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寶壇經參學體會

疑問品第三

(接上文)

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嗔是地獄,愚癡是畜生。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慾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譯文:
六祖說:“大眾!世界的人,自己的色身好比是一座城,眼耳鼻舌諸根好比城的門。在外就有五門,在內只有意門。心是一塊地,性是主宰王,性王就住在心地上。性若住心地上就是王在,心地離性就沒有王了。自性若在,身心具存,若離自性,身心具壞。佛向自性作,不要向身外求佛。自性迷,佛也是眾生,自性覺悟,眾生就是佛。心慈悲,自身就是觀世音菩薩;若能無相喜捨,自身就是大勢至菩薩;能淨化自心,自身就是釋迦文佛;有平等正直的心地,自身就是阿彌陀佛,有人法二執就是障礙修行的須彌山。有歪邪的心念,就是洶湧的海水。無明煩惱就是起波浪的水,心存毒害就是惡龍,心地虛偽、誑妄就如同鬼神,在塵勞中奔波不息等於魚鱉,貪嗔熾然就是自造地獄,愚癡不化的人與畜生沒兩樣。善知識!修十善,天堂就到;除掉人我二執,猶須彌山崩倒;去掉邪心,海水就枯竭;煩惱不生,波浪便消滅;忘掉毒害之心,魚龍便絕跡。這樣自心地上的覺性如來,就放出光明,外照六根門頭,於六塵中清淨無染,能破除六慾天的罪業,內照自心,可消貪嗔癡三毒,地獄罪業亦同時消滅。這樣內外光明透徹,就與西方淨土沒有不同了。若不這樣修行,怎麼能去西方極樂世界呢?”

