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磨祖师《破相论》1.
渝州华岩寺沙门释宗镜校刻

问曰:

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

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曰:

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问曰:

何一法能摄诸法?
答曰:

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

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

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

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

伐树者,去根而必死。

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

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

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

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问曰:云何观心称之为了?
答曰:菩萨摩诃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

了见自心起用,

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

一者净心,二者染心。

此二种心法,亦自然本来俱有;

虽假缘合,互相因待。

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

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

遂能远离诸苦,证涅槃乐。

若堕染心,

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

沉沦三界,受种种苦。

何以故?

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

十地经云: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

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

只为五阴重云所覆,

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又涅槃经云: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无明覆故,不得解脱。

佛性者,即觉性也。

但自觉觉他,觉知明了,则名解脱。

故知一切诸善,以觉为根;

因其觉根,遂能显现诸功德树。

涅槃之果德,因此而成。

如是观心,可名为了。

问:

上说真如佛性,一切功德,因觉为根,

未审无明之心,以何为根?
答:

无明之心,

虽有八万四千烦恼情欲,及恒河沙众恶,

皆因三毒以为根本。

其三毒者,贪嗔痴是也。

此三毒心,自能具足一切诸恶。

犹如大树,根虽是一,所生枝叶其数无边。

彼三毒根,

一一根中,生诸恶业百千万亿,

倍过于前,不可为喻。

如是三毒心,

于本体中,应现六根,亦名六贼,即六识也。

由此六识,出入诸根,贪著万境,能成恶业,

障真如体,故名六贼。

一切众生,由此三毒六贼,惑乱身心,

沉没生死,轮回六趣,受诸苦恼;

犹如江河,因小泉源,洎流不绝,

乃能弥漫,波涛万里。

若复有人断其本源,即众流皆息。

求解脱者,能转三毒为三聚净戒,

转六贼为六波罗蜜,自然永离一切诸苦。


问:

六趣三界广大无边,

若唯观心,何由免无穷之苦?
答:

三界业报,唯心所生;

本若无心,于三界中,即出三界。

其三界者,即三毒也;

贪为欲界,

嗔为色界,

痴为无色界,故名三界。

由此三毒,造业轻重,受报不同,

分归六处,故名六趣。

问:

云何轻重分之为六?
答曰:

众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

未免三界,生三轻趣。

云何三轻趣?

所谓:

迷修十善,妄求快乐,未免贪界,生于天趣。

迷持五戒,妄起爱憎,未免嗔界,生于人趣。

迷执有为,信邪求福,未免痴界,生阿修罗趣。

如是三类,名三轻趣。


云何三重趣?

所谓:

纵三毒心,唯造恶业,堕三重趣。

若贪业重者,堕恶鬼趣;

嗔业重者,堕地狱趣;

痴业重者,堕畜生趣。

如是三重,通前三轻,遂成六趣。

故知一切苦业由自心生,

但能摄心,离诸邪恶,三界六趣轮回之苦,

自然消灭离苦,即得解脱。

问曰:

如佛所说,

我于三大阿僧祇劫,无量勤苦,方成佛道。

云何今说,唯只观心,制三毒,即名解脱?
答曰:

佛所说言,无虚妄也。

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

胡言阿僧祇,汉名不可数。

此三毒心,于中有恒沙恶念,

于一一念中,皆为一劫;

如是恒沙不可数也,故言三大阿僧祇。

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盖,

若不超彼三大恒沙毒恶之心,云何名为解脱?

