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拉走的城市

以前交通不方便,火车是绿皮火车,跨省坐十几个小时的很正常,从南坐到北,几天几夜的那种,太辛苦了。

现在不一样了,高铁开通了。时速两三百公里,去大城市看看,吃吃,逛逛,一天就够了,不耽误回家睡觉。

经常往大城市跑,哪还看得上家里那一亩三分地,在城市找个工作,一个月大几千块钱,吃苦点的,学点手艺,收入是逐年增加。

就是经常会被房东赶,又要涨房租,烦透了。干脆自己搞套房子,六个钱包派上用场。年轻人都是这么想的,老家那旮旯是不想回去了,人越来越少。#戴希希失恋行为大赏###各阶段的打工人# #院士不建议普通孩子学奥数#

《茶经》— 陆羽说茶有“九难”

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说:“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
陆羽的意思,是说从采摘到品饮的九道过程,要做好都不容易,比较费事。

陆羽说它们“难”,难在哪里?

第一难——“造”

“造”,即茶叶的采摘、制造。
采摘上,陆羽认为合适的时间应在农历二、三、四月之间;所采选的应是那些山崖石间杂有乱石之地生长出的茶叶,而且芽头要壮如春笋。具体采茶时,还要把握:天气下雨不能采,天晴有云不能采,要等到天晴温度舒适的时候采摘。在制茶这一点上,陆羽要求采完的茶,要立刻蒸青,之后捣碎,之后拍打成形,最后焙干、穿扎、封装。这里头的关键是选择好的芽头、制茶时间尽量在当日白天、蒸捣均匀、拍压紧密等,只有把这些方面认真做好,制出的茶,才能称作好茶。
需要说明的是,陆羽的“造”,是以蒸青工艺为基础制作的饼茶;这种形式的茶,在中唐时期,是我国成茶的主要形式。

第二难——“别”

“别”的意思, 是对饼茶如何来鉴别。
陆羽认为,对于成品茶,要多方面的综合评判,这样才会确定其品质是优还是劣。他比如,茶饼表面不光滑,原因是茶汁未被压出来;茶叶色泽呈黑色,是因为制茶时间较长,延伸到了夜里(当日白天制成的茶叶应该呈黄绿色);还有,茶饼表面凹凸不平,缘于鲜叶蒸的不软熟,拍压不紧;茶块形状不成形,是因为它用了粗老、劣质的原料。实际上,陆羽所说的这些方法、原因,是告诉人们,茶叶的加工、制作,直接决定成茶的品质;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行事,才可能制出好茶。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造、二别”,虽为两论,实则一体而且互为补充,都是讲制茶的重要性的。

第三难——“器”

“器”,这里是指煮茶的器具。
陆羽应该首先是对人们广泛使用的器具进行了规范,并进而予以了发展。他规定煮茶的器具,应有风炉、筥、炭挝、火荚、鍑、夹、纸囊、碾、罗盒、则、水方、漉水囊、瓢、竹荚、鹾簋、熟盂、碗、畚、扎、涤方、滓方、巾、具列、都篮等共计二十四件。每一件器具都缺一不可,比如炙烤茶饼用到风炉、荚,碾碎茶饼用到碾,过筛茶末用到罗盒,煎煮茶汤用到鍑、竹荚,装熟汤用到熟盂,饮茶用到碗等等。他并指明,器具如果沾染了有膻味、有异味的东西,是不可使用的。讲究器具的完备,讲究每一器具的功用,在陆羽看来,非常重要。他甚至说,城里的那些王公贵族,二十四器任缺一件,就算不得真正的品茶,也就不是真正的茶人了。
后期漫漫茶路,茶器被各时代,各流派的茶人,各种改进,越来越轻便文雅。到了现代茶生活中,玻璃茶器因为耐热材质、原味重现以及造型优雅等优异性能,再加上与高科技结合,玻璃电茶壶、玻璃电茶炉等近年来逐渐成为茶道新宠!佰宝电茶炉,无疑是玻璃茶具中的佼佼者,全玻璃壶体以高硼硅玻璃为原料,炉体以陶瓷、玄武岩、紫铜等位原料,承继文化菁萃与高科技融合,加之设计师艺术造诣,形成佰宝独特的产品设计,衍生出瓷鼓电茶炉、瓷釜电茶炉、石琮电茶炉、兽耳铜炉电茶炉、金刚电茶炉等一系列产品。你可以把它们当成一件日常煮水器来养生,或是一件艺术品欣赏,都是极好的。

