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真集
养真集:[生、老、病、死]

人生
人生者太極也。太極動而生陽為火,火者神也;靜而生陰為水,水者精也。神火精水妙合而凝,在兩腎之間,為元氣之根。夫吾人未生以前,氣稟之清濁從天所賦,人不得而與焉;既生以後,人之邪正由人自造,天不得而司之。天地生人,上智固少,下愚亦少,惟中人最多。中人能自強,與上智不二;中人若自棄,與下愚何殊?

夫人只知我是父母之所生,不知我與父母與天地皆道之所生也。是故君子必求得道而後無愧於天地,無忝於父母。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非止在春秋之人,亦在今世之人,亦在後世之人。

一人生來有一身,一身皆有一真人。真人靈妙通天地,真人清靜無埃塵,真人自古不增減,真人從來莫死生。但能養得真人就,勝如貧子獲萬金。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存之者成聖成賢,去之者為禽為獸。是去之時即變為禽獸,不待死後與來生也。

夫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是也。不止謂之「行」,一時稍止,不可謂之「行」矣!夫人有五常,仁、義、理、智、信也。不變謂之「常」,一念稍變,不可謂之「常」矣!是五行也,是五常也,具於人身之中則為五臟,心、肝、脾、肺、腎是也。五臟也者,生人之大本也。傷此大本則不能以有生。是故明醫治之,必先調和五臟。發於日用之際,則為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是也。五倫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廢此達道則不可以為人。是故先王教人先明五倫之理,而今世人有墮肢體去人倫以求道者,彼為不知其非也,世人驚以為貴而尊奉之,此亦不知其非也。

●老
人皆曰:人上六十,一年老如一年;人上七十,一月老如一月;人上八十,一日老如一日。予今八十有餘,將如之何?自今以後多活一日,是上天假我之一日也,敢虛度乎?今縱得道,已是遲了,豈容再遲?昔有三個老者言及無常,有一老人曰:今年酒席筵前會,不知來年又少誰?又有一老者曰:你說的遠了。今晚脫下鞋和襪,不知明年穿不穿?又一老者曰:你說的還遠了,這口氣既然出去,不知進來不進來?智者不失時,勇者不再計。今日知道今日就該下手;此時得知,此時就是下手之時。若曰今日不暇,姑待異日,只恐你要做時,卻又做不迭了。

人有三寶,曰精曰氣曰神。老來之精惟恐竭,精竭則死;老來之氣惟恐洩,氣洩則死;老來之神惟恐離,神離則死。精何以不竭?必也遠色乎!氣何以不洩?必也寡言乎!神何以不離?必也無欲乎!神不可以強留,心息相依則神自留矣!氣不可以輕洩,忘言守中則氣不洩矣!精不可以漏失,還精補腦則精不漏矣!

或問:人老血氣既衰,如何可補?曰:慎語言可以補肺;節飲食可以補脾;絕思慮可以補心;去嗔怒可以補肝;斷淫欲可以補腎。請益,曰:不患不補,惟補而又損。我故嘗曰:百日補之不見其有餘,一旦損之遂覺其不足。視彼草木,其葉蓁蓁,秋後落葉,生理歸根,歸根不死,來春復生。由是觀之:生生不已,天之道也;各歸其跟,物之裡也。知其理不悖其道者,其惟真人乎!故真人之息以踵,踵猶根也,三冬歸根之時宜敬養之。


病何由而生也?皆因妄想而生煩惱,煩惱既生則傷其心,心傷則不能養脾,故不嗜食,脾虛則肺氣必虧,故至發嗽,嗽作則水氣竭絕,故木氣不充,髮焦筋痿,五臟傳遍而死矣!

