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巡礼# 【红外探物 矢志不渝——走进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茫茫太空,众多人造航天器在按既定轨道翱翔的同时,还要做到实时精准对地“观测”。如何让卫星、飞船等航天器上的“天眼”看得清、看得远、看得准,核心关键技术攻关迫切需要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先行。

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技物所)建设的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一支始终瞄准国家使命性任务和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在红外物理应用基础领域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团队。

“立足国际前沿、瞄准国家需求,打造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研究创新基地、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解决国家‘有和无’的基地。”经过数十年发展,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效双坚定地认为,实验室走的“红外光电子物理与光电操控的应用基础研究”之路是正确的。

“红”脉相承

“白手起家,勇于创新”,是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座右铭,也是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标签和基因。

上海技物所开展红外光学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195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汤定元从国外留学回国在上海技物所工作后,选择了半导体物理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在工作小组中主要研究半导体的光学及光电性能。

在从事半导体的研究中,汤定元极具战略眼光地认识到红外技术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他提笔向国家主管部门和聂荣臻元帅“请战”,建议我国部署红外研究工作。

随着红外物理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二届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学础和同事们白手起家,建立了红外物理实验室,致力于用红外的方法研究物体的性质,同时用这些研究成果促进红外技术及应用的发展。

起步初期,实验室发展异常艰难,在研究所的仓库里开始,沈学础和同事们一步步像养孩子一样把实验室“拉扯大”。由于发展迅速,1985年,红外物理实验室成为中国科学院开放实验室;到1989年,实验室正式被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

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四届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瞄准红外物理热点领域开展了重点布局。褚君浩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开展了用于红外探测器的窄禁带半导体碲镉汞和铁电薄膜的材料物理和器件研究,并提出了碲镉汞的禁带宽度等关系式,被国际上称为CXT公式。

“做科研要敢于工作在前沿,要有志气,要在前沿做出好的成果来。”褚君浩不仅身体力行,也把这样的信念根植于实验室的发展中。

实验室第五、六届主任陆卫在理论研究中,应用红外磁光光谱手段,从实验上直接验证了Haldane禁带理论猜想。这项工作属国际首次,为磁学领域解决了重要理论命题的判别问题。

“从基础研究到成果最终应用,实验室有很好的传承。”陆卫说。

正是这样的创新传承,使得实验室的发展蒸蒸日上,为迈向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科学研究创新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使命担当

红外物理学的应用基础研究,是国际上六大颠覆性前沿科学之一,对未来发展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从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到如今的墨子号、天宫二号等,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了为我国空间和安全重大工程技术的跨代发展提供学科支撑的使命。

“有赖于长期学科基础积累,立足红外物理学的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承担了大量的国家中长期规划和国家重大科学计划,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陈效双介绍。

目前,实验室针对空间光电技术跨代发展需求,已形成较完备的红外物理学科方向布局,围绕“红外物理、材料、器件及其光电探测新方法研究”领域,确立了实验室的研究重点,凝练窄禁带半导体物理、量子态调控、低能元激发物理、光谱学新技术、光电探测新方法与应用等5个研究方向。

“以现代红外物理学为切入点,立足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红外光谱、红外系统、红外器件等,开展了新机理、新概念、新材料、新器件、新技术、工程验证和应用的全方位科研,形成了完整的学科链。”陈效双说。

作为国家创新力量,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在基础研究领域,实验室提出光场调控的新机理,实现了一种基于多子探测机制的反常光电响应,室温光电增益高达5个数量级;利用电场调控的新思路,实现了对低维半导体的电子结构及光电特性的有效操控,有效抑制了暗电流,显著增强了光电响应率。在关键技术方面,实验室开展了“大面积红外焦平面技术”科研攻关,并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我国主导性红外探测技术跨代发展的典型。专家评价该成果“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解决了夜间成像观测的难题,在海洋观测、灾害监测等应用领域,获得了一批其他手段难以得到的重要目标信息”。这项突破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有能力制造硅基碲镉汞红外焦平面器件的国家。

