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完了蓝宝石般的被害妄想少女,我要缓缓。故事很好,情节很好,人物设定很好。个别人物的话和人设不符,有一点硬套讲大道理的感觉,不过总体来说很优秀。

看到最后才知道原来王雨晴的身份。我喜欢大家能获得救赎的结局。
关于夏梧这个人,总觉得他是我会喜欢的二次元疯批纸片人,但是又觉得其实他也很难过吧。
最后,章韩真好!

【“逐书事件”与独译莎剧——梁实秋在青岛的两件旧事】梁实秋是我国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学者,但许多人知晓他,也许还是因为他与鲁迅那场持续良久、轰轰烈烈的“笔仗”。论战之广,涉及人性、教育、阶级等诸多话题;论战之久,更近十个年头。
  少为人知的是,这场“笔仗”,其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人生困扰。其中之一,就是他出走上海旅居青岛以求平静生活的愿望没有完全实现。
  从1930年受聘国立青岛大学到1934年离开,梁实秋旅居青岛的四年间,双方论战的硝烟一直没有消散,特别是“逐书事件”的发生,更使得两人结下了新的“梁子”。
  1930年的青岛,是梁实秋走出“人性论争”尴尬处境的庇护所。来青岛之前,梁实秋在上海的生活极不平静。
  1926年,他的一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激起千层浪。在“国破山河在”的危急时刻,梁实秋却抱着艺术至上、文艺自由的观念,宣扬文艺的自由独立性,这无疑与时代的要求相悖。他无意间卷入了那场分不清是政治还是学术的激烈争斗,深以孤立无援为苦,厌倦了文坛争斗的梁实秋渐萌逃意。
  恰逢此时,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到上海来延揽教授,正巧碰到刚刚辞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职务的闻一多,并通过胡适、闻一多认识了梁实秋、沈从文等人。杨振声求贤若渴,一遇闻、梁,便坚邀他们到青岛任教。在专程去青岛“半日游览”和“一席饮宴”之后,梁实秋接受了国立青岛大学的聘书。
  虽然远离上海,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与鲁迅的论战,风波再起,并伴随了梁实秋在青岛的始终。
  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大事件。梁实秋比鲁迅小22岁,一少一老,从1926年开始笔战,一个以《新月》《益世报·文学周刊》为阵地,一个以《萌芽》《语丝》为阵地,一直到1936年鲁迅逝世,两人论战长达近10年,笔战的文章125篇、50余万字。
  梁实秋到国立青岛大学执教后,论战硝烟未散。臧克家曾回忆说:“同学们知道梁和鲁迅先生经常论争,在课堂上向他发问,他笑而不答,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鲁迅与牛(1930年1月10日上海《新月》月刊第2卷第11期刊载了梁实秋的《鲁迅与牛》一文,阐述了他与鲁迅论战的缘起,此举意在让同学们从文中去找答案)。同学们莞尔而笑,梁实秋神情自若。”
  1932年春在国立青岛大学发生的“逐书事件”,更是让二人的关系雪上加霜。梁实秋时任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馆长,主持成立了图书委员会,绝大多数成员都是新月派,对当时左翼文坛推重的书籍往往不能认同。被进步青年奉为精神导师的鲁迅作品,在这里并没有得到重视,以至于传出梁实秋将鲁迅作品从图书馆中清除的传言,所谓的“逐书事件”便爆发了。
  鲁迅曾两次提及该事件,亦可见其对此事耿耿于怀。他在《“题未定”草》一文中写道“梁实秋教授充当什么图书馆的主任时,听说也曾将我的许多译作驱逐出境”。他在为曹靖华翻译的《苏联作家七人集》所作的序言中再次叫屈:“梁实秋教授掌青岛大学图书馆时,将我的译作驱除。”
