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简阳##简阳美好生活# 【简阳的城市名片你知道吗?】从简阳置县于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有着丰厚的城市文化底蕴,“简州四状元”、圣德寺白塔...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简阳正在不断塑优城市品牌,擦亮城市名片,以更好的姿态走向未来,拥抱世界。

简阳羊肉汤创响城市名片

简阳羊肉汤闻名遐迩,是简阳独特的城市名片、文化名片,也是市民群众生活方式的共同价值选择。

简阳人对外谈起家乡,必说简阳羊肉汤,而一提起简阳羊肉汤,简阳人就按捺不住自豪。市作协名誉主席杨小愿在《羊肉汤的前世今生》一文中,将简阳羊肉汤的发展轨迹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及之前,羊肉汤作为简阳地方土特产,是生活水平较高的少数人的早餐;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中后期至2003年,羊肉汤成为大众家常便饭;
◆第三阶段始于2003年第一届羊肉美食节,从此政府功能显现,扶持产业、推广品牌,掀起以“简阳羊肉汤”为标志商品的羊产业声势。2005年6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专题片《一锅汤熬掉50万只羊》,则把声势波及全国层面。

以2003年第一届羊肉美食节为契机,简阳每年冬至前后都会隆重举办羊肉美食节,以羊为媒,融餐饮、文化、旅游、羊业、招商和对外交流开放为一体,目前已成功举办了17届,“简阳羊肉汤”的商业价值、品牌价值、文化价值也在节庆中得以极大提升,逐渐成为简阳的特色品牌。

把简阳羊肉汤做成知名品牌,做成一张具有诱惑力的地域名片,做成一个可促进经济发展的大产业。政府扶持并主导,行业协会牵头,举办羊肉美食节,成立产业协会,注册“简阳羊肉汤”商标,统一店面、店招和标识,规范行业标准,完善服务体系……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简阳羊肉汤从小格调早餐,到三餐皆宜的健康美食,美名远播,美味远扬,成为地方特色风味的代表。

羊肉汤的发展让羊产业随之兴盛,给传统农业和第三产业注入巨大能。

据《简阳羊肉汤》一书记载,1996年,简阳出栏山羊只有22万只,2000年已近60万只,2004年达120万只,2006年126万只,到2007年,简阳规模化养殖户达800多户,养殖专业户80000多户,存栏山羊50万只、出栏山羊130万只,递增速度十分明显,山羊养殖业在呈现出兴旺势头时,也见证了简阳城市建设和经济全面发展。

说起简阳羊肉汤,十里八村的人几乎都知道,其可谓是简阳独特的城市名片、文化名片;谈起遍布全球的海底捞火锅,其发源于简阳,走向了世界;还有可口诱人的简阳晚白桃皆是简阳优质产品;“打通龙泉山,引水灌良田”的“东灌”精神鼓励着新时代的青年不断奋进。

公园城市展现城市风貌

简阳素有“蜀都东来第一州”“入蜀最宜游简郡”“天府雄州”之美誉,自古便是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之地。壮美的历史、至美的人文、秀美的风光,构成了简阳千百年来一以贯之的宜业宜居品质。

如今,沿雄州大道一路前行,沿街林立的商铺人来人往,翻过绵延的鳌山公园,空气湿润、绿植渐密,不少市民抱着猫、牵着狗漫步在蜿蜒的绿道上……好一幅生态宜人、生活宜居、生产宜业的城市画卷。

生态,是公园城市的底色

近年来,简阳厚植生态本底优势,实施一批提升城市颜值的绿化景观工程并取得实效,植绿增绿77.4万平方米,新增绿地5万平方米,建成各级绿道167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39.61%。

“有山亦有水,简阳,自古就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从牛鞞古渡到石桥码头,一条千年水路,见证了简阳曾经的繁华和千舟待发的“水市”盛景。千里沱江穿城而过,汩汩岷江水润泽良田百万亩,水构成了简阳日常生活的灵魂;巍巍龙泉山高耸入云,清秀鳌山草木葳蕤,山成全了简阳的城市性格。

