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菩萨圣诞(农历正月初一)
农历正月初一(2021年2月12日)是弥勒菩萨圣诞。弥勒菩萨为一生补处菩萨,五十六亿万岁后人寿八万岁时,于此娑婆世界降生成佛,为贤劫第五尊佛,在龙华树下三会说法,化度众生。

《弥勒菩萨上生经》云:“若见一天人见一莲花,若一念顷称弥勒名,此人除却千二百劫生死之罪;但闻弥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却五十劫生死之罪;若有敬礼弥勒者,除却百亿劫生死之罪,设不生天,未来世中龙华菩提树下亦得值遇,发无上心。”

【未来人寿八万岁时,弥勒下生】

◇ 弥勒当知,汝复受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王下成无上等正觉。我以右胁生,汝弥勒从顶生。如我寿百岁,弥勒寿八万四千岁。我国土土,汝国土金。我国土苦,汝国土乐。——菩萨处胎经

◇弥勒菩萨经三十劫应当作佛、至真、等正觉。——增一阿含经

◇佛告比丘:“后来世人,其命增长八万岁,当有世尊,号曰弥勒如来。”——佛说古来世时经
【龙华三会,度化释迦遗教弟子】

◇大迦叶,亦不应般涅槃,要须弥勒出现世间。所以然者?弥勒所化弟子,尽是释迦文弟子,由我遗化得尽有漏。摩竭国界毘提村中,大迦叶于彼山中住。又弥勒如来将无数千人众,前后围绕往至此山中,遂蒙佛恩,诸鬼神当与开门,使得见迦叶禅窟。——佛说弥勒下生经

◇摩诃迦叶即从灭尽定觉,齐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长跪合掌,持释迦牟尼佛僧迦梨,授与弥勒而作是言:大师释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临涅槃时以此法衣付嘱于我,令奉世尊。——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此名为最初之会,九十六亿人皆得阿罗汉,斯等之人皆是我弟子……阿难当知,弥勒佛第二会时,有九十四亿人,皆是阿罗汉,亦复是我遗教弟子,行四事供养之所致也。又弥勒第三之会,九十二亿人,皆是阿罗汉,亦复是我遗教弟子。——佛说弥勒下生经

◇若此众中,释迦文佛弟子,过去时修于梵行,来至我所;或复于释迦文佛所,供养三宝,来至我所;或于释迦文佛所,弹指之顷修于善本,来至此间;或于释迦文佛所,行四等心,来至此者;或于释迦文佛所,受持五戒三自归法,来至我所;或于释迦文佛所,起神寺庙,来至我所;或于释迦文佛所,补治故寺,来至我所;或于释迦文佛所,受八关斋法,来至我所。——佛说弥勒下生经

◇弥勒佛初一会说经时,有九十六亿人,皆得阿罗汉道。第二会说经时,有九十四亿比丘,皆得阿罗汉。第三会说经,九十二亿沙门,皆得阿罗汉。举天上诸天,皆当持花散弥勒身上。——佛说弥勒来时经

◇尔时弥勒菩萨,于兜率天观察父母不老不少,便降神下应从右脇生,如我今日右脇生无异,弥勒菩萨亦复如是。兜率诸天各各唱令,弥勒菩萨已降神生,是时修梵摩即与子立字,名曰弥勒。——佛说弥勒下生经

◇尔时弥勒在家未经几时,便当出家学道。尔时去翅头城不远有道树名曰龙花,高一由旬广五百步,时弥勒菩萨坐彼树下成无上道果。——佛说弥勒下生经
【释迦佛本是弥勒菩萨弟子,却先成佛】

经中记载,弥勒菩萨于往昔常为释迦牟尼佛的老师,但释迦牟尼佛却先于弥勒菩萨成佛。

妙祥法师: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先于弥勒菩萨成佛?就是他敢于以身饲虎,以身来施众生,来救护众生。他没有把众生看成是众生,而是看成是与自己一体的。而且把救护众生看成是自己必须要完成的,这也是菩萨的行为。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成佛这么快?就是因为他能够舍命救护众生。由于舍命救众生,他就会离相。

《梵网经》:

见后新学菩萨有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若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乃至饿虎狼师子一切饿鬼,悉应舍身肉手足而供养之……
释迦牟尼佛因舍身为法、利益众生而先师成佛,除了“舍身饲虎”,还有“兔王投火”的故事:

有一仙人,舍家入深山修行,八千岁中,少欲无事,乞食自活,一心除乱。时值世间有雨星现,国王淫荒,连雨不止,洪水暴涨,仙人端坐不得乞食,如此经历了七天。

林中有五百白兔,有一兔王母子,见仙人七日不食,说:“仙人为佛道不食多日,命不云远,法幢将崩,法海将竭,我今当为无上大法,令得久住,不惜身命。”

此时,山树神即积香薪以火然之,兔王母子,围绕仙人足满七匝,说:“大师!我今为法供养尊者。”

仙人说:“你是畜生,虽有慈心何缘能办?”兔对仙人说:“我自以身供养仁者,为法久住,令诸众生得饶益故。”

说完对其子说:“你可随意求觅水草,系心思惟正念三宝。”兔子闻母所说,跪下对母说道:“如尊所说,无上大法,欲供养者,我亦愿乐。”说完自投火中,母随后入。

当菩萨舍身之时,天地大动,乃至色界及诸天,皆雨天华持用供养。

肉熟之后,山树神对仙人说:“兔王母子,为供养的原因,投身火中,今肉已熟,你可以食用。”

仙人闻树神语,悲不能言,以所诵经书置树叶,又说偈言:“宁当然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行慈者,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噉肉食众生。如佛所说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满足,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

仙人说完偈子,发誓:“愿我世世不起杀想,恒不噉肉,入白光明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断肉戒。”说完,自投火坑与兔并命。

白兔王,即释迦牟尼佛;兔儿,即罗睺罗;仙人,即弥勒菩萨。

仙人投火坑后,生于梵世,乃至成佛转大梵轮,所制波罗提木叉,不行慈者名犯禁人,其食肉者犯于重禁。(出《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六祖法寶壇經參學體會

疑問品第三

(接上文)

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嗔是地獄,愚癡是畜生。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慾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譯文:
六祖說:“大眾!世界的人,自己的色身好比是一座城,眼耳鼻舌諸根好比城的門。在外就有五門,在內只有意門。心是一塊地,性是主宰王,性王就住在心地上。性若住心地上就是王在,心地離性就沒有王了。自性若在,身心具存,若離自性,身心具壞。佛向自性作,不要向身外求佛。自性迷,佛也是眾生,自性覺悟,眾生就是佛。心慈悲,自身就是觀世音菩薩;若能無相喜捨,自身就是大勢至菩薩;能淨化自心,自身就是釋迦文佛;有平等正直的心地,自身就是阿彌陀佛,有人法二執就是障礙修行的須彌山。有歪邪的心念,就是洶湧的海水。無明煩惱就是起波浪的水,心存毒害就是惡龍,心地虛偽、誑妄就如同鬼神,在塵勞中奔波不息等於魚鱉,貪嗔熾然就是自造地獄,愚癡不化的人與畜生沒兩樣。善知識!修十善,天堂就到;除掉人我二執,猶須彌山崩倒;去掉邪心,海水就枯竭;煩惱不生,波浪便消滅;忘掉毒害之心,魚龍便絕跡。這樣自心地上的覺性如來,就放出光明,外照六根門頭,於六塵中清淨無染,能破除六慾天的罪業,內照自心,可消貪嗔癡三毒,地獄罪業亦同時消滅。這樣內外光明透徹,就與西方淨土沒有不同了。若不這樣修行,怎麼能去西方極樂世界呢?”

