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那些事# 朱友謙,字德光,許州人,本名簡。祖巖,父琮,世為陳、許小校。廣明之亂,簡去鄉里,事澠池鎮將栢夔為部隸,嘗為盜于石壕、三鄉之間,剽掠行旅。後事陝州節度使王珙,積勞至軍校。珙性嚴急,御下無恩,牙將李璠者,珙深所倚愛,小有違忤,暴加箠擊,璠陰銜之。光化元年,珙與弟河中節度使珂相持,干戈日尋,珙兵屢敗,部伍離心。二年六月,璠殺珙歸附汴人,梁祖表璠為陝州節度使。璠亦苛慘,軍情不叶,簡復攻璠,璠冒刃獲免,逃歸于汴。案新唐書王重榮傳:李璠為節度使凡五月,為部將朱簡所殺。據薛史則璠逃歸于汴,未嘗見殺也。通鑑從薛史。
三年,梁祖表簡為陝州留後。九月,天子授以旄鉞。車駕在鳳翔,梁祖往來,簡事之益謹,奏授平章事。天復末,昭宗遷都洛陽,駐蹕于陝。時朝士經亂,簪裳不備,簡獻裳百副,請給百官,朝容稍備。以迎奉功,遷檢校侍中。簡與梁祖同宗,乃陳情于梁祖曰:「僕位崇將相,比無勳勞,皆元帥令公生成之造也。願以微生灰粉為効,乞以姓名,肩隨宗室。」梁祖深賞其心,乃名之為友謙,編入屬籍,待遇同于己子。案:歐陽史作錄以為子。友謙亦盡心叶贊,功烈居多。梁祖建號,移授河中節度使、檢校太尉,累拜中書令,封冀王。
及朱友珪弒逆,友謙意不懌,雖勉奉偽命,中懷怏怏。友珪徵之,友謙辭以北面侵軼,謂賓友曰:「友珪是先帝假子,敢行大逆,余位列維城,恩踰父子,論功校德,何讓伊人,詎以平生附託之恩,屈身于逆豎之手!」遂不奉命。其年八月,友珪遣大將牛存節、康懷英、韓勍攻之,友謙乞師于莊宗,莊宗親總軍赴援,與汴軍遇于平陽,大破之,歐陽史:晉王出澤潞以救之,追懷英于解縣,大敗之。追至白逕嶺,夜秉炬擊之,懷英又敗。通鑑作九月丁未,以感化節度使康懷貞為都招討使,更以韓勍副之。懷貞等與忠武節度使牛存節合兵五萬屯河中。三書所載,俱有異同。因與友謙會于猗氏,友謙盛陳感慨,願敦盟約,莊宗歡甚。友謙乘醉鼾寢于帳中,莊宗熟視之,謂左右曰:「冀王真貴人也,但恨其臂短耳。」及梁末帝嗣位,以恩禮結其心,友謙亦遜辭稱藩,行其正朔。
天祐十七年,友謙襲取同州,以其子令德為帥,請節鉞于梁,不獲,案歐陽史:末帝初不許,已而許之,制命未至,友謙復叛。通鑑從歐陽史。友謙即請之于莊宗,令幕客王正言以節旄賜之。梁將劉鄩、尹皓攻同州,友謙來告急,莊宗遣李嗣昭、李存審將兵赴之,敗梁軍于滑北,解圍而還。初,劉鄩兵至蒲中,倉儲匱乏,人心離貳,軍民將校咸欲歸梁。友謙諸子令錫等亦說其父曰:「晉王雖推心于我,然懸兵赴援,急難相應,寕我負人,擇福宜重。請納款于梁,候劉鄩兵退後,與晉王修好。」友謙曰:「晉王親赴予急,夜半秉燭戰賊,面為盟誓,不負初心。昨聞吾告難,命將星行,助我資糧,分我衣屨,而欲翻覆背惠,所謂鄧祁侯云『人將不食吾餘』也。」及破梁軍,加守太尉、西平王。
同光元年,莊宗滅梁,友謙覲于洛陽,莊宗置宴饗勞,寵錫無算,親酌觴屬友謙曰:「成吾大業者,公之力也。」既歸藩,請割慈、隰二郡,依舊隸河中,不許,詔以絳州隸之。又請解縣兩池榷鹽,每額輸省課,許之。及郊禮畢,以友謙為守太師、尚書令,進食邑至萬八千戶。三年,賜姓,名繼麟,編入屬籍,賜之鐵券,恕死罪。以其子令德為遂州節度使,令錫為許州節度使。一門三鎮,諸子為刺史者六七人,將校剖竹者又五六人,恩寵之盛,時無與比。
莊宗季年稍怠庶政,巷伯伶官干預國事。時方面諸侯皆行賂遺,或求賂于繼麟,雖僶俛應奉,不滿其請。且曰:「河中土薄民貧,厚貺難辦。」由是羣小咸怨,遂加誣搆。郭崇韜討巴、蜀,徵師于河中,繼麟令其子令德率師赴之,伶官景進與其黨搆曰:「昨王師初起,繼麟以為討己,頗有拒命之意,若不除移,如國家有急,必為後患。」郭崇韜既誅,宦官愈盛,遂搆成其罪,謂莊宗曰:「崇韜強項于蜀,蓋與河中響應。」繼麟聞之懼,將赴京師,面訴其事。其部將曰:「王有大功于國,密邇京城,羣小流言,何足介意。端居奉職,讒邪自銷,不可輕行。」繼麟曰:「郭公功倍于我,尚為人搆陷,吾若得面天顏,自陳肝膈,則流言者獲罪矣。」四年正月,繼麟入覲。景進謂莊宗曰:「河中人有告變者,言繼麟與崇韜謀叛,聞崇韜死,又與李存乂搆逆,當斷不斷,禍不旋踵。」羣閹異口同辭,莊宗駭惑不能決。是月二十三日,授繼麟滑州節度使,是夜,令朱守殷以兵圍其第,擒之,誅于徽安門外。詔繼岌誅令德于遂州,王思同誅令錫于許州,命夏魯奇誅其族于河中。吳縝纂誤云:伶官史彥瓊傳,友謙有子建徽被殺。傳中未載。初,魯奇至,友謙妻張氏率其家屬二百餘口見魯奇曰:「請疏骨肉名字,無致他人橫死。」將刑,張氏持先賜鐵券授魯奇曰:「皇帝所賜也。」是時,百口塗地,冤酷之聲,行路流涕。
先是,河中衙城閽者夜見婦人數十,袨服靚粧,僕馬炫耀,自外馳騁,笑語趨衙城。閽者不知其故,不敢詰,至門排騎而入,既而扃鎖如故,復無人迹,乃知妖鬼也。又繼麟登逍遙樓,聞哭聲四合,詰日訊之,巷無喪者,隔歲乃族誅。及明宗即位,始下詔昭雪焉。
史臣曰:全義一逢亂世,十領名藩,而能免梁祖之雄猜,受莊宗之厚遇,雖由恭順,亦繫貨財。傳所謂「貨以藩身」者,全義得之矣。友謙向背為謀,二三其德,考其行事,亦匪純臣。然全族之誅,禍斯酷矣,得非鬼神害盈,而天道惡滿乎!#千古回眸[超话]##读书笔记#

