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果钦哲仁波切:
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永远要保持纯净的见地,视一切现象为完全纯净,永远别让自己的心偏离净见,不要让自己有丝毫不净的觉受。我们永远要将自己所在的地方视为铜色山净土,而其中一切的有情生命,不论多微小的昆虫或是我们的朋友及亲戚,视他们为空行及勇父;一切所听闻的,就是金刚上师不中断的咒语。
坐着的时候,应想上师在自己头顶,然后对他有虔诚心;走路时,应永远感觉到莲师及其净土在我们右肩上方,而我们尊敬地在绕行。我们应想,不是只有一个铜色山净土,在莲师身上每一毛孔中,都有着数十亿莲师的净土,每一净土中都有着莲师及其随行眷属。
在我们吃或喝东西之前,应先观想它们转化为纯净的甘露,然后将此甘露的第一部分供给住于喉间的上师;然后,我们应想自己所吃的或喝的(供养所剩下的部分),是让我们赖以维生的加持,如此令我们消除对食物的攀附与执着。
晚上睡觉前,白天安住于我们顶上的莲师,现在进入我们的头部,然后缓缓下降到心间,安坐于一朵灿烂微开的四瓣红莲花上——这朵莲花非常明亮、透明且生动。然后,莲师放射出无量的光芒,充满我们全身以及整个房间,灿烂光明扩大充满全宇宙;当整个宇宙因此而转入纯净光明时,我们在纯朴中歇息,保任在觉性中。之后,当我们感觉要入睡时,应该观想外在宇宙的光融入自己,接着我们化入光,融入莲师,此时像拇指般大小的莲师化为光,然后融入虚空。
接下来,我们应该在广大究竟的明空辽阔中安静歇息,因为入睡时与死亡的过程很相似,因此这个修行对于我们临终的准备来说是很重要的。
倘若我们醒来发现自己在夜间无法保持这份光明,我们应当热切地向莲师祈请:“愿我能觉知光明!”单纯地安歇,然后入眠。如果我们的心不安静而念头狂野,让我们无法入眠,我们应当了解到这些念头无生、无住处、也无灭。倘若我们不受念头干扰,我们应单纯而无散乱地在自然状态下歇息。如果梦境生起,我们应当尽量试着认知自己在做梦。
早上醒来,我们应当观想前方虚空是莲师及其随从眷属众,环绕在莲师周围的空行及勇父,以金刚上师咒语及天籁充满整个空间,将我们从睡梦中唤醒。起床时,应该想我们正踏入铜色山净土,住在那里的都是空行及勇父,而我们自己是金刚瑜伽母,从无始以来到现在都非杜撰地真实存在。
我们以虔诚心及向往心呼唤上师:“喇嘛千诺,喇嘛千诺!”意即“上师知,上师知!”莲师一直安住于我们心中的红莲花,现在这朵莲花盛开,而莲师现出上升到我们的头上,我们不停地向他恳求:“愿我的心转向法,愿我在修行道上的佛法增长,也愿一切幻化的现象转为智慧。”
我们应当尽量做这个修行,直到自己的心满怀对上师的忆念;无论我们是在吃饭、睡觉、走路、或坐着,对上师的念头应该一直鲜明的保持着——仅仅认识上师和得到某些简短的忠告是不可能有成就的。上师不仅仅存在于外,而是一直存在于自心的觉醒本性中。
莲师说“我从未离开具虔诚心者”,如果我们认为上师是一位有着血肉的凡夫,就很难生起修行所需的强烈虔诚心,因此我们应当看待上师如莲师不变智慧的化身,他的全知智慧遍满三界,就算同一时刻百万众生向他祈请,莲师也能准确地知道是谁在祈请。
修行道上的核心就是虔诚心,如果我们心中只有上师,同时心中除了强烈的虔诚外别无其他,那么一切事情都可以被视为上师的加持。如果我们能单纯的带着此虔诚心修行,这就是祈请本身。
为了确保上师永远与我们同在,我们必须持续修行。如果认为修行几个月或一年,就足以成就,这对我们没有帮助;我们应该从此刻起一直修行到最后一口气。如果我们希望在面对死亡的恐怖及困难时刻能保持信心,这样的精进修行是有必要的。我们应该问自己,当死亡来临时,我们是否能记得上师所有的指示;就算记得,可能也很难在受着死亡之苦时修行这些指示,除非我们一生都在持续地修行。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