当山水成为简阳城市发展的生态哲学、美好向往,建设宜业宜居山水公园城市就成了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市民生活的价值归依,活跃经济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简阳坚定践行公园城市理念,按照“精筑城、广聚人、强功能、兴产业”的营城思路,认真践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要求,准确把握东进区域目标定位,立足简阳厚重历史人文、秀丽山水风景、独特地形地貌和城市有机更新,塑造体现时代特征、地域特质的城市风貌,不断提升城市宜业宜居品质,城市人口经济承载力持续增强,城市人口规模由29万人增长至38万人,城镇化率由41.6%增加至55%,东来印象、鳌山公园等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竣工投用,宜业宜居山水公园城市形态初步显现。

文化酝酿城市发展底蕴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是城市对外展示形象的最好的名片,也是城市内在的强劲人文磁场。

“一座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简阳置县于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文化上有“简州四状元”、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克芹,也出过罗淑等文人墨客,简州八景、圣德寺白塔讲述着千年的历史;经济上,简阳曾是“棉花之乡”,石桥的井盐更是远销各地;葫芦坝承载着简阳生态文明……

如今,从秦砖汉瓦中走来的简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摇身一变,成了成渝主轴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枢纽桥梁、成都东进的主战场和“两区一城”建设的重要协作区。角色的转变,既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文化积累的过程。

有人说简阳伴随天府国际机场的落地迎来了新的热度。其实,简阳自古就是“蜀都东大门”,是一座包容开放的城市,在历史的册页中留下了诸多高光时刻。

近年来,简阳先后举办的文化艺术节、各类主题书画摄影展、名家走进简阳文学交流活动,开展了“简阳文化挖掘及凝练”课题研究,让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传承;中华龙舟大赛、全民健身太极拳比赛、书香进农家、体验非遗等系列群众参与度高的文化赛事和活动,让更多的人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承与弘扬历史文化。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简阳的热度保持不减。

经济活动的起点与终点都是文化

◆每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都拥有自己的城市文化和品牌。

国内,北京是首都,上海是“东方魅力都会”,广州号称“千年商都”,香港是活力与创新的“亚洲国际都会”;巴黎以时装和香水成就时尚之都,日内瓦因云集了200多个国际机构成为著名的国际会议中心。

对标先进发达城市的治理理念,简阳应该以“国际化”眼光、“大都市”水准,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推动由县级城市向区域城市转型跃升,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品质,更好地彰显高品质宜业宜居的魅力。

#我的微博之力#新年伊始,小明太极和必胜客联合出品的长篇连载漫画《必胜至尊》正式在爱奇艺漫画以及小明太极旗下8大平台上线。此次合作,代表全球知名餐饮品牌与高品质国漫平台正式强强联手,品牌效益和商业价值相互成就,将为动漫跨界营销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路径。#综艺安利##国产动漫# https://t.cn/z8nPd13

#简阳播报# 【高质量发展攻坚年 干好“四件大事”】“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起航。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大运会举办之年,成都将以“高质量发展攻坚年”为主题,重点抓好唱好“双城记”、服务新格局、建好示范区、办好大运会“四件大事”。具体怎么干?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与会人员展开热烈讨论,纷纷表示,将努力攻坚克难推进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全力以赴推动全市经济行稳致远,确保“十四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

唱好“双城记” 共建经济圈

今年,成渝合作务实推进,通过深入落实川渝合作部署,签署合作协议69项,236个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完成成渝高铁提质改造工程、实现成渝一小时通达,成达万高铁开工建设,成渝中线高铁即将开工,成渝两地实现公交、轨道“一码”通乘。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交给成都的重大任务,是全面提升成都战略定位和优势能级的宝贵机遇。”这是与会代表们的共识,也是心声。