#仙道贵生# 【太上老君十四字养生诀释义】这幅联语刻在古楼观说经台老子祠大门的《道德经》碑石之侧。上联右上角标明‘太上老君作’。其中有七个字《康熙字典》中收有其余辞书都无从查考。但根据道士相传,上联读作‘玉炉烧炼延年药’,下联读作‘正道行修益寿丹”,属道家关于养生修炼的联语。兹按照字的构造,结合道家修养丹法,试作探讨释义如下:


字义:此字是珍贵之意。家有珍贝为宝,天有日、月、星三光为宝,人有精、气、神三品为宝。相传老君对修炼丹法,以及宇宙自然之道有所研究,故造作此字。会意身内有宝,珍贵如玉。常人因凡情萦扰,恣情纵欲,而不能常保。故《道德经》第七十五章中说:‘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意即为人生由于有分外贪求,造成烦恼妄想,不觉轻失珍宝,以致疾病天亡。故老君造此字教人固守三宝,恬淡世情,积精累气,以求长生。


字义:是冶炼的器具。道家的养生炼丹有两种:采外药(草、木、山石、银、砂),安炉立鼎,以柴薪烧炼者为外丹,而此字是指炼内丹而言。从字的构成应理解为:以人身固有的精、气、神,经过阴阳交会的作用,就可以炼就养生的真丹,即内丹。

