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闻思修[超话]#

真理就是我们的生活,就是告诉我们所面对的一切环境的来龙去脉。你开悟了,时时事事处处得大自在。

走在路上,睡在床上,坐在酒吧里,你知道一切都是一个念所变现。这就叫「照见五蕴皆空」。时时、事事、处处都是「五蕴皆空」。

这个时间是不是空的?这可不是虚空啊,有些人把这个空说成:「哎呀,都是空的,都是假的,你要看破放下」,这是断灭空。

你放下干什么?你要度他才对。看破放下的同时就要把它提起来,这个时候提起叫放下,放下就叫提起,否则你提起是执着,你的放下是搞断灭空。

不把「如来藏」道理搞明白,你很容易含糊啊!甚至还自以为自己会修行;自以为勇猛精进;「你看我做了多少多少事情……」自以为有什么道行,没有!

有些人扬言:「你看,我什么都不管,我什么都放下,你看什么事也没有」,这都是些断灭空。大乘菩萨道不是这样,看破放下的同时大做佛事,行善断恶,引导一切众生共修无上大法。这个法很妙啊!#听经闻法当下开智慧##大光明藏中谁非谁##唯一佛乘##心经妙义##国学新青年##正能量#

《原佛》观察|宗舜法师:僧人须慎重对待佛化婚礼

佛化婚礼,从我们现在来看,确实是有很大的教化作用。比如对佛弟子家庭承担责任的那种坚定心,还有各种化民导俗这方面的作用,这些是没有人能否认的。但是,我们要知道的就是,一件事情是好的,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去做。

因为每个人社会分工的角色是不一样的。究竟出家人能不能够帮着举行,是要顾及到很多方面的,我们必须要从各个层面分析这件事情。我们刚才已经提到,佛化婚礼对社会、对人心乃至对佛教,确实是有一些正面、积极的作用。我们现在可以把这些已经取得共识的部分暂时放下。我们将佛化婚礼与佛教的传统进行比较和分析,来看看它有没有跟经典,或者是相关的要求有一定违背,或者说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我们可以慢慢分析。

首先,我们先以圣言量为依据。佛教里讲一切都要以经典,以佛陀所说的规定为依据,这个是佛教信仰的第一个基本要求。那么从圣言量这样的角度来看,我们几乎在佛教的经典里面,看不到佛在世的时候,存在着到寺庙去举行婚礼的事情,也没有看到相关的经典里面记载,佛陀或者佛的弟子们充当过谁的证婚人。

我们可以看到佛在经典里面,有鼓励敦伦尽分的内容,即作为一个父亲,要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父亲,好儿子、好丈夫应该怎么尽赡养家庭的责任,好妻子应该怎么做。像《善生经》里面都有这样的一些开示,但它并不是特定在结婚的时候对这个家庭的要求,它是对大家一贯的、所有的日常生活的一个标准规范。我们要明确的是,佛化婚礼是在近代才出现的,在太虚大师之前,没有见到过任何这方面的记载。

佛化婚礼是近七十多年的时间里面,才刚刚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这是第一点。第二个,我们要对主持这个佛化婚礼的人的身份,做一些简别。比如说,我们现在一般都是出家的,都是大法师、老法师、一些大德们来主持,但是无论他们年多高,德多重,他们的根本身份是比丘。

比丘这个词,有三个意思:怖魔,就是他发心修道会让魔王很恐怖;然后还有乞士,乞就是乞丐的乞,它是上向诸佛乞法食来滋养法身,下向众生乞饭食,就是我们说的衣食,这些能够滋养我们色身。只有这样子,才能够让我们养活自己,在这里,比丘也叫沙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要剃发染衣,要离家弃欲。这可以说是当年印度的乃至现在的出家人,他们的共同标志。剃发就要剃去、剃除须发,就是说头发不能够超过一寸,这个不是说要绝对剃得那么油光铮亮,但是它有一定的长度规定,就是你超过一寸,那就犯戒。当然,你在一寸之内是可以的,此其一。

