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有一种婚姻,叫你妈觉得你们挺好!
知乎有个提问:怎么看待中国式亲人关系?
有条高赞回答说道:
“中国式亲人,就是血缘社会下的一个人性缩影。他们看待人,只会在利益和人情上下功夫,那些所谓的真情,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乍一看,觉得这句话言辞太过犀利,尤其是父母对儿女的亲情,爱是真的,至少情谊大于利益。
但怕就怕那句,“我们是为了你好”,因为这个“好”,并不适用于任何时候,特别是儿女的婚姻,能不插手就别插手!
长辈关心的点,真的跟你不同频
繁衍后代是父母和儿女最大的联系,也是不能触碰的底线。
而且这种执着不分婆婆和妈妈。
佟晨洁,这个不愿生孩子的女人,她就陷在婆婆、亲妈、老公的三面夹击里。
关于生孩子这件事,对综艺《婆婆和妈妈》里陈松伶的婆婆,印象最为深刻。
她不喜欢陈松伶,哪怕面对全国观众,她也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喜欢。
不仅仅是年龄的差距,最不跨越的就是陈松伶不能生孩子。
无视、哭、闹、刻意贬低…总而言之,她想尽一切办法表达自己对不能抱孙子的不满。
但其实,面对她这种明目张胆的想要孙子,以及明确自己的态度,反而更好应对。
就如陈松伶一样,她也不喜欢自己的婆婆,甚至连表面的功夫也懒得做。
而且还得到了老公、公公及全国观众的支持。
所以,她不仅赢了,而且是从内心的舒坦!
但佟晨洁呢?
她是实惨。
婆婆声泪俱下地表达自己想要孙子的想法,而且句句都踩在人心软的地方。
她无言以对,抿着唇不说话,好似她是做错事的一方。
再来就是佟晨洁的亲妈,这位老太太就更直接了。
先是直接问什么时候生孩子,又试图用“道歉”的方式,说服佟晨洁放下原生家庭的心结。
这个时候的佟晨洁,又是沉默,最关键的是她低了头!
相信很多网友跟我一样,想大声呐喊,“佟晨洁,你站起来,是你错了吗?你为什么不反驳?”
佟晨洁担心魏巍不能做个合格的父亲,担心孩子会重蹈自己的覆辙,担心有了孩子后,家庭的变化,是她不能承受的。
这对一个准备要孩子的女人很重要,但是这对父母辈却没那么重要。
因为生孩子对他们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你不愿生,就是矫情。
其次,魏巍都当着她们的年保证不喝酒了,佟晨洁就应该放心。
最后,就是佟晨洁婆婆的理由,“等我老了,能有个继续照顾你们,有个和你们说贴心话的人。”
看吧,两位妈妈谁都没有关注佟晨洁的担忧,反而找了各种各样的“为你好”的理由。
就连“保证魏巍不喝酒”,也是轻描淡写提了一嘴。
这不是让佟晨洁赌吗,赌个她已经知道不会有希望的结果吗?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其实,这句话是不完全对的,因为两个家庭不会为你的婚姻保驾护航,能守住婚姻的,只有齐心协力的两个当事人。
父母眼里的好,并没有那么好
很多时候,父母看到的好,只浮于表面。
“我们都是为了你好”,相信每个做儿女的人,都听过父母无数次这样的话。
但是这个“好”,掺杂了太多的东西。正如婚姻,经常会被插手一样。
哪怕前一晚吵的不可开交的小两口,哪怕顶着鼻青脸肿的面容,只要第二天能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这在父母眼里,他们依旧会觉得你们还好。
因为还没影响到他们认为的婚姻生活,话句话说,人不走到民政局,那就是没事!
难道父母是真的“眼瞎耳盲”,看不到自己的孩子不幸福吗?
不,父母是知道的。
如果你自己留意就能发现,只要你撇一下嘴,父母就知道你开不开心。
因为他们是过来人,他们什么都懂。
只是他们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便儿女闹到他们跟前,他们也只会说,“夫妻哪有隔夜仇。”顺便再附上一段自己的感情经历。
听了他们有理有据的分析后,这个时候的你,犹豫了,而父母呢,也满足了。
就这样,父母一次次的全力劝阻,不断加深了他们的“自我良好”和无休止的插手。
只是,我想劝那些轻易被父母“治住”的年轻人:
婚姻是两家人的事,但日子却是自己过的,一旦有了吵架的发生,最好要有自己坚定的立场。
无论是亲爸亲妈拦,还是公公婆婆劝,不止要坚定初衷,更要清楚表达,不然,你将陷入无止境的恶性循环里。