論議: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此節經文闡述心性之理,佛向內心性中求,外無佛可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門頭,自有無為真人放光動地。八識田中(六識外增末那識、阿賴耶識)蘊藏自性真如,轉八識成四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對八識迷就是眾生,悟就是佛。但世人將四大幻化之身為我,保此有漏不淨之身,猶如守城池,若能悟幻化空身就是法身,則投入彌陀性海。假身之中有真我。這就要依四念處而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在六根中,以身為總,餘為別,外五門可任由五塵出入,“內有意門”,可吸取前五塵落謝影子(色、聲、香、味、觸)入於意地之中,迷時放縱六根取六塵境,如門戶開放,任憑出入。悟時根不染塵,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入諸法實相,門門皆方便。生淨土易耳!八種識心如土地,可生鮮花,亦可長毒草。真如本性為君王,性王居八識心地之上,成一切識心之主,統一切身心,故稱“王居心地上”。悟後了知識即性,性即識。迷真性,法身真性雖存,難免隨業力流轉而去,前者謂涅槃,後者轉六道。“性去身心壞”。然真如本性,無生無滅,欲求佛道則應捨識用根,向自性中求,心淨土亦淨,萬不可向心外求佛求法。“自性迷即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可知佛與眾生無二無別,差別在覺迷不同,佛是覺悟的眾生,眾生是迷惑顛倒的佛,一旦破迷開悟就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就是佛。十法界唯一真如自性,因迷覺而有眾生、佛之別,其差別太懸殊了!若迷昧自心本性,依見思惑,作有漏業,就是六凡苦惱眾生。若迷心輕,破了我執我見,尚存法執,還有塵沙惑,作無漏業,而成二乘人,自利而不利他,佛稱自了漢。而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四十一位次的法身大士,迷心很微薄,他們依無明惑,造作無漏業,而成大道心的聖者稱菩薩,他們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證。什麼是法身?法身,亦稱法性身、自性身,它無生滅,無變化,徧一切處。要言之:所證的真如本體與能照的真覺(無師智、自然智)究竟圓滿稱法身。若以法、報、化三身而論,則無生滅的自性身與自受用的報身二者合現,就是法身。古德云:法身佛沒模樣,一顆圓光含萬象。法身為“理智”圓融的顯現,有為法稱“智”,無為法稱“理”,即永遠離開、斷絕了煩惱障、所知障、具無邊的、不可說,不可說功德者就是法身。什麼是功德?六祖曰: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事相的修福上。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礙,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之相是功,心體離念是德;所作所為不離自性是功,應用見相離相不為相染是德;念念無間,保持心清淨,無分別、執著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識真理明自性,能覺悟宇宙人生真相,並在一切境緣上,任運自如,與性體相應,稱性起修,全修在性,就是功夫。六根與六塵起作用時,心清淨無染就是德行。此非一般人所能為。佛具三身,法身稱毗盧遮那、報身稱盧舍那、應化身稱釋迦牟尼亦稱釋迦文佛。自性迷就是眾生,自性覺就是佛。佛覺悟自心本性,徹法底源,究盡諸法實相,即是諸法如來。“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聖凡不離當下一念心,一切眾生之性與佛同體,故無緣大慈與眾生樂,同體大悲拔眾生苦,即是等如觀世音菩薩。以法喜為悅,施眾生以法樂,都攝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捨離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即等如大勢至菩薩善導群迷,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攝念佛人,同生極樂。若一念能仁寂默,復本淨心,即等如釋迦世尊之妙德。若一念清淨心、平等心,則同彌陀接引眾生成佛心。直心正念真如,彌陀彌陀直念去,原來彌陀念彌陀。你就是阿彌陀佛。由此可知成佛是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更不可以佛像當佛,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嗔是地獄,愚癡是畜生。”此是明自性隨染緣,故有三惡道生。所謂苦樂由心造,炎涼自我修。若迷自性,心生人我眾生壽者相,心生人我執,法我執,則如須彌山似的障諸物,妙法不得入心,淪於六道,無有出期。若迷正見而起邪心,撥無因果,執斷執常,是溺苦海,能沒法身。一念煩惱心生,如波浪之相續,前際後際,不相逾越,難斷難滅。一念三毒之禍害,如惡龍之殘酷,必入惡道,無有出期。一念虛偽妄心,猶如鬼神出沒無常。一念塵勞,如魚鱉悠悠穿梭不歇,常擾心海。塵勞者,煩惱的異名。貪嗔癡慢疑邪,蓋覆真性,惱亂身心,不得清淨。一念貪嗔起,鬼道、地獄門即開,生吞活剝業識身。一念愚癡迷惑,不明事理,不信天地及六道輪迴,必受畜生之報。此節闡明善惡之報,全由心造。“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此明若能以真照妄,自能返妄歸真。若能行身三、口四、意三,十善業,天堂樂果便至。如給孤獨長者發心,為佛以金鋪地、量地建精舍,在忉利天中,其宮立現(慾界二重天),摩耶夫人亦在此享天福,可見果報昭然。若除人我眾生壽者四相,則雖然障重如須彌,亦傾倒無遺。若去掉邪心,則身、口、意三業及分段、變易生死,猶如海水枯竭。見思、塵沙、無明煩惱若無,波浪寂滅,就不會往阿賴耶識裏搬業因了,第七末那識,是我法二執的根本。若煩惱障(三毒)、業障(五逆十惡)、報障(三惡道)三障毒害消除,如惡魚毒龍諸妄亦絕跡,即“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只要念念回光返照自心,不隨妄境流轉,四聖法界皆從一念心生。此節經文,示十法界惟心。我們應依祖師教言修無漏的功德,不執著有為的福報。一心念佛,老實念佛,隨緣作善,成就就在今生。“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慾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此節經文示惟心淨土,自性彌陀之義。眾生心地上本具如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之性。此性大無不包,細無不入,放廣大光明,內外徧照,覺者六根門頭不為六塵所羈。若復清淨本源,則能打破六慾諸天塵勞愛染,不被愛慾所纏縛。若自性真如返光內照,貪嗔癡三毒當即消除,地獄等三途罪,一時消滅。作法會超拔,怎抵自證菩提?罪由心造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而不為罪纏。如是內心不惑,靈明朗徹,心為淨土,自性彌陀,當下即是。內外淨潔,安樂妙常,何異西方極樂?若不稱性起修,全修在性,念佛不精純,不成片,信願不堅定,如何能生極樂?我曾看過一首偈:“最甚深,最甚深,法界人身便是心。迷者迷心為眾色,悟時剝境是真心,身界二塵無實相,分明達此號知音。”心外求佛,便落他境,絕無得時。惟心淨土,自性彌陀,所言不虛。