(一名伽耶山顶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初得道在摩伽陀国伽耶山祠。与大比丘众千人俱。其先悉是编发仙人。皆阿罗汉所作已办。心得自在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解脱。菩萨万人皆从十方世界来集有大威德。皆得诸忍诸陀罗尼。诸深三昧具诸神通。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香象菩萨。勇施菩萨。随智行菩萨。以为上首。如是等菩萨大众。百千万亿其数无量。并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大众围绕。

尔时世尊入诸佛甚深三昧。如实谛观。诸法性相而作是念。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一切智慧。除诸重担。度三有险道。灭无明得真明。拔邪箭断渴爱。成法船击法鼓吹法蠡建法幢。转生死种示涅槃性。闭塞邪道开于正路。离诸恶业示于福田。我今当观。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以身得。为以心得。

若以身得。身则无知无作。如草木瓦石。四大所造。从父母生。以衣服饮食卧具澡浴而得存立。必归败坏。无常磨灭。而是菩提但有名字世俗故说。无形无色。无定无相。无向无入无道。过诸言说出于三界。无见无闻。无觉无知。亦无所得。亦无戏论。无问无示。无有文字无语言道。

若以心得。心从众缘生。众缘生故空如幻。无处无相无性亦无所有。于是中得菩提者。所用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法皆空。但有名字。以世俗故。而有言说。

是皆忆想分别。实无所有。无有根本。亦无体相。无受无著无染无离。一相所谓无相。是故于此法中无有得者。无所用法亦无菩提。如是通达。是则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会中立佛右面。执大宝盖以覆佛上。时文殊师利默知世尊所念如是。即白佛言。世尊。若菩提如是相者。善男子善女人云何发心。佛告文殊师利。善男子善女人。当随菩提相而发其心。世尊。菩提相者当云何说。

佛告文殊师利。菩提相者。出于三界过世俗法。语言道断灭诸发无发。是发菩提。文殊师利。是故菩萨应灭诸发发菩提心。无发是发菩提。发菩提心者。如如法性相如实际。无分别不缘身心。是发菩提。不着诸法不增不减不异不一。是发菩提。如镜中像如热时焰。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应当如是发菩提心