因为同一个问题重复的次数多了,就算你有理,就算父母也知道问题不在你,但他们也不愿站在你这边了。
佟晨洁就是如此。
明明婚姻问题不是生不生孩子,但所有人都统一了战线,矛头直指向她,最意难平的是,她竟又犹豫了!
家人的爱,理应是有边界的。
对于婚姻,父母无论如何都是占劝和组的。
但我们都知道,如果不是对婚姻失望的次数太多,谁会主动提离婚。
尤其是对于女人来说,说扒了一层皮也不为过。
达列夫说: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
也就是说,生活中90%的问题,都是自我边界不清导致的。
很多事情重要的不是怎么去做,而是为什么要去做。
知道了为什么,有了动机,一切都是时间问题。
佟晨洁的痛苦,就来自没有边界的边界感。
曾看过关于“对于婆婆家相处有何原则”的标准答案,是“友善帮助,避免干政”这句话。
觉得特别有道理,而且这句话也适用于“对待亲妈相处选择”。
反过来,亦是如此。
佟晨洁婆婆那句“婆婆就是婆婆,媳妇就是媳妇”,看起来边界很明显。
但她却用眼泪以及自己老了,逼佟晨洁早点生孩子。
同时,佟晨洁妈妈用眼泪和道歉,来掩饰她的愧疚。
但其实,她却是句句都在逼佟晨洁走上她的老路。
一个人缺乏界限感的迹象:没有分寸,没有好恶是非之分。太把自己当回事,不知自己是谁,控制欲太强,总以自我为中心。
说的大致就是佟晨洁。
中国是一个重亲情和联结,但缺乏界限感的社会。
亲人的过度索取和过依赖,早就注定了最深的伤害必将来自最亲的人。
一代人,一代婚姻
父母的婚姻,有没有爱情,都是他们的一辈子。
关于父母辈的婚姻,《父母爱情》就是最好的诠释。
这部剧其实挺好玩的,虽然名字关于爱情,故事讲得却是婚姻。
初看时,觉得安杰和江德福有爱情,有孩子,有事业,简直是婚姻的模范。
再看却截然相反,因为身为资本家大小姐的安杰,她所想象的爱情,是一个又高大又英俊的男人,穿着白色的西服,打着红色的领带,在月光下含情脉脉地望着她,说:Miss 安,我爱你。
而现实的婚姻却是不争馒头争口气,蛮劲巧劲一起使的粗人江德福。
矛盾的开始,必将带来层出不穷的矛盾。
正如他们的婚姻一样,冷淡高傲了一辈子的安杰,她的身体和精神都屈服在当下的政治和世俗里。
可她保留了喝咖啡的爱好,骨子里也刻画了刀叉的形状。
她真的一辈子都离不开江德福,这个给她安稳生活,饱受政治保护的糙老爷们。
但他们就是上一代的婚姻,别扭却坚持一辈子的婚姻。
但佟晨洁这一代呢?
自由恋爱,经济自由,两个完全独立的人,能让他们凑在一起的就是爱情。
没有爱情的婚姻,存在问题的婚姻,得不到保证的婚姻…
无论是占了哪一条,都足以让他们离婚,而且他们已经站在离婚的边缘。
就像一代人有一代色彩一样,婚姻自然也有不了跨越的鸿沟。而且,这种鸿沟是不能被跨越的,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一旦跨越了,哪一代婚姻都不能幸福。
面对父母,面对婚姻底线,明确表达远比沉默更有用
婚姻里,父母都不应该成为影响夫妻关系的障碍,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因为被父母劝阻在一起的感情,本质问题得不到改变,即便当着全家人的面好了,之后还是会不断暴露重复的问题。
到时候交恶的不仅是两个人,很有可能是两家人。
看到魏巍带着两个妈妈一起旅行,真的很感动,因为很少有人能做到。
但这不是生活的常态,只是一点甜。
而且她妈妈婚姻的不幸,不是她能终结的,因为爱是克制的,家人是有边界的。
被亲情绑架的婚姻,你一定要学会坚持,既要坚守住自己的边界,也要尊重他人的边界。远而不疏是种能力,近而不入是种智慧。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把西方社会格局中的人比作一捆一捆扎着的柴,聚在一起形成边界清晰的集合结构,而传统中国社会格局,像石头掷在水面上的波纹,每个人是涟漪中心,涟漪间互相干涉。
无界限就是打扰,就是冒犯,更是对他人生活的侵入,和对自己生活的伤害。
即使是亲人之间,也不能越俎代庖。很多时候,因为无界限感,而让事情变得复杂,人为地添乱。
写在最后:
这是我第三次写佟晨洁,她的离和不离关系不到我,我的观点她也未必看到,但她身上的问题,却是我们很多人共同存在的,也是无法起口辩驳的。
因为我们谁都不会轻易拿“刀子”捅自己的父母,父母是爱我们,只是结果是爱的递增,还是爱的“灾难”,就得另当别论了。

