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未闻经闻之不疑,不与声闻而相违背;

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

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恒以一心求诸功德,是为八法。  

所谓「 不与声闻而相违背 」,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一般人都知道文殊法门「 弹偏斥小 」,

却忽略了文殊法门所弹斥的,乃是小乘的不发心,不是弹斥小乘的修行。

在修行上,三乘同观性空,岂可轻率否定。
  
通达法性者,自然就明白「 法无定法 」的妙用。

「 法无定法 」是般若智慧的精义之所在。

此一精义,在文殊法门中更是发挥无遗。

值得注意的是,「 法无定法 」如果被滥用,

那么,「 法无定法 」可能就变成无法无天了。

因此,所谓「 善用方便 」,

必须以「 深观法性 」的智慧为基础,

否则方便的结果反而是不方便了。

《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

所谓
「 无方便慧缚,
有方便慧解,
无慧方便缚,
有慧方便解。」
  
文殊法门的方便善巧很多。

如实而论,在本文上下文中,很多法门都可以说是方便门。

限于篇幅,此处不再广引细谈。
  
9 . 入一切诸佛法门。
  
在《维摩诘经》(菩萨行品)中,

特别谈到了一个法门,
叫做「 入一切诸佛法门 」。

阿难尊者在维摩诘居士向香积佛请饭之后,不禁大为赞叹。

佛陀便为他说了一番开示。
  
阿难白佛言:
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饭能作佛事。
  
佛言:
如是如是,阿难!

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

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

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

有以菩提树而作佛事,

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

有以饭食而作佛事,

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

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

有以佛身而作佛事,

有以虚空而作佛事,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

有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炎如是等喻而作佛事,

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

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

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

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

菩萨入此门者,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

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

但于诸佛生清净心,欢喜恭敬,未曾有也。
  
这一段话有两个重点。

第一层,施作佛事,方便多多。

香积佛可以用香饭来转化人心,

阿弥陀佛可以用五尘说法来接引众生,

这是何等丰富的启示!

因为施作佛事的方便不同,

因此菩萨对于十方佛土的净与不净,应当一视同仁。
  
第二层,八万四千烦恼,表面上看来,是八万四千魔,芸芸众生为之疲劳不已,

但从文殊法门看来,这却实是诸佛施作佛事的另一种方便。

为什么?

因为众生有所贪,你贪福报,你贪功德,

很好很好,我来教你布施法门吧,布施可以修福呀!

佛不我欺,布施修久了,贪心慢慢也就化掉了。

《大般若经》所谓
「 如是烦恼于大菩提虽为障碍,

而于能引菩提资粮有能助力。

是故菩萨乃至未坐妙菩提座,不永灭除。

若得菩提,一切顿断。」

贪瞋痴等烦恼,对凡夫而言,

虽然是苦恼的根源,却未尝不可因势利导,

把它转化为引生菩提的资粮。

你不用担心,贪福报、贪功德不也是「 贪 」吗?

没关系,「 若得菩提,一切顿断!」

这一层奥妙,值得善加体会。
  
《维摩诘经》〈佛道品〉也有一段经文,

与上文善用烦恼而施作佛事的理念可以相互辉映。
  
若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恼恚,

至于地狱无诸罪垢,

至于畜生无有无明憍慢等过,

至于饿鬼而具足功德,行色无色界道不以为胜,

示行贪欲离诸染着,

示行瞋恚于诸众生无有恚阂,

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

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不惜身命,

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

乃至小罪犹怀大惧;

示行瞋恚而常慈忍,

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

示行乱意而常念定,

示行愚痴而通达世间出世间慧,

示行谄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

示行憍慢而于众生犹如桥梁,

示行诸烦恼而心常清净,

示入于魔而顺佛智慧不随他教,

示入声闻而为众生说未闻法,

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众生,

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

示入刑残而具诸相好以自庄严,

示入下贱而生佛种姓中,具诸功德,

示入羸劣丑陋而得那罗延身,一切众生之所乐见,

示入老病而永断病根超越死畏,

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

示有妻妾采女而常远离五欲淤泥,现于讷钝而成就辩才总持无失,

示入邪济而以正济度诸众生,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

文殊师利!菩萨能如是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这一段话说明了菩萨道的广大弹性。

但不管弹性有多大,一切作为的业报,都必须由你自己承担。

此所以经中说
「 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乃至小罪犹怀大惧」。

为什么?

