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知天下# 【龙宫有一件更牛的“武器”,史上很多英雄都用过,却被孙悟空嫌弃】网上有个段子很火,说孙悟空到底是一只“猴子”,在蟠桃园中定住貌美如花的七仙女后,竟然什么都没干,反而跑去偷桃子了,实在是太不解风情,太没眼力劲了!

其实孙悟空做的没眼力劲的事可不止这一件,他在“龙宫借宝”一章中就走了眼,放着神兵利器不要,反而拿了一根没用的“棒子”,简直是丢了西瓜捡芝麻,暴殄天物啊!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龙宫借宝”这一章

话说孙悟空因为卖弄七十二变而被菩提祖师赶出师门,并警告其不可向他人吐露师承何处,离开斜月三星洞的孙悟空想念花果山的猴子猴孙,便驾起筋斗云回了花果山,结果发现自己的猴子猴孙被一个所谓的“混世魔王”奴役,孙悟空大怒之下出手解决了混世魔王,但在打斗期间被混世魔王讥讽没有武器,这令孙悟空大受刺激。#军事历史全触达#

因此除掉混世魔王后,先去傲来国吹一阵狂风,吓得国人“关门闭户,无人敢走”,然后再去兵器馆武库,分身出千百个小猴,把里面的兵器搬空了,然后唤转狂风,带领小猴们飞回去,叫群猴来领兵器。

猴子猴孙的兵器问题解决了,孙悟空自己还没有趁手的兵器,于是他便在四老猴的建议下去东海龙宫“借宝”!

大家还记得孙悟空是如何“借宝”的吗?

孙悟空名为“借宝”,实际就是勒索,龙王“龙老成精”,看出孙悟空法力高强,连呼“上仙”,得知孙悟空想要兵器后,先命虾兵蟹将抬出一把大刀,孙悟空颠了一下,说声太轻,便丢到一旁,龙王又命虾兵蟹将抬出一杆九股叉,孙悟空还嫌轻。

龙王一看孙悟空脸色不对,咬咬牙,将“镇宫之宝”方天画戟取了出来,这杆方天画戟重七千二百斤,孙悟空拿在手里试了一下,还是不甚满意,觉得“轻”,龙王无奈,龙宫再无重宝,他又怕孙悟空发火,一时不知如何应对,这时后面闪出龙婆龙女,提醒龙王龙宫还有一块“定海珍铁”,重一万三千五百斤,龙王一听,喜上心来,叫孙悟空前去试宝。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孙悟空拿了“定海珍铁”,玩起了棒子,打出了诺大的威名!

这块“神铁”倒也不是凡物

据《西游记》所载:“定海珍铁”又名量天尺,原是太上老君冶炼的神铁,后被大禹借走治水,因紧挨箍处镌成一行凤篆字“如意金箍棒”而得名如意金箍棒,此棒有两大特点:一是重,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二是“如意”,可大可小,随心所欲!

正是这两点吸引了孙悟空,使得孙悟空对金箍棒“一见倾心”,然而金箍棒虽然不是凡物,却也算不上神兵利器,甚至算不上兵器,只是一块“珍铁”,而且是还没有被冶炼过的珍铁!孙悟空没有眼力劲,选择兵器只有一个“重”的标准,其他一概不懂,这才选择了如意金箍棒。

其实龙宫“最牛”的兵器并非如意金箍棒,而是龙王最后拿出来的方天画戟!

通读全章,龙王刚开始没想到“定海珍铁”,所以他最后拿出来的方天画戟确实是龙宫“镇宫之宝”,这杆方天画戟虽没有金箍棒重,材料却是胜过金箍棒,而且是太上老君精心锻造出来的,论威力远胜于如意金箍棒!

可惜孙悟空不识货,竟然放走了这么一件宝物,拿了一根徒有重量的“破棍子”!

这杆方天画戟在《西游记》中还出现过一次,唐僧师徒四人途经狮驼岭时,遇到了手持方天画戟的金翅大鹏,师徒几人在金翅大鹏手中吃了大亏,就连孙悟空也无法与金翅大鹏正面过招,反而被其生擒!

