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磕过一个我非常上头的rps灵魂cp。磕别的cp是因为二者关系好,但最初磕他们的时候就只是因为他们好磕,就各种意义上的彼此唯一的配。
这个cp始于拉郎,又在最黑暗的时光里成为昙花一现的美帝,迄今也总有路人能在如今不熟的光阴里get到他们奇异的相似度和引力场。
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我就在代入如果我是他们一定会有这样的发展,然后万万没想到一切预测都成真了,他们按照我的情感走向神奇的思念,神奇的be,又神奇的藕断丝连。
曾经还zqsg的抑郁过,但后来发现,
be才是他们最好磕的地方。

感谢好糊,让我明白了be美学。

现在再回头看这个cp,相似性决定了他们吸引,也决定了他们必将分离。

他们从来都是拉郎,
是坦荡的不熟,也是观望的吸引。
没有人再向前一步——
因为对方身上有我的特质,所以吸引我;
但也因为他身上有我的特质,我不会再进一步。他们永远在路人无休止的脑洞里并肩。

其实我从来都觉得他们是拉郎,是那段美帝时光给了我错觉,但那样的时光是因为周遭过于泥泞的路中只有彼此,当黑暗过去,他们又退回了安全距离。然后他和每个人都很坦荡,唯独与他be了。终于两个人心满意足的be了,又开始小心翼翼的藕断丝连。

真tmd好磕啊。

好磕就好磕在,虽然他们注定be,
但似乎意难平的不仅只有我。

这个春节,围观了一场年夜饭掀桌。

我的女邻居,某企业前人力资源总监,如今是全职妈妈。她一心扑在孩子上,尤其是孩子上学以后,她把企业里用人、管人、拉拢人那一套,用在了老师和同学家长身上,成天没事儿就扎在学校里,如鱼得水,直接混成了她娃学校的PTA主席。她的先生是某互联网大厂中层,春节期间还要加班,于是两口子原地过年,大年初一张罗了几个留在北京的朋友来家里过年。

本来有说有笑,结果有孩子的几位,聊着聊着就开始聊“鸡娃”、聊“内卷”。当然,大家只是想借酒撒撒娇、吐槽一下当爹当妈的不容易,没想到,邻居太太居然来劲了,慢悠悠开腔:我就不爱听你们说这些。当家长的,不鞭策孩子往上走,以后等他们长大被社会毒打了,你再跟孩子抱头痛哭?

说到这,她还故意冲着孩子吼了一嗓子:你别磨蹭了,抓紧吃!吃完回屋上网课!

有人看不过去,劝了句:大过年的,孩子也要休息的呀!

她老公也顺着搭腔:就是!平时不让休息天天学也就罢了,大年初一还押着学,完全没必要!

邻居太太听完别人劝,还不太好意思辩解,但一听到她老公附和,立刻炸毛:这是你家孩子还是别人家孩子?人家客气两句也就算了,你还当真啊?不管着点儿,让他随便玩、刷手机,等40岁的时候,跟你一样,就挣几个钢镚儿、还自我感觉良好?还是跟其他人一样,啥都不行,只会哔哔?!

她老公当场一拍桌子站起来,带着孩子回了房间。方才劝话的人连忙道歉。而我们其他人,坐也不是,走也不是,开口更不是——毕竟,混得不够好就别说话了,在别人听来那都是“哔哔”。

过了三天,邻居太太冷静了,一一致电道歉。说:不愿意说内卷,恰恰是因为自己卷得太厉害,自己都害怕。

她说,她和老公都是被教育改变了命运的人。小地方、普通人,完全靠成绩,考进了重点大学,又一路靠成绩,在校招中杀出重围,进入了好公司。人生前几十年,都是踏实的。但,自己现在没有工作,老公又到了传说中不进则退的年龄,心里总是慌的。这辈子重回职场几乎没戏了,不知不觉的,她便把宝押在孩子身上——“让大家看了笑话,但这就是大实话。”

是啊,如今,但凡提到“内卷”,每个人的语气和内心都是焦虑的。

聊工作时,一边“996是福报”,另一边“过了35岁就终身失业”。于是每个成年人都慌不择路地自救,购买各种知识付费课程(编程的、管理学的、成功学的、理财的……),当作赎罪券。

聊生活时,每个人都在“凡尔赛”和被人“凡尔赛”。而奇妙的是,互相竟然都能得出“我怎么过得这么差”的结论。

聊孩子时,内卷就更厉害了——从早教、中小学、学区房,一直到是否打算进行精英教育、孩子鸡得不行能否改成鸡自己从而兜着孩子一辈子……每一阶段,都能衍生出让人无比焦虑的话题走向,往往半场聊下来,大多数人,就觉得没法儿活了。

