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永远在路上——2021年全国“双创”活动周引发中原区再思考】10月19日至25日,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郑州举行。芝麻街1958双创园作为此次“双创”活动周“一馆、一厦、一街、一坪、一园”中的“一园”,围绕“高质量创新创造,高水平创业就业”这一主题,成功举办了“金融科技融合 助力企业发展”银企对接会、“企业家进中原 助推创新创业”、“科创中国”技术路演、“健康中原”高峰论坛、“汇聚英才 筑梦中原”优秀人才招聘会、“百城千企郑州行”走进芝麻街等10项主题活动,引爆了芝麻街1958双创园,园区已经成为郑州市“一廊、两翼、四区、多点”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市“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和“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级,实现多点开花的新兴产业发展急先锋。

活动周期间,芝麻街1958双创园共接待国家发改委、人社部、中科协、团中央以及省市各级领导、中部双创示范基地代表、各行业企业代表等万余人次,参会企业累计500余家,全方位、多渠道展示了我区创新创业工作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嘉宾和知名企业代表、以及广大群众的认可。中原科技传播中心揭牌、河南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创新中心入驻,与世界500强上海电气以及凯联资本等50余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华为、浪潮集团、亚信中国、郑煤机、中国移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签约入驻,引入以中国工程院武强院士,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首席科学家张向阳教授为代表的多个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团队,为企业招聘优秀人才120余人,进一步提升了全区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创新人才集聚能力、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向全国展示了中原区新兴产业创新引领发展的蓬勃态势。

随着全国“双创周”活动大幕的徐徐落下,“一园”系列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在大家尽尝胜利果实的时刻,中原区委、区政府陷入深深的思考。一场国家级盛会用了一周时间把建成投入运营仅一年的芝麻街引爆,如何以此次“双创”活动周为契机,延发“双创”活力,从而发挥芝麻街在中原区“六片两园”和三大核心板块建设产业发展的急先锋作用,主动融入郑州市“中优”“西美”战略定位,高标准打造中原科创绿谷,实现与中原科技城两翼齐飞,以“四个高地”和“两个确保”为引领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级贡献中原力量。

全国“双创周”郑州主会场活动的圆满成功,为中原区委、区政府谋划下步区域发展战略带来了启迪——“双创”永远在路上。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对郑州市提出的目标定位,重新站位河南省、郑州市打造“四个高地”和“两个确保”的高度,对中原区“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规划进行再思考、再谋划、再布局、再提升。要牢牢坚持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城区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大力实施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领军型科创主体倍增、高技能人才团队引育、高质量科创成果孵化转化“四大工程”,对中原区未来新兴产业发展、企业转型升级、尖端技术创新、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重新定位,积极推动人才、技术、项目等创新要素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建设“四个中原”,高水平打造“四个高地”,实现“两个确保”,加快建设以郑州中央文化区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优化产业布局。围绕“中优、西美”功能定位,深入实施“1468”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三大核心引领、六片两园支撑、绿廊花海增色”的空间布局。围绕“4+1”主导产业方向,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密切跟踪量子信息、区块链、6G、新能源等科技发展前沿领域,谋划未来新兴产业布局,加强与清华大学、中科院、腾讯等科研机构、企业、产业发展联盟对接合作,谋划建设量子大厦、未来产业园等平台,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集聚全区创新要素,形成未来产业策源地,实现走“产业集聚区产业功能区产业生态区”的发展之路。

——促进转型升级。梳理分析辖区现有传统产业,实施一企一策,科技赋能,加强与国内拥有先进技术的知名企业、高校院所、高端人才深度合作,通过项目改造、技术提升赋能企业转型升级,与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创新、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支撑产业链补链、延链、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强化招商引资。紧扣以中央文化区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目标,完善我区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聚焦符合中原区主导产业以及未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人才、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整合优势资源,强化沟通对接、跟踪服务,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企业、项目走进中原、落地中原。