尔时会中有天子名月净光德。得阿惟越致。问文殊师利法王子言。菩萨缘何事故行菩萨道。文殊师利言。汝可以此问于世尊。佛即告文殊师利。汝答月净光德天子所问行法。

文殊师利谓天子言。汝可善听我今当说。

天子当知诸菩萨道。以大悲为本缘于众生。

天子言。菩萨大悲以何为本。文殊师利言。以直心为本。

又问。直心以何为本。答言。于一切众生等心为本。

又问。等心以何为本。答言。无别异行为本。

又问。无别异行以何为本。答言。以深净心为本。

又问。深净心以何为本。答言。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本。

又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何为本。答言。以六波罗蜜为本。

又问。六波罗蜜以何为本。答言。方便慧为本。

又问。方便慧以何为本。答言。不放逸为本。

又问。不放逸以何为本。答言。三善行为本。

又问。三善行以何为本。答言。以十善业道为本。

又问。十善业道以何为本。答言。以摄六根为本。

又问摄六根以何为本。答言。以正忆念为本。

又问。正忆念以何为本。答言。以正观为本。

又问。正观以何为本。答言。以坚念不忘为本。

天子言。文殊师利。菩萨有几心能摄因能摄果。文殊师利言。天子。诸菩萨有四心能摄因能摄果。何等为四。

一者初发心。二者行道心。三者不退转心。四者一生补处心。

初发心为行道心作因缘。行道心为不退转心作因缘。

不退转心为一生补处心作因缘。

复次天子。当知初发心如种谷田中。行道心如谷子增长。不退转心如华果始成。补处心如花果有用。

又初发心如车匠集材。行道心如釿治材木。不退转心如安施材木。一生补处心如车成运致。

又初发心如月新生。行道心如月五日。不退转心如月十日。一生补处心如月十四日。如来智慧如月十五日。

又初发心能过声闻地。行道心能过辟支佛地。不退转心能过不定地。一生补处心安住定地。又初发心如学初章。行道心如学第二章。不退转心如能以章为用。一生补处心如通达深经。

又初发心从因生。行道心从智生。不退转心从断生。补处心从果生。又初发心因势力。行道心智势力。不退转心断势力。补处心果势力。

又初发心如病者求药。行道心如分别药。不退转心如病服药。补处心如病得差。又初发心法王家生。行道心学法王法。不退转心能具足学法王法。补处心学法王法能得自在

尔时大众中有天子名定光明主。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定光明主天子语文殊师利法王子言。何等是菩萨摩诃萨略道。以是略道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文殊师利言。天子。菩萨摩诃萨略道有二。以是略道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二。

一者方便。二者慧。

摄善法名为方便。分散诸法名为慧。

又方便名为随众生行。慧名不转一切法相。

方便名待应众生心。慧名不待一切法。

方便名和合诸法。慧名舍离诸法。

方便名起因缘。慧名灭因缘。

方便名知分别诸法。慧名不分别法性。

方便名庄严佛土。慧名庄严佛土无所分别。

方便名知众生诸根利钝。慧名不得众生。

方便名能至道场。慧名能得一切佛法。

天子。当知菩萨摩诃萨

复有二道。以是二道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二。一者助道。二者断道。助道者五波罗蜜。断道者般若波罗蜜。

