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政策为我们带来好日子——市中区全安镇花洞村3组脱贫户唐彬的脱贫故事】身患疾病,既没有厚实的家底,也没有过硬的技术,一家老小生活拮据——建档立卡贫困户唐彬的过往,充满苦涩。欣慰的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各方帮扶力量的扶助下,唐彬和家人各尽其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如愿走出了贫困。用他的话来说:“是好政策让我们更有奔头。”  

  身无技傍身

  贫困找上门

  院坝里,晾晒着几十斤花生;后院里,鸡鸭成群;堂屋里,孙儿咿呀学语……在市中区全安镇花洞村3组,脱贫户唐彬在自家的院坝里翻晒着粮食,面带着笑意。

  9月25日,天空露出了久违的蓝,趁着秋日的暖阳,唐彬搬出了自家地里收获的花生来晾晒:“能收一点是一点吧……”

  家里有两亩多田地流转出去了,唐彬仅留了一小部分屋后的土,用来种点蔬菜,一家人的菜钱也就省下来了。

  不久前,唐彬在镇上的一个工地干活时,不小心弄伤了腰,医生让他回家休养一段时间。他不得已回了家,这才有了一些空闲理一理家里的农活。

  唐彬今年56岁,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已经多年;妻子张秀美患有高血压,经常头痛,尤其是干一点重活累活之后,病情会十分严重。两人膝下有一个女儿,外出打工了,留下了外孙女和小外孙,一个已经上小学了,一个即将上幼儿园。里里外外,操持家务的活也就全部落在了唐彬的身上。

  夫妇俩没有什么技能,早年,唐彬在镇上还能承包一点搬运的活,但因为长久劳作,他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稍微担一点重物,就疼得直不起腰来。

  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唐彬也曾强迫自己去干活,搬运工作一干就是10年。为了能多挣一些钱,200多斤的重物,他扛起开跑。甚至有一次,他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医生“勒令”他休息三个月:“家里等着要钱,怎么能停呢!”他偷偷从医院跑出来,咬着牙坚持去继续扛重物,强行背了3天之后,就此落下了“病根”,再也不能背重物了。

  无奈之下,唐彬只能辗转在各个工地,干点和灰之类的小工,薪水微薄,养家糊口很是吃力。因为旧房子到处漏雨,且存在着垮塌的危险,2014年,唐彬一家不得不重新修建房子。 “当时只能到处借钱,抓到一点钱了,才去买砖,修到一半,又没得钱了,只能停一下工。”就这样,修修停停,花了11万元,一栋房子修了近1年才修好,水泥外墙、水泥地,连墙壁都没能刷白灰,仅有几床必需的被褥和几个旧柜子,勉强添置了点家用电器,一家几口就住进去了。

  也是在这一年,唐彬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对于这个“帽子”,唐彬有点难过:“感觉有点丢脸,不希望自己的头上有这么一顶帽子。”外孙女今年10岁,小外孙3岁不到,唐彬想给他们一些积极的影响。

  苦中勤坚守

  拨云见青天

  为了给外孙树立一个榜样,唐彬起早贪黑地工作。每天早晨6点,他就要起床,骑车到镇上,在工地上和灰、抹灰,中午匆忙回来吃顿饭,下午一点多,又要赶到工地上。几天前,唐彬在干活过程中,从一堵松动的墙上摔了下来,所幸没有什么大碍,仅受了点皮外伤,必须要休养三五天:“一停下来,就没有收入了,心里还是挺慌的……”

  在工地上,唐彬一天有120元的收入,一个月能干个十来天,一年下来,好点的话,有一万多元的收入。“腰痛,只能干些轻巧的活路。”这一点,让唐彬耿耿于怀,“其实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干更重一点的,但没有办法,这个病一直缠着,恼火。”

  为了多些路子增收,唐彬开始在土地上打“主意”。尽管一年能从地里刨出来的粮食,仅够一家人的基本生活,但唐彬干起活来仍十分卖力。地里干活时,因为身上的伤,弯不下腰,唐彬就蹲下来拔草,三分菜地,被他拾掇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杂草。

