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以五个体系建设高质量推动“农民”变“市民”】

2021年,黎平县紧紧围绕省州安排部署,全面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以“五个体系”建设为抓手,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完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会治理、基层党建等体系建设,高质量推动“农民”变“市民”,进一步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谱好公共基础设施生活篇。

一是设立7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规范化打造乡愁馆、老年服务中心、侗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四点半”学校、“新市民追梦桥”服务中心等活动场所,建设便民服务大厅,通过一站式受理,一站式办结,提供高效便捷的便民服务,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二是完善社区功能,合理规划业态。明确专人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合理规划业态布局,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台账,盘活国有资产。三是推动公共服务进社区,平稳衔接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社区“两委”认真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兜底工作,建立生活困难人员台账。

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画好群众就业增收篇。

一是竭尽全力抓好就业服务,促进搬迁劳动力稳定就业,以创建“就业服务一站式平台”为载体,创新工作方法,建成面积为1300平方米的就业服务中心,配齐配全服务功能,吸纳2家人力资源公司、4家技能培训机构进驻,建成集综合服务、信息采集、岗位推荐、就业培训、法律援助、政策兑现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推动劳动力就业从零散输出向组织化集中输出转变,引导服务对象从过去被动接受岗位推荐向主动获取社会服务适应市场竞争转变,有效解决搬迁劳动力就业难问题。二是构建系统化服务模式,提升就业服务效率。成立隆兴劳务合作总社,各移民社区成立分社,吸纳搬迁劳动力作为社员。设立社区就业服务登记微信平台,以楼栋为单位,建立劳动力就业服务宣传微信群222个,吸纳劳动力18145人进群,采取“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公司+合作社+劳动力”的就业服务模式,开展线上集中岗位推荐46场次。有序组织281个劳动力务工,组织推荐贫困劳动力就业7498人。三是成立劳务服务队,统一派遣用工。成立38支4639人劳务服务队,根据需求统一派遣用工,带动易搬劳动力灵活就业。四是利用闲置地下空间发展扶贫产业。引进县好菇粮有限公司在地下停车场进行地下育菌,可常年解决80名易搬群众就地就业,季节性200人就近就业,实现易搬群众、企业双赢。五是全力做好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全年累计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服务4815人次,帮助实现就业3702人。六是引进制衣、制鞋、玩具厂、皮具厂等27家扶贫车间入驻各村(社区),带动搬迁劳动力727人进入扶贫车间就业。

三、创新文化服务体系,绘好精神文化篇。

一是组建73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成立5支86人的文艺宣传队,以“让党的声音进万家”“感恩教育”等为主题,在各社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二是利用中国农民丰收节、中秋节、国庆节等民族节日以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等为载体开展“双扶”工作,不断丰富搬迁群众的精神生活。

四、优化完善治理体系,写好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篇。

一是在各移民社区设立综治中心,配套实施“雪亮工程”项目建设,提升社区治理“技防”水平;二是修订完善《社区管理公约》,成立公约执行委员会,发动广大居民自觉参与监督,实现群防群治;三是搭建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片区网格长-楼栋长-小组长-社区居民的五级网格管理体系,配齐社区干部40人,配强小组长159人,选派驻社区工作组参与社区管理,有序开展“三就三保”管理服务工作,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四是组建治安巡逻队5支84人,明确工作职责,联合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好夜间巡逻、纠纷排查、矛盾调处、普法宣传等工作,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感、满意度。

五、优化基层党建体系,做好党建引领阵地篇。

一是采取联建、共建等模式,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党支部—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体系,强化基层党组织阵地,健全基层战斗堡垒;二是按照搬出地源、移居相邻划分党建服务网格,建立网格党员服务制度,以“实现小心愿、排查小隐患、控制小苗头、调处小纠纷、办理小事务、整治小环境、收集小信息、解决小问题、推进小宣传、提供小服务”的“十小工作法”,实现社区“党建网格+十小工作法”切实帮助搬迁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充分运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打造“指尖上的党建”,借助“为村”平台,适时发送扶贫惠民政策,拓宽搬迁群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渠道;三是通过移民社区党内常态化、规范化的政治生活,统一搬迁党员思想,凝聚共识,把力量集中到稳定居住、新区建设中来,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形成党组织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良好机制。

#静海新闻# 【“物宗园”书写静海镇原“山海情”】

镇原,这个深深“嵌在”山坳里的地方,曾经是六盘山片区58个扶贫攻坚重点县、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静海与镇原在脱贫攻坚中,共同书写了一段动人的战贫故事。

而这片土地,也始终让一个人牵肠挂肚。这个人,就是天津物宗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慈举。