戒律是死的,生命情境却是活的。

在常态下,当然要严守净戒,

但遇到非常状况,这个时候,开缘的判断,就非常重要。

因此,有些作为,看来好象是犯戒,其实不然。
  
不但如此,在佛教的修行上,

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 罪恶感 」。

罪恶感会干扰禅定的生起,

罪恶感会摧毁善念的增长,

罪恶感会导致自暴自弃,最糟糕的是,

罪恶感会障碍智慧的开显。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罪恶感愈重,修行愈不容易得力。

此所以佛教只许「 忏悔 」,

不许「 后悔 」。

「 忏悔 」与
「 后悔 」不同。

「 忏悔 」是断悔,是利用改过迁善来断除心中的悔恨之根。

「 后悔 」则是让自己的心灵在悔恨中不断地「 重复 」而已。

《维摩诘经》〈弟子品〉也触及这个问题。
  
忆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为耻,不敢问佛,

来问我言:
唯优波离!我等犯律诚以为耻,不敢问佛,愿解疑悔,得免斯咎。

我即为其如法解说。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
唯优波离!无重增此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其心!

所以者何?

彼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

如佛所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心亦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

如其心然,
罪垢亦然,
诸法亦然,
不出于如。

如优波离,以心相得解脱时,宁有垢不?

我言:
不也。

维摩诘言:
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复如是。

唯优波离!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

颠倒是垢,无颠倒是净;

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

优波离!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

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

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炎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

其知此者是名奉律,
其知此者是名善解。
  
「 犯律行以为耻 」,这是罪恶感。

这个罪恶感的延续,只是增长这两个比丘对戒律与僧团的逃避倾向罢了。

经中所谓「 不敢问佛 」,正是一个讯号。

文殊法门的过失管理,是从「 深观法性 」上,深观罪性不可得,

否则「 戒垢 」就可能被内化为「 心垢 」,这根本不是佛法。

此所以维摩诘居士直接了当地告诉优波离尊者说:

「 无重增此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其心!」
  
10 . 不动相法门。
  
《诸法无行经》在佛陀与文殊师利菩萨的对话中,出现了一段有关「 不动相 」的说明。
  
世尊!一切诸佛皆成就贪欲,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诸佛皆入贪欲平等法中故,远离诤讼通达贪欲性故,

世尊!贪欲即是菩提。

何以故?

知贪欲实性,说名菩提。

是故一切诸佛,皆成就贪欲,名不动相。  

拿贪欲做例子,很多人一听到贪欲,心理上就会起排斥。

但《诸法无行经》经中说,

一切诸佛因为已经深入了一切法的平等性,

在贪欲法上,已经通达了贪欲的法性,也就是空无自性,

所以一切诸佛对于贪欲法,

已经安住在「 不动相 」之中。

所谓「 贪欲即是菩提。

何以故?

