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治疗高血压哪家医院最好?诚顺和名老中医吴隆贵治愈一例高血压型冠心病达16年之久的患者验案】

武汉治疗高血压和中医院, 位于洪山区街道口繁华地段的诚顺和中医门诊部有位擅长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名老中医吴隆贵医生,治疗许多顽固性高血压病例获得显著疗效,得到业界同肚和患者的高度认可。

吴隆贵医生介绍,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辨证分型有多种方式,最常用的是以脏腑、八纲、病因、病机、病名相互结合的分型方式。目前较为统一的观点是,病之本为阴阳失调,病之标为内生之风、痰、瘀血。临床上将其分为肝阳上亢型、阴虚阳亢型、肝肾阴虚型及阴阳两虚型4个证型和内风、血瘀、痰阻3个兼证。

肝阳上亢型证见头痛头涨,眩晕耳鸣,面红赤,口苦心烦,舌红,脉弦有力。治宜平肝潜阳,清火熄风。阴虚阳亢型除具有一般阳亢症状外,还有心跳,怔忡,失眠,健忘,脉弦细而数,舌苔黄,舌质绛红。治宜滋肾养肝为主。肝肾阴虚型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腰酸腿软,五心烦热,失眠,耳鸣,舌质干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治宜以滋肾养肝为主。阴阳两虚型主要表现为四肢不温伴乏力,腰酸,头痛,耳鸣,心悸,舌淡苔白,脉弦细。治宜育阴助阳为主。

总之,临床上应以辨证施治,随证加减为原则,不能生搬硬套。临证中往往是数型合并出现,故辨证用药要灵活多变,才能有效。现选登两例吴隆贵医生治疗顽固性高血压验案,我们从中可一窥究竟。

病案举例一

患者李某,男,46岁。自诉头晕胀痛已7年,每因劳累或情绪波动而加重。去年以来,偶有心悸、耳鸣,素嗜烟酒,宿有咳嗽。诊见:舌红无苔,左寸盛尺弱,余部沉牢,血压188/102mmHg。投以百合、生地、菊花、草决明、夏枯草、白芍各12克,桑寄生9克。3剂后头晕大减,血压下降为148/88mmHg,再以白薇、龙牡出入其间,20天后头晕头胀悉除,血压稳定在130/88~85mmHg,终止治疗。

按语:本例遵《黄帝内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论,以凉肝之法获效。因肝失条达,郁久生热,邪热循径上额至巅,遂致头重高摇。然眩晕亦有因痰因虚而作者,何以别之?试观其情绪波动则加剧,舌红无苔,即为此候。岳老临证之际,善于从微细处着眼,使得病无遁情。

病案举例二:

患者孙某,女,67岁,内蒙古人。患高血压型冠心病16年之久,一直用中、西药治疗,曾服复方降压片、降压灵、复方丹参片等,血压不稳,旋降旋升。测血压160/100mmHg。近一年病情加重,头目眩晕、心悸、胸闷、背部痠沉、少寐、口干、手足时发震颤。最为奇者,舌麻为甚,五味不辨。视其舌大而偏红、舌苔白滑、脉沉。辨为心阳虚弱,水寒之邪上冲之证。处方:茯苓30g、桂枝12g、白术qog、炙甘草10g等。

服15天后,胸闷、心悸、背沉减轻。然患者之舌麻反甚,血压因舌麻旋即升高,头眩、失眠、心悸、口干,手足瞤动亦随舌麻而加重。再视其舌红而少苔,脉沉细无力。细辨此证,前按阳虚水气上冲反而加重,今舌红少苔,脉来沉细,呈现阴虚而有手厥阴风火上燔之势,此阴虚风动也,治以滋阴潜阳熄风为急。

疏方:麦冬30g、白芍30g、酸枣仁30g、生地20g、炙甘草14g、龟板12g(先煎)、牡蛎30g(先煎)、鳖甲16g(先煎)、阿胶10g(烊化)、太子参20g、桂枝3g、五味子10g。此方服后,症状大为减轻。又照前方自进七剂,舌麻已愈其半,大便爽,心悸、失眠、口干、掉眩诸症皆减。舌麻多在凌晨感觉明显。“晨起而发者,阳动而阴未济也”。仍守上方,继服三十余剂,舌麻一症痊愈。血压120/80mmHg,冠心病亦得到控制。随用羚羊钩藤汤与黄连阿胶汤交替服之,以善其后。