此外,随着社会经济需求的不断提升,国家气象卫星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对地观测空间分辨率要求从1公里提升到10米,长波红外对海洋观测温度分辨率要求从百毫开量级提升到几十毫开量级。而这对光电探测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深入攻关,取得的相关成果在气象卫星“风云4号”垂直探测仪上获得应用,使得卫星对大气实现了高精度温度、湿度参数的垂直结构观测,相当于对大气进行CT扫描。这项成果领先国际至少5年。世界气象组织空间计划卫星事务资深咨询专家蒂尔曼·莫尔评价说:“国际气象界都在迫切盼望使用这种新型数据;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将成为气象卫星的重大突破,而中国气象部门将在这一领域走在前列。”

此外,单光子偏振高保偏调制技术突破、红外探测新机理新概念、微纳光谱新方法等一系列科研进展,也成为实验室发展的实力标签。

陈效双表示,近年来,实验室承担了“核高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等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重大项目,以及国家重大工程型号任务等一系列聚焦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研究项目。

辛勤付出也迎来了累累硕果。近5年来,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各类科技奖项共计17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在《科学》《自然—电子学》等期刊上发布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数百项。

坚持专注

创新的事业离不开创新的人才和团队。从汤定元、沈学础、褚君浩等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到目前的光电子学、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技术3支创新团队,实现了老中青结合、互相交叉,为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攻坚和创新发展积蓄了强大动能。

而打造“红外领域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实验室的重要目标之一。

目前,实验室拥有固定人员 71人,其中研究人员达 65人。在陈效双看来,“坚持需求牵引、学科推动模式下人与事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验室多年来的探索实践所得。

留学回国的研究人员中,陈建新近年来不断攻关,发展了新一代红外探测材料与器件;郝加明专注于等离激元光子学、超构材料和变换光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而博士毕业留所的研究人员中,黄志明的创新性工作,丰富了太赫兹波的产生和探测技术;胡伟达的深入研究,推动了室温二维材料红外探测器的发展。

实验室里一批35岁左右的青年才俊也崭露头角。王建禄、周靖、李冠海等研究人员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并获得了多项重要荣誉,彰显了实验室强劲的发展后劲。

“我们实验室在成立之初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红外技术发展方面,为国家作出源源不断的创新性和原创性贡献。实验室有这样的文化,结合国家需求做好基础研究。”黄志明认为这样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实验室人员的骨子里,“我来到这个环境中之后,也慢慢受这样的影响,希望在前沿领域做些事情”。

“要坚持一个方向,还要专注,科研工作不能打一枪换个地方。”胡伟达访谈时的关键词是“坚持、专注”,道出了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人才团队不断成长壮大的奥秘。

开放创新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不仅迎来了留学人才的回归,也迎来了海外知名学者的访问交流。

陈效双表示,“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是实验室发展的八字方针。近年来,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44项,总经费620万元,占开放运行费24.8%;同时,实验室积极邀请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知名学者来实验室做6个月以上的访问交流和合作。

在开放课题的支持下,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与武汉大学教授廖蕾合作的“砷化铟基纳米线器件研制及室温红外探测中的应用”成果、与复旦大学教授修发贤合作的“狄拉克和外尔半金属的相变及光电特性研究”成果等,均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

同时,实验室团队与国际知名学者开展了系列合作研究,包括与俄罗斯科学家Yury Andreev合作的太赫兹光源研究,与日本教授小宫山进在近场红外光学系统与应用领域进行的研究,不仅促进了国际交流合作,也提升了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

面对良好的发展态势,陈效双却主动查找问题。“目前,实验室在高性能微纳表征工作条件方面,还有待加强;针对红外物理基础研究与国家空间光电前瞻性技术研究,交叉型优秀年轻人才成长和储备还存在不足。”

陈效双希望,实验室设置、布局和人才配备既符合国际最新研究前沿和重大领域的发展趋势,又满足我国未来空间光电技术发展中应用基础和前瞻技术的攻坚需求。

“实验室发展与研究所发展实现了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希望实验室未来更聚焦于国家的科研水平提升,取得一些‘从0到1’的突破。”上海技物所所长丁雷对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寄予厚望。https://t.cn/A6GJj9YC

