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孙真人《福寿论》#:遵道守分,方能福集寿臻!
近来读《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被里面的深意所吸引,不禁产生了下笔的想法。
今天想写的主旨是“遵道守分,福集寿臻”,然后结合孙真人的《福寿论》进行写作。我们首先要谈到“遵道守分”。遵什么道,怎么遵道?而“守分”,又是守什么分,如何守分?

一. 天道与本分
“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这是《玄纲论》里对道的一个大的概述。再往小些往人性上说,道者何也?
《中庸》上说:“天之命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谓“天之命谓性”,是指人的天性。“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的原则去进行修治。
《黄帝阴符经》上说:“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人秉天地之气而生,生成之后,人又是天地的一个小化身。太空中一点不昧的虚灵,即天性。此性长清常静,无情无意,无思无为,但它应变事物无有休停。此性应之于人,即为人心。

人心因为有情有意,想思有虑,时时在动,故谓:“人心,机也”。而天道,是世间万物的主宰。所以要想得到人类社会的太平,人身自我身命的安宁,必须返本归根,依循常清常静、无思无为、无情无意的天道。这就是遵循本分。

二. 仁与俭:天道所常,人之本分
清代悟元子刘一明祖师则补充解释说:“天性者,天赋之性,即真如之性。所谓真心,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而人得以为人者是也。”如果没有做到守道,或者超过了限度,就是非分。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里的提到了富贵者与贫贱者的非分:“富贵者,以轾势取,为非分也。贫贱者,以佞盗取,为非分也。”之后又举了例子:官爵之非分者,车马之非分者,妻妾之非分者,童仆之非分者,而这四种非分总结起来就是不仁之非分。

道与儒不同,这里的“仁”不是儒家的“仁”的含义,不是指仁义,而是指廉谨。廉,即棱角分明、是非分明;谨,即谨慎。这里的“不仁”,就是指是非不分,恣情纵欲。
后面的屋宇之非分者,粟帛之非分者,衣食之非分者,饮食之非分者,这四种总结起来就是不俭之非分。不俭,简单来说就是不节俭。

《道德经》有言: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由此可见节俭的重要性,做不到的话,自然也是非分。
不仁不俭,如此种种,皆与造善之积不符。积不仁之多,造不善之广,神皆记之,神而追之则矣。尚不能逃其往负之灾。
道教是讲承负的,《文昌帝君阴骘文》里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
因此孙真人说:“如此者,于我如浮云,不足以为富也。”若是真有以此为富的,也不过是为富不仁,积不善之多而煞其命也。此非分也,神已记之,人不知也。

三. 元载:不遵道,不守分,福寿全无
我印象中最不“遵道守分”的人,当属唐代宗李豫时期的宰相元载了。他是中国历史上巨贪之一。抄他家时,起赃无数。就冲他家中藏有赃物胡椒八百石,钟乳五百两,就略可知其奢糜腐败的程度。

这也最为让人记忆深刻。胡椒日常用量极少,一餐饭,数粒即足。然而,从其家抄没的差不多有现今的六十多吨重。这就得需要上百峰骆驼,才能从印度洋的海滨,运到唐首都长安,现今航空距离也得有三千多公里,何况是当时的驼队?何等辛苦不易!

元载遂兼任度支使时,志得意满,自恃除恶之功,非议前贤。他认为满朝文武,无人比得上自己。后来,元载为独揽大权,上奏皇帝,要求吏部、兵部对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命不得检验考核,并于公府门前杖杀了弹劾他的大臣。从此人们再也不敢公开非议元载,就算走在路上,也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

周幽王时期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唐朝完美的重现了。当时,元载独揽朝政,贪财纳贿,培植亲信,排除异己,凡是想求官仕进的,都要向他的儿子、亲信赠送厚礼。元载任相时,宣州有一老者向他求官。元载只给了他一封书信便打发走。

老者走到幽州,拆信观看,见上面只有元载的署名,别无他话,非常生气,但只得持信去求见当地节度使。节度使见了元载所书,将老者迎到馆舍,加以款待,又赠送他绢帛千匹。元载得势之威势,可见一斑。
唐代宗对元载所为非常清楚,但考虑到元载任相多年,想让他善始善终,因而单独召见,加以劝诫,希望他有所收敛,元载却不思改过。

