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企业如何助力城市破解“成长的烦恼”

8月10日,住建部就《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旨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要求,指导各地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防止沿用过度房地产化的开发建设方式,大拆大建,急功近利等问题。

一. 城市更新进入转型关键期
“城市更新”这一概念,自“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到今年全国两会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截至2020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根据城市发展规律,我国的城市更新已进入由“量”到“质”的转型阶段,即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更新方式逐渐由“拆改留”转向“留改拆”,由“点状建筑更新”向“片区整体更新”转变,由“大拆大建”向“精细化微改造”转变。

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认为,企业参与城市更新有五个关键要点:科技为力、产业为核、文化为魂、设计为美、运营为要。即用新的科技来提升更新项目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提高效益和建筑坪效;注重产业和业态的整体升级;注入文化内核“聚人留人”;用新的设计形成新地标,提升空间功能和空间利用率;通过运营资产,资产管理和服务来提升资产价值,城市更新就是发现价值、提升价值的过程。

随着我国城市更新进入关键时期,国家积极推动出台相关政策,企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住建部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加强老厂房等老建筑改造、修缮和利用”、“对旧居住区、旧厂区、旧商业区等进行修补、织补式更新”、“吸引社会专业企业参与运营”等提法,积极推动各市(县)相关政策出台,为城市更新、空间运营、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在政策支持下,企业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助力城市更新行动稳步推进?多年以来专注城市更新赛道的创业公社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二. 创业公社——聚焦城市更新空间运营,专注科技文化产业服务
随着城市更新步伐的加快,大量产业园区、老旧厂房、写字楼、商业等经营性房产需要进行内容更新、服务更新、建筑更新以及资本化更新。

创业公社秉承“为空间赋能,为企业安家”的使命,以空间运营和产业服务作为业务主航道,聚焦城市更新与园区运营业务,并专注服务科技与文化产业相关企业。已成功打造并运营“新产业、新办公、新配套、新服务”的科技和文化产业集聚区十余处,包括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中关村e世界、四通大厦、亦庄银和港、古城37度公寓等均成为北京市各级政府领导多次考察并高度赞许的标杆项目。

1.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推动北京科技与文化高地建设
2015年,创业公社运营首个商改办项目-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位于中关村核心商务区。项目改造前是中关村广场地下购物中心,面临资产老旧、运营环境差、管理难度大等系列问题。创业公社重新改造后,将其定位以企业服务为优势和特色的项目,重点服务文创、科技类创业企业。坐落于其中的中关村国际人才会客厅充分联动区域内各类国际化企业、机构和人才,为区域内企业和国际人才提供更多便利服务,以此吸引更多国际资源、要素和国际人才在中关村西区落地发展,推动中关村西区进一步打造创新、开放、活力、未来的国际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区。

2. 中关村E世界——产业升级风向标
为推动中关村E世界电子卖场进行升级改造,在海淀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业公社与相关合作方发起设立新平台,于2018年9月起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装修改造和招商运营。改造后项目重新定位为新科技产业聚集中心,依托人才、市场、政策、高科技聚集等优势,重塑空间价值,运营8个月后实现满租。解决了前期产权过于分散、对区域贡献较低的问题,并成功引入产业龙头企业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为海淀区存量资产改造的成功案例。

3.中关NEO·星境——创业公社首个资产管理项目
2021年5月伊始,创业公社联合湖北知名企业武昌鱼集团,与国内顶级专业地产基金投资人翰同资本等机构合作,共同摘牌收购了北京大地花园酒店。收购后将由创业公社负责资产运营管理业务,通过重新业态定位、整体改造升级、全新运营赋能,将停业五年的大地花园酒店全新升级成为集现代、科技、智能为一体的顶级高科技企业总部大厦,使其成为中关村区域全新的星级地标。

