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经集注》摘要
在日常生活当中,净宗学会成立的时候,我们提出五科,行门要遵守的原则,五个科目。第一个净业三福,前面跟诸位说过,第二个六和敬,第三个三学,戒定慧三学,第四个六度,第五个普贤菩萨十愿。这是圣行道力,我们要认真干,念念不忘世尊教给我们修行最高指导原则,决定不能违背。「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决定要做到;「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这个因果就是指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不是指别的;「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十一句,前面十句是自利,后头一句是利他。自利而后才能够利他,自己没有得到真实利益,没有能力利益别人。最高指导原则,后面佛说,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句话重要,那就不仅是净土宗,所有学佛的,不管你学哪个法门,你都要遵守这个原则。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你想修行成佛都必须遵守这三个原则,这三个原则你要不遵守你不能成就。所以我们也是常常用这个标准来观察,今天世界为什么会搞成这个样子,佛教衰到这个样子,用这个标准来一测量完全了解,这三条统统没做到,一句都没做到。孝养父母没做到,奉事师长也没做到,慈心不杀、修十善业都没做到,为什么?不知道怎么做法。所以我们才把它具体化,孝亲尊师落实在《弟子规》,你就晓得怎么做了,你把《弟子规》做到,孝亲尊师做到了;《感应篇》做到了,慈心不杀做到了,然后修十善业道很容易。
  有前面这个基础,你才能够受持三皈,三皈是入佛门第一堂课,佛把修行原理原则传授给你,这叫传授三皈。第一个「皈依佛」,皈是回头,依是依靠,佛是什么?佛是觉悟。换句话说,我们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要依自性觉。这个佛是自性佛,不是他佛。自己本来是佛,自己本性有无量智慧,那就是自性觉。第二「皈依法」,法是正而不邪、正知正见。我们从邪知邪见回过头来,依正知正见。正知正见在哪里?佛经所说的就是正知正见,读佛经、听讲解,这正知正见。正而不邪,从邪知邪见回过头来依正知正见,这叫皈依法。「皈依僧」,僧是清净的意思,是和睦的意思,就是六和,六和做到了这叫僧团。我们从不和回过头来,要和睦相处;我们不清净,要回过头来,要依清净,净而不染。我们今天依旧是染污,身心都不清净。这三条是学佛,你学什么?就是学觉、正、净。觉正净就是佛法僧,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就是学这三个字,这叫三宝!都是自性本具的,不是没有,个个都有,只是我们迷惑颠倒,被这个世间五欲六尘欺骗了,把那个当作真的,把自性三宝完全不知道,迷失了,不知道有这个东西,这是真正之宝。佛法里头没有迷信。
  因为觉正净三,这三个原理原则,所以修行展开就三个法门,三个法门再展开无量法门,无量法门到最后归依三门。三门,一门就成就,只要你修一门,不必要修三门。从觉门成就的,禅宗、性宗(法性宗),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从这个门进去的。我们现在这个世间人少,几乎没有了,过去有,他方世界的人有,像经上讲的这些诸大菩萨,他们都是从这个门进。第二个从法,法是经典,正知正见,从这个门去成佛,这很普遍,一般知识分子都走这个门。第三个门是非常特殊,净,修清净心。修清净心有两个宗派,净土宗跟密宗,密宗也是修清净心。密的清净比净土宗还要严格、还要深,为什么?净土宗是离境界修清净心,密宗是不离境界,就在境界里头修清净心,真清净。
  过去老师告诉我,大乘佛法不修密不能成就。但什么时候修密?初地以上,初地菩萨才有资格修密。为什么?他心定,他不染着,在染里头不染。这个净土宗不行,没有定力,你在境界里头你能不染吗?你在名利里头能没有贪心吗?有贪心怎么办?远离它,这就对了,远离保护自己的清净心。密不是的,密不远离,接触里头而不染,真不染。所以地上菩萨,这是真正学密的根机,这是等于说博士班,最高级的这一班,这个班里头华严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正能量[超话]##佛教##净空老法师#
《大经集注》摘要