第二,要舍家弃欲。出家的这个“家”,从根本意义上来讲,首先是指出我们这个世途之家,就是他脱离了世途生活,而且要求住在阿兰若处。阿兰若就是寺院,在佛教里面它是指那个远离处,也叫离寂处、寂静处,就是远离世俗。但它不能太远,不是说都要建在山里。它最核心的标志就是一个清静离俗的地方。那么为什么要叫阿兰若呢?就是希望我们在这样一个清净离俗的道场里面,清洗自己的身心,达到、趋向解脱道。你离开了这些基本的要求的话,那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出家人,所以我们说,作为一个比丘,他一定是要剃发,要染衣,穿这个袈裟或者是跟俗服有区别的服装,并且他要住在寺院里面,不能够住在俗家,还有离欲,终身不能结婚。那么,这是对比丘的一个身份的鉴定。

在佛教的戒律里面,有见做随喜,就是看到人家做,心里生随喜之心。如果是好事,你得到的善的、乐的报,是跟那个做的人是一样的。如果人家干一件坏事,你见到人家做,产生随喜的心的话,感得的这个果报,跟那个做坏事的人的恶报也是一样的。所以说,你让出家的法师在一个婚礼上,他们应该保持一个什么样的心态,这个对他们来说我觉得是有点为难,随喜你,似乎跟我的身份不合适,但是我确实又要发自内心地来祝福你,这个我觉得作为沙门是有点为难,这是其一。

其二,佛教的戒律在这个问题上也是有一些特别的规定的。当年从太虚大师那个时代,包括到今天印顺法师、圣严法师涉及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共同地谈到,说在佛教的戒律里面是有一条很重的戒。

这个是在四波罗夷,就是佛教的比丘戒里面,意思是你犯了之后就立刻丧失比丘身份,叫波罗夷,这就像断头一样,你立刻死掉了,你的法身慧命没有,你的身份立刻丧失。除了这个以外的,第二等的严重罪过叫僧伽婆尸沙,也叫僧残。犯了这个戒,虽然没立刻砍掉脑袋,还残留一口气,但是你必须要到清净僧团里面去忏悔,才能恢复身份。这个相对来说也是很严重,那么在这僧残比丘十三条戒里面,它在第五条。也就是说在整个比丘戒的第九条就明确规定说,有一个不能为人家做媒嫁戒。这个戒条的原文是,“若比丘行媒嫁法。持女意语男。持男意语女。若为成妇事。若为私通事。乃至一会时。僧伽婆尸沙。”(“若比丘行媒嫁法”,如果有比丘做了给人家说媒、撮合婚嫁的事情;“持女意语男”,把女人的心意和想法告诉给男人;“持男意语女”,把男人的心意想法告诉女人;“若为成妇事”,就是如果为了别人娶了老婆,成妇事;“若为私通事”,有的人还不是为了结婚,就是为了私通,那么你这个出家人跑去帮他撮合“乃至一会”,甚至是私会、牵线、牵牵线让你们幽会一下,“僧伽婆尸沙”,全部犯了僧残罪。)

所以说佛在这条里面,讲的是如果比丘做了媒嫁的、帮人撮合媒嫁,像这样的事情乃至幽会,全部是僧伽婆尸沙。他说:“媒法者,受他语往来。”说什么叫媒法呢?即什么叫说媒呢?这个在戒律里面叫受他语往来,即我听了你的话以后去传话,传给别人,这个就叫媒法。那像这样子解释以后,我们就可以在这个里面发现有几个重点,比如说我们一再强调我们没做媒,我们没有撮合。但是所有的这个证婚的佛化婚礼的仪式,他们模仿西方的婚礼,都有重要的一条,都有一个问男女说,你会不会什么一直到老死,承担这种家庭责任,你爱她永远啊?你会不会抚养这个家庭的责任,怎么怎么样你会不会?他有这样一系列的问话。当时太虚大师他们都有拟过这样一个仪式,现在包括台湾的昭慧法师、圣严法师、星云法师,都有这个婚礼的仪式,都包含有问彼此能否承担对对方的责任。那么我请问,这算不算是“受他语往来”呢?是不是有这样的一个嫌疑:是因为你变相地把男人的心意传达给她呢?就是因为你在问,然后那个男人说我愿意,然后那个旁边的女人听了就说我明白。