项目所处的中关村西区是“中国硅谷”中关村最核心的地带,汇聚了顶尖的高科技跨国集团和国内外新星独角兽企业。作为国内最为活跃的科技创新演练场,这里孵化了包括小米、京东、美团等耳熟能详的新生代科技创业企业。未来,项目所在区域将继续作为全国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吸引着一流的前沿科技企业和高端英才前来“生根发芽”。

结语:
未来,城市更新体系将更加健全,模式会更加多样,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建设低碳绿色家园的愿景,赋予了城市更新更多可能。

创业公社也将继续专注城市更新赛道,聚焦城市更新空间运营,专注科技与文化产业服务。把握时代机遇,努力实现“中国领先的空间运营和产业服务提供商”的愿景。

【全运之约,西安蝶变】金秋九月,古城西安迎来全运盛会。华灯初上,群星闪耀。璀璨绽放的“长安花”、星光熠熠的“长安鼎”、五彩斑斓的“长安钻”光彩夺目,在西安奥体中心,这三个标志性建筑伫立在夜色下,与似水的月光交相辉映,造就了一番“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盛景。今天距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还有2天,西安正以昂首之姿迎接全国宾客的到来。

以迎十四运会为抓手,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近年来,西安市全面推进十项重点工作,大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补齐民生短板实现重大突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以绿为底 碧水林荫打造生态城市

“太美了!” 今年62岁的李阿姨家住西安市新城区福邸铭门社区秦川小区二十一街坊,漫步在幸福林带,她不停地感慨,拿着手机直按快门。

自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被誉为“世纪工程”的幸福林带已经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娱乐的“打卡地”。

幸福林带全长5.85公里,占地面积1134亩,全线共计种植高大乔灌木5万余棵,地被4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85%,年吸收二氧化碳量约为2.34万吨,年释放氧气量约为1.64万吨,是改善城东环境的生态屏障和天然氧吧,真正体现了还林于民,还绿于城的建设初衷。

“咱们家门口也有了公园,饭后就能来遛弯,再也不用坐好几站公交去逛公园了,还能跟姐妹们一起在公园唱歌跳舞!”李阿姨的眼里,满满的都是对幸福林带开放后的美好期盼。

巍巍秦岭,绿满长安。全域治水,碧水兴城。自古以来,西安就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西安市大力推进全域治水,不仅提升了城市品质,还成为了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西安”的点睛之笔。

2021年,西安市水务局牵头组织全市33个市级重点生态治水项目建设任务,均为西安市全域治水和“三河一山”绿道规划建设的重点治水项目,共涉及灞桥区、阎良区等8个区县,西咸新区、高新区等5个开发区,西安水务集团、市渭浐河城市段管理中心等2个市属单位,项目总投资469.88亿元。

4月30日,“三河一山”绿道205公里基本贯通、74公里核心段无障碍通行,实现了7月1日前全部完成绿道移交范围签约等节点性的工作目标,一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绿色生态长廊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

据西安市水务局介绍,今年以来,西安市加快推进市级重点生态治水项目建设。6月17日,引汉济渭二期输配水工程全面开工;6月底,斗门水库北池工程建成并开始生态蓄水,形成生态水面1125亩;渼陂湖西区水利水系工程建成并完成蓄水,形成水面1000余亩;全运会重要配套工程灞河幸福岸线项目全面建成;此外,蓝田县和灞桥区的灞河治理、周至县的黑河治理通过修建低坝矮堰,形成了连续的生态水面和生态空间,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眼下,从秦岭到渭河,一幅绿水环绕、青山横斜的千年古都的美丽画卷正在舒展开来。

民生保障 办好实事增进人民福祉

为百姓谋福利,要从实事干起。为更好保障十四运会,从2020年10月起,西安公安交警开始对全市1300余处信号灯路口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在全市400余处路口建设自适应控制信号灯,并将智能信号控制系统与互联网路况大数据深度融合,实现一路绿灯。

