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梁溪!不仅是颜值高……】梁溪如同一棵老树,既要做好浇水施肥的工作,使其生长的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也要做好修枝剪叶的工作,使其生长的错落有致、美观整洁。2020年,梁溪区整合优化布局、深挖历史文脉、推进配套设施建设,在建设高质量发展新无锡进程中擎画“魅力梁溪、创新梁溪”新蓝图。
  魅影霓裳耀街巷
  “城市即景区,旅游即生活”,这一年,朋友圈里的“梁溪美照”越来越多。无论是各个景区的花花草草,还是街区社区的街景小品,梁溪的不少角落,颜值都在悄然提升。其中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市中心组团出现的三条特色街巷。
  苏家弄北起人民中路,南至田基浜,全长约250米,虽地处闹市,但闹中取静,曲径通幽,且毗邻闻名遐迩的东林书院。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现已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它的存在更为苏家弄融入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使街巷的整体意境与周边的建筑、环境相协调,梁溪区对道路基础设施、两侧墙面进行了修缮,还将具有江南特色的粉墙黛瓦建筑风格融入围墙立面的改造之中,并对沿路绿化进行了专项品质提升,突出街巷幽静雅致的品位格调。小巷虽小,却能尽容闹市喧嚣。
  穿过苏家弄便是惠巷,惠巷紧靠王选事迹陈列馆,由西至东穿过东林书院与第一女中之间。这次改造过程中,梁溪区着力将惠巷打通,实现了小娄巷、王选事迹陈列馆、东林书院这条历史文旅线路的串珠,也为周边居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惠巷口改造过程中利用民国风情的牌楼铁艺装饰效果,进一步提升了街巷整体的视觉景观。
  再向南行便进入全长185米的崇宁弄,崇宁弄两侧的墙体立面上都融入了具有古韵特色的彩绘艺术,生动活泼,惟妙惟肖,其中“梁溪有福”彩绘设计中的男女福娃形象就是整条历史文旅线路导向导视系统的LOGO图案。走过崇宁弄,还能脚踏富有动感的彩虹步道,步道趣味化的创意不禁让人忆起儿时上学的情景和求学的快乐!考虑到周边有第一女子中学、崇宁路小学,上学放学时段人流车流密集,梁溪区还在改造过程中特意用彩色沥青铺设了这条方便学生通行的安全步道,打造“最美求学路”。沿路还能看到“四分类”的智能垃圾回收箱体,一改以往脏乱差的垃圾收集点面貌,引领着垃圾分类的生活新时尚。
  最值得一提的是,整个街巷改造项目中的管线落地工程。原本老街的架空线缆都是杂乱无章,抬头一看仿佛织了一张张的“蜘蛛网”。梁溪区经过细致物探,对接三大通行运营商,最终完成了通信电缆的入地工作,拔除了路面上既影响美观又影响交通的电线杆,亮化天际线的同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新生路、沙巷、前西溪,一条条特色高品质街巷都已焕然新生,“百巷梁溪”工程不仅美化了城区,更串联起了历史人文景点。梁溪区将开足马力,加速打造梁溪区全域精品旅游线路,更好的展现“魅力梁溪、创新梁溪”新面貌。