  关于此事,梁实秋在《关于鲁迅》一文中辩解:“我首先声明,我个人并不赞成把他的作品列为禁书。我生平最服膺伏尔德的一句话:‘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拼死拥护你说你的话的自由。’我对鲁迅亦复如是……我曾经在一个大学(国立青岛大学)里兼任过一个时期的图书馆馆长,书架上列有若干从前遗留下的低级的黄色书刊,我觉得这有损大学的尊严,于是令人取去注销,大约有数十册的样子,鲁迅的若干作品并不在内。但是这件事立刻有人传到上海,以讹传讹,硬说是我把鲁迅及其他‘左倾’作品一律焚毁了,鲁迅自己也很高兴地利用这一虚伪情报,派作我的罪状之一!其实完全没有这样的一回事。宣传自宣传,事实自事实。”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还有人就“逐书事件”问臧克家。他回答说:“我想不会的,也是不可能的。”算是为梁实秋作了最好的证言。
  虽为论敌,但对鲁迅的评价,梁实秋也表现了可贵的公允。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第二日的《世界日报》发表了对梁实秋的专访文章,回忆了与鲁迅的文字因缘,并对其文学成就不吝赞美:“先生在文学方面,为中国文坛上最有力之作家,余与其立场虽稍有不同,而其文笔之卓绝,则实令余钦服。现先生逝世,为中国文坛之最大损失,盖后人恐无能补其缺者。”
  1934年7月,梁实秋应王平陵之约,将与鲁迅等左翼文人论争的文章中的31篇,结集为《偏见集》,该书由正中书局出版,成为他的一本较重要的文学论集。
  除了论战带来的困扰,梁实秋的青岛岁月也有宁静的一面。特别是,以一人之力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成为国内完成该项成就的第一人。
  在国立青岛大学,梁实秋担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教学与学术并举。他虽是留洋出身,却不喜洋服,夏季常穿的是长衫,秋冬则穿一身丝织棉袍,严冬时节是棉袍外面加套一件皮袍,而且颜色都淡雅不俗,颇具谦谦君子之风。
  臧克家回忆:“记得,1930年我考入国立青岛大学(二年后改为山东大学),入的是您做主任的英文系。您面白而丰,夏天绸衫飘飘,风度翩翩。”他还回忆说:“当时外文系主任梁实秋先生,胖胖白皙的面庞,讲课干净利落。”
  梁实秋授课时间观念极强,对此他的学生记忆颇深。他上课,永远是铃声未息已走进教室,坐下就讲,不疾不徐,绝无赘语。下课铃声方振,恰好讲到一个段落,铃声未毕,已步出课堂。他常对同事和学生讲:“上课时一分钟也不能浪费,课间是学生活动和休息的时间,一分钟也不容侵犯,故尔上下课必须准时。”但一堂课的内容倘若记录下来,都是一篇组织紧密、内容充实的论文,课后重温它,也足够思索两三个小时。
  1932年8月,梁实秋为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三年级的学生首开了“莎士比亚”课,他是国内最早把莎士比亚引入大学课堂的学者之一。同时,在胡适的发动下,开始了“莎士比亚”翻译工作。
  如果说梁实秋这一辈子只崇拜过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胡适;如果说梁实秋只对一个人感恩,那么这个人也一定是胡适。走上译莎之路,也是起自胡适的倡议。
  梁实秋和胡适的交往始于1927年在上海共同参加“新月社”期间。胡适是“新月社”的精神领袖,梁实秋是最年轻的参与者之一。1930年,任中华教育基金会董事会主任的胡适,倡导成立“莎士比亚的戏剧全集翻译会”,决定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1930年8月,胡适应杨振声之邀访问国立青岛大学。其间他住在宋春舫家里,参观了宋的藏书楼“褐木庐”。大量戏剧书籍珍藏其中,包括莎士比亚的多部剧作,仅《哈姆雷特》一书就有五国文字的版本。
  随后,胡适便提议闻一多、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同年12月23日,胡适致梁实秋的信中谈及了译莎士比亚一事,其中写道:“……拟请一多与你,与通伯、志摩五人商酌翻译Shakespeare(莎士比亚)全集的事,期以五年十年,要成一部莎氏集定本。”
  1931年1月5日,胡适复信梁实秋,又谈此事:“我可以来青岛一游,约在一月十七八日,定期后当电告……志摩昨日到平,赞成译莎翁事。”就在当月24日,胡适来到青岛开始筹划《莎士比亚全集》翻译的事务,在与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等人讨论后,决定用散文体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但部分作品可试用韵文体。
  胡适最初拟定的莎翁翻译办法,决定由闻一多、梁实秋、陈通伯、叶公超、徐志摩五人组成翻译莎翁全集委员会,并拟请闻一多为主任;暂定五年全部完成(约计每人每半年,可译成一部)。信中还提议徐志摩试译《罗密欧与朱丽叶》,叶公超试译《威尼斯商人》,陈源试译《皆大欢喜》,闻一多试译《哈姆雷特》,梁实秋试译《马克白》。