复有二道。何等为二。一者有系道。二者无系道。有系道者五波罗蜜。无系道者般若波罗蜜。

复有二道。一者有量道。二者无量道。有量道者取相分别。无量道者不取相分别。

复有二道。一者智道。二者断道。智道者初地至七地。断道者八地至十地

尔时会中有菩萨名随智勇行。问文殊师利法王子言。何谓为菩萨义。何谓为菩萨智。文殊师利言。善男子。义名无用智名有用。何谓义名无用。

义是无为。无为法于法无用非用。

又义者非染相非离相。是义于法无用非用。

又义不增不减。于法无用非用。

天子何谓为智。智是忍道是心所用非无用。是故智名有用非无用。

智功归于断。是故智名有用非无用。

智名善知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是处非处。是故智名有用非无用。

复次天子。诸菩萨有十智。何等为十。

一者因智。二者果智。三者义智。四者方便智。

五者慧智。六者摄智。七者波罗蜜智。八者大悲智。

九者成就众生智。十者不着一切法智。

复次天子。诸菩萨有十发。何等为十。

一者身发。欲令众生身业清净故。

二者口发。欲令众生口业清净故。

三者意发。欲令众生意业清净故。

四者内发。一切内物不贪着故。

五者外发。欲令众生住正行故。

六者智发。具足佛智故。

七者慈发。念一切功德庄严故。

八者众生成熟发。守护智慧药故。

九者有为智发。具足定聚故。

十者无为智发。心不着三界故。

复次天子。诸菩萨有十行。何等为十。

一者波罗蜜行。二者摄行。三者慧行。

四者方便行。五者大悲行。六者求助慧法行。

七者求智法行。八者心清净行。

九者观诸谛行。十者一切所爱无贪着行。

复次天子。诸菩萨复有十思惟尽。何等为十。

一者思惟事尽。二者思惟受尽。三者思惟法尽。

四者思惟烦恼尽。五者思惟见尽。六者思惟邪尽。

七者思惟爱尽。八者思惟不着尽。

九者思惟结使尽。十者思惟着道场行尽。

复次天子。诸菩萨复有十治法。何等为十。

一者治悭贪心。雨布施雨故。二者治破戒心。三法清净故。

三者治嗔恚心。修行慈忍故。四者治懈怠心。求佛法无厌故。

五者治不善觉观心。得禅定解脱自在故。

六者治愚痴心。生助决定般若波罗蜜法故。

七者治诸烦恼心。生助道法故。八者治颠倒道心。修助四谛法故。

九者治心。时非时自在行故。十者治我。观无我法故。

复次天子。诸菩萨复有十善地。何等为十。

一者身善。离身三恶故。二者口善。离口四恶故。

三者意善。离心三恶故。四者内善。不着见身故。

五者外善。不着一切法故。六者不着助智善。不贪助道法故。

七者不自高善。思惟圣道性故。八者除身善。修集般若波罗蜜故。

九者离倒善。不诳一切众生故。十者不惜身命善。以大悲化众生故。

复次天子。诸菩萨贵随法行者能得菩提。非不贵随法行。

随法行者如说能行。不随法行者。但有言说。不能如所说行。

复次天子。诸菩萨

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行道。二者行断。

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身自修行善。二者教化众生。

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行智行。二者不行智行。

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善分别诸地。二者不分别地非地。

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知诸地过而能转进。二者善知具足从一地至一地。

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善知声闻辟支佛道。二者善知佛道不退转行。

尔时佛赞文殊师利法王子言。善哉善哉。汝能为诸菩萨摩诃萨说本业道诚如所说。

说是法时。十千菩萨得无生法忍。文殊师利法王子。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欢喜信受。

补阙圆满真言

唵 呼卢呼卢 社曳穆契娑诃
唵 呼卢呼卢 社曳穆契娑诃
唵 呼卢呼卢 社曳穆契娑诃

回 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千里远行:凡夫千里远行就是在六道里轮回,「千里」是表无量里,无始以来都在轮回。这一生做人,那一生做鬼,讲是讲六道,实际上是无量道。就是一个人道,对无量的道——穷人、富人、贵人、贱人、黑人、白人,各人的智慧财富是不是有无量的等级啊?一个等级就是一个国。

修行人这个「千里远行」,可以理解为阿罗汉的四圣谛、辟支佛的十二因缘、《大方广佛华严经》别教菩萨的无量法门、《妙法莲华经》的一心三藏、四十二分分真即佛,五十五位妙菩提路、六十个圣位等等这无量个修行法门,修行次第。所以这个「千里远行」,十法界森罗万相、生住异灭都叫「千里远行」,都是我们的心在动,心在起妙用。

用饷他国:「用饷」,作为支用。过去军队发工资叫发饷。「他国」,就是十法界,就是六道。对凡夫来讲就是六道轮回,作为一个用具一样用饷于六道,说明自己被动地随业轮转、酬业,不自在地受自己所造的种种善恶之业的果。那么既然「用饷他国」,他要不要把这个两个瓶口揭开呀?这是讲修行人是不是要破除人我执和法我执?把两个孔打开,就好像把这个空拿出来供养一样。是不是用自己的自性、智慧来成就自己,成就别人?所以开了以后,「他国」是不是就是到了佛土,了生脱死了?在这里我们要作这样的比方,这样的观照。

所以这里的「用饷他国」,对于修行人来讲,他已经明白了六识、第七识、第八识、第九识,对于我们整个的本来面目清楚明白了,这个时候「用饷他国」。瓶子一开的时候,哎呀,原来十法界就是一个东西啊!就是一个阿赖耶识啊!他已经证到了佛国。

识阴当知,亦复如是。

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如是虚空」,开孔之后,修行人已经得到了智慧,知道了识阴的法理法义。「非彼方来」,他这里执著的阿赖耶识就是虚空,但是虚空没有出现之前,这个世界上就是一个念,就是真空,但真空不空。所以它这个时候就在分析现在这个虚空就是阿赖耶识,从哪里来的?「非彼方来,非此方入」,「彼方」,比喻为真空,比喻为佛土;「此方」,可以说为我们自己的执著。也就是真心与妄心的问题。佛圣、凡夫是一个本体,有没有彼此啊?此方当下是不是彼方啊?