目前西安主城区有114条“绿波带”,有它们来调控交通,西安的道路通行效力提升了23%。大数据显示,绿波调控后,车辆平均在途时间可缩短42%,停车次数也明显降低。比如,精细化管控后的“绿波带”让芙蓉南路通行效率提升12%;龙朔路通行效率提升8%。

7月份的全国拥堵排名中,西安从全国第2降至全国第14。拥堵排名降低背后,离不开西安公安交警的努力。为解决道路拥堵问题,西安公安交警不断加强对路口车流量的分析和调研,针对左转与直行流量各时段不均衡、上下游车道不够匹配、道路资源仍有富余等情况,创新提出“借道左转+可变车道”交通组织新模式。

“现在出门明显没有那么堵,上班通勤时间减少,连心情都变好了。”家住芙蓉南路附近的王先生对记者说。

今年8月1日起,西安公安交警还在西安二环路优先推广“拉链式通行”交通组织,在道路合流交会路口,倡导“车让车”交替有序通行,进一步规范城市交通秩序,减少车辆争道抢行现象。

除了交通出行,疫情防控也是十四运会保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十四运会筹备工作启动以来,西安市卫健委制定了《十四运会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工作总体方案》和疫情防控、医疗保障、传染病防控、卫生健康监督、控烟等5个子方案。

据西安市卫健委介绍,5月8日以来,西安市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周期性检测累计1428万人次,均为阴性。8月4日以来,西安市所有区县、开发区组织了辖区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1369.28万人次,均为阴性。同时,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截至9月2日18时,西安市累计接种2241.65万剂次,完成第一剂次接种1103.79万人,第二剂次1045.56万人,第三剂次92.3万人;按照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12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次接种覆盖率达99.38%,第二剂次覆盖率达94.14%。

此外,为全面做好十四运会医疗服务保障工作,西安市卫健委汇集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建立了前方救治、急诊转运、后方收治三重保障体系。“希望广大市民朋友,参加活动、观看比赛时能配合做好扫码、测温、戴口罩等措施,共同打造一届精彩圆满的全运盛会。” 西安市卫健委副主任王红艳说。

城建赋能 重点项目彰显古城新貌

夜幕降临,在位于国际港务区的奥体中心片区,灯光映衬下的“一场两馆”灿若星河,在灞河岸线上璀璨生辉。

历时964天,这座建筑面积15.2万平方米,容纳6万人的西北地区最大的体育中心,克服疫情影响带来的阻力如期竣工,如同一朵盛世榴花,绽放在西安灞河之畔,创造了西安速度、西安效率、西安质量。

通过持续强化“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理念,西安市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诸多重大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今年上半年,西安市473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2859亿元。重点项目的快速推进,有效带动了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高于陕西全省0.7个百分点,持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涵盖产业、城建、生态、民生的一大批重点项目中,同力重工、三星12英寸闪存芯片二期二阶段、法士特年产20万台S变速器智能工厂等重大项目的快速建设;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元朔大道—西铜高速立交、地铁14号线、奥体大道跨绕城高速立交等项目的集中建成通车;1861个老旧小区、599条背街小巷的提升改造完工;1053.7公里通信架空线的全部落地,正在为西安市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近期西安市召开的迎十四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推进调度会上,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浩指出,当前全运会各项筹办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要从细节着眼、从点滴做起,下足绣花功夫,持续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聚焦街面、路面、桥面、楼宇等区域和点位,做好绿化管护、卫生保洁、设施维护等工作,全面查漏补缺,持续完善提升,营造清新、亮丽、大气、有序的城市环境。十四运各工作专班要夯实责任、尽职尽责,精细做好志愿服务、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医疗卫生等服务保障工作,周密细致组织好全运会开闭幕式、火炬传递等活动,抓好疫情防控、安全保卫、培训演练等工作,切实提高组织和服务水平,确保十四运会圆满顺利。 (人民网-陕西频道)

