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COP15##中国亚马逊——德宏##COP15 春城之邀# 【云南省盈江县石梯村:守住绿水青山 赚到“金山银山”】
来源:人民网
要到石梯村,虽不用真的爬石梯,但确实不易。
驱车从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城出发,沿山路盘旋行驶,到80公里外的石梯村得2个多小时;碰到雨天,时间还得加长。
这个位于中缅边境的景颇族、傈僳族聚居村寨,因旧时商队为通行在陡峭山崖上开凿阶梯而得名。

这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鸟类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有鸟类四百多种,国内仅有的5种犀鸟、林雕鸮及灰孔雀雉等珍稀鸟类均在此有分布。
在当地党委政府引导下,这些年石梯村依托丰富的鸟类资源,发展“观鸟经济”,守住了绿水青山,赚到了“金山银山”。
“到我们石梯村,不用爬石梯了!”村民徐小龙打趣说。

“旧习惯”变“新产业”
7月5日一大早,记者随COP15“滇西秘境——云南德宏生物多样性”全媒体主题采访行从盈江县城前往石梯村,“不幸”遇到雨天。
一路上大雨瓢泼,雨刮器虽高速摆动,但目之所及,仍只能看到前车溅起的水花,及山路两侧湿漉漉的热带雨林。
好事多磨。3个多小时后,石梯村到了,车停在了小龙客栈门口,36岁的老板徐小龙特意换上只在过节时才穿的景颇族服饰盛装迎接。
“日子过得挺好呀!”随行人随口夸道。徐小龙拘谨一笑,“还行吧!”
时间回溯多年,徐小龙笑不出来。在他记忆中,小时候粮食不够吃,大人只能进山打猎,所打猎物中,鸟是最多的一种,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打到野鸡、野猪。
长此以往,生态环境被破坏,周边林子里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少。很难打到猎物的村民,日子越发贫苦。建档立卡时,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贫困发生率达50.5%。
要想把日子过好,得先把环境保护起来。
为改变现状,当地党委、政府组织党员、“草根民嘴”等,用“汉语+民族语言”、小品歌舞等形式进寨子,让村民主动放下斧头、砍刀、兽夹,投身到生态保护中。
要保护生态,换言之村民们没法狩猎了。咋糊口?当地党委政府引导村民发展坚果等林下产业。徐小龙家种了30亩,这两年就能有收成。
不只徐小龙家,目前,石梯村共种植坚果、咖啡、荔枝等经济林果950亩,全村绿色产业面积达3300亩。

“狩猎人”变“护鸟人”
另一条增收致富的路也在向村民们“招手”。
2016年,盈江县观鸟协会和县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动员村民们当“鸟导”发展“观鸟经济”。“观鸟还能赚钱?”村民们不相信。抱着“搞不成还能再穷到哪儿去”的心态,包括徐小龙在内的几名年轻人跟着观鸟协会的人学习鸟类知识,当起“鸟导”。
徐小龙学东西快,“以前只知道村里鸟多,但不知道是啥鸟,经过专家培训,慢慢知道了。”此后,只要有观鸟爱好者来村里,它都会主动请缨,带着去观鸟,赚起“鸟钱”。
慢慢地,村里的“鸟导”越来越多,在党委政府宣传下,村里名气也越来越大,国内外的观鸟爱好者争相前来,石梯村在观鸟界“火了”。
当地党委政府趁势引导村民建鸟类监测点、当志愿者,从事餐饮、住宿及配套服务,鼓励让农民吃“旅游饭”,赚“观鸟钱”,走生态致富的路子。
徐小龙全家齐上阵,自己当“鸟导”,家人经营农家乐和客栈,年收入增加了四五万元。
经济条件好了,徐小龙家的生活水平蹭蹭变好,走进他的新家,电视机、冰箱等家电齐全。
不只徐小龙家,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引导村民在附近山林里搭建了四十多个鸟类监测点,疫情前每年接待观鸟人数2万多,村民人均收入从早些年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1万多元,40多户贫困户也已全部脱贫。

