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兆易创新&北京君正交流纪要

日期:2021年7月26日

兆易创新是看MCU的价格上涨,看需求爆发,长期是看DRAM放量。我们之前一直觉得价格会降下来,但是现在看,还是在涨价,而且公司也在上调价格,出货量,订单饱满,持续到明年,产能存在缺口,订单看,今年的产能大概5-8倍的产能缺口,公司这边在积极的找产线。所以今年的产能按照正常走也没有很大的问题,再一个就是毛利会提升,尤其是norflash,这个本身新产品都是从65nm到55nm,这个毛利有5个点的提升,norflash也在涨价。

MCU的毛利率也在提升,整体我们觉得,MCU今年的收入,预计今年还在上调,到20亿左右,利润MCU贡献5亿,norflash今年40亿的收入,10亿的利润,这两块就15亿,自研的DRAM,公司6月推的,有大客户下订单了,这个形式看,缺货状态,公司客户优势明显,今年也会贡献一部分收入,今年的收入看到75-80亿,利润15亿朝上,然后估值短期看到1500亿,长期兆易创新可以看,业绩稳定,和公司交流,公司意思是看未来三块业务都要到10亿美元,那就是200亿收入,40-50亿利润,兆易创新还是稳的。现在的目标价也是在不断突破,整体看,今年的兆易创新整体业绩是会超出预期的。

君正是我们上周五发的报告,整体来说,君正这几块业务,本身是微处理器的芯片,加上并购西城的业务,这边主要做车规存储,市场看,全球第二的地位,份额在20-30%,在国内是基本没有竞争对手的,今年看,汽车市场恢复状态,我们看今年数据,汽车增速在9%以上,按行业看,公司至少汽车这块出货量有8个点的增速,价格的话,公司上半年有小部分的产品上浮。

车规存储和常规的存储有区别,要求的性能比消费的高很多,包括温度,消费的温度在0-40度就可以了,汽车是-40到150度。整体的规格要求高,认证周期也高,车是3年。车一般研发到上市得三年左右,汽车芯片要3年,汽车使用寿命比较高,存储芯片的应用周期是在8-15年。所以客户黏性强,导致整体价格比较稳定,不容易受景气周期的影响。往年价格不会有大的变化,汽车芯片是缺货导致,价格部分上调,但是幅度没有那么大。整体收入,存储芯片收入,往上看有10%的增速,然后就是本身模拟芯片,主要是LED驱动芯片,车灯智能化,装备的都是LED灯,芯片需求量蛮大的。每车300颗左右。出货量算,LED驱动芯片在30亿美元左右的市场空间,而公司现在竞争格局看,国内是没有做这块的。国外是TI,是竞争的。但是公司的产品都是聚焦车用的,TI做的范围比较广,消费的也在做,公司的优势是车规的产品线丰富,能提供车用领域的定制化服务,公司和TI有差异化竞争的。

未来LED驱动芯片有大规模放量,今年有5亿的收入贡献。往10亿的走。这是并购的业务。本身的业务一个是智能识别芯片一个是微处理芯片。今年看点是智能识别芯片,在安防和智能家居新的监控,都会用到,今年的出货量也是暴增的状态。现在的订单也是饱满的,Q1的增速在450%,驱动力一个是下游需求,还有就是行业龙头,原来是华为海思60%多的份额,龙头退出,对君正有好的机会,富瀚微也在做这块,但是公司人工智能芯片这块新的产品都在往这边走,在募集14亿最大占比就是AI芯片,公司在抢这块的份额,君正今年的西城有业绩的兑现,7000-8000万美金,5亿的贡献,汽车市场恢复的话,这个5亿是没问题的。然后本身业务又是爆发的状态,本身的贡献1.5-2亿的利润,今年8亿的利润,明年的话,主要看存储产能能不能继续扩产,现在代工厂都是台湾几个擦产商代工,但是代工产线要特殊产线,不容易扩充,国内间有新的产商产能能做出来的话,也能有大的增长。明年10-12亿的利润,后年13-15亿的利润,君正长期900-1000亿。突破千亿是没问题的。看中的还是车规领域市场龙头,国内没有人在做,全球第二,国家也在芯片自主化,假如要扶持汽车自主化,那就是北京君正自己了。长期看,君正是没问题的。

