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库”创建者康新民辞世】《肴肉不当菜》《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白娘子与许仙》《陈司令与大白马》……提起康新民的名字,或许有人并不知道,但镇江人如今耳熟能详的一个个鲜活的民间故事都与他的整理挖掘息息相关。10月15日,我市德艺双馨民间文艺家、“中国第一库”创建者、江苏省民协原副主席康新民因病辞世,享年85岁,令众多民间文艺爱好者和市民深感痛心。

“华山村人民忘不了他”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向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发来的唁电中写道,“康新民先生的不幸去世,是民间文艺事业的重大损失。”

康新民出生于1937年,曾先后在镇江市文联、镇江日报社、镇江市群艺馆、镇江市民间文化艺术馆等单位工作,曾任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国际民间叙事文学研究会会员、镇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镇江市群艺馆馆长、镇江民间文艺资料库(现为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主任、国际民间叙事文学研究会会员等,为我市民间文学、民间文艺、民俗理论等方面的创作、研究、传承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60年,康新民调到镇江市文联,从事民间文艺采录收集、理论研究工作,此后,他的一生痴迷于镇江民间文化,致力于民间文艺事业。参与主持了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江苏卷的采录、培训和编纂工作,创办了我国第一张民俗小报《乡土》,创建了我国首家“民间文艺资料库”。

位于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三楼的镇江民间文艺资料库,是我国首家专门以收藏、保存和研究民间文艺为主的资料中心,被我国民间文艺专家誉为“中国第一库”,以图文资料、实物和多媒体等形式展示了全国各地珍贵的民间文艺资料。上世纪80年代末,康新民建议建立镇江民间文艺资料库,该建议立即得到原江苏省文化厅厅长王鸿的积极支持。1989年,著名民间文艺家、诗人、书法家陶阳题写了:“中国第一库”。从此,“中国第一库”便成了江苏省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的美称,流传于全国民间文艺界。

镇江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民艺馆办公室主任吴颖介绍,“‘中国第一库’现已收藏28个省、市、自治区的民间文艺集成资料和内部资料等4000余册,珍贵手稿600余卷,以及珍贵的、近200小时原生态的音响录像资料和50多位民间艺术家手工制作的精湛的民间艺术品1209件。”其中,江苏省音乐集成卷共计28卷,是目前江苏省仅存的一套音乐集成手稿资料卷。

康新民一直是民间文学工作的先行者,对于民间文艺的留存和传播,他最早提出的立体采录与研究的观点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推动了民间文艺的当代研究。在任市群艺馆馆长期间,他率领工作人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大大小小20多次的民间艺术采风,走访了200多位民间艺术家,用摄影、录像等手段记录了面塑、石雕、竹编等多个民间艺术技艺流程,为我市民间艺术的传承积累了一大批宝贵的艺术资料。

“华山村人民忘不了他。”《华山畿》和华山畿传说代表性传承人解小祥深情回忆起20多年前,康新民率队到华山村采访时的情景,“他和蔼可亲,非常随和。上午采访,中午就在我家吃粥,吃完又跑出去采访。”

当时条件艰苦,实地走访全凭两条腿,走进村民家里听老人讲传说故事,奔波田间地头、山上山下寻找历史遗迹,康新民最后写出了上万字的调查考证报告,证实华山村就是华山畿传说的发源地。“此后华山村备受考古和文史界专家的关注。”解小祥自豪地说:“如今华山村已上榜首批江苏省传统村落。”

“读着他写的镇江故事长大”

镇江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民间文化蕴藏丰厚。康新民是镇江民间文艺的忠实的记录者,也是一名执著的传承者。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民间文艺采录研究,植根大地的他,把深入民间采风列为人生坐标,走大街、串小巷、跑田头、上渔船,将采风的足迹踏遍镇江的角角落落。那些老木匠、老瓦匠、老工人、老农民、老渔民,在他眼中都是“不识字的作家”,他也因此学到了真正的人民口头创作。

在他的作品《大地的吻》中提到这样的一段语言对话,“记得一个隆冬的早晨,到摊头吃豆浆。来了几位学生,对卖豆浆的王老太说:‘快来一碗热浆,吃了就有劲了。’王老太一边舀豆浆,一边说:‘吃了腰杆就硬了。’语言多么生动,多么形象呀!比学生们说的‘就有劲了’高明得多。”该文中还曾提到他人生的一件往事,在他结婚的大喜日子,因为白天在敬老院听老人讲故事,而迟到了结婚的喜宴,他因此受到了家里人的责备。