第四难——“火”

“火”,是烤茶饼用的柴火。
当时的做法,茶饼要先用火烤热,以便碾碎后使用。烤茶用的材料,陆羽认为要讲究:那些含有油脂的木材,像柏树、桂树、桧树之类,还有朽坏了的木材,都不能用来烤茶。所以古人有“劳薪之味”的说法。陆羽以为,用未染有腥味的木炭烤茶为最好,其次是用火力较猛的木材,像桑树、槐树、桐树、栎树等类的都可以。强调用合格的柴火,是为了避免不合格木柴的异味染上茶饼,以致最终损坏茶汤品质。陆羽这样说,是十分有道理的。

第五难——“水”

“水”,即煮茶的水质。
陆羽以人们常用的自然界的水为例,指出它们的优劣高下:“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他进一步强调:山水,选择乳泉或石池里流动缓慢的水最好;那些山谷溪涧激流汹涌的水,或山谷中虽很清但不流动的水(这种水会有虫蛇与腐败草木之毒潜浸在里面),如饮用会使颈部生疾。其次江中水,要取用离人烟较远的地方的。他认为井水最差。如非要取用,也要到经常使用的井中汲取,活水比死水好。
陆羽强调水的问题,是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茶汤的品质,所谓“水为茶之母”。讲究饮茶者,不但要茶好,还要水好。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在现代,这些已是常识。
茶滋于水,水籍于器;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 茶器能蕴含文人之灵气,吸收香茗之精华,方能将茶道之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六难——“灸”

“炙”,茶饼的烤炙。
陆羽说,炙烤茶饼首先要考虑环境因素,不要在有大风的地方烤,这样会使火焰骤急,飘忽不定,致茶饼冷热不均;要靠近火烤,同时不断翻动,等到茶饼表面烤出的疙瘩伸展开来时,散发茶香为止。做到内外熟透,这种炙法才是得当的。
我们可以想见,如果不是在无风的地方均匀炙烤,茶饼或夹生不熟,或香气不能全发,势必导致碾磨的困难和影响茶汤的色、香、味。所以在陆羽看来,无论自然环境也好,无论炙烤的方法也好,都是不得随意而为的。

第七难——“末”

“末”,即茶末的碾碎问题。
炙烤完的茶,冷却后,就要放入碾槽内,用碾轮碾碎。他认为,要碾出好的茶末,力要巧。好的茶末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他说要像细米粒。不好的,样子像菱角皮,或像粉尘。为保证茶末精细,需将茶末过筛。这样煮出的茶汤口感甚佳。这就如同我们吃饭所用的米,糙米的口感是粗糙的,精米的口感是滑腻的。而口感在品饮中的重要,恰恰是非常关键的。

第八难——“煮”

