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下跪一小时,儿子发朋友圈炫耀:跪着的父母,养不出站着的孩子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了一个照片:为了劝任性的孩子上学,一位妈妈跪在孩子面前;

而孩子却坐在椅子上,翘着脚,十分悠闲地玩着手机,一点也没有把母亲这一副模样放在眼里。

最重要的是,孩子不仅不理妈妈,还拍照发朋友圈,配文:“开心每一天”。

为了劝孩子上学,这位妈妈已无奈至极,才会有如此举动。

同样的,之前新闻还曾报道过,一位82岁的妈妈为了得到“赡养费”,把48岁的儿子告上法庭的事。

她的儿子是海归硕士,从小是传说中的“别人家孩子”。可回国后,一直不肯工作,天天窝在家里,白天睡觉,晚上玩游戏,多年都靠老妈给一点生活费苟活。

这位妈妈只好把儿子告上法庭,让他出赡养费,以此逼迫他工作。但找了律师后却发现,就算胜诉,儿子要是依然不肯工作,法院也没办法。

只好懊悔不已,觉得自己教育不对,从小都顺着他……

这些案例,其实都反应了父母养育上的一个巨大失误:没有基本的边界和权威。

没有边界和权威的爱
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比如孩子说:“妈妈,你给我买......” 妈妈不买,孩子会躺在地上大哭大闹;

有边界感和权威的妈妈,会清晰告诉孩子:这件东西没有在计划要购买的清单内,妈妈是不买的,你任性哭闹无用。

这样孩子就知道了:你有边界,这是你的边界。

健康的个人边界是清晰的、为自我建立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且仅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而一味顺从孩子的父母,一直在满足孩子的需要,没有规则和边界,这同样会让孩子失去探索人际关系中边界的能力,失去为自己负责的能力。

当父母不设边界、没有规则的时候,孩子内心是恐慌的,就像在一个荒野中奔跑,找不到方向,他在社交中是无序的。

表面上,它保护了孩子的需要满足、情绪的稳定,实际上,却伤害了孩子认知人际关系中的界限的能力。

反之,从父母这里学到边界的孩子,会用各种方式去探索其他人的边界,慢慢从家庭延展到社交,发展出他适应人际关系和感知情绪的能力。恰当的规则和界限,会支持孩子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需要。

与边界同样重要的是,权威。

心理学家皮亚杰总结出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

6-8岁的孩子便进入到他律阶段即权威阶段,开始接受外部规则;

12-14岁的孩子开始发展为在权威关系中争取平等和互惠,并在这些规则中不断思考、探究、推理,建立内部认知和身份认同。

从小被父母一味满足的孩子,只有一个中心:我自己,在他与父母互动的过程中,自己的要求、想法是最重要的,“我” 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法则。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依然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蔑视权威,不守规则。

心理学上,在生命发展的初期,需求的满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婴儿在有需要的时候,会哭泣、会表达不满。

然后养育者予以满足,父母就像镜子一样,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照见自己,知道: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从而形成安全感和价值感;

而随着孩子长大,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对“需求”的回应和满足带来的安全感和价值感,还需要发展孩子健康的自尊、独立品格、人际交往能力等。

这些品质的发展,都需要父母逐步放手,树立权威、清晰地界定规则,并不断地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

做权威的父母

通常,没有权威,一味顺从孩子的父母,一方面是“害怕亏待了孩子”,怕给予孩子的是不够的,于是不断补偿,不断给予... ...

这种“不断的补偿” ,其实来自于父母自身的未满足的期待、未满足的爱,因为父母没有得到过,有了孩子,便把这种对于“不够”的假设投射在孩子身上,孩子变成了那个“未满足的自己”,父母所做的,是在填补内心的匮乏感。

另一方面,是父母内心过度焦虑。担心孩子没有独立,会受伤,担心孩子出错,这种担心的背后是焦虑。

为了避免担心的事情发生,父母无法放手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无法让孩子自己去承担责任,孩子变成了只会依靠“要”来满足需求的人,只懂得依赖和索取。

那么,怎么做才能成为“权威型”父母?