近50年的民间文艺工作,康新民留下数百万字的原始记录稿,从故事的结构,到民间文学的美学价值,从讲述民间文学的艺术风格,到活泼生动的民间文学语言……他都一一研究、吸收,他也因此了解人民群众喜爱的是什么,不喜爱的是什么。

“康老是我市民间文艺资料的一个宝藏,是引领我走向民间文艺之路的恩师。”吴颖回忆起20多年前跟着康新民一起去采风,“那时我还年轻,不懂民间文艺,采风中认为老百姓的语言不够优美,在整理录音时故意做了美化处理。”康新民看到后立刻就批评她说:“老百姓的语言是最丰富、鲜活、最有节奏感的,民间文学需要的就是原汁原味,要做忠实记录。”

康新民一生著作丰盛,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他就从事诗歌、散文、小说等文艺创作,文学作品《狼窝里的战斗》被改编成影视剧,但是他最钟情的还是民间文艺。他搜集整理的民间文学作品已被介绍到英、法、日、埃及等国,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也曾做过专题介绍。1983年,《肴肉不当菜》获江苏省首届民间文学作品一等奖;1989年,《梁红玉击鼓战金山》获中国第二届民间文学作品二等奖;2001年,《大地的吻》获首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优秀奖。他本人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德艺双馨民间文艺家”“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江苏文化名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他曾经问吴颖,“你知道我觉得最幸福的是什么事?”当时,他挥动着手上的笔开心地自己回答道:“就是听到钢笔的笔尖在稿纸上划动的沙沙声音。”

“我们都是读着他写的镇江故事长大的。”我市文史爱好者蔡庆来不仅收藏了康新民的《梁红玉击鼓战金山》《民间采风》等作品,还有《英国鬼子霸地》《妙高台》作品的手稿。“我从小就喜欢读他的《肴肉不当菜》《面锅煮锅盖》等镇江地方传说故事,我也因此喜欢上民间文艺、民间历史文化。”

【诗画德兴】话说德兴银山银矿遗址的价值#德兴# 话说德兴银山银矿遗址的价值

银山银矿遗址,位于德兴市银城街道天门山居委会南山坞至马脑坞一带。遗址总面积约2.14平方公里。采矿区有矿洞、巷道194处,另有大型露采坑、槽坑和大量废石堆积,地下开采深度达侵蚀基准面100米以下。国内外矿冶考古专家认为,银山采矿盛期为唐宋,它是目前中国开采时间最早、矿山规模最大、采冶技术最为先进的一处大型银矿遗址。采矿区保护范围:东至银城与苗圃山脊分水岭,南至南山坞正湾南面山脊,西至银山矿区北面山脚,北至马脑坞山脚。建设控制地带:遗址保护范围周围外延50米。2008年12月银山银矿遗址载入国家文物局编纂的文物普查专辑《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2013年5月3日,国务院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银山银矿遗址列入。

图片
银山银矿遗址点多面广,矿井形式丰富。有横井、竖井、斜井、盲井等,采矿区与冶炼区齐全,矿渣堆积丰富。保存的矿冶遗迹宏伟壮观,地形地貌原始古朴。银山银矿遗址对研究我国银矿的开采与冶炼技术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

01

历史价值

银山古银矿是唐宋时期的一座大型银矿山,是唐宋时期中国白银生产的重要基地。银山古银矿在此期间的白银产量史书记载颇多。《文献通考》卷十八记载:“贞观初,御史权万纪上言,宣、饶二州银大发,采之岁可得数百万缗。”《太平寰宇记》卷一○七记载:“总章二年(609),邑人邓远上列取银之利。上元二年(675)因置场监,令百姓任便采取,官司什二税之,其场即以邓公为名。”夏湘蓉、李仲钧、王根元编写的《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一书中评述:“岁产量就有十余万两之多。银山银矿的税率,有百分之七和百分之二十两种不同的记载。如按百分之七计算,元和初岁产银应为十七万两。又如包括德兴银山的十余万两在内,那么,饶州银山的年产量约占当时全国银产量的百分之五十九。”《太平广记》卷104《银山老人条》引《报应记》云:“采户逾万,并是草屋,延和中(712年)火发,万室皆尽。”据路甬祥主编的《中国古代金属矿和煤矿开采工程技术史》考证,《太平广记》中的“银山老人”乃饶州银山老人,即德兴一带。这里是唐代银产量最大的银矿区,民间的开采者竟达万户以上,足见当时民间采矿的兴盛和开采大势。《唐六典》卷20记:右藏署,“掌握邦国宝货之事”。列举唐产银地“饶、道、宜、永、安南、邕等州”,以饶州为首,则饶州首推银山。北宋至道三年(997),邓公场课银14.5万两。天禧五年(1021),以银山为主要产地的德兴县产银达88.3万两,为全国之首。北宋初期至天禧五年,银场有三监、三务、五十一场,饶州德兴邓公场位列诸矿之冠。正因为德兴采银业如此兴旺,到太平兴国元年特在德兴设市银院。综上所述,从唐代中期至北宋早期银山银矿一直是中国第一大银矿,引领风骚长达三百余年。