  一次,妻子因为打谷子受了累,头晕目眩,只能弄到医院去治疗,花了五百多元。此后,他再也不敢让妻子干重活。独自扛起了家中重担,唐彬干活时,选择了少背少扛多跑路。之前打谷子、收玉米,没办法挑太重,他就想办法,每次少弄一点。别人跑三趟,他要跑五趟,“大不了就是跑累点嘛……”唐彬憨憨地一笑,黝黑的脸上满是褶子。几年来,一家人根据各自情况,分担下了力所能及的活,日子也慢慢地有了好转。

  女儿和女婿在外地的电子厂打工,把两个孩子养在唐彬身边,每个月给他一笔生活费。两口子省吃俭用,把这钱一点点攒起来用来还账,让他欣慰的是,当初修房子借的钱,已经还得差不多,“当时,要家底没家底,要手艺没手艺,欠了好多账,感觉自己快要坚持不下去了,好在一家人还算和睦,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才慢慢走了出来。”唐彬说,他现在想的是,能够好好地干活,多为孩子们挣一点,“干到干不动了为止!”

  2019年,唐彬一家达到了脱贫标准,贫困户的“帽子”总算可以摘下来了,唐彬也松了一口气:“这下更有奔头了!”

  身勤有出路

  心中感党恩

  唐彬的房前屋后,有一片空地,他把这片地圈了起来,购买了几十只鸡和鸭,刚刚才换完毛,看着这些长势喜人的家禽,唐彬很是感慨。

  “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帮助很大……”唐彬说,修建房屋时,政府补助了4000多元,这对于他们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近几年,村里不断引进业主,流转了村里大部分的土地,唐彬家里的几亩地每年有一千多元的流转费;加上村里利用扶贫基金,入股到了产业扶贫项目中,去年,他们一家共分到5000多元分红。这些实实在在的收益,为他们一家脱贫增收立下了“汗马功劳”。另外,孩子上学有教育基金,看病有医疗保险。这些,对于他们来说,都是莫大的帮助。

  更让唐彬一家人欣喜的是,去年,村里安装开通了天然气,他们就此摆脱了生火烧菜的麻烦,不论是煮饭还是洗澡,都干净方便了不少。

  “自来水也要开通了,现在主管道都安到家门口了!”唐彬一脸兴奋,他们虽然生活在农村,但也能像城里一样,走的是水泥路,用的是天然气、自来水,享受的是一样的待遇了!

  “要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生活。”唐彬顿了顿,“有政府给我们撑腰,再大的困难都不怕了,我们只有好好地生活,才对得起这些好政策噻。”

  两岁多的外孙,对着墙上贴的益智玩具咿咿呀呀,学着唐彬的样子,喃喃自语:“好生活!好生活……”