  力除旧顽见新章
  在人们固有的映像中,凡是老新村周边就意味着脏乱差堵,然而梁溪区却想啃啃这些硬骨头。2020年,梁溪区针对辖区165条背街小巷、最脏乱差道路进行改造提升,誓要拔钉摘旗,坚决打赢梁溪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一役。
  曹张路是无锡最神奇的老街,许多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市井美食、网红小店都在这里生根发芽,里面深藏着那些令锡城百姓难以忘怀的味道,但是随着时间的流转,老街的问题也凸显无疑。流动摊贩聚集、停车秩序紊乱、占道经营严重,彻底整治已迫在眉睫。
  梁溪区秉持“大战取全胜、大考得高分”的原则,针对曹张路的现有情况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改造。如今再踏入曹张路,不见了破败不堪的铁皮商铺,取而代之的是新增的景观小游园,配上几张长椅,偶然见到几位老人惬意的坐在一起晒着太阳聊着天,不时发出居住环境变化的感慨;道路一侧新规划的停车线整齐的停放着一辆辆小汽车,使得原先混乱的交通秩序得以缓解;再往里走,全新的门头店招给美食小店注入新的活力,呈现出了老新村的新气象;最直观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道路两端的文化墙,老式自行车、缝纫机造型诉说着这条路的历史沉淀,各个时段的老照片、老图片讲述着时代变迁中的无锡故事。许久不来的老人家走在路上不禁有些恍惚,直到那熟悉的一间间店铺名称再次映入眼帘、一声声亲切的交谈再次传入耳中,才发现原来是曹张路一次华丽的转身。
  与曹张路相比,槐古支路则承担了更多,这条被市民戏称为“最难走的路”,连接着解放南路和朝阳农贸市场。这里有花鸟市场、古玩市场等六七个市场,双休日日均人流量6万人次左右,高峰可达8至10万人次。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持续改善项目落地,“最难走的路”变成了“最靓的风景线”。道路两侧的白墙上彩绘了一幅幅富有江南水乡风情的隽美图案,与周边古运河景区风光带巧妙融合,彰显“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的锡城特色,可谓“人在城中行,如在画中游”。新增17处非机动车停车点,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非机动车停车压力。新架设的人行天桥更是很好的解决了长期困扰市民过马路的烦恼,暖心的手扶电梯更彰显人文关怀,让老人更加轻松自在。马路周边的门头美化亮化做的尤为精致,配合妙光塔的墙绘相得益彰。


  梁城美景众宾悦
  激活沉睡资源,打造社区亮点。2020年,梁溪区对全区50个老旧小区内存在的热点、难点、脏点、乱点进行绿化提升、基础设施改造、立面粉刷、小游园建设、道路修补等一系列补短板、惠民生、提品质工程,全面提高老旧小区的环境和品质,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努力提升百姓幸福感、安全感、满足感。
  舞一套轻松自然的《八段锦》,唱一曲民间小调《无锡景》,长庆亭内,二胡声声、拳风阵阵、衣袂飘飘,于招式间领悟养生之道。和泰苑小区内原先垃圾乱堆的闲置地如今变成居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好去处,古朴典雅的四角凉亭,与周围的青竹白墙交相辉映,四周花草点缀,漫步其中,好不惬意;老旧小区实现“精致美”,幸福指数节节高。在民丰社区,脚踏三色彩虹步道,感受着河中碧水微澜,林间鸟语花香,仿佛一切美好尽在脚下。殊不知之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甚至有居民把绿化带当成自家菜园。现通过铺设健彩虹步道,增加健身器材,小区绿化修补,再配上造型别致的景观廊架,新桥花园小区实现华丽变身,红黄蓝三色彩虹步道为蜿蜒的蒲社河镶上了彩色花边,给老新村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精致美”;因地制宜打造精品小游园,扮靓小区“会客厅”。修复破损路面,铺上健身步道,修缮健身器材,添置休闲座椅,提升绿化品质,优化空间环境......如今,运河边西门桥堍一处曾被闲置的角落已重新焕发了生机,六棵高高的香樟树组成了“六棵树会客厅”,闲暇之余,附近居民到“会客厅”打打卡、散散步、聊聊天,享受着属于老城厢的欢乐时光,老人的脸在阳光的映衬下笑成了一朵花,小伙脸上的酒窝笑成了弥勒佛,笑容里的小康,越走越踏实。“泰隆亭落座泰隆,名居屋乐享名居”,原本的泥地如今已经旧貌换新颜,泰隆亭内欢声笑语,好不热闹!居民自创的对联更是为游园锦上添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对游园的喜爱,对幸福生活的满足;白墙黛瓦、镂空花窗,大气磅礴间又不失精致典雅,塔影二村古典韵味新门头,给市民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古运五爱苑内一处复古景观长廊让人眼前一亮,重新修整后的健康步道一眼望不到头,两边苗木葱郁,附近居民徜徉其中,舒适惬意!优化静态停车秩序,打通“杨梗阻”,铸就“惠民路”,沁园新村内废弃地改造成共享单车位,惠景家园小区内增加非机动车停车棚,通过精细化管理,让市民共享城市发展“红利”。