【楼市变局下的生存思辨:红线、杠杆与新赛道】

在体验了近20年的“速度与激情”后,房地产这趟列车走到了十字路口。

今年以来,在“房住不炒”的指导思想下,地产调控不断加码,融资管理“三条红线”、房地产信贷“五档管理”、土地出让“两集中”制度等先后出台,行业面临的政策环境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高杠杆—高增长”模式变得难以为继。

“活下去”,对于房企而言,从未如此真切。

9月18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发起主办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21届年会在上海圆满闭幕,数十位行业专家与房地产资深从业者围绕“穿越‘红线’:后杠杆时代的梦想与现实”这一主题,共同探讨了新周期、新形势、新理念下的市场逻辑和生存之道,并为变局中的行业提供了诸多启示。

后杠杆时代,地产企业的梦想如何安放?敬请关注本期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特刊。

房地产业正迎来二十年未有之变局。去年以来,随着“三条红线”“五档房贷”“两集中”供地等政策陆续落地,房地产行业的生存规则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房地产业市场化改革以来,沿用了20多年的“高杠杆—高增长”模式不再行之有效,企业的生存哲学也面临重构。

9月18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发起主办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21届年会在上海圆满闭幕,本次年会的主题是——“穿越‘红线’:后杠杆时代的梦想与现实”。数十位行业专家与房地产资深从业者共同探讨了新周期、新形势、新理念下的市场逻辑和生存之道,并为变局中的行业提供了诸多启示。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的开局之年。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中国经济的走势备受瞩目。曾作为经济增长稳定器的房地产业,也迎来重新定位的契机。”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副总编辑、21世纪报系总编辑邓红辉在致辞中表示。

邓红辉指出,去年以来,房地产融资“三条红线”、个人信贷“五档管理”政策陆续出台,使房地产业走向“去杠杆化”;集中供地制度推出,意味着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更加彻底;租购并举的强化,房地产税改革的推进,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又令房地产业的民生属性更加凸显,并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房地产企业既要赢得这场生存竞争,又需要在新时代重新锚定自己的位置,一场关乎行业生存与发展的思辨亟需展开。

此次论坛既有公开发言,又有闭门讨论,话题涉及政策、市场、企业、行业等各个层面,范围从房地产业延伸到物业、家居、建筑建材等多个上下游产业链。当日,大会还发布了《中国房地产产品力报告》,从终端的产品视角,探讨变局下的突围之道。2021年度“中国地产金砖奖”研究案例亦同时揭晓,为行业展示标杆的榜样。

变局之判
过去20年,中国房地产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轨道中,虽然在改善居住条件和助力经济增长方面功不可没,但一些“副作用”也渐渐凸显,比如土地财政依赖、金融风险累积、房价过高产生挤出效应,等等。

因此,近几年来,监管层通过在政策端的持续发力,试图改善这些局面,并促成市场的长期稳定。尤其是去年以来的政策持续收紧,显得坚决而有力。

“‘房住不炒’并非‘权宜之计’,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方向,因此不要去挑战中央坚持这一纲领的决心。”论坛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发布主题为“房地产发展任务”的演讲,强调了对政策的理解与执行。

冯俊进一步解释,住房产品既有投资属性,又有消费属性,这是不可变的。但从调控的角度,显然不能把满足投资需求放在第一位,所以“对中央的决心需要有个确切的认识”。

在调控政策的选择上,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贾康在演讲中表示,行政手段的“治标”如何对接基础性制度支撑的“治本”、形成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是房地产领域的关键问题。“要打造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一定要以基础性制度建设来治本。”

贾康说,启动房地产税立法早已进入决策层的改革日程考虑,房地产税改革的目标包含稳房价、深化省级以下分税制改革、优化再分配机制、提高直接税比重等四个方面。从实际操作上,当下存在房地产税进行试点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立法之后,对地方充分授权,区分不同情况分步推进。

他还认为,除房地产税改革之外,相关“基础性制度建设”至少还涉及土地制度、住房双轨制等。

那么,按照现有的趋势,行业将如何发展?