  唐彬和妻子被逗得乐呵呵的,一家人的笑声,顺着门口的那条水泥路,传到了很远很远……

【安阳捋面:舌尖上的非遗】落日的余晖中炊烟袅袅,在小村落一处低矮的灶房里,噼啪作响的柴火映红了母亲的笑靥,她拍一拍沾着面粉的双手,将一碗热气腾腾的捋面端上桌……虽然离乡多年,但是那温暖的一幕深深地刻在王永法的记忆里,浸满亲情的碗里盛满了他儿时的欢乐。
作为安阳捋面的非遗传承人,王永法始终用对一碗面的执着,让捋面从小作坊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今年4月21日,安阳捋面等24个非遗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和遴选,被确定为我市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
一碗面里的传承
细如委綎,白如秋练。有着久远历史的安阳捋面被称为“水引”,是面条界的“老祖宗”。作为我国最古老的面食之一,捋面是在一种汉代面食基础上发展的衍生品,晋代廋阐《恶饼赋》即描述有“水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也记载有“水引”的做法。由于口感绵软、好消化、不涨胃,捋面在安阳县西部百姓中广泛流传。
“我是江苏人,平时很少吃面。我前年来安阳第一次吃过捋面后,绵软而劲道的捋面让我印象深刻。因为生意,我每年会来安阳三四次,每次都会过来吃上一碗。”4月24日,在富泉街的永超捋面店内,刚刚点过面的杨先生对安阳捋面赞不绝口。做捋面,王永法始终坚持纯手工制作,从和面开始,三揉三饧、切片、捋面、下锅……每一步都在时间的酝酿中还原着儿时记忆中那碗捋面的味道,不仅让外地人念念不忘,也让越来越多的安阳人成为捋面的忠实“粉丝”。
从2015年安阳捋面被确定为安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到2016年9月跻身省老字号产品行列,从2018年入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今年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安阳捋面逐渐成为安阳传统美食的一张名片。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科长郜艳红告诉记者:“安阳捋面传承人王永法攻克了捋面制作工序繁杂等难题,实现了捋面生产的规范化和规模化,他自筹资金建设了安阳捋面传承基地,为捋面保护与传承作出了自己的努力,进一步提升了捋面在现代人生活中的影响力。”
一碗面里的产业
在非遗传承人王永法的眼中,非遗不仅代表了文化的传承,更应在提高生活品位上发挥作用。如何在保持口感的前提下让更多人更快捷地吃上捋面,甚至把捋面带回家,成了他孜孜不倦攻克的难题。
安阳捋面从小麦加工到和面、饧面、捋面、制卤,都有一定的秘诀,其中最难的是对温度和湿度的把控。面软难捋、缺乏标准,一直是制约捋面大规模走向市场的瓶颈。王永法意识到,只有做到生产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才能实现安阳捋面的市场化。四年的时间里,王永法试着用冰箱冷冻,-10℃保存,但捋面下锅后黏成一团。后来,他听说西安可以做液态氮冷冻保存,就开车带上面粉和矿泉水,先后两次跑到西安做试验,将加工好的捋面瞬间冷冻到-100℃,但是出锅的面条碎成一段段,尝试又一次失败了……四个寒来暑往,从研发捋面规模生产的工艺到琢磨适合速冻捋面的温度和湿度,王永法先后投入200余万元,花光了他全部的积蓄。
一次次失败的尝试终于换来了成功。王永法终于找到了最佳的捋面保存温度和湿度,经冷冻后煮出的捋面与现制捋面口感一样。2016年,“速冻版”的安阳捋面正式走向市场,我市不少面馆成为速冻捋面的客户。“我曾经在火锅店吃过捋面,涮火锅真的是绝配。我知道了安阳捋面的悠久历史,对安阳有了更多的了解。”从青岛来安阳出差的石孝辉先生感慨地说。现在,喜欢安阳捋面的人越来越多。
为了更好地传承安阳捋面的生产技艺,王永法还在石涧村规划了1000余平方米的安阳捋面传承基地,专门用于永超捋面生产技艺的传承和保护。该基地设有专门的冷库、速冻库,将手工做好的捋面直接速冻,速冻捋面煮熟后与现制捋面在口感上不相上下。如今,王永法在我市富泉街和郑东新区都开设了永超捋面店,销售安阳捋面,还在店内展示和销售内黄大槐林腐竹、水冶曹家熏豆腐干、安阳乔记血糕、洋凡张家老手工粉条等非遗食品。
一碗面里的情怀
非遗的称号来之不易,王永法倍感珍惜,对他而言这不仅是一份传承,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今年2月,为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他不仅积极向文峰区慈善总会捐款5000元,还第一时间为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送去了一批面条。“从新闻里看到医护人员那么辛苦,我就想,如果能让他们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也算我尽了自己的一份心意。”王永法说。
“外面涨声一片,安阳捋面要掌声不要涨声。”走进永超捋面店里,醒目的标语让人眼前一亮。随着我市餐饮行业逐渐复工复产,3月18日,王永法的永超捋面店也恢复营业。虽然疫情中和许多企业一样需要面对重重困难,但他始终没有压缩员工的薪水,而且店里所有的菜价都进行了下调,一碗捋面的价格也从16元下调到12元。“这50多名员工有的经历过失业,有的从农村出来打拼,他们上有老下有小,生活不易。虽然现在企业暂时遇到了困难,但我不能让他们来承担。”王永法说。
从乡村走出来创业的王永法,经历过困苦生活的挣扎,心里总是牵挂着同样经历的孩子。2007年,原安阳县铜冶镇西傍佐村11岁的吴京龙的父亲去世,母亲宋云花卧床不起。王永法在一次听广播中得知了情况,第一时间给孩子送去慰问金和日常用品。此后近10年的时间,他对孩子的资助和鼓励从未间断。如今,吴京龙已经参加工作能够自食其力。宋云花激动地告诉记者:“王永法是我们家的恩人,没有他就没有孩子的今天。”
走进永超捋面店内,捐款箱格外醒目。“2016年,王永法开始资助区里的贫困女童和女大学生,一直持续到现在。我们对他这种积极回报社会、弘扬社会正能量的行为非常敬重。”文峰区(高新区)妇联主席董洁指着一摞捐助证明和慰问金领取表对记者说。2019年,王永法与该区签订了首份定向爱心捐助协议,将每天捋面店里头两碗捋面的收入作为捐助的款项。
随着安阳捋面被更多人熟知,尤其是许多火锅店和面馆订购量的增大,王永法正在加大安阳捋面传承基地农民工的培训力度,让更多人掌握安阳捋面的传统技艺。目前,该基地已经培训农民工近30人。王永法有一个夙愿:“我希望凝结了民族智慧的捋面能成为安阳的一张名片,让国内外的人都了解安阳、了解咱安阳舌尖上的非遗,把安阳打造成一座捋面之城,让人们在这碗面里感受家乡的味道、咀嚼人间的温情。”(记者 贺瑛)⑧https://t.cn/A6ALGekg