【《翻开江西这本书》:风景这边独好】江西文脉悠长、人文厚重,自古便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在中华文化的极盛之期——宋明时期,江西文化如日中天,进入光辉灿烂的鼎盛时期,600余年内,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英才荟萃,名家辈出,为华夏文明的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壮观景象,至今仍令人们景仰和惊叹不已。江西高校出版社近期推出《翻开江西这本书》,以融媒体的形式立体呈现江西的历史、文化、名人与美景,扫码即可收听美文朗读与优美歌曲。静态的文章与动态的声音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该书所录系作者朱虹对江西文化的论著,由詹斌、邓玉琼、万丽婷担任责任编辑。这些论著曾发表在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权威媒体。该书集结作者以往发表的文章50余篇,以“江西风景独好”为主题,分为“历史:源远流长”“文化:钟灵毓秀”“人物:俊采星驰”“经济:江右新曲”“旅游:风景独好”“教育:百年大计”六大板块,另加一个附录“歌曲”,展现江西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江西这块热土的深情。

朱虹,1957年生于湖北洪湖。1978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赴英国莱斯特大学大众传媒研究中心任高级访问学者、荣誉研究员。1991年调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工作,历任处长、局长、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2001年调任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法规司司长、新闻发言人,中国广播影视集团秘书长。

2007年至2008年任北京奥组委副秘书长、开闭幕式工作部副部长,并担任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残奥会开幕式、闭幕式现场副总指挥。2010年10月调任江西,先后任省政府副省长,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主要著作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论》《奥运与广电》《风流江西》《江西旅游战略》《江西历史文化通览》《文化江西的巅峰》《江西符号》及“江西风景独好旅游文化丛书”等。多次担任国家电影华表奖、电视剧飞天奖、文艺星光奖、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委。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兼任中国传媒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尤其在宋明时期,全盛的江西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代表。

教育兴盛,人才辈出。“江西书院甲天下”,江西是古代书院的起源地,唐代德安义门东佳书院和高安桂岩书院是中国设立最早的一批书院。宋代白鹿洞书院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华林书院延四方讲席,鹅湖书院首创学术自由争辩之风,白鹭洲书院以人才辈出、延续办学800年而著称。江西的书院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规模、影响,均列全国前茅。最盛时,江西书院有1000余所,迄今保存较完整的仍有85所。学校的兴盛推动科举的发达。自唐至清,江西考中进士1.05万人,占全国进士总数的10.67%,其中状元48人。宋代多有一门数进士的情形,如王安石、曾巩、刘恕、孔文仲等一门三进士;洪迈一门四进士;婺源潘钰及子孙“一门十进士”;乐安流坑董氏家族一门同科五进士,时号“五桂”。吉安更有“隔河两宰相,百里三状元,一门九进士”之说。明代时,吉安人常常是一科包揽一甲(状元、榜眼、探花),或是占据前十名的大多数。建文二年(1400)庚辰科一甲进士和永乐二年(1404)甲申科前七名进士均为吉安人,连续两科的三鼎甲均被吉安一府夺得,这在中国科举史上空前绝后。自唐至清,江西人曾任宰相的有28位、曾任副宰相的有62位,二十四史立传者500余人。明代有“朝士半江西”的说法,从解缙、胡广、杨士奇到费宏、夏言、赵汝愚、严嵩,出任宰辅者达18人之多。

文章节义,相映生辉。江西素称“文章节义之邦”。“文章”多指著名文人,拥有开创文体及流派的文学大家和齐整的文学家阵容;“节义”多指刚正义烈之士。以诗而言,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黄庭坚创立江西诗派;杨万里创造诚斋诗体;王安石创半山体;“元诗四大家”,江西虞集、范梈、揭傒斯占其三。以词而言,《全宋词》收录江西词家174人,占全书作者的12%;“宋词四大开祖”,晏殊、晏几道父子居其二,晏殊更有“北宋倚声家初祖”之誉;姜夔创立格律词派,或称骚雅词派,与辛弃疾豪放派齐名。辛弃疾南渡,客居上饶20余载,他80%的词创作于此。以文而言,唐宋八大家,江西有三家,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刘攽、刘恕协助司马光撰修《资治通鉴》,任副主编;魏禧为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以节义论,南宋洪皓出使金国,被拘15年,不忘故土,被称“宋之苏武”。宋末元初,江万里全家投“止水”拒降;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壮语,以身殉国;谢枋得一门忠烈,毁家纾难,谥号“文节”。明清之际,八大山人朱耷、易堂九子、髻山七隐、程山七子等隐居避世。文章与节义并重是江西士人遵循的人生信条和追求目标。