所以「非彼方来,非此方入」,就是要我们赶快从梦中醒来。只有从听《法华经》《楞严经》直接明心见性。「非彼方来」,佛性不是佛从他那里给我的,是不是我自己本有的?「非此方入」,也就是我们成佛不从修得,那不修能不能得啊?在我没有起心动念之前,我有没有这个阿赖耶识?有没有这个第七识?虽然有,没有起心动念,它能不能现前?不能现前。所以在这里也就是讲,「非彼方来」就是非自然,「非此方入」就是非因缘,要这样来观照。还可以这样解释:成佛了,既不是佛的心到了我心里来了,也不是我的心跑到佛的心里去了。我心就是佛心,佛心就是我心。

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我们想象这个瓶子里灌了虚空了,如果我带着瓶子从南京过来,那大家打个电话问问南京的朋友,看那里有没有少一瓶虚空?

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如果这个虚空是扬州的虚空,(在这里有一个字要改一下,「应见空出」应改为「应见空入」,)因为瓶子里真空,真空里面什么也没有啊,你把它一开的话,虚空是不是进来了?其实我们瓶子从这里拿到那里,是不是一个整体的空呢?

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现在整个尽虚空遍法界是不是就是阿赖耶识?无非是阿赖耶识的见分和相分。见分就是表无量的心法,相分就是表无量的色法。整个尽虚空遍法界是不是心色二法啊?识阴怎么虚妄的呢?我们在没有变现之前是一个无形无相的灵体,什么也没有,然后一下变出来了,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天人鬼畜,就像手掌一样,那么这个东西是生出来的吗?它当下是不是拳头啊?所以这个手掌是不是虚妄啊?你能叫手掌吗?能叫锤子吗?能叫剪子吗?这些东西当下都是拳头,而且这个锤子当下就是这个剪子。有没有哪一样不是哪一样东西啊?可是我们却把它当真了,这是不是叫虚妄啊?

「本非因缘」,如果没有这个拳头,有没有这个手掌啊?「非自然性」,那我现在既然已经形成了锤子、剪子、扫把等等,你不能讲它不是因缘。所以这里「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就是非因缘非不因缘,非自然非不自然。非因缘就是自然,非自然就是因缘。所以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可以显现自然,显现因缘。