——加强人才引育。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项目+人才+团队”一体招引培育工程,加强与国内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洽谈合作,围绕全区主导产业、未来新兴产业,重点引进领军科研型、领头创业型、领办项目型高层次人才团队,助力辖区企业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在注重引进域外人才的基础上,建立域内人才培养机制,厚植科技创新人才沃土,积极落实好“郑州人才计划”等各级人才政策,打造全链条服务人才的优良生态,让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推进平台建设。重点抓好中央文化区北区、须水河产业片区、芝麻街1958双创园、贾鲁河产业片区等产业平台建设,以科技研发为核心、以头部企业为牵引、以配套企业为集群,打造产业生态,提升产业竞争力。积极推进老旧厂区改造,高质量推进黄河·智谷中原总部港、中原小微产业园建设,突出园区集聚孵化功能,持续引导支持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进一步整合辖区各类创新平台,深入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建设工程,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各类科创载体,探索多元融合的创新孵化模式。

——激发创新活力。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充分发挥中机六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等科技创新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全力打造一批省市级科技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小巨人企业和雏鹰企业;制定“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贴身服务等强有力措施,全力打造一批能够支撑中原区未来发展的“独角兽”企业。进一步激发辖区企业和域内外科研院所内生动力,鼓励引导企业聚焦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化提升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使自主创新不断成为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强化科技金融服务,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撬动金融资本和民间投资向科技成果转化集聚;加大对拟上市或挂牌企业的储备、改制、辅导和培训力度,集中力量推动一批科技型企业上市发展,加快形成“龙头企业领跑、高校院所并跑、高端人才助跑、中小企业跟跑”的中原区产业创新发展新格局。

——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对标世界银行标准,深入实施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攻坚行动,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从与市场主体密切相关的企业开办、项目开工、资金拨付等重点领域入手,实行精准高效的“店小二”服务,做到审批时限最短、程序最少、服务最优,不断打造良好的的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健全企业家诉求处理长效机制,推动“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政策直达企业”转变。强化法治理念与法治思维,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宽容的法治环境。

下一步,中原区将致力于提供产学研供需对接的信息平台,打造技术服务与交易的运营平台,搭建人才与技术的赋能平台,通过打造发展新引擎,转换发展新动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鼓励更多的域内外企业融入产业创新发展的浪潮,为高质量建设“四个中原”,高水平打造以郑州中央文化区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落实省委以“四个高地”和“两个确保”为引领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级,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中原智慧、展现中原担当。(中原网 记者:李潇潇 张为涛通讯员:梅琳、张光明、王占珏、李英令、崔宁、王耀鑫)

【元朝灭亡之后,明朝为何不把元的所有疆域都恢复过来?】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回顾中国几千年来的那些朝代,兴亡更替就像是繁华的春梦一样,留给后人看到的则是繁华过后的萧索,兴盛过的凄凉,古人曾经留下的历史只能从一些古籍,还有那些残垣断壁中探寻。

中国共经历了二十四个朝代,每个朝代都经历过兴衰,论史上朝代疆域版图之最,非元朝莫属,蒙古的铁骑横亘亚洲、直趋欧洲,打下了规模空前的版图。之后朱元璋率领农民义军揭竿而起灭了元朝。那么元朝灭亡之后,明朝为什么不把元朝的所有疆域都恢复过来呢?

01
元朝帝国马踏欧洲
元朝的建立最初源自于部落小王子铁木真的曲折童年经历。铁木真本是一个部落族长的儿子,后来父亲被毒死,留下了他们孤儿寡母苟且生存,铁木真的少年时期经历了富贵与落魄,父亲的惨烈在他的心里埋下了复仇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复仇的种子已经长在参天大树,他替父报仇之后,他变得野心勃勃,一举之下统一了蒙古,成为了成吉思汗。

蒙古军骁勇善战,周边的其他部族也不是善良之辈,在互相的倾压与侵略之下,最终蒙古胜出,西辽、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政权都成为了成吉思汗的手下败将,在利益与野心的驱使下,成吉思汗继续西征,其征服足迹远抵东欧的黑海海滨。成吉思汗死后,经过了两代的子承父业,忽必烈雄起建立了元朝。

这时候的忽必烈已经不满足于西征掠夺财富,眼前的南宋就是唾手可得的肥肉,灭了南宋之后,元朝变得财大气粗,有了扩张的本钱,元朝的疆域“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蒙古铁蹄马踏欧洲,成为当之无愧的元朝帝国。但是元灭亡之后,明朝为什么不把元的所有疆域都恢复过来呢?原因有很多。