詞義:
⑴慈悲即是觀音:觀音世人稱救苦救難、大慈大悲觀世音,此菩薩觀其音聲,見眾生危難痛苦而前往救拔。眾生若心常存慈悲之念,就等於觀世音菩薩。
⑵喜捨名為勢至:此菩薩以大智慧,至一切處,平等施法度化眾生。若自心常存喜捨之念,就等於是大勢至菩薩所為。
⑶能淨即釋迦:釋迦譯能仁,以仁愛之心憫念眾生。牟尼譯寂默,即佛在因地修行時,以自己心中本具的智慧光明,回光返照,斷除煩惱,智慧圓滿。此即自利利他的智德與悲德,而成就佛道,無煩惱,心則淨,淨心即佛。
⑷平直即彌陀:“直心是道場”,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成就極樂淨土,平等攝受接引眾生。心平直即自性彌陀的顯現,則等於自身就是彌陀。此從性體而論。
⑸人我是須彌:世人造惡,皆因“我執”、“法執”作祟,惡業若有形體則勝過妙高山。所以有人我執,就等於有須彌山高的障道緣,不得成就。
⑹邪心似海水:歪邪的惡心猶如海水洶湧,欲罷不能,不得安寧。
⑺煩惱是波浪:此即觀心無常,煩惱猶如脫韁之馬、巨風之浪,無有停歇。
⑻毒害是惡龍:一個人存有毒害他人之心,此心就是猛獸毒龍,最終受害的是自己。
⑼虛妄是鬼神:人心若虛偽,則如鬼神虛妄之障,見不得陽光,只能在暗處作祟。
⑽塵勞是魚鱉:此物終日在水中穿梭不停,人為五慾在塵勞中奔波不息不止,好比此物相似。
⑾貪嗔是地獄:貪心生餓鬼道,嗔心是地獄的因,貪嗔盤踞於心,使人惶惶不安,猶如造了地獄的罪業。
⑿愚癡是畜生:不信因果,不信六道,愚癡不化,沒有智慧,在六塵中混生死,猶如畜生相似,整日吃喝玩樂混日子與畜生何異?
⒀六慾諸天:天有二十八重,慾界六重,色界十八重,無色界四重。慾界六重為: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

《六祖法寶壇經參學體會》——犟牛老居士撰(疑問品第三)04 https://t.cn/R2WJCrW

达磨祖师《破相论》1.
渝州华岩寺沙门释宗镜校刻

问曰:

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

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曰:

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问曰:

何一法能摄诸法?
答曰:

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

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

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

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

伐树者,去根而必死。

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

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

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

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问曰:云何观心称之为了?
答曰:菩萨摩诃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

了见自心起用,

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

一者净心,二者染心。

此二种心法,亦自然本来俱有;

虽假缘合,互相因待。

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

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

遂能远离诸苦,证涅槃乐。

若堕染心,

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

沉沦三界,受种种苦。

何以故?