人當妄想萌動之時,即疾病發生之時也。今人不察,必待疼痛著身纔謂有病,而不知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來漸矣!人之一身外有六淫,風寒署濕燥火是也;內有七情,喜怒哀樂憂恐驚是也。因七情而病者,為內傷而成不足之症;因六淫而病者,為外感而成有餘之病。不足宜補,有餘宜瀉。

後天有形之血氣受傷而病者,藥石針灸可以治之;先天無形之精神內損而病者,非反觀靜養不能癒也。十大名醫治人身病,三教聖人治人心病。

親朋有病皆知去看,自己有病卻不知自看。若知自看,內觀無心,外觀無身,身心既無,受病者是誰?不病者是誰?見得分明,自然無事。常想病時則塵情漸減,常防死日則道心自生。

昔子元有心病,遇一高僧謂之曰:「貴恙起於煩惱,煩惱生於妄想。夫妄想有三:或追憶數十年榮枯恩怨及種種閒情,此是過去妄想也;或事到眼前可以順應,卻強生意見,猶豫不決,此是現在妄想也;或其日後富貴如願,或望子孫及時登榮,與夫不可必成、不可必得之事,此是現在妄想也。三者妄想忽生忽滅,禪家謂之『幻心』;能照見是妄,遂即消滅,禪家謂之『覺心』。故曰:不患念起,唯恐覺遲,念起是病,不續是藥。」

又曰:「貴恙亦是水火不交,凡溺愛佳冶而作色荒,此是外感之欲;或是夜思佳冶而成夢遺,此是內生之欲。二者染著耗散元精,若能斷之則腎水自然滋生,可以上交於心。至於思索文字,忘其寢食,謂之『理障』;經營職業,不憚劬勞,謂之『事障』。二者雖非人欲,亦損性靈,若能緩之則心火不致上炎,可以下交於腎。故根塵不相緣,根無所偶,反流歸一,六用不行。」子元如其言,獨處一室,掃空萬緣,坐至月餘,心疾如失。

自家有病自家知。既知,須要早時醫;倘若忌醫終諱病,無常臨到悔追遲。


人當血氣強壯之時,馳志六慾,無所不為,及至血氣受傷,百病生焉,死期將至,縱有滿堂兒女也替不得,無數金銀也買不得,至死方悔遲了。誰不怕死?當怕之於未死之先,若待將死之時而怕病,則病難治矣!

試看天下之物有重於性命者乎?試思天下之事有大於生死者乎?人莫不好生,但不好長生之道;人莫不惡死,但不惡取死之事。人在世上事事相續,必死而後已。直等到臨死,有甚方法可躲得?不如及早回心,將種種塵緣一齊放下,做個長生出世之人,不亦善乎?

或問:「塵緣纏繞日久年深,一且就要放下,不亦難乎?」曰:「只是你不肯放下,所以說難;設若你死還有不放下的麼?今雖未死,權當已死,一齊放下有何不妙?」

又問:「放下個甚麼?」曰:「放下四大五蘊情識種子。」真修行人恰似大死一番,大死人也無世界纏繞,也無玄妙道理,如此大休歇方為了當。「朝聞道夕死可矣!」:此吾夫子交人急切之語,蓋謂上士聞道,了生死於片晌之間也。

毗舍离之子惨死的因缘

佛陀时代,有一位名为毗舍离的妇人,不仅智慧出众且具贤德,又十分敬信佛法,常恭请佛陀及其弟子来家中供养。当时的国王──波斯匿王,非常赏识她的贤明与智慧,因此以兄妹之名相称。毗舍离生了三十二个儿子,个个相貌端正庄严、挺拔勇健,超绝群伦,所娶妻子皆是国中豪门贤俊的女儿,全国人因此对他们非常敬畏。

一天,毗舍离的小儿子骑着大象出门游玩,在护城河的桥上,正巧遇到宰相的儿子从城外回来,两人互不相让。这时毗舍离的儿子瞋心大发,自恃豪健有力,即捉起宰相的儿子,连人带车地丢进护城河中,摔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宰相见到儿子被欺负,既生气又懊恼,但因为对方是皇亲国戚又身强力壮,所以敢怒不敢言,于是便暗自思惟了一个借刀杀人的毒计。