消失的鸟儿回来了
知道能通过观鸟过上好日子,村民们保护绿水青山的动力更足了。
每次带领观鸟爱好者进山前,徐小龙都会不厌其烦地叮嘱对方:“不要抽烟,不要给鸟儿投食,不要大声说话。”每次进山前,他还会准备个塑料袋装垃圾。
作为村里的护林员,徐小龙每月至少巡山15天,砍刀、望远镜、水壶是必需品。很多地方摩托车到不了,他会走路前行,一天下来,至少走10公里。“以前进山背刀,是为了狩猎;现在进山背刀,是为了保护这些动物。”徐小龙笑着说。
干了几年护林员,徐小龙负责的林区没发现过偷猎行为,不过其他村民发现过。2017年12月7日,两名违法嫌疑人潜入石梯捕鸟,有村民将涉案人员扭送到公安机关。
为持续巩固生态修复成果,在当地党委政府引导下,石梯村还将保护生态环境内容纳入党员积分管理,同时将生态保护内容写进村规民约。“捕鸟、砍树,发现一起扭送一起;随意开荒,责令恢复,处罚2000元交村民理事会,并上报相关部门;对主动上报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情况的给以200-2000元奖励……”村规民约里的规定很具体。

村民们共同努力下,石梯村生态环境慢慢修复,消失百年的花头鹦鹉、鸟类中的“大熊猫”红腿小隼等珍稀鸟类重回这里筑巢安家,“人鸟相依、天人相谐”的景象则吸引着更多观鸟人慕名而来。石梯村也被观鸟人称为“中国犀鸟谷”和“观鸟圣地”。
记者一行离开时,天终于放晴了,云飘在山里,鸟儿悦耳的叫声此起彼伏。“看,红腿小隼!”远处枝头一只麻雀般大小的鸟,正在抖落翅膀上的雨滴。大家纷纷传递望远镜,只为一睹这只鸟的“芳容”。
接着,一行人又看见一只觅食而归的花冠皱盔犀鸟迅疾地从高空飞向巢中,将捕捉到的食物投喂给小犀鸟,温馨至极。
“不虚此行!”一行人感叹,终于亲身感受到了云南的生物多样性。
此时,山风徐徐,鸟鸣啁啾。目之所及,尽是自然之美。

#小云影话##马可瓦尔多-【意】伊塔洛·卡尔维诺著马小漠译[图书]#
一年四季轮回,一季一个故事,
“在沟渠里仰望星星,一个小工眼中城市的奇趣与窃喜。”
马可瓦尔多是位城市小工。在充满着水泥和沥青的城市森林里,他却试图寻找大自然。对他来说,“生命中除了以小时计酬的薪水、额外的工资补助和家庭津贴外,还有某些东西可以期待。”

【晨报深一度特别报道】黑土地上“种”出农民的“金饭碗”

开篇语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当前,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正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在“做大做强龙江中医药产业,塑造龙江中医药品牌,实现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及加快落实我省打造千亿级中医药产业决策部署的大背景下,我市抢抓机遇,制定并出台了《牡丹江市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从第一产业的种植业到第二产业的中药加工制造再到第三产业的中医服务业做出了具体的发展规划,助力我市中医药产业高速发展,发展速度全省名列前茅。

当下,我市以塑造“关药名城、康养福地”为目标,致力于打造“3宝6味12香”为代表的原生道地中药材品种品牌,全力推进我市中医药全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依托“8341”中草药种植格局

助力“一产”科学发展

6月,在林口县三道通镇长胜村的种植基地里,平贝长势良好,生机勃勃,郁郁葱葱……长胜村发展中药材平贝种植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村里每家每户庭院内都会种植,发展平贝种植具有用工少、种植技术低、市场回收价值高等特点,是稳定、长效、持久的增收产业,种植平贝已成为当地一项富民产业。

与平贝相比,林口出产的黄芪更是享誉全国。还有海林刺五加、穆棱人参、宁安苍术……这些都是牡丹江出产的驰名中外的中药材。牡丹江是全国沿边开放大市和我省东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自然地域、人文基础、产业技术等独特优势。近年来,我市加快了产业布局,致力于打造原生道地中药材品种品牌,充分发挥产业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中药材种植发展,让中药材成为农民的增收新亮点。

全市中药材种植已达30万亩

牡丹江位于北纬45°的“黄金生物带”上,气候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地形呈“八山半水分半田”特征,是全省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非常适合关药的生长。