民生加银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指出,“我们不能延续过去20年的红利,更多的是我们不得不接受另一个时代的洗礼。”他表示,房地产行业的高增长远去是趋势性的,不是周期性的。“即便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整体的或结构性的有所放缓,它也一定不会迎来新的房地产的周期,周期是没有了,趋势性逐步下行。”

生存之道
“活着才有意义……关于安全、预期、速度,安全肯定是第一的。”在“强监管下的增长边界:安全、速度与预期”专场讨论中,当被问到现阶段企业策略的权衡时,金科股份副总裁张勇表示。

市场环境的巨变,正迫使房企重新考量各项战略目标的排序。近两年来,规模、利润、土储、多元化被提及的频率明显减少。相反,企业对现金流、负债、运营等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中南建设董事、中南置地高级副总裁唐晓东表示,只有安全的规模增长是有意义的。“当下一定是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既要求规模,又要求利润,然后又要求现金流,这个其实很难。你肯定要取舍,所以首先要安全。”

过去多年来,房企的一系列策略选择和运营模式都是以“快”为导向的。高杠杆、高周转、高增长,决定了房企在各个运营环节都要与之匹配。一旦降速,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企业如何平衡发展、安全这些事情,从我自己的从业经验来看,还是要回到‘既要、又要、还要、且要’。”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表示,企业经营是一个均衡的逻辑,不能只追求一面。

林中表示,旭辉会在增长、盈利和风险三个方面进行布局,这也分别对应行业地位、发展质量和安全边界三个层面。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会采用不同的协同模式,但不可偏废。

此外,由于房地产的开发销售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因此策略的选择也必须要有前瞻性。“今天碰到的问题可能都是过去两三年之前,甚至三四年之前埋下的,等到今天你发现了再来调整已经来不及了。”林中说。

回到当下,从业者的共识已经变成“保卫现金流”,然后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性调整。在谈及现阶段“解题方法”时,张勇表示,“去库存,收一收投资,备足现金。在组织架构上再做一些调整和优化,就是把力量用到资金端、财务端、营销端,而不是投资端。”

唐晓东也认为,“如果你手里库存足够多,坚决去库存,坚决把现金流找回来……企业做运营,在运营端体现出来的就是成本、供应链的管理,供应链的优势充分发挥起来,也能抗风险。”

突围之术
房地产业真的没有空间了吗?冯俊指出,今后几十年,房地产市场不可能保持20多个百分点的增长,但是保持现在的建设规模,既是需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总规模会保持在这么一个水平上。”

到202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突破1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也已达到17万亿元。该水平已是历史峰值,但对于常年以规模增长为追求的房企来说,若“蛋糕”不再变大,行业的“内卷”就不会停止。

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在演讲中表示,“十四五”期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大概率会突破20万亿元。但绝大多数房企制定的五年战略目标,销售额都有不少的增幅。如果加总,销售目标总和可能达到50万亿元。相差的30万亿元就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完全可以断言,未来的市场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完成销售目标的难度只会更大。”他表示。

论坛期间,兰德咨询产品力提升事业部和21世纪经济报道地产课题组联合发布了《中国房地产产品力报告(2021)》,对房地产产品力进行了系统的定义和梳理,并就提升产品力、实现销售突破提供了一系列的实操建议。与会人士普遍认为,随着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产品力的提升已成为现阶段的制胜“法宝”之一。

除此之外,随着存量时代的到来,资管赛道的机会也大量涌现。其中,在物管领域资本化浪潮崛起的背景下,物业显然已成为最受关注的领域。

今年,大会设置了“喧嚣与冷静:物业服务的资本化与增长密码”对话,对物管行业的发展进行专题讨论。雅生活集团执行董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大龙表示,在资本化的浪潮中,物业行业进入到新的发展时代,整个行业的聚集度在提升。但这只是企业实现增长的第一步,只有做好投后管理,提高服务力,才能给企业带来有效的增量。

越秀服务执行董事兼常务副总裁毛良敏认为,当下行业内有各种各样新的商业模式,也会进入各种各样的业态。但无论是何种业态和商业模式,核心基础都是把客户服务先做好,这是行业生存的底层逻辑。

关于行业未来的发展,龙湖智慧服务集团副总经理王建辉提出了“一个不变,两个转变”,不变的是这个行业的服务属性和民生属性,而行业的管理方式在未来一定会发生大的变化。此外,在科技的赋能下,作为劳动密集行业的物管行业或许会有新的变化。(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老铁说股##房地产##v光计划#