論議: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此節經文闡述心性之理,佛向內心性中求,外無佛可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門頭,自有無為真人放光動地。八識田中(六識外增末那識、阿賴耶識)蘊藏自性真如,轉八識成四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對八識迷就是眾生,悟就是佛。但世人將四大幻化之身為我,保此有漏不淨之身,猶如守城池,若能悟幻化空身就是法身,則投入彌陀性海。假身之中有真我。這就要依四念處而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在六根中,以身為總,餘為別,外五門可任由五塵出入,“內有意門”,可吸取前五塵落謝影子(色、聲、香、味、觸)入於意地之中,迷時放縱六根取六塵境,如門戶開放,任憑出入。悟時根不染塵,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入諸法實相,門門皆方便。生淨土易耳!八種識心如土地,可生鮮花,亦可長毒草。真如本性為君王,性王居八識心地之上,成一切識心之主,統一切身心,故稱“王居心地上”。悟後了知識即性,性即識。迷真性,法身真性雖存,難免隨業力流轉而去,前者謂涅槃,後者轉六道。“性去身心壞”。然真如本性,無生無滅,欲求佛道則應捨識用根,向自性中求,心淨土亦淨,萬不可向心外求佛求法。“自性迷即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可知佛與眾生無二無別,差別在覺迷不同,佛是覺悟的眾生,眾生是迷惑顛倒的佛,一旦破迷開悟就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就是佛。十法界唯一真如自性,因迷覺而有眾生、佛之別,其差別太懸殊了!若迷昧自心本性,依見思惑,作有漏業,就是六凡苦惱眾生。若迷心輕,破了我執我見,尚存法執,還有塵沙惑,作無漏業,而成二乘人,自利而不利他,佛稱自了漢。而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四十一位次的法身大士,迷心很微薄,他們依無明惑,造作無漏業,而成大道心的聖者稱菩薩,他們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證。什麼是法身?法身,亦稱法性身、自性身,它無生滅,無變化,徧一切處。要言之:所證的真如本體與能照的真覺(無師智、自然智)究竟圓滿稱法身。若以法、報、化三身而論,則無生滅的自性身與自受用的報身二者合現,就是法身。古德云:法身佛沒模樣,一顆圓光含萬象。法身為“理智”圓融的顯現,有為法稱“智”,無為法稱“理”,即永遠離開、斷絕了煩惱障、所知障、具無邊的、不可說,不可說功德者就是法身。什麼是功德?六祖曰: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事相的修福上。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礙,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之相是功,心體離念是德;所作所為不離自性是功,應用見相離相不為相染是德;念念無間,保持心清淨,無分別、執著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識真理明自性,能覺悟宇宙人生真相,並在一切境緣上,任運自如,與性體相應,稱性起修,全修在性,就是功夫。六根與六塵起作用時,心清淨無染就是德行。此非一般人所能為。佛具三身,法身稱毗盧遮那、報身稱盧舍那、應化身稱釋迦牟尼亦稱釋迦文佛。自性迷就是眾生,自性覺就是佛。佛覺悟自心本性,徹法底源,究盡諸法實相,即是諸法如來。“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聖凡不離當下一念心,一切眾生之性與佛同體,故無緣大慈與眾生樂,同體大悲拔眾生苦,即是等如觀世音菩薩。以法喜為悅,施眾生以法樂,都攝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捨離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即等如大勢至菩薩善導群迷,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攝念佛人,同生極樂。若一念能仁寂默,復本淨心,即等如釋迦世尊之妙德。若一念清淨心、平等心,則同彌陀接引眾生成佛心。直心正念真如,彌陀彌陀直念去,原來彌陀念彌陀。你就是阿彌陀佛。由此可知成佛是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更不可以佛像當佛,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嗔是地獄,愚癡是畜生。”此是明自性隨染緣,故有三惡道生。所謂苦樂由心造,炎涼自我修。若迷自性,心生人我眾生壽者相,心生人我執,法我執,則如須彌山似的障諸物,妙法不得入心,淪於六道,無有出期。若迷正見而起邪心,撥無因果,執斷執常,是溺苦海,能沒法身。一念煩惱心生,如波浪之相續,前際後際,不相逾越,難斷難滅。一念三毒之禍害,如惡龍之殘酷,必入惡道,無有出期。一念虛偽妄心,猶如鬼神出沒無常。一念塵勞,如魚鱉悠悠穿梭不歇,常擾心海。塵勞者,煩惱的異名。貪嗔癡慢疑邪,蓋覆真性,惱亂身心,不得清淨。一念貪嗔起,鬼道、地獄門即開,生吞活剝業識身。一念愚癡迷惑,不明事理,不信天地及六道輪迴,必受畜生之報。此節闡明善惡之報,全由心造。“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此明若能以真照妄,自能返妄歸真。若能行身三、口四、意三,十善業,天堂樂果便至。如給孤獨長者發心,為佛以金鋪地、量地建精舍,在忉利天中,其宮立現(慾界二重天),摩耶夫人亦在此享天福,可見果報昭然。若除人我眾生壽者四相,則雖然障重如須彌,亦傾倒無遺。若去掉邪心,則身、口、意三業及分段、變易生死,猶如海水枯竭。見思、塵沙、無明煩惱若無,波浪寂滅,就不會往阿賴耶識裏搬業因了,第七末那識,是我法二執的根本。若煩惱障(三毒)、業障(五逆十惡)、報障(三惡道)三障毒害消除,如惡魚毒龍諸妄亦絕跡,即“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只要念念回光返照自心,不隨妄境流轉,四聖法界皆從一念心生。此節經文,示十法界惟心。我們應依祖師教言修無漏的功德,不執著有為的福報。一心念佛,老實念佛,隨緣作善,成就就在今生。“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慾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此節經文示惟心淨土,自性彌陀之義。眾生心地上本具如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之性。此性大無不包,細無不入,放廣大光明,內外徧照,覺者六根門頭不為六塵所羈。若復清淨本源,則能打破六慾諸天塵勞愛染,不被愛慾所纏縛。若自性真如返光內照,貪嗔癡三毒當即消除,地獄等三途罪,一時消滅。作法會超拔,怎抵自證菩提?罪由心造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而不為罪纏。如是內心不惑,靈明朗徹,心為淨土,自性彌陀,當下即是。內外淨潔,安樂妙常,何異西方極樂?若不稱性起修,全修在性,念佛不精純,不成片,信願不堅定,如何能生極樂?我曾看過一首偈:“最甚深,最甚深,法界人身便是心。迷者迷心為眾色,悟時剝境是真心,身界二塵無實相,分明達此號知音。”心外求佛,便落他境,絕無得時。惟心淨土,自性彌陀,所言不虛。