那么,什么是关药呢?“关药是指山海关以北或指‘关外’东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所产的道地药材。著名关药有人参、鹿茸、防风、五味子、刺五加等。”日前,市中医药产业办一产专班负责人王剑辉告诉记者,牡丹江地区中医药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市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大规模发展中药材人工种植,到七八十年代已经在全国中药界享有盛名。2019年前,我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近13万亩;发展至今,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和种植品种持续扩大,中药材种植总面积已达到30万亩。其中,种植千亩以上品种21个、五千亩以上品种11个、万亩以上品种6个。

从2019年春季开始,我市紧跟“做大做强龙江中医药产业”脚步,立足发展、从顶层设计,决定在全域内大规模发展中医药产业,并制定了《牡丹江市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中医药产业强市和全国重要道地关药产区。

近年来,我省把中药产业上升为调结构、增收入、壮经济的重要千亿级产业,确定了重点发展中药材品种“龙九味”,让以刺五加、五味子、人参、西洋参、关防风、赤芍、火麻仁、板蓝根、鹿茸等为重点的中药品牌叫响全国。而牡丹江作为人参、刺五加、五味子等道地药材主产区,产业发展较早,技术相对成熟,区域优势规模已经形成。其中,人参种植面积发展到2万余亩,产值达2亿元。野生刺五加储量达2万吨。刺五加种子种苗基地发展到千亩以上,人工种植面积发展到1.8万亩,林下仿野生种植5万亩。野生五味子储量达1000吨,人工种植面积发展到2500亩。

突出优势打造“8341”格局

“从我市资源禀赋看,我市中药材产业优势突出,潜力巨大。其中,辖区名贵珍稀药材近10种、大宗药材近150种,道地药材总蕴藏量近31万吨。”王剑辉说,为了扩大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我市围绕牡丹江河谷地带和长白山的“张广才岭”“老爷岭”“锅盔山”“太平岭”等优势产区,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药农—标准化”五位一体、多种组合方式,着力打造8个境内商品药材种植基地、3个千亩种源种苗基地、4个中医药小镇、1个境外商品药材种植基地的“8341”中草药种植格局。

即“五林镇—柴河镇—铁岭镇”“温春镇—宁安镇—江南乡”“卧龙乡—马河乡—镜泊镇”“横道镇—山市镇—长汀镇”“兴源镇—穆棱镇”“共和乡”“三道通镇—莲花镇—刁翎镇—建堂镇”和“绥阳镇—阜宁镇—老黑山镇—大肚川镇”等8个境内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海林市山市镇国家东北森林区道地药材资源生态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基地、林口县莲花镇省黄芪种苗规范化繁育基地、宁安市宁安镇省苍术规范化种植试验基地等3个千亩良种繁育基地;林口市莲花镇、海林市山市镇、穆棱市兴源镇中医药特色小镇和东宁市绥阳镇中药材种植小镇等4个小镇;1个乌苏里斯克境外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

记者了解到,我市通过签订定销合同、订单收购等方式,逐步形成“企业+基地+合作社”“企业+农户+基地”等生产运营模式,药材订单种植总面积达到2万亩。

市场上的“明星”产品带来可观收入

人参是关药的代表,提起人参就不得不提穆棱。穆棱市是牡丹江市下辖县级市,那里资源丰富,中药材有人参、黄芪、刺五加、桔梗等数百种。连年的发展,让穆棱市成为全国人参主产区之一。

夏季的每一天,对于穆棱市福禄乡巨丰村的李茂财来说都是忙碌又充实的。李茂财是当地有名的种参大户,虽然聘请了管理人员管理人参种植基地,但他还是放心不下地里的那些“宝贝”。每天亲手侍弄人参,看看长势,李茂财心里才踏实。

福禄乡本地海拔高、温差大,特别适宜人参生长,但夏季却是种参人最不敢掉以轻心的时候,因为管理稍有不慎,人参极易受到病害,从而影响一年的收成。连日来,李茂财每天早上4点出门来到山上,查看基地里人参的生长情况,为人参除草、打营养剂、喷杀菌剂……在他的眼里,人参除了是生长娇贵、药用价值高的药材外,也是带动自家和周围村民发家致富的经济作物。