02
自南向北财力为本
我们先来看下朱元璋是从何地起义。朱元璋刚开始是投奔郭子兴的门下,逐渐成为一名文治武功的带头大哥,但是后来朱元璋感觉跟着郭子兴在濠州一带没什么出息,便自立山头南略定远。定远就是如今的安徽滁州一带,也就是朱元璋真正成气候是在安徽起家。

细数各朝的统一战争都是在北方雄起,而朱元璋却反向而为之,其原因要追溯到宋朝时期。宋朝别看经常遭受外敌入侵,但其国民经济相当发达,重文轻武是宋朝灭亡的原因所在,繁荣的中原经济与文化仍然不可小觑,尤其到了南宋时期,在长江以南又建立起了新的政治经济中心,南方长江流域非常的富庶。

别的朝代统一战争由北而起,是重视中原深厚的文化底蕴,视中原文化为“正宗”,而朱元璋是个乞丐皇帝,没什么文化,更没什么本钱,想要统一江山就要有雄厚的财力支撑,因此他选择了自南向北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他以财力为本,富庶的南方能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军事物资,他才会有本钱打下江山。所以,没恢复元朝所有疆域是当时没有那么大的财力。

03
收益递减不成正比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他在位时的地图版块有点类似于宋朝时期的地图,当朱棣称帝之后,这个“天子守国门”的皇帝把领土进一步北推、西征,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 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对南海地区积极经营,对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这也是明朝疆域最大的时期,从地图上看是从三面包围北方的蒙古。

朱棣也曾五次亲征蒙古,把蒙古打得四分五裂,最后蒙古分为了鞑靼和瓦剌,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时期,“亦集乃之战” 鞑靼阿台汗兵马被全歼,瓦剌后来也一路西逃,但是最终也没有把元朝所有的疆域恢复过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收益递减”。

无论哪个朝代的经济发展都是以国都为中心,朱元璋最初以南京作为国都时,江南一带就更加的繁华,而朱棣把国都迁到北京,疆域也随之扩大,以北京为中心向外扩展,疆土的扩大就意味着财政支出也在增加,越往外扩张负担越大,面子上看国土面积增加了,而实际上的收益却在递减,试想边境地区怎能比得上中原经济的发达与繁华呢?当收益与付出不成正比时,明朝没有选择恢复元朝所有疆域。

04
尾大不掉吸取教训
回过头来再看下元朝当时的统治情况。元朝是能征善战的蒙古铁骑打下来的江山,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就是擅长打仗,铁骑有着较强的机动性,再加上他们常年吃牛羊肉,在大漠风沙的恶劣环境中成长,体格非常健壮,这就是元朝帝国建立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他们的最大优势。

蒙古铁骑走到哪里就能打到哪里,元朝迅速扩大了自己的疆域版图,可谓是强盛一时,但他们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只知道打江山而不会管江山。元朝虽然是历史上最大的疆域版图,但国祚却非常的短,仅有97年之久,国土疆域广却尾大不掉,大到鞭长莫及的程度时自然会灭亡。

元朝不会治理天下,而明朝会,毕竟是汉人的基因,以中原文化为根本就是最大的倚仗,在管理上要比元朝“先进”得多。明朝不想出现元朝尾大不掉的情况,所以知足而返,在自己能领导的范围内扩张领土,超过范围外的则不去肖想,人家对自己的实力能够做出一个准确的评估,这就是为何明朝能统治二百七十多年的原因。

所以,明朝是吸取了元朝的教训,不是没实力恢复元朝的疆域,而是清楚地认识到,过大的疆域未必是好事,即使攻占下来,没有时间打理一样会被人家抢走,最后成为人家的领土,自己还损失了人口。“人口同化”一样是经营国家的一种手段,当初留在西域、欧洲一带的蒙古人,后来与当地的百姓融为了一体就是最好的例子。

05
小结
因此,元朝灭亡之后,明朝没有把元朝所有疆域恢复过来是有理由的,首先是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撑,其次是收益递减不值得,最后是尾大不掉、心有余而力不足,明朝的管理是非常明智的,并不以侵占为统治资本,重在经营,可有可无的疆域没必要去恢复。

元朝是个强悍的帝国,但缺乏经营管理国家经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句话一点也不假,拥有了最大的版图却没有那么长的国祚。而明朝则是审时度势,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争取利益最大化。