1.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树立权威感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鲍姆令德(D.Baumrind)曾经进行了长达10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实验研究,研究将家庭中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溺爱型、忽视型、专制型。

实验结论证明:权威型的父母对孩子的培养和发展是最有力的。

心理学家发现,父母的权威感来源主要有4个成分——

权威定向(在家庭中做决定)
知识定向(知识和学识)
身份定向(父母的身份)
以及行为定向(惩罚)

且这几个成份在儿童认知中的重要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显著的变化。

5岁的儿童对权威的认知(服从)主要出于行为定向(害怕惩罚),以及身份定向(对方是大人的身份)的考虑;

而10-13岁的儿童对权威的服从则主要从知识定向的角度来出发。

父母需要有意识地根据孩子年龄,运用不同的方式建立自己的“权威感”——成为孩子信服的人,从而成为可以引领、影响孩子的人。

2.给予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机会

很多父母为了避免孩子走弯路,犯错误,恨不得把孩子绑在身上,才不焦虑。

《特别狠心特别爱》的作者说:“孩子在社会上扎根难,不能全怪社会竞争残酷。想一想,自己这双推动摇篮的手,有没有点燃孩子生命深处的技能与素质?”

在家庭中,父母给孩子更多的发展自己和独立的机会,至关重要。比如——

父母是孩子互动的对象:也就是为人父母需要跟孩子交流、沟通、回应他的需要;

父母是孩子直接的教导者:需要给他很多直接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比如如何穿衣戴帽、如何自我照顾、如何讲究餐桌礼仪、如何照顾他人感受、如何服务他人等等。

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资源和试错的机会:父母为孩子提供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同时允许孩子独立承担可以承担的责任,允许孩子拥有试错的机会。

3.敢于表达自己的界限和情绪需求

父母无法在孩子面前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使得孩子没有了解父母的机会,父母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看看是否是自身过于焦虑;

其次,敢于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比如告诉孩子:“你这样做,我感到很担忧”、“你这样做,我很愤怒”;

当父母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才会开始了解:父母也是有界限的、父母也是有情绪的,父母也是有需要的。这样的父母在孩子心中,才会有权威感。

同时,父母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评估,哪些是可以满足孩子的,哪些是不能满足孩子的,可以去清晰地界定规则,明确界限。必要时,温和而坚定地表达拒绝。

妈妈下跪一小时,儿子发朋友圈炫耀:跪着的父母,养不出站着的孩子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了一个照片:为了劝任性的孩子上学,一位妈妈跪在孩子面前;

而孩子却坐在椅子上,翘着脚,十分悠闲地玩着手机,一点也没有把母亲这一副模样放在眼里。

最重要的是,孩子不仅不理妈妈,还拍照发朋友圈,配文:“开心每一天”。

为了劝孩子上学,这位妈妈已无奈至极,才会有如此举动。

同样的,之前新闻还曾报道过,一位82岁的妈妈为了得到“赡养费”,把48岁的儿子告上法庭的事。

她的儿子是海归硕士,从小是传说中的“别人家孩子”。可回国后,一直不肯工作,天天窝在家里,白天睡觉,晚上玩游戏,多年都靠老妈给一点生活费苟活。

这位妈妈只好把儿子告上法庭,让他出赡养费,以此逼迫他工作。但找了律师后却发现,就算胜诉,儿子要是依然不肯工作,法院也没办法。

只好懊悔不已,觉得自己教育不对,从小都顺着他……

这些案例,其实都反应了父母养育上的一个巨大失误:没有基本的边界和权威。

没有边界和权威的爱
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比如孩子说:“妈妈,你给我买......” 妈妈不买,孩子会躺在地上大哭大闹;