嚯!皇帝亲自来劝还不听,古往今来也是没谁了,利令智昏莫过于是。

后来代宗下诏赐死元载,妻及子并赐死,并且挖开元载父祖坟墓,劈棺弃尸。这可就不只是“死有余责,秧其子孙”了,连死去的宗祖都要一起受辱。史书称:“及死,行路无嗟惜者”。他得势时是如此的倒行逆施,人们对他的死无人叹息也就不足为怪了。

《资治通鉴》上说元载临死前,刽子手问他还有什么要求,元载知道逃不过一死,于是他央求:“愿得快死!”刽子手说:“相公须受少污辱,勿怪!”于是脱下脏袜子塞其口而杀之。

《新唐书》称元载“嗜学,工属文”。《旧唐书》称他“性惠敏,博览子史,尤学道书”。元载出身寒微,应当知晓百姓之苦,然而当他做了宰相,却大兴土木,全然不顾庶民之生死。

他好读书,尤擅道书,考虑到他的时代,很还可能是读过孙真人的福寿论的,可他干的全是非分之事,更别说遵道守分了。此等不仁之富,也就促成他最后成了真正的为富不“人”。

四. 福与寿: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接下来,“福集寿臻”要怎么做到呢?这其实也就是孙真人的这篇福寿论里探讨的主旨“福”与“寿”。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福?什么是寿?为什么说福满了寿就会到来呢?
古人认为,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对福与祸的一种辩证认识。《礼记》则曰:“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也就是说,“福”有顺利、诸事如意的含义。

许慎《说文》里提到:“福,佑也”。有着赐福,保佑之意。
纵观古今,人们对“福”字的认知各有侧重点。孙真人福寿论的第二段开头就说道:“福者,造善之积;祸者,造不善之积也。”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有福或者有祸,全因自己善或不善的作为。

《太上感应篇》里也有:“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其认为祸、福虽然难以预测,但是会因为人自己的行为而转化、改变。

《尚书·洪范》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因此,一般人都会认为长寿便是有福。五福从来先说寿,其次云何?直至三公未足多。

然何为寿?《说文》里提到:“寿,久也”。在古代寿的含义代表着祈福平安,延年兴旺长久之意。“寿”字寄托着人们的期盼、祝福和向往。如何能被称为久?那自然是长生才能久视。

韩非子也说:“全寿富贵之谓福。”而孙真人却说:“贫者多寿,富者多促,贫者多寿,以贫穷自困而常不足,不可罚寿。富者多促,而奢侈有余,所以折其命也。乃天损有余而补不足。”

由此可见,仅仅多寿还不能被称为有福,只是因贫穷而不罚寿罢了。宋代大诗人陆游也曾在他诗作的《贫歌》中说道:“寿居福之首,贫为士之常。造物赋我贫,乃以寿见偿。”

宋代另一位大诗人杨万里则在他的《病中感秋》一诗中说道:“寿外康宁方是福,不然徒寿不须休。”这些都说明了“福”里囊括了“寿”,但与“福”相比较起来,“寿”却不能代表“福”。这就像是数学里的集合,福为母集,而寿只是子集。

五福齐备,百福骈臻,才能以寿为福,从而福集寿臻。如果只是长寿,贫穷而又困苦,或者体弱多病,常年卧床不起,这种长寿反而使人痛苦,自然也称不上享福,甚至可能还是一种受罪。

乡下把结婚和有些老人的去世,谓之为红白喜事。之所以把有的老人的去世称作喜事,就是因为他们虽然得到了长寿,却常年瘫在床上,动弹不得,生不如死。因此,福寿双全,才应该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这也是孙真人在福寿论里,倡导大众所追寻的根本目标。
《道德经》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福寿论中也将人也分成了圣人、贤人、达人、信人等等,人贵要有自知之明,只有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的缺点,进而虚心改过,取长补短。

恰如《福寿论》最后所说:“人若奉阴德而不欺者,圣人知之,贤人护之,天乃爱之,人以悦之,鬼神敬之。居其富而不失其富,居其贵而不失其贵。祸不及也,寿不折矣。攻劫之患去矣,水火之灾除矣,必可保生全天寿矣”。如此这般,自然证得福寿双全。那么福集寿臻,福寿骈集,又哪里是什么难事呢?
作者:逍遥顽仙

#药王孙真人《福寿论》#:遵道守分,方能福集寿臻!
近来读《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被里面的深意所吸引,不禁产生了下笔的想法。
今天想写的主旨是“遵道守分,福集寿臻”,然后结合孙真人的《福寿论》进行写作。我们首先要谈到“遵道守分”。遵什么道,怎么遵道?而“守分”,又是守什么分,如何守分?

