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榆林国际煤博会开幕#

10月13日,以“智慧能源聚榆林 低碳发展引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六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在榆林会展中心开幕。本届煤博会展示总面积53000平方米,设有特装展位123个,标准展位628个,会期共3天,期间还将举办碳中和目标下能源化工高质量发展论坛等13场专项活动。

开幕式上,中国贸促会秘书长、中国国际商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于健龙致辞指出,近年来,榆林围绕资源综合利用,不断延伸产业链,布局新兴产业,锚定高端、绿色、低碳化发展道路,多项资源转化利用技术已达到全国甚至全球领先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榆林国际煤博会经过16年的发展与积淀,在迈向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品牌化过程中不断取得突破,已成为能化行业上下游企业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榆林市市长张胜利在致辞中说,榆林将始终牢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聚焦高端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氢能产业、智能无人及通航、全域旅游、羊毛轻纺、农产品和中药材深加工、环保产业八大主攻方向,推动资源开发由“三个转化”向保障国家综合能源供给安全转变、产业体系由能化主导向多元融合多极支撑转变、发展动力由资源驱动向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转变,蹚出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10月14日,煤博会期间举办了煤矿智能化开采装备及技术洽谈交流会,邀请了一批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和对榆林经济辐射带动效应强的企业共商煤炭行业智能化发展路径。

“榆林煤炭资源丰富,占全国的1/5、全省的86.2%。目前,全市已建成千万吨及以上的现代化特大型煤矿20处,产能2.71亿吨,产能占比超全市的50%。神东、陕煤等一批大型煤炭企业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建成投用多个智能化无人(少人)工作面,全市煤炭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达到90%以上,居国内领先水平。”会上,榆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向喜介绍说,榆林市将坚定不移地走信息化、智能化之路,加快工业互联网、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煤炭行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推进煤炭生产企业建立安全、共享、高效的煤矿智能化大数据应用平台,构建实时、透明的煤矿采、掘、机、运、通、洗选等数据链条,实现煤矿智能化和大数据的深度融合与应用,用优质高效的煤炭供给,支撑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更好的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

杨向喜表示,希望国内外的企业家们,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榆林煤炭行业的发展,不断指导帮助榆林煤炭产业加快向信息化、智能化迈进。同时,也热忱邀请企业家们立足煤炭,抓住商机,来榆投资兴业,助推转型发展。

洽谈交流会最后,还举行了煤矿智能化开采装备及技术洽谈签约仪式,共签约项目20个,签约总金额达6.12亿元。

新冠时期往外跑,感觉从湖南,到武汉,再到杭州,病毒一路尾随,一路追赶。
2号回到上海,立马被大数据发现,通知居家隔离十四天(车辆经过武汉风险区)。恐怕只有国内有这么强的执行能力。
只是这个核酸检测,一天了还查不到报告,着实让人平添焦虑,不知道为什么会效率这么低下,这也能理解京东快递为什么受欢迎,为什么实时计算一定是趋势,因为客户立即想要得到结果,或者反馈(等待不确定,本身就是一种折磨呀)。

这次,第一次有了自身对新冠影响的切实感受。外面世界的美好不能切身去感受,很多的工作,哪怕再紧急也只能暂停。几点感受是越发清晰:
1、移动时代,我们享受了科技的便利,但却也牺牲了个人隐私,放大了社交与归属,对比的焦虑。科技进化,善恶并存。这始终是需要与时俱进的人文与法律类外熵输入,引导科技向善,少做恶。这可能是社会的一大新挑战。
2、我们是一个倡导集体主义的社会。集体社会的执行力强,但开放性,包容性不够,容错性差,容易情绪化(如民族主义)极端。社会危机情况下个体诉求,利益需要让渡给集体情绪,立场。个体个性在危机面前需要收敛。否则被集体主义暴力的可能会大大增加。
3、集体至上,群体对危机反应更容易一致,也更为激烈。另外群体对组织会有更多依赖,也会有更高的要求,两者结合必然导致组织更大的压力,更极端的执行、反应。这时牺牲个体,经济发展,甚至违法执行等都能被社会合理化。短期看到的是执行优势,但长期很难持续,且破坏社会治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法治在中国难,社会总是繁荣与衰败,危机中循环。体系都是一体两面的,有优势必有不足,看是否适合社会文化。
4、真正解决新冠问题的主导者一定是科技,包括真正有效的疫苗,治疗的特效药。流行病毒会一直进化与人类长期共存,科技与病毒相互进化,共存演进。最重要的还是一套科学应对方向,持续技术更新的机制。忽视科技以及科技创新的的代价,成本一定会越来越高。

