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尔佳哈】【汉朝与史记】

汉朝是个很特别的年代,第一,它的开国皇帝是一届布衣,这是中国几千个皇帝里,绝无仅有的。第二,它是第一个繁盛的封建王朝。第三,汉朝,在历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而司马迁生活在这个时代,记录了这一切!汉朝之前的乱世,和汉代的几个帝后,和社会各个阶层的重要人物,真是文化之幸!民族之幸!社会之幸!国家之幸!

而他自己是很清楚自己的价值和责任的,否则也不能忍辱负重的活着,把《史记》写完。

【史记概述】

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

序略,以拾遗补,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後世圣人君子。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

著十【本纪】

既科条之矣。并时异世,年差不明,

作十【表】

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敝通变,

作八【书】

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

作三十【世家】

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於天下,

作七十【列传】

……

太史公曰:

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百三十篇。

太史良才,寔纂先德。
周游历览,东西南北。
事覈词简,是称实录。
报任投书,申李下狱。
惜哉残缺,非才妄续!

【太史公评六家】

阴阳、儒、墨、名、法、道德,

【阴阳家】

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

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儒家】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墨家】

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节用,不可废也。

【法家】

法家严而少恩;
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名家】

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
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

【道家】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儒家】

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

至於大道之要,去健羡,绌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

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

【墨家】

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

食土簋,啜土刑,粝粱之食,藜霍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

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

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

要曰彊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

此墨子之所长,虽百长弗能废也。

【法家】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於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

【百家共性】

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名家】

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於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

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道家】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埶,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後,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

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

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窾。

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

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

光翟天下,复反无名。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讬者形也。

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

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

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屠尔佳哈】

这里司马迁说道家最多,然后是儒家,这两种文化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

但我觉得他就没说到【点】上!后世都认为儒家是积极入世,道家是出世,那是误解,道家的目的还是【治】。无为而【治】……

其实,道家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

四象在天文知识中的确立
中天易传人张永红整理
  《易传·系辞》上第十一章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一段话被认为是易经世界模式的经典总结。“太极”是世界的本源,又称为气,道或无,其哲学意义是矛盾的统一体。“两仪”是阴阳二气,是事物内部矛盾对立的两体,或两种因素。为了深入研究周易所说的由太极到两仪,两仪到四象,四象到八卦的生生不息的世界模式,需要清楚太极、两仪和四象间的演变关系,以及四象的意义。在古代,特别是以周易为代表的阴阳学说中多提及四象,故对四象的意义再作进一步论述是有必要的。
 
    一、两仪与四象
 
    周易作为阴阳学说的首要代表作,其哲学思想中最突出观点是阴阳观。它把万事万物区分为阴阳两体或两种特征,在周易中称为两仪。太极是阴阳两仪的统一体,阴阳两仪共存于统一体中,彼此互相矛盾,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对立斗争,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本规律。周易把上述规律高度概括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处于统一体内的两仪,在对立的斗争中,将发生阴阳消长,引起事物的变化。这种变化有四个最具特征的典型状态:太阳、少阳、太阴、少阴,用来表示两仪在统一体内的相互地位和关系。太阳是事物的阳性特征上升,阴性特征下降并分别达到各自相应的极点时的事物状态;太阴是事物的阴性特征上升,阳性特征下降并分别达到各自相应的极点时的事物状态;少阳是事物在阳性特征逐渐增加,阴性特征逐渐减少的过程中达到的事物的阴阳平衡状态;少阴是事物在阴性特征逐渐增加,阳性特征逐渐减少的过程中达到的事物的另一种阴阳平衡状态。这四种状态对于描述事物的发展变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统称之为四象。
    象在汉语中的意义是形象、状态、象征和比拟之意。象,在易经中的用途非常广泛。用卦和卦的六爻来比拟事物的状态,分别称为卦象和爻象。天体的运行状态称之为天象,地面的地形状态称之为地象,如此等等。至于四象,在易经中已经成为一个专用名词,作为阴阳消长四个状态,即太阳、少阳、太阴、少阴的总称。
    在古代文献中经常提到的四象有春、夏、秋、冬;望、朔、上弦、下弦;子、午、卯、酉;东、南、西、北;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等。下文将分别予以详细分析。 
 