凭借一杆方天画戟,金翅大鹏甚至挡住了“满天神佛”的合力围攻,若不是如来佛祖最后出手,恐怕没人能够奈何金翅大鹏,金翅大鹏之所以战力如此恐怖,其手中的方天画戟有很大的因素,想必此时的孙悟空心中也在后悔当初没有选择方天画戟吧!

其实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史书典籍中,手持方天画戟的都是战力非凡的绝世猛将,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吕布,《水浒传》中南国第一名将方杰,再比如《薛仁贵传奇》中的薛仁贵等等!

单论兵器威力的话,金箍棒在《西游记》中确实排不上号,不仅弱于方天画戟,还弱于青牛精的金刚琢,甚至还没有猪八戒的九齿钉耙厉害,九齿钉耙全名上宝沁金耙,乃太上老君用神冰铁亲自锤炼,借五方上帝、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净雷法咒、六丁六甲之力锻造而成,极为珍贵!

所以黄狮精在盗得孙悟空师兄弟三人的兵器后,召开的是“钉钯会”,而不是“如意金箍棒会”!

当然,如意金箍棒虽不是《西游记》中最厉害的兵器,却是最适合孙悟空的兵器,孙悟空天生神力,有此兵器方能充分发挥其优势,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宣化上人:這個淫欲,這是最不清淨的一種東西!

發布:淨心淡淡

日期:2019/4/7 18:45:00

閱讀:測速度,不顯示



提示:繁體版為簡體版的濃縮版(不含評論和相關文章),如果需要看全版,請將域名中的big5改成www即可。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贊淫怒癡。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

  你看,你讀這個文,就可以明白了!

  “是食辛人”:這個吃五辛的人是哪一個?哪一個吃,就是哪一個!你吃就是你,我吃就是我,這沒有指定哪一個人,就是說吃這種東西的人。

  “修三摩地”:他想修行定力的話。你說怎麼樣?

  “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這所有一切的菩薩、一切的天仙、十方一切護法的善神,因為他吃五辛的關系,所以這護法善神都不來守護他。為什麼?太臭了嘛!護法善神都歡喜干淨的,因為嫌乎他這個氣味太臭了,所以就不來守護。為什麼要護法善神守護你呢?就因為有正,則沒有邪;沒有正,也就有邪了。正,就是護法善神,就是守護修道人的。

  現在護法善神不守護了,你說怎麼樣了?

  這“大力魔王”:唉,他一看:“這個地方沒有人接近這個修道的人!”哦,好了,他來了!他來,就把你搞得成他的眷屬。所以天仙、菩薩、十方善神不來守護這個修道的人,這大力魔王啊──這個大力就是有大勢力,他很有勢力,“得其方便”:他就得便了,乘虛而入。

  怎麼樣呢?你說他這個大力,力量有多大?“現作佛身”:他變做一尊佛。所以我教你,將來你要是得了佛眼,有的時候會看見佛來了,菩薩來了,或者天仙來了,或者神來了。真正的佛、菩薩、天仙、神都有光的,他們這個光是清涼的,照到你身上,你覺得非常的自在,覺得再沒有那麼舒服了。要是魔呢?他裡頭有一股熱力。不過這個分析,要很有智慧才能分析得出來,才能判斷魔和佛的這種光;你若沒有智慧,你也不覺得他那個熱力是熱──當然不像火那麼熱了,但是它裡邊有一種熱的力量。所以這要有真正的智慧,才能判斷魔和佛的這種光。

  這個大力魔王,他能現作佛身,“來為說法”:來給你說法。說什麼法呢?你怎麼能知道他是魔,怎麼能知道他是佛呢?他們所說的法不同。什麼法呢?“非毀禁戒”:“毀”,是毀謗;“非”,就說:“不要持戒!持戒都是小乘人持的嘛!大乘人,殺即無殺,盜即無盜,淫即無淫,這沒有關系的。你殺也是沒有犯戒,盜也沒有犯戒,淫也沒有犯戒,根本就沒有這些個東西!你不要拘止那個小節,不要這麼守這個細行,你犯也沒關系!”他這樣講。

