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一场去中心化的革命

文/孟永辉

当产业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便引起了人们的诸多关注,再加上互联网巨头的拥趸,资本的加持,产业互联网更是一时间走向了风口浪尖。

经典的互联网模式的影响,再加上产业互联网的概念本身有“互联网”的字眼,于是,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所谓的产业互联网仅仅只是互联网的延续,只不过把改造对象从C端转移到了B端而已。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我们看到的是一场以争夺B端流量为主导的新战役的开始,无论是头部巨头,还是试图在产业互联网的浪潮里掘金的玩家,几乎都将B端看成是争夺的香饽饽。

虽然流量对象的转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端流量红利见顶带来的发展难题,但是,仅仅只是流量对象的转移,而没有彻底摆脱经典互联网模式的影响,显然无法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离传统互联网的发展怪圈,甚至还有可能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入到死胡同。

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理解偏差并未阻碍它的发展,随着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实践的深入,有关什么是产业互联网,如何落地产业互联网有了一个全新的答案。

时至今日,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看法依然有很多,有关产业互联网的模式依然有很多,但是,在这些众多的发展模式和案例背后,有一条路径变得越来越清晰。

即,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其实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过程。

从阿里、腾讯、拼多多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对于新业务的布局,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阿里的C2M工厂、腾讯的智慧零售、拼多多的分布式网络都暗含了去中心化的底层逻辑。

如果我们找一个词来诠释这些互联网巨头在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新布局,抑或是新的动力源泉的话,去中心化,或许是一个最佳概念。

在产业互联网概念被提出之际,我们看到的玩家们对于B端流量的争夺,或许仅仅只是因为他们以经典的互联网模式来看待产业互联网的外在表现。

等到他们对产业互联网的认识逐渐深入,或许,他们将会抛弃传统意义上的以争夺B端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转而去选择一种全新的化整为零,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发展模式。

以此为开端,产业互联网才能这真正步入正轨。

赋能不是建构中心,而是化整为零

当产业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以阿里、腾讯、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玩家开始将赋能和改造看成是新的发展突破口,并且开始通过各种解决方案来满足B端用户的需要。尽管这种以赋能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B端用户转型升级的需求,但是,在这些玩家对B端赋能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B端流量在赋能者身上的进一步聚集。

换句话说,早期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尝试依然是在维持自身的平台和中心的地位,将流量和资源进一步集中到自己的平台和中心上。

然而,这种以流量为终极追求的方式仅仅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玩家们的流量焦虑,再加上B端流量同样有见顶的时候,因此,一味地获取B端流量,一味地将B端流量聚集到自身的平台上面并不能够真正解决行业发展的问题,更不能改变玩家们的发展困境和难题。

于是,我们需要在获取B端流量,巩固自身的中心和平台地位的传统模式之外,找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

化整为零,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份子,成为行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为产业互联网的玩家们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不再以规模和效率为主导,而是以一种去中心化的方式来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成为新的赋能新选择。

这是一种全新的赋能方式。

同经典意义上的互联网模式不同,这种赋能方式是通过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实现的。对于产业互联网的玩家们来讲,他们在其中扮演的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平台和中心的角色,而是更多地扮演的是一种“基础设施”的角色。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看到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投身到基础科学的研究当中,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开始关注基础科学的项目,就是这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消费升级不是终极目的,消费平权才是

伴随着产业互联网的概念一起出现的是消费升级的概念,我们看到的很多的产业互联网的模式和概念技术都是在消费升级的概念之下衍生而来的。

然而,消费升级是建立的互联网行业既有的发展模式和用户群体的基础之上的,换句话说,是对现有的用户群体进行升级,然后,再去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

在消费升级的概念下,我们的确可以寻找到新的发展红利,但是,以消费升级为终极追求依然是以C端用户,并且是满足一二线城市C端用户的需求为终极目标的。

一味地升级消费需求,一味地满足已经被深度改造的用户需求,仅仅只能把产业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带入到新的死胡同里。

因为这种发展方式既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同样也不符合国家政策的发展方向,真正的方向应该是科技让消费更加普惠,不仅可以让城里人的消费升级,同样也应该让小镇的民众享受到互联网的红利。