#抗“疫”群星# 一心为患者,真情暖人心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病区,一位患者看着为邻床患者做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的专家深感佩服,拿出手机百度了写在防护衣上面的名字“唐子人”。患者看完后惊讶地说:“这是北京的大专家啊!”,“有这么多北京来的大牌专家为我们治疗,我们有信心一定能够康复”!
这位患者口中的大专家就是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心肺脑复苏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唐子人。他从事急诊医学工作近30年,擅长急危重症抢救,多次参加重大抢救及会诊。2015年他还因在美国圣地亚哥海洋公园抢救猝死的美国大妈而走红网络,被网友誉为“中国好游客”。他常说:“医生不光是治疗疾病,重要的是传递温暖,做一个有担当有温度有能力的医生。”

无畏生死赴疆场
2月15日,被狂风暴雨洗礼了一晚的武汉,早晨飘起了雪花。这是北京市支援武汉医疗队到达后的第一场雪。随着雪越下越大,唐子人担心路上耽误时间,早早地等待班车的到来。密集的雪花难以掩盖唐子人焦急奔赴医院的心情。
172床由于病情危重,目前处于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状态,而患者营养状态不佳。唐子人决定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而肠外营养是把“双刃剑”,为患者补充营养的同时,也会对其静脉带来一定程度的损伤。为了患者安全,唐子人前一晚一直在联系协调深静脉置管的相关用品,辗转反侧直到后半夜才入睡。而一早醒来他就赶往医院,想尽快给患者留置深静脉导管,尽早应用上肠外营养药物。
穿好隔离服,唐子人立刻投入到深静脉穿刺操作的准备工作中,队员们都知道为气管插管患者留置锁骨下深静脉导管几乎是和患者零距离接触,这种情况下的暴露风险极高,关切地问能否采用其他方法替代,而他只是坚定地说“为了患者安全,再危险、再难也要上!”。
做好准备后,队员们帮助唐子人戴好面屏做好进一步的防护工作,就被唐子人“拒之门外”,“我一个人就可以,你们先出去吧,没必要增加所有人的暴露风险!”
队员们执拗不过,只得在病房门的玻璃中看着唐子人操作。队员们都清楚,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行动会变得笨拙、视野不佳,这无疑是对动作的精细度和操作的娴熟度的双重考验。
操作当中,戴着四层手套的唐子人,操作起来仍然驾轻就熟,消毒、铺巾、穿刺,一针见血,足以见得他深厚的临床功底和精准的操作手法。送入导管、贴膜固定,操作行云流水,短短20分钟,患者锁骨下深静脉穿刺操作顺利完成,而他早已被汗水浸湿。在为患者应用上肠外营养液的那一刻,从护目镜中,看到了他眼中的欣慰。
这样的故事在他身上还有很多。他常说“方法总比困难多”。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困难面前,他想法设法。他常说:“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用‘心’治疗”。无论是患者、队友,只要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说,唐子人是个心里时刻装着患者的医生。患者看到他就如同吃了定心丸,心里踏实,看到了希望。