而成年人的焦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焦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嫌弃普通——也许是从那句“出名要趁早”开始,也许是从第1001个神童养成故事开始,也许,是从某一次对自身状态的深深失望开始。

可是,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能功成名就。一个被灌输了“只有成功才有价值”的孩子,一旦被判定只能做个普通人,他的内心世界,将面临灭顶式的崩溃。

大人在内卷的恐惧中拼命挣扎,同时还要拉扯着孩子拼命奔跑。而孩子呢?只有在懵懂的焦虑中,一次次对自己失望,再一点点厌恶这个功利而不安的世界。

仿佛每个人都在赶趟,又总也赶不上趟。

邻居太太最后问我:想赢,错了么?不内卷,还能咋办?

诚然,想成功、想做人上人、想过顶尖的生活,并没有错。我也不会站着说话不腰疼地鼓动大家躺平,做条咸鱼。人这一生,还是要坚持工作、坚持创造,要追求一些、实现一些。

但内卷和自洽,这两种心态,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内卷把人分成两种:赢家和输家;自洽却在输赢之外,看到了人生还有一种温和的、多彩的地带,那就是平凡。

这些年,我见过太多“要把自己活成别人羡慕的样子”的人。有的人会因为自己比别人哪怕多挣一块钱,也会优越感爆棚,觉得别人都是屌丝。但他们也会因为任何人、哪怕是完全不相关的人获得成功,而陷入抑郁;有的人努着劲儿想成为牛逼的人,可是一直成为不了,一着急,干脆装成一个牛逼的人。靠精心打造的人设和张嘴就来的大话,活在朋友圈;有的人,即使受不了内卷,逃离了北上广,结果去了任何地方,还要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比留在北上广的人过得好多了。他们并没有消停,一直活跃着,跟人比较着,展示自己如今又超脱又快乐。

这些年,我也见过许多“把自己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的人。他们都有相似之处:全力做好一份工作,靠自己的收入独立生活,拒绝成为任何人的负担,也尽量不给别人添堵添乱。量入为出,选择自己能承受的,并认真喜欢自己的选择。有一些发自真心的小爱好,能投入其中,自得其乐。结交朋友的方式,不是看谁更成功、更受欢迎就接近谁,而是安静等待真正的同类。

渐渐的,我被后一类人感化,并越来越成为其中一位。

我想起美国作家约翰·威廉斯的小说《斯通纳》,细细碎碎地,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一生。从求学到求职,从婚姻到职场,没有光芒乍现,没有逆袭奇迹。主人公斯通纳,从生到死,一直认真,一直努力,一直平凡。

他离开这个世界时,除了亲友,无人知晓,无人在意。

很多人认为,这本书写了一个悲剧——斯通纳实在太可怜、也太没用了。他来自乡村,在大城市里格格不入。他的生活始终平庸、单调,对世俗世界的种种揶揄和踩踏,无力还击。他在自己学院派的理想主义里,孤独地活着,不愿意妥协,不愿意蝇营狗苟。

也正因如此,这恰恰是一个人人都可以投射的故事,至简至真。

斯通纳是个名符其实的英雄,他的人生其实过得很好: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满感情,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意义重大。工作给了他某种特别的身份感,成就了他的自我。

斯通纳是凡人中的勇者,他在世俗的定义里,活得很失败,但他从未弄丢过自己,他始终知道他这一生要去的方向——即使,众人都奔跑在另一条路上。

须知,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平凡地度过一生。如果你接受了这个事实,那么,最需要你认真计划的,就是如何让这平凡的一生,充满欢乐、勇气与爱。继而让以你为人生榜样的孩子,看到平凡生命的可爱之处。

生而平凡,至死平凡,不是值得焦虑的事。一生在疲惫的追逐中耗尽,才是最可怕的结局。

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段话——

“当斯通纳在收拾屋子,当屋子逐渐变得有模有样时,他意识到,很多年来,自己并不知道,他有过一份憧憬,一直锁在内心某个地方的憧憬,就像一个见不得人的秘密,这个憧憬表面上是一个地方,其实就是他自己。

所以,当他在打造书房的时候,他打算定义的是他自己。当他为做书架打磨这些旧木板的时候,当他看着表面的粗糙消失,灰色的风雨侵蚀消失,露出基本的木质,最终露出花纹和质地的纯粹时,他逐渐打造成形的是他自己,他要置于某种有序状态的是他自己,他想创造某种可能性的是他自己。”

人一旦活到了一个阶段,常常会回望,不再执着于远眺。因为你更在意的,是你是否成为了“自己”——过去的自己让你反思,未来的自己已谈不上可期,只有对现在的自己满意,才能快乐、充实、幸福地活下去。

在生命的尽头,斯通纳冷静、理智地沉思起自己这辈子难以回避的种种失败。他曾梦想过某种正直和某种绝对的纯洁。他寻找过妥协,也学会了一些消极的消遣。他曾想象过智慧,在漫长岁月的尽头,他找到了无知,却也找到了无憾。

还有什么呢?他想,还有什么呢?还有什么是他期望的呢?

