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这个仁波且为大众请法「什么叫修行?」这是非常基础的第一课,但也是许多修行人乃至长年修行者没有学懂而迷离颠倒的大事。人身难得,暇满人身宝更难得,故而今天我当为大家讲「什么叫修行」之法。

学佛的实质,要落实在修行上,因此我们首先必须明白什么叫修行。修行,即是修善恶二所缘业之增益与离避。也就是增益善缘,种善因,结善果;离避恶所缘,离恶因,避恶果。但修行二字颇为广义,首先认识到底修什么行?因此要有所依对缘。无所依缘,则易成外道之修行。比如,魔教修行,就修成魔行。佛教修行,就修成佛行。所以必须要有所依缘,有所楷模应照而依止。又如,只知去恶扬善,克己利人,这是其它宗教都会做的事,这也就是不明宗旨无所依的修行,不属于正宗佛教行持。因此我们的修行,所依缘之对象则是佛陀。

依照佛陀的完美觉位作为我们所修之相应楷模,以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学佛陀的一切,使一切不净惑业缘起恶行远离不得沾边,只令其时时离避远恶,不使其有所近沾三业增加恶因。而一切缘起善业都要行持,哪怕就是一善念,只能增益,不可损减。日日增加善缘、善因、善业,简言之即是时时离恶积善。为什么说恶所缘业只能用远离,不可说是灭除呢?因为佛谛中,因果不昧。因果是灭除不了的,说灭除是断见,故所以只能善业筑壁,犹如筑一道挡土墙,起到隔开的作用。由是学佛,修佛之行,最终成佛方可彻底解脱轮回的因果缚业,此时因果照样存在,但对佛无沾。正如佛陀见到地狱刀山火海,地狱刀山火海依然存在,应报众生痛苦不堪,当佛陀为代众生受苦而自身顿然跃入时,此刀山火海当下化为莲池甘露,成为殊胜的境象,一切恶所缘境在佛陀身上转为善业的显现,不但无苦,反显大乐。

修行就是出离轮回,解脱诸苦而成圣,直至成佛。要出离轮回,因此就要建立出离心、坚信心、不动愿心、精进心、大乘菩提心。而所有一切心的依止境,皆建立在正见上,如没有正见,一切心均会颠倒、混乱。换言之,没有正见是修而无有受用的。比如要先修菩提心,是无法修起来的,会成为空幻菩提,虚妄之心。因为菩提心首先建立在出离心上,也就是一个人要有真正解脱成就出离轮回诸苦的心,他要深知轮回苦不堪言,不但自苦,而且六道众生如父如母均在无常苦痛中,知苦、欲脱于苦,他才会真修行,才会发出自利利他之菩萨行,菩提心方可诞生。但是如果首先从出离心开始修,又是错误的,是不合次第之修,会修成空言出离,妄惑自迷心,这样也是很难修起,建立不了出离心实相的。所以要有真正的出离心,必须要第一步首先了明无常境,第二步要有坚信心,坚信轮回无常的苦,有了坚信心才会恐惧无常苦,才会修成无常心,有了无常心,出离心就会日益增进,自然出离心就会生起实相。如果众生不了解万法皆无常、轮回无常的痛苦,就建立不起一颗坚定的心去出离轮回的念头,没有出离轮回的想法,根本就不会去修行,不想学佛,不学佛的人,本来不想出离,怎么还会有出离心呢?所以不能先修出离心。因此,第一步,没有无常心,就无法步入佛门。就是皈依了佛门,也无法深入正确修行。

要知道什么是修行,就要明白学佛修行的八基正见。

第一基是无常心,第二基是坚信心,第三基是出离心,第四基是实愿心,第五基是精进心,第六基是戒律,第七基是禅定,第八基是菩提心。认此八法为基而修行正见即是正知佛法的指南。这八基正见是修行人不可缺少不可错乱的次第。凡是无常心所摄化受用的,就是修行的因;凡是坚信心所摄化受用的,就是不变的因;凡是出离心所摄化受用的,就是解脱的因;凡是实愿心所摄化受用的,就是行动的因;凡是精进心所摄化受用的,就是进取的因;凡是戒律所摄化受用的,就是正法的因;凡是禅定所摄化受用的,就是智慧的因;凡是菩提心所摄化受用的,就是菩萨的因。八基是修行解脱成就的根本,如果根不正,就会本则乱。所以修行的根本是不可乱的,因此修行的八基必须依于正见作为宗标,也就是以正知正见来引导八基的次第和正确发展修行,这就叫做修行。在修行中要时时落实菩提心的修持,因为菩提心是成道之根本。