  可是這個犯,在沒受戒之前,你所做一切的事情,不算犯戒的。若受了這條戒,譬如受了不殺生的戒,你若再殺生,這算犯戒。為什麼?你明知故犯。受了不偷盜的戒,你又去偷了,這是犯戒;若不盜,就不犯了。你受不邪淫的戒,以前你做邪淫的事情,那不管的,因為那是過去的,不知者不作罪;若受過戒之後再犯,那就是犯戒。不妄語,你沒受戒以前,那根本也就談不到什麼犯戒不犯戒,可以隨隨便便亂講;受過戒之後,就不可以亂講的。什麼事情,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可以知道說不知道,不知道又說知道。你不可以轉彎抹角講話的,必須要直心是道場,有什麼說什麼。這是受過戒的,然後才算犯。那麼說,這麼樣子,我可以不受,就不犯了吧?因為你現在知道受戒好,如果再不受,那你又是當面錯過。你不受戒,對你自己、對佛法上,也沒有進步的。一定循序漸進,若知道這是好,就應該受戒;受戒之後,要好好的守著戒,不要犯了!

  而這個魔王就專門破壞禁戒,專門不叫你守戒的。“贊淫怒癡”:他贊歎淫:“你有淫欲心,那最好了,淫欲越大,你成菩薩的果位也高!你看那個烏刍瑟摩,不也是每一天都需要兩、三百個女人?然後他修行,變成火頭金剛,那有什麼關系呢!”其實他一這樣贊歎淫欲,這你就應該知道,他不是真正的佛,他是魔王變化的。他贊歎怒:“啊,那脾氣不要緊的,脾氣越大,你的菩提也越大。煩惱即菩提嘛!你煩惱多,菩提也就大了。沒關系,你只管發脾氣去!”

  癡,是愚癡,多數做顛倒的事情。好像前邊講的“愚鈍輪回癡顛倒故,和合頑成八萬四千枯槁亂想”,那個愚鈍的輪回,由愚癡的顛倒這種情形,就怎麼樣呢?“精神化為土木金石”。這不是個個都是這樣的,不過偶爾會有精神化為土木金石的情形。那麼這個癡顛倒,魔王就贊歎,叫你越愚癡越好;你愚癡,好聽它的號令,好入它的黨,做為魔王眷屬了嘛!所以他歡喜你愚癡的。

  好像最近印度有一位姓黃的,他寄一本書來,那本書上就專門贊歎“雙修”,男女要在一起修道的;這都是近於一種魔說!魔王就專門贊歎這種,令人不斷淫欲,說不斷淫欲就可以成佛的。不斷淫欲如果成佛,那個佛也變成不清淨了!而佛是清淨的。

  什麼東西是最污濁、最不清淨的呢?

  就是這個淫欲,這是最不清淨的一種東西!所以男女結婚,那個“婚”字,在中文來講,有個“女”字邊,搞個黃昏的“昏”。這是說,一結了婚,就沒有智慧了,天天都好像在晚間過生活,天天都在黑天,不清淨;天天都是睡覺一樣──黃昏,就是要睡覺了。睡覺,就什麼也不知道,就愚癡了!所以在中國這字義上,你若是研究起來,很有道理的!說是“頭昏腦脹的”,頭昏,就是沒有智慧了。那個“昏”,再加上個“女”字,不單頭昏,覺也昏了!所以這是很厲害的。我說這個“覺”,不是“手腳”的“腳”,是“覺悟”的“覺”。覺悟也不覺悟了,也昏了!你看,厲害不厲害?(北方口語“覺”發音為“腳”)

  不過這也不是一定的,應該要把它看得活動起來,不是死板的。雖然說結婚是昏了,你可以在這昏的時候明白,在這昏的時候不糊塗──釋迦牟尼佛也結婚了,但是他的智慧比誰都大。所以,方才說吃五辛的人,那鬼就和他接吻,常常和他住在一起,我們所有的人是不是就生一種恐懼心?如果你不怕,那是沒有問題;如果你怕的話,就不要吃五辛這種東西,它自然就離你遠了。你不吃,天仙、菩薩就守護著你,鬼就會跑了。

