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前天,在去北京的路上仔细读施一公教授的讲稿的。
这篇于2016年1月17日由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的我河南老乡施一公教授在“未来论坛”年会上发表题为《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讲稿,我是才看到并仔细的阅读了,深感惭愧,深责自己知识更新匮乏滞后,不过,心里洞然明朗。想到近些日子读的《秘密》这本书中论述的“宇宙法则”,想到读佛教经典《金刚经》的感悟,哲学、生命科学、量子物理学似乎是同在阐述人类进化规律。
施一公教授说:“我们在用我们的五官,就是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理解这个世界。这个过程是不是客观的呢,肯定不是客观的。我们的五官感受世界以后,把信息全部集中到大脑,但是我们不知道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所以在这方面也不能叫客观。”
施一公教授说:“我们人究竟是什么呢?仔细想一想,人是怎么样处理信息的呢?我们先来对信息也就是物质做一个定义。我们有三个层面的物质:第一个物质是宏观的,就是我们可以感知到的,直觉可以看到的东西,比如人是一个物质,房子也是一个物质,天安门、故宫都是物质。第二个层面是微观的,包括眼睛看不到的东西也叫微观,我们可以借助仪器感知到、测量到,从直觉上认为它存在,比如说原子、分子、蛋白,比如说很远的一百亿光年以外的星球。第三个层面,就是超微观的物质。对这一类,我们只能理论推测,用实验验证,但是从来不知道它是什么,包括量子,包括光子。尽管知道粒子可以有自旋和能级、能量,但是我们真的很难通过直觉理解,这就是超微观世界。”

施一公教授说:“这个世界是超微观世界决定微观世界,微观世界决定宏观世界。我们人是什么?人就是宏观世界里的一个个体,所以我们的本质一定是由微观世界决定,再由超微观世界决定。我毫不怀疑我就是一个薛定谔方程、一个生命形式、一个能量形式,但不知道怎么解这个方程,不知道思维是怎么产生的,仅此而已。我相信,你也应该相信,我们每个人不仅是一堆原子,而是一堆粒子构成的。所以,我们真的就是一堆由粒子构成的原子,如此之简单。”
施一公教授说:“我们只不过是由一个细胞走过来的,就是受精卵,所有受精卵在35亿年以前,都来自于同一个细胞,同一团物质,一个处于复杂的量子纠缠的体系,就这么简单。”
施一公教授说:“我每呼吸一次会摄入10^22次方的氧原子进入我的身体,进入共价结构。这一口呼吸至少有10^4次方以上的氧原子,被处在世界上一个很遥远角落里的,我没有见过的人呼吸过至少一次,这在一个月内就会做到,人一辈子一直在这么做。而两个人在一个房间里的时候,一天可以有63克的氧气在彼此的肺当中交换。”

施一公教授说:“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看世界完全像盲人摸象一样,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有形的,我们自己认为它是客观的世界。其实我们已知的物质的质量在宇宙中只占4%,其余96%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的,我们叫它暗物质和暗能量。”
施一公教授认为盲人摸象般地认识世界也一定是科学。他说:“每个人摸的都是真实存在,而且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现在也是如此。只是我们不知道摸的是象的后背,还是尾巴,还是耳朵。我认为人类的认知极限就在于,我们是一堆原子,我们处在宏观世界,但我们希望隔着两个世界去看超微观世界。那是一个最美好的、极其美妙的世界。”
和我的认知一样,施一公教授认为,是有暗物质的。施一公教授说:“我们的世界,因为几个最新的科学,全乱了!”施一公教授认为搅乱了世界的新的科学成果有三项:一是暗物质;施一公教授说:“我们原来认识的宇宙的形态,是星球与星球之间通过万有引力相互吸引,你绕我转,我绕他转,星球们忙乱而有序。但后来,科学家通过计算星球与星球之间的引力发现,星球自身的这点引力,远远不够维持一个个完整的星系。如果星系、星球间仅仅只有现有质量的万有引力支持的话,宇宙应是一盘散沙。宇宙之所以能维持现有秩序,只能是因为还有其他物质。而这种物质,目前为止,我们都没有看到并找到,所以,称之暗物质。”
施一公教授说:“科学家通过计算,要保持现在宇宙的运行秩序,暗物质的质量,必须5倍于我们现在看到的物质。”
施一公教授认为“现在没有真正的测到暗物质。只是能发现光线在经过某处时发生偏转,而该区域没有我们能看到的物质,也没有黑洞。”
施一公教授认为黑洞不是暗物质。他说:“黑洞只是光出不来,它发出其他射线,它仍然是常规物质。”施一公教授认为搅乱了世界的新的第二项科学成果是:暗能量。施一公教授说:“科学家观测发现,我们现在的宇宙,不仅在不断膨胀,而且在加速膨胀。如果匀速膨胀,还可以理解。但加速膨胀,就需要有新的能量的加入。这能量是啥?科学家也搞不清,取名叫暗能量。暗能量有多少?科学家通过计算,通过质能转换方程E=MC2计算,要维持当前宇宙的这种膨胀速度,暗能量应该是现有物质和暗物质总和的一倍还要多。

