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佛三聖永思集 | 聖人何事欲無言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今現在說法

上世紀八十年代,來佛寺還沒有用上自來水,僧眾吃水全靠自己挖的一眼淺水井。每逢旱天,水井中便打不出水來,只能到村子裏去挑水吃。一次慶公去村裏挑水的時候,被一條大狗咬得遍體鱗傷,狗主人聞聲趕來,揮動手中的皮鞭就要抽打這條狗。慶公卻把他攔了下來,説:「狗見了咬我,説明我前世作狗的時候咬過牠,現在牠把我咬了,這個帳就正好了結了,假如你打牠,讓牠心生怨恨,那麼這個怨就還要繼續結下去,我這一身傷也就白受了。」於是向村民找了點麵粉撒在傷口上,又借來針線把衣服簡單缝補了一下。然後還不忘在每隻水桶裏打了半桶水挑回了寺院。
慶公不識字,除了一句佛號之外,幾乎什麼也不會了,沒有人瞧得起他,別人上殿的時候,他只能站在殿外念佛。寺院裏最髒最累的活都是由他來幹。因爲寺院還種有幾畝薄田,所以人們經常會看到慶公挎著蘿筐、肩拉鐵鍬到處拾糞。有一次,慶公在一頭驢子旁邊拾糞時被驢子給踢了個跟頭,驢主人慌忙把他扶起,問他傷得怎麼樣?慶公卻説:「我一點事都沒有,你快看看把驢腿給傷著了嗎?」
一九八七年冬,慶公大病了一場,有位到寺院掛單的遊方的僧人自稱會算命,他説已算出慶公陽壽將盡,對齋堂做飯的人説最好是不要再讓慶公吃飯,也不要吃藥,洗乾淨腸道等死。四天後,王春生居士到寺院去,看到了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慶公,就問他吃不吃飯,慶公説吃。春生居士馬上去找到了海賢老和尚,兩人一個燒火,一個擀麵片兒,給做了一鍋湯麵片兒,賢公坐到慶公床上,用脊背把慶公扛住,春生居士端著碗一勺一勺喂到慶公嘴裏。慶公一口氣喝了四碗,漸漸緩了過來。春生居士問他還喝不喝?慶公説:「鍋裏若是有,再喝點兒也行。」賢公和春生居士都心疼地痛哭失聲。二人擔心會把慶公撐壞,就不允許他繼續再喝了。春生居士要找那位會算命的遊僧理論,卻又被慶公給攔住了,説:「這都是我自己的業障,不能怪別人。」
慶公一生默默無聞,沒有留下任何豪言壯語,但是筆者竊自以爲:他老一生不念人惡,給人常留改過自新之機,能將慈悲心平等施與異類,若非薩埵王子、忍辱仙人之流再來應化,斷難做得!金剛不壞之軀,得來豈屬偶然?
(因緣生按)南無阿彌陀佛!末學與慶公緣吝一面,對其瞭解幾屬空白。以上三樁是來佛寺方圓人盡皆知的,末學也曾向王春生大居士親自求證。於是不加修飾,羅列於此。
末學曾走訪不少上年紀的居士,大家幾乎眾口一詞,説除了經常看到慶公扛著工具種地幹活、拾柴拾糞、修橋補路之外,幾乎沒有其他可説之處。因爲老人家不喜歡説話,所以也記不起來他曾經説過什麼。
末學不肯甘心,與印志法師一道專程趕至慶公出家剃度的羅漢山清涼寺,拜訪了寺院六十九歲的老護法邱國富居士。邱老居士的父親和慶公是同齡人,也算是慶公幼時的玩伴,並且老人家如今還健在。末學問邱國富老居士:「有人在網上傳言説慶公是十九歲出家的,而我在多年前得到的信息卻是他老在十一歲就出家了。到底哪一個是眞實可靠的,您的老父親有沒有和您説起過呢?」邱老居士很肯定地説:「我聽我老父親不止一次地説過,慶公剛到寺院的時候還沒多高,還是個小孩兒哪!也就十來歲的樣子。要説十九歲出家,那純粹是胡説。」末學又問:「網上還上傳了慶公的一張照片,説是慶公生前留下的。」旁邊一位居士插話説:「對,我也看到了。好像還是張彩色照片呢?」邱老居士笑了笑,依然很肯定地説:「慶公不可能留有照片。莫説是彩照了,就是黑白照片也不太可能。他們那是不知道慶公當時有多麼艱苦。」當末學問起是否能講出慶公的一些具體事跡之時,邱老居士也爲難了,想了好一陣子,只是説:「慶公脾氣好,從不惹人生煩惱。因爲他有點兒口吃,説什麼話都説不利索,所以也就不喜歡説閒話了。但是有一點,他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不會結巴,所以我就只記得他愛念佛。」
和王春生居士同村的黨萬堂居士倒是説起一件値得一提的事:文革前期,慶公被下放到來佛寺旁邊的張莊村參加勞動,就在黨萬堂居士他們那個生產隊。當時萬堂居士還小,喜歡和慶公一起玩,晚上也要和慶公床挨床睡在一起。有一個夏天的夜間,萬堂居士迷迷糊糊地要起床上廁所,卻見慶公在床上盤腿打坐,萬堂居士嚇了一跳,趕緊上前拍打慶公,問他在幹什麼?慶公説:「白天不讓念佛,我趁夜裏念會兒佛。」……
另有一位王鳳林居士説起,有一次慶公擔了一挑大糞往地裏去,恰巧有一個年輕人騎著自行車迎面駛來,因爲車速太快,慶公躲閃不及,一下子被撞翻到了旁邊的水溝裏,大糞灑得渾身都是。沒想到這個年輕人不但不道歉,還大罵倒在水溝裏的慶公擋了他的路。正趕上王鳳林居士扛著個鐵鍬從此路過,一見這年輕人如此野蠻無禮,氣得掄起鐵鍬就要去拍他。躺在水溝裏的慶公馬上連聲制止他説:「不要打他!不要打他!不怨他,都是我的錯。」……
至於慶公因何不留半點言教,末學想來這或許也算是他老度眾生的另一種大慈悲和大智慧吧!念佛成佛,何須多言?
古德有禪詩曰:
聖人何事欲無言?
蓋恐因言失本源。
清淨禪心非月指,
糊塗佛法是風幡。