“将男意语女,将女意语男。”可能大家会说,这个是不是我们太过于苛责,或者追究文字。但是从事实的戒律条文上来说的话,把两个人的意思来做沟通,这个就是在行媒嫁戒。刚才我们强调了很多东西,其实一直是在理清一些层次,理清一些层次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把各种不同的情况都要做一些分析,才能够再来说我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包括我刚才举的这个佛教戒律的意思,它的最终的一个用意,是帮助大家对于这件事情有多一些理解,或者是有多一些的解读方式。因为在我们今天来看,大部分大德们都在提倡这个佛化婚姻,那么我们觉得就有必要拿一些可能跟他们的主张有一定距离的一些反例,来证明还有另外一个声音。

我们不大主张出家人过多地参与到这些世俗的事情中间去,究竟该如何看待佛化婚礼,其中要参考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跟出家人的身份是否相符。我们并不是反对婚姻,因为我们没有说大家都不要结婚,这是第一个。

我们不反对佛化婚姻,应该说佛化婚礼是非常好的形式。比如圣严法师提倡的佛化婚礼,是他的六大环保理念里面的“礼仪环保”的一个理念。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很尊重他的意见,而且觉得是很好的。但是,我们现在能否有一些其他的建议,比如说我们不要在出家人的道场举行佛化婚礼,因为道场本来就是一个离欲、离俗寂静的地方,我们改在一些素菜馆,或者在户外,有一些专门的场所去做。这是一个考虑、建议。

第二个建议,我们是不是对主持婚礼的法师,做一些限定和要求?比如说一些德高望重、修行解脱道都达到一定的境界的法师,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能做到心无挂碍了,能够像菩萨一样去度化众生,在世俗没有牵绊,他们来做可能比较合适。而我们的一些小法师、年纪轻的法师们,可能就不要过多涉足这些世俗的事情,这样是不是对他们修道,包括增长他们的出离心,更有好处呢?这是值得我们思索的。

此外,佛化婚礼究竟要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仪式,中间如何避免一些跟佛教的戒律相冲突、可能冲突的地方,让它既有化民导俗的作用,又不跟佛教的传统相冲突。如果方方面面我们顾及到的话,那这个佛化婚礼不是说不可以做。

还有一个,我觉得值得我们提出的,就是明海大和尚在世界佛教论坛的发言上,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我非常赞同,而且应该强调的,就是我们不应当把佛化婚礼赋予过多的法律或者政治的色彩。在一些天主教国家,或者其他的一些宗教国家,就是由教堂的神父、牧师来见证婚礼。佛教应该远离政治,跟法律应该说是有一定距离的。我们必须要澄清,法律婚姻才是社会公认的,而不是单纯地以这样一个事实的仪式的宣告为标准。所以我觉得在我们出家人扮演这个角色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下自己,不要把自己这个角色在这个上面卷入过深,我觉得必须慎重。

龙树菩萨有一部《中观宝鬘论》,这部论有一句话,‘乃至有蕴执,尔时有我执(另译:何时有蕴执,尔时有我执)’,法执、人执这两个是辩证联系的,不能脱开的。照一般说,先由二乘断人执,再由大乘断法执,这个截然分割的说法是不行的。只要有蕴执的话,‘尔时有我执’,五蕴的这个法的执着还在的话,我执还是没有断掉的。就是说真正断我执的话,还是要断一部分法执的。《金刚经》,‘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你执着法的话,我、人、众生、寿者的相就还没有除掉。所以说,‘乃至有蕴执’,只要你五蕴的执着、法执还在,我执是没有全部去掉的,了生死也是了不了的。所以真正的应成派的中观见,就是二乘也破法执。上次我们讲经也提过这个问题,二乘破法执不究竟,没有破完;大乘破法执是彻底破完的。二乘如果不破法执的话,生死也了不了。单是破人执,不破法执是不可能的。要破补特伽罗我,多少要触及一部分的法执——把它空掉。

