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所有音乐创作人的一封信:“有人偷偷拿走了你一半的钱”。

音乐人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容易感动,情感丰富,对金钱没有太多奢望。

做音乐时,这些都是优点,面对版权生意时,这些“优点”一下成了音乐人的短板。

音乐人和生意人谈版权,一般都比较被动,和不良生意人谈版权,一般都会死得很惨。

版权在音乐人眼里是权益,在生意人眼里是利益。音乐人遇到侵权会说“你侵害了我的权益,我要谴责你”,过往很多事都证明,谴责,没用。解决版权问题,要用生意人的方式,“对待”生意人。

中国人讲轮回,讲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中国人也讲“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今天,希望所有音乐创作人,看完这篇微博,有所收获。

我先问各位一个问题:
你的音乐作品,版权究竟在你手上,还是在版权公司名下?

你清楚吗?

这些版权每年会被人偷偷分走多少属于你的钱,

你清楚吗?

可能有人会说,这太简单了,都不用查,我的版权一直在我手上。

如果你这么想,你就太天真了。版权在不在你手上,不要凭记忆,不要凭合约。要去查!

一定要去查。

通过音乐版权分钱给词曲作者的社会组织,目前中国只有一个,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在这个组织里,你的版权登记在谁的名下,决定了未来的收益,去到了哪里。

你的版权在你手上,你不一定能赚到钱;人家没有版权,却可以盘满钵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操作呢?听我给你盘盘。

一些版权公司,只要和你合作过一次,哪怕合作过一首歌,都会想办法,把你其他作品归在他们公司名下。当然,这些小动作,都是在你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偷操作的。

那么,词曲作者应该怎么防范呢?按我的步骤来。

首先:

1:给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资料部发一封邮件。

邮件中你就说:“看了《路一直都在》的新闻报道,我想查一下,登记在协会的作品,看看我的作品版权归属情况”。

2: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在一段时间内向你出示一份资料,你作品的详细版权归属会显示的一清二楚。

3:如果你是作曲人,那么,只要看到作品后面,你的分配比例是50%,恭喜你,目前这首作品的权利在你自己手中。(另外50%的权利通常属于填词人)

4:如果由你作曲的作品,显示,你只占了25%的比例,那么,这首歌很有可能被唱片公司或版权公司登记在他们名下。他们分走了你25%的权利。

5:不要小看这25%的权利,这25%背后对应的都是钱。

为保护词曲作者,著作权法规定,公共播放的收益,一定要分给词曲作者本人,确保词曲作者的基本收益不被剥夺。注意我的用词:“基本收益”。

什么叫公共播放?

一般来说,餐厅、剧院、商场,有背景音乐播放的商业场所,都会涉及公共播放。这些单位会向音著协缴费,音著协收到钱后,按后台版权登记比例,把收到钱分给相关权利人。

一首歌,收到10元,把10元拆开,属于填词人的钱,属于作曲者的钱,属于唱片公司的钱,属于版权公司的钱,依次分。

如果作品权利在你自己手上,公播这部分收益,属于你的,会全部给你。如果,你的这首歌,在版权公司或唱片公司手上,那么他们会直接分走你一半的公播收益。

所以,你的作品登记在你名下,和登记在版权公司名下,你的收入,差别会很大。

不要认为:填词或作曲是你,这些钱就会自动全都分给你。

不是哈。记住,不是!

你的版权如果被公司认领,你没有提出异议,那么本来应该分给你的钱,有一半,会分给版权认领的一方,比如:版权公司。

从环球这件事,大家已经看到。即便我没有授权环球2008-2021年连续13年管理我的作品,但环球却依然在台湾管理协会登记了《路一直都在》等十多首我写的作品,权利都归环球,这一登记,就是13年。

不懂著作权的人可能以为,公司登记作品,只是为了证明权利归属,NO,没这么简单。登记作品后,环球立马就会收到钱。

由于各地区音乐著作权协会,共享后台版权资料。比如:环球向台湾协会登记了《路一直都在》属于台湾环球,而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在国内收到这首歌使用费后,会把本该分给我的公播收入,拿出一半,分给台湾环球。

等于,环球什么都不做,只是登记了一下这首歌是环球的,就白白拿走我收入的一半。现在你们就明白为什么环球会很积极主动的,登记《路一直都在》的版权归他们。

一登记,就会收到钱,这个逻辑懂了吗?词曲作者们,懂了吗?

