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人生最好的境界,莫过于花未全开。

古人善于从自然现象中悟得做人的智慧,一代名臣曾国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曾国藩认为人生最好的境界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为警醒自己,他特意自己的书房取名:求缺斋。

花全开,意味着就要开始凋谢;月全圆,就代表着要开始残缺。自然规律如此,人也是一样,春风得意之后,常常会有意料不到的灾难。

曾国藩给他弟弟的家书中这样写道:“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

更进一步,曾国藩把这种人生智慧升华为四个字:求缺惜福,并一生坚守。不但自己身体力行,而且还写成家训叮嘱家人谨记在心。

所谓求缺就是做人做事不必强求完美,有遗憾的何尝不是人生!所谓惜福就是要凡事知足,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对生活抱有一种感恩的情怀。

因为“缺”,人生才能懂得“惜”。知道,知足,知止,人生才能不断地体会到生命的欢喜,并始终保留着一份对未来的热情期盼。
曾氏家族,绵延数代,名人辈出,其中覆盖数学家、艺术家、教育家各个行业,家族中更是无一败家子,这与曾国藩制定这种知足知止的家风家训传承是密不可分的!

势不可用尽

曾国藩说过: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你站的高,常常摔得越狠。生活中,因得意忘形而从云端跌落谷底的之人比比皆是。
历朝历代不得骑马入宫,皇亲国戚也不行。清朝时开了先例,偶尔允许个别功臣与年长者骑马进宫。

59岁时的曾国藩就曾获赏紫禁城骑马,但他只日记里郑重地记了一笔:“是日赏紫禁城骑马,赏克食。”

曾国藩却从没有在紫禁宫里骑过马,因为他深知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气势尽显之时便是衰败之日,大红大紫之日常是大悲之时。

盛极必衰,乐极生悲,人生最忌讳的,就是锋芒毕露。

藏一分气势,留一份转机。

事不必求全

做事不必求十全十美。

曾国藩写给家人信中说:君子守缺而不敢求全。小人则时时求全,全者既得,而吝与凶随之矣。

君子所固守的是残缺而不敢求完满。小人则时时求完满,而完满实现了,耻辱和不吉也就跟着来了。

攻下天京城之后,朝廷对他就开始害怕了。曾国藩在上报有功人员名单时,位列第一的不是他弟弟,而是写的湖广总督官文。同时也将左宗棠、沈葆桢等名列其中,突出大家的同时淡化弟弟与他自己的功劳。

为了让朝廷彻底放心,他还做了一个令其他人难以理解的决定:解散一手建立起的湘军。

曾国藩在一生当中,时时警戒因盈与满所带来的灾难问题。也正是这种事不必求全的智慧,使得曾国藩能够在一生的官场打拼中,躲过许许多多这样的急流险滩。

福不可尽享

人间有味是清欢。

曾国藩相信,这个世间并无十全十美的事物,“丰于此者,必缺于彼”。所以若想得到精神上的圆满,最好先在物质上有所欠缺。
曾国藩一生十分节俭,一件马褂穿三十年。他吃东西也很简单,被人们称为“一品丞相”,一来是因为他官至一品,二来是他每天吃饭只有一道主菜,多半还以豆腐为主。没有客人,决不加菜。
作为一代名臣,曾国藩除乡间的老屋外,在省中未曾建造一个房子,也未曾买过田地一亩。他告诫家人,福不多享,故总以俭字为主,少用仆婢,少花银钱,自然惜福矣。
曾国藩家训中,俭是重中之重。

话不可太满

满招损,谦受益。

话说的太满,会让自己进退两难。许多时刻,人总喜欢逞一时口舌之快,显示自己的优越,于是给自己留下麻烦。

话不可太狂。多少人败在了一个狂字,目中无人,便是给自己处处树敌。你永远不知道别人到底有多强悍。人可以有傲骨,但是不可以有傲气。

话不可随口就说,不该说的决不能信口开河。曾国藩对于当时的官场也有很多看不惯的东西,但他选择了慎言,他说:我肚子里虽然也有些不合时宜,但从来都是藏着,永远不表露出来。

中国话的最高境界,在于话音留三分。曾国藩曾说:“话不说尽有余地,事不做尽有余路,情不散尽有余韵。”不论是说话、做事,还是处世,都要给自己留有余地。
因为祸从口出。

念不要太重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人生而有欲,但贵在“知止”,即适可而止。曾国藩少时就深爱《止学》一书,他一生的作为和成就,处处都有“止”的烙印。
对于人与事,不可过于执着,要懂得适可可止,及时放下。