从这个逻辑来看,产业互联网的终极目标和意义不应该仅仅只是聚焦消费升级,而是应该更多地去关注消费平权。

拼多多之所以会在产业互联网的大潮下崛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用一种分布式网络的方式,实现了产业的下沉,消费的平权,从而让互联网变得更加普惠,而不再仅仅只是一二线城市的专利,小镇青年同样可以享受到大城市的消费福利。

其实,这同样是产业互联网的终极目的和意义。

借助产业互联网的手段,我们就是要弥补经典互联网模式的这种两极分化的发展弊端,通过消费平权的方式让互联网的福利变得更加普惠,最终实现的是产业的多元化,消费的均等化,福利的共享化。

互联网不是核心,产业才是

当产业互联网的概念被提出,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玩家都在将关注点聚焦在了“互联网”这个字眼上。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还看到一些玩家干脆就把产业互联网看成是经典互联网模式的延续,试图通过继续加持互联网的概念再度收割发展红利。

仅仅只是将“互联网”看成是核心,而忽略了“产业”在产业互联网当中的关键地位,只能把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入到死胡同里。

产业互联网早期的发展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实践证明,将产业互联网的核心落脚在“互联网”上,而不是“产业”上,只会把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入到互联网的死胡同里。

这是产业互联网的概念一直止步不前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产业互联网的核心与关键在于“产业”。笔者将“产业”理解为互联网行业下沉到各个产业的过程,所谓的下沉就是互联网企业与其他的产业真正融合在一起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意义上的中心化的、平台化的互联网企业将不再存在,而是成为每一个产业,每一个流程和环节都存在的一个部分。

同样地,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产业一样不再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而是融合在了一起。互联网技术不再解决痛点和难题的方式,新技术则成为让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融合的工具,并且实现的是产业端与消费端以一种全新方式的对接。

有人将这种对接的方式定义为“C2M”模式,有人将这种对接的方式定义为“F2C”模式,无论是哪一种模式,以产业为核心的,去中心化的模式是其原始奥义。

结语

当产业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进入到深水区,特别是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将发展的目光转移到经典互联网模式之外的领域里,我们看到的是一场对于产业互联网的新认识的全面展开。

可以确定的是,早期我们经常提及的赋能、消费升级为代表的经典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概念都已经不再是当下产业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主导,甚至成为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阻碍。

以去中心化、消费平权、新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互联网的新核心成为未来新的发展重点。

以此为开端,产业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将会彻底跳出经典的互联网发展模式,从而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而这个阶段,才是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新概念,新的时代才算是真正启幕。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战略咨询顾问。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是什么造就了区块链的冬天?

文/孟永辉
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用区块链去改变世界的心,但是,这颗心总是被无情的现实所打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抛弃对区块链的信仰,投身到了发币或者ICO的怀抱里。
曾经,对于这些现象,我不是特别理解。后来,我渐渐明白了,当所有的理想都破灭了之后,生存或许才是第一位的。
纵然如此,我也不认为应该把所有生的希望都寄托在炒币和发ICO的身上,探索区块链的应用,才是保证我们可以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
况且,现在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已然成为潮流和趋势,我们不断见到新的场景里开始出现区块链的身影。所谓的数字货币,早已经不再是区块链的终极归宿。
即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区块链的发展依然没有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甚至还处在最寒冷的冬季里。
究其原因,区块链的落寞根本在于技术上的止步不前以及落地的形单影只。
1、技术上的止步不前
即使是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都无法说区块链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在很多时候,我们依然还活在中本聪的创世区块链的技术之下。
须知,区块链是一种技术。既然是一种技术都需要不断地发展和进化,如果它的发展止步不前,就算是再领先的技术都有落伍的那一天。而现在区块链遭遇的,正是技术上的止步不前。
同技术的止步不前相反的是,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区块链玩家都在声称他们对区块链技术进行了概念,甚至颠覆创新,并且投入了很多资金进行技术研发。
从区块链技术的停滞状态,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区块链技术上的投入以及所谓的创新也不过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缝缝补补,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颠覆和创新。
我曾经遇到过很多的区块链玩家,说起区块链技术,他们展示出来的是一种异乎寻常的自信。他们说,他们的算力提升了很多;他们说,他们的加密技术到达了某种高度;他们说,他们的区块实现了多少多少。
面对这些自信的面孔,我的心中总是会生出几丝疑惑,既然你对区块链技术有了如此多的改造和创新,为什么始终都没有跳出中本聪的条条框框,为什么都没有摆脱比特币的影响呢?
归根到底,还是技术没有到达一定的高度。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所以为的区块链技术如何如何,仅仅只是他们所以为的,而不是整个行业所认可的。
如果有关区块链技术的创新,仅仅只是停留在玩家们本身,并没有被整个行业所接受,那么,所谓的创新或许仅仅只是一场自嗨的游戏而已。
因此,当我们无法找到区块链发展的突破口时,或许不应该仅仅只是靠发币或者ICO来走捷径,而是需要真正回归技术,从技术的角度着手来寻找破局的方式和方法。
真正取得一些让整个区块链行业都认可的技术创新,真正让区块链技术的进步并不仅仅只是局限在自己本身,而是可以影响到整个区块链行业,或许才是保证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可以持续的关键所在。
这其实就是一种新型的共识机制。
试想一下,当我们的技术创新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当中,那么,我们现在所遭遇到的区块链市场的寒冬或许将会不复存在。或许,这就是报团取暖的真正含义吧。
总结下来,作为区块链的信仰者,我们所要做的不是盲目地迷恋和信任中本聪为我们设置好 技术陷阱和思维陷阱,而是要跳出中本聪的陷阱,站在整个区块链行业的角度来看待技术创新。