第一次见到夏慈举的时候,第一印象皮肤黝黑,声音粗犷,和企业家的形象毫不沾边。

提起为什么和镇原“扯上关系”,夏慈举笑着说,“老夏我2017年10月第一次来镇原,那会儿是为了给孩子们捐图书。”

20年前,夏慈举的父亲夏清石在交接工作时对他千叮咛、万嘱咐,“支援教育,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2016年,夏慈举发起成立了“天津慈举教育基金会”,在得知镇原县孟坝寄宿制小学没有图书阅览室、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单一之后,他亲自参与规划、选址和设计,和社会爱心人士一道捐建了总建筑面积375平方米的图书馆。

这是夏慈举和镇原缘分的开始。“没想到2018年,我竟然把根扎在了这里,开始了和镇原更长久的缘分,”回忆起来,夏慈举觉得这种感觉很奇妙。

2018年,为积极响应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天津物宗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天津市、静海区两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身为负责人的夏慈举主动承担起对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的对口帮扶工作,甘肃物宗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由此成立了。

2021年2月25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甘肃物宗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这份属于静海的骄傲,还要从2018年说起……

“‘物宗园’来了,我们的收入又增加了!”

2018年是“物宗园”在镇原的“战斗元年”,那个夏天,让夏慈举印象深刻,也让当地老百姓记忆犹新。如何让镇原百姓改变固守思想,拓宽发展思路,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如何利用好当地资源变废为宝,把荒地变良田、把旱田变水田、把坡地改平地,让农民种地有奔头……太多太多的想法出现在夏慈举的脑海中。“8月份开始,我们和镇原县政府共同投资了6000万元在镇原县的5个乡镇建办了15个‘村社合一’肉羊养殖示范合作社,一步一步搞起了养殖业。”

合作社一个个拔地而起,养殖户们笑了。

“后来我们发现,老百姓都喜欢吃营养成分极高的黑山羊肉。当我问到当地畜牧部门这里的储备量有多少的时候,他挠了挠头告诉我,全县也过不了1万只,而且多数是杂交品种。当时我就想,要做一个保种繁育基地。”此时的夏慈举正坐在方山乡王湾村姚山自然村的山头上,山塬之间的风吹过,他的脸满是果断和自信。

夏慈举告诉记者,当年,他在下村的时候途经这个山头,发现了这些废弃窑洞,心里觉得十分可惜,再了解到陇东黑山羊的情况,他当即决定,要把黑山羊产业发展起来。

“祖祖辈辈都养羊的姚山人由于养殖规模小,收入十分微薄,60多只羊一年才能挣1万多块钱。”王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志广接着说,“在我们看来,来自静海的‘物宗园’就是最有诚信的一家企业,每年的分红收入大伙儿提前一个月就能收到,保育基地的员工们也是每月15号准时拿工资,另外还有各种奖励制度。”

而夏慈举也下了“狠功夫”,得知黑山羊品种珍贵,他便联系畜牧部门和农科院一起做系谱,确保品种品质;得知黑山羊喜攀爬,他便在塬上播种草籽,让它们吃上天然有机饲料;得知王湾的7个自然村中姚山是最贫困的一个,他决定等黑山羊繁育成功,把姚山村打造成专业的“养殖村”,每家分配30-50只羊一起养殖......夏慈举估算了一下,一户如果分配30只羊,每只羊每年可以给养殖户们创造2、3百元的收入,再加上带贫资金入股的百分之十的分红以及按市场价收购的每户3亩的饲草钱,那这一家人的日子就真的可以衣食无忧了。

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夏慈举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分散经营不便于集中管理,于是,我们成立了久鼎联合社,负责统一管理各示范合作社,各示范合作社负责为贫困户托管养殖肉羊。”这样一来,联合社通过逐年分红,带动了全县1306户4815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现稳步脱贫、15个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我们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优!”

养殖,只是开始,而要把这条路子真正打开,还要做全整个产业链。夏慈举乐此不疲地研究着这些大大小小的事,用他的话来说,“物宗园”从静海到镇原,就是来查找缺口、补充空白的。“镇原没有羊的屠宰场,庆阳没有牛的屠宰场,兔子屠宰场就更不用说了,养殖产业链条中断。一直以来,养殖户们肩上都背着活禽、活畜运输的高成本,所以收入才一直上不去。我好好研究了这个问题,决定补全这个缺口。”

为此,天津物宗园与镇原扶投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新静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30万只肉羊、5万头肉牛屠宰加工生产线。开工那日正值雨天,夏慈举站在大雨中,指挥查看着各个细节。而屠宰厂项目投产后的成绩也令人兴奋,年生产优质牛肉1.5万吨,牛副产品0.3万吨;优质羊肉0.6万吨,羊副产品0.12万吨。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4.14亿元,年均利润额4640万元……