  正通达补特伽罗无自性慧,虽不即执蕴无自性,然即由此慧不待余缘能引定智,决定诸蕴皆无自性,能断蕴上增益自性诸增益执。故说通达补特伽罗无自性时,亦能通达蕴无自性。
  下面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正通达补特伽罗无自性慧’,正在观察补特伽罗无自性——人空的时候,这个观人空的智慧,不能马上就去照见一切五蕴法都是空性,一切法空。因为对象不同,一个观的是所执着的我是没有的。
  ‘然即由此慧不待余缘能引定智,决定诸蕴皆无自性,能断蕴上增益自性诸增益执。故说通达补特伽罗无自性时,亦能通达蕴无自性’,这个观察补特伽罗无我的智慧,当它观察的对象是法的时候,不需要其它的缘,就能照破法是自性空。因为补特伽罗空,就是观补特伽罗没有自性,这个智慧就是无自性的智慧,所以它转过来观法的时候,法也是没有自性,那就是法空。所以说,你观了人空,虽然你观人空的时候,不一定就能够照到一切法都是空;但是就是这个观人空的智慧,不需要其它的因缘,它能够生起一个决定的智慧,来决定一切五蕴都是空。因为它本来的智慧就是观我没有自性,反过来观蕴的时候,蕴也没有自性,那就是法空。
  所以说‘能断蕴上增益自性诸增益执’,如果能观察到五蕴都没有自性——‘照见五蕴皆空’,那么五蕴实在有、有自性的执着也能断掉,那就是法执断掉了。‘故说通达补特伽罗无自性时,亦能通达蕴无自性’,所以说,能够通达人空,也能够通达法空。但是修行要从人空下手,这是我们修行、开悟一些具体的事实,我们要明白。
  重点地说,我们开悟,不是两个眼睛闭起来,自己会开悟的。要学教的,要经过前面那么多的思惟,一连串的思惟:要断生死,先要找到它的根本,生死根本是烦恼。烦恼又从何来?萨迦耶见来。萨迦耶见缘什么?缘我。那么这个我到底有没有?根据经教去决择,最后决择到我没有。我没有,萨迦耶见就破掉了,烦恼也不生了,生死也就了了。这个是人空,法空怎么办?就是观人空的那个智慧,回过来观一切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没有自性,把法执也除掉,这样就可以证法身。
  所以说我们真正要修证,就是从这里下手的,开始还得要观生死无常——生死苦,还得要从下士道开始走。你如果一下子跳上去,‘这些东西等而下之,我不要的,我是高级的,是大根器的,我只要法空好了;我跟六祖一样,《金刚经》一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样子一句话,我就开悟了’。你去开吧!你天天念《金刚经》,你开了没有?下面都没有,开不了的。我们经常打这个比喻:画龙点睛。古代的张僧繇画龙是画得最好的,当然这带有神话色彩。他把龙画好了,眼睛一点,马上龙就飞了,跟活的一样,真地飞起来了,那就是说他成功了。但是你呢,龙都没有,你墙上去画几万个眼睛好了,什么东西去飞呢?没有东西好飞的。所以说你要画龙点睛,整个龙身画好了,然后眼睛一点(一点,画个眼睛很简单了),这个龙就飞出来了。你也想占便宜,我来画个眼睛,这个龙就飞起来了,没有那么便宜的事情。不经过下面的一番苦修,你想跟六祖大师一样,马上就开悟了?画龙点睛的意义你想一想好了,你龙都没有,这个眼睛有什么用呢?再说你龙都没有,你眼睛也画不像。
  这都是因为不学教,而产生的一些愚痴的想法。这样盲修瞎练,也是徒劳,耽搁时间。辛辛苦苦地,父母也离开了,也不养他了,对人民的服务也不干了,什么事情都放下了。单是吃喝,有施主供养你吃的、穿的、用的,东西都是施主的。你又是干啥呢?什么都干不成,盲修瞎练,还要入魔。你想因果这么重,你受得了啊?这个是受不了的。既然出了家,就要好好地如法地学。不学的话,你连正道都不知道,就这么乱走怎么会走到涅槃城呢?那是不可能的。出家的如此,在家的也是放弃了很多的家务,放弃了很多的工作,抽了很多时间来学法,也得要走上正路。否则地话家里会怨你,你家里什么事都不干,工作也不干,你在搞些空事,最后还着了个魔回去,那还不骂死了。所以千万不要走那些不正之路,不正之路着魔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走了正路,那就可以保证稳速登涅槃城,又稳又快。 https://t.cn/RV9q7Y5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本届博览会上,山东黄蓝汇工艺品有限公司设置了专门展位,将东营市广饶县的大码头苇编带到展会现场,让这项传承了600年的非遗技艺真正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尖经济”。