“煮”,即茶汤的煎煮。
关于这一点,陆羽先生说的很仔细。他说,准备工作首先要完备,茶具、水样、茶末,都要严格按标准备好,待火候得当后,便可煎煮。怎样煎煮茶汤呢?他说,将水煮沸,出现像鱼眼大的气泡,并微有声,为一沸,这个时候要加入适量的食盐调味,必要时舀出一点尝尝味道。继续煮,当水边缘连珠般的气泡向上冒时,为二沸,先舀出一瓢备用,用竹荚环搅水汤中心,并量取一定量茶末于沸水中心投下。不多一会,茶汤就沸腾起许多茶沫,这时用先前备用的水浇进去,以制止其沸腾,使其生成精华。他还告诫,切不可等水煮老了投茶末,也不要煮茶时在锅内急促、慌乱的搅动,这样不算是会煮茶。
由此可见,煮茶,水开的程度、茶末的投放、茶汤有效的生成,均需视势而行,只有拿捏好了分寸,最后才有可能煮出好的茶汤来。三分茶,七分水,佰宝电茶炉使用远红外的加热,以不可见光的方式穿过玻璃壶体,直接对水体照射加热,水分子受热震荡之下,令玻璃壶里的水活跃性迅速提高。软化水质,饮水时明显感觉甘甜;泡茶,茶汤会变得更好喝;涩减韵长,和顺温润,对茶叶的韵味香醇表现更充分。全玻璃壶体又不会改变茶本身的味道,它适合冲泡各种类茶,包括普洱、乌龙、铁观音、金骏眉、龙井、安化黑茶等。相比于一壶事一茶,全玻璃壶体更为优胜,因为不吸味,几乎不存在可以交叉泡茶的需求,更无需担心茶味煮混乱。

第九难——“饮”

“饮”,茶汤的品饮。
陆羽以为,对于茶,不能只是把它当作解渴的饮料,须要细细品饮,仔细体会它的精妙之处。他告诉人们饮茶的正确方法是:要热饮。煮好的茶汤香气浓郁,滋味醇厚鲜爽,回味甘甜,热饮会喝到浮在茶汤上面的精华;冷了再喝,茶的精华会随热气散发掉。他还说,饮茶应不分季节,一年四季都饮茶的,才能算真正的饮茶人。
从“造”难到“饮”难,九难之难,其实难在用心。所以,对于真正的茶人来说,懂得这些,尽心地做好这些,才会觉出每一杯茶的美妙香甜,才会有益于我们身心的“行”与“德”。也许这正是陆羽先生所期盼的。

六神磊磊:李白和杜甫到底谁更厉害?

原创 

文/六神磊磊

一看到这个标题,有人就会立刻开骂:呸,无聊,没事找事呢吧?李白杜甫都很伟大,你不要在这里妄加评论。

这就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关于李白杜甫谁更牛,这其实是个正儿八经的学术问题,是有一个叫法的,叫做李杜优劣论。人们为此一直在吵,吵了一千年了。谁在里面吵过呢?比如白居易、元稹、韩愈、欧阳修、严羽、胡应麟、王夫之、胡适、郭沫若……等等等等,还有很多在我的阅读范围之外、没有看到的。所以这个话题一点都不无聊。

这一场千年口水战是谁先挑起来的呢?应该是元稹。大家都知道这个人,中唐的一个大诗人,也是白居易的哥们、死党。“曾经沧海难为水”就是他写的。他挑起这么个事也很偶然。有一年,他碰到了杜甫的后人,对方正想要迁葬乃祖,可因为太穷了,找不到大咖写墓志铭。当时请名人大腕写墓志铭是很贵的。

偏偏元稹是杜甫的粉丝,撞见这事,就慷慨地答应下来。他是不是免费的我忘了,反正就麻利地接下了这个活。元稹在墓志里猛夸了一遍杜甫,评价高得无以复加,说杜甫“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意思就是说杜甫古今独步,无敌最无敌。

好玩的是,你夸杜甫就夸杜甫吧,元稹忽然把李白拉进来踩了两脚,说:“时有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诚亦差肩于子美矣”云云,讲李白压根不如杜甫。

这个就比较有意思了。作为墓志铭,夸一夸墓主是好理解的,但是忽然拉进一个和墓主同时代的无关之人过来一顿踩,这就比较搞笑了。这说明什么呢?大概说明元稹本来就想吐槽李白,懂吧,所以借题发挥,强行踩了这么一脚。