按语:本案之舌麻,为厥阴阴虚不能涵养肝木,水不制火,阴不潜阳而风阳发动之象,故伴有心悸、头晕目眩、手足震颤、舌红少苔、脉来沉细等候。治当滋阴潜阳熄风为法,乃用吴鞠通“三甲复脉汤”加味。用“复脉汤”滋阴养血,加“三甲”潜阳熄风。

值得注意的是,本案患者脉来沉细无力,结合其心脏病史,其人亦有心阳不足的一面,所以在方中又加入太子参、桂枝等甘温之品,扶助心阳之外,又有活泼气机,协调阴阳之妙义。
临床使用“三甲复脉汤”要紧扣厥阴阴虚,风阳内动的病理特点。其辨证要领以头晕目眩、心中憺憺大动,肢体抽搐或瘛疭,舌红绛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或见结代诸象为准。

吴隆贵

副主任医师
672医院退休专家/中国中医学会会员/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
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在上海、武汉两地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多年,曾多次赴国外参加大型医学研讨会,发表省级以上中医学术论文20多篇。擅长针药并用,利用中药膏方剂型扶正固正,治疗各种疑难病,疗效独特,获得国际好评。
擅长诊治:
1、静脉曲张、静脉炎、脉管炎、颈腰椎间盘突出、颈肩腰腿疼、风湿、类风湿、肩周炎、骨质增生;冠心病、高血压、中风偏瘫、糖尿病、痛风、耳鸣、耳聋、头痛、眩晕、失眠、四肢麻木、脑萎缩、老年痴呆;
2、肾虚、阳痿、早泄、前列腺炎、遗精、泌尿生殖感染、痛风、耳鸣、耳聋;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肠炎、湿疹、皮炎、咳喘、肿瘤及癌前病变的防治等;
3、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症等。
坐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下午、周五下午

吴隆贵医生专家门诊预约电话:027-87771956 18171383226(微信同号)

【诚顺和名老中医吴隆贵治愈一女性患者30余年浅表性萎缩性胃炎,至今7年未复发】武汉诚顺和名老中医吴隆贵副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等胃肠道疾病,吴隆贵医生认为萎缩性胃炎实为本虚标实 的虚损病。 本病之虚, 主要为脾胃亏虚, 脾亏虚于阳气, 胃亏虚于阴 液, 此为病发的前提和本质。 其病机的成因则多由烦劳紧张,思虑过 度, 暗耗阳气, 损伤阴液; 亦有因长期饮食失节, 缺少调养, 致使后天 损伤; 亦可因先天不足, 后天失养, 大病失调所致。 本病之实, 多为虚 损之后所继发, 脾气亏虚, 血失鼓动, 血滞成瘀阻络, 此为一; 脾失健 运, 湿浊不化, 痰湿停聚, 此为二; 瘀阻湿郁加之阴液亏损, 则易引致 虚火妄动, 此为三。 在治法上, 补脾气, 养胃阴, 是治疗之根本。 但标 实不除, 不能很好地固本, 所以活络祛瘀, 除湿化痰, 清退虚热, 亦是 不可忽略的重要措施。

病案举例

吴某, 女, 47 岁。
初诊:2013 年 3 月 9 日。
病史: 患胃病 30 余年, 近 3 个月加剧, 纳呆消瘦, 间歇性呕吐, 某医院做纤维胃镜检查诊断: 浅表性萎缩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炎、 胃下垂。 经治疗未见好转。入本院后经补液、 解痉止痛、 镇静、 消炎等治疗, 呕吐止, 继以助消化药后渐好转, 能进半流质食物, 但每日进食只一两左 右, 故体重仍在下降, 几个月来共减重 12kg。 于 3 月 9 日来诊。
诊查: 诊见面色黄滞少华, 唇黯, 舌黯嫩、 齿印、 舌边有瘀点瘀 斑, 苔剥近于光苔, 只于舌根部尚有疏落之腐苔, 脉左弦细, 右虚寸弱 尺更弱, 低热, 大便 7天未行, 背部夹脊有多处压痛点。
辨证: 此乃气阴大虚, 胃失煦养, 血失鼓动, 瘀阻脉络之候。
治法: 治宜补气健脾和胃, 养阴救津, 佐以活血通络, 兼退虚热。
处方: 太子参 24g, 茯苓 12g, 山药 12g, 石斛 9g, 小环钗 9g, 丹 参12g, 鳖甲 30g (先煎), 麦芽 18g, 甘草 5g。 另: 参须 9g, 每周炖服 1次。 7 剂。