曾国藩在这方面颇有心得,他说:灵明无著,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是之谓虚而已矣,是之谓诚而已矣。
心中清楚明白却又似乎不着痕迹,事情来了只管顺应,事情没来也不去想它,当时不杂乱,过去了也不留恋,这就是虚,这就是诚。
最高级的知止,过往不恋,将来无惧,当下不杂,是平和喜悦地活在当下,

《菜根谭》中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一种刚刚好的美好状态。

花未全开月未圆,才是人生最美好的境界 https://t.cn/Rxdg3hW

虚云老和尚 【一日禅】

不杂用心

假如你信心坚固,长远心不退,则不怕你是怎样的一个平常人,也可以即身成佛。

昔日漳州有一贫苦的人在寺出家,心想修行,苦不知如何为是。无处问津,每日只做苦工。一日遇着一位行脚僧到那里挂单,看他每日忙忙碌碌的,问他日常作何功课。他说:“我一天就是做些苦事,请问修行方法。”僧曰:“参念佛是谁。”如是他就照这位客师所教,一天在工作之中把这“谁”字蕴在心里照顾。后隐于石岩中修行,草衣木食。

这时候他家里还有母亲和姐姐,闻知他在岛岩中修行很苦,其母乃教其姐拿一匹布和一些食物送给他。其姐姐送至岛岩中,见他坐在岩中,动也不动,去叫他,他也不应。其姐姐气不过,把这些东西放在岩中回家去了。但是他也不睬也不瞧,老是坐在洞中修行。过了一十三年,他的姐姐再去看他,见那匹布仍是在那儿未动。

后来有一逃难的人到了那里,腹中饥饿,见了这位和尚衣服破烂的住在岩中,乃近前问他,向他化乞。他便到石岩边拾些石子,置于釜中,煮了一刻,拿来供食,犹如洋薯。其人饱餐而去。去之时,他与之言曰:“请勿外与人言。”

又过了些时,他想我在此修行这许多年了,也要结结缘吧。如是走到厦门,在一大路旁,搭一茅蓬,做施茶工作。这时是万历年间,皇帝的母亲皇太后死了,要请高僧做佛事。先想在京中请僧,因此时京中无大德高僧,皇太后乃托梦于万历皇帝,谓福建漳州有高僧。皇帝乃派人至福建漳州,迎请许多僧人进京做佛事,这些僧人都把行装整理进京,恰在这路边经过,其僧问曰:“诸位师父今日这样欢喜到哪里去啊?”

众曰:“我们现在奉旨进京,替皇帝做佛事,超荐太后去。”

曰:“我可同去否?”

曰:“你这样的苦恼,怎能同去呢?”

曰:“我不能念经,可以替你们挑行李。到京中去看看也是好的。”如是就同这些僧人挑行李进京去了。

这时皇帝知道他们要到了,乃叫人将《金刚经》一部埋于门坎下。这些僧人都不知道,一一的都进宫去了,唯有这位苦恼和尚行到那里,双膝跪下,合掌不入。那里看门的叫的叫,扯的扯,要他进去,他也不入,乃告知皇帝。此时皇帝心中有数,知是圣僧到了,遂亲来问曰:“何以不入?”

曰:“地下有金刚,故不敢进来。”

曰:“何不倒身而入?”

其僧闻之,便两手扑地,两脚朝天,打一个筋斗而入。皇帝深敬之,延于内庭款待,问以建坛修法事。

曰:“明朝五更开坛,坛建一台,只须幡引一幅,香烛供果一席就得。”

皇帝此时心中不悦,以为不够隆重,犹恐其僧无甚道德,乃叫两个御女为之沐浴。沐浴毕,其下体了然不动。御女乃告知皇帝,帝闻之益加敬悦,知其确为圣僧,乃依其示建坛。

次早升座说法,登台打一问讯,持幡至灵前曰:“我本不来,你偏要爱。一念无生,超升天界。”

法事毕,对帝曰:“恭喜太后解脱矣!”