知贪欲实性,说名菩提。」

这句话是总关键。

菩提菩提,不是别的,只不过是通达了贪欲的真实性。

明白处叫做菩提,不明白处叫做贪欲。

已明白者称之为佛,不明白者称之为凡夫。

就是这么简单。
  
文殊法门在整个佛教的传承上,

基本上是以「 阿閦佛 」为中心,

「 阿閦佛 」意为不动佛,

在五方佛的信仰体系中,属于东方之佛。

《维摩诘经》也特别提到,

维摩诘居士来自「 阿閦佛 」的佛土。

这个「不动相」法门,在文殊法门的修持上,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
  
文殊法门极为深广奥妙,上文所述,

只不过是笔者个人把这几年来研读

《维摩诘经》与
《诸法无行经》的心得,
稍作整理而已。

限于时间与篇幅,有些细微的地方,不及详论。

再如《文殊.般若经》详述一行三昧的修持法要,

深入阐明「 即心即佛 」的念佛观,

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容当另文述之。
  
整体而论,文殊法门处处不离圆顿要义。

但圆顿要义不是空谈高论,其切入处乃在当下这一念心。

圆顿要义的实现,也离不开日用寻常之间的渐进渐入。
  
本文写作之际,笔者心中忽现一偈,

爰题之为「 文殊法门摄颂 」,录之如下。
  
如实深观法界性,
当下烦恼即菩提;
  
触处皆是不二门,
圆成方便妙吉祥。

即說悲智脈
( 晶管脈 )
與白柔脈光。
 
故由悲智脈連通雙目凝視虛空,

即可得心性自顯現。

此為修持要訣。
 
3 、脫噶是建立在徹卻基礎之上的修行,觀光為其最特別之處,

別的密法都沒有類似的修持,

因而其觀光之理也是獨一無二的。
 
脫噶比徹卻更進一步,僅修徹卻,只能通達智光,看到內心光明,也不能轉化內外五大

( 即外界一切情器,體內自身五大 )

為五種智慧光明。

而脫噶則能顯發自心本具的智慧光明,

將內外五大化光,從而證得智慧虹體。
 
在脫噶修行中,本覺智慧通過晶管脈,

依肉團心光,
循白柔脈光,
經遠通水光,
于界清淨光中顯現明點空光。

明點空光就是心性五智的光明體,

顯現時就好像投石水中所產生的波紋。

要見到明點空光,心的狀態十分重要。

心就好比鏡子,鏡子如果晃動,就不能照物;

只有它安定不動,才能照顯物相。

所以修脫噶之前,必須先修好徹卻,使心能夠安定不動。

見到明點空光之後,就會顯現金剛鏈,即現見法性顯現。
 
( 二 ) 迦底大金脈
 
它位於中脈中間,與心臟中央相連,呈藍色,有根本明點光佈滿其中。
 
( 三 ) 白絲線脈
 
它依附于迦底大金脈向上自通梵穴

( 頭頂頂端 ),

其中分佈有運轉明點,

是修轉識法
( 如破瓦法、開頂法等 ) 的重要通道。
 
( 四 ) 細旋脈
 
它位於臍、心、喉、頂四輪之中,其中有頂上明點。
 
小結:
心臟與大腦功能一般修行者弄不清楚!

晶管脈可以吸收光能,儲藏至全身細胞,

加上由晶管脈刺激白絲線脈與迦頂大金脈、細旋脈沿中脈向上傳導促進大腦智慧開悟,

刺激大腦松果體與腦下腺區的至高菩提智開發頓悟。

心臟、眼睛、大腦靈性區透過四光脈、中脈連成一氣,

這個連鎖智慧脈才是本覺智的真正實相。

此外,眼睛晶管脈之外,有直接連接頂輪與眉間輪交叉的智慧直覺區,

即松果體與腦下腺間的人體靈覺區。

可以跟天界、宇宙的高靈性溝通。
 
七 、口訣部修行殊勝性
 
印度、漢傳
( 吉祥獅子即詩列星哈祖師 )

及西藏祖師共同傳承的大圓滿法殊勝的道理有以下七點。

( 見龍欽饒降巴尊者《勝乘藏論》

“ 宗義差別 ” 段,

及《宗派藏論說·第八品》。)
 
( 一 ) 其餘的法門大都偏重般若智慧,所以可以速得開悟。

但欠缺超脫力,所以不容易即身解脫。

本部法有見根法要,只論精勤大小,不管根器的利鈍,都可成就。

( 注:
脫噶一般需精勤,
徹卻一般不必精勤 )
 