在日常生活当中,净宗学会成立的时候,我们提出五科,行门要遵守的原则,五个科目。第一个净业三福,前面跟诸位说过,第二个六和敬,第三个三学,戒定慧三学,第四个六度,第五个普贤菩萨十愿。这是圣行道力,我们要认真干,念念不忘世尊教给我们修行最高指导原则,决定不能违背。「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决定要做到;「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这个因果就是指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不是指别的;「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十一句,前面十句是自利,后头一句是利他。自利而后才能够利他,自己没有得到真实利益,没有能力利益别人。最高指导原则,后面佛说,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句话重要,那就不仅是净土宗,所有学佛的,不管你学哪个法门,你都要遵守这个原则。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你想修行成佛都必须遵守这三个原则,这三个原则你要不遵守你不能成就。所以我们也是常常用这个标准来观察,今天世界为什么会搞成这个样子,佛教衰到这个样子,用这个标准来一测量完全了解,这三条统统没做到,一句都没做到。孝养父母没做到,奉事师长也没做到,慈心不杀、修十善业都没做到,为什么?不知道怎么做法。所以我们才把它具体化,孝亲尊师落实在《弟子规》,你就晓得怎么做了,你把《弟子规》做到,孝亲尊师做到了;《感应篇》做到了,慈心不杀做到了,然后修十善业道很容易。

  有前面这个基础,你才能够受持三皈,三皈是入佛门第一堂课,佛把修行原理原则传授给你,这叫传授三皈。第一个「皈依佛」,皈是回头,依是依靠,佛是什么?佛是觉悟。换句话说,我们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要依自性觉。这个佛是自性佛,不是他佛。自己本来是佛,自己本性有无量智慧,那就是自性觉。第二「皈依法」,法是正而不邪、正知正见。我们从邪知邪见回过头来,依正知正见。正知正见在哪里?佛经所说的就是正知正见,读佛经、听讲解,这正知正见。正而不邪,从邪知邪见回过头来依正知正见,这叫皈依法。「皈依僧」,僧是清净的意思,是和睦的意思,就是六和,六和做到了这叫僧团。我们从不和回过头来,要和睦相处;我们不清净,要回过头来,要依清净,净而不染。我们今天依旧是染污,身心都不清净。这三条是学佛,你学什么?就是学觉、正、净。觉正净就是佛法僧,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就是学这三个字,这叫三宝!都是自性本具的,不是没有,个个都有,只是我们迷惑颠倒,被这个世间五欲六尘欺骗了,把那个当作真的,把自性三宝完全不知道,迷失了,不知道有这个东西,这是真正之宝。佛法里头没有迷信。
  因为觉正净三,这三个原理原则,所以修行展开就三个法门,三个法门再展开无量法门,无量法门到最后归依三门。三门,一门就成就,只要你修一门,不必要修三门。从觉门成就的,禅宗、性宗(法性宗),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从这个门进去的。我们现在这个世间人少,几乎没有了,过去有,他方世界的人有,像经上讲的这些诸大菩萨,他们都是从这个门进。第二个从法,法是经典,正知正见,从这个门去成佛,这很普遍,一般知识分子都走这个门。第三个门是非常特殊,净,修清净心。修清净心有两个宗派,净土宗跟密宗,密宗也是修清净心。密的清净比净土宗还要严格、还要深,为什么?净土宗是离境界修清净心,密宗是不离境界,就在境界里头修清净心,真清净。

  过去老师告诉我,大乘佛法不修密不能成就。但什么时候修密?初地以上,初地菩萨才有资格修密。为什么?他心定,他不染着,在染里头不染。这个净土宗不行,没有定力,你在境界里头你能不染吗?你在名利里头能没有贪心吗?有贪心怎么办?远离它,这就对了,远离保护自己的清净心。密不是的,密不远离,接触里头而不染,真不染。所以地上菩萨,这是真正学密的根机,这是等于说博士班,最高级的这一班,这个班里头华严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净空法师学堂[超话]#
《大经集注》摘要
在日常生活当中,净宗学会成立的时候,我们提出五科,行门要遵守的原则,五个科目。第一个净业三福,前面跟诸位说过,第二个六和敬,第三个三学,戒定慧三学,第四个六度,第五个普贤菩萨十愿。这是圣行道力,我们要认真干,念念不忘世尊教给我们修行最高指导原则,决定不能违背。「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决定要做到;「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这个因果就是指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不是指别的;「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十一句,前面十句是自利,后头一句是利他。