道家《丹经·悟真篇》开头就写道:‘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人身如一小乾坤,既有炼丹的鼎器,也有炼丹的元素。身丹字反映了道家关于修养的基本方法。


字义:按张道忠注释:一、内、火。一者,坎也,为水也,内者,是身内有水、有火也。不烧柴薪,用自己身内水火,自烧炼去顽矿,要其靖正,丹砂烧炼自身心性,不能散失,得成大药,便得长生不老之术也。这个解释,与道家修炼丹法经义亦相符合。一者取其天一生水之意,比之时令,四季冬在尾,每逢冬至节到,寒冷至极,在天干为壬癸,在地支为亥子,在卦为坎,在四方为正北。按老君太极图意,阴极生阳,故曰’冬至一阳生’。四时运行,阴极生阳。水者万物之所伏生,喻人身亦有阴极生阳之理。所以每逢半夜子时,寝寐静极,真阳冲动,肾水沸腾,岂不是天一生水么?


字义:此字由‘木’、‘石’、‘士’组成。按道家阴阳五行的说法,木能生火,所以木是火源,石系金属,金能生水,所以金是水源。道家《丹经》中说:‘木为火之元神,金为水之元精。土能簇五行’。

道家把物质中的金、术,水,火、土,喻人的肺、肝、肾、心、脾。金、木、水、火,在四季各有旺、相、休、囚的不同变化。只有土属中央,旺于四季。金、木、水、火皆依于土。所以说。土能生万物’。道家《丹经》又称土为‘土斧’、‘媒聘’、‘黄婆’,意思是用人的心意来招摄人身内的水火,使之归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元神、元精)。只有经过这样的提炼,真炁(气)才能正常运转。


字义:这个字由‘心’、‘命’两字组成。它含有延长寿命的意思。道家认为只有性(心)命双修才能延年益寿。所以《丹经》中说:‘只知修性不知命,这是修行第一病’。

修性就是修养心神,宁心静虑,使万念俱空,心旷神怡。修命指的是修炼精气,慎房事、戒淫欲,求得精满气足。又因为人的心神和精气有紧密的联系,如果心神不宁,精气必然耗损,损之又损,寿命定会短促。


字义:此字是由‘千’、‘万’两字组成。隐含依法修炼能够达到长寿无极的意思。所以宋玉《高唐赋》有‘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之句。《宋书?乐志三》云:‘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庄子?在宥》载,广成子对轩辕黄帝讲养生之道时说:‘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千万’意喻长久,人如能依照老君养生之法,久持不懈地修养,就能身强体健,延长寿命。


字义:此字由‘自’、‘家’,‘水’三字组成。这个药就是内丹的元素。道家经典《玉皇心印经》中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

自、家、水者,即人体内之精液,为三品上药之源泉,故道家《丹经?悟真篇》中又说:‘人人本有长生药,只是迷途枉自抛,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药人不分贤愚,自家皆具有,只是常人因房事不慎,淫欲过度,以致‘药’源枯竭,多痍寿夭。因此,修炼家把清心寡欲、筑基、炼精,作为养生最根本的功夫。


字义:张道忠注:‘一,止、主、月,正者真也,一并止为正,主者注也,注月为青,青者东方之色也,五方之首,四正之初也,人能行真正不染邪曲者为仙之本也。’张道忠的这个解释,意义还比较隐晦。按此字的组成及含意,与上联的玉字相对仗。上联的玉字是明示人知身内有精、气、神三宝,固守勿失,下联的正字,它是指人外行纯一,止于正大光明,不染邪曲,以此作为修德之本。所以它有道与德、内与外的对仗意义。

‘青’,在五行为木,木为青色,在四季为春,在四方为东,属万物生气一方。又春为一岁之首,草木应春而生,枝叶青葱,隐含人循道养生,就能生机旺盛,如草木逢春。


字义:此字由‘人’、‘道’、‘寸’组成。‘人’指人体。‘道’指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寸’是小的长度单位,喻‘寸心’、‘方寸’,即个人的心。整个字含有道法自然之意,就是寸心不离常理,寸步不违天道。

上联的炉字喻阴阳交会之理,而傅字则是教人修炼时要顺乎人身阴阳之道,使人常处于无邪思、无妄为的清静状态。可是一般人都因世俗影响,心神躁动,胡思妄为,精神昏瞶不清,四肢忙于非为,气血循环不轨,阴阳失去调和,心神离开生理自然之道。故此字教人要清静心神,革除邪思妄为.循道而行,返朴归真。