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

十地经云: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

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

只为五阴重云所覆,

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又涅槃经云: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无明覆故,不得解脱。

佛性者,即觉性也。

但自觉觉他,觉知明了,则名解脱。

故知一切诸善,以觉为根;

因其觉根,遂能显现诸功德树。

涅槃之果德,因此而成。

如是观心,可名为了。

问:

上说真如佛性,一切功德,因觉为根,

未审无明之心,以何为根?
答:

无明之心,

虽有八万四千烦恼情欲,及恒河沙众恶,

皆因三毒以为根本。

其三毒者,贪嗔痴是也。

此三毒心,自能具足一切诸恶。

犹如大树,根虽是一,所生枝叶其数无边。

彼三毒根,

一一根中,生诸恶业百千万亿,

倍过于前,不可为喻。

如是三毒心,

于本体中,应现六根,亦名六贼,即六识也。

由此六识,出入诸根,贪著万境,能成恶业,

障真如体,故名六贼。

一切众生,由此三毒六贼,惑乱身心,

沉没生死,轮回六趣,受诸苦恼;

犹如江河,因小泉源,洎流不绝,

乃能弥漫,波涛万里。

若复有人断其本源,即众流皆息。

求解脱者,能转三毒为三聚净戒,

转六贼为六波罗蜜,自然永离一切诸苦。


问:

六趣三界广大无边,

若唯观心,何由免无穷之苦?
答:

三界业报,唯心所生;

本若无心,于三界中,即出三界。

其三界者,即三毒也;

贪为欲界,

嗔为色界,

痴为无色界,故名三界。

由此三毒,造业轻重,受报不同,

分归六处,故名六趣。

问:

云何轻重分之为六?
答曰:

众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

未免三界,生三轻趣。

云何三轻趣?

所谓:

迷修十善,妄求快乐,未免贪界,生于天趣。

迷持五戒,妄起爱憎,未免嗔界,生于人趣。

迷执有为,信邪求福,未免痴界,生阿修罗趣。

如是三类,名三轻趣。


云何三重趣?

所谓:

纵三毒心,唯造恶业,堕三重趣。

若贪业重者,堕恶鬼趣;

嗔业重者,堕地狱趣;

痴业重者,堕畜生趣。

如是三重,通前三轻,遂成六趣。

故知一切苦业由自心生,

但能摄心,离诸邪恶,三界六趣轮回之苦,

自然消灭离苦,即得解脱。

问曰:

如佛所说,

我于三大阿僧祇劫,无量勤苦,方成佛道。

云何今说,唯只观心,制三毒,即名解脱?
答曰:

佛所说言,无虚妄也。

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

胡言阿僧祇,汉名不可数。

此三毒心,于中有恒沙恶念,

于一一念中,皆为一劫;

如是恒沙不可数也,故言三大阿僧祇。

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盖,

若不超彼三大恒沙毒恶之心,云何名为解脱?

今若能转贪嗔痴等三毒心,为三解脱,

是则名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

末世众生愚痴钝根,

不解如来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说,

遂言成佛尘劫未期,岂不疑误行人退菩提道。

问曰:

菩萨摩诃萨由持三聚净戒,

行六波罗蜜,方成佛道;

今令学者唯只观心,不修戒行,云何成佛?
答曰:

三聚净戒者,即制三毒心也。

制三毒成无量善聚。

聚者会也,无量善法普会于心,故名三聚净戒。

六波罗蜜者,即净六根也。

以六根清净,不染六尘,

即是度烦恼河,至菩提岸。故名六波罗蜜。

问曰:

如经所说;三聚净戒者,

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

今者唯言制三毒心,岂不文义有乖也?
答曰:

佛所说是真实语。

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因中修行时,

为对三毒,发三誓愿,持一切净戒。

对于贪毒,誓断一切恶常修一切善;

对于嗔毒,誓度一切众生;故常修慧;

对于痴毒,由持如是戒定慧等三种净法,

故能超彼三毒成佛道也。

诸恶消灭,名为断。

以能持三聚净戒,则诸善具足,名之为修。

以能断恶修善,则万行成就,

自它俱利,普济群生,故名解脱。

则知所修戒行不离于心,

若自心清净,则一切佛土皆悉清净。

故经云:

心垢则众生垢,心净则众生净;

欲得佛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也。

三聚净戒自然成就。

问曰:

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

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今言六根清净,名波罗蜜者,

若为通会。又六度者,其义如何?
答曰:

欲修六度,当净六根,先降六贼。

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名为布施;

能禁耳贼,于彼声尘,不令纵逸,名为持戒;

能伏鼻贼,等诸香臭,自在调柔,名为忍辱;

能制口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

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

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

六度者运也,

六波罗蜜喻若船筏,能运众生,达于彼岸,故名六度。

问曰:经云:

释迦如来,为菩萨时,

曾饮三斗六升乳糜,方成佛道。

先因饮乳,后证佛果,岂唯观心得解脱也?
答曰:

成佛如此,言无虚妄也;

必因食乳,然使成佛。

言食乳者,有二种,

佛所食者,非是世间不净之乳,乃是清净法乳;

三斗者,三聚净戒,

六升者,六波罗蜜;

成佛道时,由食如是清净法乳,方证佛果。

若言如来食于世间和合不净牛膻腥乳,岂不谤误之甚。

真如者,

自是金刚不坏,无漏法身,永离世间一切诸苦;

岂须如是不净之乳,以充饥渴。

经其说,

其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湿,

不食谷麦糠麸,不与挬牛同群;

其牛身作紫磨金色,言牛者,毗卢舍那佛也。

以大慈悲,怜愍一切,故于清净法体中,

出如是三聚净戒.六波罗蜜微妙法乳,

养育一切求解脱者。

如是真净之牛,清净之乳,

非但如来饮之成道,

一切众生若能饮者,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曰:经中所说,

佛令众生修造伽蓝,铸写形像,烧香散花燃灯,

昼夜六时绕塔行道,持斋礼拜,

种种功德皆成佛道;

若唯观心,总摄诸行,说如是事,应虚空也。
答曰:

佛所说经,有无量方便,

以一切众生钝根狭劣,不悟甚深之义,

所以假有为,喻无为;

若复不修内行,唯只外求,

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言伽蓝者:

西国梵语,此土翻为清净地也;

若永除三毒,常净六根,

身心湛然,内外清净,是名修伽蓝。

铸写形像者:

即是一切众生求佛道也;

所为修诸觉行,

彷像如来真容妙相,岂遣铸写金铜之所作也?

是故求解脱者,

以身为炉,以法为火,以智慧为巧匠,

三聚净戒、六波罗蜜以为模样;

镕炼身中真如佛性,

遍入一切戒律模中,

如教奉行,一无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

所谓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为败坏之法。

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铸写真容,凭何辄言功德?

烧香者:

亦非世间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之香也;

薰诸臭秽无明恶业,悉令消灭。

其正法香者,有其五种:

一者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

二者定香,所谓深信大乘,心无退转。

三者慧香,所谓常于身心,内自观察。

四者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

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观照常明,通达无碍。

如是五种香,名为最上之香,世间无比。

佛在世日,令诸弟子以智慧火,

烧如是无价珍香,供养十方诸佛。

今时众生不解如来真实之义,

唯将外火烧世间沉檀薰陆质碍之香,

希望福报,云何得?

散花者,义亦如是;

所谓常说正法,

诸功德花,饶益有情,散沾一切;

于真如性,普施庄严。

此功德花,佛所赞叹,究竟常住,无雕落期。

若复有人散如是花,获福无量。

若言如来令众生,剪截缯彩,伤损草木,

以为散花,无有是处。

(接达摩祖师《破相论》2.)

[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
[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

33.《楞严经》第十卷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心无虚度。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

从这里往下开始进入《楞严经》的流通分。所谓流通分,就是佛嘱咐法会弟子大众在此后应该怎样地把《楞严经》弘扬流通下去。在这里呢,首先强调《楞严经》的重要性。这是打比方,如果有这样的人,用整个尽虚空遍法界满满的宝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第一,宝贝多;第二,供的佛多,而且佛是最尊最圣。承事供养,心无虚度:这是讲时间上来讲,没有一时一念不在供养,没有一处不在供养。佛问阿难,这个人将来得的福报大不大呀?