宰相知道毗舍离的儿子们,善于骑术,便用七宝做成三十二条上好的马鞭,并将纯钢制成的软剑暗藏在皮鞭中,然后亲自送到毗舍离家中,对三十二人说:你们英勇善战,身形威武,普通的皮鞭配不上你们。我特别为你们订做这些上好皮鞭,以匹配你们的身份。毗舍离的每一个儿子看了都爱不释手,从此鞭不离身。

当时国家法律规定,晋见国王时不可以携带武器。宰相见献鞭之计已得逞,就在国王面前进谗言:「毗舍离的三十二个儿子想要谋反!」但国王不相信。一天宰相又对国王说:「这三十二人真的想图谋造反,他们都随身携带武器并藏在皮鞭内,而且他们个个身强力壮,勇猛无比,一人可抵千人,如果谋反,后果不堪设想!」国王这次相信了宰相的谗言,于是对三十二子说:「你们的皮鞭非常庄严,可以借我欣赏吗?」不知情的三十二子献上皮鞭之后,就此惹上杀身之祸!国王一看,果然鞭内暗藏武器。于是一日,在宫中置妥了杀人力士,便一一地将三十二子召集入宫。可怜的三十二子,就这样含冤莫白地丧身失命。

三十二子被杀之后,国王将三十二子的头颅砍下并包裹好,派人送到毗舍离家中。当天,毗舍离正准备供养佛陀及其弟子们,并不知道儿子们已遇害的消息;使者走后,毗舍离以为是国王送来的供僧之礼,正准备开启,此时世尊却说:「毗舍离,你先不要打开,待供养完再看吧!」供养结束,佛陀便为毗舍离开示法要,说道:「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假合之物,本是无常、苦、空,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人生就像在火宅当中,受种种恩爱离别、烦恼无明层层纠葛之苦,世间的情爱没什么可值得留恋的,有智慧的人当急舍离。」毗舍离闻佛说法豁然开悟,即证得阿那含果。世尊离去以后,毗舍离打开盒子,看见盒中竟是三十二个儿子的头颅,由于她心中已无爱欲的情念,所以并不悲恼,只是以平静的语气叹道:「人生有生就有死,只是人们不能觉悟无常的道理,所以恩爱不能断,始终沉沦于轮回中。其实何苦如此呢?」但三十二人妻子的亲族听闻此事非常愤怒,于是集合军队欲讨伐暴虐无道的国王,为三十二子报仇,国王知道后,害怕地逃至精舍请求佛陀保护。阿难尊者得知此事,于是长跪合掌,请示世尊,以何因缘,国王会杀害毗舍离的三十二个儿子?世尊回答:「这不只是在今生才发生的事,久远劫以来一直都是如此,我现在为你说明缘由,你要铭记在心。」佛陀告诉阿难,久远劫以前,有三十二人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共同偷了一头牛,并牵着牛来到一个贫穷老妇人的住所,要求在她家杀牛并烹煮。老妇人不但没有加以劝阻,而且高兴地为他们准备杀牛及烹煮的器具。此时,牛突然跪下求饶,但众人已被贪欲蒙敝了良知,根本无丝毫怜悯之心。牛在将死之前发下毒愿:「你们今日杀了我,未来我生生世世都要报这个仇!」众人杀了牛,烹煮后与老妇人一起恣意享用,老妇人并高兴地称赞道:「比起过去曾来过我这里的人,你们可算是对我最好的!」当时的牛,就是今日的波斯匿王;那时偷牛的人,就是今日毗舍离的三十二个儿子;老妇人就是现在的毗舍离。因为这个因缘,在五百世中,三十二人常为今日的波斯匿王所杀;而毗舍离由于当时欢喜帮助杀牛的缘故,在五百世中,常为三十二人的母亲,饱尝儿子被杀的甚深痛苦。但毗舍离今生值遇佛陀住世,因其常行供养、听经闻法的功德,而证得道果,所以现在不再受此苦恼。

