿园对面的公园和其他小朋友玩沙城堡。

他堆了一个很大的城堡,里面只有两间房间,是一间给他和爸爸,另外一间给爷爷奶奶。他正盖到城堡顶,面前突然出现两个小孩,气势汹汹的,“你爸爸怎么没来?”

元元不理会他们,继续堆着小城堡,他想等蔡丁来了给他看。

那两个小孩被无视后气急败坏的,抓过他的书包,里面的东西被翻了一地,新买的小水壶,一起睡觉的小兔子还有两本小人书。蔡元看着地面上脏兮兮的小兔子,生气地去推对面的小孩,对面始料未及栽了个跟头。

两边迅速扭打起来,先来阻止的反而不是老师,而是季向空。

他在附近的赛车场飙车,从下午一点一直跑到现在,心情终于开阔了些。路过这个公园的时候,他也没大在意,小孩子打架哪里都是。但那被揍的小孩怎么越看越像他初恋情人的小孩。

真是冤家路窄。他本不想帮,毕竟孩子爹都不管,他算老几来管前任的小孩?

或许是看不过一打二,他走了过去,像拎小鸡仔一样把那两个小孩的衣领连带人拎了起来。

“差不多得了,你们两个打一个害不害臊。”

被擒住的两小孩龇牙咧嘴地哭闹,声音大到周围的人都看了过来,围成一圈说季向空怎么一个大人还欺负两个小孩。季向空脸皮厚,他可不管这些,还用拳头威胁,“再哭我揍你。”

哭声停了,变成了抽泣,小刺头到这时候还牙尖嘴利:“他就是杂种,我妈都说了,他就是有爹生没娘养,不要和他玩!”

季向空被这一嗓子喊得差点失聪,听到小孩这般尖酸刻薄的话,他忍不住皱眉,现在真的是什么牛马都可以当家长了。

两个小地头蛇的父母来了,从季向空凶神恶煞的目光中骂骂咧咧地拖着小孩离去。

季向空应付这堆人,终于有精力看向对面这个小孩。那小孩原本白净的衣服变得脏兮兮的,手臂上满是泥土,脸上也白一道黑一道,不知道是不是哭过,鼻子红红的。他正低着头,看着面前一堆土发呆。

唉。真的是上辈子欠的,这辈子给情敌照顾小孩来了。

季向空拿起地上的小书包拍了拍,那小孩也开始捡起他的东西,一样一样用衣服下摆擦干净,装进书包后抱着和季向空道谢:“谢谢叔叔。”

这个小孩早熟得招人可怜,跟蔡丁一样,哭的时候没有声,得是抬头才知道一双眼睛已经哭成兔子眼。季向空无端在想,得亏是这小孩长得像蔡丁,不然长得像另外一个,他指定第一次迷路都撒手不管。

上次和这个小孩的相处时间并没有很长,他本来就有活动很忙,被这“小碰瓷”撞上后拎着人去了广播站,活动方催得紧,他本打算交给工作人员就走,结果那粗心大意的家长就那样跌跌撞撞地撞进他的视野里。

季向空现在还能想起当时蔡丁的慌张,不加修饰、轻而易举撞开他不愿揭开的回忆,那镌刻在基因里的情动因那一瞬的身影又活了过来。

季向搜刮遍全身,终于找到一包手帕纸,抽了两张递给他,伺候人擦完鼻涕后,忍不住开口:“哭什么?他们打你你就打回去。”

蔡元擦完鼻涕鼻子更红了,苹果脸也红扑扑的,那双还带着水雾的眼睛显得他越发委屈可怜,说出来的话更叫人心疼,“给爸爸的城堡,没有了。”

季向空还以为他说的是另外一位,当下不在意地瘪了瘪嘴,“没有就再堆一个。”

不知道他这句话触发了小屁孩什么机关,刚才止住的眼泪又掉了下来,蔡元揪着季向空的长裤,把那里扯出一长串的脏手印。他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说话都语无伦次,“小兔子,小水壶……爸爸给的,他们要抢……”

季向空毫无哄小孩的经验,被这么一声哭吓得方寸大乱。方才散了大半的人又围了过来,用目光指责他作为“父亲”的失责。

季向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一急就去捂他的嘴,哭声变成闷声。季向空说:“你不哭的话我给你买糖吃。”

哭声停了。

蔡元肩膀抽动着,泪眼婆娑,说话说了好几次才忍住哭嗝,“真的,真的吗?"