字义:此字由‘人’、‘法’、‘心’组成。‘人’还是指人体。‘法’是师法的意思。‘心’指人的心性而言。道家《清静经》云:‘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人心本来是清静的,然而不能保持者,是因私欲章绕。此字是教人降心止念,宁心澄虑,取法自然清静之意。修养家把此意称之为还‘本来面目’。又《阴符经》云:‘心生于物,死于物’。《定观经》云:’唯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有事无事,常若无心,处静处喧,其志为一’。《大洞经》云:‘静之为性,心在其中矣,动之为心,性在其中矣,心生性灭,心灭性现,如空无象,湛然圆满’。《道德经》第十九章云:‘见素抱少私寡欲’。以上讲的都是绝去私欲,养我常清之心。


字义:此字由‘至’、‘成’两字合成。‘至’是达到的意思,‘成’是成功的意思。整个字喻有坚持不懈的意志和决心。以上各字已说明人身精、气、神的珍贵,阴阳交会的至理,心、肾,即水、火的妙用。如能遵循自然之道,久持不懈,诚心修炼,就一定能够成功。故道教《玉皇心印经》说:‘回风混合,百日功灵’。其意就是收视返听,经百日即可见修炼之效。


字义:此字由‘水’、‘天’、‘井’、组成。张道忠注:‘益者添也,满也,是天井中有水也。长满不缺为湃也。这是指人口中津液如天井之水,故人口中有水即活,七日口中无水即死,若人能津液常嚥之,可得虚其心,实其腹,便是长生之根本也’。此解释基本符合老君修炼之法。所谓‘天’、‘井’、‘水’者,是指人用功到虚极静笃时,阴阳交会,心平气和,只觉口内上腭有分外香甜的津液,自然由上降下,滋润百骸。

寿

字义:此字由‘在’、‘八’、’内’三字组成。”人”指道家的所谓真身(修养家称内产婴儿)。‘内’是指人身内的精,气、神就凝聚成一种结晶物。放道教《丹经?参同契》说金丹长成以后的形态是。类如鸡子,黑白相扶,纵广一寸,以为始初,四肢五脏,筋骨乃俱,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饴’。因它类若鸡子,所以便叫丹,又因为它长成以后,和婴儿一样,所以又叫做。婴儿’。但这时的丹在人身内,还没有成熟,似妇妊娠,尚未分娩,所以是‘在’‘人’‘内’即倩字。如果人身内成就此丹,便可长寿在望。


字义:此字由‘九’、‘真’组成。‘九’喻炼功长久,‘真’是真实之意。此字古字汇中虽无从考据,但含义并不怪异,如泡制中药就有‘九蒸九晒’之说。这和修炼家所说修炼功成时,‘九转成丹’,大意相同。所以道教《丹经》中说‘三千功满’。所谓‘三千’就是三千天,将近九年。这里的‘九’,不能理解为绝对的九次或九年,确切地说,‘九’就是‘久’的谐音,隐喻长久不断修炼。比如炼金,次数愈多,纯度愈高。‘炼丹’也必须是久修久炼,真丹才能炼就。

人们知道,道家的养生修炼,是为了清心寡欲,凝神静虑,保持血气调和,从而达到防病祛病,使生命延长到应有极度,避免夭寿的目的。道家把养生修炼叫做‘炼丹’。丹有内外之分。简言之,内丹就是自身的修炼,外丹就是经过提炼的药物,服之可以保健。但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自身的修炼。用科学的语言说,自身的修炼是延年益寿的内因,是根据;服用保健药物是延年益寿的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故道家把自身的修炼放在养生的第一位。

这幅联语概括了道家养生进行自身修炼的基本内容。上联:‘玉炉烧炼延年药’,意思就是,‘延年药’这个对于人来说最宝贵的东西,不须外求,自身就有原料,就有最好韵冶炼炉,可以烧炼出来。意义既深刻又易懂,一语道破了道家修炼的奥秘。下联:‘正道行修益寿丹’。‘益寿丹’与上联的‘延年药’意思基本相同。‘道’是方法,也可作‘规律’解。 ‘正’是区别词,与。邪’对立。‘正道’就是正常的方法或固有的规律。“行修’含有下苦功夫修炼的意思。这一联的意义,就是按正常的方法下苦功夫修炼,就能炼就益寿的真丹来。这里还须指出,上联的‘烧炼’、下联的‘行修’是这幅联语的关键所在,必须理解其重要意义。养生的道理纵有千条万条,但炼功深浅程度全在自己,因之取得的结果也是各不相同的。