【我说文艺】林森:“知青”原点与时间之书 ——论韩少功长篇小说《日夜书》(下篇)

“日”与“夜”之二:革命与日常

《日夜书》在革命与日常之间处理得最有意味、最为复杂的人物,显然是马涛。作为叙述者陶小布的妻子马楠的哥哥,在《日夜书》中,马涛占据了极大的篇幅,也是全书中韩少功刻画得最耗心力的一位人物。马涛是一位“革命者”,或者说自以为的“革命者”,他读书甚多,有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体内涌动着革命者的坚韧,不少的知青都被他的魅力所倾倒,包括小说中的“我”——陶小布。除了有革命的理想,马涛也有胆量,在因密谋被揭发入狱之后,他仍然不改其志,他犹如永动机,一直喷涌出“革命”的力量。而且,他身上保持着这种状态数十年,直到多年后身处国外,仍是一副引领全世界思想革命的派头。在这个意义上,马涛是一个超脱之人,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世俗生活,为了某种“理想之光”便把一切都压了上去,从不后悔。我们可以不认可他的思想,可我们又很难不为他这种追索的毅力所震撼。马涛的让人难忘,当然不仅是因为这“伟光正”的一面,甚至可以说,韩少功刻画他、读者记住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另外一面。作为革命者的反面,马涛在日常生活当中,完全没有了那种面对历史、面对思想、面对时代的如鱼得水,他失去了那种“对自己入迷的书过目不忘,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某一段,甚至能准确锁定哪一页,讲一个小说或电影里的故事,也能风生水起和准确无误”的“超能力”。在日常生活当中,他“把姓王的喊成姓刘的,把杀猪的叫成弹棉花的,把人家的三大姨叫成四姑娘……”饭烧焦了,他路过几次也不熄火。马涛的这种“与生命相脱节的纯粹来自知识演绎的思想狂妄。他内心的自我膨胀和傲慢来自于知识给人带来的心理优越,他忽略了思想的奇葩只有落实到常识的现实才能开出真实的花”。马涛把一家人尤其是马楠伤害极深,陶小布作为旁观者,在讲述之时饱含愤恨。马涛对家人、朋友的伤害是持久性地,他甚至把自己的女儿笑月也丢给马楠,基本放弃了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这也酿成了小说结尾处笑月自杀的惨剧。而马涛本人,对那些被他伤害的人毫无知觉,只认为所有人都轻慢了他,他的“伟大”被所有人扼杀了——他认为马楠为保护他而在他下狱期间烧掉他的手稿,造成了他曾提出的某个伟大思想未被承认,这对他是摧毁性的。马涛的这些自以为是和思想狂妄,都身披一件“伟大”的外衣,他永远觉得身边人没有给他创造足够多的条件,让他一展身手,于是把“匕首”一次次刺向最亲的人。

革命的轰轰烈烈和日常的鸡毛蒜皮,在这里形成了某种刺眼的对比。一个个疑问也由此诞生:以牺牲身边最亲的人来完成的“革命”,是否具有合法性?连最亲的人都可以如此肆意践踏的理想,是否仍然值得尊敬?革命与日常的摩擦、冲突,是否就像“夜”未能融于“日”?

日”与“夜”之三:身体与精神

《日夜书》里,韩少功极力回归传统长篇的表达,更多地以故事本身来讲述,作者的强行介入不多,但也还是有。韩少功在故事讲述的中间,插入一些章节,分析人物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有“泄点与醉点”“准精神病”“器官与身体”等几个章节。“泄点与醉点”先分析了这两者的不同,这两个描述生理高潮的概念,“泄点”相当于饮食当中的“吃饱”,“醉点”相当于饮食当中的“吃好”。之后则是分析N、安燕、姚大甲、吴天保、贺亦民等人的性经历,试图从这里头,挖掘性经历与他们的性格演变、命运走向之间的隐秘关系。“准精神病”则是以蔡海伦、马楠、万哥、马涛几人的某些几近精神病的性格表现作为分析对象:蔡海伦无论任何场合,都把女权挂在嘴边,把所有的话题都引向关于女权的争论;马楠任何时候都让陶小布表达对她的爱,以此来证明他没有变心;万哥是一个穷怕的人,到南方最早开放的城市见识一番之后,心态失衡,导致后来被骗,而这个经历颇多的人,最后变成了喋喋不休的“营养专家”;马涛永远活在他的伟大理想和现实庸常的摩擦当中。“器官与身体”则主要是关于贺亦民的奇人奇事,贺身材很矮,也不识几个字,要谈女朋友还得请别人介绍《红楼梦》等名著中的典故,以方便其“找话题”,就是这么一个人,竟极有偏才,发现了电表上的极大漏洞,长期用电而表不走动,他还有多项技术专利……这个奇人也是畸人,他的腿与腰、手、脑、舌、耳、心等器官被韩少功缓缓道来。