  結婚,雖然說頭昏腦脹的,但是可以“頭昏覺不昏”;這個“覺不昏”的意思,就是說你雖然結婚了,若有覺悟性,就是我說的“頭昏覺不昏”。你可以學我們那個大覺世尊釋迦牟尼佛,那就不會黑暗,會光明了。我們現在跟釋迦牟尼佛學智慧、學佛法,我們一切一切都應該以釋迦牟尼佛做我們的一個榜樣、一個標准。所以就結婚的人,也不必憂慮,只要你能“入陣出陣”,能以在這個境界上明白這個境界,不被它所迷,這就不要緊了!我並不是要反對每一個人結婚,我是把這個道理給提出來。我們要研究這個道理,所以果容也不必擔心!

  吃五辛的這一種人,因為天仙護法、菩薩善神都不保護他,所以大力的魔王就得便了;大力魔王得了方便,就變現一個佛的身體,來給他說魔的法,贊歎淫欲、贊歎瞋恚、贊歎愚癡。於是乎,這種的人受魔王的迷惑,就沒有正知正見,沒有真正的智慧了。沒有真正智慧,沒有正知正見,有什麼呢?就有了邪知邪見。魔王說淫欲好,他也信了:“這佛告訴我的嘛!佛告訴我說淫欲是沒有關系,不要緊的!”又說是:“煩惱也不要緊的,煩惱即菩提,這是佛告訴我的!”本來是魔王給他說的法,他說是佛說的,這就叫“認賊作子,認魔王作佛”了。

  所以“命終自為魔王眷屬”:等他壽命盡了,在這世間上福享盡了,就命終了。死了,跑到什麼地方去呢?就乖乖地跑到魔王那邊去,做魔王的眷屬了。為什麼做魔王眷屬?因為他在生就相信魔王所說的法,就是存一種邪知邪見。

  “受魔福盡,墮無間獄”:魔王也有他的福報,等他受魔王的福報盡了,就要墮落到無間地獄裡頭去。因為他邪知邪見,做完了魔王眷屬,魔福享盡了,又該墮落無間地獄裡頭去。什麼時候出來?那沒有人知道了!

  以前有這麼一個修行的人,他念“南無阿彌陀佛”;雖然念“南無阿彌陀佛”,但是他很貪心,貪什麼呢?就貪銀子、金子。他修行,念佛是念佛,他聽說極樂世界是黃金為地,金子非常之多,說:“我若生到極樂世界,黃金為地,我一定要存起來一些個金子!”那麼在這個世界,他也存一些個金子、銀子。有一天,他看見阿彌陀佛拿著一朵蓮華來了,對他講:“你今天應該往生極樂世界了!你可以把你的金子都帶著!”他就把他大約有四、五百兩銀子,都放在這朵蓮華上。可是他自己還沒有坐到這蓮華上,這蓮華就沒有了,阿彌陀佛把這些金子、銀子就給拿走了。他想:“喔,阿彌陀佛也是歡喜錢,也歡喜這金子、銀子的!看見我的錢,就拿走了!”

  他本來是在一個家庭裡住著,這是人家另外供養他。正在這個時候,這個家庭裡邊,就生了一只小驢──驢就是馬之類,比馬小的這種動物。這小驢一生出來就死了,看這小驢肚裡很重的,一扒,啊,這個老修行的銀子、金子,都在這驢肚裡。這老修行說:“喔,我貪心這麼重!幸虧這回我沒有去!我如果去,不也就做驢了?原來阿彌陀佛來接我,這還不是真正的境界!”自己慶幸,他幸虧沒有跟著這一個“阿彌陀佛”去。

  由這個,說:“阿彌陀佛是不是有的呢?”阿彌陀佛是有的,但是往往人邪知邪見,就有魔;那個魔也會現這個相,和阿彌陀佛一樣一樣的。所以在這裡邊,我們知見一定要正的。知見正怎麼樣啊?切記不要生貪心,不要貪財,不要貪著說:“喔,我若生到極樂世界,那兒黃金為地,我把那個金子收起來多多的!”他因為有這一念要收金子,所以幾乎就變成驢。想要到極樂世界去掘金的這一類人,都應該發一種覺悟心:極樂世界雖然說黃金為地,但是你可不能存自私自利的心,預備給自己將來隨便用的。所以修行,就這一念之差,就會發生魔業。

  “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阿難”哪!你聽見我說了沒有?