今若能转贪嗔痴等三毒心,为三解脱,

是则名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

末世众生愚痴钝根,

不解如来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说,

遂言成佛尘劫未期,岂不疑误行人退菩提道。

问曰:

菩萨摩诃萨由持三聚净戒,

行六波罗蜜,方成佛道;

今令学者唯只观心,不修戒行,云何成佛?
答曰:

三聚净戒者,即制三毒心也。

制三毒成无量善聚。

聚者会也,无量善法普会于心,故名三聚净戒。

六波罗蜜者,即净六根也。

以六根清净,不染六尘,

即是度烦恼河,至菩提岸。故名六波罗蜜。

问曰:

如经所说;三聚净戒者,

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

今者唯言制三毒心,岂不文义有乖也?
答曰:

佛所说是真实语。

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因中修行时,

为对三毒,发三誓愿,持一切净戒。

对于贪毒,誓断一切恶常修一切善;

对于嗔毒,誓度一切众生;故常修慧;

对于痴毒,由持如是戒定慧等三种净法,

故能超彼三毒成佛道也。

诸恶消灭,名为断。

以能持三聚净戒,则诸善具足,名之为修。

以能断恶修善,则万行成就,

自它俱利,普济群生,故名解脱。

则知所修戒行不离于心,

若自心清净,则一切佛土皆悉清净。

故经云:

心垢则众生垢,心净则众生净;

欲得佛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也。

三聚净戒自然成就。

问曰:

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

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今言六根清净,名波罗蜜者,

若为通会。又六度者,其义如何?
答曰:

欲修六度,当净六根,先降六贼。

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名为布施;

能禁耳贼,于彼声尘,不令纵逸,名为持戒;

能伏鼻贼,等诸香臭,自在调柔,名为忍辱;

能制口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

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

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

六度者运也,

六波罗蜜喻若船筏,能运众生,达于彼岸,故名六度。

问曰:经云:

释迦如来,为菩萨时,

曾饮三斗六升乳糜,方成佛道。

先因饮乳,后证佛果,岂唯观心得解脱也?
答曰:

成佛如此,言无虚妄也;

必因食乳,然使成佛。

言食乳者,有二种,

佛所食者,非是世间不净之乳,乃是清净法乳;

三斗者,三聚净戒,

六升者,六波罗蜜;

成佛道时,由食如是清净法乳,方证佛果。

若言如来食于世间和合不净牛膻腥乳,岂不谤误之甚。

真如者,

自是金刚不坏,无漏法身,永离世间一切诸苦;

岂须如是不净之乳,以充饥渴。

经其说,

其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湿,

不食谷麦糠麸,不与挬牛同群;

其牛身作紫磨金色,言牛者,毗卢舍那佛也。

以大慈悲,怜愍一切,故于清净法体中,

出如是三聚净戒.六波罗蜜微妙法乳,

养育一切求解脱者。

如是真净之牛,清净之乳,

非但如来饮之成道,

一切众生若能饮者,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曰:经中所说,

佛令众生修造伽蓝,铸写形像,烧香散花燃灯,

昼夜六时绕塔行道,持斋礼拜,

种种功德皆成佛道;

若唯观心,总摄诸行,说如是事,应虚空也。
答曰:

佛所说经,有无量方便,

以一切众生钝根狭劣,不悟甚深之义,

所以假有为,喻无为;

若复不修内行,唯只外求,

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言伽蓝者:

西国梵语,此土翻为清净地也;

若永除三毒,常净六根,

身心湛然,内外清净,是名修伽蓝。

铸写形像者:

即是一切众生求佛道也;

所为修诸觉行,

彷像如来真容妙相,岂遣铸写金铜之所作也?

是故求解脱者,

以身为炉,以法为火,以智慧为巧匠,

三聚净戒、六波罗蜜以为模样;

镕炼身中真如佛性,

遍入一切戒律模中,

如教奉行,一无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

所谓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为败坏之法。

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铸写真容,凭何辄言功德?

烧香者:

亦非世间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之香也;

薰诸臭秽无明恶业,悉令消灭。

其正法香者,有其五种:

一者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

二者定香,所谓深信大乘,心无退转。

三者慧香,所谓常于身心,内自观察。

四者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

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观照常明,通达无碍。

如是五种香,名为最上之香,世间无比。

佛在世日,令诸弟子以智慧火,

烧如是无价珍香,供养十方诸佛。

今时众生不解如来真实之义,

唯将外火烧世间沉檀薰陆质碍之香,

希望福报,云何得?

