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去稻城亚丁的路上发生的一个故事。

7月1日那天,我们的车正常行驶在路上,突然被一辆超载的大卡车追尾,恰好撞在我坐的位置。怎么去形容那一瞬间的巨大冲击力呢,懵的。

如果不是后备箱有多个行李箱隔着,如果不是车子本身新且耐撞,如果不是车在低速行驶过程中…

意识到发生什么后,我问家人是否无恙,随即开门,下车,走到路边坐下,等待救援,内心平静。这是我唯一一次坐救护车,在异地接受各项检查。成都国旅做了最快的联系和处理,真诚宽慰和道歉,最后问我要不要继续旅程。我说,请给我半个小时,我想想。

不是司机的问题,不是车的问题,不是旅行社的问题,一切发生纯属意外,就像生命里所有的“无常”即“不确定性”,如果就此退行,恐怕此生都会对自驾有心理阴影。

10分钟后,我给负责人打了电话:我们选择继续出发,但车要相对最新且最安全的,师傅也请经验相对最丰富的,拜托。

第二天我发了图一这条朋友圈。

我们每想到达一个地方,一旦选择出发,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很多的艰难险阻,试着接受它们的发生,并思考它们出现的意义以及,如何面对。逃避解决不了问题,且会增添新的恐惧 ,留下后患。事实上,所有的选择,无论大小,背后都伴有一定的代价和牺牲,事无两全。

能让我们止步不前的,从来不是外境,而是自己的心。 https://t.cn/RyhQyxm

有时候遇到不好的不怎么样的又改变不了的事实的时候 试着接受它 再说一句“又怎么样呢 who cares!!” 这样想想 心情就好很多了 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 在自己差的时候积攒起来的努力因子 也许在某个时候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发光时刻 所以现在还是要努力呀 要相信 一切好的都很快来了 如果没来 那就还不是发光时刻