Q&A
合肥长鑫的良率?
DRAM,19nm的良率75%左右,17nm还很低。所以自研的芯片是19nm的,也开始供货了。17nm公司这边今年年底会推出来,随着合肥长鑫良率提升,是没问题的。合肥长鑫给的份额在25%的产能,所以长鑫扩充产能给兆易创新的产能也会扩充。

富瀚微电子的norflash的芯片?
整体看,nord这块只有前三大巨头,万红,华邦和兆易创新(没听清前俩是啥),预计兆易创新20%以上的份额,这个领域有个特点,有技术壁垒和客户壁垒,存储芯片的周期,相对一年左右,客户用自己熟悉的厂。兆易创新的技术角度对(16:30)的芯片运用比较广,所以norflash自己国内厂商和兆易创新比有难度。Nandflash就没那么强了,良率不是很高,但是定位没有很高的要求,nandflash在企业级的领域。

西城的国内客户验证周期?
芯片的周期在2年一般,但是本身有国内客户的,西城在美国上市的时候,欧洲美国日本台湾韩国客户占比比较大,在90%以上,私有化以后,国内厂商在接洽,所以看到中国市场潜力,所以在拓展客户,德赛西威都是他的客户。本身车规验证都有共性,国外的车规验证和国内差不多,流程都差不多。君正来说最多2年也就可以了,国内车规厂商也都进去了。

兆易创新的情况?
今年的15亿利润,明年看到18-20亿利润,后年就23-25亿的利润,DRAM有客户基础的,nord客户和DRAM的客户有重叠,所以客户是没问题的,产能的话,产能是用不完的,会给到25%,就看能卖多少产品了,长鑫的产能也在扩产,能造出来,客户都能拿下来。

西城消费级的产品竞争力如何?
消费级的占比不高,不到10%,公司未来打算,君正本身是消费级,西城是车规级的。微处理器还有车规级的芯片,就可以往车规导入,西城专注汽车,消费级也有,君正有消费级的经验就可以交叉研发。消费级的DRAM空间很大,标准型,PC服务器都会在用,空间在千亿美元,如果这方面拓展,空间就非常大,汽车级,这个市场就很大。我们算的,汽车的市场在85亿美元左右,整体容量和数量都有大幅提升。现在整个市场龙头美光,然后就是西城了。然后中国市场又是积极开拓的,消费级的技术要求要比车规级的高一些,车规的像兆易创新都是19nm,但是车规就是30nm,君正是25nm,消费级的要求会更高一些。

兆易创新和意法半导体在MCU的对比?
兆易创新在32位,意法半导体也是,MCU的话,就8位和32位会成为主流,16位不上不下,会淘汰,有人说兆易创新是仿意法半导体的产品,但是客户那边是觉得没有什么差别。兆易创新还没有车规级的MCU,只是工业级的MCU去做,但是还没到车规级的MCU。7月会流片出来。车规兆易创新还没出来,在部分领域MCU国内厂商还是一般,和国外还是不比,海外还是要求高的。兆易创新有车规验证的经验,而且车规的MCU缺货也是比较严重的,周期可能就没以前的那么长,预计一年半。就看什么时候流片,如果今年流片,23年能出来。

兆易创新和长鑫之间,不是在代销长鑫的dim吗,有没有竞争?
没有。应用在PC服务器,长鑫定位在服务器,对手是三星海力士国外大厂,兆易创新定位在机型,应用安防和电池细分领域。
长鑫和海力士三星差别还是蛮大的,差距3-5年。

沛顿科技,没怎么了解做什么芯片,兆易创新的芯片的存储芯片,一个是nor,nandflash和DRAM。沛顿的没怎么了解。

存储这块,兆易创新还是看好的,因为自研的DRAM的毛利还是高的,和长鑫合作,产能是稳定的,空间的话,看到185亿美元的市场空间,全球看,这种DRAM,也就台湾的厂商和兆易创新。美国那边是收缩的状态。他们还是专注标准型的产品。

23年西城的代工产能增速?
这个确实是个问题,今年西城的产能是打满的,代工是台湾的,下游需求是旺的,明年的话,看跟明年的谈判情况。大陆代工,车的产线,存储的话长鑫在做,中芯国际的产线传到韦尔但是没给,最后给君正。不确定能不能给到。现在看,代工厂,存储这边,长江,长鑫的代工,车用产线还没有看到。