身体作用于精神,精神也支撑着身体。很显然,这相对、相反的概念,被插入完整、线性的叙事当中,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花活儿,而是要在人物的命运向前发展的时候,稍微歇一歇,停下来思考那些被故事裹挟着往前的人物,除了社会的、时代的浪潮裹挟,还有没有一些不被注意的因素,潜在地影响着那群人的生命走向?作为个体,精神方面的追求、喜好甚至怪癖,其实也在左右着一个人——虽然这可能很难被我们所看见。除了精神,身体、样貌也跟一个人的成长息息相关,贺亦民就是一个例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泄点”和“醉点”,这本是身体上的反应,可这种身体反应,又往往抵达精神层面。身体和精神,显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连一体、互相转化的,就像“日”与“夜”的永远相连,不可分割。

日”与“夜”之四:少年与老年

《日夜书》里,人物从知青时期的少年,变成活在当下,逐步退出职场的老年。针对少年时期,韩少功少见地在自己的长篇小说当中书写爱情了——而对情感的书写,往往被视为韩少功的一个“薄弱环节”。《日夜书》不仅仅写爱情,甚至也有了性描写,这更是韩少功作品中罕见的。马楠为救哥哥马涛,去找徐副主任,被夺了初夜。后来的第22章、23章里,陶小布和马楠两人进行着让人唏嘘心碎的“第一次”。所谓的性描写,当然不是为了描写性,而是在对话、动作当中,写出马楠和陶小布所受到的身体、心理伤害。陶小布失败的第一次,当然是因为介怀马楠被徐副主任夺取了初夜——虽然他极力否认;马楠后来没法生育,跟当初的徐副主任是不是也有着某些隐秘的关系?这些被时代抛到山沟沟里的少年人,其被时代给予的伤害,通过一次“失败”的性关系,被折射出来。他们下乡之前的那种冲天豪情,被现实雨打风吹去。可以看出,韩少功在书写知青这一段少年生活的时候,既对那个时代保持着警惕性的思考,“将与自己同时代并且命运交集在一起的人作为麻雀,加以刻薄地剖析”,也有对这一段少年经历保持着某种刻骨的痛惜。

老年这一段,韩少功还写了职场,写了办公室政治。比如说第28章突然出现的陆学文,这个在厅长陶小布手下任副厅长的活宝,和陶小布来了一场“宫斗”。韩少功也写到了家庭里的日常,马涛和妻子离婚后,把女儿笑月丢给了马楠,陶小布和马楠之间为笑月的教育,发生了诸多摩擦。而马涛作为一个“时代英雄”,自以为在国外能呼风唤雨,却不过落得一个被鄙夷、嘲笑的下场,他开启一场国内之旅时,已经身患绝症,仍再次把陶小布等人折磨得七零八落。陶小布只能把这当成一个绝症之人的最后任性,把所有委屈吞回肚子。

抛弃掉历史的浪潮,仅仅时间本身,仅仅是少年变成老年的过程,就让人如此触目惊心。这种时间不舍昼夜的流逝感,通过少年和老年的对比,更显清晰,这也是属于作者的感怀,如黄灯所言,“在史铁生无法克服生理的极限早已离世之后,在张承志已越来越远离主流并自动边缘化的形单影只中,韩少功是否感到了一代人被历史的风吹雨打之后的落寞和悲凉?”