阿难合掌再问佛陀:「这三十二人又因何因缘而能得大富贵,豪健勇壮?」佛告诉阿难:在过去迦叶佛时代,有一老妇人,家中非常富有又敬信三宝,时常广修种种供养。一日,她带着上好的香油,准备涂饰佛塔,途中遇到三十二个人,于是请他们帮忙共同前去涂佛塔,修无上福报,三十二人闻言即欢喜同去。涂塔供养完毕,三十二个人为感恩老妇人让他们修此大福德,便与老妇人齐心发愿生生世世,生在富贵尊荣之家,常为母子,而且同值佛世,闻法证道果。所以在五百世中,皆一直生在尊贵之家为母子。当时的老妇人,即今的毗舍离;三十二人,就是今日的三十二个儿子。

在场的人聆听完世尊开示,皆更加肯定因果的道理,也对世尊所说的法,欢喜奉行无有违背。

省思

经云:「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缘果报之理,是天地间不变的真理,纵经苍海桑田、物换星移,此理依旧是昭然若揭。所谓「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若能在因地修一切善,未来自然得善果,一切就是水到渠成。能依因果之理而行,人生步步都是踏实、光明!

送您二个小故事,蕴含人生大智慧
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千百年来,中国人都相信善恶有报的理,明白上天无时无刻不在监察着人间善恶,包括我们每个人的一思一念,而报应往往如影随形,有人因一念的诚善,暗中蒙神赐福;有人因一念的邪恶,明显遭天谴罚。其实,善恶只在人的心念之间,而结果却是大相径庭。有人以为自己做事非常隐秘,干坏事也无人知晓,其实到头来欺骗的只是自己,因为“举头三尺有神明”,欺得了人,欺不了天,谁都难逃报应。古籍中记载因果的故事很多,我们还是再来讲几个善恶各有报的故事,希望对于今天已经不太相信无形生命的人能有所启示和警醒。

先讲一个拾金不昧,积善余庆的故事。
明代嘉靖年间,江苏吴江县有一个人叫施复,夫妻俩开两张绸机,靠养蚕织绸为生。一天施复卖绸回来,途中拾到一个小小银子包儿,约有六两多重,他想:此银若是小本生意人丢的,全家将无法度日,甚至会家破人亡。于是他在原地等候失主来找,忍着饥饿等了半日,才见到失主匆忙来寻,原来是一位年轻人失落的。施复问清楚后就将银子归还给他。那人非常感谢,要拿一半银子酬谢,施复不肯,又要给施复买果子,请他去吃饭,施复一一谢绝后没留姓名就走了。施复回到家,把这事告诉妻子,妻子说:“做得好。”夫妇二人不以拾银为喜,反以还银为安。

此后,施复每年养蚕,大有利息。有一年养蚕时,施复买不到桑叶,就和镇上十来家一起乘船过湖去买。天已傍晚,来不及过湖,就把船移进一小港泊住。施复上岸去讨火种时却碰巧来到当年丢银子的那人家,他叫朱恩,两人相见甚欢。施复说:“因缺了桑叶,要往洞庭山去买。”朱恩说:“我园上桑树不曾增一棵两棵,如今不但够了自家,还余下许多,正好够老哥之用。这桑叶却象为老哥而生,可不是个定数?”施复道:“就如你我相会,也是个定数。”二人又结为兄弟,并且两家又联了姻事。朱恩夫妇准备好的菜肴来款待恩人,又要杀鸡,施复道:“这菜饭我已非常感谢了,何必杀生!”连忙制止朱恩夫妇。朱恩取下一扇板门,用凳子支了个铺给施复。夜间,鸡忽然大叫起来,施复起身急忙出来看鸡,就在这时,只听得一声巨响,不知什么东西砸在铺上。朱恩忙过来一看,有根车轴从上边掉下来,把那扇门板打得粉碎,凳子都跌倒了。大惊说:“原来是哥哥不让杀鸡,鸡来报恩,救了你的性命。”第二天,朱恩带上桑叶用船送施复回家,后来得知头天过湖买桑叶的人遇风浪翻了船,十来个人都遇难了。施复向朱恩说:“若非贤弟相留,我此时也在劫难逃。”朱恩道:“这都是大哥平日好善之报,与我何干!”