兆易创新的nandflash全球看,最好的还是三星,国内的话,长江是最后的,大厂,nand有个特点,二维的扩,有指导的限制,成本工艺也有问题。

君正看多少市值?
目前是850亿,然后看明后年的利润,估明年12-13亿是没问题的,给70倍的pe,也有900亿,往后看个100亿是到1000亿是这样的。

一般研发周期3-5年,认证2-3年,所以导致进去的话,利润就不差。产品规格要求比较高,最重要是温度范围,这个前面讲过了。市场空间,存储是85亿美元到23年,未来随着汽车的整体发展,新车有自动驾驶的车对存储的需求有大幅提升,cagr在30左右,整体在百亿美元。模拟芯片是30亿美元左右的空间,公司的核心是定制化的,能做出差异化。整体今年君正至少8个亿的利润。#股票##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简阳播报# #连线成都# 【2021成都经济“期中考”,这些数据值得关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期中卷”成绩已出。上半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02.72亿元,同比增长13.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4、1.0个百分点。“高质量发展攻坚年”,成都巩固了“稳”的基础、守住“保”的底线,还积蓄了“进”的力量。

哪些数据值得重点关注?如何准确把握成都经济形势和基本走向?如何综合研判成都经济发展的结构、质量和效益?日前,记者采访了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读成都经济的形与势。

“三驾马车”稳中求进,企业和市民更有感受

与往年经济数据相比,今年的统计数据中,多处提及一个新的指标“两年平均数据”。1~6月,成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两年平均增长6.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4、0.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0%、13.9%、24.0%,两年平均增长8.0%、8.9%、7.0%,平均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0、4.5、2.6个百分点。

这个数据有怎样的参考意义?记者了解到,数据中用到两年平均增速,主要原因是去年受疫情影响,经济受到较大冲击,导致基数比较低。为消除同比基数的影响,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方法计算出两年平均增速,可以更好地反映经济发展的延续性和可比较性。

“高质量发展攻坚年”,成都爬坡过坎、滚石上山,不仅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还积极应对制约“六稳”“六保”突出问题,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成都在投资、出口和消费上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上半年,成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9%,两年平均增长8.9%,两年平均增速较一季度提高3.3个百分点。重点项目作为稳定投资的“压舱石”,拉动增长的“主引擎”,全力推动年度计划确定的1095个重点项目多投快建,有力支撑成都市经济呈现“高开稳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良好态势。1-6月,成都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9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5.6%,较去年同期高9.7个百分点,提前1个月实现投资和形象进度“双过半”,对稳住成都市投资基本盘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861个产业功能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11.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4.8%。

在出口上,2021年上半年成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679.5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4.9%,占同期四川进出口总值的87.8%。其中,出口2067.5亿元,增长18.7%。

在消费上,成都聚焦提升重点商圈,发展假日经济、夜间经济,打造有海外消费替代功能的新场景,引进首店198家,大数据显示来蓉游客1.18亿人次、增长41%,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八成。

值得一提的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成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企业市民需求感受作为“第一标尺”,以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抓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这一价值依归也鲜明体现在经济数据上。

上半年,成都企业效益明显提升、企业发展更有信心。通过激励企业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优化订单管理,积极应对原材料、中间产品价格上涨等措施,成都1—5月规上服务业利润总额增长4.7倍,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长47.2%。这充分反映了成都的产业正在转型升级,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攀升。

上半年,成都民生保障扎实有力、人才吸引能力增强。通过实施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和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城镇新增就业14.35万人,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16.8万个,仅次于北京、广州、上海,成为全国第四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首选城市”。在民生投入上,公共服务投资完成369.6亿元、增长41.3%;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投资分别增长71.9%、126.7%。

新旧动能转换提速,门户枢纽能级跃升

一系列经济指标,折射着一座城市的发展活力和未来潜力。“成绩”背后,是成都主动调整、自我革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主动而为的结果,展现了成都正迸发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和活力。