镇原县委常委、副县长王宝印介绍说,“屠宰厂项目对于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畜牧产业发展格局,推进畜牧业循环发展,最终实现‘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四方共赢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和长远的意义。”

记者后来得知,“新静原”正是夏慈举给公司的命名,“静海镇原一家亲”的思想在他心中早已深深扎根……

“看得长远,才能让老百姓过得安心。”

老百姓们兜兜里鼓起来了,心里也乐开了花。“合作社还招聘我们贫困户到羊场务工增收,鼓励大伙儿种植饲草,收购的价格比市场价要高,每个人都干劲儿十足!”不仅如此,“物宗园”还成立了饲草料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南川乡、方山乡流转了农户和村集体荒地2000多亩,盘活了当地闲置资源用于饲草的规模种植,夏慈举介绍说,“土地所施的肥料都是我们各养殖场产出的有机肥,环保绿色无污染,这样一来,养殖废弃物也实现了循环高效利用。”

产品到位了,销路也必须要打开。曾经,好产品走不出当地市场,只能自己消化,当地群众看不到利好,政府也很着急。

2019年3月21日,区委书记蔺雪峰带队到镇原对接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在对接会议上提出,要依托甘肃新静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消费精准扶贫工作,通过订单收购农产品,建办扶贫车间,筛选、包装形成品牌,提升镇原农特产品质量,建立长效产销链条,力争年消费扶贫达到5000万元以上。

听到这里,夏慈举没有犹豫,当场便义无反顾领了这份“军令状”。

从那一刻起,“物宗园”的脚步便再一次印在了镇原的每个角落,他们委托镇原县各乡镇组织收购贫困户小麦,由当地面粉厂负责加工和品质把关,然后将面粉销往天津,增加贫困户收入,同时还和天津供销企业、销售公司取得联系,考察镇原各个加工厂、小作坊,签订订单,加紧外销,解决了农特产品滞销问题……即使回到静海,夏慈举也不忘集聚资源,衔接部门、动员企业,共同到镇原开展各种帮扶。

如今,甘肃深呼吸创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海牧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镇原分公司、清真牛羊肉特色体验馆……夏慈举在镇原投建的项目越来越多。在镇原百姓的眼中,夏慈举不是一个端着架子、捧着票子、坐着豪车、住着别墅的企业老总,而是一个能吃苦、能成事、可信赖的静海汉子。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镇原群众正朝着向往的幸福生活大步迈进。

而他所带领的甘肃物宗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用一双双勤劳智慧的手,点亮了镇原老百姓幸福生活的“明灯”。脱贫攻坚战虽然已经取得全面胜利,但他们仍在这片山塬之间挥洒着汗水,只为老百姓更红火的日子。

跨越千里,两地情深;心有大爱,无问西东。静海与镇原的故事仍在书写,情谊还在延续……

#百年如一 初心永恒#​​​​【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脱贫攻坚答卷 | 倾心倾力 真帮实扶——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定点帮扶合水县纪实】合水县位于甘肃最东端,曾经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革命老区县。2013年有贫困人口4.96万人,贫困发生率32.4%。(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通讯员 张关宏)详细内容点击链接→https://t.cn/A6t3kfPj #红色甘肃 百年巨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俄罗斯客机坠毁!71人死亡!什么原因?丨微看台
  • 鸡翅高逼格吃法——鸡翅包饭
  • 定了!地铁3号线一期全线获批,将串连工体、东坝、曹各庄……
  • T·news|王宝强离婚再升级,蔡少芬被围攻,徐峥郑恺杨颖被开撕!
  • 盱眙农村小卖部那些山寨货们,你见过多少?
  • 昆凌激动说漏嘴!周杰伦将回春晚,唱告白气球表白歌迷
  • 人物|野夫:闲话王朔
  • 你在学校拍到过哪个搞笑瞬间
  • 跟小时候比,你觉得年味儿变了吗?
  • 春运回家路,我们都应该感谢这6个人!
  • 恋与制作人×网易漫画丨「心动许愿」同人卡牌大赛
  • 跟理发师说想要个夸张的大卷,结果傻眼!快过年了,很多人都经历了扎心一刻!网友:别说了……
  • 2018年最宠溺的亲亲:情人节要来了,甜蜜吻姿学起来
  • 地震中失联一家五口3人确认遇难 地震前临时换旅馆
  • 王者荣耀:杨玉环加强后出装推荐!一技能二段伤害提高,对小兵的伤害增加!
  • “凭什么外国人花79,中国人就要花1000?” 留学生曝伦敦机场免税店"歧视"中国游客
  • 杨丞琳“4 In Love”,还记得吗?
  • 当你打包行李时,你的猫咪……心都化了,带你走带你走[爱你]
  • 每日新闻|她是全中国最美的逆行!
  • 关于暗恋与清醒:亦舒短篇小说.《五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