有边界感和权威的妈妈,会清晰告诉孩子:这件东西没有在计划要购买的清单内,妈妈是不买的,你任性哭闹无用。

这样孩子就知道了:你有边界,这是你的边界。

健康的个人边界是清晰的、为自我建立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且仅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而一味顺从孩子的父母,一直在满足孩子的需要,没有规则和边界,这同样会让孩子失去探索人际关系中边界的能力,失去为自己负责的能力。

当父母不设边界、没有规则的时候,孩子内心是恐慌的,就像在一个荒野中奔跑,找不到方向,他在社交中是无序的。

表面上,它保护了孩子的需要满足、情绪的稳定,实际上,却伤害了孩子认知人际关系中的界限的能力。

反之,从父母这里学到边界的孩子,会用各种方式去探索其他人的边界,慢慢从家庭延展到社交,发展出他适应人际关系和感知情绪的能力。恰当的规则和界限,会支持孩子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需要。

与边界同样重要的是,权威。

心理学家皮亚杰总结出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

6-8岁的孩子便进入到他律阶段即权威阶段,开始接受外部规则;

12-14岁的孩子开始发展为在权威关系中争取平等和互惠,并在这些规则中不断思考、探究、推理,建立内部认知和身份认同。

从小被父母一味满足的孩子,只有一个中心:我自己,在他与父母互动的过程中,自己的要求、想法是最重要的,“我” 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法则。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依然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蔑视权威,不守规则。

心理学上,在生命发展的初期,需求的满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婴儿在有需要的时候,会哭泣、会表达不满。

然后养育者予以满足,父母就像镜子一样,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照见自己,知道: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从而形成安全感和价值感;

而随着孩子长大,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对“需求”的回应和满足带来的安全感和价值感,还需要发展孩子健康的自尊、独立品格、人际交往能力等。

这些品质的发展,都需要父母逐步放手,树立权威、清晰地界定规则,并不断地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

做权威的父母

通常,没有权威,一味顺从孩子的父母,一方面是“害怕亏待了孩子”,怕给予孩子的是不够的,于是不断补偿,不断给予... ...

这种“不断的补偿” ,其实来自于父母自身的未满足的期待、未满足的爱,因为父母没有得到过,有了孩子,便把这种对于“不够”的假设投射在孩子身上,孩子变成了那个“未满足的自己”,父母所做的,是在填补内心的匮乏感。

另一方面,是父母内心过度焦虑。担心孩子没有独立,会受伤,担心孩子出错,这种担心的背后是焦虑。

为了避免担心的事情发生,父母无法放手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无法让孩子自己去承担责任,孩子变成了只会依靠“要”来满足需求的人,只懂得依赖和索取。

那么,怎么做才能成为“权威型”父母?

1.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树立权威感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鲍姆令德(D.Baumrind)曾经进行了长达10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实验研究,研究将家庭中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溺爱型、忽视型、专制型。

实验结论证明:权威型的父母对孩子的培养和发展是最有力的。

心理学家发现,父母的权威感来源主要有4个成分——

权威定向(在家庭中做决定)
知识定向(知识和学识)
身份定向(父母的身份)
以及行为定向(惩罚)

且这几个成份在儿童认知中的重要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显著的变化。

5岁的儿童对权威的认知(服从)主要出于行为定向(害怕惩罚),以及身份定向(对方是大人的身份)的考虑;

而10-13岁的儿童对权威的服从则主要从知识定向的角度来出发。

父母需要有意识地根据孩子年龄,运用不同的方式建立自己的“权威感”——成为孩子信服的人,从而成为可以引领、影响孩子的人。

2.给予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机会

很多父母为了避免孩子走弯路,犯错误,恨不得把孩子绑在身上,才不焦虑。

《特别狠心特别爱》的作者说:“孩子在社会上扎根难,不能全怪社会竞争残酷。想一想,自己这双推动摇篮的手,有没有点燃孩子生命深处的技能与素质?”