文章:任法融
来源:北京白云观

【惠山】九龙九坞十三泉。

九龙,即九个石螭吻。惠山多泉水,自 古以来,人们将惠山泉水通过暗渠,引入石 螭吻,淙淙流出,俗称龙头。现仍存九个, 漪澜堂下,天下第二泉下池一个,形制古 朴。愚公谷华孝子祠鼋池内二个,浮在水 面,南吐北纳,呈双龙戏水之形。惠山寺山 门内日月池中一个,小而旧。二泉书院方池 中一个,泉水经金莲池流入。听松坊王仲山 祠内一个,此螭大而且古,系明朝王仲山 “怀先阁”内遗物。寄畅园美人石下境池内一个,流水畅通。惠山寺塘 泾浜(现名惠山浜)一个,俗呼龙头下,二泉经此流入运河。还有一个 在原白衣庵香积池中,池湮而毁。现另有一个被搁置在金粟堂旁,虽不 是九龙原物,却是明朝俞宪“独行园”中古物,1980年从城中岸桥弄移 来,是难得的文物。

十三泉,据历史文献记载,惠山泉源、泉眼很多,现尚存200处。 天下第二泉周围有泉九个:若冰泉,在景徽堂南侧。那里有一石 洞,上镌“若冰洞”三字,下有泉水一泓,通“九曲清流”至二泉。若 冰泉,是唐长庆年间惠山若冰和尚所凿而得名。龙缝泉,在若冰泉南, 碧山吟社西北,凿于宋代,上有宋朝杨无为书的“龙渊”两字刻于石 上,所以又名“龙渊”。明代无锡人广东佥宪冯夔在这里建“龙泉精 舍”,故称“龙缝泉”。滴露泉,在玉皇殿后侧山坡上。明正德年间, 无锡人邵宝辞官隐于惠山,建尚德书院和二泉书院,山麓筑有“点易 台”,那里石隙中有泉水流出,即修渠九曲,引泉入潭,取名“滴露 泉”。遂初泉,原来是在孔山尤袤墓前。1931年,复建遂初堂于二泉亭 右面,见堂之下有泉一泓,于是凿一泉井,刻碑,今泉水清澈。罗汉 泉,在云起楼“隔红尘”听松亭下,明朝惠山寺僧真恩开凿。清乾隆年 间杨孝元建朱衣阁于泉旁,又取名“朱衣泉”,源出于“罗汉本无我 心,朱衣岂有无心”之句,今罗汉泉刻石及泉旁黄石题刻尚存。松泉, 在竹炉山房旁、云起楼曲廊下岩石之隙,上有清王澍篆刻题额,泉井深 邃。龙眼泉,又名大同井。在原大同殿后,开凿于梁大同年间而得名, 比二泉要早凿200多年。大同殿毁于清代,李鸿章建“昭忠祠”,泉保 留在二门前,四周石为池。碧露泉,在惠山寺不二法门(今公园管理 处)内,青石上刻有“碧露泉”三字,并有光绪三十年僧人培根及其徒 永法重凿的落款,泉池2米见方,四周黄石堆砌,泉水碧澄。滤泉,在 今愚公谷前廊西北,北属至德祠,建祠以前,这里“枝峰阁”内有唐李 洞手书的联句:“扫石月盈帚,滤泉花满筛”,因而名之。今泉上有六 角亭,亭中有六角井。 除上述泉井外,锡山周围还有泉四个,锡泉、云泉、仙姑池、灵泉;忍草庵左右有泉四个,蟹眼泉、松苓泉、听松泉、南泉;石门下有 泉三个,珠帘泉、悟空泉、凤泉。

无锡惠山位于无锡市西郊,为江南名山之一。古称华山、历山、西神山,唐以后始称惠山,或慧山。惠山是浙江天目山由东向西绵延的支脉。山有九峰,由南向北望,犹如九龙。惠山别称很多:老子《枕中记》称西神山;《汉书》载“春申君时盛祀以牛,名历山”;《隋书》称九龙山;《太平寰宇记》引《郡国志》称冠龙山;唐顾欢《吴地记》称华山;陆羽《惠山寺记》称斗龙山、古华山。另据《蠡溪笔记》载:晋代开山禅师、西域僧人慧照,来到此山,他有很高的佛学造诣,又喜欢和文人雅士交往,一时名声很大,后人以慧照名字命山,称慧山,慧、惠相通,惠山一名由此而来。