我想,他期望的,都已得到。未曾得到的,或许本来就不是他所期望的部分。

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一个排行榜。更重要的是,没有在排行榜上的人,这一生也依然可以充满欢乐、找到自信、拥有意义。

不要盲从,不要恐惧,要清醒,更要勇敢。#人力资源研究[超话]# via 反裤衩阵地

【新华社评#东北放开生育限制#:成本降下来,想生娃才能变成敢生娃】据新华社,卫健委答复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引发热议。不止在东北,全国都有些家庭有生娃意愿却不敢生,“生得起、养不起”是顾虑之一。要在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上下功夫,医疗、教育、托幼等方面成本降下来,想生娃才能变成敢生娃。

延伸阅读:东北率先放开生育限制?北大教授:全国范围内生育政策的限制应尽早放开

2月18日,国家卫健委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时指出,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对建议中提到的“建议国家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进行探索,引起舆论关注。

在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采访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人口学学会副会长陆杰华指出,全国两会即将召开,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也即将公布,“我国正处在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的重要节点,国家卫健委现在对这一建议进行回复,是重要的信号。”

2020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常务副省长陈向群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恳请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政策。2018年印发的《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提到,辽宁全省人口到2020年达到4385万人,2030年达到4500万人。实际上根据辽宁2020年公布的数据,2019年年末全省人口为4351.7万人,人口减少的趋势未能逆转。

“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人口已经持续出现负增长,转向正增长的难度非常大。如果在东北地区试点全面放开生育,对减缓人口下降趋势不能说没有效果,能够起到一定的全国示范作用,但实际意义不大。”陆杰华表示,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当前,我国正处在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的重要节点。

“单独两孩”和“全面二孩”先后于2013年12月28日和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全面二孩”实施已满五年,陆杰华认为,下一次政策调整最可能的选项有两个,一个是“放开三孩”,另一个就是“全面放开”。“全国两会还有大约两周就要召开,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4月起也将陆续公布。国家卫健委在此时对这一建议作出答复,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

公安部发布的《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人,较2019年减少了175.5万人,降幅为14.9%。虽然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不可忽视,这一数据还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陆杰华表示,与新生儿数量同步减少的,是育龄妇女的数量。“20岁到39岁是妇女生育高峰年龄,目前育龄人群的队列规模和比重都在下降,全国范围内生育政策的限制应该尽早放开。2000年以后出生的育龄人口更少,一旦错过眼前这批育龄人群的生育高峰,生育率想要恢复就更难了。”

全面放开生育限制能否逆转生育率下降的趋势?陆杰华认为效果是不一定如预期的。“如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可能就需要采取其他的政策。根据我们的研究,鼓励生育比控制生育更难。政府鼓励,老百姓不响应怎么办?可能就要涉及到发放生育津贴、减少税收、家庭养老,还有推迟退休年龄等一系列相关政策。”

相关新闻:

如何应对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2月18日消息,该委根据工作职能,已就全国人大代表《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作出答复。

答复称,东北地区人口总量减少,折射出的是区域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社会政策等综合性、系统性问题。

国家卫健委指出,代表在建议中提出“建议国家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对我委工作很有参考价值。我委认为,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进行探索,组织专家进行研究,深入研判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对当地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稳定、资源环境战略、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影响;做好政策调整后人口变动测算;研究实施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需要配套出台的文件;评估政策变动的社会风险等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东北地区实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试点方案。

长白时评:

东北三省人口负增长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东北三省全部呈现出人口负增长趋势,有其明显的特点。即:人口下降幅度大,少子化、老龄化严重,人口结构失衡,人口发展的未来前景不妙。尽管人口城镇化在东北三省均有明显提升,或加速的利好趋势,但在其背后却隐藏着人口危机。

人口负增长不可避免地出现,每年人口数量都在减少,若干年后会惊人地出现一个乡,甚至一个县的人口不复存在了。等着到了这个地步,再去采取各种“补救”政策措施,恐难恢复正常人口发展秩序,也很难实现人口合理增长的预期目标。