散花者,义亦如是;

所谓常说正法,

诸功德花,饶益有情,散沾一切;

于真如性,普施庄严。

此功德花,佛所赞叹,究竟常住,无雕落期。

若复有人散如是花,获福无量。

若言如来令众生,剪截缯彩,伤损草木,

以为散花,无有是处。

(接达摩祖师《破相论》2.)

[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
[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

#小雪日记#
2020.11.22 阴

昨日风动帘卷
你在故宫听琴
雪花跌落
三两声

今晨云锦色寒
我在草堂品茗
落叶染霜
雾漫漫

行将呈现
所有的荒和凉
无花在野
用尽日与夜

小雪的季节
喜欢一切温暖
愿触及的地方
都有爱的存在

拍落两场大雪
兀自穿过冬天
心中的山高水远
才是我的人间

今冬碎成瓦砾的
断壁残桓
来年万千草木的
嫩叶芽尖

说说春天的理想
房前培花
屋后栽菜
无心即是仙

啜一口茶汤
可耕云种月
望一眼南方
可几米炊烟

(今日4:39进入小雪节气) https://t.cn/RghOMBP

在老子看来,运用世俗智慧来对待百姓和治理国家,永远不会有大治的一日。唯一的出路在于“无为而治”。

使社会达到大治得处理好两大关系,一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一是统治者与民众的关系。这两大关系的处理,依老子所见,都应该是“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其意有二:

其一,对待自然万物,人应该任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加人为的区别拣择;顺其自然地养育万物而不加以人为的干预;生养万物而不自私占有,任意作践蹂躏;维护万物的自然生长而不自恃有恩于万物,以求额外的回报;引领万物的生长变化而不以主观意志任意主宰自然万物。这就叫无为而治。

其二,对待民众百姓,统治者应该任人民自然而然地繁衍生息,而不以自己的利益和所谓的事功去干扰人民的生活,加重人民的负担;维护人民自然而然的生存方式,而不自恃有恩于民,索取额外的回报;引领人民生活自然地发展和变化,而不以主观意志强加于民,使自己成为凌驾于民的主宰。这就叫做无为而治。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所谓玄德,即合乎天道的德性。天道自然无为,任天地万物自然而然的生成变化,任草木鸟兽自然而然地生生灭灭,因而成就了万物生意盎然、蓬蓬勃勃的兴旺景象。若顺应天道,无为而治,必能使天下达到大治。

依笔者之见,这是令人景仰的上善大智。

老子说:“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认为自尧舜以来,天道废弃,天下大乱。这种天下大乱的情况如何改变,采取什么办法才能达到天下大治?老子自己很有信心。办法就是圣明君主的无为之治。也就是:我无为,好静,无事,无欲。老子这四个概念并非内涵独立、外延清晰的四个不同概念,毋宁说是相涵相融的有机合成概念。以“无为”为核心,总领其他:无欲指无一己之私欲,更无超过自然需要之穷奢极欲;无事指不做人为造作之事,更不好大喜功,去做树碑立传的蠢事;好静主要是指处心安宁静寂,不好勇斗狠,不去扩疆拓土,发动战争。这三者可以说都包括在无为这一核心概念中了。所谓无为,如前所述,就是依循天道,顺其自然,对世界万物一视同仁,以众生百姓之心为心,任万物自然而然蓬蓬生息,任人民自然而然休养繁衍。圣明君主如果能够这样,老子认为百姓自然而然会依循天道,淳厚质朴,清纯善良,自给自足地生活。此外,“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也是无为而治的重要手段。

从逻辑上说老子此话是合乎道理的。也就是说,如果不崇尚贤能之才,而是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人们的确不会去争奇斗巧以图功利。如果不以金银珠宝为贵,而是对一切物质都一视同仁,人们的确不会为图财谋利而偷盗金银珠宝。如果不彰显引起人的贪欲和虚荣的东西,而是对一切事物都一视同仁,人们自然素朴的心性的确不会失去安宁。

有人说老子此话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是反动的。此话不无道理。众所周知,历史是由利益驱动的。无利不趋,就个人来说是如此,就民族和国家来说也是如此。自古以来,历史就是争权夺利的历史,争权夺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老子提倡不争,是釜底抽薪,使历史失去动力,不是反动是什么呢?