  溪畔回首再远航
  梁溪河见证了无锡的发展,更是梁溪区名字的由来。在梁溪河畔回首2020,这不仅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还是梁溪区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这一年是忙碌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更是收获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梁溪区收获了城市精细化管理体制的日臻完善,收获了人居环境的日渐优美,更收获了百姓幸福指数的逐步攀升。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放眼未来,站在新的起点上,梁溪区将继往开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全区人民、不断造福全区人民、牢牢植根全区人民,向更光辉的彼岸扬帆再出发!

#青春诗会#
【草木二记#原创#】

  桂花
  我从一座城市奔波到另一座城市,时令已是秋天,南方的风送来一阵又一阵的桂花香。江南的秋,因了暗香浮动的桂花,显出它独特的韵味。十二世纪,金国皇帝完颜亮读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对江南的富足美丽怦然心动,以致铁骑南下。这倒真应了这句话——男人雄霸天下或者归于浮屠的动机有时就是这么简单,可以源于一首美妙的诗,可以因为一双妩媚的眼,也可以因为一朵花。
  秋分时节,桂花开得闹猛。走到哪里,都可以闻到桂花的香,我生活的城市,是座阳刚豪迈的城市,一到秋天,因了桂花,倒显出几分别样的柔情。
  江南之地,桂花遍地。写过“能不忆江南”的白居易,曾在杭州为官,对江南景物多有赞美,他喜欢“山寺月中寻桂子”。杭州是座被桂香浸润着的城市,秋分时节,满城桂香,简直香到人的五脏六腑里,好像中了迷魂香,让人迷迷瞪瞪的。你得承认,农历八月的花魁,就是桂花,难怪八月又叫桂月。这时节别的什么花,无论怎样的争奇斗艳,风头都被桂花抢了去。桂花有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若论香味,以金桂最为浓郁,它的香,就像那种风头最健的女子,有饱满的青春垫底,任性起来,是不管不顾的那种。有人闻了桂香会发诗兴,有人闻到桂香便会怀人,还有人,闻到桂花的甜香,竟然起了性欲,郁达夫有一篇小说《迟桂花》,里面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因为开的迟,所以日子也经得久。”以致郁达夫结结巴巴地说,“我,我闻了,似乎要起性欲冲动的样子。”郁达夫是个情种,似乎还有点性欲亢进。
  赏桂也须当时,去年秋分时节,雨水特别多,几场秋雨下来,桂花像是受了情伤似的,香味减了几分。今年秋分,天气晴好,桂花的香味,较往年浓郁。桂子开时,我正好在天台出差,周末时,一帮文友找了一处桂花园。我们在桂花树下,清谈,说笑,秋风吹过,扑簌簌飘下桂花雨,落到发上、身上,也落在茶杯里,人闲桂花落,并非妄言。有桂花落下,这清茶成了桂花茶。真个是偷闲半日,抵去十年尘梦。
  桂花可酿成金黄的桂花酒,广寒宫里的吴刚捧出的就是桂花酒。还可以做成桂花露,那个风情万种的秦淮名妓董小宛就很会这一手:“酿饴为露,和以盐梅,凡有色香花蕊,皆于初放时采渍之,经年香味颜色不变,红鲜如摘,而花汁融液露中,入口喷鼻,奇香异艳,非复恒有。”平常日子里的风花雪月,最能打动人。
  每年秋天,我都会腌上几瓶糖桂花。记得第一次腌糖桂花还是少年时,以前老温岭中学有一棵很大很大的桂花树,花开时,整个校园都可以闻到它的香气,那时的我,年少,桂花开时,常一蹦一跳去桂花树下捡拾桂花,捡满一手帕回来,用温开水洗净,在吸水的纸上摊开,再放至阴凉处晾干,然后,一层白糖一层桂花腌渍起来。月余,即可食。煮银耳、莲子、八宝粥、汤圆时,撒上一小勺,别有风味——是实实在在的秋天味道。
  国庆长假,怕人多,没出远门,去爬家门口的白云山。从白云阁下来,绕到一家农家小院,院子里,有两棵粗大的桂花树,一人还抱不过来,想来有些年头。桂花树下有一大箩筐金黄金黄的桂花。老妇人说,是刚从树上打下来的。一冲动,我把这一箩筐的桂花全买下,足有二三十斤。回家后,腌了好几大瓶的糖桂花,把家里的瓶瓶罐罐全填满了,剩下的做了桂花枕。这桂花枕着实香,睡了几天,头发里满是桂花的香气。去食堂打菜,排在后面的美女问我,你是不是用了桂花味的洗发露,怎么那么香啊。
  开在城里的这些花树,不仅是一棵树,还依附着我们的记忆和感情,我很赞同阿来说的这句话:当这个城市没有很多古老建筑让我们的情感来依止,多一些与这个城市相伴始终的植物也是一个可靠的途径。