施一公教授认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暗能量。搅乱了世界的新的第三项科学成果是:量子纠缠。现代科学发现,对物质的研究,在进入分子、原子、量子等微观级别后,意外非常大。出现了超导体、纳米级、石墨烯等革命性的材料,出现从分子水平治愈癌症的奇迹。而最神奇的是——量子纠缠。施一公教授讲:“科学实验发现,二个没有任何关系的量子,会在不同位置出现完全相关的相同表现。如相隔很远(不是量子级的远,是公里、光年甚至更远)的二个量子,之间并没有任何常规联系,一个出现状态变化,另一个几乎在相同的时间出现相同的状态变化,而且不是巧合。”这就叫“量子纠缠”。施一公教授说:“量子纠缠是经理论提出,实验验证了的。科学家已经实现了6-8个离子的纠缠态。我国科学家实现了13公里级的量子纠缠态的拆分、发送。”施一公教授认为这三项新的科学成果的突破,“搅乱了的世界”:一是“ 搅乱了的哲学世界”;施一公教授说:“我们原来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没有神,没有特异功能,意识是和物质相对立的另一种存在。现在我们发现,我们认知的物质,仅仅是这个宇宙的5%。没有任何联系的二个量子,可以如神一般的发生纠缠。把意识放到分子,量子态去分析,意识其实也是一种物质。既然宇宙中还有95%的我们不知道的物质,那灵魂、鬼都可以存在。既然量子能纠缠,那第六感、特异功能也可以存在。同时,谁能保证在这些未知的物质中,有一些物质或生灵,它能通过量子纠缠,完全彻底地影响我们的各个状态?于是,神也可以存在。”二是“ 坍塌了的物理世界”施一公教授说:“我们现在所有的物理学理论,都以光速不可超越为基础。而据测定,量子纠缠的传导速度,至少4倍于光速。”

三是“崩溃的内心世界”施一公教授认为“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的世界,仅仅是整个世界的5%。这和1000年前人类不知道有空气,不知道有电场、磁场,不认识元素,以为天圆地方相比,我们的未知世界还要多得多,多到难以想像。”
学海无涯。人类认知本来是在否定之否定之中螺旋递进的。不过,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会有有良知的真正的学者去拨开雾障。雾障的拨开有时需要勇气和果敢,付出艰辛的劳动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我想,施一公教授做出这篇演讲时已经决定走出体制,去美丽的西湖河畔创造独立的科学的自由的学术环境。只要有造福人类的博大情怀,他的作为会得到上天的庇佑。

中原造就了华夏文明,同样,拯救华夏文明的觉者,只有从中原走出。

为我的老乡施一公教授点赞。

北京纳米能源所研究人员李喆、封红青等,利用金纳米棒对近红外光的灵敏响应,研究出一种纳米发电机(BD-iTENG),可通过近红外(NIR)光操控在体内降解的,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安全性,有望成为植入式医疗保健电子设备的可持续电源,用于组织修复、伤口愈合。

植入的BD-iTENG在体内工作超过28天,无需NIR治疗。当应用NIR处理时,AuNRs-BD-iTENG的输出在24小时内迅速降至0,并且装置在14天内大部分降解。

由AuNRs-BD-iTENG产生的体外和体内输出电压的峰值分别为28V和2V。体内输出电压施加在成纤维细胞上,显示出跨越划痕的细胞迁移的显着加速,这对伤口愈合过程非常有益。

论文发表在Nano Energy上。
论文题目:Photothermally Tunable Biodegradation of Implantabl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for Tissue Repairing
论文传送门:https://t.cn/EUB2DwM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张加涛:做别人没有的才有趣

让纳米半导体1+1>2】人工光合成只是张加涛众多研究项目中的一个。而要论起他最主要的研究,就不得不提他利用纳米化学方法制备半导体掺杂纳米晶。“通俗点说,就是让杂质可控地固定在纳米晶内部的精准位置,这对纳米半导体材料的意义重大,可以让杂质参与到半导体的能量传导过程,并且成为不消耗能量的真正‘杂质’,从而实现为非硅半导体纳米材料加入杂质的‘1+1>2’的效果。”

