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书事件”与独译莎剧——梁实秋在青岛的两件旧事】梁实秋是我国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学者,但许多人知晓他,也许还是因为他与鲁迅那场持续良久、轰轰烈烈的“笔仗”。论战之广,涉及人性、教育、阶级等诸多话题;论战之久,更近十个年头。
  少为人知的是,这场“笔仗”,其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人生困扰。其中之一,就是他出走上海旅居青岛以求平静生活的愿望没有完全实现。
  从1930年受聘国立青岛大学到1934年离开,梁实秋旅居青岛的四年间,双方论战的硝烟一直没有消散,特别是“逐书事件”的发生,更使得两人结下了新的“梁子”。
  1930年的青岛,是梁实秋走出“人性论争”尴尬处境的庇护所。来青岛之前,梁实秋在上海的生活极不平静。
  1926年,他的一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激起千层浪。在“国破山河在”的危急时刻,梁实秋却抱着艺术至上、文艺自由的观念,宣扬文艺的自由独立性,这无疑与时代的要求相悖。他无意间卷入了那场分不清是政治还是学术的激烈争斗,深以孤立无援为苦,厌倦了文坛争斗的梁实秋渐萌逃意。
  恰逢此时,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到上海来延揽教授,正巧碰到刚刚辞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职务的闻一多,并通过胡适、闻一多认识了梁实秋、沈从文等人。杨振声求贤若渴,一遇闻、梁,便坚邀他们到青岛任教。在专程去青岛“半日游览”和“一席饮宴”之后,梁实秋接受了国立青岛大学的聘书。
  虽然远离上海,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与鲁迅的论战,风波再起,并伴随了梁实秋在青岛的始终。
  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大事件。梁实秋比鲁迅小22岁,一少一老,从1926年开始笔战,一个以《新月》《益世报·文学周刊》为阵地,一个以《萌芽》《语丝》为阵地,一直到1936年鲁迅逝世,两人论战长达近10年,笔战的文章125篇、50余万字。
  梁实秋到国立青岛大学执教后,论战硝烟未散。臧克家曾回忆说:“同学们知道梁和鲁迅先生经常论争,在课堂上向他发问,他笑而不答,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鲁迅与牛(1930年1月10日上海《新月》月刊第2卷第11期刊载了梁实秋的《鲁迅与牛》一文,阐述了他与鲁迅论战的缘起,此举意在让同学们从文中去找答案)。同学们莞尔而笑,梁实秋神情自若。”
  1932年春在国立青岛大学发生的“逐书事件”,更是让二人的关系雪上加霜。梁实秋时任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馆长,主持成立了图书委员会,绝大多数成员都是新月派,对当时左翼文坛推重的书籍往往不能认同。被进步青年奉为精神导师的鲁迅作品,在这里并没有得到重视,以至于传出梁实秋将鲁迅作品从图书馆中清除的传言,所谓的“逐书事件”便爆发了。
  鲁迅曾两次提及该事件,亦可见其对此事耿耿于怀。他在《“题未定”草》一文中写道“梁实秋教授充当什么图书馆的主任时,听说也曾将我的许多译作驱逐出境”。他在为曹靖华翻译的《苏联作家七人集》所作的序言中再次叫屈:“梁实秋教授掌青岛大学图书馆时,将我的译作驱除。”
  关于此事,梁实秋在《关于鲁迅》一文中辩解:“我首先声明,我个人并不赞成把他的作品列为禁书。我生平最服膺伏尔德的一句话:‘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拼死拥护你说你的话的自由。’我对鲁迅亦复如是……我曾经在一个大学(国立青岛大学)里兼任过一个时期的图书馆馆长,书架上列有若干从前遗留下的低级的黄色书刊,我觉得这有损大学的尊严,于是令人取去注销,大约有数十册的样子,鲁迅的若干作品并不在内。但是这件事立刻有人传到上海,以讹传讹,硬说是我把鲁迅及其他‘左倾’作品一律焚毁了,鲁迅自己也很高兴地利用这一虚伪情报,派作我的罪状之一!其实完全没有这样的一回事。宣传自宣传,事实自事实。”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还有人就“逐书事件”问臧克家。他回答说:“我想不会的,也是不可能的。”算是为梁实秋作了最好的证言。
  虽为论敌,但对鲁迅的评价,梁实秋也表现了可贵的公允。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第二日的《世界日报》发表了对梁实秋的专访文章,回忆了与鲁迅的文字因缘,并对其文学成就不吝赞美:“先生在文学方面,为中国文坛上最有力之作家,余与其立场虽稍有不同,而其文笔之卓绝,则实令余钦服。现先生逝世,为中国文坛之最大损失,盖后人恐无能补其缺者。”
  1934年7月,梁实秋应王平陵之约,将与鲁迅等左翼文人论争的文章中的31篇,结集为《偏见集》,该书由正中书局出版,成为他的一本较重要的文学论集。
  除了论战带来的困扰,梁实秋的青岛岁月也有宁静的一面。特别是,以一人之力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成为国内完成该项成就的第一人。
  在国立青岛大学,梁实秋担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教学与学术并举。他虽是留洋出身,却不喜洋服,夏季常穿的是长衫,秋冬则穿一身丝织棉袍,严冬时节是棉袍外面加套一件皮袍,而且颜色都淡雅不俗,颇具谦谦君子之风。