惠山的雏形形成于据今约1.8亿年的华夏构造,经过1.5亿至7千万年前的“燕山运动”三次构造的抬升和剥蚀,造就了惠山逶迤磅礴,九峰九坞的优美林壑。在天崩地陷、鬼斧神工的造山运动中,因断层的积压切割,挤出了惠山的东峰—锡山,同时,又使组成惠山山体的砂岩具备了使地表水在岩石裂缝中运动、储存、溢出成为泉水的自然条件。闻名天下的“天下第二泉”就在这里。

惠山山高328米,周围约20公里,其灵秀的山貌风光及历史文化积淀在江南平原地区首屈一指。 乾隆皇帝在评述江南诸山水时,认为“唯惠山幽雅娴静,江南第一山,非惠山莫属”。惠山九峰中最著名的有三个山峰,即头茅峰、二茅峰、三茅峰。如欲上山纵览美景,除已有的几条山路外,位于锡山南麓的旅游索道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山下名园、古泉等古迹众多,山上则别有洞天。

惠山有九峰,每一峰有一坞,峰峰坞坞都有名胜古迹。白石坞,在第一峰下,有天下第二泉、黄公涧等;桃花坞,在第二峰下,峰名绣岭,又名照山;担钩坞,在第三峰下,旧有时思庵;王家坞,在第四峰下,有巨石、名灰堆石,高丈许;宋坞,在第五峰下,有镜光石、凉棚石、狮子石、天公足迹石;马鞍坞,在第六峰下,有三台墩,立如品字;望公坞,在第七峰下,有石门、白云洞、珠帘泉等。仙人坞,在第八峰下,有回龙涧。火鸦坞,在第九峰下,有白龙潭。