上半年,成都最强劲的动能在哪里?“创新和开放,是成都借势用力的两个关键词,支撑着成都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成都市发改委高质量发展运行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是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城市竞争越来越演变为创新策源能力和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之争。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正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一系列“大国重器”在上半年迎来新的进展。布局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核心+基地+网络”的创新体系,西部(成都)科学城和天府实验室揭牌,前沿医学中心导入国家、省级平台近20个,成都超算中心获批第十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揭牌建设,中科院科技创新交叉研究平台、阿里云西部云计算中心及数据服务基地等11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成势。

除了基础创新纵深推进,产业创新也在赋能升级。成都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推动城市转型的战略抉择,历经数年创新开拓,新经济已成为成都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推动者。上半年,新经济总量指数连续6个月排名全国城市第二,成都市新经济企业突破50万家,新登记新经济企业7.8万家、增长43.9%,新经济营业收入增长保持40%以上,新经济企业获得风险投资新增53.1亿元、增长70%。新入库新经济企业724家,其中,独角兽企业7家、行业领军企业13家、准独角兽企业100家、种子企业604家。新经济企业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开放,是成都发展的引擎,也是成都城市跃升的最大变量。成都坚持以开放发展厚植新优势,以国际视野谋划推动国际战略通道建设,不断完善开放平台体系,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内外联动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上半年,一系列大通道、大平台接连落地,厚植成都开放动力。启动建设川藏铁路、成自宜和成达万高铁等战略大通道;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双机场引领国际消费、交往中心建设;国际铁路港经开区获批,成都高新西园、国际铁路港综保区封关运行,有效促进投资放量、消费回升、外贸增长。

以开放发展厚植新优势,成都正着力建成以开放为新引擎的双循环发展先行区。上半年,成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122.7亿元,增长12.1%;民营企业进出口709.7亿元,增长43.8%;预计外商投资实际到位250亿元。成都正持续增强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要素集成、投资消费辐射能力。

“总的来说,成都经济正处于蓄势提能的关键时期,有望在下半年迎来更强劲的爆发动能和提升势能,”该负责人表示,根据历年经济运行规律来看,从第三季度开始将会迎来加速冲刺阶段;同时,成都面临全国性的战略机遇叠加,在创新和开放平台布局上已成型成势,下一步用创新和开放为产业体系赋能,相信全年将会迎来一张更靓丽的经济答卷。(成都发布)

#教育热点话题#【#北航成立未来空天技术学院#聚焦空天技术领军人才培养】7月13日上午,北航未来空天技术学院成立大会举行。据悉,学院将聚焦空天技术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在引领科技革命趋势的未来新概念飞行器技术、服务人类未来发展需求的空间开发技术、支撑国家空天战略任务的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等方向上,培养系统总设计师和拔尖创新领军人才。学院2021年启动本科招生,专业是工科试验班类,将实施八年制本博贯通、定制化学研一体。(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唐芊尔)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与你有关,景区发布谢客令
  • 【慢•生活】清新浪漫地中海家居,轻松打造泡沫一夏
  • 滴滴外卖成都开送 首日遭遇爆单暂停配送
  • 林心如晒素颜照,称自己不用修图,再次回怼被拍丑照
  • 酸洗废水渗坑就地掩埋,烧炭土窑随时复产……应对中央环保督察还有这种操作?
  • 输球后萨拉赫道歉:对不起所有球迷 4年后一定见
  • 特朗普批哈雷公司向欧洲投降 限制中国在美投资竟是假新闻!黄金忧郁徘徊
  • 两客机起飞时机翼发生碰撞 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 段暄回应高晓松:不要动不动扣假球帽子!
  • 赵又廷接机高圆圆!甜蜜搂抱秀恩爱!
  • 杜海涛杨超越同框两人什么关系?沈梦辰却因这个上热搜
  • 警方最新通报!东莞常平一男子持刀拦截运钞车,最后被……
  • 美的状告格力,索赔490万,原因竟然是?
  • 泰勒斯威夫特抖森已经谈婚论嫁?盘点霉霉历任高富帅男友!
  • 列车取消吸烟区!因大学生乘客起诉!
  • 【众关注】临沂四女生围殴男生出结果 家长互相致歉涉事学生受处分
  • 巴西女记者遇强吻!及时躲闪并斥责!
  • 现实版保持通话!男子卧底传销救母,持续发位置信息获救
  • 伊朗球迷道歉C罗,C罗黄牌
  • 网友偶遇关晓彤!北影食堂吃麻辣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