  桂花开时,秋光很美。春天容易相思,秋天容易怀人,所以文人们容易伤春悲秋,我是不会悲伤的,因为带着桂香的秋风,已经将弥漫在心间的一切轻愁吹散。有花如此,人生不应有恨。
  红蓼
  天已经蓝了快一个月。家乡的天空真是蓝,蓝天、白云时常可见,不像一些城市,一年到头阴着个脸,偶尔天蓝一下,乐得跟什么似的,朋友圈里都会刷了屏。天一蓝,便觉得阳光也通透温暖,心情也跟着亮堂,何况,秋天已经到了,是神清气爽的时节。
  紫薇、木槿,热热闹闹地开了一夏,终于落幕了。秋天里,出场的是桂花和葱兰。葱兰不甚起眼,容易被忽略,可我喜欢此花,纤巧的花朵,白的花黄的蕊,不管晨与暮,开得那么清新,轻尘不染的样子,让人心境跟着澄明。
  还有一种秋天的植物,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蓼。《小雅》中写的“终朝采蓝”,就是蓼蓝,古人拿这种植物来染制衣服。到郊外漫步,很容易看到一丛丛的蓼。蓼有两种,南宋台州府志《嘉定赤城志》中云:“江岸者曰红蓼,遂旁者曰辣蓼。”辣蓼,台州人又称之为水辣蓼,成片地生长在水边潮湿之地,是乡间卑微的草本植物,跟车前草、半边莲、半夏一样,长在乡间野陌上,湿地近水的地方最多,这里一小丛,那里一大片,茫茫然然的样子,结着红色长条的穗子,开着淡红或白色的花,有点像倒挂的麦穗。秋愈深,其色愈浓。周瘦鹃先生很是抬举它,把它与芙蓉称之为“水边双艳”。
  秋天的红蓼,在风中摇摆着,似在偷听水与风的谈话,初一看,无甚出彩,细看,则觉出它的风情。红蓼清丽浓艳的花色,有一层古典的美色,是可以入诗的植物,红蓼跟岸边水洲、沙鸥翔集相连,分明有秋的意境。临海《巾子山志》有诗:“菊径香时来塞雁,蓼滩深处立沙鸥。”菊花开时,大雁南飞,长满红蓼的溪滩上,沙鸥独立寒秋,简直就是一幅国画。宋代台州才子黄庚亦有“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句。我觉得这句诗特别有味道,比起他别的名句——“人无气节何足道,腹有诗书自不同”“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之类,少些耿介的文人气,多了几分田野质朴的气息。
  南宋道教全真南宗五祖白玉蟾是福建人,为了修道,长居天台山,秋日里坐船过黄岩,看到大雁从头顶飞过,岸上满是白蓼,蓼草开出白花,秋风一起,浪一般向一边倒伏,一时感怀,作诗一首:“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白蓼风。一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我觉得,这位老道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苦”味,就像周作人说的,“心思散漫,好像是出了气的烧酒,一点味道都没有。”
  又说到周作人了。周作人的《乌篷船》里写到秋之红蓼,《乌篷船》是周作人“苦雨斋尺牍”中的一篇,以书信体的形式展现了绍兴意味悠远的日常生活,周作人早就说过,他虽然生活在大革命前夕的动荡年代,内心深处却向往着雨天,喝口清茶,同友人谈闲话,以为“那是颇愉快的事”,《乌篷船》里描写秋天的景色,“岸旁的乌桕,河边的红蓼和白苹,鱼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文字是那种素面朝天的明净、冲淡。
  红蓼入诗,也入画。《红蓼水禽图》是中国美术史上的花鸟画名作,传为宋徽宗赵佶所作,其所绘意境正如一首诗所咏:“西风红蓼香,水禽破苍茫。”白石老人也喜欢拿红蓼入画,《红蓼》《红蓼群虾图》《红蓼蝼蛄》都是他的小品,画面意境清旷,幽远辽阔。不过,话说回来,但凡只要国画中有三两笔红蓼的,意境没有不清旷的。
  浪漫能当饭吃吗?还是来点实在的吧。在风雅之士眼里,红蓼是入诗入画的植物。在乡人眼里,红蓼气息泼辣,可驱蚊、酿酒,是可以派上大用场的。夏天,乡人将红蓼割下晾干,用来驱蚊蝇,气味辛辣,蚊蝇被驱逐得远远的,红蓼的这种功用,像艾草。海边一些地方的人,烧望潮之前,会把望潮裹进辣蓼里,在石板上摔得个七荤八素,经此一摔,望潮的味道更加鲜脆。
  红蓼亦是酿酒的材料,《嘉定赤城志》就记载了它的这种功能。台州的乡村,至今还有人拿它当作酒引子。红蓼的别称就是酒药草、酒曲草、酒酿曲等,这些名字,多多少少透露出红蓼的底子。好像一个人被唤作酒鬼,总有不小的酒量打底吧。秋天时,乡人去水边采集红蓼的籽,揉在面粉里,搓成一个个丸子,置于阴湿地方,发霉出乌花,就成了“曲霉”,这“曲霉”,是酿酒中少不得的玩意儿。
  早些年,台州乡下集市里,就有卖红蓼做的酒药。至今,天台、仙居的一些乡村,做白药酒(甜酒酿)时,主妇也会用上红蓼酒药。
  每每看到红蓼,心中便生出浓浓的秋意,有时,还会生出微醺的感觉。