据他介绍,半导体纳米材料形成更多种类的异价掺杂后,组装成膜可以形成多种PN结器件,进而可以制作成场效应晶体管、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等。https://t.cn/RFdRBOl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切都是 上经历,不能准备,人生就像一场现场直播,没有回放。一切都是 上经历,不能准备,人生就像一场现场直播,没有回放。
  • #罗割的韭菜们[超话]# 这个超话存在的意义就是,某一天你觉得从罗割那儿买了一件什么东西有问题,但是又不知道它具体哪儿有毛病,刚好路过这个超话进来翻一翻、问一问
  • 【#济宁# 小孩有肢体4级残疾证,国家有什么相关优惠政策吗?来源:济宁市网络问政平台【#济宁# 小孩有肢体4级残疾证,国家有什么相关优惠政策吗?
  •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食品的需求更加多元,食品安全也从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向营养、健康拓展。比如,一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深谙人们的健康养生心理,在产品外
  • 还有他在香港山顶的三栋别墅,一栋以7亿元抵给了建行,两栋抵押给了海外金融机构欧力士,共借12亿元,都用于支持了公司的资金需求,但相对于巨大的债务额,仍是杯水车薪
  • 是故,善知识,若汝等信受佛法,依佛依律,入道修行,则必受十方诸佛法脉相应之菩萨,大智大慧,大慈大悲,大行大力,梯次之,恰应天龙八部乃至相应鬼神之护持,若汝等
  • 成年人的爱情总少不了权衡利弊,只是心动了,无可奈何?丁海寅小哥哥在剧里厉害了,没有一句是“我爱你”但是却句句都是“我爱你”哈哈哈?谁能受得了呢✨3⃣️恋爱的发现
  • 人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人之所以会痛苦,就是追求的太多,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计较的太多;人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该记的,不该记
  • 然后去了国学公园溜达溜达,偌大的公园就我们一家四口[哈哈][哈哈],看来孩儿她爸是把整个公园给我们“包”下来了[笑cry][笑cry]转角遇到/这棵树已经光秃秃
  • 看来,进返京的受阻风险已经成了进返京者个人和社会共同关心的热题,老胡还没有回到北京,我想如实把这两天的情况跟大家说一说。下午到了杭州,出站前做了落地核酸,录入到
  • 当时被换头就已经呕过一遍,怎么现在又来了,写得再差劲也罪不至此吧……另外此号不会再发文啦,真的很感谢大家的私信和评论,祝大家生活愉快~七八月份用我描写融我情节拿
  • 今回のツアーは、メンバー7人が主導となって公演のプロデュースを手がけている。大西流星は「一人ひとりの頑張る方面が違ったら、より大きくなれる感じ」と、ダンスの振り
  • 虚荣心作怪,对部队心生不满的刘承司,于是自己在大街上买一个闹钟,在执行飞行任务的时候,他就把这个闹钟带上飞机,套在脖子上。 9点半出发登山,大家被领队提醒必须得
  • 李少爷不知道老婆的内心戏,他为数不多的优点就是毫无自知,自从回到之前的营业部工作,他又体会到了领薪水打游戏的快乐。眼看恋爱稳定,李少爷跑去跟父母说自己要结婚,结
  • Sometimes 真的不怎么想上来看看了,不知不觉觉得这个Small World会让我难受,每次开心的事情很少,我不愿意面对和接受的事实却一直推送到我面前。看
  • 只可惜落在正确地方的王女塞翁失马不懂福报,还怨自个腿短,还叹自个口舌胃袋过于小号,这般不惜福,将来难保不困于岩洞…… #基金# 想把小号里面的基金转移到大号,现
  • 那些走过的路都会算数,那些遇到的人都是礼物,那些经过的黑暗,爬出的低谷,吃过的辛苦,其实都是别样的风景,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别人看不见的苦
  • 无论在头脑的世界依靠金钱,还是在心灵的世界依靠神通,都不能真正地解决你的苦恼,获得你的安宁……真正彻底全然的解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了悟真相,识破所有的幻象
  • 刚刚入夏的时候还奇怪 怎么今年夏天热成这样 胃口却这么好的 甜腻腻的蛋糕吃的下 炸肉炸虾也没问题 大不了一杯冷萃解解腻也就好了 只是入了伏 人就开始晕呼呼的
  • 云集纳星,邀你纳金,一起来嗨购注册新店主限时专享60云币哦#vivo全面屏手机X20#云集⭐纳星计划感恩回馈自用省钱,分享赚钱;自由工作,自由生活在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