【“逐书事件”与独译莎剧——梁实秋在青岛的两件旧事】梁实秋是我国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学者,但许多人知晓他,也许还是因为他与鲁迅那场持续良久、轰轰烈烈的“笔仗”。论战之广,涉及人性、教育、阶级等诸多话题;论战之久,更近十个年头。
  少为人知的是,这场“笔仗”,其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人生困扰。其中之一,就是他出走上海旅居青岛以求平静生活的愿望没有完全实现。
  从1930年受聘国立青岛大学到1934年离开,梁实秋旅居青岛的四年间,双方论战的硝烟一直没有消散,特别是“逐书事件”的发生,更使得两人结下了新的“梁子”。
  1930年的青岛,是梁实秋走出“人性论争”尴尬处境的庇护所。来青岛之前,梁实秋在上海的生活极不平静。
  1926年,他的一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激起千层浪。在“国破山河在”的危急时刻,梁实秋却抱着艺术至上、文艺自由的观念,宣扬文艺的自由独立性,这无疑与时代的要求相悖。他无意间卷入了那场分不清是政治还是学术的激烈争斗,深以孤立无援为苦,厌倦了文坛争斗的梁实秋渐萌逃意。
  恰逢此时,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到上海来延揽教授,正巧碰到刚刚辞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职务的闻一多,并通过胡适、闻一多认识了梁实秋、沈从文等人。杨振声求贤若渴,一遇闻、梁,便坚邀他们到青岛任教。在专程去青岛“半日游览”和“一席饮宴”之后,梁实秋接受了国立青岛大学的聘书。
  虽然远离上海,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与鲁迅的论战,风波再起,并伴随了梁实秋在青岛的始终。
  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大事件。梁实秋比鲁迅小22岁,一少一老,从1926年开始笔战,一个以《新月》《益世报·文学周刊》为阵地,一个以《萌芽》《语丝》为阵地,一直到1936年鲁迅逝世,两人论战长达近10年,笔战的文章125篇、50余万字。
  梁实秋到国立青岛大学执教后,论战硝烟未散。臧克家曾回忆说:“同学们知道梁和鲁迅先生经常论争,在课堂上向他发问,他笑而不答,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鲁迅与牛(1930年1月10日上海《新月》月刊第2卷第11期刊载了梁实秋的《鲁迅与牛》一文,阐述了他与鲁迅论战的缘起,此举意在让同学们从文中去找答案)。同学们莞尔而笑,梁实秋神情自若。”
  1932年春在国立青岛大学发生的“逐书事件”,更是让二人的关系雪上加霜。梁实秋时任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馆长,主持成立了图书委员会,绝大多数成员都是新月派,对当时左翼文坛推重的书籍往往不能认同。被进步青年奉为精神导师的鲁迅作品,在这里并没有得到重视,以至于传出梁实秋将鲁迅作品从图书馆中清除的传言,所谓的“逐书事件”便爆发了。
  鲁迅曾两次提及该事件,亦可见其对此事耿耿于怀。他在《“题未定”草》一文中写道“梁实秋教授充当什么图书馆的主任时,听说也曾将我的许多译作驱逐出境”。他在为曹靖华翻译的《苏联作家七人集》所作的序言中再次叫屈:“梁实秋教授掌青岛大学图书馆时,将我的译作驱除。”
  关于此事,梁实秋在《关于鲁迅》一文中辩解:“我首先声明,我个人并不赞成把他的作品列为禁书。我生平最服膺伏尔德的一句话:‘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拼死拥护你说你的话的自由。’我对鲁迅亦复如是……我曾经在一个大学(国立青岛大学)里兼任过一个时期的图书馆馆长,书架上列有若干从前遗留下的低级的黄色书刊,我觉得这有损大学的尊严,于是令人取去注销,大约有数十册的样子,鲁迅的若干作品并不在内。但是这件事立刻有人传到上海,以讹传讹,硬说是我把鲁迅及其他‘左倾’作品一律焚毁了,鲁迅自己也很高兴地利用这一虚伪情报,派作我的罪状之一!其实完全没有这样的一回事。宣传自宣传,事实自事实。”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还有人就“逐书事件”问臧克家。他回答说:“我想不会的,也是不可能的。”算是为梁实秋作了最好的证言。
  虽为论敌,但对鲁迅的评价,梁实秋也表现了可贵的公允。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第二日的《世界日报》发表了对梁实秋的专访文章,回忆了与鲁迅的文字因缘,并对其文学成就不吝赞美:“先生在文学方面,为中国文坛上最有力之作家,余与其立场虽稍有不同,而其文笔之卓绝,则实令余钦服。现先生逝世,为中国文坛之最大损失,盖后人恐无能补其缺者。”
  1934年7月,梁实秋应王平陵之约,将与鲁迅等左翼文人论争的文章中的31篇,结集为《偏见集》,该书由正中书局出版,成为他的一本较重要的文学论集。