天道与本分
“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这是《玄纲论》里对道的一个大的概述。再往小些往人性上说,道者何也?
《中庸》上说:“天之命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谓“天之命谓性”,是指人的天性。“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的原则去进行修治。

《黄帝阴符经》上说:“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人秉天地之气而生,生成之后,人又是天地的一个小化身。太空中一点不昧的虚灵,即天性。此性长清常静,无情无意,无思无为,但它应变事物无有休停。此性应之于人,即为人心。

人心因为有情有意,想思有虑,时时在动,故谓:“人心,机也”。而天道,是世间万物的主宰。所以要想得到人类社会的太平,人身自我身命的安宁,必须返本归根,依循常清常静、无思无为、无情无意的天道。这就是遵循本分。

一. 仁与俭:天道所常,人之本分
清代悟元子刘一明祖师则补充解释说:“天性者,天赋之性,即真如之性。所谓真心,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而人得以为人者是也。”如果没有做到守道,或者超过了限度,就是非分。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里的提到了富贵者与贫贱者的非分:“富贵者,以轾势取,为非分也。贫贱者,以佞盗取,为非分也。”之后又举了例子:官爵之非分者,车马之非分者,妻妾之非分者,童仆之非分者,而这四种非分总结起来就是不仁之非分。

道与儒不同,这里的“仁”不是儒家的“仁”的含义,不是指仁义,而是指廉谨。廉,即棱角分明、是非分明;谨,即谨慎。这里的“不仁”,就是指是非不分,恣情纵欲。

后面的屋宇之非分者,粟帛之非分者,衣食之非分者,饮食之非分者,这四种总结起来就是不俭之非分。不俭,简单来说就是不节俭。

《道德经》有言: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由此可见节俭的重要性,做不到的话,自然也是非分。
不仁不俭,如此种种,皆与造善之积不符。积不仁之多,造不善之广,神皆记之,神而追之则矣。尚不能逃其往负之灾。

道教是讲承负的,《文昌帝君阴骘文》里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

因此孙真人说:“如此者,于我如浮云,不足以为富也。”若是真有以此为富的,也不过是为富不仁,积不善之多而煞其命也。此非分也,神已记之,人不知也。

二.元载:不遵道,不守分,福寿全无
我印象中最不“遵道守分”的人,当属唐代宗李豫时期的宰相元载了。他是中国历史上巨贪之一。抄他家时,起赃无数。就冲他家中藏有赃物胡椒八百石,钟乳五百两,就略可知其奢糜腐败的程度。

这也最为让人记忆深刻。胡椒日常用量极少,一餐饭,数粒即足。然而,从其家抄没的差不多有现今的六十多吨重。这就得需要上百峰骆驼,才能从印度洋的海滨,运到唐首都长安,现今航空距离也得有三千多公里,何况是当时的驼队?何等辛苦不易!

元载遂兼任度支使时,志得意满,自恃除恶之功,非议前贤。他认为满朝文武,无人比得上自己。后来,元载为独揽大权,上奏皇帝,要求吏部、兵部对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命不得检验考核,并于公府门前杖杀了弹劾他的大臣。从此人们再也不敢公开非议元载,就算走在路上,也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

周幽王时期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唐朝完美的重现了。当时,元载独揽朝政,贪财纳贿,培植亲信,排除异己,凡是想求官仕进的,都要向他的儿子、亲信赠送厚礼。元载任相时,宣州有一老者向他求官。元载只给了他一封书信便打发走。

老者走到幽州,拆信观看,见上面只有元载的署名,别无他话,非常生气,但只得持信去求见当地节度使。节度使见了元载所书,将老者迎到馆舍,加以款待,又赠送他绢帛千匹。元载得势之威势,可见一斑。
唐代宗对元载所为非常清楚,但考虑到元载任相多年,想让他善始善终,因而单独召见,加以劝诫,希望他有所收敛,元载却不思改过。