佛陀说法,菩提心的真实之义是必然成道之因。凡行菩提道者,终结菩提之果。菩提心是广义全摄一切大乘法之大悲渡生觉成菩萨地因。但由于众生福报使然,佛法经代代相传,遗漏法义。尤为至今末法时期,三界业海波涛汹涌,众生如盲龟更难以项穿荡动海流之木轭如牛鼻之孔,故而要得完美佛法难中之难。因此菩提缩水,所以由广义逐渐缩成了狭义之菩提心法。菩提心分两种,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又粗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于愿、行二菩提心之修持,又分情器四大和自身六大以及呼吸、耳根、眼根等内外坛城和仪轨诵文诸多修法。无论世俗还是胜义菩提心,而归于七支菩提份才是最上妙完美的菩提心。本来菩提心是三界六道众生个个有权修施的,但今大都众生法缘不俱,故已执持化整为零缩水之菩提心修法。因此往往误会成觉悟之心方可修之,或曰以菩提心为实相成就之境。当然,这也是存在的一部分,但却遗漏了非觉悟之心的众生而修菩提心之法。更重要的是,菩提心并非觉悟和非觉悟的心,而是学佛的三界六道众生及法界诸圣生发的大悲愿力,是以大悲心所实施的利益众生成佛菩萨的实际行为,是觉悟和非觉悟,圣凡两界的胜义爱心。对觉悟者而言,即是以自觉之证德证境正行正法弘法教化众生,觉悟有情成佛道。对未觉悟者而言,即是以大悲之心发愿众生与我等皆共成就得解脱,帮助他人走入如来正法之道,愿其成菩萨成佛。菩提心之法,对他而言是利他成就之德,由于利他之故而自获德量,故对自己而言即成增益菩萨之因。菩提心之业相,是大悲体现之三业之实际行持。凡真修行者,无论凡圣,均有权发菩提心,也应该发菩提心。因为它不是圣人独有的觉悟之心,而是大悲之行为,愿自他觉悟的因种。菩提心之所摄并不只含十善、四无量、六波罗密、四摄,而菩提心所缘三藏密典及一切口耳心传诸法,建立合法利众渡生的大悲行举。故知菩提心是广义所缘谛相,对佛陀而言是三身四智,当体无上正觉菩提心;对菩萨而言是大悲弘法利生渡有情;对证悟者而言,是离绝诸相戏论,当体本来面目,即空妙有之诸法实相;对凡夫而言,是慈悲助益他人愿其学佛解脱。

发菩提心,首先必须要有无常观,对自我与众生轮回之无常流转痛苦,生起觉观无常境心,即发出离愿,由是则建立出离心,我出离,众生六道父母也出离,轮回苦海难熬痛不欲生,为是愿观而生强烈恐惧所逼,时时欲求当下解脱,但明了其菩萨之行,方可快捷了生脱死,于是自我愿作因地菩萨,欲求快速自觉觉他,则自然生大悲之心,由此菩提籽发。菩提心所发是建立在大悲心上的,故佛义云:「大悲之水浇灌菩提籽发,则树茂果丰耶。」是此,菩提心自然建立。菩提心是成大乘菩萨之因,由菩提心之果,可得清纯正见,依此正见,当深入空性真如,空性之修,于此则化世俗菩提心为三轮体空,即转万有为胜义菩提心也,有了菩提心,即修菩提行,成菩萨地。