“我家现在主要种植人参、西洋参等品种,种植面积700多亩,每年平均纯收入在300万元左右。”李茂财告诉记者,人参是东北道地药材的代表,其对土地肥力要求很高,为了“助力”人参更健康地成长,保障药材品质,自家还是会定期施用有机肥,再加之田间管理严格,产出的人参符合国家药检标准且品质优,所以产品根本不愁卖,产出的人参主要销往吉林省,有订单式销售也有慕名而来的客户。

去年,人参产业受疫情冲击和整体产量过大的双重影响,人参价格有所下降。即使面临这种情况,李茂财也没有萌生退缩的想法,而是另辟蹊径,寻求出路。“既然市场整体产量过大,那我就在‘时间差’和品质上下功夫。”今年,在我省专项资金帮扶下,李茂财家建设了一座660立方米的储藏冷库,等到人参秋收后,就可以将生长五六年的鲜人参冷藏,待市场价格高时再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

其实,人参种植不仅是李茂财的事业和情怀,更是周围村民的一种“来钱道儿”。“夏天人参生长期和秋天起人参的时候是最忙的,我家最多雇佣过60多名工人帮忙,他们基本都是本村和邻村的村民。”李茂财计算了一下,仅一个夏天,每名来打工的村民平均可收入2万元左右,而这只是大家挣的“外快”,可以说人参就是大家致富的秘诀之一。

纵观国内市场,我省因地理位置优越、人参种植面积大、产品品质高、无污染等优势,目前黑龙江出产的人参已经占据全国市场的70%至80%左右。根据市中医药产业办的统计,我市种植道地药材农户的每年平均收入比种植大田作物农户的年收入要高出50%至300%,甚至更多。

扬长避短 扩大品牌影响力

根据总体规划,我市要叫响以“熊胆、鹿茸、林蛙油”“人参、刺五加、北五味、黄芪、白鲜皮、北苍术”“桔梗、龙胆、月见草、火麻仁、平贝、防风、蒲公英、赤芍、玉竹、苏子、沙棘、蜂蜜”等“3宝6味12香”为代表的原生道地中药材品种品牌,逐渐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区域品牌、特色产品,成为全省中医药产业强市和全国重要道地关药产区。

期间,在省重点支持的林口黄芪、海林刺五加、穆棱西洋参、宁安苍术的基础上,我市各地再结合当地中药材发展潜力进一步明确了重点发展品种,形成海林市平贝、五味子,林口县苍术、板蓝根,穆棱市人参,宁安市白鲜皮、西洋参,东宁市紫苏、返魂草等一批优势产业集中区。

“通过三年来的发展,我市‘关药名城’的品牌已经传播得更远;市场上,我市出产的中药材也更受客商的欢迎,归根到底是我们的产品质量高、药用价值大。”采访中王剑辉说,为从源头保障中药材的品质,我市加快建立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进一步规范单品种中药材种源培育、种植栽培技术标准等。

其中,我市积极支持科研机构、企业、合作社等主体,根据需要制定适合牡丹江市的中药材种植、加工标准。在种植技术上,人参种植解决了冬季抗冻性等难题;刺五加解决了全光下种植难题;五味子解决了合理种植面积问题。在2021年初,我市颁布出台了北苍术、防风、赤芍、黄芪、平贝母、野山参6种栽培技术规程,指导中药材规范化生产。

同时,各地加快打造原产地品牌,穆棱市成功获得沙棘和红豆杉2个地理标识;林口县政府出台了申报“两品一标”支持政策,成功申报一个有机绿色标识补贴1万元、一个农产品地理标识补贴3万元。今年,林口白鲜皮、黄芪中药材地理标识已经获批,海林刺五加、穆棱人参地理标识也正在申请中。