    二、四季与日地系统
 
    春夏秋冬作为四象,又称为四时,在周易及其有关著作中最为常见。在此,作为第一个例子,首先来进行研究。
    春夏秋冬四象来源于日心系统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中,分别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代表,在古天文学中称为二分二至。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相交,并相距一百八十度的两个点,称为二分点。太阳沿黄道从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那一点,称为春分点;与春分点相对的另一点,称为秋分点。黄道上与二分点相距九十度的两点,称为二至点。位于天赤道以北的那一点,称为夏至点;与夏至点相对的那一点,称为冬至点。夏至点与冬至点的连线通过太阳,成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椭圆形轨道的长轴。而春分点与秋分点的连线则成为该椭圆的短轴。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在这一椭圆形轨道上,冬至是近日点。由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日照时间最短,故称之为太阴,又称老阴。冬至是极阴之点,阴极生阳,所以有“冬至一阳生”之说。夏至是远日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天最长,黑夜最短,日照时间最长,故称之为太阳,又称老阳。因夏至是极阳之点,阳极生阴,所以有“夏至一阴生”之说。当地球从冬至点向夏至点运行时,中点是春分点。太阳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相等,是由阴向阳转化的平衡之点,称为少阳。当地球从夏至点向冬至点运行时,中点是秋分点,太阳再次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相等,是由阳向阴转化的另一平衡之点,称为少阴。由此可见,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不但表示四季(时间),而且表示地球在轨道上的运行位置(空间),是一个完整的时空体系。二分二至是这一时空体系中的四个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时空点。这四个时空点组成了四象。在一个干支年(从春分起到第二年的春分止)中,太阳和地球作为两仪,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象,构成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空体系。
 
    把二分二至进一步分割,每两个时空点间按时间均匀分成六等分,即可得到二十四节气。从春分起按顺序为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它们相当于这一时空体系中的时间坐标。显然,这种时空体系只表示阴阳两体之间的相对关系,与坐标轴和原点的选择无关。无须确定它们是日心系,还是地心系。它的作用是使人们能够准确无误地根据天时,确定农时,保证收获。这一作用延续至今,正是它永恒的伟大所在。 
 
   三、望朔与月地系统
 
    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月。望、朔、上弦、下弦为四个特征时空点。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三个星体联成一线时,称为朔日,这时候的月亮面对地球的一面正处于太阳的阴影中,地面上的观察者用肉眼看不见月亮,时间通常是农历初一,是极阴之点,为太阴。当月亮背向太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三个星体联成一线时,称为望日,在这一天太阳在西方落下时正好月亮从东方升起,地面上的观察者可以看到圆形而又明亮的月亮,时间通常是农历十五,是极阳之点,为太阳。月亮与地球联线垂直于太阳与地球联线的位置有两个,从朔日到望日期间经过的位置是上弦,是由阴向阳转化时的阴阳平衡点,称为少阳;从望日到朔日期间经过的位置是下弦,是由阳向阴转化时的阴阳平衡点,称为少阴。所以,在一个望朔月中,地球与月亮为两仪,望、朔、上弦、下弦为四象,构成了月亮绕地球公转的时空体系。我国的古代历法就是建立在望朔月的基础上,故又称月历或阴历。
    显然,望朔点的连线通过地球,并与上弦点和下弦点的连线相垂直,构成了月亮绕地球运行的椭圆形轨道的长轴和短轴。这一点与日地系统是一样的。 
 