【全运之约,西安蝶变】金秋九月,古城西安迎来全运盛会。华灯初上,群星闪耀。璀璨绽放的“长安花”、星光熠熠的“长安鼎”、五彩斑斓的“长安钻”光彩夺目,在西安奥体中心,这三个标志性建筑伫立在夜色下,与似水的月光交相辉映,造就了一番“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盛景。今天距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还有2天,西安正以昂首之姿迎接全国宾客的到来。

以迎十四运会为抓手,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近年来,西安市全面推进十项重点工作,大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补齐民生短板实现重大突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以绿为底 碧水林荫打造生态城市

“太美了!” 今年62岁的李阿姨家住西安市新城区福邸铭门社区秦川小区二十一街坊,漫步在幸福林带,她不停地感慨,拿着手机直按快门。

自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被誉为“世纪工程”的幸福林带已经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娱乐的“打卡地”。

幸福林带全长5.85公里,占地面积1134亩,全线共计种植高大乔灌木5万余棵,地被4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85%,年吸收二氧化碳量约为2.34万吨,年释放氧气量约为1.64万吨,是改善城东环境的生态屏障和天然氧吧,真正体现了还林于民,还绿于城的建设初衷。

“咱们家门口也有了公园,饭后就能来遛弯,再也不用坐好几站公交去逛公园了,还能跟姐妹们一起在公园唱歌跳舞!”李阿姨的眼里,满满的都是对幸福林带开放后的美好期盼。

巍巍秦岭,绿满长安。全域治水,碧水兴城。自古以来,西安就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西安市大力推进全域治水,不仅提升了城市品质,还成为了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西安”的点睛之笔。

2021年,西安市水务局牵头组织全市33个市级重点生态治水项目建设任务,均为西安市全域治水和“三河一山”绿道规划建设的重点治水项目,共涉及灞桥区、阎良区等8个区县,西咸新区、高新区等5个开发区,西安水务集团、市渭浐河城市段管理中心等2个市属单位,项目总投资469.88亿元。

4月30日,“三河一山”绿道205公里基本贯通、74公里核心段无障碍通行,实现了7月1日前全部完成绿道移交范围签约等节点性的工作目标,一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绿色生态长廊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

据西安市水务局介绍,今年以来,西安市加快推进市级重点生态治水项目建设。6月17日,引汉济渭二期输配水工程全面开工;6月底,斗门水库北池工程建成并开始生态蓄水,形成生态水面1125亩;渼陂湖西区水利水系工程建成并完成蓄水,形成水面1000余亩;全运会重要配套工程灞河幸福岸线项目全面建成;此外,蓝田县和灞桥区的灞河治理、周至县的黑河治理通过修建低坝矮堰,形成了连续的生态水面和生态空间,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眼下,从秦岭到渭河,一幅绿水环绕、青山横斜的千年古都的美丽画卷正在舒展开来。

民生保障 办好实事增进人民福祉

为百姓谋福利,要从实事干起。为更好保障十四运会,从2020年10月起,西安公安交警开始对全市1300余处信号灯路口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在全市400余处路口建设自适应控制信号灯,并将智能信号控制系统与互联网路况大数据深度融合,实现一路绿灯。

目前西安主城区有114条“绿波带”,有它们来调控交通,西安的道路通行效力提升了23%。大数据显示,绿波调控后,车辆平均在途时间可缩短42%,停车次数也明显降低。比如,精细化管控后的“绿波带”让芙蓉南路通行效率提升12%;龙朔路通行效率提升8%。

7月份的全国拥堵排名中,西安从全国第2降至全国第14。拥堵排名降低背后,离不开西安公安交警的努力。为解决道路拥堵问题,西安公安交警不断加强对路口车流量的分析和调研,针对左转与直行流量各时段不均衡、上下游车道不够匹配、道路资源仍有富余等情况,创新提出“借道左转+可变车道”交通组织新模式。