帝甚疑惑,以为如此了事,恐功德未能做到。正在疑中,太后在空中曰:“请皇上礼谢圣僧,我已得超升矣。”帝惊喜再拜而谢,于内庭设斋供养。此时其僧见帝穿着花裤,目不转瞬,帝曰:“大德欢喜这裤否?”遂即脱下赠之。僧曰:“谢恩。”帝便封为龙裤国师。

斋毕,帝领至御花园游览。内有一宝塔,僧见塔甚喜,徘徊瞻仰,帝曰:“国师爱此塔乎?”曰:“此塔甚好!”曰:“可以将此塔敬送于师。”正要人撤送漳州修建,师曰:“不须撤送,我拿去就是。”言说之间,即将此塔置于袖中,腾空即去。帝甚惊悦,叹未曾有。

诸位,请看这是什么一回事呢?只因他出家以来,不杂用心,一向道心坚固。他的姐姐去看他也不理,衣衫破烂也不管,一匹布放了十三年也不要。你我反躬自问,是否能这样的用功?莫说一天到晚,自己的姐姐来了不理做不到,就是在止静后,看见监香行香,或旁人有点动静,也要瞅他一眼。这样的用功,话头怎样会熟呢?诸位只要去泥存水,水清自然月现,好好提起话头参看!

文本来源于:《虚云老和尚禅要》选辑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随喜分享• https://t.cn/RTv4Kyo

#佛教[超话]#你可能还不知道,除了打坐禅定,还有一种“世间定”,修好了,一辈子都不会缺钱花!

然不然问:“请教莫先生,保持能知能觉的标准是什么?是不是除了睡觉,清醒时间都算?”

尽善尽美问:“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心里想什么,能把握自己,算吗?”

我答:你们问到点子上了!要保持这个能知能觉的本心,分二个状态。

第一:日常工作之时,保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的态度,这个心无杂念的专一境界也是一种定,但这个是世间定,世间定修得好可以得福报。比如说你画画时的定力很高,你会出名,会发财。你打蓝球很专心,很用功,你打球的水平全国第一,你说你会不缺钱花?如果你卖产品很专心,所以质量与服务在当地第一,你的生意会不好吗?这就是世间定,可得福报。

第二:修禅时的禅定可不是只要保持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可以了这么简单。

若修禅定,双盘单盘散盘都可以,但上座后身体绝对不可以有一丝动摇,只要你身体一动,就很难入定。

入定前,眼睛绝对不可以闭上,因为眼睛一闭百阴生,什么乱七八糟的幻象都出来了,要睁开眼睛,视鼻端白,目不转睛,先定几分钟后才可以收回来闭上。为什么初上座眼睛不可动?因为眼为心灵之窗。眼不动则心不动,心不动则眼不动。等到眼睛快自然闭上之时,才可以闭上。

闭上眼睛后,保持身材丝毫不动,只管我就是我,心即是佛。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知而不随,静而不昏。身心久静,元气充足,气脉自然会发动。

气脉发动时,万万不可惊慌。你若大惊小怪,或用意念去引导气脉,会造成气脉错乱的,这一点千万切记!还有,任何人的气脉发动都是先督后任,因为督脉是阳脉之海。只有小周天通了才能通大周天。气冲督脉三关,并非一冲就通的,我光督脉就冲了近百次才通。还有,通了大小周天没有什么了不起,你还是原来的你,不一定会飞天遁地,不要刻意追求什么神通,以免招邪。

上座后,如果你能保持身材纹丝不动,时时刻刻保持能知能觉的我,很快就可以见到自性月轮的。其实见到自性月轮是很容易的事情,只要你能放下经典的文字,保持平常心去修禅定。修行之人,世间烦恼是很容易放下的,像万贯家财不要的人多的是,放下荣华富贵不是难事。最难的是你的宗教信仰,是你深信不疑的文字。我不是叫你去诽佛谤经,而是放下,放下与诽谤是两码事。

修禅定的法门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修任何一个法门,重点都是保持能知能觉的本心。

如著名的安般法门也如是,安般法门是佛陀教他的公子罗云尊者的,天下父母心,你说世尊教他儿子的法门会是一般的法门吗?见《增壹阿含经》安般品第十七云:

世尊告曰。于是。罗云。若有比丘乐于闲静无人之处。便正身正意。结跏趺坐。无他异念。系意鼻头。出息长知息长。入息长亦知息长。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尽观身体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时有息亦复知有。又时无息亦复知无。若息从心出亦复知从心出。若息从心入亦复知从心入。如是。罗云。能修行安般者。则无愁忧恼乱之想。获大果报。得甘露味。