参考资料:《人月圆·山中书事》《元史》《明史》
#遇见艺术##这就是中国风##艺术公开课#

【双创活动周∣蓄势储能起高峰】
创新洪流奔腾,英才各路汇集,绿城大地正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推动“双创”不断迈上新台阶,汇聚推动经济发展的澎湃力量。10月19日,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正式启动。作为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首次“花落”中部地区城市的郑州,迎来高光时刻!一场创意与智慧的饕餮盛宴,令万众瞩目聚焦于“出彩中原龙子湖”。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在创新为“第一动力”的强大牵引下,绿城大地上“重彩”连连:
  10月20日,继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接连挂牌后,总部确定入驻郑州中原科技城智慧岛的河南省第三家省级实验室黄河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该实验室将聚焦全面提升黄河流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与国家接轨的高水平、开放性、充满活力的新型研发机构,争创黄河国家重点实验室及黄河国家实验室。
  与此同时,新近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评价研究报告》中,郑州在黄河流域各城市中排名第一,成功跻身全国20强。
  郑州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郑州要聚焦聚力科技创新,加快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集聚发展,打造高水平的科创平台,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培育高能级创新主体,营造最优创新生态。
  创新是动力,人才是根本。郑州正为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提质进位蓄势储能起高峰!
  创新洪流波澜起
  进入10月,在位于郑州市白沙园区的黄河云谷小微企业园内,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白沙工厂里一直人机并行,运转未停。
  “攻克了‘减速器+电机+电机驱动器+传感器一体化’的关节模组,解决了智能机器人‘中国芯’的‘卡脖子’难题,我们生产的城市管养机器人、智能巡检安防机器人和智能代步车的订单不断。”中原动力CEO林杰深有体会:“看准创新,一定能赢!”

  如何让创新的春风吹拂,令绿城勃发生机?
  郑州拿出了:孵化、真金、舞台“三板斧”!
  近年,郑州通过强化政策支持、提升载体孵化能力推动了全市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斗孵化器总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正在运营的是一期工程,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目前企业已入驻完毕。”北斗孵化器运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孵化器的二期工程正在加快建设中。
  北斗孵化器仅是一个缩影,在郑州各类孵化载体如雨后春笋。统计显示:目前郑州市已建成各类孵化载体255家,5年载体数量增长17.2倍,从业人数超过20万。
  同时,在形成孵化载体的过程中,郑州也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路径:构建起了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全链条孵化体系。5年来,众创空间达到160家、孵化器73家,孵化载体总面积超过86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团队超过12800家。
  天迈科技、捷安高科等一批上市企业横空出世;中悦科技、飞轮威尔等一批优质创新创业项目递次涌现。同时,孵化载体的“高质量”,还让郑州进了“国家队”。
  2020年推荐获批1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1年6月,郑州大学大学科技园成功入选第十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实现郑州市学校国家级平台建设新突破。
  2020年年底,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年度评价结果,在评为优秀的235家国家级孵化器中,郑州市获评优秀有9家,数量居全国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后第5位,这是对郑州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充分肯定。
  “要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郑州核心竞争力来打造,举全市之力推进科技创新。”这段写进第十二次郑州党代会报告中的话语,明确标识出郑州面向未来投掷目标的发力点。
  用“真金”,看“真心”。
  2020年度,郑州市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276.7亿元,全省占比30.7%,比上年增长16.9%,增速高于全省3.3个百分点。
  郑州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8年度1.74%、2019年度2.04%到2020年度2.31%,两年增长0.57个百分点,增幅预计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居第2位。