    四、人类的时间与空间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的时间和空间与地球密切相关。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以子、午、卯、酉为四象。子正为子夜零点整,是观察者所在局部背对太阳的长夜中最黑暗的时刻,属太阴;午正为正午十二时整,是观察者所在局部面对太阳的白昼中最明亮时刻,属太阳;卯正为凌晨六时正,是由太阴向太阳运行时的阴阳平衡点,人们开始见到太阳,属少阳;酉正为黄昏六时正,是由太阳向太阴运行时的阴阳平衡点,处于太阳落山时刻,属少阴。子、午、卯、酉四象表示地球自转过程中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构成了地球自转的时空体系。事实上,这一时空体系是以人类自身为参照物,研究太阳相对于人(包括作为观察者的人所在的局部区域)的运动规律,所以,它以人(包括作为观察者的人所在的局部区域)和太阳为两仪,根据人见到的日照状态,以其强弱区分阴阳,这样就产生了因日照而异的四象:子、午、卯、酉。
    地球自转还确定了东、西、南、北四象。按地球的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按地轴方向确定南、北。构成了地面位置的时空体系。事实上,这一时空体系仍然是以人(包括作为观察者的人所在的局部区域)和太阳为两仪,研究太阳相对于观察者的运动,以观察者看到的卯时左右太阳升起的方向为东,酉时左右太阳落山方向为西,正午时太阳的方向为南,反之为北。这是子、午、卯、酉与东、西、南、北的结合,是时间和空间的结合。
    在我国的古代历法中,医用历四柱干支年从春分开始,春分日的昼夜相等。卯时正日出,方向为东;酉时正日落,方向为西;午时正日中,方向为南;子时正日背,方向为北。一年四季、十二时辰和东西南北就这样协调和同步。
    在《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中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子、午、卯、酉是这一时空体系中的四个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时空点。就像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的确定一样,为了进一步确定一天中的时间,对这四个时空点间的四个间隔作进一步分割,每一个间隔分为三分,形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每一时辰等于两小时。从而完成了一天的计时。
    干支年、望朔月和子午日的结合构成了古代的天文历法。在《尚书·正义》中说:“四时,时各九十日有余;分为八节,各四十五日有余也。节气者,周天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四时分之,均分为十二月,则月各得三十日十六分日之七。以初为节气,半为中气,故一岁有二十四气也。计十二月每月二十九日强半也。”在《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中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其中的“纪”指日月的运行轨道。整句的意思是:天为阳体,地为阴体,日为阳体,月为阴体,日月沿着各自的轨道,周而复始地运行。太阳在黄道面上转一周,月亮转十三周略缺,大月和小月累计三百六十五日为一年,余下的时间按闰月处理。由此确定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五、天球体系
 
    为了确定天体的位置,古代的天文观察家把地球运行的黄道面上的星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合称二十八宿。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组成天体四象,构成了星体相对与地球运行的时空体系,后来演化为天球坐标系。 

#带着微博去旅行#在天文知识中的确立
中天易传人张永红整理
  《易传·系辞》上第十一章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一段话被认为是易经世界模式的经典总结。“太极”是世界的本源,又称为气,道或无,其哲学意义是矛盾的统一体。“两仪”是阴阳二气,是事物内部矛盾对立的两体,或两种因素。为了深入研究周易所说的由太极到两仪,两仪到四象,四象到八卦的生生不息的世界模式,需要清楚太极、两仪和四象间的演变关系,以及四象的意义。在古代,特别是以周易为代表的阴阳学说中多提及四象,故对四象的意义再作进一步论述是有必要的。