  可惜,这项大工程最终没能如愿由几位大译家共同参与完成。据梁实秋后来回忆:“通伯不肯参加,志摩在二十年十一月里就不幸逝世,公超、一多志不在此,结果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孤独的开始这漫长艰巨的工作。”
  对于译莎,梁实秋从一开始态度便十分积极。当时,他除了每周教十二小时课之外,就开始着手翻译。他曾说:“我开始的时候参考资料是如何的贫乏!我那时有的只是一股热心,我想愚公可以移山,我也一步一步地去做,做多少算多少,至少对于我自己是件有益的工作。”
  在兼任图书馆馆长期间,他广泛搜集莎士比亚戏剧书籍资料,还亲自到上海为图书馆选购图书,建立了莎士比亚图书室。最早译成的《哈姆雷特》《马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威尼斯商人》《如愿》《暴风雨》在1936年5月至11月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而《仲夏夜之梦》因抗战后通货膨胀,没有出版。后来,他又译了《亨利四世》上下篇。梁实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独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
  总结梁实秋这个成就,可以看出,从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的工作岗位得益不小,这也算是青岛给他的最重要的馈赠之一吧。
  1934年,梁实秋的好友胡适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邀请梁实秋到北京大学任外文系研究教授兼系主任。消息在山东大学传开,山东大学群情不满,外文系师生联名向北京大学提出抗议。抗议信在青岛当时的《民报》上曾有刊载:“敝系经梁实秋先生主持开办,同学夙受陶冶,爱戴正殷……群情迫遑,北平素为文化区域,人才较多,至希鉴谅,另行延聘,以慰渴望。”恳切之情跃然纸上。
  三十岁出头的青年教授,工作四年,博得全系师生如此深情的挽留,足见梁实秋教学育人工作之成效。几经磋商后,胡适发来一封电报说:“梁实秋先生主持山大外文系四年,成绩显著,已有基础。现北大外文系亟待梁先生来此帮助,恳请暂时借用两年……”
  1934年夏,山东大学外文系全体学生,在青岛奇园饭店为梁实秋举行了饯别宴会。
  晚年在台湾的梁实秋对青岛怀有特殊的眷恋之情。青岛文史学家鲁海曾说,梁实秋晚年描写青岛的回忆文章,至少有40余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1983年,梁实秋的大女儿梁文茜带着父亲的委托,重回青岛寻梦。梁实秋更是将女儿梁文茜从青岛海水浴场捧来的一瓶沙子置于案头,视为珍品。1987年10月台湾当局放宽到大陆禁戒后,梁实秋大喜,计划到大陆探亲。但11月3日,梁实秋因突发心脏病逝世,重返青岛最终成了一桩难了的遗憾。(大众日报)

#吴亦凡杭州粉丝见面会门票3000跌到300#对吴亦凡观感不太好,硬要说的话,大概是路黑,却不是因为这件事而起,惯爱趁火打劫,被网暴的人终究会成为网暴的先行者,说不定他和他的团队还背后推动了甚至就是他们搞的鬼,骚操作亮瞎我的眼[裂开]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劣迹艺人赶紧消失,这么久了,居然还在挣扎,整的比连续剧还长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参与方式看这里:#高新服务 新闻资讯#【招募16个成都娃 前往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免费游学一周[太开心]】今天上午,“2019成都到黄金海岸学生短视频比赛暨‘蓉遇’
  • 樟树市阁山镇作为樟树东站所在地,境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阁皂山等旅游资源,目前又在全力打造中国药都岐黄小镇,樟树市阁山镇党委书记赵勇说:“昌赣高铁的开通,结束了樟树
  • 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说的:收拾台面!最值得表扬的就是大家现在都有了台面卫生的意识!