  2020年度新增入孵企业(团队)2322个,培育科技型企业1262家,高新技术企业281家,新增知识产权授权量4483件,获得投资企业数497个,共获得融资资金6.04亿元。
  收获是付出的“果实”。仅在2020年,郑州市就新增高企870家,有效高企2922家。2021年前三批新增入库郑州市科技型企业1797家,总数达到9643家。
  刚刚过去的9月,因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际创新创业大赛——“郑创汇”,而令郑州再上“热搜”。
  为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氛围,自2015年起,郑州市倾力打造“郑创汇”大赛品牌,连办7年,赛目过万,孵化了UU跑腿、泛锐熠辉等多个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带动200多万人就业、服务4000多万商户,形成了涵盖创业辅导、资本对接等全链条创新孵化体系。
  2021年举办4月、6月、9月三场月赛,吸引了来自美国以及我国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国内外的280多个优秀创新创业项目报名,其中,郑州市以外项目118个,占比超40%。
  除此之外,郑州还高标准举办了“世界智能传感器大会”、“强网杯”、中国创客领袖大会等系列赛事活动。据不完全统计郑州每天有30多场“双创”活动举行。
  通过多种措施,打造创新“生态”环境,使郑州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与国家创新高地的进程中快马加鞭。2020年度《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评价研究报告》显示,创新创业环境的人才要素和金融要素在全国位居前列。
  各路英才聚绿城
  新近,郑州又迎来了一批高端人才团队项目。
  他们中包括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古迪纳夫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建涛领衔的低温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文学军领衔的国际生物材料研究院、数字地图智能化编辑及印前处理工作站、智能无线光通信项目、功能性CVD金刚石材料制备技术研究中心、Hawkeye视频芯片项目等6家人才团队项目。