成都东部新区地处成渝发展主轴和成德眉资连接地带的核心区域,拥有天府国际机场和东部新区铁路枢纽站“双港”枢纽,具备“内循环”区域优势和“外循环”门户功能。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书记张瑛说,“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机遇做强链接全球的门户枢纽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着力打造国内循环的产业腹地和国际循环的流量链接。”

在过去的一年里,成德眉资同城化走深走实。成都牵头组建了同城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以经济区理念统一编制都市圈发展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和专项规划;联合发布了三批同城化城市机会清单,成立了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联盟等。如何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是此次全会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尹宏说,将从提升同城化的话语权、活化同城化的跨界度和激化同城化的软实力来“做文章”。

2021年,我市将聚焦“两中心两地”战略目标,全面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持续深化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大力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推进“三区三带”产业协作带建设和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加快成德S11线、成眉S5线、成资S3线、成都外环铁路等都市圈铁路规划建设,促进成都都市圈内圈同城化、外圈一体化。深入落实川渝合作部署、务实推进成渝合作,完善合作对接机制,促进产业体系协作协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成渝中线高铁、成达万高铁等建设,不断强化“双核”引领,辐射带动川渝地区实现联动发展。还将推动“成渝+”,加强与西安、南宁、昆明等城市战略合作,规划建设成都至昆明高铁、成都至西安高铁新通道,加快成都至兰州、成都至西宁铁路建设,深化与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城市合作,凝聚区域发展新合力、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

服务新格局 创造新动能

本月底,天府国际机场将迎来试飞,明年将正式通航,成都将正式迈入“一市两场”时代,国际资源配置能力和全球要素运筹能力将大幅提升,更高质量的开放型经济水平将显著跃升,将引领全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格局更加完善。

今年1—11月,中欧班列(成都)逆势上扬开行2149列,中欧班列目前累计开行超6000列,保持全国领跑水平。成渝两地今年携手开通中欧班列10000列。作为全市对外开放的“前沿”,青白江区委书记池勇说,“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战略机遇,率先探索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指引,加快把青白江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的成都北部中心。”

上周,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十三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成都建设泛欧泛亚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成都国际铁路港体现了应有的担当和作为。”青白江国际铁路港管委会主任郑泉峰说,“‘十四五’开局之际,全市描绘了今后五年美好的发展蓝图。成都国际铁路港作为开放枢纽,要体现亚蓉欧陆港主枢纽的功能和地位。”

就明年经济工作,全会提出,建强科技强市创新驱动引擎。对此,市科技局局长丁小斌说,“将坚持创新引领,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助推建设以创新为新动能的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体来说,在创新体系构架方面,聚焦科技创新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综合性国家科技中心、天府实验室等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在空间布局方面,聚焦健全创新全链条,做好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以及54个高品质科创空间、66个产业功能区的科技创新服务支撑;面向未来,前瞻布局量子互联网、合成生物等前沿技术,实现原创技术引领性突破。围绕光电信息、医学健康等,布局一批大科学装置和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

“围绕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个战略目标,我们将积极争取国家培育建设试点,对标纽约、巴黎、东京等领先城市的核心服务功能和品牌创生动能,着力建设消费新场景试验田、消费新业态策源地、消费新模式先行区和消费新生态培育场,打造呈现一批夜间经济新热点、户外消费新潮流、社区商业新体验、跨境电商新平台和国际商圈新地标,显著提升成都的国际消费资源吸引力、新型消费市场原创力、供应链快速响应力和高品质生活引领力。”商务局局长张金泉说。

建好示范区 厚植新优势

成都提出,要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厚植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优势。要坚决扛起示范区建设的政治责任,主动当好“试验田”、探索新路子,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实践经验,形成以先进营城理念、独特生态本底、创新创业环境、鲜明生活特质为核心的比较优势。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市公园城市局局长杨小广带来了“施工图”——“十四五”期间,将持续涵养生态、美化生活,塑造蓝绿交织城园相融的城市形态,夯实承载幸福美好生活的生态本底,促进城市自然有序生长。