在家庭中,父母给孩子更多的发展自己和独立的机会,至关重要。比如——

父母是孩子互动的对象:也就是为人父母需要跟孩子交流、沟通、回应他的需要;

父母是孩子直接的教导者:需要给他很多直接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比如如何穿衣戴帽、如何自我照顾、如何讲究餐桌礼仪、如何照顾他人感受、如何服务他人等等。

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资源和试错的机会:父母为孩子提供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同时允许孩子独立承担可以承担的责任,允许孩子拥有试错的机会。

3.敢于表达自己的界限和情绪需求

父母无法在孩子面前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使得孩子没有了解父母的机会,父母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看看是否是自身过于焦虑;

其次,敢于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比如告诉孩子:“你这样做,我感到很担忧”、“你这样做,我很愤怒”;

当父母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才会开始了解:父母也是有界限的、父母也是有情绪的,父母也是有需要的。这样的父母在孩子心中,才会有权威感。

同时,父母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评估,哪些是可以满足孩子的,哪些是不能满足孩子的,可以去清晰地界定规则,明确界限。必要时,温和而坚定地表达拒绝。

妈妈下跪一小时,儿子发朋友圈炫耀:跪着的父母,养不出站着的孩子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了一个照片:为了劝任性的孩子上学,一位妈妈跪在孩子面前;

而孩子却坐在椅子上,翘着脚,十分悠闲地玩着手机,一点也没有把母亲这一副模样放在眼里。

最重要的是,孩子不仅不理妈妈,还拍照发朋友圈,配文:“开心每一天”。

为了劝孩子上学,这位妈妈已无奈至极,才会有如此举动。

同样的,之前新闻还曾报道过,一位82岁的妈妈为了得到“赡养费”,把48岁的儿子告上法庭的事。

她的儿子是海归硕士,从小是传说中的“别人家孩子”。可回国后,一直不肯工作,天天窝在家里,白天睡觉,晚上玩游戏,多年都靠老妈给一点生活费苟活。

这位妈妈只好把儿子告上法庭,让他出赡养费,以此逼迫他工作。但找了律师后却发现,就算胜诉,儿子要是依然不肯工作,法院也没办法。

只好懊悔不已,觉得自己教育不对,从小都顺着他……

这些案例,其实都反应了父母养育上的一个巨大失误:没有基本的边界和权威。

没有边界和权威的爱
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比如孩子说:“妈妈,你给我买......” 妈妈不买,孩子会躺在地上大哭大闹;

有边界感和权威的妈妈,会清晰告诉孩子:这件东西没有在计划要购买的清单内,妈妈是不买的,你任性哭闹无用。

这样孩子就知道了:你有边界,这是你的边界。

健康的个人边界是清晰的、为自我建立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且仅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而一味顺从孩子的父母,一直在满足孩子的需要,没有规则和边界,这同样会让孩子失去探索人际关系中边界的能力,失去为自己负责的能力。

当父母不设边界、没有规则的时候,孩子内心是恐慌的,就像在一个荒野中奔跑,找不到方向,他在社交中是无序的。

表面上,它保护了孩子的需要满足、情绪的稳定,实际上,却伤害了孩子认知人际关系中的界限的能力。

反之,从父母这里学到边界的孩子,会用各种方式去探索其他人的边界,慢慢从家庭延展到社交,发展出他适应人际关系和感知情绪的能力。恰当的规则和界限,会支持孩子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需要。

与边界同样重要的是,权威。

心理学家皮亚杰总结出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

6-8岁的孩子便进入到他律阶段即权威阶段,开始接受外部规则;

12-14岁的孩子开始发展为在权威关系中争取平等和互惠,并在这些规则中不断思考、探究、推理,建立内部认知和身份认同。

从小被父母一味满足的孩子,只有一个中心:我自己,在他与父母互动的过程中,自己的要求、想法是最重要的,“我” 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法则。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依然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蔑视权威,不守规则。

心理学上,在生命发展的初期,需求的满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婴儿在有需要的时候,会哭泣、会表达不满。

然后养育者予以满足,父母就像镜子一样,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照见自己,知道: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从而形成安全感和价值感;

而随着孩子长大,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对“需求”的回应和满足带来的安全感和价值感,还需要发展孩子健康的自尊、独立品格、人际交往能力等。

这些品质的发展,都需要父母逐步放手,树立权威、清晰地界定规则,并不断地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

做权威的父母

通常,没有权威,一味顺从孩子的父母,一方面是“害怕亏待了孩子”,怕给予孩子的是不够的,于是不断补偿,不断给予... ...