  “修菩提者”:修行菩提道的人,“永斷五辛”:一定要不吃這蔥、韭、薤、蒜和興渠。你若吃這些個東西,就會跑到魔王那裡邊去;不吃這些個東西,你就會到佛的眷屬裡邊來。

  “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這是對修道的第一種增進修行漸次。修行漸次要除助因,什麼是魔王的助因呢?就是這五辛。你不要把它看得簡單了!你因為有五辛,就變成混濁了,就不清淨了;不清淨,就和魔王眷屬相合了。魔王的眷屬,就是不清淨的;他是越不清淨,他越歡喜。

  恭錄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

修行,就这一念之差,就会发生魔业(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

你看,你读这个文,就可以明白了!

“是食辛人”:这个吃五辛的人是哪一个?哪一个吃,就是哪一个!你吃就是你,我吃就是我,这没有指定哪一个人,就是说吃这种东西的人。

“修三摩地”:他想修行定力的话。你说怎么样?

“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这所有一切的菩萨、一切的天仙、十方一切护法的善神,因为他吃五辛的关系,所以这护法善神都不来守护他。为什么?太臭了嘛!护法善神都欢喜干净的,因为嫌乎他这个气味太臭了,所以就不来守护。为什么要护法善神守护你呢?就因为有正,则没有邪;没有正,也就有邪了。正,就是护法善神,就是守护修道人的。

现在护法善神不守护了,你说怎么样了?

这“大力魔王”:唉,他一看:“这个地方没有人接近这个修道的人!”哦,好了,他来了!他来,就把你搞得成他的眷属。所以天仙、菩萨、十方善神不来守护这个修道的人,这大力魔王啊──这个大力就是有大势力,他很有势力,“得其方便”:他就得便了,乘虚而入。

怎么样呢?你说他这个大力,力量有多大?“现作佛身”:他变做一尊佛。所以我教你,将来你要是得了佛眼,有的时候会看见佛来了,菩萨来了,或者天仙来了,或者神来了。真正的佛、菩萨、天仙、神都有光的,他们这个光是清凉的,照到你身上,你觉得非常的自在,觉得再没有那么舒服了。要是魔呢?他里头有一股热力。不过这个分析,要很有智慧才能分析得出来,才能判断魔和佛的这种光;你若没有智慧,你也不觉得他那个热力是热──当然不像火那么热了,但是它里边有一种热的力量。所以这要有真正的智慧,才能判断魔和佛的这种光。

这个大力魔王,他能现作佛身,“来为说法”:来给你说法。说什么法呢?你怎么能知道他是魔,怎么能知道他是佛呢?他们所说的法不同。什么法呢?“非毁禁戒”:“毁”,是毁谤;“非”,就说:“不要持戒!持戒都是小乘人持的嘛!大乘人,杀即无杀,盗即无盗,淫即无淫,这没有关系的。你杀也是没有犯戒,盗也没有犯戒,淫也没有犯戒,根本就没有这些个东西!你不要拘止那个小节,不要这么守这个细行,你犯也没关系!”他这样讲。

可是这个犯,在没受戒之前,你所做一切的事情,不算犯戒的。若受了这条戒,譬如受了不杀生的戒,你若再杀生,这算犯戒。为什么?你明知故犯。受了不偷盗的戒,你又去偷了,这是犯戒;若不盗,就不犯了。你受不邪淫的戒,以前你做邪淫的事情,那不管的,因为那是过去的,不知者不作罪;若受过戒之后再犯,那就是犯戒。不妄语,你没受戒以前,那根本也就谈不到什么犯戒不犯戒,可以随随便便乱讲;受过戒之后,就不可以乱讲的。什么事情,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可以知道说不知道,不知道又说知道。你不可以转弯抹角讲话的,必须要直心是道场,有什么说什么。这是受过戒的,然后才算犯。那么说,这么样子,我可以不受,就不犯了吧?因为你现在知道受戒好,如果再不受,那你又是当面错过。你不受戒,对你自己、对佛法上,也没有进步的。一定循序渐进,若知道这是好,就应该受戒;受戒之后,要好好的守着戒,不要犯了!