02

科学价值

唐宋时期的德兴银山银矿遗存表明,这是一座大型矿山,其规模和采矿冶炼技术均代表当时国内先进水平,在中国矿冶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银山银矿具有当时的先进采冶水平,矿山开拓规模大,地下开拓系统乃至矿山整体布局科学合理。所谓开拓范围大,包括矿山规模大、露采规模大、地下井深大三个方面。

矿山规模大:《太平广记》载:“饶州银山,采户逾万”,矿山规模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元和郡县图志》言,银山每岁出银十余万两,收税山银千两。据历史数据统计,银山矿产出的白银相当元和时全国银产量的59%,宣宗时总额的28%。由此可见,银山矿作为唐王朝第一大银矿,其经济和政治地位举足轻重。

露采规模大:民国27年,江西省地质调查所地质学者夏湘蓉、刘辉泗来德兴调查地质和矿产资源,并依据调查所得编撰《德兴县矿产志》(载《江西地质调查所地质汇刊第3号》)。该志载述:“银山山高约130-150公尺,峰岗错出。其间古时之废井,虽历千年仍有遗迹可考,而废石沿山坡堆积,延长约二里,高达百公尺,犹可藉以推想昔日工程之伟大。银井位于县城东约半里,井旁为古时冶银处(昔称邓公场),炼渣堆积如山,遥望之一片黑色,面积约计达一方里以上。”银山采掘之历史,亘四百余年,产量之丰,可以想见。矿产志介绍了古银山银矿的露天开采情况:“银山在西南里许山坝上,有一狭长深沟,沿山坡直上,走向约为东西,因无路可通,未至近前观察,但其为古人沿矿脉露头作露天开掘之遗迹。”夏、刘两位地质学者认为,“银山之银矿,就矿山遗迹及历史记载考之,其藏量丰富,殊无足疑,第因采掘历史悠久,地面易采部分,殊已告罄。”卢本珊在《中国古代金属矿和煤矿开采工程技术史》一书中述及上世纪70年代所见银山古银矿遗存:“江西德兴银山高约130-150米,矿床为低温热液,矿体多呈扁豆体,薄者2米,厚达20米,充填于千枚岩中并交代变质古火山岩,规模大,含银量特富,矿体上部出露地表,因而被古人充分进行露天开采。露采位于银山西南山坡上,沿矿脉由低向高向山坡直上,开凿一狭长的凹陷露天采场,走向为东西。”近年,市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银山古银矿遗存进行考察调查。考察调查所见,遗存在南山坞的1、2号塌陷区,其上部应是古代二大露采坑,其底部则是古代地下采场,由于地下被采空,故形成大塌陷坑。全封闭的露采坑大多呈椭圆形,长径约500米、短径约300米,这种露采坑矿体处于山脊中部。还有一种是矿体处于山坡,往往形成单壁壑沟式山坡露天矿。在仙人架板、十八脚均有这种垫堑沟式露采探槽,长120-100米,宽9-12米,深5-13米。

地下井深大:银山古银矿的地下开采距地表深达30-40米,采用竖井和平巷、斜巷联合开拓。井巷采场位于矿体内部,采掘方向沿矿体走向。当井巷开拓到纵深处时,往往形成地下主采场,高度一般都有3-8米,采场面积有的达50平方米以上。井巷和采场设计施工都在矿体内。采空区的布局方法采用宝塔形,即几个叠压的采空区,上面比下面大,在平面投影上,由西北往东南方向错位布置,避免完全重叠,形成下层采场的围岩成为上层采场的矿柱,其布局反映了唐宋工匠对于地下管理的认识处于一个很高水平。这样设计,有利于地下开拓规模进一步扩大,使地下回采工艺达到了新的水平。竖井有大中小型之别,大井筒直径达3米,深度达30-40米不等,井底两对壁有巷道延伸至地下深部采矿。