季向空带着小孩在公园的冰糖葫芦摊位给他买了一串,蔡元被拽着先去洗干净手,再用纸巾擦干才如愿以偿吃到冰糖葫芦。

季向空看着小孩捧着糖葫芦吃得开心,全然没有刚才伤心至极的模样,他移开视线,看着日落西沉,想着自己为什么要走进这个公园。

就这么一会的工夫,那糖葫芦只剩下两颗,签子太长,蔡元不会吃,侧着咬也咬不出来,季向空看他发难的样子觉得好笑,伸手给他拔了下来,又喂进他的嘴里。

冰糖葫芦酸甜晶莹,蔡元顾着腮帮子吃着,被酸得眯住眼睛,脸蛋皱成一团,过了一会甜滋滋地笑了。

最后一颗被他接了过来,他想了想又递给季向空。"叔叔你吃。"

季向空才不吃这种甜了吧唧的东西,他推了推,“我不喜欢吃。”

蔡元较真地举着手,看得季向空都觉着手酸,待到季向空吃了他才开心地晃了晃脚丫。

山楂外头的糖浆极甜,季向空不适应,想到昨晚吃的蜜红薯,山楂的酸又返了上来。旁边一双眼睛紧盯着他,“好吃吗?”

元元仰着头笑得灿烂,好奇地观察着他的反应。季向空嚼了两下,被山楂酸到牙疼,点了点头敷衍了事。

蔡元笑得更开心了,一双眼乌黑稚亮,纯真得可爱,“爸爸说,好吃的东西要和朋友分享。”

差辈了差辈了,自己什么时候和这小屁孩是朋友了?

“我可没说要和你做朋友。”季向空不满。

“为什么?” 元元探过来追问,“是元元做得不好吗?”

季向空被那纯真的童言噎得无话可说,想着自己为什么要和一个小孩子较真,便敷衍了事,“你爸妈没教你不要相信陌生人吗?”

“有啊。”元元笑了笑,他又挪了挪屁股,和季向空坐得更紧,说话乖得一塌糊涂:“可是叔叔是好人呀,上次是,这次也是。”

季向空还没想出怎么回答,那边已经开始紧追不舍,“叔叔不想和元元做朋友吗?”

小孩的话嫩生生的,只敲得人头晕目眩,季向空落了圈套,摇摇头否认:“也没有。”

他后知后觉他这是欠蔡丁的,以前蔡丁只要一脸无辜地看着他,要他往东他绝不会往西,这会这小孩深得真传,三两句就把他收得服服帖帖。

“元元——!”远处传来李老师的呼唤,蔡元知道,这是蔡丁来接他的信号,他立马跳下椅子,背起书包后和季向空招手说再见。

刚走出一小段路他又折返,殷切地看着他:“明天叔叔还来玩吗?我想和你一起堆小城堡可以吗?”

队里的训练忙得要死,季向空有充分的理由拒绝,于是他回答:“会吧,不一定。”

蔡元伸出尾指要和他拉钩,季向空觉得幼稚,但对方太坚持,他只能不情不愿地和他一起勾手。

“太阳公公到那里的时候,”元元指着天边,“我就放学啦,你等等我好吗?”

季向空顿了一下,艰涩地说了一句好。

蔡元走后许久,他抬头看了看已经暗下来的天幕,才想起自己已经在这把长凳上坐了许久。

很是奇怪,刚才小孩说那句话的时候,他看着对方认真的眼睛,很突然地想到遥远的以前他趴在蔡丁的窗边,急切地等他一个答案。

当时蔡丁说什么来着?