詞義:
⑴慈悲即是觀音:觀音世人稱救苦救難、大慈大悲觀世音,此菩薩觀其音聲,見眾生危難痛苦而前往救拔。眾生若心常存慈悲之念,就等於觀世音菩薩。
⑵喜捨名為勢至:此菩薩以大智慧,至一切處,平等施法度化眾生。若自心常存喜捨之念,就等於是大勢至菩薩所為。
⑶能淨即釋迦:釋迦譯能仁,以仁愛之心憫念眾生。牟尼譯寂默,即佛在因地修行時,以自己心中本具的智慧光明,回光返照,斷除煩惱,智慧圓滿。此即自利利他的智德與悲德,而成就佛道,無煩惱,心則淨,淨心即佛。
⑷平直即彌陀:“直心是道場”,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成就極樂淨土,平等攝受接引眾生。心平直即自性彌陀的顯現,則等於自身就是彌陀。此從性體而論。
⑸人我是須彌:世人造惡,皆因“我執”、“法執”作祟,惡業若有形體則勝過妙高山。所以有人我執,就等於有須彌山高的障道緣,不得成就。
⑹邪心似海水:歪邪的惡心猶如海水洶湧,欲罷不能,不得安寧。
⑺煩惱是波浪:此即觀心無常,煩惱猶如脫韁之馬、巨風之浪,無有停歇。
⑻毒害是惡龍:一個人存有毒害他人之心,此心就是猛獸毒龍,最終受害的是自己。
⑼虛妄是鬼神:人心若虛偽,則如鬼神虛妄之障,見不得陽光,只能在暗處作祟。
⑽塵勞是魚鱉:此物終日在水中穿梭不停,人為五慾在塵勞中奔波不息不止,好比此物相似。
⑾貪嗔是地獄:貪心生餓鬼道,嗔心是地獄的因,貪嗔盤踞於心,使人惶惶不安,猶如造了地獄的罪業。
⑿愚癡是畜生:不信因果,不信六道,愚癡不化,沒有智慧,在六塵中混生死,猶如畜生相似,整日吃喝玩樂混日子與畜生何異?
⒀六慾諸天:天有二十八重,慾界六重,色界十八重,無色界四重。慾界六重為: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

《六祖法寶壇經參學體會》——犟牛老居士撰(疑問品第三)04 https://t.cn/R2WJCrW

坛经原文及译文加注释,付嘱品第十(续一)