施复夫妇从此更加乐善好施,凡自己能做到的好事,尽力去做。不上十年,就有数千金家业,富冠一镇,后来更是子孙满堂且贤孝。施复在一连串的“巧合”中,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意思是说:一个人多做好事,多积阴德,就算有些不顺利的事情,也会逢凶化吉,慢慢好起来。不仅如此,还会给后世子孙带来很多吉庆。

再来讲个行恶减禄,迁善消灾的故事。

明代嘉靖年间,江苏如皋县的陈钧,任职于安徽望江县县学里的教谕。他在三十九岁这年六月十一日的晚上,梦中来到了如皋县城南门外的地藏王庙,庙中有位黑衣的官吏,引导他进入大殿。他看到殿上香烟缭绕,遮雨的走廊上差役森然罗列。

陈钧俯伏于台阶下,忽听一尊菩萨向他宣告说:“你家历代忠厚,尤其你的母亲贞节清净,孝顺父母,敬神礼佛。由此善行,本来庇荫你可以考上贡士,命中还有一次科甲及第的机会。但是因你平生作恶多端,毫无善行,早已被神明削去。你四十岁以后,就会慢慢承受你所造的罪报。最不可原谅的是:不久前,有人送你善书,你既不敬信,又将托你转送的书,隐匿不送。从而阻止他人为善之路,其罪尤重。你将在八月暴亡,无法免罪!”陈钧大惊,立刻醒来。回想自己去年参加金陵的乡试时,有位安徽宣城县教谕黄荣曾的儿子,曾经送他一部善书,托他转送给同寓所的二位考生。由于考期迫近,来不及转送,就带回望江放在书箱里,早已忘了这回事。现在想起,已无可奈何。但梦中之事,又疑幻似真,不敢确信,为此心中疑信参半。八月十六日早上,陈钧忽然四肢发冷,心神昏乱,汗如雨下,昏迷中,终于确信以前的梦境非假。

陈钧于是转念想到:自己罪恶虽重,悔改或许可以免祸,就这么一想,心里顿觉得清爽许多。便努力持笔写了一通疏文,痛切自责;发誓痛改前非;并立愿散发有关因果报应等善书,请神明共鉴。当晚梦见一尊神明,引导他来到一座大宫殿前。门外的神明侍者入内代为转达悔过之意,过了一会出来,让他回去,好象是可以逃过死罪,并吩咐他:“所发的愿要坚定,慎重实行,不要怠忽!”陈钧第二天早晨起来,精神爽快,病体渐渐痊愈。此后便努力向周围人劝善,传播善书并向人讲述因果之理。

