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品下生深义——净土宗之精华

慧净法师 六字名号搬运工 2016-11-19

         
下品下生显示净土宗之精华。

《观经》在说三种法门:定善,散善,念佛。

故善导大师《观经疏》“要弘二门判”说:“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下辈三品曾无一善,乃是恶机,非定善之机,亦非散善之机,既不属定善摄,亦不属散善摄。是三福无份,无善可回向,唯依靠念佛而得往生弥陀净土。

若论下品下生之机,有三缺一得。

一、缺时:时已不及。二、缺法:定散二善修不起。三、缺力:即使能修定散二善,亦不能灭其重罪。一得:唯有念佛,来得及,修得来,功德能够消灭生死重罪,更能往生弥陀净土。故善导大师说:“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故知念佛非定善非散善,而其功德超越定善超越散善,非定善散善功德所能相比,故其往生亦超越品位阶级。

故下辈三品唯有依靠念佛往生,念佛非定善非散善,非要门摄,是弘愿行,超定善超散善。故念佛谓之“非定非散之念佛”,亦谓之“超定超散之念佛”。

问:念佛既属弘愿摄,功德超绝,超定超散,非定善非散善可以比类,何在下品?往生得益最差?

答:念佛乃是极善最上之法,其得益最胜,非得益最差。

为了显示弘愿念佛得益最胜,功德超越散善三福,并以之劝导散善众生,由三福而归入弘愿念佛,故念佛特别在下品宣说,特以下机显现念佛之最胜,所谓“以极恶最下之机,显极善最上之法”。

何以故?上辈三品修散善行福,中辈的中上与中中修散善戒福,中下修散善世福,而下辈三品是三福无份的造罪凡夫,其余要门定散二善都无力救彼,唯弥陀弘愿念佛法门,令三福无份的罪恶众生,消除生死重罪,脱离地狱苦海,得生弥陀净土。由此显示弘愿念佛,功胜散善三福,从而劝导散善众生,由三福而归入弘愿念佛。故佛赞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意指但能念佛,即是人中未来之佛,故善导大师说:“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又说:“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因此,释尊虽广说定善十三观与净业三福的要门,但最后舍要门而不付嘱,唯劝众生“持无量寿佛名”,亦即唯流通弘愿门之本愿称名念佛。故善导大师解释说:“虽说定散两门之意,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此即舍要入弘,劝导众生舍定散要门,归入弘愿专称。亦显本愿念佛,非定非散,超定超散。

佛以下品下生之机,突显本愿称名,方法至简至易,功德最胜最上;虽行者三业无功,然弥陀法体独显,且功超定散,不借机作,是为本愿称名之弘愿念佛。

故知:念佛功德超越定善超越散善,念佛往生超越品位阶级,故《小经》唯说“执持名号”,不论辈品;其往生“皆是阿鞞拔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世人皆求上品上生,岂不知上品上生犹属散善所摄。

又,下品下生之念佛往生,虽说十二大劫莲花方开,此乃抑止之意,警惕不可犯五逆谤法之重罪。若原非下品下生造恶之机,则其念佛往生,固然不在下品下生的阶位,亦不在上辈与中辈的阶位,因其非修三福之故。故知念佛超越品位阶级,得益最胜。

又,辈品乃为说明阎浮提众生的机类。故善导大师说:“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若原为要门之机,而不依靠自己之要门功德之回向,完全以念佛依靠弥陀功德,则不在辈品之中,即是超越辈品,即是无千差万别之辈品,万机万品通通成为“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之念佛一机,以弥陀功德,超胜超绝自己任何修行之功德之故。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故昙鸾大师说:“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