嚯!皇帝亲自来劝还不听,古往今来也是没谁了,利令智昏莫过于是。

后来代宗下诏赐死元载,妻及子并赐死,并且挖开元载父祖坟墓,劈棺弃尸。这可就不只是“死有余责,秧其子孙”了,连死去的宗祖都要一起受辱。史书称:“及死,行路无嗟惜者”。他得势时是如此的倒行逆施,人们对他的死无人叹息也就不足为怪了。

《资治通鉴》上说元载临死前,刽子手问他还有什么要求,元载知道逃不过一死,于是他央求:“愿得快死!”刽子手说:“相公须受少污辱,勿怪!”于是脱下脏袜子塞其口而杀之。

《新唐书》称元载“嗜学,工属文”。《旧唐书》称他“性惠敏,博览子史,尤学道书”。元载出身寒微,应当知晓百姓之苦,然而当他做了宰相,却大兴土木,全然不顾庶民之生死。

他好读书,尤擅道书,考虑到他的时代,很还可能是读过孙真人的福寿论的,可他干的全是非分之事,更别说遵道守分了。此等不仁之富,也就促成他最后成了真正的为富不“人”。

三. 福与寿: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接下来,“福集寿臻”要怎么做到呢?这其实也就是孙真人的这篇福寿论里探讨的主旨“福”与“寿”。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福?什么是寿?为什么说福满了寿就会到来呢?

古人认为,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对福与祸的一种辩证认识。《礼记》则曰:“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也就是说,“福”有顺利、诸事如意的含义。

许慎《说文》里提到:“福,佑也”。有着赐福,保佑之意。
纵观古今,人们对“福”字的认知各有侧重点。孙真人福寿论的第二段开头就说道:“福者,造善之积;祸者,造不善之积也。”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有福或者有祸,全因自己善或不善的作为。

《太上感应篇》里也有:“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其认为祸、福虽然难以预测,但是会因为人自己的行为而转化、改变。

《尚书·洪范》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因此,一般人都会认为长寿便是有福。五福从来先说寿,其次云何?直至三公未足多。

然何为寿?《说文》里提到:“寿,久也”。在古代寿的含义代表着祈福平安,延年兴旺长久之意。“寿”字寄托着人们的期盼、祝福和向往。如何能被称为久?那自然是长生才能久视。

韩非子也说:“全寿富贵之谓福。”而孙真人却说:“贫者多寿,富者多促,贫者多寿,以贫穷自困而常不足,不可罚寿。富者多促,而奢侈有余,所以折其命也。乃天损有余而补不足。”

由此可见,仅仅多寿还不能被称为有福,只是因贫穷而不罚寿罢了。宋代大诗人陆游也曾在他诗作的《贫歌》中说道:“寿居福之首,贫为士之常。造物赋我贫,乃以寿见偿。”

宋代另一位大诗人杨万里则在他的《病中感秋》一诗中说道:“寿外康宁方是福,不然徒寿不须休。”这些都说明了“福”里囊括了“寿”,但与“福”相比较起来,“寿”却不能代表“福”。这就像是数学里的集合,福为母集,而寿只是子集。

五福齐备,百福骈臻,才能以寿为福,从而福集寿臻。如果只是长寿,贫穷而又困苦,或者体弱多病,常年卧床不起,这种长寿反而使人痛苦,自然也称不上享福,甚至可能还是一种受罪。

乡下把结婚和有些老人的去世,谓之为红白喜事。之所以把有的老人的去世称作喜事,就是因为他们虽然得到了长寿,却常年瘫在床上,动弹不得,生不如死。因此,福寿双全,才应该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这也是孙真人在福寿论里,倡导大众所追寻的根本目标。

《道德经》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福寿论中也将人也分成了圣人、贤人、达人、信人等等,人贵要有自知之明,只有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的缺点,进而虚心改过,取长补短。

恰如《福寿论》最后所说:“人若奉阴德而不欺者,圣人知之,贤人护之,天乃爱之,人以悦之,鬼神敬之。居其富而不失其富,居其贵而不失其贵。祸不及也,寿不折矣。攻劫之患去矣,水火之灾除矣,必可保生全天寿矣”。如此这般,自然证得福寿双全。那么福集寿臻,福寿骈集,又哪里是什么难事呢?
作者:逍遥顽仙 腾讯道学

老人言︱一切法得成于忍2 逆来顺受,业障速消 !