白居易是元稹的死党,他俩都不是穿一条裤子的关系,简直是穿一条内裤的关系了。两个人的三观和一些文学观点都很像,白居易也是推崇杜甫,对李白评价更低。

此后上千年,李白杜甫谁更好就成了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只要抛出来就是一通吵。中唐的元稹白居易等觉得杜甫好,他们写诗更喜欢现实风格,爱搞批评、讽刺,就觉得杜甫好。后来明朝人又很多觉得李白好,认为杜甫的诗比较土、村气,看不上。还有人觉得杜甫老批评时事,他们看不惯,觉得杜甫不够正能量。

郭沫若也加入了这一场口水战。他写了一本很有名的书叫做《李白与杜甫》,这是很有意思的一本书,说李白更好、杜甫不好。但郭沫若是阶级斗争的立场,说杜甫是地主阶级,不关心劳苦大众,所以杜甫不好。

当然,还有很多人认为李杜都好,无法分高低。比如韩愈,他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两个人都好。宋代有一位叫做严羽的,写了一本很有名的册子叫《沧浪诗话》,说李杜两个都好,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各有各的好。

所以这个事就分成了三派人:1、李白更好。2、杜甫更好。3、两人一样好。

来讲讲我的浅显的看法。首先众所周知,这两个人风格不一样,一个清新飘逸,一个厚重沉郁。他俩有两首诗经常被拿到一起比,就是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和杜甫的《旅夜书怀》。

李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你看明显风格不一样。所以后来清朝的洪亮吉就讲了句著名的话,李青莲写诗,像不沾纸,而杜浣花写诗,像“力透纸背”。

你可会说:我也知道他俩风格不一样,各有各的好。但非要你比一比,到底谁厉害呢?

这么说吧。两个人整体比不好比,可以先分开来比。比如,谁更流行?李白更流行。

如果两个人都去上诗歌节目,李白多半要火,杜甫够呛。用今天的话说,李白的诗是可以击穿圈层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样的诗,从一线城市到十八线城市的人都可以欣赏。可杜甫的诗不行。

李白的诗好,很多是不需要人去介绍、去诠释的,你一看到就会觉得他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样的诗哪里需要别人去介绍?人人一听就会觉得好,就喜欢。

可是杜甫不行。杜甫的诗需要专业人士去推荐、去诠释,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去介绍,你才会觉得好。事实上杜甫的红就是后世的士大夫们推崇起来的,是专业人士、知识阶层捧起来的。

比如: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这样的诗,必须是专业人士介绍给你,你再慢慢地去体会,才会觉得好,觉得锤炼得真是好。

所以我们就懂了,两个人谁更流行?李白。说起来杜甫是“人民诗人”,李白不是“人民诗人”,可是大众总是觉得李白更亲,是自己人,杜甫就觉得不亲,有距离感。你看酒店往往挂个招牌,叫“太白遗风”,没有说挂个招牌杜甫遗风、少陵遗风的。我用一句话说就是:杜甫爱人民,人民爱李白。

接着说第二个问题,谁对后世诗坛影响大呢?杜甫。

杜甫是百代宗师。我告诉大家李白的诗是不能学的,而杜甫的诗是可以学。李白的诗很多是靠天赋,严羽就说李白写诗用“胸口一喷便可”。别人还在琢磨第一句呢,他胸口一喷,就来了。别人在想第二句呢,他胸口一喷又来了。

你如果说我想学李白那样写诗,那基本是个死路。李白的诗是不可学的。事实上李白之后,中国就没有一个诗人是学李白学成一流诗人的,一个都没有。

反之,杜甫的诗是可以学的。他的锤炼,他的技巧,他的结构,都是可以学的。莫砺锋教授说杜甫就是一座大江上的水闸,上游所有的水都归到他那里去,下游所有的水都从他那里汇出来,说得太准确了,实情就是这样。唐代自杜甫之后的大诗人,统统都要学杜甫,白居易学杜甫,韩愈学杜甫,李商隐学杜甫,都学杜甫。