太久了,他忘了,只记得那晚的风和今晚的一般冷。

ps.感谢给小宝贝取名的友友
pps.真的不会写小孩,尽力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不过是仗着我喜欢你,而那,却是唯一让我变得卑微的原因#处女座怎么挽回前男友前任怎么挽回前女友异地恋异国恋爱情婚姻家庭男朋友女朋友老公姐弟恋军恋网恋同性恋#对爱
  • 他是我们的领袖,我们最棒的球员,我不会想要每晚都去和他交流比赛,只要他能够理解我的用心并且对我报以真心,我就很高兴了。你不过是仗着我喜欢你,而那,却是唯一让我变
  • 情感挽回: #情感之家# 不管结局怎么样我是你的退路到现在还是这样不管你想怎么做我都是你的退路 失去后才知道珍惜分手后往往会想很多这个时候才会看明白很多在爱
  • 创建“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由哈尔滨医科大学牵头,创建“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探索成立专门营养创新分平台,主要包括营养健康餐厅、营养健康食堂、营养健康学校相关标准和
  • 一路上,期待着各种美好,比如回到学校和心爱的同学一起听课,下课一起在走廊打闹嬉戏,然后偷偷的喜欢着某班可爱又迷人的男同学,那时候多么简单啊(嘿嘿)心里如明镜一般
  • 华春莹在推特上发布了中美两国货币图案,并附文写道:“美国认为中国不尊重少数民族。华春莹在推特上发布了中美两国货币图案,并附文写道:“美国认为中国不尊重少数民族。
  • 现在人喜欢辛辣饮酒,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辛辣的食物和酒恰恰可以促进脾胃的运行从而有利于消化食物。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广告,糖类,蛋糕类加入了大
  • 之所以出现这一为公众所不知的“罕见”情况,原因在于京沪高铁采用了“委托运输管理”模式来开展高铁业务。证监会不可谓不生猛,因为它居然向一个国有公司发出了问询函:你
  • 陈伟霆、周杰伦、白敬亭、欧阳娜娜纷纷上脚!细节设计融入Converse和Lorenzo创新设计元素,为Skidgrip增添了新篇章。
  • 官鬼爻两现,一般看其中一个为用神,但是根据预测情况不同,两个用神各有所用,发动的官鬼申金为婚外的情人,静爻官鬼酉金就是她的丈夫,香闺子水还是两现,同时拥有两个男
  • 她通过分析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得出“美国对台湾的处境,最多只有‘严重关切’没有任何具体的安全保证承诺”的结论。至于台美关系升温、两岸关系恶化的
  • 回想昨日生日趴,收到了女儿充满爱意的信,爸妈的红包,公婆的祝福,妹妹的礼物,老公的花,满满的感恩欣喜,感谢家人的爱护与陪伴,唯愿家人健康,女儿开心成长[鲜花]我
  • 国宝现|卖了30元的何尊1963年,一家陈姓家屋后的土崖中,一农民刨出了一件铜器,农民自然不知道这件东西的用途,于是将它放家里当了储粮罐。拍摄by.老猪的碎碎念
  • #喜迎中秋,礼赞国庆# 成都鹰阁医院天猫旗舰店健康好礼到! 国庆遇中秋,双节同庆!大家打算给亲戚朋友家人和自己送什么礼物啊?月饼?红酒?大闸蟹?…… NO N
  • 在很多读者和网友的帮助之下,现代快报记者当天便与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73师政治部干部科的葛仲模取得了联系。 但感觉我高一真的有点精分 日记里的负面情绪也太多
  • #看长江就是在看中国##我家住在长江边#【湖北省政协聚焦以科技创新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10月21日,湖北省政协十二届十次常委会议在武汉开幕,聚焦“以科技创新
  • 不见得哦,每个孩子胃消化不同的;不是隔壁孩子能吃两碗饭,你家的就也能吃两碗饭。小胖墩——这种是家长不懂拼命多喂,不过这类孩子胃平滑肌弹性发育不错,胃容量不断扩张
  • 也希望能早日看到在舞台上为我们尽情歌唱的陈奕迅。腐竹双倍,酸笋双倍,辣油加倍,让你吃得更过瘾?他们家的螺蛳粉很多姐妹都赞了,赶紧盘上!
  • 3、康泰生物(300601)国内最大的乙肝疫苗龙头股,拥有行业内最丰富的乙肝疫苗产品线,同时是国内第一家生产新冠病毒疫苗的公司,近五年的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45
  • 作为一家为中小微企业、自媒体、设计师、运营者等提供正版高清视觉素材的网站,摄图网近期在官网推出了医美行业企业VIP服务,极大地丰富了医美行业图片、视频创意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