“日”与“夜”之五:畸人与英雄

《日夜书》里,韩少功一反《暗示》当中人物和故事只提供例证的方式,开始用心刻画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关于这一点,韩少功自己也说:“《日夜书》讲的是一些‘50后’国人的故事……他们是畸人,也是英雄。说畸人,是他们困于社会和时代的局限,有怯懦,有幻想,有自负,有盲目,有粗鄙……说英雄,是他们抗打击,能折腾,用于反抗,富于激情,相当于一片蓬蓬勃勃的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度和底层根系。”韩少功本人特别清楚这一代人身上的两面性,他看到了那些同龄人,在这数十年里的人生轨迹和恩怨纠葛,在这里,有人性暗淡的一面,也有人性光辉的一面;有时代不堪的一面,也有时代动人心魄的一面。很显然,真正有价值的思想、真正感人的人物,都绝非仅有所谓“正面”“正能量”的那一面,一定是两面甚至多面的混杂交织,其丰富性才足以让人从不同的入口进入,其丰富性才经得起推敲和细品,畸人和英雄同为一体两面,也是“日”与“夜”混杂交织的一种。

可以看出,韩少功在《日夜书》里,通过一组组相对概念的对照、彼此映射,来构建他心中的“50后”一代人的生命历程。它们有时是界限分明的,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日就是日夜就是夜;可更多时候,它们又是混合交织、互相转化的,黑可以逐步过度到白、日可以慢慢变成夜。所谓《日夜书》,有日、有夜,也得有“书”,有记录的冲动、有书写中的沉思和犹豫,才能组成这一代人、这一个时代的故事。

感性的“回归”

《日夜书》有着结构方面上的考量,比如说,大量的插叙、倒叙,使得过去的时空和后来的时空,得以穿插、映照。这种手法的运用,对于大体上知晓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读者,阅读障碍不算太大,可对于境外的读者,其进入难度肯定是存在的,以至于《日夜书》的台湾繁体字版、韩文版,不得不“将这部小说里的情节布局稍作调整”。除了跳跃和闪回的大量运用,还在一些章节中间插入“泄点与醉点”“准精神病”“器官与身体”等几个章节,隔断完整的阅读,让读者有放慢脚步、略作沉思的时间。

《日夜书》的首版简介上写着“知青一代的精神史,具有社会广角与人性深度的心灵书写,灵动的言表与深刻的思辨自然融合,当代文学独步标高之作。”“当代文学独步标高之作”这话我们可以当广告词来理解,前面的话则是对这部小说的概括。相对国内其他作家的作品,这句话是没有问题的,但相对韩少功自己的作品,其“思辨”其实是在“后撤”的,因为韩少功最擅长的思想,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最大的“压制”。《马桥词典》和《暗示》中,韩少功本人经常会跑出来,和作为叙事者的“我”混为一体,而且,因为这两部小说中,那个叙事者“我”都是没有姓名的,这就让作者韩少功和叙事者“我”的串场特别厉害。而在《日夜书》中,这一做法基本绝迹,韩少功本人隐遁了,只有作为叙事者的陶小布存在。从这一个小切片便可发现,韩少功在努力压制着思考的冲动,让故事本身去阐释,让故事自然生发意义,也就是说,在《日夜书》里,感性在大面积“回归”。

为什么在思考一代人命运的作品当中,韩少功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思辨,而“臣服”于故事本身?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在于,韩少功或许认为,他本人的思辨与历史的“真实”相比,他更愿意诚实地记录,而不是交出个人的思考——又或许,年满耳顺之年的韩少功,内心萦绕着当年知青生活里遇到的念念不忘的人,他的记录冲动远远大于他的思考冲动。“岁月流逝,数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弹指之间,千年变局。天地之间,唯心是归。当熠熠闪光的那么多人和物正变得模糊,相伴相守的日子渐次凋零,受惠者的一眼回望岂是多余?……放下技法,放下风格,放下创新野心,放下禁忌掐算和风险规避,一切从内心开始,便成了一件轻松的事。”把这些既畸人又英雄的旧日故交记录下来,以免他们被遗忘在历史的烟尘处,是韩少功写《日夜书》最大的缘由。把这些后来成为了官员、工人、民营企业家、艺术家、流亡者的知青一代如实呈现,让后人从活生生的人物和生活中,感受当时的历史现场,便是《日夜书》最大的价值。

也正是出于这最质朴的记录、“书”的初心,“感性”在《日夜书》里得到了“回归”,《日夜书》也成为韩少功笔下最像传统长篇小说的作品。韩少功的中短篇小说,完全符合我们对经典中短篇的理解,很少在作品当中直接以思辨性的语言进行介入,而多以故事来自然呈现。可长篇小说里,他的探索性太强,于是老老实实地讲故事,成为了一种“奢侈”,《日夜书》的出现,算是一个意外的特例。