在公园城市建设中,锦城公园是成都兴城集团参与建设的工程之一。成都兴城集团董事长任志能现场透露,锦城公园一级绿道环线即将在2021年4月贯通。“形成比较优势的成效在城市项目中随处可见。”兴城集团近年来打造了大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锦城主题生态公园,促进滑翔伞、旱雪等项目落地,同时培育了一批品牌首店、品牌餐厅、时尚秀展等新兴业态。进行多重布局的原因,在于其实施的“以城市品质价值提升平衡建设投入的建设模式”和“以消费场景营造平衡管护费用的发展模式”。

大邑县委书记连华说,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成都以全球视野扩大开放格局,通过更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组织方式,更人本化和生态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大胆进入“无人区”,科学创新务实进行谋划实践,开创性地抓住了城市提升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暴力”拉升了城市在全球世界城市行列的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强有力构建起承载国家战略、担负国家使命、跻身世界城市的功能体系。“下一步,大邑将坚定‘西控’战略定力,高质量建设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为成都‘建设雪山下的公园城市’贡献好‘雪山’力量。”连华说。

办好大运会 搞活一座城

全会上,市体育局局长熊艳透露,由于大运会将综合考虑18个竞赛项目和城市体育设施情况,共设置了比赛训练场馆49处(其中新建场馆13处、改造场馆36处)和1个主媒体中心。目前13处新建场馆和主媒体中心全部完成主体结构,36处改造场馆全部开工,所有新建改造场馆目前已完工10处,计划明年4月全部完工。

2021年,我市将全力推进大运会筹备工作。集中力量保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期保质完工;高水平开展示范场馆演练,高标准打造赛事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后勤保障水平,在做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前提下,力争高质量办好大运会。同时,还将做好各类极端情况发生的应急预案和最坏准备,强化备赛工作韧性和弹性。还将围绕大运会做好城市有机更新。秉持“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全力推进体育场馆、轨道交通、生态工程等提档升级,全面促进城市面貌有机更新,让广大市民看见城市的变化、分享赛事的红利。

我市还将积极谋划“后大运”经济。强化大运会场馆遗产规划利用,推动赛事聚集的资源要素向旅游、餐饮、零售等延伸发展,依托大运会品牌聚集更多优质项目、增加更多就业机会,最大限度发挥“后大运”经济效应。(成都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吓!绵阳一女子凌晨5点路边停车睡觉,遭男子用灭火器敲玻璃……
  • 偶像练习生蔡徐坤为什么退出第四组 蔡徐坤为什么选rap组
  • 一个数独引发的惨案:零知识证明 Zero-Knowledge Proof
  • 粉丝: 关晓彤配不上鹿晗的4个理由
  • 宿舍晚报|女神老师结合理论知识讲3周鹿晗八卦,课程人气爆满;大学生把寝室改造成咖啡馆,安慰表白失败的人......
  • 痛心!26岁漂亮女子遭丈夫家暴身亡,只因与男同事吃了个饭!
  • 靳梦佳为何单身?张亮一句话戳破真相...
  • “别再让孩子看《小猪佩奇》了!”一个妈妈吐槽引起无数共鸣!
  • 婚礼前请前女友吃饭遭悔婚 !!前任是不能触碰的雷点
  • 赵丽颖,刘诗诗、章泽天,范丞丞,马可,于朦胧......
  • 偶像练习生导师合作舞台 范丞丞当特务 周洁琼大秀热辣舞技
  • 晚餐决定你的体重和寿命?!
  • TED演讲:不要公开宣布你的个人目标
  • 杨迪手指被卡在凳子洞里 沈梦辰拍照全程记录:你是怎么做到的
  • 阿娇发文挺张韶涵
  • 大S生二胎差点要命!妹子们,快看看你的身体真的健康吗?
  • 河北一老人与儿媳发生争吵,将孙女从高楼扔出窗外致死被公诉...
  • 长见识!商场广播突然换歌,竟还有这意思…
  • 川普大帝抖一抖,亚马逊蒸发530亿!
  • "0元打车"重现江湖,美团打车与滴滴打车补贴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