故下品下生即是以事相解释第十八愿之道理,事理双彰,以显净土宗之精华。

问:什么叫五时、八教?
  答:五时八教,是天台宗创立的,是对世尊一代所说的教法先后顺序及其内容,作出评判和诠释。语本智者,义出佛经。五时者,一、华严时。如来初成正觉,称性直谈自证法门的《华严经》。欲令大机众生悟入法界也。称华严时者,系从经名立时。华严二字,盖以万行之因华,庄严一乘果德之意,故称华严,具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此经凡有九会,说法处所换了七处,一般所谓七处九会说华严经是也。约时则如来三七日中所说。或者疑曰:华严经,经文最长,晋译有六十卷,唐译有八十卷之多,何以说法之时反少耶!当知诸佛境界不可思议,日月灯明佛说法华经,六十小劫不起于座,佛神力故,时会听者,谓如食顷,情况类似,不足疑也。

  二阿含时。说四阿含经。此约经立名。《妙玄》云:增一阿含,明人天因果;中阿含,明真寂深义;杂阿含,明诸禅定;长阿含,破外道。梵语阿含,此翻无比法。意谓圣人所说,智慧无量,分别法义,无可比并之意。又称鹿苑时,此则从处立名,四阿含同是鹿野苑所说故。由于小机在华严会上不能得益,佛不得隐胜现劣,脱珍著蔽,不动寂场而游鹿苑是也。

  三方等时。方等广谈四教,均被众机。说经既多,如维摩、思益、楞伽、金光明、胜鬘等,均方等时说,说处亦不一,或王舍城,或舍卫国,或泥连河。所以只能约法立时,称为方等。何谓方等?四教并谈曰方,三根普被曰等。

  四般若时。从经说诸部般若立时。如摩诃般若,光赞般若,放光般若,金刚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等。

  五法华、涅槃时。此则从经立时,法华涅槃二经同属醍醐教相故。是为五时。五时说法颂云: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年,华严最初三七日是也。(此约别五时)

  八教者,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也。化仪四教:顿、渐、秘密、不定,化法四教:藏、通、别、圆,是名八教,略释八教之义,顿教者,不从渐来,直说于大,故名顿教,此指华严,佛成道时,即说华严大教,以前未说渐,故是顿大之顿,华严属顿教部,渐教者,渐次调停,引向于大,故名渐教。阿含为渐初,旨在破外道之邪,立内法之正;方等为渐中,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旨在引恋空滞寂之小,向智求悲度之大。般若为渐末,会一切法,皆摩诃衍,旨在荡涤二乘情执,归于大乘也。秘密教者,如来不思议力,令一座同听异闻,此不知彼所闻,彼不知此所闻。由于听者互不知所闻内容不同,故称秘密教。不定教者,听小法,得大益;闻大法,得小益。以得益不同,名不定教。何以会出现此等现象?若宿世于渐法中,曾种顿的种子,所以今世闻渐法,得顿益;或宿世于顿法中,曾种渐的种子,所以今世闻顿法,得渐益。

  藏教者,经律论三藏也。经藏,法本义,律藏,灭恶义,论藏,无比法义,各含文义,条然不紊,故名三藏教。通者,此教三乘共修,三乘同观无生四谛,同修体假入空的十二因缘观和六度观。若钝根,唯见偏空,通前藏教。若利根,兼见不空,通后别、圆。故名通教。别教者,独菩萨法,别前藏通二教,修证时长行远,次第隔历,别后圆教,故名别教。圆教者,《四教义》曰:圆义有八,一、教圆,正说中道,言不偏也;二、理圆,中道即一切法,理不偏也;三、智圆,一切种智圆也;四、断圆,不断而断,无明惑断也;五、行圆,一行一切行也;六、位圆,初一地,具足诸地功德也;七、因圆,双照二谛,自然流入法性海也;八、果圆,妙觉不思议三德之果,不纵不横也。总之,一切圆融,圆伏、圆信、圆断,故名圆教。