  除了论战带来的困扰,梁实秋的青岛岁月也有宁静的一面。特别是,以一人之力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成为国内完成该项成就的第一人。
  在国立青岛大学,梁实秋担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教学与学术并举。他虽是留洋出身,却不喜洋服,夏季常穿的是长衫,秋冬则穿一身丝织棉袍,严冬时节是棉袍外面加套一件皮袍,而且颜色都淡雅不俗,颇具谦谦君子之风。
  臧克家回忆:“记得,1930年我考入国立青岛大学(二年后改为山东大学),入的是您做主任的英文系。您面白而丰,夏天绸衫飘飘,风度翩翩。”他还回忆说:“当时外文系主任梁实秋先生,胖胖白皙的面庞,讲课干净利落。”
  梁实秋授课时间观念极强,对此他的学生记忆颇深。他上课,永远是铃声未息已走进教室,坐下就讲,不疾不徐,绝无赘语。下课铃声方振,恰好讲到一个段落,铃声未毕,已步出课堂。他常对同事和学生讲:“上课时一分钟也不能浪费,课间是学生活动和休息的时间,一分钟也不容侵犯,故尔上下课必须准时。”但一堂课的内容倘若记录下来,都是一篇组织紧密、内容充实的论文,课后重温它,也足够思索两三个小时。
  1932年8月,梁实秋为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三年级的学生首开了“莎士比亚”课,他是国内最早把莎士比亚引入大学课堂的学者之一。同时,在胡适的发动下,开始了“莎士比亚”翻译工作。
  如果说梁实秋这一辈子只崇拜过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胡适;如果说梁实秋只对一个人感恩,那么这个人也一定是胡适。走上译莎之路,也是起自胡适的倡议。
  梁实秋和胡适的交往始于1927年在上海共同参加“新月社”期间。胡适是“新月社”的精神领袖,梁实秋是最年轻的参与者之一。1930年,任中华教育基金会董事会主任的胡适,倡导成立“莎士比亚的戏剧全集翻译会”,决定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1930年8月,胡适应杨振声之邀访问国立青岛大学。其间他住在宋春舫家里,参观了宋的藏书楼“褐木庐”。大量戏剧书籍珍藏其中,包括莎士比亚的多部剧作,仅《哈姆雷特》一书就有五国文字的版本。
  随后,胡适便提议闻一多、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同年12月23日,胡适致梁实秋的信中谈及了译莎士比亚一事,其中写道:“……拟请一多与你,与通伯、志摩五人商酌翻译Shakespeare(莎士比亚)全集的事,期以五年十年,要成一部莎氏集定本。”
  1931年1月5日,胡适复信梁实秋,又谈此事:“我可以来青岛一游,约在一月十七八日,定期后当电告……志摩昨日到平,赞成译莎翁事。”就在当月24日,胡适来到青岛开始筹划《莎士比亚全集》翻译的事务,在与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等人讨论后,决定用散文体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但部分作品可试用韵文体。
  胡适最初拟定的莎翁翻译办法,决定由闻一多、梁实秋、陈通伯、叶公超、徐志摩五人组成翻译莎翁全集委员会,并拟请闻一多为主任;暂定五年全部完成(约计每人每半年,可译成一部)。信中还提议徐志摩试译《罗密欧与朱丽叶》,叶公超试译《威尼斯商人》,陈源试译《皆大欢喜》,闻一多试译《哈姆雷特》,梁实秋试译《马克白》。
  可惜,这项大工程最终没能如愿由几位大译家共同参与完成。据梁实秋后来回忆:“通伯不肯参加,志摩在二十年十一月里就不幸逝世,公超、一多志不在此,结果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孤独的开始这漫长艰巨的工作。”
  对于译莎,梁实秋从一开始态度便十分积极。当时,他除了每周教十二小时课之外,就开始着手翻译。他曾说:“我开始的时候参考资料是如何的贫乏!我那时有的只是一股热心,我想愚公可以移山,我也一步一步地去做,做多少算多少,至少对于我自己是件有益的工作。”
  在兼任图书馆馆长期间,他广泛搜集莎士比亚戏剧书籍资料,还亲自到上海为图书馆选购图书,建立了莎士比亚图书室。最早译成的《哈姆雷特》《马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威尼斯商人》《如愿》《暴风雨》在1936年5月至11月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而《仲夏夜之梦》因抗战后通货膨胀,没有出版。后来,他又译了《亨利四世》上下篇。梁实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独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
  总结梁实秋这个成就,可以看出,从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的工作岗位得益不小,这也算是青岛给他的最重要的馈赠之一吧。