所以你看,音乐人觉得权益被侵占了,版权公司则非常清楚,每个权益都对应着,钱。

不写歌、不熬夜、不用管歌火不火、不用和歌手讨论如何修改、不用一遍一遍被退稿,只要把作品登记在版权公司名下,只要没人来查,以后很多年,这些歌一半的公播收益,都源源不断的进入版权公司账户。

关键是,作者很难发现。

比如:今年《路一直都在》公播收入,我收到100,那么意味着,版权公司也收到了100;我收到了1000,版权公司也收到了1000;我收到10000,版权公司也收到10000。

问题是,作者收到这笔公播版税的时候,以为是100%的收入,实际上完全不知道,有人同时分走了自己50%的钱。

你熬夜写歌,人家吹着空调,喝着饮料,翘着二郎腿;你好不容易等到分版税了,人家版权公司微笑着,看着你写歌赚的钱,源源不断,进入人家账户。

版权公司帮作者做了什么?是帮作者把年收入从100,增加到1000?还是帮作者把年收入从一万,增加到10万?还是把年收入增加到100万?

我看到的,是版权公司反复提醒作者:虽然你这首歌很红,但我一年给你几十块或者271块,已经很高了,你就知足吧。

所以,写歌的同行们,版权公司实际上是一家慈善机构,我们都误会了它。

它会拿着你的很多钱,再施舍给你一点点,如果你有疑问,它会派出律师问你“你为什么要收受我们的版税?”

有理有据。趾高气昂。

我以为版权公司是帮助词曲作者管理好作品,帮助作者获得更多收益的,现在才明白:

一些版权公司和作者合作,首先,你不是合作伙伴,你只是韭菜。先把属于你的钱赚到手,这是第一目的。至于帮你赚钱?呵呵,你想多了。

作为音乐人,你会把别人的作品登记在你名下吗?不会,对吧。你有起码的道德底线和廉耻。你的父母在你很小的时候,就告诉你,别人的钱不要拿,别人的东西不要碰。但一些版权公司,一堆成年人,却非常热衷,不义之财。企业文化很有特色。

回到版权归属问题。

因为版权归属通常不会公示,那就意味着,只要没人提出异议,即便版权登记时有错误,分配版税时,还是会按照当初错误的登记,来分钱。

所以你看,

你觉得版权在你手上,合约也显示版权在你手上,钱应该会分给你,那只是,你觉得。

就算版权是你的,大公司想偷偷领走你的钱,也易如反掌。

我之前提到过,合约到期,版权公司也可以继续把你的钱拿走。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版权公司只要不主动向协会提出,不再认领你的作品,而你也以为只要合约到期,作品权利就是你的,你也没有主动到协会去查询版权是不是随合约到期而变更过。

那么,即便合约到期,即便作品权利在你手上,但属于你的钱,还是和之前一样,定时分给了版权公司。

合约到期,我版权公司不撤销认领,著作权协会也不会知道合约到期了,作者还傻乎乎的以为权利在自己手上,我就通过这个信息差,能多占一天便宜是一天,能多领一块是一块。

不要脸的神操作,领教了吧?

我觉得对版权公司这个行为,就应该立法。对合约到期后,依然冒领作者收入的公司,直接判刑。这是典型的盗窃行为,行为恶劣,而且数额巨大。

那么,版权公司真实的授权流程是怎样的呢?

只要版权公司说,这首作品版权归我们,再以“作品太多,没办法一张一张出示合约”为理由,拒绝向平台,协会出示作者的授权。

那么,就会出现,

越有名的版权公司,越可以凌驾在规则和著作权之上,“我说什么就是什么。我说这首歌是我的,就是我的”。

你们只能付钱给我,但不能质疑我。

所以,各位,签一个大版权公司就很牛X吗?没用的。越大的版权公司,耍起混蛋来,越专业,越流氓。他们有很多办法对付音乐人。

什么自动续约啊,版税抵扣啊,版税报表啊,双方都没有异议,才能解约啊………听上去很正规的东西,都是坑。

一张假报表,可以把所有音乐人按的死死的。来啊,你来证明我这张报表是假的啊?我天天收钱、天天做账,而你只不过是天天写歌。你一个写歌的,在账目问题上,能整的过我?