  臧克家回忆:“记得,1930年我考入国立青岛大学(二年后改为山东大学),入的是您做主任的英文系。您面白而丰,夏天绸衫飘飘,风度翩翩。”他还回忆说:“当时外文系主任梁实秋先生,胖胖白皙的面庞,讲课干净利落。”
  梁实秋授课时间观念极强,对此他的学生记忆颇深。他上课,永远是铃声未息已走进教室,坐下就讲,不疾不徐,绝无赘语。下课铃声方振,恰好讲到一个段落,铃声未毕,已步出课堂。他常对同事和学生讲:“上课时一分钟也不能浪费,课间是学生活动和休息的时间,一分钟也不容侵犯,故尔上下课必须准时。”但一堂课的内容倘若记录下来,都是一篇组织紧密、内容充实的论文,课后重温它,也足够思索两三个小时。
  1932年8月,梁实秋为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三年级的学生首开了“莎士比亚”课,他是国内最早把莎士比亚引入大学课堂的学者之一。同时,在胡适的发动下,开始了“莎士比亚”翻译工作。
  如果说梁实秋这一辈子只崇拜过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胡适;如果说梁实秋只对一个人感恩,那么这个人也一定是胡适。走上译莎之路,也是起自胡适的倡议。
  梁实秋和胡适的交往始于1927年在上海共同参加“新月社”期间。胡适是“新月社”的精神领袖,梁实秋是最年轻的参与者之一。1930年,任中华教育基金会董事会主任的胡适,倡导成立“莎士比亚的戏剧全集翻译会”,决定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1930年8月,胡适应杨振声之邀访问国立青岛大学。其间他住在宋春舫家里,参观了宋的藏书楼“褐木庐”。大量戏剧书籍珍藏其中,包括莎士比亚的多部剧作,仅《哈姆雷特》一书就有五国文字的版本。
  随后,胡适便提议闻一多、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同年12月23日,胡适致梁实秋的信中谈及了译莎士比亚一事,其中写道:“……拟请一多与你,与通伯、志摩五人商酌翻译Shakespeare(莎士比亚)全集的事,期以五年十年,要成一部莎氏集定本。”
  1931年1月5日,胡适复信梁实秋,又谈此事:“我可以来青岛一游,约在一月十七八日,定期后当电告……志摩昨日到平,赞成译莎翁事。”就在当月24日,胡适来到青岛开始筹划《莎士比亚全集》翻译的事务,在与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等人讨论后,决定用散文体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但部分作品可试用韵文体。
  胡适最初拟定的莎翁翻译办法,决定由闻一多、梁实秋、陈通伯、叶公超、徐志摩五人组成翻译莎翁全集委员会,并拟请闻一多为主任;暂定五年全部完成(约计每人每半年,可译成一部)。信中还提议徐志摩试译《罗密欧与朱丽叶》,叶公超试译《威尼斯商人》,陈源试译《皆大欢喜》,闻一多试译《哈姆雷特》,梁实秋试译《马克白》。
  可惜,这项大工程最终没能如愿由几位大译家共同参与完成。据梁实秋后来回忆:“通伯不肯参加,志摩在二十年十一月里就不幸逝世,公超、一多志不在此,结果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孤独的开始这漫长艰巨的工作。”
  对于译莎,梁实秋从一开始态度便十分积极。当时,他除了每周教十二小时课之外,就开始着手翻译。他曾说:“我开始的时候参考资料是如何的贫乏!我那时有的只是一股热心,我想愚公可以移山,我也一步一步地去做,做多少算多少,至少对于我自己是件有益的工作。”
  在兼任图书馆馆长期间,他广泛搜集莎士比亚戏剧书籍资料,还亲自到上海为图书馆选购图书,建立了莎士比亚图书室。最早译成的《哈姆雷特》《马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威尼斯商人》《如愿》《暴风雨》在1936年5月至11月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而《仲夏夜之梦》因抗战后通货膨胀,没有出版。后来,他又译了《亨利四世》上下篇。梁实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独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
  总结梁实秋这个成就,可以看出,从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的工作岗位得益不小,这也算是青岛给他的最重要的馈赠之一吧。
  1934年,梁实秋的好友胡适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邀请梁实秋到北京大学任外文系研究教授兼系主任。消息在山东大学传开,山东大学群情不满,外文系师生联名向北京大学提出抗议。抗议信在青岛当时的《民报》上曾有刊载:“敝系经梁实秋先生主持开办,同学夙受陶冶,爱戴正殷……群情迫遑,北平素为文化区域,人才较多,至希鉴谅,另行延聘,以慰渴望。”恳切之情跃然纸上。
  三十岁出头的青年教授,工作四年,博得全系师生如此深情的挽留,足见梁实秋教学育人工作之成效。几经磋商后,胡适发来一封电报说:“梁实秋先生主持山大外文系四年,成绩显著,已有基础。现北大外文系亟待梁先生来此帮助,恳请暂时借用两年……”
  1934年夏,山东大学外文系全体学生,在青岛奇园饭店为梁实秋举行了饯别宴会。
  晚年在台湾的梁实秋对青岛怀有特殊的眷恋之情。青岛文史学家鲁海曾说,梁实秋晚年描写青岛的回忆文章,至少有40余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1983年,梁实秋的大女儿梁文茜带着父亲的委托,重回青岛寻梦。梁实秋更是将女儿梁文茜从青岛海水浴场捧来的一瓶沙子置于案头,视为珍品。1987年10月台湾当局放宽到大陆禁戒后,梁实秋大喜,计划到大陆探亲。但11月3日,梁实秋因突发心脏病逝世,重返青岛最终成了一桩难了的遗憾。(大众日报)