( 二 ) 其餘的法門對於各個法性,大都在意識審查中建立信念,

所作空觀觀如暗中投石
( 形同摸索 )。

本部法則不用意識審查現前即有,現量親證。

( 注:
脫噶看光,
徹卻直覺本質、
直觀能力培養 )
 
( 三 ) 其餘的法門都以能說的文字句意為評藉,所以對於義境法性一開始就要求通達領悟。

本部法不用文句一字,
而現前睹見義境
( 以現量親見 ),
因此可以不依文句而成佛。

( 注:虛空智慧自然智訓練 )
 
( 四 ) 其餘的法門對於各個實相的義境,大都以心慧取為觀境,

而建立體道果,時時要用思維籌量。

本部法顯了現證,不用心慧所作分別體道果

( 注:無分別心 ),
即可成佛。

( 注:當下自性,無分別心,眼睛看虛空光,直至虹光化身 )
 
( 五 ) 其餘的法門總要分別前後因果,

故不能不另外去求菩提.

本部法菩提自現,所以不用因果勝劣的作業,

也不必精勤修行、分別取捨。

( 注:超越因果而離相,日常工作生菩提心。)
 
( 六 ) 其餘密法要用脈風明點等,

當年齡少壯時,脈道舒展,易證菩提;

年齡老大,則大種力衰,故不容易得解脫。

本部法光明的日月從內起觀,

所以只要具足精進,不管年齡的老幼,都能解脫。

( 注:與宇宙明點能量相互共振,

當然中脈能量越穩定,效果越好。

脫噶修眼睛智慧光解脫,

最好有瑜伽動作配合打開脈結,容易修行 )
 
( 七 ) 其餘的法門都認為三身是究竟果,是所觀待的法。

本部法三身在道中明朗顯現,所以在究竟光明本淨界中,能任運任持證智的妙有境界。

( 注,虛空智慧直修法、報、化三身,

以光明能量振動妙用,自行運作夢境和中陰身界。)
 
除了以上七點殊勝外,筆者看大圓滿修行者還有兩個特色。
 
( 一 ) 去世時,出現各種特異現象與法界、法性虛空相融。

因此有讓肉體直接消失或漸漸消失,一般七天內虹光化身歸空不見,

或只餘指甲、頭髮或屍體等比例縮小到一手肘大小,或全身舍利中陰解脫。
 
( 二 ) 由出發心願力使方便與智慧,生起與圓滿,法身與色身,現相與空性,福德與智慧等資糧,

都在修持立斷和頓超任運之一刹那中圓滿,光明永照,常妙現宇宙各方

( 注:證悟菩提心智慧的大願與行動 )。
 
以上九個修行特點,對元成、自顯、自生、自然智直觀的大圓滿法作了很好的說明,

觀察早期印度祖師重視瑜伽相應修煉,

但一般沒有口誦咒語,一切咒語對前行打根基有説明並非絕對每個人需要。

在《一切法大圓滿菩提心普作王》

就說到:
“ 當下即是心,
是為心證悟。
不落見地修,
不落見地行。
不執所修果,
及次第證量。
無壇城生起,
無圓滿次第。
無咒無灌頂,
亦無戒可持。
法爾真實相,
超越於因果,
亦不假修成。”

看這是最深的禪法開示,諸佛心要,文殊菩薩智慧法門。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再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菩萨及比丘僧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众俱。