一些版权公司,真实的内心写照,而且特别自信。

拿不出合约、长期不向作者支付一分钱、不光隐瞒收入、版税报表造假、还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将作者公播的一半收入全部领走,多年如一日,不间断的领钱。

NND,早晚让你加倍吐出来。

世界著名版权公司,又怎么样?还不是一样吃相难看。

所以,版权生意,听起来很美好,作为词曲作者,一定要明白,你在和生意人打交道。这是音乐版权,但首先是一门生意。

作为一个合格的音乐人,写歌之外,要尽早学会用生意人的思维方式和版权公司打交道。越早越好,没得选择。

年轻的时候,觉得写一首红遍街头巷尾的作品,是对职业生涯的肯定。如今再看音乐创作这件事,我会把精力,当作昂贵的成本,重新衡量。

如果一首用智慧和精力创作的好作品,收入和作品知名度极不相符,继续做这份工作,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我们的精力,该用在价值最大的地方。不是吗?

不少人在微博上留言“怪不得现在好听的歌,越来越少了,原来我们付费听歌的钱,并没有到词曲作者手上。”

你们说的没错。

版权意识的提高、付费人数的增加、付费观念的完善,音乐创作者本该获得比过往更多的收益。但是,实际收益和应该得到的收益,中间差距,太大了。

作为音乐人,感谢大家为音乐付费。这是大家对音乐创作者的尊重和认可。

但是,当全民都提高了版权意识,一些版权代理机构还在做假账,还在把作者当韭菜收割,平台还在把版权代理机构出示的一张纸,当成“保护费证明”。这就有点可笑了。

创造版权内容的人,被玩儿了。始作俑者却在到处宣扬,大家要提高版权意识啊,我去,这波宣传,666啊。以帮词曲作者的名义,收割作者,收割消费者。

这几年,消费者付费购买音乐的钱,首当其冲进了版权代理机构的账户,其次是平台,至于词曲作者从版权机构收到了多少钱,大家从我的微博里也能略知一二。

《路一直都在》,一年,从版权公司能领到44元,多了,一年能领到271元。。

这是一个人的遭遇吗?NO。这是一群音乐创作人的现状,我相信随着《路一直都在》和环球的事被更多人关注,将会有更多版权黑幕被曝光。

当一波韭菜割完,第二波带着热情不知水深火热的作者,涌入这一行,等着被割。

我觉得需要觉醒的,是音乐创作人。

这一行目前最大的痛点,是缺乏,好的音乐版权经纪人。我觉得这个职业极有前途。要不然,我开一家版权公司?,起码身边优秀的创作人不会被骗。

这几天我对几位音乐创作人都说过同一句话:“我们都有父母,都有子女,都有家庭,一首歌每年不管能分多少版税,这是我们的劳动所得。我们拿这些钱给我们的父母好不好?给我们的孩子好不好?为什么要让版权公司黑我们的钱?绝对不行。”

好了,各位音乐创作人,赶紧去核查你的版权归属吧。

王菲《当时的月亮》曲作者李冰老师,在看到《路一直都在》的新闻后,马上去音著协查看了自己作品的版权归属。

你,还在等什么?

我是吴向飞,如果,你身边有朋友在做音乐创作,记得,把这篇微博转给他。

#伯远xevier[超话]# #into1伯远 正统唱跳ace#

「关于伯远外综镜头问题的个人看法」
(深夜斗胆发来超话……)
(❗️首先我先声明,感谢kb邀请,真的很感谢,然后我也支持后援会对于公司的维权声明,也觉得镜头应该符合基本排名[赞] )

前言:同时我也冷静想了想,我觉得镜头量不符和排名,公司的问题,但是镜头量严重不符排名,这很不正常,这就让我不得不尝试反向推理,从自身找原因,就像有位伯丝说的,不要总想着“为什么不给”,要转变为“凭什么给”的角度去思考,或者说在被不公平对待时,如何“自救”,如何利用有限的镜头高效快速展示出优秀有趣的自己,从而快速抓住观众注意。

❗️提前说明:
1.以下观点仅针对于外综外综外综(非主咖且偏向于快节奏有具体游戏环节或剧本类的综艺)!! 自家团综除外!!! 因为我是出于内爱豆市场角度,从吸引更多观众看到他的目的来分析的。
2.以下观点仅针对于“抢裤子抢球”环节镜头少的问题进行分析,“起风了”那段我不做分析,因为我实在不知道为啥…
3.以下观点可能并不是我内心真正希望的,只是基于内爱豆市场的现实情况基础上不得不这么做的,具体下文会解释。
4.发这篇微博不是抱怨kb镜头,只是希望公司看到的话能意识到我要说的这个问题,然后通过有效调整让伯远之后的外综镜头能多一些
5.根据评论区补充: ❕没有盖棺定论说“没镜头就是因为伯远平”,因为公司和背景多重zb原因,会有很多不公平。我就只讨论在不公平对待情况下如何抓住有限镜头量展示出优秀有趣的形象,从而抓住观众。