风雨同舟迎彩虹
2月7日,收治患者后的第7天,唐子人所管辖的病区迎来了第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虽然在病区内治疗时,医护人员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佩戴着口罩和护目镜,但当患者康复后第一次站在住院楼下时,他一眼就认出了唐子人,激动地握着他的双手说:“谢谢唐主任,是您给了我继续活下去的希望!”唐子人笑着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随后陆续又有多名感染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康复出院,这其中一位“特殊的”康复患者让唐子人印象深刻。
今年30岁的喻女士,正是这位“特殊的”康复患者。她也是一名医护人员。唐子人在嘱咐病房患者做一些功能锻炼时,住在傍边床位的喻女士脱口而出了很多“专业术语”。这引起了唐子人的注意,沟通后了解到她是一名被感染的护士。
看到同为医务人员的她躺在隔离病房内,唐子人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她康复出院!下班后,他仍坚持在医生办公室反复翻看病历,查阅文献资料,每一位患者的化验及检查结果唐子人都熟记于心,喻女士的更是如此。
每一次踏进喻女士的病房前,唐子人都要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感觉怎么样?昨天休息的好吗?”一句看似普通的问候中透着对于“战友”的关切。喻女士积极配合治疗,随着病情一天天的好转,她还经常帮助其他患者做心理疏导,教他们做一些有助于恢复的简单活动。这让唐子人和所有医疗队员都很感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喻女士在唐子人及队友们的精心照护下康复并达到出院标准。在喻女士准备离开病房前,唐子人嘱咐队友将一枚象征着平安的红苹果送给了她。接过苹果,喻女士则将“平安”转送给了尚在治疗当中的病友们。她说,希望自己的康复出院能为其他病友带来信心,“大家都要平平安安的,我们都会康复的!”
唐子人将朝阳医院医疗队员们的一份心意送给了她,“咱们是战友,我们来了武汉以后就感觉你们太不容易了,我们写了‘无畏生死赴疆场,风雨同舟迎彩虹’这句话送给你,希望能鼓励你,鼓励我们,我们一起努力!”喻女士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道是无晴却有“情”
2020年初,武汉告急!唐子人主动申请前往武汉支援。1月27日,获悉当天要出征武汉。下午来到医院,得知自己是这次14人的北京市属医院援鄂医疗队北京朝阳医院的分队长。出征前,院领导叮嘱他:“一定要把大家安全地带回来。”圆满完成过SARS战疫、玉树抗震救灾、奥运会医疗保障的他,第一次感到肩上的责任很重。
北京市属医院援鄂医疗队开展工作的地点是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武汉协和医院不是按照传染病院的要求设计、建设的,这次被紧急征用为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救治医院。为了做好医护人员感染防控,到达武汉后,唐子人第一时间进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的病房内,提出隔离病房改造建议,协调病房改造事宜。
收治患者后,他身先士卒,坚持在隔离病房内对每位患者进行细致查房,询问病史、制定诊疗方案,还经常和患者谈心谈话,安抚患者焦虑情绪,每次查房下来至少3个小时。病区内,老年患者居多,大多听力下降,穿着防护服、戴着双层口罩的他和患者沟通要费很大的力气。3个多小时不停地走动、说话,常常导致他处于缺氧状态,而他仍日复一日地坚持。
唐子人虽然自己经常加班,有时甚至连续几天都到医院查房,俨然是个“拼命三郎”,却在看到两个队友“跑着干活儿”的时候,严肃地批评了他们。医疗队的队员们心态积极、阳光。休整日里,年轻队友唱歌跳舞,欢乐无限。可是到了晚上十点,他准时招呼大家,“明天还要上班,马上各回各窝,上床睡觉!”每次都是他在当“恶人”,严格得有点不近人情。他解释说:“工作节奏太快,容易出现防护漏洞。SARS时我是队员,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这一次不一样,我要安安全全地、一个也不能少地带队员们回家。因此必须严格要求。”言语中,流露出对战友最深切的关心与关爱。