“现在出门明显没有那么堵,上班通勤时间减少,连心情都变好了。”家住芙蓉南路附近的王先生对记者说。

今年8月1日起,西安公安交警还在西安二环路优先推广“拉链式通行”交通组织,在道路合流交会路口,倡导“车让车”交替有序通行,进一步规范城市交通秩序,减少车辆争道抢行现象。

除了交通出行,疫情防控也是十四运会保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十四运会筹备工作启动以来,西安市卫健委制定了《十四运会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工作总体方案》和疫情防控、医疗保障、传染病防控、卫生健康监督、控烟等5个子方案。

据西安市卫健委介绍,5月8日以来,西安市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周期性检测累计1428万人次,均为阴性。8月4日以来,西安市所有区县、开发区组织了辖区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1369.28万人次,均为阴性。同时,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截至9月2日18时,西安市累计接种2241.65万剂次,完成第一剂次接种1103.79万人,第二剂次1045.56万人,第三剂次92.3万人;按照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12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次接种覆盖率达99.38%,第二剂次覆盖率达94.14%。

此外,为全面做好十四运会医疗服务保障工作,西安市卫健委汇集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建立了前方救治、急诊转运、后方收治三重保障体系。“希望广大市民朋友,参加活动、观看比赛时能配合做好扫码、测温、戴口罩等措施,共同打造一届精彩圆满的全运盛会。” 西安市卫健委副主任王红艳说。

城建赋能 重点项目彰显古城新貌

夜幕降临,在位于国际港务区的奥体中心片区,灯光映衬下的“一场两馆”灿若星河,在灞河岸线上璀璨生辉。

历时964天,这座建筑面积15.2万平方米,容纳6万人的西北地区最大的体育中心,克服疫情影响带来的阻力如期竣工,如同一朵盛世榴花,绽放在西安灞河之畔,创造了西安速度、西安效率、西安质量。