科学布局的地下开拓系统是古银山矿先进技术水平的体现。古银山矿的地下开拓方法灵活多样,适应了矿体地质构造,符合安全开采的要求。地下开拓系统主要是平巷、斜巷沿矿体走向开拓,常常在巷道的尽头开拓采场。为追踪富矿,往往根据矿脉走向,采用树枝状不规则矿洞挖取富矿,扩大采掘面。还有一种方法是当平巷或斜巷向前掘进一段后,开掘大的地下采场,采取留柱空场法,即房柱法采矿,以此最大限度地开采富矿带,并保证采空区的稳定性。

银山矿的布局及其设计思想在当时是先进的。矿山的平面布置结合了地形、地质条件和生产工艺要求,做到有利生产。古代矿山工业场地包括井架、井口棚、筛分场、选矿场、贮矿场、废石场以及工具制造场。当时矿工使用的瓷陶器有罐、壶、碗、灯等,主要是饮食器,大多在矿洞前废石堆内发现。同时还发现兽骨,竹火签头、木炭等,说明当时矿工大多数时间在作业区野外露餐。另外,从采集到的唐代青瓷器残件和宋代青白瓷残件的分布点判断,似乎可以看到唐宋时期矿区分布规律:唐代采区主要在银城洎水河沿的低山处,即南山坞一带;宋代矿区主要分布在路途更远的山腰中段以上。露采坑,唐代选择围岩含砂石土的封闭式椭圆形大坑。宋代则改为剥离比更少,含富矿的全裸露坚硬岩石矿,多采用长达百余米的探槽法。

银井

古代冶银场集中于矿山西北角的铁石山,冶炼场一带分布有水井群。宋太平兴国元年(976)设立的市银院即官府收购银矿石或银锭,核收银山税的专门机构也设于此。从《德兴县志》有关银城的古代城廓图看,旧时的官署机构,以及书院、寺庙、塔等城市地标性的建筑都在铁石山冶炼场一带。虽是明清建筑,但仍是历史传承地。后人为纪念邓公场创办者邓远而兴建的邓公祠在铁石山,北宋江南名楼聚远楼旧址亦在这一带。银山古银矿的开发,带来了城市的繁荣,德兴县城以银城为名就是最好的诠释。

03

社会价值

银山古银矿遗存是中国迄今所见保存矿山历史风貌和矿业遗迹最为丰富、规模最大、年代最为久远的银矿业遗存。银山古银矿规模不仅在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现存的银矿山中也是少见的。

在此,我们不妨将古银山矿及其遗存与欧州、亚州的著名古银矿及其遗存作一比较,看看银山古银矿及其遗存在世界银采冶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价值。银山矿的始采年代约公元616年,时值盛唐时代。以采矿、冶炼为主,采用民采官收,官方监管制度。矿冶技术为露采和地下开采相结合,灰吹法炼银。生产环境与城镇关联,人文传说丰富,传说有神鹿。银山古银矿为唐代至北宋前期中国最大的银矿。值得一提的是,银山银矿至今还在正常生产。银山银采冶遗址是当今国内历史风貌和采冶遗迹最为丰富完整,规模最大、年代最为久远的古银采业遗存。德国的格拉斯拉尔银矿,始采于德意志王公时代(约公元968年),为御用矿山。今银矿周边存有古城和古今采银遗迹,环境与古城关联,传说有神马。格拉斯拉尔银矿遗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亚州的日本石见银矿,始采于江户时代(约公元1564年),遗存有古城和开采冶炼遗迹。使用灰吹法炼银,矿山属海岛矿山。石见银矿遗址近年亦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国内其它古银矿遗址,大多为明代遗存,少数为宋代遗存,规模和历史风貌的丰富和完整等方面均不及银山古银矿遗址。综上所述,银山古银矿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已知的开采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银矿之一;银山古银矿遗址是国内外罕见的古银采业遗存,是人类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关于发展我国碳汇林产业的提案”复文

“关于发展我国碳汇林产业的提案”复文

(2019年第1937号(资源环境类105号))