惠山九峰,以头茅峰、二茅峰、三茅峰最为著名。从头茅峰至三茅峰一路名胜古迹甚多。头茅峰山门南侧有一块大石,刻有醒目的篆书“福”字,为西神山翁所书。西神山即惠山古称,此刻石有惠山老翁向上山游览的人们祝福的意思。头茅峰下坡,与锡山龙光塔相对,有古石台,长1.70米,宽1米,厚0.70米,上刻围棋盘和象棋盘,侧面刻“棋盘石”3字。在棋盘石旁的碣石上,刻苏东坡登惠山所题“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风万壑传”诗句。由此上前,即到半山亭,可眺望锡惠公园、龙光塔、黄公涧等,成为登头茅峰的第一景。二茅峰,高302米说到婉约派词人秦观,不由使人想起名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他的墓现静静地卧在风景奇绝的惠山南坡上。秦观,江苏高邮人(公元1049-1100年),于北宋元丰二年曾同苏轼、僧人参廖同游惠山,写下了“峦澹如洗,杰阁森欲翔。林籁含雨湿,岫日开云光”赞美惠山之句,道出“岩阿相与邻”的愿望。身后由其任常州知府的儿子主持归葬于惠山以慰其夙愿。从二茅峰去三茅峰途中,有宋坞,俗称把船湾,据传八仙在此把船出太湖。此外并有镜光石狮子石、凉棚石等奇石。临近三茅峰,有明万历四十三年无锡人秦光启题刻的“三吴第一山”五字,山脊路侧石壁上,刻有苏轼所题的“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诗句。苏轼曾与北宋熙宁七年春来锡,自带贡茶小龙团,看望好友,一同品尝二泉水,再由二泉亭登山顶眺望太湖,写下“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诗句。清嘉庆四年,无锡人将苏轼诗句刻在石上,并刻“东坡题处”四字,纪念这位对二泉、对惠山有深厚感情的大文豪。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白羊座:压力减小、倍感轻松金牛座:财运上升、财源广进双子座:父母开心、身体健康巨蟹座:钱财无量、腰缠万贯狮子座:运气好转、大吉大利处女座:感情运至、遇正桃花天秤
  • #做好人民电小二# 【节日特巡 做好保电先行官】9月15日,在中秋节和国庆节双节来临之际,@国网蓝田县供电公司 调控运行班特安排人员对35千伏变电站展开节前隐患
  • 4.5亿希望明天再到,记录也是挺累的[可爱]#朱一龙平安神宫合照#3亿打卡,真的不知道说啥,回顾:1、今天有个豆瓣的截图,看的我瑟瑟发抖 不觉得每个中国公民不爱
  • 经济学类的书,还是要早点看的好[开学季][并不简单]图书馆 断电 这个“背景”我是很早之前在門司的故事就接触到的,[裂开]所以看到别人说知乎的那个故事时,我脑子
  • #读大学的意义是什么#【#高校开学典礼上那些戳人的寄语#】①#中科大校长说上大学不是进保险柜#,不等于万事大吉;②北交大校长王稼琼:大学的自由绝不等于轻松;③清
  • 反思:去年银行抽查公司状态,我公司之前用的壳地址,就被抽查到冻结了,一直因为租赁凭证没有拿到,没能及时更新地址,今天跑了银行咨询完其他也很简单,凡事真的不能拖拉
  • 其实了解冯提莫的人都知道,她私底下就是这样,穿着十分休闲简约,也很少穿高跟鞋,简简单单的衣着是她最喜欢的。在9月15日,她发布了环球影城的plog,照片中的孟美
  • 德川幕府末年,随着《美日修好通商条约》的签订,神奈川县东部的横滨港顺利开港,迅速作为生丝贸易港、商业港、客运港、工业港得到发展,在短时间内就具有了国际港的规模。
  • 阶段2 西切 第一时间往圈中心抢点,在矿场西部的小房区进行枪线拉开,进行下一步的信息收集。#4AM和平精英分部[超话]#【赛后战报】#2021PEL# S3常规
  • 短暂的拥有了巴基[笑cry] 傻狗在校园里逛了一天,下午去学校找它,一叫就过来了,知道我的车是哪辆,直接奔着车去自觉坐好……哇跟这个小家伙简直是有缘[憧憬]
  • 」郭崇韜既誅,宦官愈盛,遂搆成其罪,謂莊宗曰:「崇韜強項于蜀,蓋與河中響應。郭崇韜討巴、蜀,徵師于河中,繼麟令其子令德率師赴之,伶官景進與其黨搆曰:「昨王師初起
  • #比特币[超话]# [牛哞哞]消息面上,CoinBase成立专注于新加密计划的部门UNIT 410,并向美国全国期货协会提交了注册为期货委员会商户的申请,计划进
  • 慢跑、游泳、骑行等有氧运动都能够增加机体的新陈代谢,血运速度加快可为皮肤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促进肌肤产生更多的胶原蛋白,皮肤的活力也会有所增长,此外,有氧运动
  • 所以我说他老人家是多元文化,他没有说我是佛教的一元化,他不是,他是完全针对社会,社会现前需要什麽,马上对症下药,这个了不起!所以三样东西两个缺乏,还好就是有这
  • #八字合婚##八字算命##小舍得#八字论命之寸金搜髓口诀 乙巳丙午丁未同,重重壬子主孤穷, 辛酉乙卯与戊午,支干同类妻不足, 己未庚申及癸亥,月令更旺成祸
  • 如果是为了顺应民意 那么现在最大的民意就是公众们请国家公布2018年偷逃税的117亿艺人名单[ok][ok][ok]请国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需求,响应民众呼
  • 人生也许有太多的为什么没有答案,也有太多的答案没有为什么,冥冥中一切皆有定数,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以善心处于顺境,以静心安于逆境。人生也许有太多的为什么没有答案,也
  • 当然,9.9包含有disco广场表演,发廊,5路公交,山城照相馆,☎️电话墙这一系列场景也是比较划算,并且刮奖还有一些如小青蛙玩具,大队长肩章的小礼物,建议大家
  • 乔任梁就扮成灰太狼过去和她互动,手里还拿着向日葵,因为陈乔恩的外号就是“向日葵女神”陈乔恩排演的话剧谢幕,乔任梁就特意扮成蒙面骑士为她送上花束,陈乔恩睡觉的时候
  • 我说一件事:戊戌变法后,康有为逃到了日本避难,并四处找人想获得支持,当时在日本的孙中山支持了他,可是等孙中山联系康有为的时候,康有为却对他避而不见。无量佛菩萨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