修菩提心必须付诸于实践,而不只是背诵行文仪轨、以空洞的发心和观想叫做修菩提心。修菩提心,重在实施于深思我的身体无常,剎那变异,迈向衰老死亡。以十年观察,四十年观察,七十年观察,于中对比相貌、皮肤老度变异,快捷进入生老病死,长恒辗转受苦于轮回,又观由一少小儿时天真之欢,乳气活鲜,然何今无童相,脸老皮老,力气衰竭,时时多病,少小已无,无常将毙我命,亲人老友,悉皆分段而死,犹如一梦,快将做完,心生大惧,则决心坚定,依戒而行,依法而修,入菩提心修双运七支菩提心法:大悲我母菩提心和菩萨应照菩提心。于大悲我母菩提心修法中发大悲之心,修知母、念恩、报恩、慈爱、慈悲、舍贪、断执。

知母:了彻三界六道众生无始以来于轮回转折中皆我父母。

念恩:应深深忆持一切无始过去、现在于轮回之父母,皆曾生育养育体爱于我,为我而劳累病苦,恩重如山,念其恩德,故思其父母之苦皆我之苦。

报恩:知父母为我而奉献一切,现在他们于六道轮回中转折流离,受苦无尽,我此发心,施之于行,自觉觉他,渡脱父母,以为报恩。

慈爱:每时每刻,从于三业之行所生发,慈爱一切众生、父母,长寿无病富贵吉祥,终生喜乐。

慈悲:于三时中,愿请诸佛菩萨加持一切父母脱离诸苦,得遇佛法修持,脱离轮回解脱诸苦。

舍贪:所做一切利益众生父母之事,无挂于心,养成三业无著善行,故成天然自行,本质为善,并非刻意所为行善,做了即忘了。

断执:于行持中,所修诸善,利益父母,一切法义应无所住,断掉我执,空明觉相轻安,于修法中不执于法,不除妄念,不求于真,不来不去,乐明无念,平如静水,当体即空。

实施菩提心的助缘,必须建立在正见观照下,对众生所行事业于善因中施与的而非他造不净业的缘起所需增长施与的,故知凡善因缘起有利众生者,必须实施七支菩萨应照菩提心法,对善缘起当施与他助益善业,助益善因,对恶缘起当施与他损减恶业,远离恶因。菩萨应照菩提心法七支为:一支,自他平等菩提心;二支,自他交换菩提心;三支,自他轻重菩提心;四支,功德回向菩提心;五支,无畏护法菩提心;六支,强导正修菩提心;七支,舍我助他菩提心。

自他平等菩提心:两相利益对逢时,断除瞋恨之贪瞋、漫谤之心,不可利己为重,应自他平等对待。

自他交换菩提心:一切众生的痛苦,愿我一人来承担,我的一切快乐吉祥都给予他,让他离苦得乐。

自他轻重菩提心:我与众生均苦时,应先愿他人解脱苦,我与众生均乐时,应先愿他人多我乐。

请看完整经文内容

请以世界法音出版社之版本为准!