“到2021年底,我市还将出台10个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新增5万亩。”记者从市中医药产业办了解到,我市将深挖本地自然优势,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同时降低种植风险,优先种植市场需求大价格稳、投资小见效快、成本低效益高的中药材品种,并采取“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思路,将生长期较长的苍术、赤芍与生长周期短的丹参、防风、紫苏、桔梗等搭配种植,大力推广林药套种等山林经济模式,尽可能减轻药农负担、推动药农致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终于把实话说出来了[摊手] DELHI: Minister VK's Singh remark that India has crossed LAC more
  • 『正畸案例』分享自@正畸界的小仙女 (是牙齿矫正5年工作经验,专业推荐美学正畸医生的博主)#北京牙齿矫正# "牙齿同学,你不觉着自己个儿有点叛逆嘛[do
  • 小众香薰| 视觉美感香氛share #香水##生活美学# 发掘探索生活的香氛.未知都是美妙~ 今日闻香⚫︎无火香薰&车载香薰 按个人喜好随手po . ▪️Ri
  • #博君一肖[超话]# 兄弟们我出息了,我昨天梦见我和几个粉丝在哥哥一个很小的船上。哥哥为了选拔我们,他洗澡的时候让进去给他送牙膏,我一眼都没瞄他(开玩笑,我怎么
  • 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 “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语出自元·马致远《岳阳楼》,意思是说:人能克制自己,就不会招来祸患;办事情不昧着良心,心
  • #兴动2021##女生节# 女生节&女神节快乐!!! 张艺兴的贝壳女孩们[心] 追兴的日常,每天都像是在过节~ 但是仪式感不能少! ①关注+转发 抽1位送限量
  • 2021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于昨日发布,我们快马加鞭整理了六大学科领域TOP10院校的排名情况和雅思成绩要求,大家快来存图吧!也可登陆QS中文官网查看完整排名
  • 有没有什么可以放昵称的超级好看的符号? 祝大家新年快乐! 给2020年的自己: ᵍʳᵒʷ ᵘᵖ ᵒⁿ ᵗⁱᵐᵉ, ˢᵃᶠᵉ ᵃⁿᵈ ʰᵃᵖᵖʸ· 按时长
  • “手不释卷”靳东又作新词了,不要问靳东是不是胖了,回应有模仿苏轼之词内味。随机表情 人到中年大红的靳东对“文化人”人设有执着,自称手不释卷,发文必繁体字,却在“
  • 【让得克斯萨的风吹到北卡罗莱纳:新能源系统在变革中重塑】 也许很难想象,西得克斯萨的风“吹到了”北卡罗莱纳。 前不久,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有了一种新工
  • 浩瀚烟波里,我怀念,怀念往年。外貌早改变,处境都变,情怀未变。 似水流年 那一天我记得,深夜里在调账户,喝酒,听歌,看书,收拾桌子拍照。 今天加会班回家,喝酒
  • (+△+)[拳头]o_o .... 【你和TA该继续吗】 感情问题总是让人捉摸不透 爱情毕竟是两个人的事 很多时候都要付出心力来维护 不能盲目相处 当一段感
  • #三八妇女节# 女神节降临,一份好孕祝福送给你!#昆明[地点]# 每一年的春天都有一个属于所有成年女性的重要日子——三八妇女节,不管是作为女儿、妻子、母亲,还
  • #古文# [女孩儿]#正能量#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宋代〕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 20210214 「今天情人節喔,今天致可爱优秀女友沙沙」 唐代劉商曾作詩「綠苔春水水中影,夜月平沙沙上棲」,意境殊胜!我的女友沙沙集漂亮、溫柔、聰明、能幹、勤
  • #琼海新闻# 慈善送温暖 爱心献社会丨融创金湾感恩社会回报公众 为琼海发展贡献力量    近三年来,融创金成博鳌金湾项目始终以社会责任感为己任,秉承感恩社会、
  • 我一直在思考贞观之治是如何让天下官员忠廉,几乎杜绝了困扰历代君主贪腐顽疾问题。 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贞
  • #我向往的新职业# 整理收纳+九型 [偷笑][偷笑][偷笑] 图1《两会你我他》中投票结果 图2 新职业#性格分析师#是由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人社部部属单
  • 好家伙[跪了],一看日历发现距离最近的一次考试只有19天了,下下个考试也只有34天了[跪了],距离毕业时间不多了呀。。要考许多证赚学分[单身狗],微博最近可能不
  • #whatisfashion# 何为经典 Alexander Mcqueen Spring 1999 ▪️时尚评论人Sarah Mower时隔19年再次回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