二诊: 3 月 15 日。 低热退, 精神较好, 食量稍增, 惟大便尚秘结 难排, 面色由黄滞转稍有润泽, 唇黯, 舌嫩色黯, 苔薄白 (中根部), 舌边见瘀斑, 脉右细弱, 左细而弦, 稍滑缓。 病有起色, 治守前法, 于前方中加白术 9g, 火麻仁18g, 另炖服参须 9g, 每 5 天 1 次。

三诊: 3 月 22 日。 又见低热, 开始有饥饿感, 大便仍靠开塞露始 能排出。 舌嫩胖色黯, 舌边有瘀斑, 苔薄白润, 脉缓细弱, 右稍弦。
处方: 太子参 30g, 茯苓 12g, 山药 18g, 石斛 18g, 小环钗 9g, 丹 参15g, 鳖甲 30g (先煎), 麦芽 18g, 百合 15g, 甘草 4. 5g。 另: 炖服参须 9g, 每 4 天 1 次。 7 剂。

四诊: 3 月29 日。 头痛头晕, 月经来潮已3 天, 翌日将净; 胃纳转 佳, 每餐能尽半两米饭; 唇黯稍淡, 舌黯嫩, 瘀斑稍减少; 苔薄白, 尖 部少苔; 脉细数, 右稍弦。 照上方加百合 24g、 炙甘草 6g, 去丹参 (因月事未完), 并嘱从第 4 剂起加丹参 18g, 百合加至 30g, 连服 10 剂。 仍 4 天炖服参须 9g1次。

五诊: 4 月 12 日。 体重比入院后最低时 (41kg) 增加 3kg 多, 有 饥饿感,面色转好, 面部较前饱满。 舌黯, 白苔复长, 舌边瘀斑减少, 脉细稍弦。
处方: 太子参 30g, 茯苓 12g, 山药 18g, 小环钗 18g, 龟板 30g (先煎), 百合 30g, 素馨花 6g, 麦芽 30g, 丹参 18g, 大枣 4 枚, 炙甘 草6g, 7 剂。

六诊: 4 月 18 日。 病况继续好转, 4 月 15 日做纤维胃镜检查: 慢性浅表性溃疡 (已非萎缩性胃炎)。 活检亦为慢性炎症细胞。 舌质淡黯, 苔薄白 (全舌有苔), 舌边瘀斑缩小, 脉缓稍弦。
处方:照上方小环钗改为 15g, 百合 24g, 丹参 15g。 共服半个月。

七诊: 5 月 3 日。 患者自觉良好, 每天可食 3 ~ 4 两米饭, 面色转 润, 颧部仍黯。 唇淡, 舌质淡嫩, 有瘀斑, 但色变浅, 苔薄白, 脉左细 右稍弦。
处方: 太子参 30g, 黄芪 15g, 茯苓 12g, 白术 9g, 山药 18g, 龟板30g (先煎), 小环钗 12g, 丹参 15g, 麦芽 30g, 大枣 4 枚, 甘草 5g。
患者康复后, 休息半年后恢复工作。 追踪观察 至今7 年余, 未见反复。

吴隆贵副主任医师
672医院退休专家/中国中医学会会员/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
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在上海、武汉两地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多年,曾多次赴国外参加大型医学研讨会,发表省级以上中医学术论文20多篇。擅长针药并用,利用中药膏方剂型扶正固正,治疗各种疑难病,疗效独特,获得国际好评。
擅长诊治:
1、支气管炎、哮喘、咽炎、肺炎、肺气肿、慢阻肺等
2、静脉曲张、静脉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疼、风湿、类风湿;冠心病、高血压、中风偏瘫、糖尿病、痛风、耳鸣、耳聋、头痛、眩晕、失眠、脑萎缩、老年痴呆;
3、肾虚、阳痿、早泄、前列腺炎、遗精、泌尿生殖感染、痛风、耳鸣、耳聋;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肠炎、湿疹、皮炎、肿瘤及癌前病变的防治等;
4、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症等。
坐诊时间:周一、周三下午、周五