然而利益不可一概而论,有大利与小利之分,有公利与私利之别。老子并非一味反对求利,他所反对的只是求小利、求私利,他所倡导的是最大的公利诉求。

所谓大利,是指维护自然生态、满足人们自然需求的利益。老子反对一切超越自然需求的利益诉求,并不反对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穷奢极欲、豪华奢侈皆属人为性的贪欲和虚荣,是造成人与人差距的东西,是损害自然生态、损害人类大同的小利,是造成争斗对立的根本原因之一。

所谓公利,指满足普天下所有人的共同需求的利益,而非满足某个人、某个家庭、某个民族、某个国家之需求的利益。相对于公利而言,其他的利益诉求都是私利之诉求。而真正符合全体人类长远利益的诉求必然是维护自然生态,合乎自然天道的利益诉求。私利之追求也是造成人与人差距的东西,是损害自然生态、损害人类大同的小利,是造成争斗对立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前所述,历史是争权夺利的历史,争权夺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然而,争权夺利的历史必有终结的一天。当代有识之士已经提出历史终结论。然而,他们提出的历史终结论还仅局限于阶级之间暴力斗争历史的终结。而老子所期待和倡导的是任何形式的争权夺利之历史的终结。老子说过:“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段语录素来被认为是老子提倡愚民政策的口实。其实不然。

虚心、弱志、实腹、强骨、无知、无欲,在老子哲学思想中,首先就是圣人自己追求的至高境界。虚心是指去除私心杂念,弱志是指去除出人头地的志向,无知是指对世间万事万物一视同仁不作善恶美丑之类分别和拣择,无欲是指不滋生自然需求之外的人为欲求和奢侈欲望,实腹强骨不仅指温饱强健,更是指身心和谐灵肉浑然,而不是在利益纷争患得患失中废寝忘食,灵肉分裂,丧失生理和心理健康。这是圣人自己追求的至高境界,当然也是圣人对民众倡导的人生境界。所以谈不上是什么愚民政策。

其次,圣人作为社会统治者根本不同于有史以来所有的统治者。圣人不是凌驾于人民之上,与人民利益相对立的统治者,老子说过:“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意思是说,圣人自然无为,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百姓,牺牲百姓利益以谋取自己的利益;而是以百姓的心愿为心愿,以百姓的利益为利益。所以更谈不上什么愚民政策。

以为圣人也是官本主义者,是某些论者将《道德经》第三章视为愚民政策的根本原因所在。而实际上老子是自然民本主义者,圣人体现的当然是老子的精神。

按照顺其自然的原则为人做事,治国治民,对待世界万物,当然就会使自然、社会和人民生活达到最为和谐的境界。这就叫:“为无为,则无不治。”

正如老子所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侯王是人世间的统治者,老子认为最圣明的统治者应该无为而治。也就是说像天道一样自然无为,放弃自己的主观意志,放弃自己的偏私偏爱,放弃自己的功利目的,放弃自己的个人意愿,任百姓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的心愿劳动生活休养生息。

老子说:“圣人无心无为,以百姓的心愿为心愿。”即君王以自己的无为,成就了百姓的无不为。这就是“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的真意所在。