由于受“经济上去了,人口下来了”的偏激说法影响,东北三省首当其冲地“中招”,全部走进可怕的人口负增长之门,也不曾见到经济发展有多么轻松。“经济上去了,人口下来了”,甚至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经济还得尊重市场规律去发展。人口负增长,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方,都不是好事。严格说来,“经济上去了,人口下来了”是一个伪命题,不可继续。人口负增长,也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尽快有效破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各位我微博的友友,请原谅我把微博当朋友圈发[可怜][害羞] 发扣扣空间很烦,因为加了很多学长学姐(没说学长学姐不好的意思[裂开] 发朋友圈更烦,有时候想发的东西
  • 林清玄先生曾说: “如果人生是一桌宴席,酸、甜、苦、辣、咸就是生命里的各种滋味。 既然不可能全是甜头,别的滋味也难免品尝,那就干脆欢喜地吃吧!” 万般滋味皆是人
  • 2022.02.19 【名古屋店】现在必须买的春季上衣! 今天介绍工作人员推荐的春季上衣。 因为都是现在买穿转能享受的东西,如果能作为购物的参考的话我会很高
  • 推荐游戏(也不算吧,算是记录一下我最近玩的游戏(生病的时间啥也不想干,就玩游戏去了[二哈] 强推(四个) 《告别星球》 前期引导有点少,没找到玩法容易弃游,知
  • 19条适合发朋友圈的文案 1、生活再遭,也不妨碍你越来越好 2、世界治愈的是愿意自渡的人 3、别太难过,这个世界就是针对心软的人呀 4、所有动听的话,配
  • 共享无线充电未来的市场会是怎么样? 据调查显示,共享无线充电市场红利期至少5年,超50%市场待开发,未来市场潜力可观! 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将增长
  • 【张家口市蔚县杨庄窠乡小辛留村一处砖厂污染严重请求关注】近日,因接到当地群众反映: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杨庄窠乡小辛留村一处砖厂污染严重请求关注。于是在12月1
  • 【银发焕彩正青春——#北京首届老年春晚将于大年初三首播# 】“国强盛·人少年”——北京首届老年春节联欢晚会已圆满完成录制,将于2月3日大年初三精彩亮相,通过“文
  • #ArianaGrande[超话]# 据推特榜单数据账户Talk of the Charts最终预测, A妹Ariana Grande新专辑的首单“posit
  • 对于《红楼梦》里面的贾宝玉嘴里含着一块玉出生目前解说的最好的是徐老师吧,徐老师说贾宝玉他爸玩出了新花样,往里面塞东西了塞了块宝玉,所以贾宝玉出生时嘴里含着一块玉
  • #手绘是一种信仰[超话]#「一些温柔含蓄的彩虹屁文案」 ✨ 你笑起来真像好天气。——简媜 ✨ 月色和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余光中 ✨ 后海有树的院
  •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当你面对一个麻烦和令你不舒服的处境时,你有以下两个选择。 1什么也不去做,同时感觉很糟糕、恐惧,而这样一来,一切都将保持不变。 2接受自己不舒
  • 【相亲贴】 征婚帖子 求匿名 谢谢印象烟台我爱你 94年 身高163 学历研究生 之前在北京求学,老家外省三线城市过来准备定居烟台 爱好广泛,有很多小才艺,比较
  • 非常忙碌的一段时间,中午吃完午饭后处理了好多份文件,现在如释重负一般下楼晒晒太阳,暖和极了。上了年纪后感觉精力大不如从前,想起读书时候经常运动,不免怀念那个时候
  • くまゆ的mob本!真!的!好好看!! 是推上路人视角的五悠后续www 路人和腐女亲友汇合后开始了热烈讨论 因为路人不是腐女直接按体型差分了攻/受 提出了五悠这种
  • 【再次为中国女足感动骄傲】#贝克汉姆祝贺张琳艳夺冠# 中国女足夺冠,21岁的川妹子张玲燕当选2022女足亚洲杯决赛未来之星。9年前曾送给张琳艳一个签名足球的英格
  • #任嘉伦[超话]# [微风]#任嘉伦请君#rjl[微风] [微风]#任嘉伦蓝焰突击#rjl[微风] [微风]#任嘉伦与君初相识#rjl[微风] [微风]#任嘉伦
  • Nars Audacious系列的一套唇膏小样,号称一格只是一次用量,但我每一格一天两次,都能用一个月…… 这一系列每一个颜色都是一个女孩名,左边一排是比较淡的
  • #齐鲁公益# 治理路漫漫,吾辈当求索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黄河水出现了严重的
  • 即使现在这个特殊时期也还是去了。 这事放在其他时候其实没什么,但现在确实属于挺特殊的时期, 不少人觉得现在国难时期,作为明星要么捐款,要么以身作则呆在家里,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