自利而后才能够利他,自己没有得到真实利益,没有能力利益别人。最高指导原则,后面佛说,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句话重要,那就不仅是净土宗,所有学佛的,不管你学哪个法门,你都要遵守这个原则。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你想修行成佛都必须遵守这三个原则,这三个原则你要不遵守你不能成就。所以我们也是常常用这个标准来观察,今天世界为什么会搞成这个样子,佛教衰到这个样子,用这个标准来一测量完全了解,这三条统统没做到,一句都没做到。孝养父母没做到,奉事师长也没做到,慈心不杀、修十善业都没做到,为什么?不知道怎么做法。所以我们才把它具体化,孝亲尊师落实在《弟子规》,你就晓得怎么做了,你把《弟子规》做到,孝亲尊师做到了;《感应篇》做到了,慈心不杀做到了,然后修十善业道很容易。
  有前面这个基础,你才能够受持三皈,三皈是入佛门第一堂课,佛把修行原理原则传授给你,这叫传授三皈。第一个「皈依佛」,皈是回头,依是依靠,佛是什么?佛是觉悟。换句话说,我们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要依自性觉。这个佛是自性佛,不是他佛。自己本来是佛,自己本性有无量智慧,那就是自性觉。第二「皈依法」,法是正而不邪、正知正见。我们从邪知邪见回过头来,依正知正见。正知正见在哪里?佛经所说的就是正知正见,读佛经、听讲解,这正知正见。正而不邪,从邪知邪见回过头来依正知正见,这叫皈依法。「皈依僧」,僧是清净的意思,是和睦的意思,就是六和,六和做到了这叫僧团。我们从不和回过头来,要和睦相处;我们不清净,要回过头来,要依清净,净而不染。我们今天依旧是染污,身心都不清净。这三条是学佛,你学什么?就是学觉、正、净。觉正净就是佛法僧,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就是学这三个字,这叫三宝!都是自性本具的,不是没有,个个都有,只是我们迷惑颠倒,被这个世间五欲六尘欺骗了,把那个当作真的,把自性三宝完全不知道,迷失了,不知道有这个东西,这是真正之宝。佛法里头没有迷信。
  因为觉正净三,这三个原理原则,所以修行展开就三个法门,三个法门再展开无量法门,无量法门到最后归依三门。三门,一门就成就,只要你修一门,不必要修三门。从觉门成就的,禅宗、性宗(法性宗),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从这个门进去的。我们现在这个世间人少,几乎没有了,过去有,他方世界的人有,像经上讲的这些诸大菩萨,他们都是从这个门进。第二个从法,法是经典,正知正见,从这个门去成佛,这很普遍,一般知识分子都走这个门。第三个门是非常特殊,净,修清净心。修清净心有两个宗派,净土宗跟密宗,密宗也是修清净心。密的清净比净土宗还要严格、还要深,为什么?净土宗是离境界修清净心,密宗是不离境界,就在境界里头修清净心,真清净。
  过去老师告诉我,大乘佛法不修密不能成就。但什么时候修密?初地以上,初地菩萨才有资格修密。为什么?他心定,他不染着,在染里头不染。这个净土宗不行,没有定力,你在境界里头你能不染吗?你在名利里头能没有贪心吗?有贪心怎么办?远离它,这就对了,远离保护自己的清净心。密不是的,密不远离,接触里头而不染,真不染。所以地上菩萨,这是真正学密的根机,这是等于说博士班,最高级的这一班,这个班里头华严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罗永浩不再担任锤子科技法人,成为执行董事,是要退出吗
  • 歼5发动机破冰,这是大材小用?
  • 少年打工买墓碑送挚友 「耶诞礼物」故事感动网友
  • 【西甲】训练迟到两个小时遭重罚,登贝莱创一尴尬记录
  • 摩拜剥离欧洲分支,没钱了?
  • 【出行】兰州至北京高铁运行时间压缩52分钟,甘谷至北京当然也更快了!
  • 北京市写字楼成控烟“重灾区” 违法吸烟投诉高达1584件
  • 南水北调4周年 超1亿人直接受益
  • 郑州男子爬上高压线塔欲轻生,原因竟然是这!
  • 王宝强亮相海南国际电影节,精神状态极佳,粉丝前往握手满心喜悦
  • 快讯!脸书加州总部收到炸弹威胁!园区办公室紧急疏散
  • 死刑!湖南路虎撞人案宣判,嫌犯撞碾砍刺致15死43伤
  • 孟晚舟获保释!孟晚舟事件来龙去脉最全回顾|财约你
  • 60岁杨丽萍晒背影照,网友:旁边工作人员腿变形了
  • 腾讯音乐成功IPO!但音乐领域的战争还在继续
  • 小行星发现水迹象原因竟然是这样
  • 王思聪取关章若楠,宝藏女孩最终没有入校长法眼,她比豆得儿更美
  • 这只是开始!加前外交官康明凯在中国被拘
  • 中关村融科起火 顶层空调冷却塔起火 原因不详
  • 张卫健光头原因,为了证明自己所以一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