老子并非无政府主义者,他说过:“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意思是:百姓自然生存变化,也有可能产生超越自然需求的人为欲望(人欲)。若是不加干预,则必然演变为日益严重的穷奢极欲和强取豪夺。此时作为人间统治者的君王就应该“镇之以无名之朴”,也就是以天之道加以干预,而不是自己的主观意志加以主宰。如老子所言:“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如此一来,逐渐膨胀的人欲便自然平息,回归到天道自然的轨道上来。这就叫做“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为而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依据“选择性关注”(在乎什么,就会关注什么)的理论,不得不感叹一句“每个女人都有一个离婚逆袭的梦”啊。依据“选择性关注”(在乎什么,就会关注什么)的理论,不得不
  • 你没法安慰一个碎掉的花瓶,一颗枯萎的绿植,一个下班推开门笑的很疲惫的爱人,觉得对方不理解你的时候,想想,你也没在对方疲惫的时候,给过一个拥抱,不是吗?4. 时间
  • 우리는 진작 이와 같이 운명의 파도를 갈망했었지.그리고 최후에 가서야 인생의 가장 감미로운 풍경이 실은 내면의 침착과 여유란 것을 알게 되지.우
  • 选择这组牌的我看到你们在过去的这段感情中,应该是很快速的就步入了热恋期哈,两个人在外表上应该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很有魅力的一对,可能是先热恋,再去了解对方的这样一个
  • 3,省钱:费率0.30-0.49%,秒杀任何POS机和手刷机 以上3点搞清楚了就开始做,零投资零风...全文: #信用卡#[抱抱] 用云付固定额度从1万升到3
  • ”(未完)罗纳德·里根在73岁时收到了海军陆战队的招聘信,而他当时的岗位是美国总统。下一届要是他当选了,看你还吹牛,我再问你,我是不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 “高铁之夜”音乐狂欢节,将邀请全国知名音乐人、音乐团队,演艺美好生活、畅想南都发展,多渠道、多形式地提升市民人文素质和文明素质,以昂扬的精神风貌和一流的城市
  • 这路上有温暖的人,有冷漠的人,也有同样沦落天涯的人,一众明星客串,还是和宋丹丹那一段被暖到了。#我的大叔# 给小伙伴们强烈安利一下每当心情失落的时候就会看的人生
  • 【科左中旗25万居民享受“家庭医生”式健康服务】 为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要, 科左中旗按照“城市切块、农村划片、统筹规划、全面覆盖”的原则,
  • 然后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可以说是同款粉丝匹配成功了[太开心][鼓掌][哈哈]仝大爷,我不怪你了,奇待你们今晚的龟虽寿[二哈]p.s. 很久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了,这
  • #每日一善[超话]#高尔夫管理专业。中国现有高尔夫球场近500家,专业人才缺口达10余万人。高尔夫球入选2016年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更为其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 或许长大后,我们仅存的幻想会烟消云散,或许长大以后,我们的快乐与自由将会受到牵绊,或许长大以后,我们必然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或许长大以后,我们将承担更多的责任…
  • #喜美[超话]#拜托各位西梅汁,请不要把在其他平台【如dy,ks】看到的ncf行为一直在超话说,我相信我们这里很大部分都是理智粉,不需要你来强调我们也知道圈地自
  • [作揖]#饭圈扩关[超话]# 刚得知有这个超话我这就来了想约很可爱的小姐妹一起搞18l可以线下约饭线上一起嗑糖唠嗑快乐追星的那种(我很好相处的)这个号主磕翔霖但
  • 笑いの絶えない現場で、カンパニーの空気が良く居心地の良さを常に感じていました。僕ら、「最強のバディが出来上がっている感」を、ビンビン感じております!
  • 和设计师们聊天能发自内心的感受到他们对事业和对自己设计的产品的热爱。DxO公布尼康Z7II传感器评分,并在副标题称其为“尼康迄今为止最好的无反相机”原生ISO6
  • 我宁愿让我受的苦得不到补偿,我心中的愤怒得不到发泄,哪怕我并不正确。”吐槽:1、这事在中国就是坨,基本上一定要捐,不捐你小孩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 恶人也有改恶向善的时候,就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如果我们忍不了,就会怒火中烧,这样嗔恨心就起来了,是要烧尽功德林的,你以往所做的功德都讲成为泡影。
  • #吴承珉[超话]##ODE[超话]# #人间颂诗O.de# 220814mbcbf_ever更新O.de相关8月20日星期六 吴承珉和金正洙将出演 期待键盘⌨
  • 昂科威Plus还采用四点式发动机悬置,在很好控制动力总成位移的同时隔振90%以上。昂科威Plus还采用了四点式发动机悬置,在很好控制动力总成位移的同时隔振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