  其诸菩萨。

  一切皆得大智善权。悉能通达无字法藏。

  具乐说辩不违真俗。勇猛精进永离盖缠。

  调伏诸根无所执着。怜愍众生如视一子。

  爱重实智如大宝洲。惭愧为身定慧为首。

  以大慈悲而为体性。知善不善实不实法。

  照了二空住胜妙地。得大名称永安隐眠。

  决定修行最上之法。永离胎藏下劣之身。

  示现受生守护国土。诸所施为普遍贤善。

  离于三界能救三界。其行清净善达自他。

  皆得具足如是功德。

  其名曰胜思惟菩萨。胜趣行菩萨。妙音菩萨。美音菩萨。辩具菩萨。辩聚菩萨。珠髻菩萨。千辐菩萨。法辋菩萨。法响菩萨。莲花面菩萨。莲华眼菩萨。持地菩萨。持世菩萨。声遍大地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一切皆是童子像类。于此众中而为上首。各各与己眷属等俱。

  尔时观世音菩萨。与无量无数灌顶受职诸菩萨众之所围绕。

  得大势菩萨。与无量亿大梵天众之所围绕。

  胜思惟菩萨。与无量菩萨及天主帝释之所围绕。

  虚空藏菩萨。与无量四天王众之所围绕。众所知识菩萨。与无量婇女之所围绕。普贤菩萨。离疑菩萨。不空见菩萨。止诸盖菩萨。无量善巧药王菩萨。药上菩萨等。各与无量菩萨大众之所围绕。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干连。摩诃迦叶等。各与一切大阿罗汉之所围绕。乃至十方恒河沙等。一切世界所有日月诸天子等。各以威光来至佛所。

  以佛神力彼彼威光不能照曜。犹如聚墨比阎浮金。又有无量那罗延天。及以水天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等。亦与眷属之所围绕。美音乾闼婆王。亦与无量乾闼婆众之所围绕。无浊迦娄罗王。与七亿迦娄罗王眷属围绕。

  乃至十方恒沙世界。一切菩萨。各请己佛与眷属俱。来至此间娑婆世界。持诸上妙出世供具。供养于佛及菩萨已。各礼佛足却住一面。坐莲华座瞻仰世尊。

  尔时胜思惟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为四众欲问如来二字之义惟愿如来为我解说。令我等辈咸得利益。

  尔时世尊。告胜思惟菩萨言。善男子。如来岂为一众生故出现于世。乃为利益无量众生出现于世。善男子。汝今乃能为四众故。请问于我二字之义。随汝所问当为汝说。

  于是胜思惟菩萨。蒙佛听许。白佛言。世尊。有何等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及以守护。复有何法。如来克证及以觉知。如是二义惟愿为说。

  尔时佛赞胜思惟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成就无量福慧。复为如来加威神力。乃能问我如是之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善男子。

  有一种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何等一法。所谓欲贪。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何等一法。所谓嗔恚。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何等一法。所谓愚痴。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何等一法。所谓我执。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何等一法。所谓懈怠。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何等一法。所谓睡眠。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何等一法。所谓染爱。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何等一法。所谓疑惑。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何等一法。所谓无明。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

  善男子。如上所说如是等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

  善男子。汝问于我。复有何法。菩萨摩诃萨应守护者。今为汝说。

  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摩诃萨常当守护。何等一法。所谓己所不欲勿劝他人。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常应守护。

  何以故。若菩萨摩诃萨守护此法。即是守护诸佛如来一切戒藏。

  如诸菩萨。自爱命者则不应杀。自爱财者则不应盗。自爱妻者不应侵他。

  自爱实语不应诳彼。自爱和合不应间他。自爱正直不应邪绮。

  自爱柔软不应恶骂。自爱止足终不于他而生贪欲。自爱仁恕终不于他而生嗔恚。自爱正见终不教他令生邪见。

  善男子。如是菩萨发意说言。我今敬顺如来正教。应当勤心守护此法。是名菩萨摩诃萨守护一法。

  善男子。我见如是诸菩萨等。欲求无上大菩提者。悉为乐故而求菩提。无有为苦求之者也。

  善男子。是故我说己所不欲勿劝他人。如是等法。菩萨摩诃萨应当守护。

  尔时胜思惟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等之法如来克证及以觉知。惟愿为我开演其义。

  佛言。善男子。无有一法而是如来所觉所证。何以故。于诸法中无觉无证。此是如来所证所觉。

  善男子。一切诸法本无有法如来觉证。一切诸法本无有灭如来觉证。一切诸法性离二边如来觉证。一切诸法本无有实如来觉证。

  复次善男子。一切诸法皆从自业因缘力故而得生起。而是因缘念念不住犹如电光。如是业缘如来觉证。是故我说以因缘故而诸法生。以因缘故而诸法灭。若离因缘则无业报。如是等事如来觉知。