⭕️ 观点:
个人觉得伯远的个人综艺形象定位还未清晰,处于比较模糊的状态。

⭕️ 解释:
再次说明,此处的“个人综艺形象定位“特指外家综艺里的形象定位,不包含自家团综。“综艺形象定位”或者说是“综艺感“比较准确,这是身处内爱豆市场不可避免的东西。参加综艺的话必须有一定的综艺感,打个比方,比如“反差萌”,又比如“喜剧人”。
❗️说明: 这并不代表我赞成“形象定位“这种做法,我本人也很喜欢伯远对待具体游戏环节的那种实诚认真(不是说其他弟弟不认真,大家都很认真),我只是从市场的现实角度出发,因为对于外综来说,“印象点” “记忆点”和“看点”对于吸引观众来说尤为重要,也是节目组保障收视率和公司后续吸粉进而转化为经济回报的重要因素,也就可以换算成正片里的镜头量。

如果说最后正片里呈现的伯远的有效镜头是节目组认为最有“看点”的了,但是我作为不认识他们的普通观众来说——我看不到他,根据有效镜头来推断,如果就算在现场看的话,作为普通路人我可能也不会看到伯远。因为什么,因为伯远在具体游戏环节里就是认认真真玩游戏,并且玩的非常好,无黑洞。但是,这正是问题所在,(当然我非常支持认认真真对待游戏环节,也非常喜欢远酱这种认认真真又会玩玩的还很好的态度! )但是,就是没有“记忆点”。

我反思之后,我又回顾了一下《异次元笨蛋》,我想看看远酱的综艺感到底如何,总结来说,作为普通路人的话去看伯劳斯的“记忆点”只有“玩游戏厉害”、“伯音绕梁”、“郭言郭语”这三个记忆点,问题来了,这三个形象中后两个在外综好多前辈在场的情况下基本不太能拿出来;然后,我又回想了下创造营正片伯老师的一些“记忆点”,几乎都是“温柔”、“全能ACE”、“追梦人”、“责任感”等,❗️以上创正片里的形象和特质对于成团、成为优质爱豆都很OK完全没有问题! 这也是大家喜欢他的原因,或者说对于“爱豆”“成团”这个标准来说,是很好的特质!  但是问题又来了,这些“形象点”放到内的外综里依然没有太大作用[允悲]如果放在韩圈注重舞台的或是自家团综,都是非常OK的,没问题的[赞][赞]但是没办法,这是内将来会有比舞台多多的外综,是不得不面对的,外综还是需要一些适用于外综的特殊“印象点”,毕竟,面向的市场对象是普通观众,而不再是秀芬或是团粉。

远酱研究偶像这件事研究这么多年,毕竟从小学就开始了哈哈哈哈,但就是可能太专注于研究究竟怎样才能成团,太专注于如何成为优质爱豆了(比如上文说的业务能力,温柔性格,团队协作等等)❗️事实证明,他也很完美的实现了目标,他把怎么成为好偶像怎么成团研究的透透的! 他已经很努力在成为优质爱豆了! 并且他真的也做到了成为优质偶像!  ……只是,远酱可能还没想过,或者还没来得及研究——成团之后该怎么做? 那些成为优质爱豆的特质在成团之后,特指在外综里,不再起决定性作用了。说的直白一点,如果没有看点,节目组为什么会给镜头,节目组也是要收视率的,就像上面说的,节目组和公司都需要你的“看点”来产生吸粉和接下来一系列的商业价值。

虽然现在内生态链很病态,本末倒置,我本人也很是反感,作为偶像男团,舞台很少,综艺商务带货直播反而很多。。。但是没办法,这就是内现状,短时间内至少这两年内改变不了,所以也只能顺应它。那么既然如此,我觉得我们的人间大清醒伯老师应该会也相信他一定会继续研究下一个问题了: 成团之后怎么办? 面对综艺怎么办?