#我们的歌##人人都是朗读者##正能量[超话]#(来源:检察日报 王寒)

#方志动态# 南京记忆|城南忆事:理发业

王 伟

民国以前,走街串巷的是剃头挑子,用扁担挑着,一头是红漆长方凳,凳腿间夹置三个抽屉,最上一个是放钱的。钱是从凳面上开的小长方孔塞进去的。第二、三个抽屉分别放置围布、刀、剪之类工具。另一头是热的,一个长圆笼,里面放小火炉,上面放置一个大沿黄铜盆,水总保持热度。下边三条腿,其中一根腿向上延伸成旗杆,杆上挂鐾刀布和手巾。

民国时期的理发店,在店内东西两面安上靠背椅子,对面的墙壁上挂起一面方形的大镜子,原来理发师穿的围裙是青布或蓝布,民国时期改成了漂白洋布。理发用的洗脸盆是苏白铜的或白瓷盆,天热的时候,理发店的天花板上还挂了几排木框架,中间夹着一排类似今天电扇的扇子,拴上麻绳,由小徒弟来回拉动绳子,扇风纳凉,一般人叫它“土电扇”。

另外,民国时期的理发店请擅长书法的人写招牌,什么“兴隆剃头铺”“容美厂子铺”等等。而且,还聘请理发高手做理发师,当时称为“剃头司务”,收入按老板六、理发师四“四六开”分账。这种规模和气派自然比清朝时期的剃头担子大得多,因此生意十分兴隆。经营理发店的人又开动脑筋,装潢店面,理发的工序也进一步考究起来。当时理发店的从业者还公议了一个理发业的行规,规定每到腊月初八至除夕夜,理发收双倍的价钱,由理发店的小徒弟敬顾客一支“哈德门”香烟,客人给点小费。这种小费大伙儿均分。