  善男子。如是所觉一切法性。是名遍照光明之藏。

  善男子。何故法性名之为藏。以诸众生世出世智。皆依此藏而得生故。如以实智观彼法性。智依彼生故名为藏 。

  复次善男子。我亦复说一切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是等事如来觉证。

  又善男子。诸法性相一味解脱。如是等事如来觉证。

  善男子。如是解脱一味法性。是名遍照光明之藏。

  复次善男子。又有一法如来觉证。何等一法。所谓诸法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取不舍非因非缘。如是等法如来觉证。

  复次善男子。如来了知一切诸法。无有自性不可为喻。无有文字之所辩说。如是之法如来觉证。

  善男子。如上所说如是之法。悉是如来所觉所证。当佛说此遍照光明藏无字法。

  时有微尘数诸菩萨等得住十地。又有无量诸菩萨等住于诸地。又有无量诸菩萨等证得百千诸大三昧。又有无量尘数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有无量无边众生得阿罗汉果。又有无量无边众生。得脱地狱饿鬼畜生种种诸苦。生人天中受胜妙乐。诸在会众悉不唐捐。无有一人而空过者。

  尔时佛告罗睺罗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当受持。

  时彼会中有九十亿菩萨摩诃萨。闻是语已承佛神力。白佛言。世尊。我等誓于娑婆世界后时后分。见有堪能为法器者。我当为彼宣说是经。惟愿世尊不以为虑。尔时四天王。复白佛言。世尊。若当来世有善男子及善女人。能有受持此经典者。我当拥护。诸有愿求皆令满足。何以故。此善男子及善女人。能持此经是法器故。

  尔时世尊。见九十亿诸菩萨等及四天王如是请已。便作是言。

  善男子。我此所说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我得佛来未曾演说。今为汝等而演说之。

  善男子。彼未来世诸众生等。若得闻此希有法门。

  当知是人久已成就无量福慧。当知是人则为承事供养于我。

  当知是人则为荷担佛大菩提。当知是人决定当得成就辩才。

  当知是人决定当得清净佛土。当知是人临命终时定当得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之所围绕。

