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佛度「有缘人」?

佛法中的有缘人,指的就是闻、思、修佛法机缘已经成熟的人。所谓机缘成熟,不过是指外因须得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是种客观现象,并不玄乎。佛又不是什么万能的主宰者和创造者,否则他不如直接把我们变成佛岂不痛快省事?他干吗要如此辛苦地讲经说法一辈子?正因为世上没有这个“万能者”,我们才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才需要如法地修行。试想,这世上如真有个创造一切的主宰者,说明他很不慈悲,因为他也创造了魔性和苦难,那我们岂不就成了一种被创造的牺牲品?一种游戏的附产品?再说了,他不能将我们“创造”得同他一样,这个世界也并不曾因他的“全能”而得以改观,可见他也不是万能的了。
【佛有三不能】
一不能灭定业者。谓佛能空一切相。断一切众生之恶。而不能自免定业也。(定业者。决定之业。
二不能度无缘者。谓佛能化导一切众生。而不能度无缘之人也。
三不能尽生界者。谓佛能度世间一切众生。而不能令众生界尽也。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任何外因必然通过内因才能发生作用。对于我们而言,佛就是外因,他确实渡不了无缘之人。作个不恰当的譬喻:好比我们溺水,他伸手救我们,我们不相信他在救我们或不相信他能够救我们,我们死活都不愿将自己的手伸向他……学佛同生活中的事是一个道理,一个好老师再肯教,而学生不肯学,老师总不能变戏法式的将学生“弄得” 有知识。佛不是原始民间信仰中所迷信和臆测的那种玄乎的、万能的“神仙” ,绝不可能变戏法式的把我们变得同他一样,他所能做的事只能教给我们一种理论和方法,无法替我们“创造或发明什么”。
当然,佛门常讲“诸行无常”,因缘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世上绝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一切都在运动和发展着,我们只要有一颗渴望真、善、美的心,有着终极意义上向往获得智慧与真理的追求,我们就是“有缘人”。当机缘与因果成熟了,自会对佛法生出向往和信任,自然就会被正法接引。无缘不是绝缘,只是当下无缘,一切都是变化的,人的成长和价值取向更是同样如此,因此,关于有缘无缘,我们也不能以眼下暂有的现象而轻率地下定论。

論·發菩提心

中國因陀羅網那蘭陀佛法大學
 
在《大乘無量壽經》
菩提是覺,
是無上的覺。

從發心做佛到支持你發心的能,

或者說為推動力本來就是佛力,

不僅僅如此,
能支持你的行動、思想、造業的推動力,

都是佛力的加持,
沒有這個能的推動,

個體、以及個體所依之背境都是無法存在的。

再比如我們在看經、聽講,

這個做佛的心本來就是佛的心,

尤其是在寫筆記的過程,

促使你寫的是心意意識的層層轉化。

這個心最為廣大,
豎窮三際,
橫遍十方,
通三際無有盡頭,

沒有開始無有結束,
超時間超空間又遍在一切時空,
菩提心究竟徹底,等若虛空,

究竟的究字,
究極真寂,
窮盡法源,

《大智度論》卷七二 
菩提心等若虛空,
又包含一切的顯現,

是明極真藏、
永離生滅,

如同阿彌陀佛的
無量壽、
無量光,

極明極真極圓,
具足一切功德,

遍在一切情計,
不受一切情計,

離開二乘的所知障,
二乘的所知障是什麼?

於諸法實相懵無所知,
不曉一切法界之實相,
障礙一切種智之成就,

令人不得成佛,
故名為障。

此謂菩薩於法界實相一切種智所知不具足,

是故成障,
不能成佛。

解深密經卷二 】

這是不共二乘聲聞種性、
阿羅漢所要斷的所知障,

“ 若蒙諸佛等覺悟時 ”

也可以視為聲聞乘發起成佛之心,

乘佛威力的加持,
開啟佛智,

到成佛時方能斷盡,
那所知障的內涵又是是什麼呢
 
在解深密經卷四 
觀世自在 

…… 於如來地中,有二愚癡,

一者於一切所知境界極微細著愚癡。

二者極微細礙愚癡。】

由能永害如是障故。

究竟證得無著無礙一切智見。

依於所作成滿所緣建立最極清淨法身。

所知障的核心,
是執我為所依,
依我為第一因,

甚至到如來地還有極微細最極微細煩惱障及所知障。

直至到我執盡,
翻轉到一心方為究竟轉依。

比如世間的我,
到境界的大我,

大梵天王對於大我可能更執。

之前說到阿羅漢出定有三種,

看到世間和他同時生起,

以為世間為他所造。

《轉識論》
裡面明確是為:

識變眾生與法,
個體與境界皆是一心的背境所變現,

其中無有少分是六識所作,

二重變現的本質即指向能相為所相的所依,

法能相的背境是法相能相,

法相能相是依一心為終極,

是故一切的顯現都是一心的顯現,

在此顯現的法相無有一法一毫是所相所作。

《心經》講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眼界、
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同樣說明顯現無關個體的根識,

在菩薩唯識來說,
顯現當下即是幻化,
無有少分的真實可得。

個體的感知只是落在顛倒境中的覺,

執根識的覺為自我感覺,

唯識今學在現象界的緣起說為唯識無境,

唯識無境即說明心是顯現法相的根源;

細察自我的感覺是藉整體背境的緣起,

古學所說的識變眾生與法,
施設緣起阿賴耶識為果識,

是依淨識阿摩羅識即顯現的背境而說。

當然從一心看都是識變的體驗,
說為趣。

故說有你不成,
沒你也不成。

有你只能落在所相,
沒你是指放下個體的見依背境而覺,

因為背境的你與境中的你是一體的,

推動五蘊的所行是背境的你,

你是依背境的推動轉化而顯現。

如《薄伽梵歌》中封面插畫,

支持木偶的動是在牽著木偶線的表演的手上,

即能相的導引。

在解深密經中,
有提到初地以上的菩薩,

所要對治的所知障,
也就是無始無明,

所知障是指局限在自我的認知裡,

破所知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引入佛智,

以佛眼觀世間,
即不落法相的執著。

為什麼佛在
《楞嚴經》
五十陰魔中還罵阿羅漢是魔?

這是指阿羅漢還沒有發起大乘的菩提心。

所以學佛得有大丈夫的志氣,

不但到天界是墮落,
連同聲聞、緣覺都是墮落。

古德云若人發此菩提心即窮盡無始生滅有輪,為什麼?

至此是為出離一切生死海,
為究竟安心處。

且道:
一句疑情鎖話頭,
直破三界緣起天;

達摩祖師說為
“ 心如牆壁,
可以入道 ”;

感而遂通,
寂靜照鑑。

密宗的菩提心論,
說明密法的根源即是菩提心,
提醒行人必須要發菩提心,

常人也經常這麼說。

通常菩提心有
世俗菩提心、
勝義菩提心,

所謂的六般若密,
也有世俗與勝義之別,

僅僅依現象界的慈悲心所行之六般若密,
是世俗般若密;

而至少在菩薩層面的發心是為勝義菩提心,

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故,

包括一切菩薩的功德,

包括一切三界的顯現,

如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心,
顯現為千手千眼救渡一切有緣眾生。

勝義菩提心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無緣大慈說為法界體性智,
大悲是在菩提心中的同體,

不是依個體的境界而說同體,

整體不異個體,
個體不異整體。

《華嚴經》說初發心即成正覺,

即指發此勝義菩提心,
發菩提心即是歸本,

歸本即歸於一心,
歸於密嚴國土,

始本不離是因為始本本來都來自一,

落在變現的末梢是為離心背道。

法身菩提的性德為真如、實相、

第一諦空,
自性清淨,
本體無染,
六祖說為:
何其自性,
本自清靜;
何其自性,
本不生滅;
何其自性,
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
本無動搖;
何其自性,
能生萬法。

法身本有的性德,
說人人都有性德,
為什麼沒有顯現呢?

必須是修德有功,
性德方顯,
所以要修六度萬行。

怎麼的修德是為有功?

在《仁王般若經》中,
菩薩要修
“ 百法明門 ”
“ 千法明門 ”

甚至於修
“ 百萬億法明門 ”,

是為什麼呢?

真實都是為了明了一切的顯現都是一心的功德,

佛、菩薩、凡夫都只是一心的通道,

一心藉你的功德而顯現,
顯現的同時也是一心,

比如做夢者與夢中的你是無法分開的,

是一個整體。

功德莊嚴,
得報身菩提,

報身即圓明具德,
通達無礙。

因你的悲心無盡,
從報身隨機化現,

隨對方的機緣而化現種種相,

觀音菩薩的三十二相即是隨機化現,

使得救渡的對象得到利益,
圓通自在,
得真實之力,
這是化身菩提。

無明本寂,
十二緣起亦無所得,
為什麼?

二重覺照,
顯現是為幻化,

是為不壞世間而說空。

依此功德常安住寂滅光,
得大涅槃。

再說無明也是一心的投影,

落在投影中那有什麼是投影能做主的?