通过持续强化“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理念,西安市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诸多重大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今年上半年,西安市473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2859亿元。重点项目的快速推进,有效带动了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高于陕西全省0.7个百分点,持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涵盖产业、城建、生态、民生的一大批重点项目中,同力重工、三星12英寸闪存芯片二期二阶段、法士特年产20万台S变速器智能工厂等重大项目的快速建设;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元朔大道—西铜高速立交、地铁14号线、奥体大道跨绕城高速立交等项目的集中建成通车;1861个老旧小区、599条背街小巷的提升改造完工;1053.7公里通信架空线的全部落地,正在为西安市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近期西安市召开的迎十四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推进调度会上,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浩指出,当前全运会各项筹办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要从细节着眼、从点滴做起,下足绣花功夫,持续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聚焦街面、路面、桥面、楼宇等区域和点位,做好绿化管护、卫生保洁、设施维护等工作,全面查漏补缺,持续完善提升,营造清新、亮丽、大气、有序的城市环境。十四运各工作专班要夯实责任、尽职尽责,精细做好志愿服务、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医疗卫生等服务保障工作,周密细致组织好全运会开闭幕式、火炬传递等活动,抓好疫情防控、安全保卫、培训演练等工作,切实提高组织和服务水平,确保十四运会圆满顺利。 (人民网-陕西频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人生唯一重要的是把握机会和活在现在,装出来的笑,笑不到最后,只有内心坦然,抓住机会,勇敢面对,才是生命的永恒。厂房里的另一方天地高温天气,工业区停电五天,我来到
  • ᵂᵉ ʷⁱˡˡ ᵍᵒ ᵃˢʰᵒʳᵉ ᵃᵗ ˡᵃˢᵗ, ⁱⁿ ᵗʰᵉ ˢᵘⁿˢʰⁱⁿᵉ.我们终将上岸 阳光万里ᵀʰᵉ ᵖᵉʳˢᵒⁿ ᴵ ˡᵒᵛᵉ ⁱˢ ᵍᵉⁿᵗˡ
  • #唱吧#我唱了一首#十万毫升泪水##蔡健雅#,快来听听 用嘻哈的蓝调精神来过二胡一样的生活: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悲惨的生活 ,蓝调音乐很着重自我情感的宣泄和原创性
  • 这时我突然发现深圳建立经济特区,我决定要离开令很多人羡慕的外经委到深圳去的主要原因,就是私字当头,我不满意现状,不安于现状,到深圳来,我就是要来实现自我,这就是
  • 她才是给我力量的人啊!是谁在今年最后一天,一大早在公交车上就莫名其妙的开始微博搜索五黑框,先在广场游荡,看没毕业的冒姐姐都在干嘛,然后转头去了KTV,歌声伴着我
  • 专家认为,小小充电桩折射大民生,考验着城市管理智慧,破解小区充电“安桩难”需多方协力。记者调查发现,于先生的遭遇并不是个例,在一些老旧小区,安装充电桩需要闯过多
  • #小南瓜游园记预告# 小南瓜游园记第128期预告登记处【我们二十三个月啦】(一)今天我们下晚六七点带小南瓜来文峰桥临江的淘气包来耍耍啦,然后去老王头饺子馆吃了一
  • ​​​​两人的婚姻持续了20年,费·雯丽一度非常痴情,照片中她望向奥利弗的眼神总是充满依恋与爱慕。 ​​​​两人的婚姻持续了20年,费·雯丽一度非常痴情,照片
  • 《韩国日报》称,网络直播是这些示威者“存在的理由”现年62岁的郑某在账号被平台封禁后,便从平山村消失了。据梁山市警察局统计,自5月9日以来,该局共收到47次抗议
  • 店主分享♥️对于短视频带货我想说:这也许不是所有项目里面最好的,但是是我做过项目里面最好的,每天睡醒早餐安排的妥妥的,到晚上生活费安排的妥妥的,需要花钱了直接点
  • 积滞的食物会影响中焦正常的气机运转,胃气被堵住下不去时,就可能往上逆,打嗝就会比平时多。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揉腹时会有温热感、饥饿感,或者有
  • ”“我可以创造!哈哈哈哈哈哈不知道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举动哈哈哈我只想说 小龚有进步也哈哈哈哈哈哈就是“开心!
  • #丁程鑫[超话]#dcx#丁程鑫 法国娇兰时代代言人# dcx#丁程鑫 ace门面主舞# dcx“ℎ ℎ ℎ ℎ” “花 会 枯 萎 爱 意 永
  • 可以说是工作这么多年最期待的一个假期了,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吧:鸡零狗碎的事情一波一波,且不能利落的收尾,整个人的精气神感觉都快被耗尽了。#高山低谷-郑秀文
  • 快乐是不需要刻意强求的,它就在我们身边,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们。——《旅人的眼睛》张让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却觉得别人的幸福很耀眼,遥想着得不到
  • 4月25日,7时45分至8时在香河县人民医院采集核酸,20时50分从域外返回姚止务村家中,返家后未外出。4月27日,7时45分-8时在香河县人民医院采集核酸,2
  • 今年6月3日,头茬甜瓜成熟了,南秀斌在公司门口立起了“招牌”销售“晋香禾”品牌甜瓜。河北省的一个客户怕晚了买不到,连夜开车赶来;太原市的一个客户一次性购买了10
  • 其实在很久之前他也有遇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子,但是他从来都不敢主动追求,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一个被丢进人海当中很快就会被淹没的普
  • “三产+旅游”融合效益凸显湖面游船、观光小火车、星空帐篷、户外烧烤、休闲小游戏……近日,笔者在位于天乐谷旅游度假区的凤垭山森林奇幻城看到,该景点“爱琴海”区域已
  • #欧阳娜娜[超话]#[兔子]#欧阳娜娜勇敢做自己# 人的一生要经历童年、少年、青年、中年、晚年的漫长历程,每个人都会遭遇到很多人生的挫折、失败与磨难,无数次的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