艺术殿堂,独领风骚。明初形成的“弋阳腔”是南戏高腔源头,对京剧、川剧等40多种地方戏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明代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代表中国古典戏剧最高水平,其人更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清代蒋士铨被称为“乾隆年间第一曲家”。江西因盛产茶叶在清中期逐渐形成的采茶戏,乡土气息浓郁。民歌种类丰富,有号子、渔歌、山歌、小调、灯歌等,以兴国山歌最为著名。音乐英才辈出,从神话传说中居住在南昌近郊洪崖丹井的音乐创始人、黄帝时代的音乐大臣伶伦,到唐代永新县的大唐歌妃许和子,多独领风骚。宋以后,江西更成为全国音乐发展中心,姜夔、周德清、燕公楠、朱权、魏良辅等的音乐理论被音乐界视为“圣典”。江永所著的《古韵标准》将古韵定为十三部,为音韵学作出重要贡献。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中国国音之鼻祖”,成为当代推广普通话的基础。舞蹈历史悠久,有“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之称的傩舞等,其中南丰、萍乡、万载、婺源的傩舞尤为突出。绘画艺术多以开宗立派为己任,五代画家董源、巨然首创南宗画派。宋代扬无咎的墨梅在绘画史上影响深远,开中国文人画之先河。明末清初朱耷为世界级绘画大师,“燃起了全世界中国艺术的圣火”。书法以黄庭坚为最,与苏轼、蔡襄、米芾并称“宋四家”。

儒释道学,源远流长。战国时期,孔子弟子澹台灭明进入江西,儒学随之传入。宋明时期,婺源朱熹上承程颐、程颢而集理学之大成,创造出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金溪陆九渊倡导主观唯心主义,成为理学另一支派——陆王心学的创始人。理学发源于江西,定型于江西,中国儒家思想的哲学化、体系化在江西最后完成。这是中国思想史上极有影响的大事,对中华民族性格、思维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江西是中国宗教文化的一大中心,历史上有“求官到长安,求佛到江西”的说法。佛教净土宗始于晋代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对唐代以后佛教影响很大的南禅,主要根据地在江西。禅宗五家七宗之中,有三家五宗源于江西。“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唐代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推进了佛教中国化进程,解决了佛教发展史上的硬件和软件问题。道教则有汉代张道陵、张盛在鹰潭龙虎山开创天师道,为传统道教主要支派。葛玄在樟树阁皂山创道教灵宝派,灵宝派阁皂山、天师派龙虎山、上清派茅山并称为“江南道教三大名山”。晋代许逊(许真君)是净明道祖师、治水专家,后来百姓建万寿宫祭祀他。现万寿宫遍布全国及东南亚,几乎成了江西的象征。

科学技术,光耀华夏。从青铜器时代到现在,江西对铜的生产和使用,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的青铜器表明,商周时期江西就有堪与中原媲美的青铜文明。北宋德兴张潜著《浸铜要略》,其后胆水浸铜技术大规模用于生产,成为冶金史和化学史上的一大发明。景德镇被誉为“千年瓷都”,其陶瓷生产与艺术,对中国文化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景德镇陶瓷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传播于世界。江西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发现的距今1万余年的栽培稻植硅石,成为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元代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区)县尹王祯著《王祯农书》37集,该书为我国古代“五大农书”之一,并收入《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中。明代宋应星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巨匠,著有《天工开物》。从汉代开始,江西就是内地重要的造船基地,参与建造郑和下西洋的宝船。龙泉(今遂川)郭氏父女创龙泉码,为传统木材贸易作出重大贡献。明朝中叶,铅山成为江南手工业造纸中心。清代建昌(今永修)雷氏世代为皇家建筑设计师,“样式雷”名扬中外。婺源齐彦槐为著名天文学家。江西自古多有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人杰,江西之学实有开拓创新之传统。这是江西历史文化中一笔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因为, 这里是北京(下) ——记制片人兼总导演李欣和他的团队