我相信伯老师也一定会一如既往冷静通透的分析的。

要不然,就真的只是出道即巅峰了,后续吸粉很难(我相信大家也都是想伯老师被更多人认识被更多人喜欢的),我现在也看到了之前路人们的预言了: 部分成员成团之后会有后续价值的大幅up,有些则未知。鉴于内男团出道后综艺甚至比舞台多的现状,“综艺感“和“看点”“印象点”真的很重要,节目方、公司都要靠这个吸粉,对于公司来说也才会带来长久的经济回报(❗️但我并不是说这个生态链就是健康的,我并不赞同现在内的爱豆市场的病态运行)。

我也不想说什么“我是为伯远好!”之类的话,毕竟我自己本身也非常不赞同“综艺形象定位”这种做法。我本人也是邓超老师粉丝,跑nan综艺形象标签化的恶劣后果我也都清楚也很反感,所以我很清楚“形象定位”的弊端,我一直觉得真实多元是最好的……但是没办法,你只能尽快建立自己在外综的“形象记忆点”来快速获取观众,从而获取有效镜头,或者说在被不公平对待时,能够利用有限的镜头来快速展现优秀有趣的自己给观众。

不知道远酱本人以及bsx对于伯远的长久规划如何,如果说专注舞台其实不需要太纠结于综艺镜头,也就没啥必要弄“外综形象定位”(毕竟是把双刃剑),但是我觉得,爱豆市场和演员市场是不一样的,爱豆相比于演员还是比较需要通过综艺提高知名度的/吸粉的……所以就不得不这样,这是很无奈很矛盾的……这是我第一次粉爱豆,我也不知道综艺形象定位对于爱豆来说利和弊比例是怎样的……我个人觉得,远酱可以从“温柔” “玩游戏强者”还有评论区姐妹补充的“温柔一刀”等等这些方向进行定位尝试。并且我也回顾了创造营《副本直播》伯远的part,接梗能力和推进流程(虽然外综不需要他们cue流程)还有他的情商,发言逻辑,节奏,说话的得体程度,都是堪称一流(大学专业真的专业。可能语言类/访谈向/慢综艺更符合他的特质),但是快综也要尽快找到方法,更不能埋没他的这么优秀有趣的特质![抱一抱]

⭕️结论: 留给他们的时间真的不多,虽然不知道公司和远酱本人规划如何,但是单纯就外综镜头量问题来说的话,希望公司或者远酱本人尽快确定清晰的综艺形象定位以及“记忆点”,这是很有必要的。❗️伯远很优秀也很有趣,他的接梗速度,发言恰当性,趣味性,逻辑表达,都是很厉害的,希望也能将这些特质在快节奏非主咖综艺的有限时长内快速高效地传达给观众。
同时也希望公司能调整好伯远对于快节奏非主咖外综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可以争取一些符合他本身天然特质的节目。

❕根据评论区观点补充: 由于zb和公司原因(哪怕是你再有趣,公司也不给镜头,诶就是玩。这也是维权的必要性),所以也不好说,伯远背景弱是事实,所有我也不再讨论为何删/不给,只能说他如何利用有限机会吧,在如此不公平的镜头量下如何高效的展示优秀的自己出来[心]

以上是我的全部观点,不同意见求轻点!

最后再一次声明,我支持后援会的维权!

远酱! 你已经把怎么成为好的偶像怎么成团研究的透透的! 你已经很努力了我们都看到了! 除了舞台业务能力外,你也非常照顾粉丝!照顾队友照顾所有人感受! 你真的在努力做好爱豆! 并且你也真的做到了! 你真的是很好的super idol! [打call][打call][打call]

@INTO1-伯远
@INTO1官博
@哇唧唧哇

【两大知名品牌互掐!这场动静超大的官司终于有结果了】同行商战要弄到这样万众皆知、硝烟弥漫的也不多见。
在2019年10月21日,《羊城晚报》三版整版刊登了一则广告,它也区别于普通广告,更像一则檄文,而且选择的时机是在商家们都摩拳擦掌的双11前夕。
广告是康巴赫登的,公开叫战,直指苏泊尔模仿康巴赫的产品。
两家都有拳头产品不粘锅。
后来浙江巴赫公司(产品品牌是“康巴赫”)提起诉讼,指控苏泊尔公司等被告侵害其专利权。
苏泊尔也紧接着提起诉讼,指控巴赫公司商业诋毁,索赔1500万元。
这起商誉权纠纷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今年1月做出判决,认定巴赫公司构成了商业诋毁,原路径消除影响、赔偿损失300万元。
苏泊尔、巴赫双双上诉,上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二审也即终审判决。