着迷于你眼睛

银河有迹可循

穿过时间的缝隙

它依然真实地

吸引我轨迹

这瞬眼的光景

最亲密的距离

沿着你皮肤纹理
走过曲折手臂

做个梦给你

做个梦给你

等到看你银色满际

等到分不清季节更替

才敢说沉溺

还要多远才能进入你的心

还要多久才能和你接近

咫尺远近却

无法靠近的那个人

也等着和你相遇

环游的行星

怎么可以

拥有你

这瞬眼的光景

最亲密的距离

沿着你皮肤纹理

走过曲折手臂

做个梦给你

做个梦给你

等到看你银色满际

等到分不清季节更替

才敢说沉溺

还要多远才能进入你的心

还要多久才能和你接近

咫尺远近却

无法靠近的那个人

也等着和你相遇

环游的行星

怎么可以

拥有你

还要多远才能进入你的心

还要多久才能和你接近

咫尺远近却无法靠近的那个人

要怎么探寻

要多么幸运

才敢让你发觉你并不孤寂

当我还可以再跟你飞行

环游是无趣

至少可以

陪着你

宋立道教授:
禅宗四祖道信的禅学

一、道信禅学与之前的楞伽师们的关系

我们今天讨论道信禅师,

实际上是寻求并肯定早期楞伽师在中国禅宗发展史上的意义。

准确地讲,

也就是总结 “ 南天竺一乘宗 ” 的禅师们奠立中国禅学的意义。

大家知道,中国的禅学如果以南宗禅为主流,

那它的成立也就在六祖慧能以后。

而这个法统的建立并为世人承认,

主要依赖了荷泽神会晚年不遗余力的奔走呼吁。

神会得到朝廷征引在八世纪中期,

安禄山的叛乱给他以效忠国家的机会。

这就体现了禅宗和尚在天下百姓倒悬时能做的政治贡献。

由于神会禅师,南宗禅从此大行于南北中国。

不过,南宗禅的精神面貌,

与早期几代宗法楞伽经的禅师的风格是很不一样的。

我们可以说,从四祖道信以前的诸师的主张看,它们已经包含了后来禅法中的要点。

但如果要寻求其间的前后一致性,毕竟还是要经过一番解释,才能建立这中间一脉相承的传统。

从达摩到弘忍的禅师们都以《楞伽经》

为本宗 “ 心要 ”。

至于楞伽经本身,它在哲学本源上突出的是如来自性清净藏。

以此为出发点和根据,该经也就主张离言说名相的妄想,要求修行者在自心上面下功夫。

他们心目中的 “ 自心 ” 也就是本然状态的诸佛之心

―― “ 佛心 ”。

用该经的话表述,“ 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

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所讲的

“ 南天竺一乘宗 ” 便是 “ 佛心宗 ”。

凡夫要如何发现或发明自己的本有清净心呢?

《楞伽经》中讲到了 “ 如来禅 ”,

认为它能引行者

“ 入如来圣地,行自学圣智,三种乐住 ”。

所谓三种乐住,也就是达到空、无相、无愿三种解脱境界。

在这部经中,如来禅最受倡导也最受鼓励。

在它下头,较其阶次低的还有三种:

分别叫做
“ 愚夫所行禅 ”、
“ 观察义禅 ”、
“ 攀缘如禅 ”。

三种禅定分别对治的是 “ 我执 ”、“ 法执 ”

和虽已克服我法二执而又生出的对

“ 我空 ” 与 “ 法空 ” 的执着。

这三种禅法的名称并不因为它们的具体操作方法而得名,

其命名完全出于对坐禅目标的关心。

对治的对象决定着这些禅法的名目。

由此我们可以猜想,在达摩以下的诸禅师们心目中,

禅法在内容上究竟包含了哪些东西似乎是有所共识的。

即说,在基本技术层面上,禅法内容所指无需商讨,大家心知肚明。

具体的坐禅法从古印度到东土,师弟之间代代相传,只是大同小异。

总结起来,也就是眼观鼻,鼻观心之类。

印度佛教的各宗派之间,如果禅法有什么不同,那多半也就局限在理论的层面上了,

也就是说,分歧发生在关于禅的见解上,

以及如何从佛教的理论上说明这种见解主张。

菩提达摩的禅学主张便是这样紧紧地与该派所宗的《楞伽经》联系在一起。

我们想,如果把禅分为基本的两个部骤,

一是使心安宁的所谓

“ 系心一处 ” 的 “ 止 ” 的功夫,

一是在定心状态下的思惟观察的心理活动,

这后者通常称为 “ 观 ”。

则大小乘的禅法差别并不在 “ 系心 ” 的技巧上,

而主要在思惟观察的内容上。

当然后来的禅宗,尤其是南宗禅法主要强调的是世界观或真实观的转换、思想立场的转换,

已经不是古印度传统意义上的 “ 禅 ”,所以只好另当别论。

小乘佛教的禅法讲 “ 止观还净 ”,

以身受心法为对象,

也就以把握无我无常为 “ 还净 ” 的目标了。

依据他们的具体修行对象,

也就有 “ 不净观 ”

( 观察尸体分解腐败 ) 、

“ 慈悲观 ”

( 以爱护众生消除仇恨为目的 )、

“ 因缘观 ”

( 以认清无常为目的 ) ;

当然他们中也有以佛的形象为观察思考对象的,

那就已经是一种念佛观了,

因为它已经不再费神去思考诸如存在意义之类的问题了。

早期的楞伽师们本着印度的传统,重视修苦行的解脱意义,

认为异常严厉的肉体上的自我折磨具有涤罪的功能。

楞伽师们强调修禅的实践应该有严峻的生活方式

( 戒行 )