一、两仪与四象

周易作为阴阳学说的首要代表作,其哲学思想中最突出观点是阴阳观。它把万事万物区分为阴阳两体或两种特征,在周易中称为两仪。太极是阴阳两仪的统一体,阴阳两仪共存于统一体中,彼此互相矛盾,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对立斗争,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本规律。周易把上述规律高度概括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处于统一体内的两仪,在对立的斗争中,将发生阴阳消长,引起事物的变化。这种变化有四个最具特征的典型状态:太阳、少阳、太阴、少阴,用来表示两仪在统一体内的相互地位和关系。太阳是事物的阳性特征上升,阴性特征下降并分别达到各自相应的极点时的事物状态;太阴是事物的阴性特征上升,阳性特征下降并分别达到各自相应的极点时的事物状态;少阳是事物在阳性特征逐渐增加,阴性特征逐渐减少的过程中达到的事物的阴阳平衡状态;少阴是事物在阴性特征逐渐增加,阳性特征逐渐减少的过程中达到的事物的另一种阴阳平衡状态。这四种状态对于描述事物的发展变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统称之为四象。

象在汉语中的意义是形象、状态、象征和比拟之意。象,在易经中的用途非常广泛。用卦和卦的六爻来比拟事物的状态,分别称为卦象和爻象。天体的运行状态称之为天象,地面的地形状态称之为地象,如此等等。至于四象,在易经中已经成为一个专用名词,作为阴阳消长四个状态,即太阳、少阳、太阴、少阴的总称。

在古代文献中经常提到的四象有春、夏、秋、冬;望、朔、上弦、下弦;子、午、卯、酉;东、南、西、北;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等。下文将分别予以详细分析。

二、四季与日地系统

春夏秋冬作为四象,又称为四时,在周易及其有关著作中最为常见。在此,作为第一个例子,首先来进行研究。

春夏秋冬四象来源于日心系统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中,分别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代表,在古天文学中称为二分二至。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相交,并相距一百八十度的两个点,称为二分点。太阳沿黄道从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那一点,称为春分点;与春分点相对的另一点,称为秋分点。黄道上与二分点相距九十度的两点,称为二至点。位于天赤道以北的那一点,称为夏至点;与夏至点相对的那一点,称为冬至点。夏至点与冬至点的连线通过太阳,成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椭圆形轨道的长轴。而春分点与秋分点的连线则成为该椭圆的短轴。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在这一椭圆形轨道上,冬至是近日点。由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日照时间最短,故称之为太阴,又称老阴。冬至是极阴之点,阴极生阳,所以有“冬至一阳生”之说。夏至是远日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天最长,黑夜最短,日照时间最长,故称之为太阳,又称老阳。因夏至是极阳之点,阳极生阴,所以有“夏至一阴生”之说。当地球从冬至点向夏至点运行时,中点是春分点。太阳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相等,是由阴向阳转化的平衡之点,称为少阳。当地球从夏至点向冬至点运行时,中点是秋分点,太阳再次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相等,是由阳向阴转化的另一平衡之点,称为少阴。由此可见,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不但表示四季(时间),而且表示地球在轨道上的运行位置(空间),是一个完整的时空体系。二分二至是这一时空体系中的四个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时空点。这四个时空点组成了四象。在一个干支年(从春分起到第二年的春分止)中,太阳和地球作为两仪,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象,构成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空体系。

把二分二至进一步分割,每两个时空点间按时间均匀分成六等分,即可得到二十四节气。从春分起按顺序为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它们相当于这一时空体系中的时间坐标。显然,这种时空体系只表示阴阳两体之间的相对关系,与坐标轴和原点的选择无关。无须确定它们是日心系,还是地心系。它的作用是使人们能够准确无误地根据天时,确定农时,保证收获。这一作用延续至今,正是它永恒的伟大所在。

三、望朔与月地系统

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月。望、朔、上弦、下弦为四个特征时空点。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三个星体联成一线时,称为朔日,这时候的月亮面对地球的一面正处于太阳的阴影中,地面上的观察者用肉眼看不见月亮,时间通常是农历初一,是极阴之点,为太阴。当月亮背向太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三个星体联成一线时,称为望日,在这一天太阳在西方落下时正好月亮从东方升起,地面上的观察者可以看到圆形而又明亮的月亮,时间通常是农历十五,是极阳之点,为太阳。月亮与地球联线垂直于太阳与地球联线的位置有两个,从朔日到望日期间经过的位置是上弦,是由阴向阳转化时的阴阳平衡点,称为少阳;从望日到朔日期间经过的位置是下弦,是由阳向阴转化时的阴阳平衡点,称为少阴。所以,在一个望朔月中,地球与月亮为两仪,望、朔、上弦、下弦为四象,构成了月亮绕地球公转的时空体系。我国的古代历法就是建立在望朔月的基础上,故又称月历或阴历。