这种“不断的补偿” ,其实来自于父母自身的未满足的期待、未满足的爱,因为父母没有得到过,有了孩子,便把这种对于“不够”的假设投射在孩子身上,孩子变成了那个“未满足的自己”,父母所做的,是在填补内心的匮乏感。

另一方面,是父母内心过度焦虑。担心孩子没有独立,会受伤,担心孩子出错,这种担心的背后是焦虑。

为了避免担心的事情发生,父母无法放手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无法让孩子自己去承担责任,孩子变成了只会依靠“要”来满足需求的人,只懂得依赖和索取。

那么,怎么做才能成为“权威型”父母?

1.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树立权威感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鲍姆令德(D.Baumrind)曾经进行了长达10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实验研究,研究将家庭中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溺爱型、忽视型、专制型。

实验结论证明:权威型的父母对孩子的培养和发展是最有力的。

心理学家发现,父母的权威感来源主要有4个成分——

权威定向(在家庭中做决定)
知识定向(知识和学识)
身份定向(父母的身份)
以及行为定向(惩罚)

且这几个成份在儿童认知中的重要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显著的变化。

5岁的儿童对权威的认知(服从)主要出于行为定向(害怕惩罚),以及身份定向(对方是大人的身份)的考虑;

而10-13岁的儿童对权威的服从则主要从知识定向的角度来出发。

父母需要有意识地根据孩子年龄,运用不同的方式建立自己的“权威感”——成为孩子信服的人,从而成为可以引领、影响孩子的人。

2.给予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机会

很多父母为了避免孩子走弯路,犯错误,恨不得把孩子绑在身上,才不焦虑。

《特别狠心特别爱》的作者说:“孩子在社会上扎根难,不能全怪社会竞争残酷。想一想,自己这双推动摇篮的手,有没有点燃孩子生命深处的技能与素质?”

在家庭中,父母给孩子更多的发展自己和独立的机会,至关重要。比如——

父母是孩子互动的对象:也就是为人父母需要跟孩子交流、沟通、回应他的需要;

父母是孩子直接的教导者:需要给他很多直接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比如如何穿衣戴帽、如何自我照顾、如何讲究餐桌礼仪、如何照顾他人感受、如何服务他人等等。

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资源和试错的机会:父母为孩子提供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同时允许孩子独立承担可以承担的责任,允许孩子拥有试错的机会。

3.敢于表达自己的界限和情绪需求

父母无法在孩子面前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使得孩子没有了解父母的机会,父母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看看是否是自身过于焦虑;

其次,敢于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比如告诉孩子:“你这样做,我感到很担忧”、“你这样做,我很愤怒”;

当父母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才会开始了解:父母也是有界限的、父母也是有情绪的,父母也是有需要的。这样的父母在孩子心中,才会有权威感。