判决书一共有52页,其中关于是否构成商业诋毁,那些网络大V的转发是不是利益驱使,300万赔偿是否合理都做了详尽的阐述。
两方的代理律师分别来自天册所和金道所,都是浙江顶流律所,看“你方说罢我登场”,亮剑交锋,没有虚晃,尽指要害。
而两方对上诉的态度也都是异常绝决的,比如苏泊尔认为巴赫“预谋已久”“主观恶意明显”“侵权规模巨大”,一审判赔300万太低,法院应该全额支持其1500万的赔偿诉请。
而巴赫上诉说,我不是无中生有的“诋毁”,我有它侵权的证据,我已经打了侵权官司。另外,一审判赔300万太高了,苏泊尔股票下跌跟我们的行为没有关联性。要求撤销一审判决,改判驳回苏泊尔公司的一审“全部”诉讼请求,由苏泊尔公司承担本案的全部诉讼费用。

从我们受众的角度来说,有几个事实是想了解的,有的也是此次二审庭辩中的焦点。
比如,巴赫如此“尽告天下”,那么苏泊尔到底有没有侵权。尽管从法律上来说,专利技术是否侵权的认定和大张旗鼓地宣传是不是涉嫌商誉的诋毁还不是同一个问题。
苏泊尔在技术上有无侵权康巴赫,其实是另外那个巴赫提起的侵权官司中要认定的问题。
不过在这个官司中,既然巴赫说到了自己的“挑战”是基于苏泊尔的侵权,二审法院针对这一点做出认定的大致理由是,巴赫递交的证据有瑕疵,没法证明那个巴赫已经拥有了被诉侵权方法,而且相关照片所涉公司也不是苏泊尔公司;还有侵权起诉时间要晚于在大众媒体上直指苏泊尔侵权这个行为。
意思就是,现在还没确定苏泊尔是不是侵了你的专利权,你就开骂了,这是不对的。

另外,判决书有长达十多页的证据展示和辩论集中在除了巴赫自己在报纸上做广告,自家公众号骂苏泊尔,那么网上那些个大V一哄而上的舆论是怎么来的。
这关系到论证是否有预谋地大规模在组织诋毁。
巴赫说,那些大V也好,小号也好,不是我们雇佣的,是他们自发性地蹭热度。
苏泊尔说,不是这样的。那些大V、小号内容跟巴赫自行发布的一模一样,而且都是集中在10月21日下午至晚上发布,意思是显然这是一场有组织的舆论引导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一个名为“杭州热门生活”的微博发布诋毁内容,比康巴赫的官微还要早,这显然不是巴赫公司所称其他博主“自主转发”。
二审法院的调查很细致,康巴赫自家官微发的图片都有康巴赫的水印,而那些大V、小号发的内容与康巴赫的完全一致,但是图片是原图,没有康巴赫水印的。而且大家都集中发布,好几个发布的时间还早于康巴赫官微。按照微博的设置,转发应有原微博博主的水印呀。这样看来,照片应该就是康巴赫提供的。康巴赫辩解“是员工不慎流出”不符合常理。
甚至在庭上苏泊尔方面递交证据称,已经根据这些大V、小号的报价单,算出了巴赫组织此次舆论战花费要500万元。