作为区块链的开拓者,我们所要做的不是盲目地自嗨,认为我们投入了资金,做了技术研发,提升了区块链技术的某些部分,我们的技术就是万能的。跳出这种自嗨的模式,真正以一种更大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技术创新,或许,才是保证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才能有所突破的关键所在。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们依然在被创世区块链和自嗨所影响,那么,所谓的区块链始终都是无法获得突破性的发展的;如果我们依然停留在对原有的区块链技术进行优化和整理,那么,所谓的区块链依然是没有摆脱传统的牵绊的。

真正以新的角度,新的方式来探索区块链技术的创新,而不仅仅只是一味地自嗨,盲目投入,或许才是保证区块链行业可以长久发展的关键所在。

2、落地上的形单影只

我始终都认为,区块链是一个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系统。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停留目光所及的几个场景当中,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的。

至少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所看到的区块链的应用还仅仅只是停留在有限的几个场景当中,并且这些场景还不是一些“基础性”的场景,人们应用的机会并不多。

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食品溯源,我们经常提到的版权保护,我们经常提到的法律公正。区块链技术在这些场景当中的应用虽然让我们见识了区块链技术的魔力,但是,这些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不得不说是非常冷门的,真正用得到的用户并不多。

当然,除了这些区块链的应用和落地的场景比较冷门之外,我们还看到了一些区块链玩家将区块链落地和应用的场景聚集在了某些“偏门”领域。

在很多情况下,之所以会被应用到这些领域,并不是说他们真正要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什么行业痛点和难题,而是仅仅只是把区块链技术当成了一种包装和营销的方式。

这个时候,所谓的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并不是为了解决什么行业痛点和难题,而仅仅只是为了用区块链来做营销和推广。

可见,当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仅仅只是局限在有限的几个冷门领域,或者是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仅仅只是为了营销和推广的时候。所谓的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或许本身就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并不能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闭环。

同样地,我们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仅仅只是按照这样的逻辑和模式发展下去,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同样是无法达到比特币的高度的。

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区块链玩家始终都无法跳出发币或者ICO的怪圈的根本原因。

因为虽然发币或者ICO被国家明令禁止,但是,相对于仅仅只是一些尚未形成商业闭环的应用来讲,这些游走于法律边缘的落地和应用至少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欲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改变区块链落地和应用上的怪圈,真正从新的角度来探索区块链落地和应用的方式和方法。

除了将区块链技术落地到更多更加普惠、更加普适的场景当中之外,我们还要保证区块链在落地和应用的过程当中不能为了应用而应用,而是要寻找到能够形成商业闭环的正确方式和方法。

当我们在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时,摆脱了单一、孤立的问题,真正建立起来了区块链的应用生态;当我们在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时,摆脱了营销、包装的问题,真正建立起来了区块链的商业闭环,所谓的区块链应用才能摆脱当前的困境,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当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告别了早期的野蛮生长之后,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是以区块链的技术研发和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为主导的阶段。相对于早期发币和ICO的乱象,这个阶段的区块链发展相对理性和客观了许多,但是,我认为区块链行业的发展依然没有真正走向正规。