  一、关于出台政策加大投入问题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对于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和保障人类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容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按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部署,我局积极推进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碳汇林业发展,2009年印发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办造字〔2010〕56号),提出了包括林业产业等9个领域的22项主要行动和保障措施。2011年,推动将“碳汇林建设、植树种草工程及林木种苗工程”列入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9号)中“鼓励类”目录。2016年,我局印发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办造字〔2016〕102号),确定了森林碳汇等目标和增加林业碳汇等主要行动。2017年,我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林业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林规发〔2017〕43号),确定了大力培育林业碳汇产业等任务。在中央和地方财政大力支持下,我国开展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在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森林碳储量和碳汇量持续稳定增加,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2015年开始,我局与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合作,分别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合作 共同推进国家储备林等重点领域建设发展的通知》(林规发〔2016〕15号)《关于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作用支持林业发展的意见》(林规发〔2016〕12号),积极推进投融资政策创新,支持林业生态建设、国家储备林、林业产业发展(包括林业碳汇产业)等重点领域发展。截至2019年6月,已有100多个林业项目获得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批准,累计发放贷款480多亿元。2016年,我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分别印发了《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推进林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农经〔2016〕2455号)《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利用的指导意见》(林规发〔2016〕168号),确定在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国家储备林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扶持政策,启动开展了一批试点项目,为生态建设和林业碳汇产业发展增添了动力。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金融机构的合作,针对林业碳汇产业发展迟缓、扶持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建立健全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的法律地位;完善林业碳汇产业扶持政策,继续加强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投入,创新投融资和保险政策,积极开发贷款期和宽限期长、利率优惠、手续简便、服务完善等适应林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为企业等社会主体投资林业碳汇产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加快制定《林业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指南》,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争取在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等方面实施PPP试点项目,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
  二、关于建立健全碳汇市场问题
  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温室气体排放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1年10月印发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1〕2601号),在北京等7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1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初期交易产品为企业的排放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发改气候规〔2017〕2191号),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按基础建设期、模拟运行期、深化完善期三阶段稳步推进,计划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尽早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纳入全国碳市场。
  为调动全社会自觉参与碳减排活动的积极性,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2年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气候〔2012〕1668号),备案发布了《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等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为自愿减排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奠定了基础。截至2017年3月,全国已履行项目备案、减排量签发程序的林业碳汇项目达98个。2017年3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公告(2017年第2号),决定暂缓受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项目申请。现在主管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环境部正在结合“放管服”要求,研究推进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改革。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建立健全以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为基础的碳排放权交易抵消机制,将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生态修复和保护效益的林业碳汇项目等优先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对生态保护和修复补偿的促进作用。