老法师 2014大经科注浓缩复讲 2018-11-25

编者按:世尊讲六度,特别着重布施跟忍辱,布施是修福,忍辱是保全。【一切法得成于忍】,无论是佛法、世间法,真正成就要懂得忍辱。否则,【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火烧功德林】,功德全部清零,还要堕地狱,非常可惜。师父上人这方面的重要开示,直接关系到我们修行的成败,不可等闲视之!惭愧末学搜索到一些这方面的开示,分几次发送,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遇,明师难逢,这么好的机会,我们一定要老实、一定要听话、一定要真干,今生一定要往生,阿弥陀佛!
 
○圣贤多逢坎坷,英雄必受磨难。此事古今皆然。
 
(恭录自:海会圣贤)
 
○处逆境,随恶缘,无瞋恚,业障尽消。
 
(恭录自:老和尚12-017-0902)
 
 
 
○逆来顺受。我们要受,为什么?我们过去造的业,现在碰到的时候,那等于说处处做还债想,他骂我一句,我忍受着,因为从前我曾经骂他一句,他现在骂回来,好了,这就消了。如果我一不高兴,不接受,好了,那就冤冤相报,一世比一世严重,这个苦难永远没有办法解决的。
 
(恭录自:老和尚14-009-0021)

○「代众生苦」,我们要守法守己,愿意吃亏上当,不计较,没有怨恨心。别人恭维我、赞叹我,不生欢喜心,不会受外面环境干扰,代众生苦。认真修行就是代众生苦,行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尽心尽力满足大众的需求。好心得的不是好报,众生可能怨恨你、毁谤你、羞辱你、陷害你,统统忍受。为什么?要把它看作消业障,无量劫来生生世世我做了多少罪孽。无缘无故,行好事,还要遭这些果报,这个消业障比什么都快速。不但对这些人没有怨恨,还要感恩,真要感谢他们,要不然业障怎么会消得那么快。如果我们记着这些怨恨在心里头,不但业障消不了,业障增长了,增加了。所以这个时候要智慧处理,不能用感情,用感情就造业,用智慧,业障就化解了。
 
(恭录自:老和尚02-040-0259)

○敬也是福,也是福报,大家敬你、对你尊敬这是福报,为人轻贱这是没福。一个学佛的人为人轻贱有好处。《金刚经》上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我们无始劫以来造的罪业很重,真正发心修行,被别人轻贱这是消罪业,而且消得非常之快,大幅度的在消罪业。所以遇到这种境界要生欢喜心,不要懊恼,你要是一有懊恼的话,罪业消不掉,不但消不掉这个罪业在增长。
 
《金刚经》上说得很清楚,真修行人,为人轻贱,先世罪业,即得消灭。这是到哪里去找这些人帮助我们消业障?所以对轻贱我们的人要生感激的心,感恩戴德,不是他们轻贱,我们业障怎么能消得掉?世间人实在讲迷惑颠倒,真正帮助你的人不知道,真正帮助你堕落的人他也不知道;每天赞叹你、奉承你,把你搞得迷惑颠倒,自己也不知道所以然,那是毁灭他,不是成就他。世间人愚痴颠倒,认假不认真,不能辨别是非,不能辨别善恶。所以真正依教修行的人自然得人天礼敬。
 
(恭录自:老和尚02-022-0005)

○『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临命终时没有病苦。但是这种人少,大多数念佛往生的人临终还是生病,虽然生病,他病苦很轻微不严重。这是什么?业障在临命终时消完了。所以,业障为什么不在平常时候消!平常时候忍辱是消业障,为什么不能忍!一切人事物加给我们的,像误会、毁谤,精神物质种种方面的磨难都是消业障;欢欢喜喜的承受,没有瞋恚心,没有懊恼的念头,更没有报复。在日常生活当中你要这样的训练,你临命终时就没有病苦,自自然然是预知时至,什么时候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恭录自:老和尚20-015-0054)
 