根本原因在于,区块链技术上的止步不前,区块链落地上的形单影只。

当区块链的技术仅仅只是停留在创世区块链上的修修补补,当区块链的技术依然仅仅只是一场自嗨的游戏,当区块链的技术仅仅只是为了技术而技术,所谓的技术或许早已失去了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内涵和意义。

当区块链的落地仅仅只是单一的、孤立的场景,当区块链的应用仅仅只是为了营销和推广,所谓的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或许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闭环。

在比特币价格不断在高位徘徊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关注的焦点再度回归到了数字货币身上,甚至还有人认为所谓的数字货币之外的落地和应用仅仅只是一个伪命题。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又投身到了发币或者ICO的怀抱。

其实,他们并未真正搞清楚,真正导致他们无法突破发展瓶颈的问题并非仅仅只是因为如此,而是因为他们在区块链技术上的发展和蜕变上始终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式和方法,他们在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始终都无法形成生态。

当这些现象主导区块链行业的时候,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跳出原有的发展怪圈的。

反之,区块链的发展才能穿越冬天,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战略咨询顾问。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收起

是什么造就了区块链的冬天?

文/孟永辉
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用区块链去改变世界的心,但是,这颗心总是被无情的现实所打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抛弃对区块链的信仰,投身到了发币或者ICO的怀抱里。
曾经,对于这些现象,我不是特别理解。后来,我渐渐明白了,当所有的理想都破灭了之后,生存或许才是第一位的。
纵然如此,我也不认为应该把所有生的希望都寄托在炒币和发ICO的身上,探索区块链的应用,才是保证我们可以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
况且,现在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已然成为潮流和趋势,我们不断见到新的场景里开始出现区块链的身影。所谓的数字货币,早已经不再是区块链的终极归宿。
即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区块链的发展依然没有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甚至还处在最寒冷的冬季里。
究其原因,区块链的落寞根本在于技术上的止步不前以及落地的形单影只。
1、技术上的止步不前
即使是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都无法说区块链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在很多时候,我们依然还活在中本聪的创世区块链的技术之下。
须知,区块链是一种技术。既然是一种技术都需要不断地发展和进化,如果它的发展止步不前,就算是再领先的技术都有落伍的那一天。而现在区块链遭遇的,正是技术上的止步不前。
同技术的止步不前相反的是,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区块链玩家都在声称他们对区块链技术进行了概念,甚至颠覆创新,并且投入了很多资金进行技术研发。
从区块链技术的停滞状态,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区块链技术上的投入以及所谓的创新也不过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缝缝补补,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颠覆和创新。
我曾经遇到过很多的区块链玩家,说起区块链技术,他们展示出来的是一种异乎寻常的自信。他们说,他们的算力提升了很多;他们说,他们的加密技术到达了某种高度;他们说,他们的区块实现了多少多少。
面对这些自信的面孔,我的心中总是会生出几丝疑惑,既然你对区块链技术有了如此多的改造和创新,为什么始终都没有跳出中本聪的条条框框,为什么都没有摆脱比特币的影响呢?
归根到底,还是技术没有到达一定的高度。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所以为的区块链技术如何如何,仅仅只是他们所以为的,而不是整个行业所认可的。
如果有关区块链技术的创新,仅仅只是停留在玩家们本身,并没有被整个行业所接受,那么,所谓的创新或许仅仅只是一场自嗨的游戏而已。
因此,当我们无法找到区块链发展的突破口时,或许不应该仅仅只是靠发币或者ICO来走捷径,而是需要真正回归技术,从技术的角度着手来寻找破局的方式和方法。
真正取得一些让整个区块链行业都认可的技术创新,真正让区块链技术的进步并不仅仅只是局限在自己本身,而是可以影响到整个区块链行业,或许才是保证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可以持续的关键所在。
这其实就是一种新型的共识机制。
试想一下,当我们的技术创新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当中,那么,我们现在所遭遇到的区块链市场的寒冬或许将会不复存在。或许,这就是报团取暖的真正含义吧。
总结下来,作为区块链的信仰者,我们所要做的不是盲目地迷恋和信任中本聪为我们设置好 技术陷阱和思维陷阱,而是要跳出中本聪的陷阱,站在整个区块链行业的角度来看待技术创新。