文·图◎ 康胜利

就在几个月前,一部轰动京华的大型系列历史人文纪录片《这里是通州》,在北京电视台三个频道连续同步播出。此片场面恢宏,博古通今,一时人气爆棚。看到播出获得如此热烈的反响,李欣和摄制团队的每一位成员,眼眶中都饱含着泪水。真是应了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您可能不会想到,这部片子从筹备、拍摄到制作,竟用了三年啊!作为总导演的李欣怎能忘,他和张晓达、宋敏怡、唐远、牛俊恒4位分集编导,加上摄像师,三年间无节无假无休,日以继夜,风雨无阻,终于向家乡父老呈上了这部凝结着心血的作品。通州成为北京的副中心,举世瞩目,作为首部创作的全景式展现通州的纪录片,主创团队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挖历史古籍资料,查阅《通州志》《潞城考古录》及各个历史时期的志书、史书30余种、两百余册,力争抚今追昔、厚积薄发夯实牢固的基础。为全方位、多角度、纵古今展示通州,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用双脚丈量了906平方公里的通州大地,走村串户叩访了通州全部11个乡镇。为探寻运河文化历史内涵,他们栉风沐雨沿大运河南行拍摄,足迹连接起了大运河两岸8个省和直辖市,行程累计数万公里。3年间,为了拍好片抢进度,他们冒酷暑、战严寒、食宿无常,甚至连续多日露宿拍摄场地。

拍纪录片难,可没有见过这么难的。制片人、总导演李欣感慨:“遇到了从业近30年来最难的片子。”头一条,可用素材太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欣是纪录片业界的老手,也几乎要把头皮抓破。接到拍摄《这里是通州》任务后,他和整个团队立即全力以赴进行基础资料查阅,不想却陷入了意想不到的困境:关于通州的历史记载、资料研究卷帙浩繁,但一翻到某个文物或古迹的具体记载时,“遗迹已无留存”的备注,让大伙儿精神接近崩溃。
成功的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好在李欣《这里是北京》团队十几年来用镜头记录了浩繁的北京故事。积累大量影像资料的家底,给了他完成任务的底气。北京地界上近10年重大的文物遗迹挖掘和发现现场,他们都没有缺席。这期间,2005年通州运河发现皇木的现场,2016年通州在建设副中心时发现汉代墓葬和路县故城遗址等,他们都留有记录影像,因此能够最大程度地从多年的存货里,淘到宝贵的历史画面。《这里是通州》画面中有千人考古的画面,有古城墙残垣断壁的画面,有燃灯塔下皇木出土的画面。一组组镜头都无比珍贵,而这些都是李欣这个有心人及他的团队长期积累的独家存货。

谁都知道,通州古城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现在连当时的一砖一瓦都难以觅到,被称为通州活字典的文管所老所长周良先生也在团队亟需顾问的时候作古了,而《这里是通州》有生动地展示通州发现一段城墙的影像,有周良先生生动地介绍通州的影像,这些都成为了记录通州的无价之宝。还有一件事,与纪录片相关。位于通州古运河畔的东方化工厂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诞生、曾为北京市带来了可观经济效益的大企业,成为通州人的骄傲,高耸的炼塔也是通州的地标性建筑。厂区面积128万平方米,为北京副中心建设的需要,决定拆除。李欣敏锐地意识到,一个著名的大厂,从诞生到行将消失的时刻,都应留存下宝贵的历史资料。李欣和他的团队对东方化工厂的全貌和拆除全过程,进行了全面全方位的拍摄,特别是留下了工厂的主体裂解装置拆除的震撼瞬间。谁料想就是这段历史镜头,如今成了《这里是通州》纪录片的惊艳之笔。