2021年读完的第12本书:杨照《#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 》

自从读完杨照老师的《史记的读法》,便对老师的系列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厘清历史。

这个系列还有12本,读完这一本,至少清楚了夏商周的大概发展脉络,并非我们此前一直以为的前后接续的三个朝代,根据目前的考古证据,它们应是三个不同地域的三个民族,三种不同文化。
很长一段时间内,夏商周甚至是并存的,它们各自成为一段时期的共主的历史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当然,后起之秀的成功总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之上的。

从考古和历史的背景结合研究,蛮有意思的[good]

挽回复联:弱化你的目的性,模糊你的意图

这里分为三种情况:

1.断联时间比较久的,至少半年以上:

之前有个学员,和前任分开三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前任电话号码还在使用,因为他一直对前任念念不忘,于是想联系看看,看对方结婚了没有,想着或许他还有机会。但他不知时隔这么多年,该怎么联系才合适。

来找我之前,他已经忍不住发了一句:这几年过得还好吗?前任倒也回复他了,但回的是:有何贵干呀?很明显对他的突然诈尸很好奇,同时警惕心也上来了。

我教他回复的是:没事,能有你的联系方式也是偶然看到了 ,就想联系联系 ,过了那么久 ,很多事都释然了 ,没啥 、别多想。你仔细体会这几句话,其实是有多重含义的:

(1)偶然看到--------随机性,我不是一直守着就等这天的,我生活得也很好。
(2)过了那么久--------人都有念旧情节,强调时间,引起对方的美好回忆。
(3)很多事都释放了----------强调自己已经走出,澄清自己的动机;
(4)没啥,别多想--------这招就有点损了,反客为主,你看,我只是想和你随便聊聊的,你反应那么大、情绪那么激烈干嘛,难道是你还没放下我吗?