到了宋代更不得了,黄庭坚开创江西诗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派”,供的杜甫当祖师爷。杜甫的诗笼罩了宋代,王安石、陆游,他们也都学杜甫。

因此我们说,李白更流行,大众层面人气更高,而杜甫对后世的文坛影响更大、更深远。两个人这算是打平。

再比比两个人的强项和弱点。两个人各有各的超级强项。李白的强项是七言绝句,这个不用多讲了,日照香炉生紫烟,朝辞白帝彩云间,孤帆远影碧空尽,对吧。当然了李白还有一个强项是七言古诗,也不用说了,也是唐朝最好的,《蜀道难》《将进酒》《庐山谣》,不用多举例的。

那么杜甫呢?恰好和李白是反着的,是七言律诗、五言律诗最好。特别是七言律诗,达到了炉火纯青、入神坐照的境界。两个人各有各的绝招。

但是注意,两个人都并没有明显的短板。他们都是旷世的大才,明白吧,没有明显短板的,他不写并不代表他不会,就好像迈克尔乔丹一样可以投三分。李白一样可以写七言律诗,虽然写得不多,但水平绝不至于丢人。杜甫的七言绝句不如李白,但也有相当的成就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间又逢君”,也有人说不好,但我觉得很好,太好了。

所以在强项和弱项上,他们也都没有明显的缺陷。基本上打平手。

最后再比一个,才学。才学才学,应该分开来看,“才”是天才、天赋,“学”是学问、学力。这是两样东西。

先说“才”——天才。李白杜甫谁更有天才呢?俩人都是天才,但李白显得更加天才一点。所谓“少陵兵法如孙吴,太白兵法如李广”,李白更像李广呢,潇洒,自然,行云流水,天才型选手。所以李白更有天才。

说完了“才”,再说“学”,谁更有学问、学养呢?都有学问,但是杜甫更有学问。

李白是一本《楚辞》一本《史记》打天下的,你看得出来他诗里的主要的灵感、素材和传承来自这两本东西,当然了还有古乐府。这是李白的学养来源。

而杜甫呢?主要是六经、《汉书》、《文选》。相比之下,杜甫的诗更显得有学力、学养。话说盛唐这几个大家——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里面,杜甫是最有学的,相比之下学问上最差的是孟浩然。因此苏轼才说孟浩然有才华没材料,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大家看,“才”上李白压杜甫,“学”上杜甫压李白,比来比去还是差不多,没法比了。
既然没法比,我就强行讲个人感受吧。我稍微更喜欢杜甫那么一点点。

李白的诗,少年时就觉得好。杜甫的诗,是后来才慢慢觉得好。我认为杜甫总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等着你。到了一定的年纪以后,可能会觉得杜甫的更沧桑、厚重、感人。

比如《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渐入中年,读了会热泪盈眶。

还有: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在之前一篇推文里讲过这么一个感受,是关于文学里的情感的。大意是:人类所有的情感,从至极之喜到至极之悲是有一个区间的,比方说有100分。不同的作者所能表现的区间是不一样的。

杜甫可以表现全部100分,李白大概是95分,李煜能表现90分,所以他们都是不世出的文艺之神。柳永和秦观大概能表现75到80分,也都是非常优秀的选手。

有读者问过凭什么李白要少5分?这么说吧,比如以悲伤而论,李白的悲伤有点太个人了,少了一点点深度。“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那种悲伤,李白没有。