2021.08.06 新冠问题有感。

我总结了几个高考志愿填报的常见的误区:1、选大学专业,并不是越热门就越好,一定不要追赶热门专业和新兴行业,而是要看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到底适合什么。

首先,热门专业、新兴专业不代表将来就一定有前景,谁也无法保证现在的热门专业,将来就有很好的出路,谁也无法保证现在的新兴专业,四年大学毕业后,还吃香、人才需求还紧俏。

其次,是热门专业填报人数多,竞争大,录取分数高,如果自己分数不是很占优势,容易出现好学校的热门专业容易报不上,想报热门专业只能去比较差的学校或比较差的城市等情况。

实际上,没有什么专业是绝对的好专业,也没有什么专业是绝对的差专业,只有相对好的专业,真的要适合考生的、考生本人感兴趣的、将来5-10年内都还有比较好的发展空间(至少是不太会有太大滑落)的专业,对考生而言才是好专业,而热门专业、新兴专业不代表考生本人就适合读这个专业。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爱好确实非常重要,不要只以“自己喜欢、自己热爱”作为选专业的唯一决策要素。

在选专业时,一定要要综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性格天赋特长、专业行业发展前景、专业学业内容、专业所在大学优势学科、自己的家庭背-景资源、经济条件、考生本人的职业规划(学术?就业?创业?)等等方面来综合考虑。

如果家里条件比较好,那就奔着追求自己的理想梦想、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不用考虑什就业问题;但家庭条件比较差、未来奔着就业挣钱去的同学,一定要选技术含量高一点、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比如土木/机械/工业/材料等等工程类、计算机互联网类、师范类、医学类等专业,什么哲学、表演这些高大上又花钱的专业,还是不要去读。

在做高考志愿选择的时候,家里人的职业和建议都是需要参考一下的,比如家里人都是学医的,而你还没有明确的目标方向,对学医至少是不讨厌,那其实也可以选择学医相关的专业,因为以后你家里的人会帮助你很多,家里长辈们一辈子积累起来的资 源,不要浪费了。

3、我是女生/我是男生,我是不是不适合读xxx专业?

以前看看到一些说法,说女孩子不适合学理工科,男孩子不适合学文科艺术类专业之类的说法,简直就是胡说八道。现在也没有任充足的科学研究证据表明,一个人的智商、在某个学科方面的天赋,是和其性别有什么直接关系的。

不要有刻板印象,无论男女都可以学数理化等理工科,也都可以学哲学心理语言等文科和艺术类学科,绝大多数行业和职业,不论男女,只要能力够优秀,都是可以做且做得很好的,就比如创业、从政、科研等等。

所以,任何人都千万不要被自己的性别而自我限制了自己的人生未来发展可能性。只要某个专业领域,自己是真的热爱,自己的天赋、特长、家庭背景等和这个专业相匹配,且这个行业未来发展前景比较好,那就是可以选择的、可以报的,大胆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就行。

当然,由于某些行业的特殊性,比如土木工程、采矿工程等纯工科、需要去边远地区跟工程的专业,女生还是要慎重选择,因为这些行业对女生就业发展不友好,选择了这些行业就意味着要读研读博,本科毕业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理想工作,除非你非常热爱这个专业领域,打定了主意要干这行,或者家里有资源有关系,否则还是尽量不选。

4、如果你觉得自己对某个专业感兴趣,一定要对某个专业进行充分了解和自己的性格及天赋特长等方面做一个详细的了解之后,再重新判断自己只是一时冲动还是真的要选择这条路。

当你感觉你有一个非常明确目标、非常热爱的专业的时候,你要搞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你是不是真的了解了这个专业,是不是真的热爱这个专业,这个专业是不是真的适合你,对这个行业是否真的有浓厚的兴趣,将来是否打算再这个行业深耕发展。

我建议你先不要停留在这个专业的网上或者招生简章上简介的这个层面上去考虑,而是要去网上、找书籍、去通过线下或线上找到正在学这个专业的学长学姐、已经学过这个专业且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多年的前辈们打听,对这个专业的学生培养体系、课程内容、未来就业方向、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趣做全面地了解,然后再做出判断。

如果你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热爱专业,我建议先用性格测试工具,做个职业性格测试,多做几次,看看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样的方向、什么行业,然后再去选专业,只要你所选的专业,你考得上、也觉得还挺感兴趣(至少是不讨厌)、未来的趋势和前景也不错、挺适合你、也是热门好就业的专业,那就可以选。