作为区块链的开拓者,我们所要做的不是盲目地自嗨,认为我们投入了资金,做了技术研发,提升了区块链技术的某些部分,我们的技术就是万能的。跳出这种自嗨的模式,真正以一种更大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技术创新,或许,才是保证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才能有所突破的关键所在。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们依然在被创世区块链和自嗨所影响,那么,所谓的区块链始终都是无法获得突破性的发展的;如果我们依然停留在对原有的区块链技术进行优化和整理,那么,所谓的区块链依然是没有摆脱传统的牵绊的。

真正以新的角度,新的方式来探索区块链技术的创新,而不仅仅只是一味地自嗨,盲目投入,或许才是保证区块链行业可以长久发展的关键所在。

2、落地上的形单影只

我始终都认为,区块链是一个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系统。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停留目光所及的几个场景当中,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的。

至少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所看到的区块链的应用还仅仅只是停留在有限的几个场景当中,并且这些场景还不是一些“基础性”的场景,人们应用的机会并不多。

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食品溯源,我们经常提到的版权保护,我们经常提到的法律公正。区块链技术在这些场景当中的应用虽然让我们见识了区块链技术的魔力,但是,这些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不得不说是非常冷门的,真正用得到的用户并不多。

当然,除了这些区块链的应用和落地的场景比较冷门之外,我们还看到了一些区块链玩家将区块链落地和应用的场景聚集在了某些“偏门”领域。

在很多情况下,之所以会被应用到这些领域,并不是说他们真正要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什么行业痛点和难题,而是仅仅只是把区块链技术当成了一种包装和营销的方式。

这个时候,所谓的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并不是为了解决什么行业痛点和难题,而仅仅只是为了用区块链来做营销和推广。

可见,当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仅仅只是局限在有限的几个冷门领域,或者是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仅仅只是为了营销和推广的时候。所谓的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或许本身就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并不能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闭环。

同样地,我们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仅仅只是按照这样的逻辑和模式发展下去,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同样是无法达到比特币的高度的。

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区块链玩家始终都无法跳出发币或者ICO的怪圈的根本原因。

因为虽然发币或者ICO被国家明令禁止,但是,相对于仅仅只是一些尚未形成商业闭环的应用来讲,这些游走于法律边缘的落地和应用至少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欲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改变区块链落地和应用上的怪圈,真正从新的角度来探索区块链落地和应用的方式和方法。

除了将区块链技术落地到更多更加普惠、更加普适的场景当中之外,我们还要保证区块链在落地和应用的过程当中不能为了应用而应用,而是要寻找到能够形成商业闭环的正确方式和方法。

当我们在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时,摆脱了单一、孤立的问题,真正建立起来了区块链的应用生态;当我们在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时,摆脱了营销、包装的问题,真正建立起来了区块链的商业闭环,所谓的区块链应用才能摆脱当前的困境,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当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告别了早期的野蛮生长之后,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是以区块链的技术研发和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为主导的阶段。相对于早期发币和ICO的乱象,这个阶段的区块链发展相对理性和客观了许多,但是,我认为区块链行业的发展依然没有真正走向正规。

根本原因在于,区块链技术上的止步不前,区块链落地上的形单影只。

当区块链的技术仅仅只是停留在创世区块链上的修修补补,当区块链的技术依然仅仅只是一场自嗨的游戏,当区块链的技术仅仅只是为了技术而技术,所谓的技术或许早已失去了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内涵和意义。

当区块链的落地仅仅只是单一的、孤立的场景,当区块链的应用仅仅只是为了营销和推广,所谓的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或许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闭环。

在比特币价格不断在高位徘徊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关注的焦点再度回归到了数字货币身上,甚至还有人认为所谓的数字货币之外的落地和应用仅仅只是一个伪命题。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又投身到了发币或者ICO的怀抱。

其实,他们并未真正搞清楚,真正导致他们无法突破发展瓶颈的问题并非仅仅只是因为如此,而是因为他们在区块链技术上的发展和蜕变上始终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式和方法,他们在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始终都无法形成生态。