由于民国时期理发业的日益兴旺,逐渐形成了一些规矩。首先是理发店的标志,除了在大门上面安装霓虹灯招牌之外,还在门上竖立一根红、白、蓝三色相间的旋转灯柱,十分醒目。夜间,这种灯柱发出耀眼的灯光。据说,这规矩是从国外传入的。其次,是小理发店和挑剃头担子的以及背剃头箱的发明了“罗祖帮”的通用隐语,用牛、月、汪、则、中、辰、星、张、崖、足代替一至十的数字,比如理发的同行问:“你今天搞了多少个把头?”回答是:“月中把。”“搞了多少个把头”是挣了多少钱,“月中”是挣了二元五角。若是回答“则的几”,就是挣了四元多钱。其三,因受到理发厅、美容院的冲击,背箱子的剃头匠在城市难于求生,便去偏僻的乡镇和农村理发,有的剃头匠专做“单看耳”(给别人掏耳朵)和推拿舒筋的生意。这些剃头匠到了一个地方,就向同行说隐语,依照行规,做上三天,挣点钱维持生活。

解放前,夫子庙有一家理发店名为“一乐也”,可谓别出一格。外人不知这蹊跷的店名还有个小典故。据说曾国藩在两江总督任上时,某晚有属下到后堂来求取示下,竟见他眯合着眼久久不言不语,怡然自得,弄得属下不知所措,惶惶不安。原来曾大人此时正做着每晚必做的功课:用长长的骨签搔头皮(当时称“通头”)和热水泡脚,自谓:“通头泡脚,人生一乐。”其事传扬出去为世人议论:“通头泡脚算得一乐,理发更该是一乐了。”这家理发店店名由此而出。在“一乐也”之外,新街口附近后来还有了爿“新乐也”理发店,店名用意和“一乐也”同曲而不同工,虽新却不奇。

夫子庙贡院西街上开业于民国初年的“人人美发厅”(后迁至奇芳阁隔壁),店名颇为考究。除去入空门者,世间何人不求青丝满头?何人不愿美发如云?人人需理发,理发去“人人”店,也就名正言顺了。这样的店名不就是个现成的广告吗?店名叫“人人”,还体现了“人人平等”这句口号的含义。坐上理发椅,帽子一脱,白布围一罩,达官贵人、平民百姓再无区别,再分不出高下。解放后出现的“大众”、“工农”之类的店名,用心也在吸引广大顾客,总不如“人人”店名更多一些和谐的气息。

中华路上“荣华”,店名取自招人喜欢的“荣华富贵”词组。荣华又与容华谐音,这家理发店剪头之后还要帮你修剪指甲,捶背提神,真能使人容颜光华。同一时期还出现几家店名,皆是借理发后颜面光洁来说事。“沪光”(新街口中央商场对面)带有推崇上海时尚的味道;“国光”(同在新街口,中山东路上)着眼点更高,那是说:理了发,精神焕发,于国有光。至于后来开在中山路上一家门面颇大的理发店取名“曙光”,响亮归响亮,只是跟理发就好像有点“风马牛”了。

最奢华的理发室是中央饭店理发室。中央饭店于1929年建立后,就有了专门的理发室,但对于当时普通的南京市民来说,这家比上海国际饭店更胜一筹的饭店只能远观。中央饭店理发室除了为本饭店的旅客服务外,就是为上流社会有钱人服务,因为到这里理一次发,就要花去普通人家半个月的生活费用。

铁理发椅、铁皮吹风机、垂在理发椅背后的鐾刀布……老式理发工具,加上理发师傅剃头、刮脸的传统手艺,这些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理发店,默默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