  当知是人常见我身在灵鹫山。及见此等诸菩萨众。

  当知是人则为已得无尽法藏。当知是人得宿命智。当知是人不堕恶道。

  复次善男子。今我说是未曾有法。

  若当来世有善男子及善女人。设有已作五逆等罪。

  闻此法门若能书持读诵解说。或劝他人书持读诵及以解说。我见是人不堕恶道。其人所有诸烦恼障业障报障皆得清净。

  其人来世具得五眼。其人则为一切诸佛所共灌顶。

  其人则为诸佛世尊及诸菩萨之所护念。其人来世在在所生具足诸根无有缺减。

  佛说是经已。胜思惟菩萨摩诃萨等。及诸比丘天龙八部。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扑街……我爸: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太婆喺我見過最姿整嘅老婆婆,佢一日梳N次頭髮,婆婆次次想同佢剪短滴頭髮都俾佢嫐一鑊,佢話“咁醜樣,一啲都唔好睇”(雖
  • 曝光行动|2022(七十七)客货运车辆逾期未检验以下车辆均为重型货车,均已到检验日期。机动车未按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仍上路行驶的,交警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 全年开放冰岛的蓝湖温泉Blue Lagoon可能在很多人此生必去旅行清单上,好消息来了!一个耗资约3亿加币巨大的蓝湖温泉将在加拿大建造,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地热
  • 』父母对我们有生、养、教之恩,比天还高比地还深,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怎可为了个人之错误而恼羞成怒,以杀母乎?童生曰:孔夫子三岁丧父,专靠其母亲颜征在茹苦含辛把孔子
  • 是人都要承受悲欢离合,是情都要懂得拾起放下,有些人,看穿别揭穿,有些事,看破别戳破!是人都要承受悲欢离合,是情都要懂得拾起放下,有些人,看穿别揭穿,有些事,看破
  • ##っていう開かずの金庫ごっこ##興奮して楽屋で笑##古銭すごかったなぁ、、##開けた先にはマネージャーさんが居ました笑##冈崎纱绘[超话]# #岡崎紗絵[超话
  • 丝丝 微博粉丝143W+秒拍粉丝140w+一直播粉丝130W全网粉丝413W非诚勿扰女嘉宾香港蒙妮坦化妆学校毕业展御用模特大连时装周模特2014年中俄蒙国际选美
  • 我这么爱生活的人如果得这病死了,说明中国真的要死上亿人了,疫苗打了,能做的防护也做了,我死了也要找做这些决定的人一起陪葬!现在还天天听着敲打的声音,小学离这么近
  • #亭云微享# 今日和大家分享可爱小符号[爱你]☪︎⋆✯⛈•ᴗ••ᴥ•◔.̮◔ᕱ ᕱ⸝⸝· ᴥ ·⸝⸝ʕ·͡ˑ·ཻʔʕ•̫͡•ོʔ˃̣̣̥᷄⌓˂̣̣̥᷅°꒰'ꀾ'
  • 皆様、舞台で待っています♡岩:来年夏の新作公演!#少女歌剧[超话]# 山:2020年夏、スタァライト新作公演の劇場は再び"舞浜アンフィシアター&quo
  • 之后,因为大S闪婚没和家里人报备、商量,所以惹来了S妈的不满,小S成了在中间活跃的人,对于妈妈和姐姐的矛盾,小S再次对媒体表示妈妈和新姐夫什么时候吃饭不重要,并
  • 2015年,解达宏安排小弟李某等人对借贷人高某逼账,收回高利贷后,解达宏夸奖李某办事漂亮并奖励李某10万元作为好处费。两个马仔熊某和黄某接受解达宏的领导和管理,
  •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闲,日: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 2,无损音质有点浪费流量,而且有的机型有的耳机不支持。有了Anuvu的升级产品,美国西南航空的乘客将能够享受更高带宽的媒体网站,如HBO Max和Netflix
  • 《披荆斩棘2》也将会有衍生节目出现,比如会继续录制《我们的滚烫人生》第二季,同时还会有《大湾仔的夜》第二季,去年大湾仔几位哥哥的翻红想必也是让这些港台艺人选
  • 「桃花雪」:桃花开的时候下的雪。「朝雨」:早晨的雨。
  • 脆脆鲨老早就做好了攻略要去故地重游吃瓦煲饭,我们沿着小巷走了一个来回都抉择不了吃哪家,社牛开始和店铺的老板攀谈,询问多年之前的一家瓦煲饭去哪了。最终不负众望终于
  • )眼中含泪了,还是只对lis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只有你做你开心的事就好了,你值得幸福[苦涩]哇 字幕组都写:恨简不成钢了幸好,编剧有心!我的钓系女友突击检查你
  • ”  姑娘一听,便急了:“妈妈,你刚才在电话里听错了,毕副总责怪我考试不该舞弊了,不是说我名字不该叫伍碧。”  姑娘一听,便急了:“妈妈,你刚才在电话里听错了,
  • 安微从玉琼苑出来就去往了清漪院,武安侯夫人王氏这辈子只生了两子一女,大姑娘出嫁多年,又是嫁入了京外的人家,几年也不见得能回来一趟,故而王氏不管是为了排解寂寞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