  • 同时,这次Reno在拍照上搭载AI焕采美妆和焕采光斑人像技术,这都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OPPO还联合了全球裸妆大师Bobbi Brown打造了五款定制妆容,让喜
  • 觉得冰淇淋蛋糕可能太冰大家可能不喜欢这个口味,写的卡片的文字也在想是不是这样不好但又想给惊喜,面对所有人问起吃蛋糕的原因,我也不大清楚,就是想还在学校还可以聚
  •   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新泰市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两通三顺一美”工程,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先行区扩点增面行动,稳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全市农
  • 李子柒 螺状元 肖叔叔 好欢螺 只投螺碗 螺满地 家柳江人家 螺蛳粉~~生命就是一场又一场的相遇和别离,优惠券那是一次又一次的遗忘和开始,可是总是有些事,一旦发
  • 【3.20】#kk哒哒哒的上线了# 1⃣️浅浅凡尔赛一下2⃣️咱就是说是不是真的没有蹭图的命啊3⃣️你听我说 我真没有说你不行的意思4⃣️▶️可是你好像真的不大
  • 睁开眼睛看清楚命运的走向遇见你的时候,所有的星星都落在我的头上,谢谢你的爱温暖了我,或许我平静的注视着你的眼睛的时候,不在关注窈径的错乱肆滋,反而觉得似乎看懂了
  • 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带着八卦的心、围观中年版尼奥、崔妮提的爱情故事,受到的伤害会更小一点,或者就当旁观了一场员工吐槽公司的集体聚会,降低期待、减少伤害。假若观众也没
  • #芋圆cp[超话]#关于偶遇,给大家说几句,上海很大,静安也有几百万人口,不是那么容易偶遇的。”成熟之爱的原则是:“因为我爱,所以我被爱。
  • #川尻蓮[超话]##JO1 川尻莲# |官方搬运|◎2022.09.13 andJO1官方推特更新☕恋はじまるCafeガチャ part6☕★3 #川尻蓮# ★2
  • 最后我戴着手套给哥哥团了十个饭团,又摆盘弄了菜和汤,用一个漂亮的饭盒做了一个双层便当,这边妹妹用不锈钢小碗已经又吃了面条和菜,完全吃饱了,哥哥继续在欣赏饭盒,至
  • 【何】我姓何 却如何都走不进你的心。【何】我姓何 却如何都走不进你的心。
  • 中午和超萌的小菠萝一起吃饭。大树前两天在幼儿园总想找小菠萝,给妹妹喂粥喂水果,今天却关闭了话痨模式,全程默默吃饭+偶尔偷笑,回来问他为什么不跟妹妹说话,大树说因
  • #蜜源省钱小达人[超话]# : ʚ ◡̈ ɞ〈 生活碎片文案〉❶ᵕ̈ 好心情是被美食治愈的 .ᐟ.ᐟ ​​​❷ ˗ˋˏ♥ˎˊ˗ 发送开心❸ ️❹「·」分享今日❺
  •   如果说,我们不是讲一次,而是讲总体来说,长期都是这样啊,如果你的梦境当中从来都很明亮了,那么业障就相当轻,如果说我们梦境里面非常明亮,而且颜色非常鲜艳,花是
  • 长沙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挥部办公室2022年10月12日【南沙在隔离场所排查发现2名核酸阳性检测者】10月9日18时至10月10日18时,南沙区在对隔离场所
  • 以后肥牛可以最后放,煮得有些老了。我先认个错 我外带了食物进入 对不起[二哈]已经很久没有被味道劝退的食物了 也是感恩1.蛙店138的套餐里 米饭都没有 就干吃
  • 除了大部分时间的长发造型,前一段时间baby的银色短发也是惊艳了不少人,飞扬的银色短发让她又酷又飒,宛若世间的精灵,网友们也纷纷称赞baby真的是脸在江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