这个识阴在五蕴里是属于什么妄想啊?叫颠倒妄想。怎么颠倒妄想呢?明明所有的万法都是一个念,自从有了识阴以后,真心跟妄心自己对立起来了。所以一切的颠倒是不是从识阴开始的?后来有了见分、相分,从此整个十法界被我们的无明妄想所浑浊、搅乱。明白一心三藏,在见道位就已经破除了识阴,就看你悟的程度深浅。最低保障线不落三恶道,最高保障上不封顶,一直到等觉菩萨。圆顿大法只愁悟,不愁证。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随喜转发,功德无量!
.fahua123.com
#佛教#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几个回合下来5一起看电影黑场时 要很自然的把手拿起来放在他的小肚子上 他根本没有心思再看电影了6给他分享零食 不要直接递到他手上 而是顺势递到他嘴边 用手喂他
  • 在大内存的加持下,热播好剧一网打尽,还能随心下载喜欢的软件,有趣又好玩~ 如果你也是高刷影视的粉丝,推荐拿下这款TCL Q10G电视哦~观影一绝,在家就能轻松享
  • 一,脑鸣多数是由于紧张压力等精神因素而引起的,属于功能性的疾病;耳鸣是指听觉器并未受到外界声刺激,而感觉到不正常的声音,听觉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二,脑鸣病人多数
  • 幼小、初中阶段开设“IB+港澳融创课程”高中则实行“国际+”课程模式,开设香港DSE、A-level和IBDP课程。 幼小、初中阶段开设“IB+港澳融创课程”
  • 只关注自己的每一个当下是否发挥到了极致,内心是否达到灵性的狂喜,是否开心快乐,大家明白了吗?只关注自己的每一个当下是否发挥到了极致,内心是否达到灵性的狂喜,是否
  • 这个时候,我已不关心胖与瘦了;也不各扫门前雪了,关心自己,还要祈福邻居们!不过为了配合自己摆pose耍帅,陈赫还霸占了女儿安安的气球来充当道具,虽然已经是两个孩
  • 再也不见我恢复了原来的样子,撤回了依赖,收回了温柔,放下了占有欲,先生呐,你再也不是我的心上人就算遗憾总好过泪流满面是我亲手把你推开的,也是我主动断了联系的但是
  • 本来今天坐在轻轨上衣服大衣又很重背的包也很重没吃早饭狂奔头晕想吐心情差到了极点 但是一个带着小孩的妈妈给另一个带着小孩的妈妈让了坐 后来两个妈妈对着坐 两个小婴
  • 七、不要花时间,去猜别人的想法,这不重要。对待很多事情,心里有底就可以了,千万不要乱讲,尤其是别人的隐私,尤其是上司的隐私,更不可以多说一句话。
  • 世间青山灼灼星光查查,春风翩翩晚风渐渐,也抵不过你眉目间的星辰点点就像我喜欢你,长得像你的不行,脾气像你不行,不是你就都不行你一出现我就垮掉,心扑通扑通乱跳路上
  • 所谓受用土,指的是诸佛为令地上菩萨受大法乐进修胜行,于是依诸菩萨业力作增上缘,现其净土,其土与众生同处。此经清楚道出 :「 诵持大悲神咒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
  • ☯生肖鼠 【刑太岁】刑即为刑伤刑‬罚,小心‬官司、小人、罚款、自己的专业失手、自己或亲人健康‬问题。 ☯生肖兔 【值太岁】即本‬命年,表示‬该年运程有阻滞‬,心
  • 11月今晚收到加滑传来的图片,是她跟阿姨的花店现在的样子好喜欢,虽然之前就有听她讲关于这个花店的“开始”可当看到这间花房里装满鲜花,看到花店真的要开了,还是觉得
  • 半夏后来确实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成了爸爸眼中的“款儿姐”赵丽颖也演出了90年代决绝果断的大姐大气质。老爸又娶了后妈,半夏在艰难的环境下,倔犟生长,磨炼了坚强的意志
  • 柏鹭觉得,提出分手只是这个注视自己时眼里有星星的人在闹脾气罢了,不过这次的冷静期不知为什么有些长。但宝玉想不到这些,他只是富贵家少年,满心里只是要逞意快心。
  • ⑷老年性耳聋:是人体老化过程中,听觉器官发生退行性变所致,所以经常发现老年人的听力不如年轻人好。⑴耵聍栓塞:耵聍阻塞了外耳道,妨碍声音的传导,引起听力下降。
  • 换了个壁纸 明天立冬 明天是居家的第四周 每天都在 重建健康积极的心态 和 焦虑 这两种状态中切换 挺疯的 院门口的铁皮封了两道 比20年初还多了一道 有点哭笑
  • ​并且龙丹妮懂她,就对她没有任何的拘束,李宇春当然会选择一个工作环境相对轻松的地方,又可以让自己大展歌喉,所以她们才强强联手。​后来他们又都成为了《中国好声音》
  • 我始终如一~13自己种猫草成功,也不知道小满乐不乐意吃~14VR眼镜太大,小朋友体验的时候需要一只手托着,可可爱爱的。#拾壹杂记# 头一次朋友圈比微博照片多 但
  • 《“我作案从不留下活口”透视法子英泯灭人性、丧心病狂的一生|法子英|劳荣枝|绑架》“我作案从不留下活口”透视法子英泯灭人性、丧心病狂的一生,法子英的辩护律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