阿难答言:虚空无尽,珍宝无边。昔有众生施佛七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遍,皆施珍宝?穷劫思议,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边际?

阿难讲,这个功德肯定大,福报肯定大嘛。七钱就是七个铜板供养佛,往生以后得转轮王位。供养如来七个铜板都能当转轮圣王,何况如上供养,所修之功德福报更加不可思议。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mí不经历。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四重罪」就是杀、盗、淫、妄,四个大罪。十波罗夷就是在这四种罪过之上还加另外六种。第一种即卖酒。第二,即说四众过失。讲别人的过错,就是在污染别人的心态。所以你在李四面前讲张三,你就污染了李四;而对于张三来讲,他还感谢你,你帮他消业障了。可是往往我们把这个心搞反了,有几个人能明白其中的法味?所以我们修行人看到别人搞人我是非的时候,合掌:阿弥陀佛。意思是你不要再讲了。就是这样。可不要搞得臭味相投,互相说四众过,这是断头罪。

第三,赞自毁他,自以为是——把自己看成是一朵华,把别人看成是豆腐渣。佛法里最忌讳的就是赞自毁他!特别现在有无量法门,这个法门攻击那个法门,那个法门攻击这个法门……但是弘扬《法华经》、《楞严经》,这是把一切万法归宗,这是驱邪扶正,这不叫赞自毁他。佛就是这样教导我们的,把一切的法否定,以《法华经》、《楞严经》为宗,谁也不允许违背佛的教诲!为什么不叫赞自毁他啊?因为在毁他的同时即已把他赞起来了,明白吗?在这个过程中,无量的法门当下变成《妙法莲华经》,连牛屎狗粪经都是《妙法莲华经》。这就是辩证法。所以赞自毁他,须看如何用心,讲何法。而唯有《法华经》、《楞严经》,可以把一切法贬下去!

佛当初讲这个法的时候,他只存在法我是非,赞的法也是自己讲的,毁的法也是自己讲的,他不存在人我是非;但是佛灭度以后,后人讲这个法,在涉及到法我是非的同时,他不可避免地就涉及到人我是非的嫌疑,但是他没有办法跳越。所以这个问题呢,我们要分清楚。所以当人家问,你是读《法华经》,我是读《金刚经》,这两部经怎么样?你不能讲都是一样,否则你罪过无量!你也不能讲,我不能赞自毁他啊!那你这就变成佛呆子了。

第四,即悭qiān惜加毁。怎么悭惜加毁?不肯把自己的东西来供养别人,叫悭惜。怎么加毁呢?要饭的跟你要钱:去!你不仅不给,还驱赶、轻慢他,叫悭惜加毁。这是菩萨不可以有的心态。你如果说:阿弥陀佛,对不起,我今天没有带零钱——没给钱起码供养一声阿弥陀佛给他,这样可以。

第五,即嗔恨心不受悔。嗔恨心、好记怀人、记恨人,人家对不起他,向他忏悔,他还不接受。我们修行人要把我们的心修得非常的柔软、非常的慈悲、非常的大度,就算天大的罪过,只要他能发自内心地忏悔改正,我们就要生欢喜心,所有的事情一笔勾销。

第六,即诽谤三宝。

这里讲的「十波罗夷」,「波罗夷」翻译成汉语叫断头,波罗夷罪即断头罪。这十种罪过在小乘法里是不通忏悔的。你怎么样忏悔都没有用,把脑袋磕破了都没有用,把脑袋磕掉了都没有用。这是不允许你忏悔的,你忏不了悔。大家知道他为什么忏不了悔?因为他不明心见性,他执著我要成佛、我要往生,不要让我下地狱……我做错这些事情,我现在认错还不行?他磕头忏悔是在求饶。越是这样就反而越把你往地狱里罚,是他自己的这种情执往下压,压得深深的,明白吗?所以他忏不了,并不是佛不让他忏悔,也不是妖魔鬼怪不让他忏悔,也不是被他伤害的众生不准他忏悔,这样忏悔没有用。你说这个好玩不好玩?大乘人就简单得很。