仅有这些还不够,现在副中心的建设是一天一个样,《这里是通州》不仅要再现历史文化,还要准确展示今天。只要片子还没播出,变化仍在发生,他们都要去补拍。如第三集内容已定剪后,在送审前有个镜头需要最新呈现,李欣当即决定再去补拍一组镜头。他说:“已经做好的片子,配音、过色、合成都要再重做一遍,就是为了不留一点遗憾!”补拍也罢,主创团队有时还要面对临阵变局。第一版片子已全部完成,有专家提出要整体调整内容结构,将原有的三集合并为两集,加上通州保卫京师军事功能的一集。而此内容,是原本没有计划在内的。通州,既是商业和漕运的重镇,也是一个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军事要冲。李欣对此欣然接受。他们邀请了多位史学专家,共同梳理出了这样一个重要的视角:自金元战争开始,通州就在朝代更迭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增的军事一集,以翔实的史料和史实,支撑起了“得通州者得北京”的历史演绎,将通州重要的军事“要冲”地位,重现在荧屏上。
李欣一直意识到,历史纪录片的成功不仅要有好的镜头,还要有翔实、准确的史实支撑。为使《这里是通州》史实运用准确,片中集中了北京史学界及北京地理、人文社科、考古学、水利科技、民俗文化、宗教哲学等多学科资深专家组成了顾问团队。文案每改动一处,都会交由专家审验或由相关政府部门负责检校,确保史料准确,万无一失。马建农等专家全程参与,坚持与摄制团队同甘共苦。其间,年近九旬的北京水利史研究会原副会长段天顺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学家刘庆柱也都及时施以援手。 

创作过程中,纪录片历时三年五易其稿,光“推倒重建”就经历了三次。其中,有无数新内容的补充,也有“壮士断腕”般艰难的舍弃。审片时,李欣不是在电脑上,他认为那可以美化画面,而是用巨大的投影幕布。第6集《未来之城》,他在周末关起门来,一连看了12遍。在他的眼里,容不得半点瑕疵。市领导看了这部片子后给予高度肯定;最近,国家广电总局从2018年全国200部纪录片中优选出15部优秀系列片,北京唯一获此殊荣的即《这里是通州》。

坚守好《这里是北京》栏目,李欣完全是因为热爱。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光鲜背后很多事情是鲜为人知的。如何解决栏目经费及人员待遇,如何保持这个团队的凝聚力,是李欣面临最紧迫的问题。为了拍摄资金,李欣说我恨不得去给人家磕头。看李欣诚恳的眼神,我的心也不禁一阵抽紧。李欣说,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说有点儿成就,应该是我幸运地赶上了好时代。2003年北京市启动了3.3亿元文物基金,大建设也迎来了大考古。如果国
家不重视,我的梦想就永远是个泡影。我们必须与时代同步,及时抓住机会拍摄,否则将来建设好了,历史影像却没了。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他们最早就启用了高清摄影,并随时关注最新的技术手段,力争把最好的作品呈现给观众。每当李欣他们看到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在引用《这里是北京》栏目解说词的那一刻,一股欣慰感、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
去年年底,最新摄制的《40年,我和我的东城》也隆重播出了。作为北京东城区连续两届的政协委员,他感到尤为欣慰。算来还有一年多,李欣就要退休了。我也曾问李欣:“你何苦受此磨难?”他不由得闪过一丝苦笑,而后又坚定地回答道:“我也曾想过放弃,但内心不允许我这样做。”

回望历程,李欣没有忘记《这里是北京》栏目播15年来,先后不同时期的编导、撰稿人、主持人对节目的奉献。他们很多人家里负担很重,可从来都是以工作为重,把观众看作衣食父母。原主编张妍曾说:我和我的同事们可以说是在磨难中,与《这里是北京》栏目一起成长的;编导闫焓则自称“借工作之机走遍胡同,以栏目之名采访百家”;主持人阿龙也说:在这个位置上,有人说我是什么明星大腕,那是老百姓捧咱,咱更要对得起观众!

15年的劳作耕耘、春种秋收,李欣和他的团队向社会奉献了丰富、珍贵的精神食粮,也获得了当之无愧的荣誉。这些年里,李欣曾连续多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荣誉,曾获“全国十佳电视栏目制片人”、北京电视台“十佳制片人”称号等诸多荣誉;《这里是北京》栏目曾获国家、北京市“电视优秀栏目”“最佳电视艺术片”“节目制作创新奖”等数十个奖项,还曾连续两年被社会网络评选为“上星频道30佳”。