当这些现象主导区块链行业的时候,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跳出原有的发展怪圈的。

反之,区块链的发展才能穿越冬天,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战略咨询顾问。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人们常说,世界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我以前是极爱这句话,但如今,接受了许多的迎来送往后,对于相遇这件事情,倒没有以前看的那么重要了,可与先生的相遇,我仍是期
  •   尽管随着第一轮疫情高峰的到来,目前网上网下有许多人吐槽“无症状感染者”这个说法,但这其中存在医学专业术语普及说明不到位的原这样我明白我当前是企图成小乘者,
  • 【跳舞宝宝】【仓鼠骑车】6月,顺荣留下了历代级综艺【虽然没准备什么菜】抱着冰块喝醉与哭着说好爱公司的样子成了顺荣的代名词,在此之后,顺荣的视频里“请理性饮酒”的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航天基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瞄准“建设世界一流航天新城”目标,全面发力科创、产业、健康、教育、
  • 短线(1到3个月):     房地产/医美:地产持股不动,还差2%左右的跌幅就加第三波,也是最后一波回仓,医美主力疑似出货,停止做波段,破5日线就清仓。午盘概述
  • 回去到滕王阁参加了背诵免门票的活动 除了我全是小孩哈哈哈哈哈 磕磕巴巴整了一张 但没用上 留个纪念也不错去万寿宫晃了一圈 到入口我就想走了 除了人就是人 我现在
  • ❻ 追赶日出就算我献给自己的一场浪漫。❷❻ 我陪你俯瞰大地,看遍爱和失去。
  • #yibo’s fashion# 20221208 CHANEL #香奈儿高级手工坊# 外套|CHANEL 2023 Spring Summer Pre-Col
  • 然后就觉得「我乐苦多」真是太适合我了,并默默在心里对30岁的小路说:“不要丢失你的想象力、好奇心,你消化苦难感受快乐的能力,你要带着它们一起继续活你的人生!无敌
  • 有独特的3D色彩防护专利技术,我的各种颜色漂亮衣服和宝宝的衣服都可以一起洗啦,节省了好多精力,而且还不会越洗越旧!_这些好东西都是我当妈以来的一些好物经验总结,
  • 努力すれば、色気のある男に近づけるはず「うちのメンバーで“色気”と言ったら、やっぱり目黒(蓮)しか思い浮かばない! 「自分が思い描いていた30歳とはほど遠いので
  • 为本地市民点亮了浪漫的氛围~日時:2022年12月10日(土)~25日(日)17:30頃~22:00頃まで
場所:京セラ本社の公開空地(京都市伏見区竹田鳥羽殿町
  • :在2022年最后一个小时见面 聊天 一起跨年 对对方说的说一句新年快乐 一起放的烟花 你给我买的向日葵 一起走的路 一起吃的夜宵 一起看的电影 一起玩的抓娃娃
  • 也不要说什么反对放开就是反动,疫情三年了都活的好好的,反而因为放开人就再也没有坐起来,医院又一床难求,你让我该怎么想。倒是他饶毅的背后,有医药公司,嘴上全是"正
  • 温以凡对桑延的感受就是觉得像他那么骄傲耀眼的人,就应该什么都如愿以偿,要天上的星星也给他摘下来,希望他能永远保持这般意气风发。爱是桑延九年的陪伴,爱是把游戏名改
  •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也应该看到,作为经济占比30%的地产行业(包涵上下游,从铁矿螺纹钢到家用电器)在2022年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下,并没有雪崩,产生1995年日本
  • 这张图本来不想放出来,但在添加完P8后我突然有了这么一个认识:在数不清的空洞难熬长夜里,我遇到了一张醒目张扬的路牌,把自认为用不光的喜欢与欣赏当做光芒,用力挥动
  • 就三楼这些孩子还算mf,这也就是正常朋友的相处模式啊,引战的人你是没朋友吗,你是没看过别的男女团吗,别天天舞这些有的没的,cp粉还巴不得呢,说实话,最好挣的就是
  • 今天这期,逸兰带你到新加坡这座「花园中的城市」寻找完美的野餐胜地,一起在温暖的阳光下细细品尝小食与美酒,度过一个浪漫惬意的午后~ [求关注][微风] 滨海湾花园
  • 我保留下的记忆多半是快乐美好的,如:高考前后家里的无条件支持、冲出高考考场的欢乐、暑假睡到饱的惬意还有朋友们的笑容,我也一直认为,是记忆里这些欢乐与爱,家人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