其实,人的善恶,不止见之于行为、闻之于言语,即使在念起念灭之际,善恶果报也黑白有别、泾渭分明。受欺骗的人啊,不会因为你的不信神,就可以摆脱善恶有报法理的制约。只有坚守我们内心的良知善念,才能给自己的未来开创光明和希望。 https://t.cn/Riwv1WO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条全是关于地名的冷冷冷冷冷冷冷知识的合集。 1.浙江丽水的丽,不读lì,读lí。 2.浙江台州、天台的台,不读tái,读tāi。 3.浙江嵊州的嵊,读音
  • “人间草木”的背后,原来是代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被赋予生命大爱的草木人间!”穿梭在汪先生的文字之间,时时刻刻都会为其字里行间的宁静与真诚所撼动。
  • 若是反应的人多的话,我将在新的微博出下载国际服的教程。而张杰在这次的五五开黑节中,也是王者荣耀官方的守护大使,其代表的就是守护玩家们的段位星星。
  • 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
  • 经过一场疫情,你会珍惜所有,爱更会显得弥足珍贵,人活在世就是一刹那,要,珍惜当下,拥没拥有的,我都会倾尽全能,活着健康就好,吃什么穿什么,争什么,夺什么,对我都
  • 你离开学校,脱下你的学生气,沉迷过的偶像一个个消失,身边的朋友一个个远离,建立一个不喜欢的交际圈,在现实和梦想的交际中逐渐消失存在感。你离开学校,脱下你的学生气
  • @于朦胧 我在#明星势力榜#内地榜上为你加油啦,你是我今生唯一的执著哦。“这就是我的人生。
  • #HOBONICHI 百人一首#  YURI桑说「HOBONICHI 百人一首」 札96 插图:和田Radio 入道前太政大臣 花さそふ  あらしの庭の 
  • 对于这次合体,你一直是很开心的状态,你想要做得好的样子我们都能看到,团综里面你会热心的帮助每一位成员,拍摄花絮里面你会照顾新成员,跟他们讲拍摄技巧,你真的有做好
  • 【天哥♛报天气】诸君早安!这是来自地球村天哥的问候………… 千里回援大鲁中 坐观风云净待变 今天是八月二十七号 柒月初玖 星 期 四 今儿个大淄博乃至
  • 在灵山主峰下面有一系列的小山,妙峰山、鹫峰、凤凰岭就是这样的小山,更小一点的类似阳台山,这些小一点的山拱卫在北京的西面。大约是在清代,妙峰山的香火变得很盛,众多
  • 要图图→@私人美图库丫 她主页置顶[耶]有些人不是不爱你而是他爱你的方式并不是你想要的有些人根本不爱你但恰好他们表达情感的方式让你深深感觉到被爱有些人的爱是无
  • 想明了别人世界,或是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的世界,都是一种奢求,而每个人最应该做的,恰恰是用尽所有的智慧与诚恳去认识自己的世界。每一个人,都路过这个世界,人海茫茫里都
  • #轻氧轻燕白藜芦醇合伙人沈梦清[超话]# 在轻‮创氧‬业优势②​‎ ͏ 老板大财‮德靠‬,喜欢轻氧有很多原‮,因‬喜欢产‮的品‬,喜欢‮牌品‬文化的,喜欢产品‮
  • 正如前面所言,对自己的执著叫我相;对他人的执著叫人相,如“这是我们佛学院的人”“我们都是四川人”“人类应该怎么生存”;对众生的执著称为众生相,如“三千大千世界有
  • 从三秋金桂十里桃花的地方走到北京,从莼羹鲈鱼变成葱韭豆汁,的确是沙漠+苦寒了[允悲][允悲]等我老了,一定要搬广州或者成都来住(吃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
  • #李现 2020清香营业# lx#李现代言康师傅茉莉品牌# ✨ 见山是深情伟岸,✨ 见海是热情澎湃,✨ 见花见草信他们皆有故事,✨ 唯独见了你,✨ 山川沉默,
  • 说好不收钱,任何人的都不收。她一个二婚的朋友准备请要好的朋友小范围吃个饭,算是低调成婚了。
  • [打call]汉堡王开店申请在线咨询费用了解:现在许多发展的好的县城,人民的消费水平和其他地级城市相差无几,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品质高知名度的产品,而且县城里同行相
  • 平——调理头皮代谢平衡、水油平衡、pH 值平衡,还原秀发健康生长环境, 养一一蕴含的天然淘米水配方,富含大量微量✨ 元素,激发新生潜能,滋养柔顺秀发,使其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