作为辅助。

在此意义上,头陀行既是宗教原则在生活中的贯彻,

也是宗教修行实践

( 坐禅 ) 的前提性原则。

从达摩到道信、弘忍的东山法门,

一方面强调了禅的技术实践的层面,

另一面也开始重视了利用佛教经典中的义理来说明禅想的内容。

这样的一个传统甚至在弘忍弟子神秀、普寂那里都是坚持下来了的。

但在慧能以后,明显可以看出,

禅法中技术的层面越来越受到轻视,

结果禅的修行也就越来越规范在

“ 心理状态的以至意识层面的改变或转换 ”

这样一个框架内。

又由于过份地强调 “ 自心作佛 ”,

主张 “ 不思量、不思议 ”,

则在禅宗的末流中,

甚至连心理层面的感受体悟都可以不要,

而只凭意识层面的

—— 在佛教当中这已经属于分别虚妄的意识了,

这也是公认最易于作伪的精神层面了

—— 主观声称,自言自己当下了断,

“ 桶底脱了 ” 之类,已然成佛作祖了。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以为,

道信的禅之主张贯彻着达摩以来的朴实精神,

其禅学观念从根本上把握着达摩以来楞伽师们的精髓。

而这正是东山法门的正脉。

其实达摩禅师已经预见到了:

楞伽传统务实笃行的真精神可能很快就会随禅法的流行、随禅师们对理论发挥的关注而丧失。

据《续僧传 ? 慧可传》说,

当初达摩祖师以四卷《楞伽经》授慧可时说:

“ 我观汉地,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

但才过了五十年左右,慧可自己每每讲经之余也就在感慨了:

“ 此经四世之后,变成名相,一何可想!”

慧可本人是文学素养很不错的禅师,

本传说他 “ 外览坟索,内通藏典 ”,

无论中国文化、还是佛教传统,他都非常熟悉的。

他本人无游心文字的意思,

而是笃行实践,

坚持楞伽师的苦行作风。

传说中,他曾被贼人砍去一臂,几至于死,

但他 “ 初无一恨 ”,

仅仅 “ 以火烧斫处,血断帛裹,乞食如故,曾不告人 ”。

这样看来,他对达摩的 “ 报怨行 ” 的确是认真实行了的。

他在这里的感慨,的确揭示出早期楞伽师们的头陀行传统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的迅速蜕变。

三祖僧璨显然也是上承楞伽师们重践行轻讲说的传统的。

《楞伽师资记》上说他

“ 隐思空山,萧然净坐,不出文记,秘不传法。

唯僧道信奉事璨十二年。

写器传灯,一一成就。

璨印道信了了见佛性。

语信曰: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无二亦无三,故知圣道幽通,言诠之所不逮;

法空寂,见闻之所不及,即语言文字徒劳施设也。”

这说明楞伽师们坚信:清净解脱是实践的结果,而不是理论追求可以企及的。

据此,我们肯定了道信的禅学上承了达摩以来的重实践修证的传统。

二、道信本人的禅学主张

道信

( 579 - 651 ),

俗姓司马。

《续高僧传》上说他郡望不详。

七岁出家,虽然其师戒行不纯,但他在陈谏无效之余,颇能够严格自持。

十三岁时他前往舒州

( 今安徽潜县 )

皖公山璨禅师处。

“ 经十年,师往罗浮,不许相逐,但于后住,必大弘益。”

也许这也就是指他后来得到官府的批准,正式出家,“ 附名于吉州寺 ”。

他在往南岳衡山去的路上经过江州,当地道俗留止庐山大林寺。

又经十年,他应蕲州道俗之请,渡江到了黄梅寺。

“ 具众造寺,依然山行,遂见双峰有好泉石,即住终志

…… 自入山来三十余载,诸州学道无远至。”

这是他一生行迹的轮廓。

据说,当初道信见僧璨时,一见面就对老师说:

“ 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

璨曰:“ 谁缚汝?”