  顿等四教是化仪,如世药方,犹医士按病处方也。藏等四教是化法,如辨药味,犹辨药性之味。《止观义例》云:顿等四教,是佛化仪。藏等四教,是佛化法。

  问:在五时八教中,为什么《法华经》称纯圆独妙?
  答:佛一代所说,五时八教中,权法实法都有。在《法华》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之前,是权归权,实归实,是不圆融的。法华开显之后,方知“惟是一佛乘,无二亦无三”,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所以法华独擅纯圆之称,法华独得称妙者,可从《法华》与前四时教法中比较而知。如一、华严时,虽称顿教,正说圆教,兼说别教,一粗(别)一妙(圆),权实了不相即,且大不纳小,小乘在座,如聋如哑。是故所说法门,虽广大圆满,摄机不尽,不畅如来出世本怀。

  二阿含时,但说藏教,故唯粗无妙。三方等时,四教并谈,三粗(藏通别)一妙(圆)。四般若时,带通别二权理,正说圆教实理,是二粗(通别)一妙(圆),亦非全妙。法华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开三藏通别之权,唯显圆教之实。开前三教,一一无非实相妙谛。开显之后,一代所说,悉皆是妙。妙玄云:“开方便之权门,示真实之妙理。”乃无可对待之绝待妙也。又:法华出八教之表,属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法华会渐归顿,乃圆顿之顿,非华严顿大之顿,故非顿。亦非阿含渐初,方等渐中,般若渐末之教,故非渐。法华“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是显露,故非秘密。“决定说大乘”,故非不定。所以如来一代的五时八教中,法华实出四时之外,八教之表,故独得妙名,称为纯圆独妙也。

  问:法华经云:诸佛世尊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请问什么叫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答:先解释开示悟入四字的含义,后再解释如何叫佛之知见。开示悟入,根据《法华文句》所说,必须一、约四位,二、约四智,三、约四门,四、约观心,四个方面来解释:

  (一)约四位释,即是圆教菩萨住、行、向、地四个阶位,由于破无明浅深不同,所以分为四位。开是十住位,破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理故;示是十行位,由于除了惑障,佛知见体显,法界众德,显示分明故。悟是十向位,由于障除体显,法界分明,悟知事理融通,更无二趣;入是十地位,由于事理既融,自在无碍,任运流入佛之智海。

  (二)约四智释,(1)道慧,见道实性,实性中得开佛知见;(2)道种慧,知十法界,诸道种差别解惑之相,一一皆是示佛知见;(3)一切智,知一切法,唯是一相寂灭,悟寂之理,即是悟佛知见;(4)一切种智,知一切法,一相寂灭,种种行类,无不皆知,即是入佛知见。以上约位、约智,唯圆教圣人方开,亦即十住位以上方能开示悟入,凡夫是绝分的。

  (三)约四门释,(1)空门,悟一空一切空,即开佛知见;(2)有门,一有一切有,即示佛知见;(3)亦空亦有门,悟一切亦空亦有,即悟佛知见;(4)非空非有门,一切皆非空非有,即入佛知见。能通之门,则有四门差别,所通之理,则无差别也。

  (四)约观心释,(1)观于三谛之理不可思议,叫做开;(2)能分别空假中心,宛然不滥,叫做示;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叫做悟;(3)空假中心,即非空假中,而齐照空假中,叫做入。实则是一心三观,分别作开示悟入来解释也。后之约四门、约观心二门,名字位人,亦能依门观心,开示悟入佛知见,所谓大开圆解也。

  次释佛之知见,佛知,即佛一切种智。具足三智,一切智,知空;道种智,知俗;一切种智,知中。此三智,具足三观一心之妙知,故曰佛知。佛见,即佛眼,佛具足五眼。一、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昼不见夜,以有色质障碍也。二、天眼,修禅定而得,远近、前后、内外、昼夜,皆能见之,以无色质障碍也;三慧眼,观一切法空;四法眼,观一切法能知能行,谓因行是法,得证是道,亦知一切众生种种方便法门,令其修证;五佛眼,具足前四眼功用,无法不见,无法不知,以佛具足一切种智及佛眼,故名佛之知见也。