但这也不过我强行找的理由。其实我也没有理由。他们都太伟大,大家该喜欢谁喜欢谁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想你了,想你了,想你的时候……你已入骨,爱已入心,真心爱过的人一辈子都在心里,虽然一个人的思念很孤独,但你却是我拒绝不了的相思。如若不曾遇见你,寻寻常常的岁月,
  • 当初分开后,可能他心里爱得一直还是张阿姨,只是无奈自己已婚了,只能用这种方式,补偿张阿姨。 张阿姨认为,王老伯转给她的钱,是一种基于道德性质的补偿,而且这钱是
  • 1.降水预报预计4月30日午后至5月1日白天,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大部、吉林东部有阵雨或雨夹雪(1~10mm)局地有雷电。图1 第8号东北冷涡路径预报图(4月3
  • #福州美食[超话]##不可辜负的美食[超话]#今日燉蝦粥,潮汕砂鍋古法烹煮 梅心小火滾啊滾~備料:取鮮海蝦數個,豬筒骨一個,肉末少許備香蔥數根、香菜、芹菜少量
  • 而对于已经开始转型和改变得人来说,到了水星停止逆行之后,你们的运势也会有加速发展的可能。 总的来说,在本月当中水星的逆行,虽然会让表面上的事情变得拖延、缓慢,但
  • 。。
  • 我只是难过,我可能没信心去认认真真的喜欢一个人了。昨天和相亲认识的男孩子看流浪月球的时候,沈腾说有一盏明灯,等一起吃饭,为了低落的时候一个拥抱的时候,他应该是哭
  • 爱锅者推荐您可以多吃一些绿色蔬菜、银耳、菌类、以及鲜嫩的羊肉等,夏季是一年中的养生佳季,别错过哦~[心][心][微风][看跌]#3月女王节#勇敢爱自己,丹东金街
  • 永远都不要为自己选择的路而后悔,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因为唯一能做的,只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所谓成功,并不是看你有多聪明,也不是出卖自己,而是看你能否笑着渡过难
  • 我刚才提到娇韵诗的小瓷瓶全线都是超过90%的纯天然配方,高效的同时,对于我一个白天要长时间带妆拍摄和因为工作要飞来飞去的人来说,这个温和的配方我用的是真的很安心
  • 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症结”所在,推动相关部门和地方出台实施一批促消费举措,特别是针对消费领域突出的“痛点”“堵点”问题,加快破除制约居民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幅
  • 有多久,没有驻足山野林间,感受自然的纯真;有多久,没有沉浸古今书本,领略人生的真谛;有多久,没能与亲友夜阑长谈,享受人间的温暖;更有多久,没有审视自己,问问自己
  • 2022-7.19-今天带着佳能R5出门干活了...即便是我每次都嫌弃它觉得它不够好,但我也要承认这是目前最经济实惠适合拿来干活的一套系统了...顺手程度程度1
  • ”杨紫一本正经回答,“肯定会,那是因为张一山总是围着我身边转悠,好多男生就会觉得很不方便,所以不敢来追我……”但是张一山一秒揭穿了她的小阴谋,“你可拉倒吧,我们
  • 但大人不知道的是作为农民的孩子其实是很难很难的一件事一粒粒收成还不如远走他乡打工学费一直是孩子最张不开嘴的事#河南##龙子湖大学城##我们都在努力的活着#我们的
  • 懂得坚持的人总会有收获,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垂头丧气,失败应该让你越挫越勇,不要忘了你最初的梦想,今天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成功铺路,不是你没有条件成功,不是你比别
  • /装逼我也要加油[加油] 风吹铃铛响,时间一点点的走,不紧不慢,只有你觉得某些时间过得好漫长,某些时间过得好快,我还记得多年前准备出国留学去新西兰,还叫我奶奶来
  • 快来康康你最喜欢哪位爱豆的超A眼镜呀[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摩登兄弟[超话]##华晨宇[超话]##李易峰[超话]##周震南[超话]##王一博[超话]##鹿
  • 今天是新学校开工第一天网课从下午三四点一直备课到晚上10点老刘在厨房做吃的今天重复了好多次“老公,你别走了”“老公,你能不能不走了”他说不行啊可是这样的感觉真的
  • #任嘉伦[超话]#9[2022]#任嘉伦陆炎# [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2022]#任嘉伦请君# [心][心][心][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