当问起他为何年近50还要奔赴一线时,唐子人说:“看到武汉当地医护人员的艰辛,总想帮帮他们,为他们多做些什么。”提到武汉医护人员的辛苦他几次眼眶湿润。在他的目光中,有信心与希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父亲在我们的记忆中,总是不善言辞,也从不会像妈妈那样啰里啰嗦的叮嘱一大堆,总是默默的付出,不求回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孩子们回家路上的绊脚石给铲平,只要你平安到
  • 性魅力的核心点不是身体,不是穿的越少越露,身体拼命靠近S曲线就性感且有魅力了,只能激发低级性欲很容易流向低俗,美丽且空洞的躯壳,只能想想那事了。性魅力的点其实是
  • #灵梦HZH[超话]#关于中单solo与打法“两个人都各有千秋吧[开学季]”“中路solo用周瑜和米莱迪都比较强”“中单更需要大局观吧,要稳住全局,不能掉太多点
  • 我就是太阳之子呀,我就是大地之光。[心][心][心]祝福天下所有的父亲节日快乐!
  • 他同时也创立了Unknown Fields,⼀个游牧的研究型⼯作室,通过远征来记录发⽣在各地的新兴情况。他的电影和景观世界既是放映未来的图像,⼜是应对当下我们⾯
  • 想要快乐的演奏,想把吹奏乐器当成一个简单的放松的方法,所以,在泷老师加入之前的社团,只是一个水平很糟糕的团体,只能获得府赛的铜奖,但,在泷老师略显无情的鞭鞑后,
  • @QQ音乐清早,洗柠檬时,忽然想起周邦彦的名词《少年游·并刀如水》以及以及它的有趣的背景故事,名人轶事因一首词作跨越时空,给忙碌的现代人平添一份乐趣,从一个角
  • 1、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2、扛得住涅槃之痛,才配得上重生之美。 3、我说了违心的话,你也顺了我的意。 4、生活,都是自己选择的,过得好就感恩,过
  • 【出处】: 《霹雳布袋戏》玄幻事件之【六目真君】六目真君威威太古尊,昊天至宝,玄天灵炁之始,万物魂之鼻祖,镇摄混蒙。六目真君三司都总管敕牒:法不则混沌而敕化,御
  • 合家欢电影《武林怪兽》今日发布了“通缉令”版海报,古天乐、陈学冬、郭碧婷和周冬雨似乎捅下了什么娄子,遭到悬赏追捕。合家欢电影《武林怪兽》今日发布了“通缉令”版海
  • 符合婴幼儿饮用水标准[强][强][强](低钠、低矿化、稀有水源)一款给人体细胞喝的水             好水“硅”在不同 【生命灵性】助力健康新生活!  
  • 人生无时不在选择,一念之间的抉择,决定之后若干时日的悲喜,甚至是一生繁华与苍凉。人生无时不在选择,一念之间的抉择,决定之后若干时日的悲喜,甚至是一生繁华与苍凉。
  • #守望先锋[超话]# 再见啦我的青春分别时总是不知道该如何正式告别遇上守望先锋的时候正是精力最旺盛最喜欢玩游戏的时候 在游戏里和素未谋面的网友一起冲锋一起挨打
  • 最后附上这本本身已经很温暖但有赋予了更温暖意义的书(虽然被我已经拆好了)#yingying机智的研究生生活#1、人生在世,身体永远是第一位,健康和精力是无价的,
  • 整个人都瘫了……练完真的直接就只能瘫倒累了,晚安#姜涩琪[超话]# Hi seulgi!❤️❤️看到小熊在泡泡里紧张,我也感到有点紧张了,希望小熊可以solo出
  • (lll¬ω¬),我开始没皮没脸的抄段子了,是的,图是偷的,段子是抄的,我没买到加密邮件【请注意】我今晚的梦,没有源文件。我能看见你的所有美好,却也知道你的触不
  • 不知不觉做了这么多了还挺不错挺好看的美甲的话自己也有研究最近感觉看上图做出来的越好看了突然就有灵感就会弄了哈哈估计是弄多了越熟练了加油噢小霞子[奋斗]昨天姐群里
  • 珊珊每次都夸我 啵啵啵 [好爱哦][好爱哦]诶呀 害羞〃∀〃〃∀〃#BKPP[超话]# 没有莫小敏的日子,第1653日熬了一个星期终于过去了果然,健康快乐就好了
  • 冬笋面筋烧肉:冬笋每斤二千八百元,水面筋每斤二千元。白芹炒香肠:白芹每斤一千二百元,香肠每两五百元。
  • #长颈鹿没有声音是如何交流的# 前几日收到你辗转千里的来信,我很感动,伴随着埃塞俄比亚高原上最后一抹余晖,为你这位远行去亚欧大陆最东边的朋友静静的抽了一支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