显然,望朔点的连线通过地球,并与上弦点和下弦点的连线相垂直,构成了月亮绕地球运行的椭圆形轨道的长轴和短轴。这一点与日地系统是一样的。

四、人类的时间与空间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的时间和空间与地球密切相关。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以子、午、卯、酉为四象。子正为子夜零点整,是观察者所在局部背对太阳的长夜中最黑暗的时刻,属太阴;午正为正午十二时整,是观察者所在局部面对太阳的白昼中最明亮时刻,属太阳;卯正为凌晨六时正,是由太阴向太阳运行时的阴阳平衡点,人们开始见到太阳,属少阳;酉正为黄昏六时正,是由太阳向太阴运行时的阴阳平衡点,处于太阳落山时刻,属少阴。子、午、卯、酉四象表示地球自转过程中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构成了地球自转的时空体系。事实上,这一时空体系是以人类自身为参照物,研究太阳相对于人(包括作为观察者的人所在的局部区域)的运动规律,所以,它以人(包括作为观察者的人所在的局部区域)和太阳为两仪,根据人见到的日照状态,以其强弱区分阴阳,这样就产生了因日照而异的四象:子、午、卯、酉。

地球自转还确定了东、西、南、北四象。按地球的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按地轴方向确定南、北。构成了地面位置的时空体系。事实上,这一时空体系仍然是以人(包括作为观察者的人所在的局部区域)和太阳为两仪,研究太阳相对于观察者的运动,以观察者看到的卯时左右太阳升起的方向为东,酉时左右太阳落山方向为西,正午时太阳的方向为南,反之为北。这是子、午、卯、酉与东、西、南、北的结合,是时间和空间的结合。

在我国的古代历法中,医用历四柱干支年从春分开始,春分日的昼夜相等。卯时正日出,方向为东;酉时正日落,方向为西;午时正日中,方向为南;子时正日背,方向为北。一年四季、十二时辰和东西南北就这样协调和同步。

在《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中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子、午、卯、酉是这一时空体系中的四个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时空点。就像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的确定一样,为了进一步确定一天中的时间,对这四个时空点间的四个间隔作进一步分割,每一个间隔分为三分,形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每一时辰等于两小时。从而完成了一天的计时。

干支年、望朔月和子午日的结合构成了古代的天文历法。在《尚书·正义》中说:“四时,时各九十日有余;分为八节,各四十五日有余也。节气者,周天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四时分之,均分为十二月,则月各得三十日十六分日之七。以初为节气,半为中气,故一岁有二十四气也。计十二月每月二十九日强半也。”在《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中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其中的“纪”指日月的运行轨道。整句的意思是:天为阳体,地为阴体,日为阳体,月为阴体,日月沿着各自的轨道,周而复始地运行。太阳在黄道面上转一周,月亮转十三周略缺,大月和小月累计三百六十五日为一年,余下的时间按闰月处理。由此确定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五、天球体系