而这个魔王就专门破坏禁戒,专门不叫你守戒的。“赞淫怒痴”:他赞叹淫:“你有淫欲心,那最好了,淫欲越大,你成菩萨的果位也高!你看那个乌刍瑟摩,不也是每一天都需要两、三百个女人?然后他修行,变成火头金刚,那有什么关系呢!”其实他一这样赞叹淫欲,这你就应该知道,他不是真正的佛,他是魔王变化的。他赞叹怒:“啊,那脾气不要紧的,脾气越大,你的菩提也越大。烦恼即菩提嘛!你烦恼多,菩提也就大了。没关系,你只管发脾气去!”

痴,是愚痴,多数做颠倒的事情。好像前边讲的“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那个愚钝的轮回,由愚痴的颠倒这种情形,就怎么样呢?“精神化为土木金石”。这不是个个都是这样的,不过偶尔会有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的情形。那么这个痴颠倒,魔王就赞叹,叫你越愚痴越好;你愚痴,好听它的号令,好入它的党,做为魔王眷属了嘛!所以他欢喜你愚痴的。

好像最近印度有一位姓黄的,他寄一本书来,那本书上就专门赞叹“双修”,男女要在一起修道的;这都是近于一种魔说!魔王就专门赞叹这种,令人不断淫欲,说不断淫欲就可以成佛的。不断淫欲如果成佛,那个佛也变成不清净了!而佛是清净的。

什么东西是最污浊、最不清净的呢?

就是这个淫欲,这是最不清净的一种东西!所以男女结婚,那个“婚”字,在中文来讲,有个“女”字边,搞个黄昏的“昏”。这是说,一结了婚,就没有智慧了,天天都好像在晚间过生活,天天都在黑天,不清净;天天都是睡觉一样──黄昏,就是要睡觉了。睡觉,就什么也不知道,就愚痴了!所以在中国这字义上,你若是研究起来,很有道理的!说是“头昏脑胀的”,头昏,就是没有智慧了。那个“昏”,再加上个“女”字,不单头昏,觉也昏了!所以这是很厉害的。我说这个“觉”,不是“手脚”的“脚”,是“觉悟”的“觉”。觉悟也不觉悟了,也昏了!你看,厉害不厉害?(北方口语“觉”发音为“脚”)

不过这也不是一定的,应该要把它看得活动起来,不是死板的。虽然说结婚是昏了,你可以在这昏的时候明白,在这昏的时候不糊涂──释迦牟尼佛也结婚了,但是他的智慧比谁都大。所以,方才说吃五辛的人,那鬼就和他接吻,常常和他住在一起,我们所有的人是不是就生一种恐惧心?如果你不怕,那是没有问题;如果你怕的话,就不要吃五辛这种东西,它自然就离你远了。你不吃,天仙、菩萨就守护着你,鬼就会跑了。

结婚,虽然说头昏脑胀的,但是可以“头昏觉不昏”;这个“觉不昏”的意思,就是说你虽然结婚了,若有觉悟性,就是我说的“头昏觉不昏”。你可以学我们那个大觉世尊释迦牟尼佛,那就不会黑暗,会光明了。我们现在跟释迦牟尼佛学智慧、学佛法,我们一切一切都应该以释迦牟尼佛做我们的一个榜样、一个标准。所以就结婚的人,也不必忧虑,只要你能“入阵出阵”,能以在这个境界上明白这个境界,不被它所迷,这就不要紧了!我并不是要反对每一个人结婚,我是把这个道理给提出来。我们要研究这个道理,所以果容也不必担心!