如此一来,即使对方不想搭理你,但她却不好意思不回你了。因为如果不回你,会显得她小肚鸡肠,耿耿于怀,或者她还对你存有念想,因此刻意回避,而这其中任何一个“罪名”,都不是她愿意背负的,这有损作为前任的名节。

也许你会说,她确实能回我,但她是迫不得已啊,或者完全出于礼貌。要我说,你想复联,达成这个目标不就行了吗,至于聊天的质量,后面慢慢去打磨。如果对方一开始就对你心悦诚服,服服帖帖,还让你挽回干嘛的啊。

总之,分开时间比较久的复联,要记住这个秘诀:打死都不承认你是想复合的,并且必要时把锅甩过去:你想多了吧;别乱想;都过去这么久了;早就没什么了...这些句式随便套一句就可以。

2.断联时间相对长点,几个月的:

这种情况其实处在一种中间态,前任的态度是非常复杂和模糊的:几个月的时间不至于让他彻底忘了你,他可能对你还存有念想,时不时的会想起你,这也是为什么经常有学员,半夜接到前任喝酒后打来的电话的原因。但同时过往的不愉快依然时时在他脑海中打转,他依旧对你有阴影,怕和你产生好点的交集,又会陷入到之前让他d疼的相处模式中。

因此,我们根据常态分配,这时的前任会有两种态度--------趋向于复合,或者趋向于继续分手状态。而他到底怎么想的,你根本不知道,也不能直接问,问了他不一定告诉你,就算他想告诉你了,可能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毕竟,感情使人凌乱。

这种情况,要遵守这样的战术:敌不动我也不动,不亮出你想复合/好好谈谈的底牌,而要先试探对方是否愿意和你联系,但你也不能简单地发个在吗,就算他有心回复你,可能也是:有事说事,没事别bb,一句话堵得你哑口无言,这就挫伤了你的积极性。

因此,你可以尽量找个客观事由去联系,比较好的几种方式:

(1)情感纽带法-----你们共同养的宠物,经济牵扯,之前约定要去的音乐会等;
(2)物归原主法-----我的某某是不是还在你那啊/我刚才大扫除发现了这个,你还要吗等;
(3)简单求助法------生病了没人陪(病情说得严重点,或者把自己描述惨点),工作业务不太懂,受到异性骚扰(这招比较适合女生)等;
(4)旁敲侧击法-------找个中间人,在他面前假装不经意提起你,看他什么反应等。

其实还有好多种,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还是那句话,方法和攻略是个思路参考,千万不要生搬硬套。你究竟该使用哪种方法,可以先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我给你参谋一下。

3. 断联时间很短,两周内的:

这么短的时间,前任往往还处在情绪剧烈起伏期,是有很多东西要发泄,很多话要讲的。但同时呢,挽回者也是处在最难受的阶段,并且往往还没接受已经分手的事实。因此,常见的路子是,挽回者絮絮叨叨,婆婆妈妈,总是拉着前任扯上一大堆,试图用真情+发誓+道理把前任360度无死角地说服。

要知道,对方的回避态度往往是被你逼出来的。我自己就有这样的经历,我本来想和某个人好好说话的,给他讲清楚来龙去脉,但他却自顾自地在那说上一箩筐,不停揣测我的想法,不停地抹黑我,实在令我气愤。最终我觉得他不可理喻,夏虫不可语于冰,于是我两手一摊,放弃沟通了。