如果到了大学发现这个专业不喜欢看,其实还可以辅修第二专业和转专业,也可以通过考研改变方向,一切都还来得及,用拥抱变化的心态和状态迎接自己的大学生活就好。

5、不要想着自己能“捡漏”站个大便宜;也不要去追求“一分都不浪费”。

除非你真的考得很差,已经做好了复读的打算,而破釜沉舟、死马当活马医,冒险报一个自己基本不太可能考上的学校和专业,如果被录取了去报道,如果没被录取、没报上好学校好专业就在复读一年,否则千万不要觉得高考捡着大漏这样的好运气会落在你身上。

现在高考志愿填报已经非常科学了,无论是老高考还是新高考,都有非常多平行志愿设置,多达几十个志愿选项,只要不是胡乱报的,一般情况是不会存在没有大学录取你的情况。

另外,现在的高考志愿填报录取的系统技术比多年前可先进多了,现在大数据技术也非常成熟,所有高考生的志愿填报都会被算得明明白白,不太可能让你捡漏进入一个比你的分数能考上的好得多的大学,捡漏也最多捡很小的漏,不可能有本质上的提升,所以还是放弃幻想吧。

不要心存侥幸心理,如果志愿填得太冒险(比如每个志愿都是填的百分之50以下录取率的),等待你的可能只有去到一个并不理想的大学和专业、甚至根本不会被录取需要重新来一年重考一次的命运,而不是被一个自己基本不可能考上的好大学和好专业录取的好消息。

填志愿的时候,第一志愿可以稍微冒险冲一冲,不过也要有百分之70左右的把握,第二志愿 百分之80左右,第三志愿及以后填个百分之80以上百分之90的保底。

我看到很多人向我咨询说,高考志愿填报想要“一分都不浪费”,实话讲,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的事情,最多只能尽量让分数和考生要填报的大学专业相匹配,因为每年的分数线不一样、考生的考试成绩不一样、报考同一所大学的学生情况也不一样,就是大罗神仙也预测不到某个大学的某个专业最低录取分数是多少,根本做不到一分都不浪费。

所以那些花了很多钱去找所谓的“高考志愿填报专家”,想“一分都不浪费”帮孩子填志愿的,还是省省钱吧,别被别人忽悠了,想预测自己能不能考上某个大学的某个专业,用位次、线差、平均分线差三个参考指标基本就能确定了,还可以找现在的很多APP输入分数进行大数据评测被录取的几率,不要把太多时间精力花在追求“不浪费分数”上。

也没必要去追求一分都不浪费,学校和专业并不是录取分数越高就越好,某个大学的某个专业的录取分,受到报考考生的数量和成绩、大学所在地、当年该大学的招生宣传的力度等方面的影响,有些不好的学校不好的专业,分数也可能会高。

要适合考生本人的且未来有前景的学校和专业才是最好的,更多时间精力还是应该花在考生本人到底喜欢什么、到底适合什么、未来什么专业前景更好、目标大学的综合情况优劣等问题上去。

耿向顺
2021.6

#高考志愿填报8大误区# #高考志愿填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单身税”真的来了!单身比已婚缴纳更多个税?国家正式出手逼婚!
  • 范丞丞要来录跑男!姐夫李晨却很无奈 Baby神补刀道出真相
  • 脑瘫考生超重本线57分,第一志愿重庆大学
  • 席琳迪翁、贝克汉姆、霉霉...深扒娱乐圈明星最爱的飞行器!
  • 6.20创造101最新排名,吴宣仪重登C位,李子璇第七,刘人语12名
  • 相比吴宣仪,王一博更看好孟美岐?网友:他们俩的缘分别人比不了
  • 如果高考实行全国统一卷,一样的录取线,会出现什么问题?
  • 新发现,微信发一个代码就能检测被拉黑或单删
  • 吴亦凡牵手爱奇艺任“首席会员非凡体验官”,放言要当“部门老大”!
  • 张雪迎;杨幂;秦俊杰;钟楚曦;杨超越;张慧雯;赵丽颖;蔡徐坤
  • 萧敬腾告白经纪人,这吃了N年的瓜终于实锤了?可粉丝却这么说……
  • 滴滴载孕妇遭围堵?晋中交通局:希望网友提供出租车车牌号
  • 求爱4年被拒8万次:我长得丑,但我想得美!
  • 【社会新闻】 丈夫看球孕妻报警 真的遭到家暴了吗?
  • 少儿“神功班”12天收费20万 称能脸吸勺子 培养万磁王?
  • 世界杯最低级失误于昨日诞生!
  • 马化腾谈黑公关:是时候挖根源了!
  • 大哥挺会玩拿假证测警察眼力 网友:智商欠费
  • 高考成绩今起公布甘肃最早,高校招录有啥新变化?
  • 法官起诉上海迪士尼:1.4米的儿童票标准是不是该改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