吃五辛的这一种人,因为天仙护法、菩萨善神都不保护他,所以大力的魔王就得便了;大力魔王得了方便,就变现一个佛的身体,来给他说魔的法,赞叹淫欲、赞叹瞋恚、赞叹愚痴。于是乎,这种的人受魔王的迷惑,就没有正知正见,没有真正的智慧了。没有真正智慧,没有正知正见,有什么呢?就有了邪知邪见。魔王说淫欲好,他也信了:“这佛告诉我的嘛!佛告诉我说淫欲是没有关系,不要紧的!”又说是:“烦恼也不要紧的,烦恼即菩提,这是佛告诉我的!”本来是魔王给他说的法,他说是佛说的,这就叫“认贼作子,认魔王作佛”了。

所以“命终自为魔王眷属”:等他寿命尽了,在这世间上福享尽了,就命终了。死了,跑到什么地方去呢?就乖乖地跑到魔王那边去,做魔王的眷属了。为什么做魔王眷属?因为他在生就相信魔王所说的法,就是存一种邪知邪见。

“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魔王也有他的福报,等他受魔王的福报尽了,就要堕落到无间地狱里头去。因为他邪知邪见,做完了魔王眷属,魔福享尽了,又该堕落无间地狱里头去。什么时候出来?那没有人知道了!

以前有这么一个修行的人,他念“南无阿弥陀佛”;虽然念“南无阿弥陀佛”,但是他很贪心,贪什么呢?就贪银子、金子。他修行,念佛是念佛,他听说极乐世界是黄金为地,金子非常之多,说:“我若生到极乐世界,黄金为地,我一定要存起来一些个金子!”那么在这个世界,他也存一些个金子、银子。有一天,他看见阿弥陀佛拿着一朵莲华来了,对他讲:“你今天应该往生极乐世界了!你可以把你的金子都带着!”他就把他大约有四、五百两银子,都放在这朵莲华上。可是他自己还没有坐到这莲华上,这莲华就没有了,阿弥陀佛把这些金子、银子就给拿走了。他想:“喔,阿弥陀佛也是欢喜钱,也欢喜这金子、银子的!看见我的钱,就拿走了!”

他本来是在一个家庭里住着,这是人家另外供养他。正在这个时候,这个家庭里边,就生了一只小驴──驴就是马之类,比马小的这种动物。这小驴一生出来就死了,看这小驴肚里很重的,一扒,啊,这个老修行的银子、金子,都在这驴肚里。这老修行说:“喔,我贪心这么重!幸亏这回我没有去!我如果去,不也就做驴了?原来阿弥陀佛来接我,这还不是真正的境界!”自己庆幸,他幸亏没有跟着这一个“阿弥陀佛”去。

由这个,说:“阿弥陀佛是不是有的呢?”阿弥陀佛是有的,但是往往人邪知邪见,就有魔;那个魔也会现这个相,和阿弥陀佛一样一样的。所以在这里边,我们知见一定要正的。知见正怎么样啊?切记不要生贪心,不要贪财,不要贪着说:“喔,我若生到极乐世界,那儿黄金为地,我把那个金子收起来多多的!”他因为有这一念要收金子,所以几乎就变成驴。想要到极乐世界去掘金的这一类人,都应该发一种觉悟心:极乐世界虽然说黄金为地,但是你可不能存自私自利的心,预备给自己将来随便用的。所以修行,就这一念之差,就会发生魔业。

“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阿难”哪!你听见我说了没有?

“修菩提者”:修行菩提道的人,“永断五辛”:一定要不吃这葱、韭、薤、蒜和兴渠。你若吃这些个东西,就会跑到魔王那里边去;不吃这些个东西,你就会到佛的眷属里边来。

“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这是对修道的第一种增进修行渐次。修行渐次要除助因,什么是魔王的助因呢?就是这五辛。你不要把它看得简单了!你因为有五辛,就变成混浊了,就不清净了;不清净,就和魔王眷属相合了。魔王的眷属,就是不清净的;他是越不清净,他越欢喜。