○成佛不是容易事情。我们的业障,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累劫所造的恶业,你能忏悔掉吗?忏悔不掉。不是这个忏悔偈天天念几句就忏悔掉的,哪有那么简单!怎样忏悔?许许多多人在咒你、在骂你、在侮辱你、在毁谤你,把我的业忏悔掉了。佛门常讲重罪轻报!本来是要堕三途的,因为这些逆境、逆缘加于我,我接受了,我生感激的心。为什么?他替我消业。没有一点怨恨,没有一点报复。他是我的善知识,成就我忍辱、持戒,真正修行人求之不得,我们报恩的心切。

(恭录自:老和尚12-017-1170)

#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大讲堂##正能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好像也没什么了 九点二十还差二十[笑cry]DD:走吧走吧 去叫上肥肥 我好饿啊希望下周四的时候别碰到戴ling郝qi金ying还有文si文hai王hui这几
  • 说到爱情,水瓶座的人更喜欢自由思考和高智商的不落俗套的对象、。#水瓶座##你眼中的水瓶座#理性和智商担当---水瓶座个性的水瓶座,十二星座的理智和智商都说水瓶座
  • 〖书上没有的算命歌诀〗 风水也好,命理也好,如果要用来附庸风雅,很多书可以看。但如果要学点真东西来用,就得考虑到一个事,书上只有“理”,没有“法”,实践证明只看
  • 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
  • (转发)不可复制的罗子君:这世界上只有一个罗子君,只有一个贺涵,他们都存在于电视剧中,不要期望自己是下一个罗子君期待会遇见下一个贺涵,生活不是电视剧,按照剧本演
  • 太原做双眼皮哪个医生最专业?鼻综合哪家医院资质好?
  • 官方从未打过广告,从未放出她作为虚拟助理的语音与功能演示,使得Sam的人设信息不透明且不完整,也为所有人提供了自由想象的空间。三星的Sam则暂时不存在破功的问题
  • 我已经进入放假放纵状态,吃了晚餐就开始干零食,晚上的血糖我就懒得测了[裂开]讲真我很久没有吃良品了,好多新款都没吃过,五层海苔夹心脆好喜欢,一大包40克吃完没感
  • 这词太符合属于我老公这种啥人都能聊半天的。相对来说我都有些社恐,能打字的绝不语音,能语音绝不电话,管理小猫鱼这几年慢慢算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些了,但是基本还是很佛系
  • 我今天特意去看“天才少女”顺便接他——是一位很漂亮的萌妹,但怎么可能是十岁[允悲]大约老师只是开个玩笑,但是他真的信了,而且笃信不疑:“不可能十岁呀,老师应该大
  •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 自从你离开以后,真的是对我产生了一些很大的影响,比如我曾经想想如果人的生命逝去,再也看不到这个世界,曾经想想的时候会有些莫名的紧张,可如今却变得那么坦然,坦然
  • 人はみな罪人で、罪を贖うために働いているって。メンバーの活動辞退の発表を受け、私自身すごく動揺しています。
  • [二哈]事件一出,网友们纷纷表示,希望能继续放瓜,并表示好久都没有这么精彩的事情了然后时隔半个小时之后,象韵洁就发文称,在自己眼里他是单纯渴望爱情的大男孩,并发
  • 2021年是京剧大师杨宝森诞辰112周年,今晚@云听APP 10点到12点,上线播出《国家大剧院》节目,带你一起致敬心中的“一轮明月”。 演出策划南昊,在节目中
  • 你本是竺萝村中天真单纯的浣纱女,不懂得国仇家恨,只想随自己的性子安稳的过一辈子,却因为绝世的容颜改变了一生的命运。我抵不上江山如画,可是江山如画,却仍抵不上你一
  • 【教育部:国庆期间不得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记者29日从教育部网站获悉,国庆将至,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提醒,校外培训机构要严格落实法律和政策要求,不在假期
  • “说到宠物,人们想到的都是小猫小狗之类的,不过,在我们农村里,小鸡、小鸭都能成为宠物。”有一幕让张凯菊一家印象深刻,原本在院里“嘎嘎”叫的丫丫进屋看到熟睡的辰辰
  • 此外,研究显示,占亚太地区服装业工人大多数的妇女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更为突出,这一现象加剧了收入及分配、工作量等方面的不平等。截至2020年9月份,在亚太地区服
  • 照片发布以后,恐怕有粉丝要扎心了,因为肖战此次天台照是在表演话剧《如梦之梦》的间隙拍摄的,而有粉丝当时正好就在大楼下面。根据这位粉丝的描述,当时看到了天台上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