注:“出息长知息长。入息长亦知息长。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你看懂了没有?关键是你只管知道就可以了,万万不可拔苗助长。这个关键就丹道上说的火候,谓之“圣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意重谓武火,意轻谓文火,这个火候就是似守非守,勿忘勿助,谓之药重半斤八两。你如果去抗制呼吸,刻意追求所谓的胎息,乃拔苗助长,无益身心,更难得定。不特安般法门如此,几乎二十五圣圆通法门皆是如此,保存正知正见的当下一念是关键。至于守窍,则不建议无师承者乱来,因为体质不同,境界不同,法脉不同,师承不同,守的位置都是不同的。至于无师自修者,宜一门深入,按次序去修。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要东修西学,心杂则到老一法不成。 https://t.cn/z8AH4Mn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小众高级的个性朋友圈文案1,漂亮 心狠 情绪稳定 自尊自爱2,你如星河如朝露3,至少我要成全我自己4,不做任何预设最快乐5,奔赴比询问动人多了6,你可以是不为任
  • 1.我们要先明白一点,幼年时期自己周围的重要人物的观点和并不代表所有人,自恋者想要远离痛苦,活出属于自己的松弛感,必须要深入自我,去觉察自身的自恋,只有先了解自
  • 到明年1月我已经在公仆的职位整整十年了,这十年,我为人民服务、为报恩还人情,是真的做到了“人民公仆”因为我一口水都没喝过他们的。温馨提示:今年,城乡居民参保需要
  •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13.芸则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良辰美景,不放轻过。——《浮生六记·闲情记趣》14.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
  •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14.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浮生六记·闲情记趣》14.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
  •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14.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浮生六记·闲情记趣》13.芸则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良辰美景,
  • 43、嗯,简单的菜,不简单的爱44、所有的乡愁都是因为馋45、每顿精确到7分饱,就意味着一年1095餐不幸福。26、家暖情浓,食物先知27、煎和熬都是变美味的方
  • #锦绣攻略[超话]# 迢迢云海隔山川,思念如潮久不散又到重阳日,登高祈福、踏秋赏菊小主们可以安排起来了[心]一起来和小明玉看一下活动预告吧(以下为活动预告内容,
  • 李先生的目的很明确,只要判定这份调解书是无效的,就可以拿着判决书来主张拆迁补偿协议书了。得知自己之所以会败诉都是因为那份调解协议后,李先生又收集证据,并第5次将
  • 即便是年纪小的女孩,一旦有不被接受的情绪,也会出现“你是不是更年期了”这样的嘲讽。“一句良言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看见每一个“看不见”的她们,倾听她们不被理解
  • 出生你没办法选择,婚姻有时候真的靠运气,唯一能让自己过好这一生的,就是具备调整自己情绪的能力,如果父母疼爱,良人相伴,那就不闹不作,好好珍惜。马铭泽上幼儿园的第
  • 陈克明此举获得广泛关注,更多是向年轻人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信息:无论年龄几何,只要心怀梦想,都有实现的可能。”陈克明对外称,他所在的公司从2016年起就完成了内
  • 那你死后永远快乐的“保险”。一颗善良的心,才是世间最美;善良的人,就是我们身边最平凡的英雄。
  • གང་གི་དྲིན་གྱིས་དགེ་བློ་འབྱུང་། ། འཇམ་པའི་དབྱངས་ལ་ཕྱག་འཚལ་ལོ། ། གང་གི་དྲིན་གྱིས
  • 白衣追日人笑问她道,“既然说你也是一个梦想狂人,那么你又有什么惊人的大梦想呢?” “就是这样,”追光人附和道,“也许正因为我们大家都年少轻狂,才都是梦想狂人,今
  • 谁知道真是个儿子,我高兴坏了,也就不再顾忌啥,心想要是我老婆知道了,就直接离婚,我和小江在一起。老婆都支持,那我就搬去跟小江住了,我觉得生活太美了,谁知道我儿子
  • 用他的话说:工作没有压力,领导也准备提拔他当副科,时间一大把,除了可以谈恋爱,好像也干不了什么,所谓的有时间但又不自由,他感觉这不是浪费时间,这是浪费生命,当了
  • 当时情绪真的差到了极致,真的很倒霉,我刚刚洗完的头发因为沾了酱结块了,我又重新去洗,两口吃完了炸鸡我还是好饿,想起今天的倒霉事,我一气之下写了差评,然后和lyt
  • ”你正和托尼老师说着话,已经有中意的发色了,没听出来齐司礼的弦外之音,“我还不饿,你饿了就先去吃吧。”“嗯,去找一只被剪秃毛的笨鸟,再不出现,恐怕她今晚都会焦虑
  • 今天起的太早了,不知道你的手机有没有设置静音,希望没有打扰你,我先去洗漱了,等会儿再回床上看会儿书,拜拜啦#灰原哀#最近的生活其实挺特么苦b的从被猫咬之后就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