  问:法华以纯一无杂,独得妙名。《辅行》又提出四一显妙的理论,证明《法华》是妙法。请问是哪四一?
  答:《辅行》说,四一的理论,均出自本经,文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这是教一。因为十方如来虽然亦说二乘或三乘的权法,但目的在于为开权显实作个弄引,意在显实法,开权之后,一切诸法,无非佛法。法华开权显实,会三归一,所以是教一;文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这是行一。道有能通之义,因为法华但说正直一道,即无作妙行,所以是行一;法华经但为菩萨,不为小乘,这是人一。佛昔虽复说三乘,但为化菩萨。开显之后,所有众机,皆同为菩萨因人,所以是人一;文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这是理一。

  《法华会义》说,有三种世间,一、正觉世间,二众生世间,三器世间。此三种世间,当体是即空假中理,理性本无生灭,故一一无非常住,一一无非法位,但众生迷暗,于常住中,妄见生灭。于真如中,妄见迁流,故世间相虽常住而不知也。问,悟此理性,名为正觉世间,以顺性故,性相俱常可也,迷此理性,而为众生世间,既迷理性,性虽本常,相未必常,云何众生、器世间相,亦常住耶?答,若冰与水,同以湿为性,湿常冰亦常。复如醉见屋转,屋本不转。故得世间相常住也。

  答火中红莲“本已有善”、“本未有善”之问
  此语出《法华文句》智者释常不轻菩萨品之文。原文为“本已有善,释迦以小而将护之。本未有善,不轻以大而强毒之。”“本已有善”者,指释迦因地于大通智胜佛时为十六沙弥,曾为四众覆讲《法华》结缘,下过一乘缘种,故云:“本已有善”。无奈彼等中间忘失大心,退大向小,好乐小法,释迦虽欲以大乘法而教化之,而彼等不肯接受。(如信解品中穷子惊愕,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等文。)于是世尊只得脱珍著弊,隐一乘之实,施三乘之权。以为将来开权显实作个弄引,故云:“释迦以小而将护之。”