以此所作都是一心,
無有絲毫是你的所作。

沒有二重的見地,
你一定是在六道輪轉,

這也就有了與你的世界觀相應的輪迴顯現。

這與你相對應的心識,

也是由一心八識的無作藉七識的審和六識的分別而顯現,

故而無論你的明或者無明,

實相的機理一直伴著你的心而顯現,

只是你依在不同層面的看有不同的視角而已。

所以說為密在汝邊。

頂禮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

頂禮歷代祖師及一切善知識

頂禮上師

《大悲咒》第五十二句
(第六十三段)
52、【娑婆诃sā pó hē】观世音菩萨现三头善圣相:三头善圣是观世音菩萨自现相,现三个头,六只手,称为三头六臂观音相。这三头六臂,虽然形象怪异,却各有表法,意义深刻,即:
1、三头表法:智、悲、力。“智”为形声字,从知从日,“知”义为“说的准”、“一语中的”。“日”指“日子”、“每天”。“知”与“日”联合起来表示“每天都能一语中的”。本义为:聪明一世、一生聪慧。道家认为智者知阴阳,黄石公说:贤人君子明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理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时至而行,顺机而动,名之为“智”。到了汉代,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确立,“智”位列其中。
而佛教中的“智”,音译:若那、阇那、般若。意思是指具有辨认事物、判断是非、善恶、邪正的能力或认识。这种智超越了世间认知性极高的聪明才智,聪明才智再高,也不能了断生死烦恼,而般若智却能了断生死烦恼。
“悲”本义指伤心,哀痛,引申为同情、怜悯。又引申为眷恋、思念。是指发菩提心的菩萨对伤心哀痛于生死烦恼中的众生予以极大的同情和怜悯,时时眷念众生,随缘为众生拔出生死之苦。
“力”是指菩萨修行至如来境界时所得的十种大智慧神通力,即:一、是处非处力 ;二、业力;三、定力; 四、根力; 五、欲力; 六、性力、;七、至处道力; 八、宿命力;九、天眼力 ;十、漏尽力。
2、三头在三教里表法:闻、思、修。这是修学佛法的三大次第,即:一、闻:是听闻佛法,包括研读佛典,听善知识讲经说法等,由此可知晓佛法,得“闻慧”。二、思:由闻而思,是对所闻之法思索理解,由此得“思慧”。三、修:依思而修,是对所修正法有进无退,依次第证得“修慧”,最后以修慧断尽烦恼,证得道果。
如此“由闻而思、由思而修、由修而证”,为修学通途。简言之:“闻是闻法闻声、思是思理思义、修是断妄证真。”通过“闻、思、修”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从而到达“常乐我净”之涅槃境界。
3、三头在三证里表法:戒、定、慧。称此为三学,囊括了整个佛法全部的教理行证,“戒”指的是戒律,通大小乘,具体有五戒、八斋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戒律是成佛的基础。“定”指的是禅定,分为世间定和出世间定两大类,世间定指的是欲界定及四禅八定等,得人天果报,但未出生死轮回;出世间定指的是灭尽定及首楞严大定等,是直通涅槃,出离生死之定。“慧”指的是般若智,是当下一念,彻悟本源,见自法身的大智慧,只有智慧圆满了,才能成就佛法。
4、三头在三宝里表法:佛、法、僧。称此为三宝,有住世三宝和自性三宝之分,住世三宝指寺庙里供养的佛的圣像、佛教经典、住寺僧人,目的是供众生皈依、礼拜,修学佛法,成就道果。自性三宝是指众生自心中的无为心就是佛、无作心就是法、清净心就是僧。自性三宝在自心中见,是不假外求本来具足的。
5、三头在三佛身里表法:法身、报身、化身。法身为体、报身为相、化身为用。修行至妙觉位时,得此三身,成圆满佛。
6、三头在三藏里表法:经、律、论。此三藏有大小乘之分,各有经藏、律藏、论藏,此三藏总括大小乘一切法。
7、三头在三界里表法: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三界分别生活得有三大类众生,欲界众生有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类、六欲天众生;色界分别住有十八层天界众生;无色界分别住有四层天界众生。三界就是一个大千世界,为凡圣同居土。
8、三头在三戒里表法: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沙弥戒有十条戒律、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戒律、菩萨戒有十波罗夷禁戒及四十八轻戒等。这所有的戒律,都是行者的行为准则,是指引行者破魔除邪,直证菩提的法宝。
9、六臂在六度里表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称此为六波罗蜜,是菩萨修行证悟的六大法门,为一切菩萨成等正觉所必修之法。
10、六臂在凡夫六道里表法: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称此为六道,其中地狱、饿鬼、畜生称为三恶道,为造五逆十恶罪者趣往之处;其中阿修罗、人、天人称为三善道,为修五戒十善及四禅八定者所趣往之处。