【文章来自《南京史志》2017年第2期】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单位:南京市档案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原神[超话]#家人们,吐槽一个事情,这段时间蒙德城不是整了个活动任务吗,我想着时间快到了,我就
  • 那一段时光,他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了很多的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所有的委屈只有自己知道。壹号健康(柒百零叁)经济发展好了,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质量不行)饮食
  • 来自哔哩哔哩会员购哔哩哔哩动态: ​互动抽奖#英雄联盟#中的#佐伊#以星之守护者的姿态化身比例手办登场了!转发+关注抽奖1个小伙伴获得该款手办1体,手办将在现货
  • 当时的香港,最赚钱的就是房地产,在重庆大厦打拼了几年的罗兆辉,也在21岁这一年,如愿成为了一名房地产经纪人,尽管一开始只有900港元的月薪,但是在罗兆辉看来,未
  • “和自己素颜和解”的本意应该是有些女孩子觉得自己画完妆和素颜差别大,觉得不化妆就没有信心,不能见人。爱情有的时候就像拍吻戏吃大蒜,你对我尊重,我就少吃一点大蒜,
  • 同时统一还真的找了1000名的消费者进行参观,但是当爆出它所谓的老坛酸菜的坛子又干净又整齐的时候,人们对它的行为也就更加的难以理解了。这也给人们的购买欲望造成了
  • 不像有的人遮遮掩掩,虽然有物质欲望,但能坦荡面对,不会让你觉得庸俗至极,她们丝毫不掩饰自己对生活的向往,朝着目标努力,有点可爱~大多数其实很脚踏实地,这种追求独
  • 找准你的路,坚定你的心,别管别人的眼神,不要让别人的情绪影响你,走下去,活下去,这也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与他人无关。人这一生,过得好是你一个人的精彩,过得不好也是
  • 党委副书记、院长张鹏指出,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有客观条件,有主观意念。#永劫无间##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通用医疗成飞医院召开案例追踪会 2022
  • 据悉,何泓姗的前男友谭斌以前就被曝出是“渣男”一枚,如今何泓姗新恋情的开始也宣布了与谭斌的分手,远离渣男,就该为何泓姗高兴。去年刚刚承认与谭斌恋情的何泓姗,身边
  • #白鹿长月烬明片场花絮照#我永远相信白鹿能给角色生命,白鹿会给纸片人的人生好好的走一遭,并且带着我去陪着立体的纸片人欢喜悲伤。願時光能緩,願故人不散;願有人陪你
  • 男主跟个发情公一样,没有任何魅力,偏偏女主屎里淘金,他好爱我他好温柔没他我活不下去了,我越来越离不开他了❤恶疾发作了吗女主,写女主爱男主的心理活动都比男主对女主
  • 当你拥有一颗不普通的灵魂时,你就能把普通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而且会让自己的心灵保持稳定和健康。并不是要做太空人,但是要能脚踩大地,又仰望星空。
  • ”通化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全系统入库的化肥能充分满足农民春耕需要。“农资供应是我们供销合作社的老本行,今年我们克服化肥价格上涨、物流不畅等不良
  • 1.真正的爱是勇敢 是坚持到苦尽甘来2.成为你练爱途中的牺牲品是我最委屈的一件事3.别逞强啦 你是小朋友 撑不住了可以哭哦4.你听 都过去这么久了 还是好遗憾5
  • 有网友也猜测两人会不会为了孩子复合,目前并没有这样的消息传出,一切也都有可能性,不知道这次高云翔回归舞台,网友会不会依然支持他,可以一起期待一下他的话剧演出。其
  • ”Q:说说你养的两只狗,有什么让你暖心或者崩溃的事?”Q:如果说你平时在家里,小宠物你会怎么照顾它呀?
  • 关于这个本 当海风吹过我的坟墓我忍不住想说一些有的没的话 不算剧透,跟其他角色无关,可以放心食用我玩的角色是夏一一,由于跟角色本人性格和经历等很像的原因这个
  • #RedVelvet[超话]# #姜涩琪[超话]# & #Wendy[超话]# #TheReVeFestivalFinale# 200224 hyuni93
  • 好在我丢人的场面没被人发现过,也好在我藏的够隐蔽,夏天就要过去,天亮的很晚,太阳下山很早,每个黄昏都露出一种惋惜又温和的光。年轻的女孩们,理所当然谈论关于爱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