吴隆贵医生专家门诊预约电话 027- 87771956 18171383226(微信同号)

乳腺增生病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 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 ,多发于有月经周期的女性,发病率约在 40 %~ 50 %之间。其基本病理变化为乳腺组成成分的增生,在结构、数量及组织形态上表现出异常,其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

由于一小部分乳腺增生病重的患者以后有发展成为乳腺癌的可能性,所以有人认为乳腺增生病为乳腺癌的“癌前病变”。

乳腺增生的症状有哪些?
乳腺增生除了局部胀痛以外,还会出现局部有硬块,肿块小的有米粒那么大,大的有条索状、有片状。用手一触摸,局部疼痛,触到皮下有硬结按压疼痛。

另外这种肿块可以在皮下移动,有一种囊性感,不是很坚硬的。皮肤和深处肌肉无粘连,在触时可以移动,但是按压时疼痛。严重的可以牵扯到胸部、肋部和肩部,甚至牵扯到后背部。

除了这些症状以外,还可能出现胸闷、气短、心慌、烦燥,以及月经周期的紊乱,也就是月经不调等。久而久之,也伴有内分泌功能的失调这种情况。

中医学对乳腺增生病研究的历史渊源

据《疡科心得集·辨乳癖乳痰乳岩论》云:“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乳癖。”

中医的乳癖相当于西医学的乳腺增生病。乳腺增生病是西医学名称,属于中医学中“乳癖”、“乳中结核”等范畴。

目前中医界公认,“乳癖”即相当于西医学的“乳腺增生病” 。朱丹溪云 :“痰郁而成癖,血郁而成瘕,食郁而在痞满,此必然之理也 。”陈实功云:“癖痞皆缘内伤过度,气血横逆结聚而生。”

中医学认为,痞瘕皆是形容气机不畅,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变化不变化,传运失常,在人体任何部位出现的胀满疼痛,时轻时重, 时隐时现,变化无常等症,恰与乳房中结肿块、疼痛,经前加重,经后减轻,随喜怒而增减等症相符,故以乳癖名之。

乳腺增生病因病机

乳腺增生病发病机理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基本病机是肝脾失调,气滞痰凝。从经脉循行看,足阳明胃经过乳房,足厥阴肝经至乳下,足太阴脾经行乳外侧,足少阴肾经、任脉行乳内侧,冲脉散胸中。所以本病病在胃经,涉及肝、脾、肾及冲任二脉。

1、肝气郁结

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肝胆相连,肝胃为
邻 。

阴明经贯穿乳中,足厥阴上隔,布肋胁,绕乳头。

肝体阴而用阳,体阴者主藏血,故有肝为血海之称;女子以血为本,故以肝为先天 ;

用阳者,主疏泄, 疏泄者,言疏通 、流动 、升发。

用阳者主肝气, 主要表现在情志,肝气宜畅达舒展而不能阻滞,其间全赖肝之疏泄调节。

肝为刚脏,亦为娇脏,刚脏者敢作敢为,娇脏者易于折伤。肝属木象征于春季,喜升发条达而恶抑郁,妇人一旦境遇不佳,心愿不遂,七情太过,恼怒伤肝,必将导致肝气郁结 。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顺则血顺,气平则血安,气逆则血乱,气滞则血凝,气血凝滞则结为癖块。

临床中确实有不少乳癖病者为生气后情志抑郁而致病,亦常见已患乳癖者,乳房中肿块疼痛,常随喜怒而增减 。

肝之疏泄不但表现在疏通肝气,而且还表现在调节津血。

肝之疏泄调节正常,才能使肝之津血滋养筋脉目窍,才能营养乳房使之丰满及产生乳汁,才能下注胞宫而为月经。

若肝之疏泄调节失常,津血郁于乳房则为癖块,瘀于胞宫则经血错乱。

2、肝郁脾虚

肝属木, 脾属土,木郁则土衰,肝病易传脾 。

肝气过盛,横克脾土,脾失健运,升降失常。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水湿津液运化之枢纽,一旦肝郁脾虚,生化 、气化 、运化失常 ,津液失于收纳、敷布,水湿失于运化,内聚即为痰浊,痰浊凝结于乳房发为癖块。