  • 得到了她的讚美,雖不居功,但笑的一臉開心(這氛圍真的不錯啊[兔子])聽到了她想送人出國進修,來增加公司戰力的計畫,不曉得如果選的是他,是否會放心出去?好可愛啊[
  • 低点入手,艺术品市场暴增几十倍是常态        启东拍卖副总韩征讲道:“艺术品是长效投资,只要作品真且质量较高,有专业的机构来把控,比如我们的观于艺术,其升
  • 【蕾升家族诚招代理】福利继续❗️❗️福利继续❗️❗️❗大家期待已久的至诺青春定格原液有试用装啦❗给迟迟 不敢下手质疑效果的朋友们一个个尝试的机会,现在只要付20
  • 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三级检察官雷婉莹介绍:“今年我们已经开展了100场讲座,主要是在城区的中小学校进行, 从整个学校的情况看,农村偏远地区孩子的法治意
  • 心善则美,心纯则真,如果我们能持有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一任沧桑,就能获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用平常的心去生活,用宁静的心来领悟。昨晚梦见你离开
  • 【TED2018年奖学金项目开放申请】2018年TED大会主题是“The Age of Amazement”(惊异时代)TED将在全球范围内,根据才能、成就和潜
  • 在2-0击败国米之后,纳帅在联赛对阵斯图加特一役轮换多达6人,这样大幅度的激进轮换在拜仁俱乐部内部也引发了质疑。#諾言評球[超话]# 《踢球者》消息,纳格尔斯曼
  • 郑爽 三鞠躬 当主持人问到郑爽有什么话想对粉丝说的时小爽的千言万语汇成一个简单的动作,满满的感动,一切尽在不言中我们懂,愿你过好自己想要的生活。虽然没有说话 但
  • #gshock#配饰#男女同款#手表#卡西欧#casio#时尚单品#夏日穿搭##时尚穿搭#《大哥买短袖小记》大哥给我买了好多小裙子让我美美的自己还穿他爹地的半袖
  • 今晚还跟college的几位同学打麻将,四川麻将好难[晕][晕][晕]p5 Amazon的快递多到reception的老哥直接开始吐槽我:ur mom is g
  • “口误,口误,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得到你的心之前,不一起睡。“你们……好吧!那我也不用过去找他了。
  • 老子作为道家鼻祖,他所著的《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他的思想以及言论在世界各国广受推崇。 孔子见老子后赞叹道:“老子其犹龙邪!” 鲁迅说:“不读《道德经
  • 为了绘画梵高失去了全部,然而他并没有为此痛苦,他将自己的爱倾注于每一幅画中。27岁的张哲瀚——2018.10月杂志风度他说,观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你真的用心去演
  • 5、工业母机,今天涨势也得以延续,板块指数也突破了昨天的高度,人气龙头华东重机顺利晋级,这一点昨天也讲过,盘面很清晰;盘面后期持续性还有,但操作上今天已经不适合
  • 刚刚写完笔记进房间睡觉,我妈安稳躺在了床上,我……不知道今晚会不会继续睡觉徒手抓蟑螂的绝技看了小破站上的避雷什么鬼的视频,就突然感觉自己的三观塌了,有人避雷垂耳
  •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这个人身长大,又长又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这个就不叫大。记得!有相就不叫作大
  • [羞嗒嗒][羞嗒嗒][羞嗒嗒]当然啦也不要忘记那些在背后默默支持你,相信你的人,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心][心][心]座右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可爱][可
  • 】人们常以为中央空调是大house的专属,普通住宅和小公寓似乎没有必要购买,如果你这样想,就大错特错啦!#舒适# #智慧# #家居#想你是我唯一可做的事,愛你是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有智慧的哲人曾经说过:“大街上有人骂我,我是连头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这个无聊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