同时,父母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评估,哪些是可以满足孩子的,哪些是不能满足孩子的,可以去清晰地界定规则,明确界限。必要时,温和而坚定地表达拒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開示:第17世大寶法王 Karmapa 法會:第31屆大祈願法會法王接見發心菩薩們的開示地點:印度-菩提迦耶#我们这一天第六季# 我是有多想不开大半夜的刷了第1
  • [鲜花]┈┈┈神仙姐姐爱宁的第1241天┈┈┈[鲜花]最爱的老大,昨晚的白愁飞终于变成黑愁飞了,黑化前又赚足了我的眼泪![泪][鲜花]摩登兄弟刘宇宁 刘宇宁
  • ”王言卿并不知道,在她走后,陆珩慢条斯理将刀捅得更深一点,含笑对傅霆州说:“多谢你前些年照顾卿卿,可惜,现在她是我的了。坐在她床前的人笑了笑,伸手抚上她的头顶:
  • 但自从我和dmd在一起,做了很多事情,唱歌或演戏,那些不好的感觉就消失了。而关于我从中得到的,就是不要期望太高,如果它让你失望,你会感到放弃,你不能再做其他事情
  • 最后那个小胖子叫嘟嘟,也是个金属党,我说他敢跳水估计底下会骨折一片,包括地面[允悲]#乌鲁木齐##乌鲁木齐约拍##库尔勒##巴音郭楞##巴音郭楞爆料##原创音乐
  • 《小刘隔离日记》隔离第五天 也不懂明天用不用回家 那姐还没回我今天早上很早就薅起来做核酸了(6.10分 平常都6.30 今早做的是平行核酸 所以下午四点多就没被
  • 这时,要经常敲打胳膊正面的大肠经,不但可以消减胳膊上的赘肉,还可以改善便秘的问题。脾经堵塞的人,这些穴位会非常敏感,非常疼痛,这时就要多揉。
  • 顺带说一句,其实,对于都产自于河南宝丰清凉寺窑的汝官窑(约10%)和汝民窑(约90%)同时也都出自于同样的工匠,汝官窑和上乘的汝民窑在釉质釉色,胎料胎质上没有
  • #TalkTall# 无法定义的Z世代青年梦想与现实的交错语境站在艺术宇宙唯一奇点解码吹牛与年轻的个性主理人启智于唱片制作人吹牛老爹在艺术跨界上的模范路径,通过
  •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qi)阇(she)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
  • / 婚礼美学/#爱出色婚礼宴会设计你每一个细碎的情绪,每一次眉头微动,都无时无刻不在引发我心中的狂风暴雨,于是在这个微风拂面浪漫的草坪上一只小小的蝴蝶煽动翅膀,
  • ——纪录片《宇宙的奇迹》*是花了一个下午到晚上九点做完的吧唧托,回宿舍路上腰疼的要死,这是我第二次做吧唧托,尝试着做了蝴蝶结和拖尾,但本质完全是抱着赶快把剩下的
  • 【“两稳一保”在大涌:提供贴心服务,企业增资扩产信心足】“以前是我们等银行,现在是银行催我们,没想到不到两周就拿到了贷款。这是创业20年来在其他城市没有遇到的情
  • 我上班性质是上一休一,只要我休息的话他就在家陪我一起,在家待一天,我们虽然相聚异地,但是我们早上睡醒开始,除了吃饭其他时间都在打视频或者语音,哪怕打游戏也一直打
  • “让志愿者帮一下,你只管张嘴就好了……”今早,广东祈福医院又派出二批共12名医护再次奔赴祈福新邨社区支援核酸检测扫尾工作。  据了解,老奶奶在接种前,医生给他做
  • 戴着这款金色#lindberg#,在阳光下静静阅读,与动人文字同行的时光,实在是美好非常…… 看完视频想起《人物》可惜书不在手边,简介里一直留着那句话,“愿心存
  • 短信窗口完全... 乱套了⠀一起度过愉快的周四晚上的DKZ 庚润 宰灿 钟亨 势泫 珉奎 起硕来源ins©starcandy0967资源 皮卡丘翻译Ceci⠀。
  • 忙得不甘愿的人,必然是他没有从忙中得到快乐,没有体会到身心寄托的地方就是忙——不忙做什么呢?一个人拥有再多,如果内心不知满足,那种精神上的贫穷更加可怜!所以,人
  • [打call][打call]⭐ ,全国车队公开赛S5决赛阶段火热开战,各位赛车手们千万不要错过哦~#QQ飞车手游官方赛事##s联赛[超话]##全国车队公开赛S
  • #田柾国人气top##防弹少年团田柾国# 220610 ‘Yet To Come’ Official Teaser柾国个人预告播放量【首个&最快】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