脾生血,肝藏血,生血乏源,藏血亦不足,肝血不足必致冲任失调,经血错乱。气血生化乏源,也可致心血不足而见心慌、心悸、失眠、健忘等症。

3、肾元气损,冲任失调

肾为先天,五脏之本,元气之根,精血之源。肾藏精,精气化生天癸,故天癸源于先天,藏之于肾。天癸可激发冲任通盛。“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冲者,冲要也 。冲脉上行于头,下行于足,贯穿全身,通受十二经气血,是总领诸经气血之要冲。冲脉可调十二经之气血, 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 、“血海”之称。

任脉循行于腹,腹为阴,任脉多次与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 统任诸脉之间的联系和调节其气血,故称“阴脉之海” 。

“冲主血海”,“任主胞胎”,共同调节月经、妊养胎儿。

冲 、任二脉下起胞宫,上连乳房,相经贯通,冲任之气上行为乳,下行为月经,生理活动息息相关。

肾精-天癸-冲任构成了女性的性轴, 成为性生殖系统的调节中心 ,而肾精是这个性轴的核心。

若为经、 孕、产、房室不节等屡伤精血 、肾元亏损 ,或因七情过度劳损伤肾,天癸不充,冲任失调, 气血津液运化升降失司, 痰浊内生 ,结于乳房则发为乳癖。

乳腺增生的治疗

乳房的生理活动主要通过肾气-天癸-冲任, 冲脉、任脉起于胞宫, 其气血上行转化为乳,向下行转化为经水,冲任与肾相并而行,情志不舒,肝失调达、疏泄失畅、气滞血瘀,冲任不调;若肝郁肾虚,冲任失调,气血瘀滞,积聚于乳房、胞宫,致乳房病。

治疗上采用肝肾并治, 疏肝补肾之法, 滋补肾脏、壮阳的药物能提高乳腺靶器官对内源性黄体素的反应,提高腺受体功能,使乳腺周期性增生与复原化恢复正常。

乳腺增生常见于平时易于生闷气,或心情不舒畅的女性。其证或阳虚,或气滞。阳虚则阴聚成块;气滞而痰饮血瘀为患。或手术,或汤药,或针灸,都可让肿块消失。

但一定要预防复发,则需自我要调畅情志,多些正面的、向上的、积极的、开心的情绪,而忌心存怨恨恼怒烦及忧郁、失望、悲观等负面情绪,否则病必不可愈。

自我调理情绪,关键是要让自己开心起来,摆脱长期沉郁的心情。肝气舒畅则气血周流,阴浊不聚,肿块自消。 https://t.cn/R2WxWA1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明日立秋
  • 感性回忆童年往事 外婆突然去世谢楠发文悼念
  • 环境部批临汾造假,被判刑2年!
  • 人在家中坐 锅从天上来 张琳芃INS遭围攻 只因外国球迷中文差
  • 德国设立避难及遣返中心有何争议?
  • 发改委及能源局调研中石油 就天然气保供提要求
  • 【卢凯彤堕毙】环球唱片发声明:永远怀念她
  • 中国足协启动调查登巴巴遭遇疑似种族歧视事件
  • 甲醛超标女童患病,转发拯救一个家庭!
  • 洪峰再次过境宜宾 苏轼黄庭坚雕像“双双醉倒”
  • 罗志祥庆生潘玮柏 原来是两败俱伤
  • 林志颖遇地震到底发生了什么 真是太吓人了!
  • 卫健委核查“商洛儿童接种疫苗问题”
  • 芝加哥再现“血色周末”,13小时内多起枪击案致7人身亡
  • 武磊发文恭喜大连被批情商低:先把球踢好
  • 梅拉尼娅时隔26天终露面,特朗普炮轰媒体揣测妻子行踪
  • 巨人网络停牌重组 借收购Playtika进军AI
  • 小客车撞两货车,现场惨不忍睹!
  • 华为遭英国调查:使用过时软件 恐造成网络安全风险
  • 埃及发现新的狮身人面像 专家:不急于从地下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