曰:“ 无人 ”。

璨曰;“ 何更求解脱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朋友在热风工作,这款是她们店里的爆款,她试穿了一下,特别软,很舒服,就和没穿鞋一样,走路也不累。我朋友在热风工作,这款是她们店里的爆款,她试穿了一下,特别软,
  • #法报君说#消费者在网购时仅凭图片和文字展示,不容易判断商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于是法律赋予消费者“七天无理由退货”权利,即消费者在对网购的商品不满意时,可在合理
  • #花亦山心之月[超话]#看了pv之后有点跟想象的不一样,可能期待太久了吧,声音太嫩了,本以为路将军是沉稳带点慵懒的性子,是那种低沉更加粗犷的声音呢,看脸也是个年
  • 面对境界,如何提起正念  成德法师主讲 成德法师:就是说,妳以后真的去做社工,面对很多妳真的转不过来的时候,妳可以请他们把妳的问题转给我,但是我必须也教给妳方
  • #马耳他一日好多记# 独自行程的第三天 昨天在瓦莱塔就想喝pink drink 结果点错了喝了一杯草莓汁 今天坐公交车20分钟来星爸爸 第一口到嘴里并没我想象中
  • )更我我们的重磅婷帮主! 每周一的YY,我必在原因很简单,一,我的市场因我而起二,我要让跟我一起来♻️ mela创业的伙伴看到我的态度三,坚持在轨道我们本周的Y
  • 文殊菩萨知道后,以谛实语说:‘我一个毛孔的功德,由具足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所生,纵然恒河沙数世界中遍满魔王,其功德也比不上我一个毛孔。”开除没有成功大迦叶尊者说:
  • ” 他宠她至深,她深陷沉沦,床第间他亲着她低声呢喃,你是我的心,我的肝,我的宝贝甜蜜饯。”我的爱人,你是我赖以生存的氧气,虽然你不在我身边,但你仍然充斥我周围的
  • #道教神仙# 今天是天蓬元帅下降日,来,让小音了解一下有多少人一提天蓬? ......” 后来也不是怎么的———就上菜了......八岁少年拿着木剑背对着她。
  • 在这部系列中,一位艺术家与赵本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除了《刘老根2》他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个人就是陈相贵。随着时间的推移,陈相贵已经褪去了罪恶,回到了一个普通的
  • 看美女 看帅哥[太阳] 草了这脸tmd不演偶像剧对得起这张脸吗 西岛秀俊你为什么年轻的时候不多演些偶像剧 听前事务所的话演个两三年再解约也好啊[苦涩]最漂亮的时
  • 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谁也不能陪谁到最后,即使心有不甘,即使有太多无奈,所以,我要有勇气,面对别离,你的离开,或许会在我心中凭添太多的忧愁,让我在无边的暗夜里,独自
  • 但是我真的好喜欢我的大学生活,有最好的室友(其中一个会成为很久很久的朋友,我大学最珍贵的亚宝)、不喜欢的课程里也有几个很有趣的老师、遇见学生会和广播台教我成长的
  • #泉州关注#【杭州:出租房子惨遭洗劫,律师称共享短租系违法,平台负有责任】毕先生夫妇平常在上海工作,去年在杭州买了套房,偶尔回去居住。(南方都市报)【出租房子惨
  • #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创44年来新低#【美密歇根大学发布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创44年来新低】据美国CNBS网站消息,近日,美国密歇根大学发布了一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
  • 魅力超绝的 可甜可飒鬼马霓红辣妹自作词小达人✍ 温柔磁性 实力一流能力者 有机会就不令人失望的 内永绘里 枝利 吉吉 giselle gigi
  • 主角一般都是男性,人物性格摇摆在“我早就想开了”和“我就是要钻牛角尖”之间,会犯小错、会任性,但是最后面临关键抉择时一般都走了全无私心的大爱选项。我能感受到我被
  • 根据公开报告显示,天美新天地楼顶曾在2016年6月发生火灾,一边打着高端的旗号从消费者手中获取高额溢价,另一边却甘冒风险让消费者为其违规行为买单,在这一强烈的反
  • #姜大芽杂谈二三[超话]#再见,再见从1个月零九天的小宝宝长成7个多月的漂亮猫猫,你简直是颜值大逆袭,乖乖宝宝想要永远和你用猫语吵架,永远摸摸你柔软的毛毛,永远
  • #每日一善# z#日行一善# 生活是没有模板的,只需将心❤灯点燃如果笑能让我们释然那就开怀一笑如果哭能让我们减压那就让泪流下来;如果沉默是金,那还需要解释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