  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皆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
  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
  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
  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
  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
  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
  释迦文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鞠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第十一、富那夜奢尊者,第十二、马鸣大士,第十三、迦毗摩罗尊者,第十四、龙树大士,第十五、迦那提婆尊者,第十六、罗睺罗多尊者,第十七、僧伽难提尊者,第十八、伽耶舍多尊者,第十九、鸠摩罗多尊者,第二十、阇耶多尊者,第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第二十二、摩拏罗尊者,第二十三、鹤勒那尊者,第二十四、师子尊者,第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第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第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第二十八、菩提达摩尊者,第二十九、慧可大师,第三十、僧璨大师,第三十一、道信大师,第三十二、弘忍大师,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众人信受,个别而退。
  又问:后莫有难否?
  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
  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
  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交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
  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
  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
  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婬性本是净性因,除婬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
  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
  门人忆念取首之记,遂先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
  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摩所传信衣,中宗赐磨纳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等,主塔侍者尸之,永镇宝林道场。流传坛经,以显宗旨。此皆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根据此前综合的信息,MU5735航班从失联到坠毁的时间极短,部分航空旅行App方面甚至一度挂出“已到达”的信息,在记者向机场方面求证时,也没有获得相关的信息,
  • [心][心][心][心]无恙情感,让爱无恙[心][心][心][心]委托人和男友在一起一年多时间,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由于自己过于任性和作,分分合合很多次,最后一次
  • 颜艺天王贝壳头、、绕眼珠子转镜头属实没想到的 你们七皇都不穿上衣的吗 还挺涩(不是老觉得alite是意呆利人(?你算个球,瓜娃子哈呗儿一个,长个脑壳里面装的全是
  • #月老在南通#今日推荐:女,91年4月 南通崇川区人 身高165 性格比较直爽开朗 做HR工作 兴趣很多爱读书爱电影爱旅行爱摄影爱美食。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
  • ●读后: 题“金山寺”诗,“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两联,人皆有赞。 —— 唐代·张祜《宫词二首·其一》译文与故乡之隔有三千里之
  • ④救援进展#总台直击东航坠机事故救援现场# 记者在坠机事故核心区了解到,3月22日下午,现场指挥部给参与救援的力量下达了新的任务——在加紧进行人员搜救的同时,继
  • 【一些置顶】=橘※infp 一些infj激推人自认为在中阶在努力往高阶发展(唯唯诺诺共情力较强 经常听别人讲自己的故事过分代入而变成流泪猫猫头 喜欢听别人讲故事
  • 生命轮回,只有一次,谁都无法寻觅与悉知生命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别样景致,然而,即使没有所谓的“意义”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一种生活,难道在“理想”、“主义”、“
  • #鹿晗玩偶[超话]# 2022年4月娃超头像征集 四月为鹿晗先生的生日月,向大家征集了一下意见得到的回复是希望四月的头像为全家福所以开设了这条征集贴要求:必须且
  • 但想要一直在群中享受免费的服务,需要开我这边所在的证券公司的账户才可以,国资控股券商,合作共赢才是最好的,没有完全免费的服务,就像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样,即使掉了一
  • ” ——《春日信徒》从“Hi 我是商英一班的刘恋”到我们俩三年以来最后的对话,哈哈哈是不是都可以脑补出一整个言情剧了。一憋就是三年,舍不得把她拉进自己的生活模式
  • 好的人生便是当春光正好,微风不燥,顺着自己喜欢的心意,去做一些曾经想去尝试的事情,经过不断的沉淀和积累,蛰伏与萌动,让徘徊的人不再迷惘,让失落的人重新坚强,让沉
  • 因为疫情管控和各种各样的原因 我已经一个月没吃甜点了 我自己了一会儿 迫于意识的向往 我开始磨刀霍霍向厨房…但是我发现我舅舅家竟然酵母粉的生产日期是18年[裂开
  • 人的生死是一个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时’者值其时,‘顺’者顺其常”(锺泰《庄子发微》),“安时处顺”就是知道生命有其来临之时,也应顺其天理,坦然面对它的离去:
  • 一张微笑的笑脸,便是一种豁达清新的心灵表述,温婉亲和而不失丽质。一张微笑的笑脸,便是一种豁达清新的心灵表述,温婉亲和而不失丽质。
  • #周深[超话]#✨#周深光环之下# ✨#周深说能够给别人带来力量是我的幸运# 你总说认为自己的歌声能够带给大家力量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但是,我们能遇见你,本身
  • 而且店家把我当成强逼退书的恶霸一样怼,还说了一句,为什么你的不愉快要转给我。我真的笑了,然后我以为这个事完了,结果粉丝给消息来微博一看,她又是受害者了。
  • 淮南市田家庵区,是淮南市主城区、核心城区,是淮南市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城市化程度高,人口密集,新建住宅小区一般超过7000元每平米。而作为新兴城区,高新区(
  • 要是对吃的没什么兴趣,超市靠外的那边,摆着很长很长一排泰国风味的碗碟器具,还有泰国纪念品,四舍五入等于去了一次泰国。 除了泰式酱料和新鲜蔬菜,这里的还有好多泰
  • 本案业主是一对拥有满满生活热情的90后小情侣,艺术、音乐、美食都是他们生活重要的组成元素。业主亲自设计制作的入户灯牌,温馨且充满童趣,也象征着这是两人专属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