  1934年,梁实秋的好友胡适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邀请梁实秋到北京大学任外文系研究教授兼系主任。消息在山东大学传开,山东大学群情不满,外文系师生联名向北京大学提出抗议。抗议信在青岛当时的《民报》上曾有刊载:“敝系经梁实秋先生主持开办,同学夙受陶冶,爱戴正殷……群情迫遑,北平素为文化区域,人才较多,至希鉴谅,另行延聘,以慰渴望。”恳切之情跃然纸上。
  三十岁出头的青年教授,工作四年,博得全系师生如此深情的挽留,足见梁实秋教学育人工作之成效。几经磋商后,胡适发来一封电报说:“梁实秋先生主持山大外文系四年,成绩显著,已有基础。现北大外文系亟待梁先生来此帮助,恳请暂时借用两年……”
  1934年夏,山东大学外文系全体学生,在青岛奇园饭店为梁实秋举行了饯别宴会。
  晚年在台湾的梁实秋对青岛怀有特殊的眷恋之情。青岛文史学家鲁海曾说,梁实秋晚年描写青岛的回忆文章,至少有40余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1983年,梁实秋的大女儿梁文茜带着父亲的委托,重回青岛寻梦。梁实秋更是将女儿梁文茜从青岛海水浴场捧来的一瓶沙子置于案头,视为珍品。1987年10月台湾当局放宽到大陆禁戒后,梁实秋大喜,计划到大陆探亲。但11月3日,梁实秋因突发心脏病逝世,重返青岛最终成了一桩难了的遗憾。(大众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他们的出现,也不是无缘无故的,总是在特定的时候出现,让我们痛定思痛,更加明白人生的意义。”无论是谁,与我们遇见就是缘分,在我们的生命中,
  • 天蝎座高傲的天蝎座并不想自己犯错,可他们会做错题目,做错选择,甚至疏忽爱上一个没有结果的人,这些错误会不断提醒他们,尤其面对爱情,天蝎座并没有我们所想得那么勇敢
  • 用一组忘记发的写真总结一下美好的2023[舞狮]基本实现年初立的小目标:换了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实现朝九晚六:成功从AI转换到AIGC赛道,从营销策划转换到产品
  • 当我们能够以宏观的、整体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一生,就会很清楚自己当下的路,会蔓延到哪个高度上。于是,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当下这一秒滋生了负能量,那么就会影响到生命整体
  • Top首席男团 家里青年音多 招男陪派单老婆 目前团内260+成员 24h滚动式点单无hf 娱乐免审包自介 每天都有至少2+老板充卡 2.1开业的 目前点2
  • 苏绣专利        #给你一个人生出彩的舞台,你的演技有多好,赢得的掌声就有多响#【韩媒:#韩国利用AI使泡菜口味标准化#】据《韩国时报》网站1月23日报道
  • 销售坚决否认,并且表示这车子肯定没有问题,他们4S店不可能冒着风险去卖一辆有问题的车子,被发现会退一赔三的,让蓝先生放心开。 有了确凿的证据以后,蓝先生直接跑
  • 北方城真武庙壁画讲的故事很连贯,从真武大帝出生到长大,从迷惑到觉悟,从学法到成神,从孤身一人到收服弟子,完完整整地讲述了他的一生,也涉及到了普通人都会遇到的如何
  • [打call]三心二意很多考编人目前处于可考可不考的阶段,觉得考不上还可以继续工作,还有很多人考编只是为了感情、工作等造成的压力,内心并没有太大的动力,这样即使
  • 苦口婆心唠叨了这么多,她弱弱地说了一句,我又不是说只看分数(但是我感觉她心里还是打心底里羡慕那些学霸[允悲])…哦对了!还有上周艺术课,你们dd老师让妈妈留下来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直到有一天听到店长在培训员工:凡是好看的就叫帅哥、凡是丑的就叫老板……只能说,员工也是一根筋,错不在叫阿姨上,错在别人提出不喜欢这称呼时,故意不改,就是员工的无
  • 3.跟我老公说这事儿,我老公,aka五岁就认识的我的竹马朋友,一脸淡定若有所思:“现在已经长大了,没有小时候那么可爱了……”欠打[怒]“我喜欢妳”并不是因为我喜
  • 有些地方看着觉得很离谱,比如说有几个门是通过感化门神躲过了追杀,比如说黎东源的下线,由于我不太记得千里具体是怎么下线的我就不说还不还原了,小说里有X这个组织吗…
  • 虽说本山大叔已经退居幕后,修身养性,但他留下的经典,给我们带来的欢笑,是永远抹不去的,他收的那么多徒弟,便是最好的证明了吧?我们必须要承认,赵本山开创了一个新时
  •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我们错过了昨日的日落,再也不能错过今日的日出,保持平衡的心态,以最美好的心情来对待每一天,每一天都会充满阳光,洋溢着希望。每一个孤独
  • 当时要相亲的也是他,最开始我本没有相亲搞对象的意思,因为谈了也是异地恋,后来朋友啥的一直说加上了解了解我才加的,线下感觉人还可以,情商低,走路从来不等我,也不会
  • #刘宇宁献唱热辣滚烫逐梦曲# | #刘宇宁宁远舟# | #摩登兄弟[超话]# 刘宇宁宁远舟[给力]刘宇宁燕子京跨过山河日月 翻越浪与潮只为与你相遇 为宁而来 @
  • ​​​你经历过凤凰涅槃般滚烫的人生,如你所言,过往皆为长远的馈赠,那么也希望你能生活得轻盈一点,自由一点。捕梦网代表着美好的祝福,甜美又梦幻~戴上就感觉整个人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