11、六臂在六根里表法:眼耳鼻舌身意。称此为六根,构成身心两大世界。
12、六臂在六境里:表法色、声、香、味、触、法。称此为六尘,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六大基本元素。
13、六臂在六神通里:表法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痛、漏尽通。称此为六神通,得六神通者已解脱生死烦恼,不再参与轮回,尽享净妙之乐。
观世音菩萨在这里现三头善圣相是什么意思呢?是菩萨告诉一切众生,三头善圣相表善恶二法、正邪二道,囊括世出世间一切法,众生若能按三头善圣相的表法修行,就能渡往不生不死的彼岸,证得出世圣果。
这篇咒语中的“娑婆诃”译为“成就、吉祥、圆寂、息灾、增益、无住等。”此为真言结语,意思是菩萨现种种相,弘示妙法,教众生成就善根、得上妙吉祥、圆满众德、寂灭诸恶、息灾灭苦、增益觉智、于无所住处生道心,真正体悟到佛的境界原本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自然存在,只要能顺诸本性,坚定修持,最后必能使智慧圆融,远离法相,证得佛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 ❤❤ 2019年所有的【法定节假日】我们都已经全部休完了,不知不觉一年就要过去了,生活中很多事情就像时间,难以挽留又容易失去,我们总是无法避免失去很多东西,有的
  • 这是将计划付诸实施的步骤。抽出时间去确定你想要实现的具体目标。
  • 异国第十九天 今天真的是不顺心 他的网烂的不可以再烂 不懂英国的wifi是怎么操作的 国庆一直都是1、2点睡5点起床 天天都是熬夜 昨天晚上很想和他说我家皮蛋的
  • 我觉得我一直是蛮幸运的。虽然生活偶尔也会给我沮丧,但夜里的星星和自由的风,总会安静的陪着我。所经历的种种到最后也都在告诉我,坚持下去,前面会有一个你想要的结果。
  • 这个广角镜头我买好久啦,一直没有时间玩,今天拿出来拍,旁边的人问我你这个是什么,我跟她解释了下什么是广角镜头,最后她说,这个能在网上买得到吗,我说可以[哈哈][
  • #中国最美诗词[超话]# 采一滴晨露 入茶 只品暖香 不闻紛杂 …… 掬一捧泉水 做画 只描素念 不视灯红 …… 捻一瓣野花 磨墨 只诉清新 不慕繁华 ……
  • “hello,这是我们好朋友在做的科技美学平台,他们通过不断采访身边的顶尖设计师、精益工厂、艺术家、生活家,定期向用户推送优质的原创内容,新、奇、特、酷的工业设
  • #荷山中学##学生会##运动会# 怎么评价和一起经历的这三个夜晚,用她的词语是迷惑,而我脑子里蹦出的是奇幻,很多事情也是在深圳住龄一年的我第一次碰上。而竟然有一
  • 度娘一下发现他们竟然都是82年的,emmmmmmm。为什么侦探剧里会有这么恐怖的恶灵(๑ó﹏ò๑),是真的真的恶灵,大深夜看吓出一身冷汗。
  • 2019年10月7日至10月13日 一周12生肖运程,趋吉先避凶 。 平安是福,符保平安,福生无量。 (各位如果喜欢的,请下载走,本人会把过期的一周运程删除
  • 。贵圈真乱,就不能安安生生的追个星嘛,偶像不应该是值得让人积极向上努力的好榜样嘛,cpf,wf,ssf都吵来吵去的干嘛……有时间在网络上吵架还不如练练嘴皮子去参
  • 「需上榜,私信回复“报名”即可」 #我们脱单吧# #渝红娘#真心实意的推荐一部日剧,《三星营养午餐》主演是天海佑希女王,本来是抱着看一步美食居的想法去的,没想到
  • 置身一处风景,好好的欣赏;经历一段时光,细细地感悟,生活因此而偏爱你…和闺蜜聊起背景图她说最近心情不好换了新的图片突然我也想换了看了自己的背景图想起我当初换这个
  • 总之你教会我的,是星星一样发光的东西。迎着光亮,头也不回生日快乐[蛋糕](这是你生日那天的文案 我写在微信里)
  • 办公室里一个小妹子订婚啦跟我说了一句,我不以为会从她嘴里说出来的话她说“我要的他都能给,而且心甘情愿,我觉得就挺好的了”哇哦其实…好多看起来要的多人,往往什么都
  • 又被Harry小朋友撩的不行 下午班停课但是妈妈要4:30才接他 于是我开启带娃俩小时 背着小书包的样子太萌了 吃小零食还喂了我一块 上课得到5颗糖 送给dim
  • 向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明明是你先动了刀子 却开始埋怨为什么什么都不说 曾经错付六年 如今不过就是再一个九年 不过就是希望被高高抛起 然后砸的稀碎 伤害最深的永
  • 为了证明给我妈看:我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好姑娘,于是去门口菜园里拔了颗萝卜,然后“哒哒哒”一顿操作,等着表扬的时候,我妈说:“剩下的都切了吧,明天吃饺子,老规矩
  • 小汉斯的案例 阉割焦虑是指孩子将父亲视作竞争者,害怕父亲割掉自已的性器。这有一个有趣的案例,弗洛伊德(1909)从这个孩子身上直接确认了阉割焦虑,这是在精神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