关于康巴赫的开骂到底是不是诋毁,法院做了一个很清晰的论述——基于客观存在的事实可分为真实、虚假和未定论三种状态,如果经营者对于未定论的事实,没有客观公允地表述其“未定论”的状态,而是故意将未定论的状态作为已经定论的事实来进行宣传散布,误导公众产生误解,造成竞争对手商誉贬损,亦属于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的行为。
二审还支持了苏泊尔提出的要求巴赫立即停止传播、编造虚假信息或误导性信息的行为,即立即删除新浪微博平台上“康巴赫官方微博”主持的“#感谢你苏先生#”“#康巴赫的反击#”“#康巴赫蜂窝不粘锅宣言#”3个微博话题等。
至于300万的赔偿额,法院也认为很难认定巴赫的所为与苏泊尔的股价波动有直接关联,而且300万还是在合理范围内的,所以这个赔偿数值就不动了。
此为终审判决。
苏泊尔公司成立于1998年,巴赫成立于2012年。在不粘锅的领域里,都是头部品牌,商道艰难,这么打就不好看了。(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首席记者 肖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李宁玉[超话]#耳机里放到了《如愿》玉姐 [悲伤][悲伤][悲伤][悲伤]每次听到 总是会想起你 这个时代很好 只是...“你是 遥遥的路山野大雾里的灯我是
  • ◎啊你只是一份所有我吃过的糖块的复印件◎翻出一根蜡烛的芯你就得到了一只狮子最细小的部分 它就站在那丛阴影的边沿#泡芙云书店##过春天[电影]##书影音# 从影单
  • 他俩实在是太好看了……#原神[超话]#万年孤狼在此,想建一个扣扣小群[送花花][送花花]希望年龄在17-21左右,我怕年龄差太大会没有话题什么的(经典杂食党,什
  • 南京平面设计培训机构,平面设计留白的好处 巧妙地留出一些空缺不是空白,而是以巧妙地留出一些空缺的方法表现出画作的深层次含义,是一种极高的境界,讲究着墨疏淡、空间
  • ”季 向空赶紧举手投降,示意他别生气,“泡o这方面我可比你有经验多了,至少壳壳现在爱我爱的死心塌地是真的吧。”壳壳扭头朝肖肖床位看去,这时才觉出不对劲来,他问季
  • 每次扔垃圾的時候都會忍不住對她講一句:「阿姨 辛苦了」、雖然這隻是你的工作但將心比心地說每個人的內心都會渴望自己的付出得到尊重與諒解謝謝你不辭辛勞做這所城市的搬
  • ”“曼联还有9轮联赛,利物浦将在明天凌晨客战阿森纳,我希望利物浦能赢下比赛,虽然我的这种意愿并不是经常发生。曼联必须要面对未来的比赛并且去获得胜利,但阿森纳仍然
  • [好喜欢][炸鸡腿][微笑]哎呀我可算是吃上酒席了 老早就想感受一下氛围 但这也不是那种仪式 就吃个饭我也挺满足的 我得有好几年没参加过了 我的好朋友们今年
  • 如果明天显示没有发货的那就是下一批,预计本周六之前,如果需要更改地址的亲故请及时联系我~感谢大家支持,为了阻挡暴力快递,我套了两个飞机盒外加泡沫膜~希望五金妈五
  • 目前,1家总站、15家分站、1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落地见效,涉及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饲料营养、无人机等领域;培养孵化33位博士后,5人出站后继续留在武清创新创
  • #诗词歌赋[超话]#[忆昔-叙事诗]致谢亲朋问早安紫竹先生一头昏眼花步履艰,稀里糊涂已暮年。#膳食纤维##旅游##出行必备##肠道健康##旅游攻略[超话]##看
  •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从高中生到现在都大学毕业啦,对韩娱的关注也不像以前那么有精力了,但爱你的时候很快乐。我也遇到好多一样喜欢你的小姐妹,大家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来爱你,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善良是一种修养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要想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别人,一个善良的人一定是温暖的人,乐于助人
  • 不得不说,明星真的是太有钱了!主持人:粉丝送你最贵重的礼物是什么?
  • 阳光,雨水,空气和心情,都是新的在新时光里,过着老日子。一个干净的早晨,透明着,生命中,新的一天。
  • “当时我就一个想法,‘躺’到刀和人质之间!”来了,你期待的4月平安之星榜单!吴健和很镇定,“当时我就一个想法,只要能‘躺’到刀和人质之间,这项任务就算拿下来了!
  • 这个点才和和别人争论完,真的心累讨厌爱抬杠的人,讨厌爱追着别人说的话阴阳怪气的人,讨厌认为一切认为不公平是正常的的人,讨厌同流合污的人,讨厌为了生活而丢失了原本
  • 爱,虽然屡投不进但萌即是正义,主持人最后把2米高的球架推到龙崽面前,让小可爱直接丢进去了╮(╯▽╰)╭,回来后“哎呀丢脸了”“没关系没关系姿势优美”(愉快看球+
  • #宇宙[超话]#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是指天道的混沌,本没有“恩”与“无恩”的区别,一切都是按照本然的规律在运行。意思是说,人们以为掌握了奇门遁甲这门奇术,就
  • 烈士让干乘,贪夫争一文,人品星渊也,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营国家,乞人号饔yong飧,分位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 今人专求无念而终不可无,只是前念不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