  “本未有善”者,指释迦因地尘点劫前,在威音王佛所,曾为常不轻菩萨,凡见四众,悉皆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夫未成佛而为之授记,乃是授三无差别之佛性记。四众不解,故说,“我等不用如是虚妄授记”而以杖木瓦石而打掷之,夫一闻授记成佛之音,如击涂毒鼓,不论乐闻与不乐闻,已种下一乘佛种,未来必定有开花结果之时,故云:“不轻以大而强毒之。”管见如此,不知仁者以为当否!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译文】事理因为别人谈起才能领悟的,虽然有所领悟,但是还有迷惑,总不如自己领悟来得明白清楚;兴致因为外在事物才能获得的,虽然能够得到,但是仍会失去,总不如自己得到的悠闲安乐。
【点评】“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75岁时写给小儿子的一首诗,题目叫《冬夜读书示子聿》。老诗人冬夜读书,有所感悟,对儿子说:知识的获取,一是要肯花气力,二是要躬行实践。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是间接的,即使牢牢记住了,却终归浅薄;要想真正深刻理解知识的真谛,必须亲自去躬行实践。做学问是这样,理解人世间的一切事理、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也不例外,自己了悟才是真了悟,自己获得才是真获得。真悟、真得的途径就是实践。#国学知识##冷知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新闻社采取“报网合一”的新闻运行模式和“老师+学生”的工作模式,由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并聘请校内外专业教师、专业媒体人担任顾问,进行管理和
  • 故事从结构上来说是略显俗套的,它当然很容易让我想起江南的《上海堡垒》只是上海堡垒更像小男孩的作品,充满着不甘与遗憾,把失去二字刻画地入木三分,而月光武士是属于大
  • #高卿尘[超话]# [饺子]#阳光信用# [饺子]#每日一善# 【1.2】hui~我以前害怕被人误解,渴望被理解,喜欢跟人解释,拼命证明我的观点,后来发现跟对错
  • 第二,八字财星弱八字中,财星代表了自己的地位与钱财,如果八字中,财星很弱,或者无财星,那么求财就会显得十分辛苦,努力付出还很难挣到钱,财星太弱者,辛苦付出几年,
  • 最合适的心态,去搭配最合适的人生,来过也好,去过也好,恰似刚刚好​不要去猜测人生的方和圆,不要去挑剔人生的悲与欢,每个人轻轻地路过世间,对生活的理念有种种不同,
  • 这是在碌碌无为的浮躁中追逐成就感和证明自己还没老年痴呆的一年——1⃣️3月报了PMP课程,每周末两天不断的课程,上到考前发烧差点进不了考场,就因为可以全款报销,
  • 2021年让我成长了很多无论是绘画的技法还说性格上,我很感谢我遇到的每一个人,很高兴我们能在2021相识谢谢每一个愿意和我玩的人[抱抱]希望来年的我可以做的更好
  • 近年研究發現,茴香种子萃取的精油,具有增加身体中雌激素活性的功效,是來自茴香脑这种醚類,因此可以用在经前症候群、經痛、月经不順、更年期等各种雌激素失衡的女性问题
  • 这种从天而降的“掌法”可比从头游到尾可快多了[春游家族]展示几种其他的“小花”图二忘了是哪种匐灯藓,图三皱叶匐灯藓,图四是小金发藓属,图五的葫芦藓的“小花”就有
  •   爱极了这样的时光,也甚是喜欢,在这样的时光里徜徉。  每个人都有一段自己的人生经历,每个人从来到人世的那一天起,上天早已安排你将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生死轮回
  • 通达信多空MACD+背离公式副图指标 DIFF:EMA(CLOSE,12)-EMA(CLOSE,26); DEA:EMA(DIFF,9); MACD:(DI
  • 诉说一定是我情绪崩溃的最优解,所以这个平台也自然而然的成了我每一年的记事本一样的载体,我大事小事放屁事都往这里说,好像写下了心里就舒坦了。其实昨晚有好多想说的,
  • 10、如果法令纹生的是左右两边均称,而且深浅适中,这样的人有自己的目标,会为理想而奋斗,只要努力可获得成功;相反,如果法令纹生的不好,长短不同或有分支,这样的人
  • 虽然此刻已经2.15了情人节这一天收到好多朋友的消息大多和他们的爱情有关有的跟我表示着感谢说如果没有我,他俩绝对不会在一起男孩儿是我同桌,内向型,女孩儿是我好朋
  • #给你看看我的手帐吧[超话]# 迟来的新年快乐!最后,我要祝查理苏在新的一年拥有365份的阳光--永远有人照亮你,直到你厌倦为止。
  • 一小时超短线级别来看,布林带缩口,K线运行在中下轨区域,早间估计还是以一个小幅度横盘震荡为主。今年最后两小时,过的还不错,中了个奖,和久违的朋友聊聊天,得到安慰
  • 半夜发了好几遍也没发出来,好吧那就不期待越来越好了,可能是我贪婪了,新年第一天从公寓着火开始[赞]不得不承认去年一年心理状态和睡眠状态都很不好,过的常常很丧,经
  • ④泰柱啊,其实是没有勇气再看一遍的剧。③因为是反町隆史作为相棒的最后一季了。
  • 活动时间是每天晚上九点,周一二三答题,后面的时间跳舞和魁地奇看投票[爱你]Q:强制加群吗?8个多月的妹妹自从打了麻腮风疫苗一周后开始发烧,烧退了开始厌奶,厌奶两
  • 不吃一顿是傻瓜……#yiyi#2021是我变化最大的一年了 从心境到生活状态 上半年多彩充实下半年勇敢突破 我也在努力变好让自己更加勇敢 辞职脱离了舒适圈 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