  广纳人才的视野投向全球,收揽才俊的手臂伸向世界,郑州牵住“人才”带动发展的牛鼻子,加快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集聚发展。
  人才强,城市兴。郑州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努力打造国家人才高地。打好人才“王牌”,已然成为郑州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提质进位、在中原出彩中出重彩、在河南崛起中成高峰的必有之选。
  靠什么吸引人才?拿什么留住人才?3.0版的郑州系列人才新政,以“一城、一策、一事”给予了充分的诠释。
  种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2020年9月15日,中原科技城步入全面建设阶段。郑州市拿出城市东部的“黄金”地块64平方公里,着力打造为中部地区重要创新基地、人才高地。
  依托河南省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平台优势和辖区23所高校50万高等人才基础优势,围绕国内高科技头部企业、省内外科技型企业研发中心、大院名所、创新团队等创新要素,和建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公共实验室、智联网数据实验室等公共实验室的快马加鞭,一批批科创人才向郑州源源不断地汇集而来。
  不久前举行的中原科技城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中,华为河南区域总部、阿里云中原研发交付中心、百度自动驾驶基地、嵩山实验室、欧盟项目创新中心等30个高质量重点产业项目正式签约入驻中原科技城。
  此次签约后,中原科技城的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统计显示,自2020年9月15日揭牌以来,中原科技城以“一城”之力已引进项目达143个,认定各类高层次人才900余名,计划总投资超1600亿元。
  郑州人才集聚平台作用愈加明显。以中原科技城为重点,省市区三级联动、“一廊、两翼、四区、多点”人才引进大平台出炉。
  在二七区,“人才+平台”互动孵化,“产业+技能”搭建基地,依托黄河科技学院“U创港”、马寨产业集聚区科创中心、双创中心等重点平台载体建设,量身定制人才引育“菜单”;
  在经开区,力争五年内引进培育10个创新创业领军团队,集聚100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1000名精英骨干人才,引培10000名专业技术人才;
  在上街区,通过开展产学研对接、“双招双引”及“百千万”工程,引导企业采取成果转换、“候鸟式”聘任、技术合作等方式,丰富引才引智渠道。
  引来人才,还要能够留住人才、成就人才。郑州铆足劲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开启人才工作“一件事”,打造优质生态,提升人才的获得感、满意度。
  据介绍,郑州人才工作“一件事”围绕人才补贴、人才认定奖励、人才发展激励、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生活服务、平台奖补六大主题,涵盖教育、医疗、交通出行等领域,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互联为各类人才提供便捷高效、舒心顺心的“全链条”服务。
  “打开手机‘郑好办’APP,来郑如何落户、子女如何上学、住房就医如何保障……只要进入人才‘一件事’专区,就能线上办理补贴、认定、奖励、服务等各种事项。”第三批郑州市国家级领军人才(B类)、创远科技团队带头人赵章红感叹,这些便捷的保障措施,让来郑人才感到贴心,能够专心研创。
  创新绘重彩,英才树砥柱。发展的道路上“选择”与“努力”是乘法倍增效应。
  郑州,蓄势储能,高质量发展勇攀高峰。
来源:河南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江南百景图[超话]#知道探险又be了就一直没有做第四章黄山云海,前面剧情已经暗示过李昀的结局了[泪]我乃自在风,偶作松边鹤。#时代少年团周边中转站[超话]#小
  • 我们只是给他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但是并没有慈爱于他,这个关系怎么会稳固呢。说两个人组成了一个家庭衣食富足,但是彼此失去了信任,我不相信你,你也不相信我。
  • 今天中午去食堂拿新闻社发的小礼物,顺便去打包了滑蛋饭,真的很爱滑蛋饭,我愿意为它爬三楼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色][色][色]晚上校园跑完回来吃的汉堡,吃不到塔斯汀这
  • (官宣的时候可以让嫂子踩你的鞋吗)1639【投稿】#每日一长河吟断#姐对册子哥“舒城的春天温暖的让人心碎,但我知道你从来不会践约,我第一次看见你的眼睛就知道你是
  • #2jus[超话]#以下是我全部的TT同人文西升东落全篇开始写这个文,就是单纯的想写一个BE的,所以从第一章大家就能看出来,后来就想写明白他为什么会死,我是先写
  • 但无论是哪种原因造成的健忘,都可以通过梳头来改善或预防。而头为诸阳之汇,所以在早上起来的时候梳理头部,对脏腑经络气血能起到很好的补益作用。
  • #任嘉伦[超话]# ❺ ♡ͥ ♡ͦ ♡ͮ ♡ͤ-♡♥♡♥biu~[心]@任嘉伦Allen「人生更不会像数学公式那样按照公式套下去就会得到你想要的答案。」任嘉伦[
  • 赵简子在戚城南的铁丘(今河南濮阳)召开了动员大会,宣布了历史上著名的铁地誓言:“今天的这一战如果取胜,是上大夫的,封给县邑,是下大夫的受封郡邑,士兵可以受封田地
  • (西方金运用神运)3 但是这个人身上有点毛病,身体不大好。​以前,婚姻不幸福的也一样多,只是,那个时候男人可以纳妾,女人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忍辱负重的将就过一
  • 那么,他们就是一个新的生命,很多人也没有勇气,也没狠心去进行换头手术。我觉得如果把这只手和躯干组合在一起的话,那可能会改变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机器克隆人就要
  • 简单地说,颜宁专注的电压门控钠离子和钙离子通道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ion selection、MOA of
  • 虽然这不是你的第一个战神,但却是我们一起见证的第一个,是继9000淘汰分、1w人头后我们一起实现的第三个赛季目标啦~这次的上分之旅,从一开始怕弹幕心态崩溃所以自
  • 这个系列是整个80以及90后网友的回忆,两人再度饰演《巾帼4》演技绝对没地说,CP感觉也会瞬间点燃全场。其实从这张合照以及邓萃雯近期的动态来看,她应该还在内地,
  • 1.“xxx方法只告诉你”2.“独家XX产品只想让你知道”⑥蹭热点型技巧:发布一些备受关注的名人、事件的周边视频。”3.“当XX喝醉时”⑧100个系列1.“挑战
  • 年轻时照顾子女的吃穿住行,如今儿女大多已不在身边,或已拥有自己的小家庭,我们要学会照顾自己的日常!不要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简单应付每一餐;不要等到生病了,才知道
  • 今天看到孩子们的表演,非常棒,惊艳到现场的每一位志愿者,正如他们学校的校训所说,‘做最好的自己!”雨飞说,我看到你们的校园建设得特别美,这一定离不开学校领导和老
  • 纵使万劫不复,纵然相思入骨,我也待你眉眼如初着迷于你眼睛,银河有迹可循少年的心动是仲夏夜的荒原,割不完烧不尽,长风一吹,野草就连了天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
  • "너희들의 마음속에..어떤 물건이 너희들을 대표할 수 있을까?" "옥이야.내 이름 속의 옥." "나는 생강." ㅋㅋ..솔직히..진짜 갈등하네..
  • #恋爱#步入小学,其实那个时候,刚开始,我一直希望赶紧升入初中,知道认识了他们,最重要的是他…一年级的时候,大家都不熟,而那个时候却有1件事令我印象深刻,首先介
  • p1.서로 신뢰한다는 것은 쉽지 않은 일이야. 근데 난 정말 한 번도 의심해 본적 없어. 믿음도 이 세상에서 진귀하고 희소한 다이아몬드이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