因此,这种情况的战术是,敌动我不动。你少说,你要让对方先说,并且你要学会倾听。前任讲的越多,暴露出的信息量就越大,这有利于你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我想说,前任不想复合就是不想复合,就算你把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搬出来,他照样说,我考虑下。永远不要试图靠说服或者讲道理来挽回他,还是要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从而达到挽回的目的。#分手了怎么快速挽回前任 失恋分手手怎么挽回男朋友 挽回前女友 分手了怎么办##异国恋异地恋失恋了怎样挽回 能不能挽回感情##怎么挽回前任 拉黑后用什么方法挽回##情感挽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俊飞:太难听了,也改了,现在叫a team[酷]展sir: 许俊飞!
  • 我能与他们谈才性与玄理,能把既是情感又是理性的真实的人的另一面与他们表达,不过,最后的高处还是谈到低处,落入实实在在的生命本身的存在,这里不是天赋异禀的头脑所能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 其次是华东地区,这个在二九期间被南支槽“狠狠的抛下”的“难民地区”也终于会在三九期间被南支槽“狠狠爱上了”(南支槽终于不偏爱西南地区了,实现了雨露均沾)三九期间
  • 阿国为他跳了镇魂的舞蹈……“……喂”“您说什么呀。耽改的锅让原著来背?
  • 厦门 医院做核酸的人很多,机器不好用也没个工作人员指导,复杂繁琐程度5颗星 南普陀寺游人不多,因为需要48小时核酸才能进去,义工处报名的人络绎不绝,每个殿门口都
  • 最美的生活,就是岁月静好的样子!#牛博[超话]# [心]人生在世,没有更多的祈盼,惟愿岁月静好,红尘无忧无怨;惟愿都好,生活安定安然。
  • 《腊月扫尘》️ 没有互相关注意何苦前来扯闲泥一生执能逗自己与其别人何关系 赞者没有关注情 我对佳句关注赞 对文化的尊重情 不学何知谁文明真是诗出一神童
  • #图包[超话]# 接接btv 去的都接 出出18楼二三楼 楼内外内娱旧图fo 211231 into1环球影城 图 周柯宇 刘宇 尹浩宇 高卿尘 双宇电台 暴
  •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宠在手心里的宝,女孩子怀孕了,不主动对女孩子负责,把责任推在女孩子一个人身上不说,还说月事后行房,毁女孩子的清白,颠覆人们对三观的认知。王力宏作
  • 随后我就去健身了,人倒是少了很多。但也遇到了我的私教,估计是有点胖了。
  • 1.这是我来深圳2年的第3次搬家想想自己也来深圳2年时间,第一次跳槽从富士康宿舍搬出来,这算是第一次搬家,也是我呆得最久的一次,在里面呆了两年时间,后面才从宿舍
  • 年度最性感的香:Gucci - Gucci这样妖冶又美味的玩意儿,大概是Dior Homme(改版前)的前世,可惜的它是不太可能转生了,请大家死心吧。年度最爱的
  • 看不同的书,有不同的体会。有的书,就是特别对,会指正你我当下所处境地,让自己更清晰看到症结。有的书就是简单的好看,当然也会有一些启发,只不过没有那么显而易见。能
  • 沖縄県によりますと、新型コロナへの感染が新たに確認された人が、7日、暫定値で1400人を超える見通しだということです。沖縄県内の7日の新型コロナの新規感染者が暫
  • 利辛县城北镇刘染战斗遗址,就是当地群众对牺牲在这里的30余位烈士最深切的怀念与记忆的见证。在江国志家,记者看到,老人有几本颇有年代感的笔记本,随手翻开一页,只见
  • 我知道自己正在成长起来,我也希望自己快快成长,可是又害怕自己以后要面对的问题,害怕要独当一面。我知道这都是人生路上必须面对的问题,我害怕,但还是会义无反顾的走下
  • 出售资产的目的是为了盘活公司资产,用于支持公司已签订项目的履约资金需求的同时投资收益率较高的新能源电站开发项目,提高资产运营及使用效率,有利于提高公司可持续经营
  • 口头上说是为了省钱,腾挪资金,用于登月计划,其实,本质上就是担心太空只剩下中国的空间站,感觉没人跟中国竞争,自己担心没面子罢了。我认为国际空间站,如果没有美国宇
  • 说来惭愧,他本人的译作我一部都没看过,之前了解的倒是他和妻子戴乃迭(Gladys Yang)的爱情故事,不得不说戴乃迭女士年轻时的长相太符合我的审美了…第二重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