《这里是北京》还要继续拍摄下去。有人开玩笑说他“光吃‘窝边草’”。对此,李欣淡然一笑,动情地说:“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以影像记录故乡北京的历史文化,是我人生的信念。北京历史的长卷中有自己记录的一笔,待到将来回首往事,我会说:这一辈子,没白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根据俄罗斯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俄罗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307953亿卢布(约130.8万亿),同比增长4.7%。 按照去年平均汇率折
  • 可可爱爱的朋友圈秒赞文案✨小表情✨ ❶ ɴɪᴄᴇ ᴅᴀʏ♥ ⚪今日份甜甜碎片已加载完毕⌇ ❷ Hªᵖᵖᵞ☺ꔛ♡盐于律己 ◡̈ ᶜᵘᵗᵉ 甜以待人 ❸ ིྀ 你是
  • 【1218公投》千字文表态后遭自家人围剿侯友宜再度说话了】新北市长侯友宜对公投态度,遭自家蓝营围剿,他昨(13日)在脸书发文“我对公投的看法”,质疑公投议题变成
  • 红尘中,一阕无韵的诗赋,于流落的芬芳花间,拾起一片片荒芜了的忧伤往事。小桥还是小桥;落花还是落花;陌路离别,多少人?多少情?随了流年似水?如今,隔着的一水天涯,
  •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
  • #陌生人的温暖# 今天早上抱着两袋垃圾和保温杯往地下室去骑车,跑着跑着,拿着手机,手机pengdong摔到地下室一个窟窿里,亮着屏幕的手机掉下去窟窿瞬间黑了,
  • New Bali Bar Souvenir is a Nod to the Senses丨ZXC Studio #印度# #酒吧# Souvenir在巴厘
  • 如何通过周易预测高考成绩? #2022新年焕新季# #超能新星汇# #好运2022# 作者:方舟周易 一年一度的高考马上就要来临了。那么,如何通过周易预测来占
  • 唐僧过女儿国 莫名的伤感 八十一难,八十难留给了猴子 一难留给唐僧,那一年唐僧离开了女儿国。她凤冠霞帔,雍容华贵,却轻倚城墙,泪眼迷离。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对着
  • 今天是2022年,2月2号,此刻是下午2点,在百年才能有一次,如此2的时刻,很高兴和你在FM102.6和你相遇,2的谐音是爱,这么多爱的日子里,祝福所有的真情都
  • 一味“排毒草”,清胃火、消炎症,横扫痤疮青春痘 “小小伞兵随风飘,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还知道这个谜语的谜底吗?如果您曾经在农村生
  • #羽生结弦[超话]# 那天看完自由滑直播发了个朋友圈,家人和国内朋友评论安慰我说“他虽败犹荣”,但其实在我眼里他不是一个败者,他展现给我的也不从来是一个败者的形
  • #周震南 2g网络公开卖腐##周震南富二代睡粉# 周震南酒店私联yp睡五个女生暴毙 test 周震南 一六八退货咖周震南 麦麸猪周震南 2G少年直播和嫂子秀恩
  • #身边暖警# 【晚安啦[心]分享一只被蜀黍们救助的蓑羽鹤】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勒泰边境管理支队富蕴大队库尔特边境派出所民警在巡逻途中发现一只腿骨受伤的鹤科鸟
  • #赞多0311生日快乐# #赞多微博之夜# 今日はくまタイガーちゃんだ照れる時の先生もすごいお魅力持ち[抱一抱] こんな爽やかな髪方、何だがさしぶり先生がjum
  • 荷花命是什么意思 我们都知道荷花在刚开始的时候是紧闭着的,只有一个小尖,并不美观。在经过了时间的洗礼后就会绽放,非常漂亮。所以荷花命就跟荷花一样,这些人在生活里
  • 读完这5本书,再决定要不要尝尝爱情的苦 ①.La solitudine dei numeri primi《质数的孤独》:保罗·乔尔达诺把青春期的心潮涌动、成长
  • 在家的最后一个日常 又开始赖赖巴巴抹眼泪了[泪] 和lz宝贝见的最后一面 黄昏开始放大不舍 舍不得爷爷奶奶 舍不得毛 舍不得朋友们 一想到回学校又要把脑袋插盆
  • 谁让你办企业,招工人的?活该! //新浪财经 【#会说话#-朱演铭批劳动法增加企业成本】熙可集团首席执行官朱演铭在#中国国际农商论坛#上称,员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
  • Garden Conservatory Seoul 丨 Lichtvision Design + Casper Mueller Kneer #韩国#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