  三、关于进行立法强化约束问题
  (一)关于向排放企业和个人征收碳税问题。碳税与碳市场同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类政策工具。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目前主要采用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类政策工具。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探索实践来看,试点碳市场的运行促进了试点地方减排目标的实现和碳汇林业的发展。在推进碳市场建设的同时,生态环境部将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碳税制度。
  (二)关于加快碳排放立法问题。《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关键性制度安排。近日,生态环境部已就《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司法部也已就《条例》(征求意见稿)书面征求了有关部门、企业和行业协会等意见。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积极与立法部门沟通协调,加快《条例》出台进度。
  四、关于加大林业碳汇知识宣传问题
  我局高度重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林业碳汇宣传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在国家行政学院专门为省部级干部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专题研讨班授课,发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专题文章,宣传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普及林业碳汇知识。从2013年开始,每年向社会发布《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中英文版),在中国绿色时报刊发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专版,展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新进展和新成果。利用中国植树节、国际森林日、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等重要节点日,以及中央领导植树、共和国部长植树、国际森林日植树等重要活动,组织中央媒体广泛开展报道,宣传我国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利用中国林业网、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网、中国林业网微信、新浪网、人民网官方微博、“中国林业发布”微博,广泛普及林业碳汇知识,持续宣传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和成效。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把林业碳汇等宣传作为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好,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及发展碳汇林业的良好氛围。
  五、关于碳汇人才培养问题
  为加强林业碳汇人才培养,我局从2008年开始,每年举办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碳汇计量监测专题培训班,不断加强对省级应对气候变化管理和碳汇计量监测队伍的技术培训。截至2019年7月,已举办培训班13期,累计培训人员1300多人次。通过培训,林业碳汇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工作能力、业务水平显著提高。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大林业碳汇人才培养力度,编写《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知识读本》,在做好省级林业碳汇人才培训的基础上,督导各省区市加大对地县级人才的培训力度。积极配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做好林业碳汇相关的教学体系建设、学科设置布局等工作,引导相关院校增加林业碳汇专业课程的设置。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那里,它们又放出来,攀在周围的东西上,搭成吊桥。在那里,它们又放出来,攀在周围的东西上,搭成吊桥。
  • 多年之后,小香玉也坦言她与王为念的这段感情:“我当时选择王为念的时候啊,可能就是因为比较合算,目的不是很纯,因为他很优秀,他能帮我做一些事情。在她心里,王为念就
  • 命里冲刑害太多的人,特别容易家庭内耗,自然情绪控制能力差,婚姻里最好的风水就是大事商量着,小事别计较,吵架归吵架,不要翻旧账,家,不是棋盘,不用小心翼翼,处处提
  • 在附近挨着芦苇拍照,给老妈衬的像个仙女似的~但是她太害羞了,不然我一定要给大家看看成片哈哈哈哈哈哈稻小蟹艺术农场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同品种的水稻,还有阵阵稻子的清香
  • #虎夜聊天室# 【Tinder上的“杀猪盘”,现在专杀正宗大野猪】 “杀猪盘”是个网络用语,最初指的是通过网络交友进行诈骗的行为:诈骗分子准备好人设、交友套路
  • #推文[超话]#《回到民国开百货》受穿越成民国一家商行的三少爷,家里人都很宠他,他的亲爸实际上是他的大哥,没什么宅斗。攻是搞教育的,两个人的感情戏感情戏比较少,
  • ”关于球队深度不足的说法阿尔特塔:“在转会窗口之后的第一天我就说过这些事情,很明显我们必须参与的赛事要求很高,有些球员有经验,有些球员不是最大牌的,但我们以令人
  • 张老五马上说道,“不用客气,你我都是一家人了,拘什么礼节?“张二龙眼望叔叔,却见他笑而不答。
  • 我哪怕是大夏天晒伤了,也会贴上一片,总认为护肤第一步是补水,万能的也是补水[哈哈]3.这款面膜,我真的用了好几年的,是个小神器呢[可爱]我还以前置镜头、怼着我的
  • 可打不起精神是真的,很想在自己现在的基础上突破一下自己,三分钟热度局限了我许多许多,没有人想听另一个絮絮叨叨,所以我就在这片天地里自言自语。突然觉得,以前的世界
  • 离开博鳌小镇前往陵水途径被称为“海南侨乡第一宅”蔡家宅,蔡家宅是寓居印尼富商蔡家四兄弟共同回乡建造的一个具有浓郁南洋风格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群落,共包括4座宅院,现
  • 最贵的一款超过1000美金/利润足未融资业绩超过千万DTC品牌:Thuma在买卖买的DTC品牌顾问训第 31 期#买卖买DTC咨询#DTC品牌顾问训#品类卖家D
  • 张哥,即将带来的是我为你写的小小的作文作为团粉的我,到现在2022年7月31日,我认识你们也有500多天在400多天中发现张哥真的好温柔,在晚上会发清唱时刻会
  • #光遇号子回收厂[超话]#出ios四季背带裤永租永无号毕业季节:集结 小王子 风行 表演毕业地图:没有 摆烂 破晓有卡没毕业也没有东西身高:2.408-14.4
  • 现在的日子真是幸福[送花花]幸福的有时候都觉得不真实不适应,害怕这幸福后面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我没想到佛说:“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 2022.11.7晚盘 明日操作计划:优先卖出一只换冠捷科技! 月初大胆操作,本周盈利目标保2争3!非底部箱体震荡个股永远坚持卖飞不卖错原则! 切记:关于交易,
  • 物质,精神,灵性 2020-12-03医院,凡夫俗子就是病号,物质的世界是患者在医院中的吃喝拉撒住的层面,精神层面是患者吃饱喝足睡够了,等待治疗前的空闲愉乐时间
  • 二姑妈好有趣啊,真的是别人家的妈妈,这几天的相处下来 ,室友跟他们爸妈都是什么玩笑都敢开,他们爸妈也理解,也挺羡慕的,我的妈妈爸爸也很好,但有时却还是羡慕别人家
  • #算命八字合婚看姻缘财运事业##塔罗牌占卜师分手复合 星座算命##算卦#突然发现脑子里完全没有春天的回忆夏天会让我想起fsj(不知道为什么 可能因为上了大学以后
  • 能不过难度系数较高如果你实在觉得自己的双眼皮太宽了可以半年后找老师进行修复跟大家分享的案例就是一个双眼皮改窄的妹子她是一个网红,长得乖巧甜美4年前做过一次双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