「瞬息」就是眼睛一眨就要下地狱了,不仅下地狱,还下无间地狱;不仅下无间地狱,还要下十方无量的无间地狱!这个罪过大不大呀?「能以一念将此法门」,这个法门就是首楞严大定,就是一心三藏。「于末劫中开示未学」,为什么特别讲末劫中?因为末劫中没有佛法,魔强法弱,末劫中能有人讲《楞严经》,那简直是天大的奇迹!就这个道理。「开示未学」,对于没有明白宇宙人生真理的人,叫作未学,给他们讲清这个道理。

「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厉害不厉害呀?所有的罪过还没有开口,他不过想了一下,一念有这个计划,最后全部灭掉了。但是这里有几个前提,能以一念,这个什么一念?这就是真心本来面目——万法皆是我一念之所变现,你明白了这个一念了;并且「于末劫中」作如是念:我还在末法时代,我还要教育众生。他没有讲要教育众生后才能灭罪。他这里有没有教育众生啊?他才起了一个念,懂不懂啊?他首先就是明心见性的人。你已经明心见性,还需要教你吗?你还不懂得要去教化众生吗?实际上也就是说,只要你明白一心三藏,所有的罪过给你一笔勾销!是不是这个道理?

比如说,这么大的一个茶杯,放一个花生豆大的那个老鼠药,人喝了是不是要被毒死?那把这么大的老鼠药放到前面的运河里,你再喝水还会不会被毒死了?不会。因为那个运河已经把这个药稀释了,几乎就没有了。所以当我们心量是茶杯那么大的时候,你犯的罪过你能不能销除掉啊?你必下无间地狱!当我们心量是运河那么大的时候,你这个罪过是不是给你销掉了,没有了,就这个道理。心量大就能消业。所以为什么讲,我们明心见性的人能够带业往生?就是因为心量大了,把我们的罪业销掉了。

所以当一个人果真明白虚空法界都是我,都是我一个念变现,他当下能够体会到那种自在、解脱,法喜充满,这时候他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快乐。

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成安乐国」就是当下到佛土了。《法华经》关于这样的说法更多,更殊胜。《楞严经》在前面也有许多种种说法。比如讲:「发明便解脱」,哪有什么行呀?哪有什么修?这里看他修了没有?所以到现在有些人在讽刺我们:去吧去吧!到那里就成佛吧!嘿嘿嘿……还显得很潇洒,很可爱,很天真。有什么好挖苦讽刺的?这是老佛爷金口玉言,而且不止这一处讲,少说几十处,多说几百处!反反复复咬住不放!