为了确定天体的位置,古代的天文观察家把地球运行的黄道面上的星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合称二十八宿。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组成天体四象,构成了星体相对与地球运行的时空体系,后来演化为天球坐标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AKB48 小田えりな 8/19出席舞台剧「DARKNESS HEELS」記者発表会AKB48小田えりな(25)が19日、都内で、舞台「DARKNESS HEE
  • 42岁生第一胎,43岁生第二胎… ㈡ 娶老婆不要钱的话,可以直接备孕,存5万要8.3年,现在24岁,33岁就可以当爹[耶] ㈢ 娶老婆有倒贴的话,请尽快联系我!
  • 在乱世中执政,对为官人的身心多有恼害,贫妾只恐怕先生用身心的安乐,去换取身外的荣耀。如果现在接受宰相的职务,明日便可以乘上四匹马驾的车,吃得非常阔气。
  • #年轻人有哪些花钱买自觉的行为#,WHTST#wh tst##国产大飞机对我们意味着什么#,WHTST 18、遇见你,就已幸福,其他,交给命运,但是我不会放弃努
  • 一个特别小的门并且带着风铃,推开之后:让你觉得特别有格调,你能感受到这家店的老板真的很用心的在打造这家店。她是一位五岁女孩的妈妈,女儿跟着她的爸爸生活, 她开这
  • 假如以世俗眼光看待鲁迅:他身高不足一米六,官三代,家道中落,学了十几年旧学,参加完第一次科举考试后决定改行,脑子一热想去当水手(第一次改行),学了7个月就私自退
  • #运动教室# 13784125223 自来水打眼穿越钻机,自来水打眼钻孔穿越厂生产大功率自来水过道钻孔水钻,山区岩石打眼穿越钻孔机.大功率自动行走打眼穿越钻孔机
  • #FANTASTICS##堀夏喜# 2022.09.19丨推特 更新丨关注+RT 抽一位送签名拍立得 |◤少年のアビス 10巻発売&実写ドラマ化記念キャ
  • 资料显示,百克生物是国内领先的人用疫苗企业,是医药“白马股”长春高新的控股子公司。百克生物的发行价为36.35元/股,在今年发行的科创板新股中,排在发行价第12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每日一善#人往往都会有一个梦想,当一个梦想实现,又会有一个新的梦想,当梦想破灭,也会有一个新梦想诞生。#每日一善[超话]#[
  • ”温克拉说,“很多健美运动员不喜欢练他们的弱势部位,但我和他们不一样,对我来说,重点练弱势部位就意味着我在改善体形。”同样,温克拉有时候会做杠铃深蹲,有时候又会
  • 上一次发帖还是大一嘿嘿,现在已经大二啦在学医这条路上,2021年遇到了更大的挑战,不过已经克服了但是但是,还是有很多困难,还是需要更专注更努力喜欢皓禹三年啦(高
  • 我不会告诉你,我有多委屈,也不会告诉你,你的字字句句,有多么让人痛彻心扉。那种感觉,是我明知道你说的都是错的,但我已经不想再反驳了。
  • 现货,特别说一下最新款天气丹套盒里面赠送的小样,其中有天气丹安瓶,这个是所有小样里面最贵的,正装40ml,35万韩币,2180左右,小样5ml就值280[呲牙]
  • 《左岸》不见不散夏的天开始蓝今夜风拂不起微澜可四目深情又款款匆匆之间我站在这里眺望你左岸鸣鸟催醒花街柳畔我眼神痴若又徒然故事尽头让每一页泪光闪烁一次次开始的遇见
  • 他们不是让#丁真# 赚钱吗?#少女秘密亮白冻[超话]# 本词每天回复密度✌【认识自己和爱自己】而其他的事情都是通向这两件事的工具 月薪3000不可怕可怕的是年年
  • #抚顺好网民抗疫在行动# 【抚顺一起哄抬物价违法案件被查处】10月10日,市市场监管局在对望花区建设市场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望花区南北大菜行经营者关某某,正在以
  • 第一次用成分表只有4位的面膜大米发酵 也是真的能办正经事味道是一股燕麦奶味儿 很纯又天然膜布是有厚度的 能狠狠挂住里面发酵液第一次用它的时候第一感觉吸收速度好快
  • 他:消费就送,你要多少?我:我就要这个,买什么送?
  • 有些弟子在知道缘分的时候更多是恐慌、不知所措的,也许还没真正点仙缘,但是心中已经开始有各种担忧了,譬如我点了缘分会不会就不是自己了,自己的人生是不是都将按照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