恭录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事实上2020年之前公司也确实多次提价,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了公司的利润,所以黄牛们的炒作也是有一定理由的。所以说产品不断涨价也是有限度的,同样的,股价不断上涨,也
  • 青菜好好吃,味道刚刚好不会很咸;排骨的话我比较喜欢嚼软骨,特别有嚼劲,土豆一般般我不是很热爱;牛排也很好吃,很容易咬断,口感刚刚好,不会太老;最后就是鱼汤啦,我
  • 然后坐到新位置上后面东北大爷和大爷后座的大妈一路狂聊,也不知道我到站,这尬聊能不能结束,太闹心了[哼]#第一次和狗狗见面时的样子# 我的欢欢是金巴和西施的混血,
  • 常在換季的衣服裡,發現花剩的零錢走在雨天的路上時,空車都不拒載新嘗試的美食,總比想像中的更好吃每天下午的心情,永遠是週五的午後Happy Birthday to
  • 常见于小儿,多由于长期吐泻,或攻伐太过,损伤脾气,或禀赋不足,脾肾素亏,再病泻利,重伤其阳,气血生化无源,筋脉失养所致。阳气不足,虚寒内生,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
  • 疫情都这么艰难了,就别为难彼此了[老师好][老师好][老师好]有没有洗发水的广子呢 真心想要呢双十一给大家应个景 无广分享红光真的有用 耽误大半年现在又开始用
  • 大家早安吉祥美好的一天从微笑开始了 #今天霜降# 比尔盖茨说:“赚不到钱,并不是没钱可赚,而是你不在赚钱的圈子内。比尔盖茨说:“赚不到钱,并不是没钱可赚,而是你
  • 今年看到了幸福到万家的开播,我竟不止一次的从幸福身上看到你的影子,你是永远的那么敢说敢做,希望未来的你依然可以这样无所畏惧,不用害怕我们颖火虫永远是你的后盾
  • #高级文案[超话]#“击鼓后,神把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海风吹不散玫瑰,月色难逃皎皎.”“悸动没入月色,月色散了雾.”“神明溺水 攻瑰凋零 他在教堂里拿
  • 所以我告诉大家,弘扬这个「如来藏」大法,与文化高低没有绝对的关系,一字不识的大老粗,你可以把「如来藏」讲得天花乱坠,因为这是我们的自性本心。也就是说,你讲的这个
  • 窗外的白杨的嫩叶,在日光下发乌金光,榆叶梅也比昨日开得更烂漫,收拾了散乱满床的日报,拂去昨夜聚在书桌上的苍白的微尘,我的四方的小书斋,今日也依然是所谓“窗明几净
  • 银杏树生长较慢,一般从栽种到结银杏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出银杏,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银杏树上结的“果子”和杏子外表相似
  • 这也被记录在长沙民谣中代代传唱:“火宫殿,样样有;有饭有菜有甜酒,还有白糖盐醋藕;油炸豆腐喷喷香,姊妹团子数二姜……”糖油粑粑湖南人对甜有种极致的追求,就像这糖
  • 天然美味,一口便知晓,真的是巨好吃~一边看剧,一边吃这嘉顿香葱薄饼感觉很nice!天然葱香真的香!追剧必备|这真香薄饼好吃到上头了!
  • 而对于小说,散文,杂志,这些肯定都是会看的,也会抱着看完的心态去看,但是有时候,真的是看的速度赶不上买的速度。对于我来说,我爱看书,也爱买书,但是,能不能看完,
  • ”上述不愿透露身份的市民告诉记者,女孩说是自己的父亲用衣架打的,而且她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家长打了,父母生气的时候都会打她。2008年《南都周刊》对她的访问中,写到
  • 2、准备一块里脊肉切成薄片,先把肉腌制一下,加入糖、盐、酱油、再加入一个蛋清,抓拌的时候可以少加一点清水,这样可以使肉更加的滑嫩,最后再加入淀粉和熟油就可以了。
  • -10月记1th 打游戏买皮肤拉克丝和莫甘娜的皮肤真的好看很生气的是舞蹈房为什么我休假你也休假想卷也卷不动2th 参加完朋友的婚礼夜宵生活好快乐完了回来被集中隔
  •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 空谷幽兰对于城市中的人来说,置身滚滚红尘浪滔天,每天面对无数欲望颠沛,若能保持自持修行的坚韧,遵循品德和良知,洁净恩慈,并以此化成心里一朵清香简单的兰花,即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