法华道场的功德,就是为老佛爷帮腔、说明、解释、打比方……通过种种方式让众生明白,为什么明白了如来藏的道理就当下成佛。我就以此法让更多的人生起信心。老佛爷在这个经里虽然打了许多比方,但是在「为什么在听经闻法的当下即成佛」的这个问题上,打的比方不是太多,也不是太明显。那是因为在他那一个时代,他不需要打比方,人家一听就相信。我们这个时代不一样,我们这个时代连三岁的小孩子你都很难对付。所以佛法跟世间法也是一样,与时并进。我们现在十年十年一个变化——我们小时候别说三岁,就是十岁的时候,哪个不是傻不溜秋的东西?现在小孩子可精了,那眼睛一眨就是一个主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未来我也会努力奔赴与你的每一场约会。在这之前你终于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特别大的舞台我很为你感到骄傲舞台都特别特别特别棒在IKUN这里你永远不需要长大你可以一直做一
  • 有一首老歌里,有这样几句歌词:“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钱和时间,总
  • 徽州的村落总是深藏着令人意想不到的美它们或环拥于连绵的山麓间或耸立于蜿蜒而至的高山顶或静矗于如世外般的半山腰休宁县,祖源村便是那倚靠在山腰处的梦乡村这个名气或许
  • 八、哪些人可以进行生育登记?】前段时间,《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了新变化,大家都很关心最新的婚假、产假、护理假、育儿假要怎么休?
  • 另外万有引力我意难平的是陈夙峰,磕的起劲的不是主角而是李银行和南极星,普通追星社畜女和半人半鼠小可爱,作者为什么最后要留一个开放式结局为什么我想看南极星和李银行
  • ”王先生吐槽说,他理解软件运营商的不容易,但频繁弹出的广告严重影响了阅读体验。其实他自己也是现世里隐形的“施暴者”自认为比女人更高阶,不能接受清洁工的扮演,是对
  • 今晚天气逐渐转好,吹2~3级偏东风,空气湿度大,明晨能见度可能不是很好。22日到24日这三天,杭城的平均气温会低于10℃,但连续5天能否达到入冬的标准,目前还很
  • 手抓饼一路走来,被摁头成其他各种谁谁谁的小耗就算了,被造谣成cpf或者gs就算了,天天挂在热门的那几只职黑/惯黑最近又开始造谣我是……能不能讲一点推理基本法[吃
  • 听CD还是听数字音乐的这道选择题,我觉得有点类似看纸质书还是电子书;但跟书还有一点不同的是,数字化对音乐本身有折损,CD最完整;电子书好在还不会丢失纸质书里原本
  • 请你没有任何顾虑的去奋斗吧[加油][加油]——来自三本学校学姐的建议《凤于九天》竟然出商剧了,真是太久远了,我是在网上追着看的,从开始写就在看了,04年出版第一
  • 所有的爱意绵绵都化作梦湖畔那抹馨香芬芳的花儿,肆意绽放,瑰丽娇艳,芬芳着梦湖畔那个温馨浪漫的爱情港湾;芬芳着我们甜蜜温情的红尘岁月……牵起你的手,便握住了一个轻
  • 汉密尔顿说:“你已经看到乔治非常尊重别人,他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年轻人,我认为人们已经对他表示了极大的尊重,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好的平衡,但他会想赢得比赛,我记得20
  • 那些以为是结果,其实是每一站,每过一站,不断开始着每一段只有爱情才能使婚姻变得圣洁,只有被爱情圣洁化了的婚姻都才是真正的婚姻 ——《克莱采奏鸣曲》列夫·托尔斯泰
  • 和他一起工作的时候不免在想,给他起这个的名字的人应该是抱有期待的吧,希望他成为的样子写进了名字里。别让我们的青春成为那个平凡的青春常,听人说,年轻就是资本,因为
  • #全民学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经文原典(九) 【素问•六节藏象论】   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
  •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方↓↓时间过得好快吖,孩子三点吃奶给换尿不湿睁开眼哄睡到四点,困得眼睛睁不开然后不瞌睡了[苦涩],夜晚的我像个诗人,好不容易五
  • 相关部门:会积极调解让双方满意说到居民反映的噪音扰民、施工把墙壁震出裂纹的问题,李喜红说:“我们在挖(地下室混凝土)的过程中扰民的事情应该是有的,以后应该避开他
  • 。我关注龙哥很多年,也关注了蓉蓉很多年,这么多年,除了他俩合作的两部剧我没看过,他们各自的其他剧我都看过,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那么好,无论是作为演员的认真坚持还是
  • 曾经那些引以为自豪的,被时光挤压,慢慢失去了最初的色彩,遗忘在漂泊的路上,不想拾起,不想回味。你的改过也许不能挽回现在的过失,却能帮助你赢得未来。
  • 为加强基层财务监督,切实维护组集体成员合法权益,2020年10月,崇义县纪委监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决定把“组账村代管”作为以案促改的重要抓手,率先在铅厂镇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