——原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0年5月
----------------------------------------------------
林森,作家,《天涯》杂志副主编。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小镇》《捧一个冰椰子度过漫长夏日》《海风今岁寒》《小镇及其他》,长篇小说《关关雎鸠》《暖若春风》《岛》,诗集《海岛的忧郁》《月落星归》、随笔集《乡野之神》等。曾获茅盾文学新人奖、人民文学奖、百花文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北京文学奖、长江文艺双年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海南文学双年奖等,作品入选收获文学排行榜、中国小说排行榜、《扬子江评论》文学排行榜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位于山东省泰安市的泰山,泰山从很早时期开始,就被称之为我国的五岳之首,是我国最为知名的三乐之一,整个山峰的海拔高度达到了1545米,并且其上面的各种自然风景和保
  • #马上开车##谷爱凌两金一银收官##谷爱凌第二金##谷爱凌吸金能力有多强#、#谷爱凌狂揽20多个代言#、#谷爱凌代言##青蛙公主# 好长时间没开车了,原因是怀揣
  • 读美国人爱德华.德西的《内在动机》,心得颇多,深以为然。 德西认为,只是追求那些外界强加给他的价值和目标的人是不自由的,因为他丧失了内在动机和真正的自主,也无法
  • #美欧禁止俄罗斯主要银行使用SWIFT# #乌克兰局势#【俄被踢出结算系统!多国与俄互关领空!美无人机也出现了?乌11万难民入波兰】一夜过去,俄乌之间紧张的战斗
  • 瞎子点灯 一个漆黑的晚上,一个僧人走到一个荒僻的乡村化缘。他远远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提着一盏昏黄的灯,正从巷道的深处慢慢走来。 身边的村民说道:“瞎子过来了。
  • この世で一番好きな小山慶一郎様 入所21周年おめでとう!!!! いつも優しい ファンとNEWSを守るのあなた 愛してるよ そしてありがとう あなたの歌う
  • 焦煤、螺纹、纯碱周评 3.焦煤 经常看我们周评的应该都熟悉,焦煤从去年十二月份开始,我们基本都是看多做多为主,但是焦煤这一波上了2680之后,我们一直跟大家提示
  • #万众抗疫 网络人士在行动# KK直播《人民战“疫”》特别直播节目今天重点关注爱心人士八方驰援,企业调整生产增援一线、返工潮后物资供应如何保障、警民携手共渡难关
  • #佐藤健# C社与健君今天已更新VOOM了!3 月,NHK Publishing 将出版一本名为『みやぎから、』的书,暂译"来自宫城"/ “从宫城开始” 由佐藤
  • 刘诗诗,太早结婚了。 10年12步步惊心开机,13年3月拍续集,8月第三次合作。 11月公开恋情,15年1月就登记了,她哪里有时间抽离剧中感情,一直活在剧里然后
  • #SWIFT制裁对俄罗斯影响有多大#【“金融核弹”SWIFT制裁投向俄罗斯,威力究竟有多大?】俄罗斯的能源交易将受直接影响。 俄乌冲突愈演愈烈。当地时间2月2
  • 【2021年安徽#自贸区# 芜湖片区进出口总额65.9亿美元】2月2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
  • #热门楼盘推荐#【黄岛融创·影都学府】 价格:约23000-31000元/㎡ 全部户型:三居室(112~145㎡) 四居室(126~196㎡) 楼盘概况:融创·
  • #聚焦乌克兰局势#【安理会将举行会议要求联大就乌克兰局势决议草案召开紧急会议】当地时间2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更新议程,决定在2月27日下午召开特别会议。据了解
  • 只此青绿 只因看了你一眼 便从内心被你深深震撼 你那高耸的发髻 如群山历经风雨依然傲然冲天 你那盘旋的乌发 似千年流淌的河流滋润心田 你那一身青绿 犹如一幅水
  • #广州[超话]#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装修工程定点采购定点议价,金额139.238201万元; 广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三联路Y5-Y7(自编)雨水管抢修项目采
  • #我们为什么要读中国经典名著# 这套书在我书架上好多朋友问过,到底怎么样,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自己特别喜欢看四大名著,他们是非常符合咱们中国人的三观的。
  • #诗经[超话]##读诗经##佳词美句#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王风·采葛》 译:那采艾的姑娘哦,只要一天没见面,犹如隔了整三年。 大
  • All in电动!All in大众!上汽大众豹变 今年的广州车展让我们再次深刻体会到:电动化就是未来! 各大厂家无不在此发布或者上市自家最新的纯电动车型,而传
  • 文艺朋友圈文案 1.愿所得皆所期,所失皆无碍 2.最好的状态是未来可期 3.那些将要去的地方,都是素未谋面的故乡 4.对待自己温柔一点。你只不过是宇宙的孩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