上淨下空老法師得知慶公的非凡成就之後,大稱難得,歎爲稀有,言其成就確爲「覺海同慶」!親爲題字讚曰:
一生持戒修行,

圓滿金刚不壞體;

一心念佛往生,

究竟極樂無礙身。

我們宛城碩德聶公振弢教授爲其赋詩讚曰:
山亦不高,水亦不深。草自豐茂,木自成林。

來佛禪寺,薰風甘霖。海慶法師,童稚坐臨。

八十二歲,自在息音。坐缸七載,笑面如吟。

肉體不腐,副陽副陰。天高雲淡,唯吾師心。 https://t.cn/z81PuZC

《原佛》人物|太虚大师与印光大师的法缘

作者:会心

宣统元年(1909年),年方21岁的太虚法师在南京杨仁山老居士举办的祗洹精舍就学,下半年祗洹精舍停办,一位华山法师推荐他到普陀山法雨寺的化雨小学任教员,学生都是山中的小沙弥,太虚法师在山中住了半年,认识了法雨寺的了余和尚,也亲近了年已50岁的印光大师。太虚法师在《自传》中记:

 

“下半年,普陀山小学因华山他去,荐我自代,我遂充当了化雨小学中半年的佛学教员。教的都是山中的小沙弥,无多兴趣,同事的有教国文及普通科学的两个教员。那半年,在普陀山于了余和尚及印光法师,略有亲近的机会。”

  

这是太虚法师第一次与印光大师相往还。

  

宣统二年(1910年),太虚法师在广州宣扬佛教,因与革命党人相往还,遭到清政府追捕。

  

宣统三年(1911年),太虚法师自广州回到上海,转往普陀山度夏,向了余老商定闭关的办法及看定闭关的房子,住了十余天。其间偕同豁宣法师访印光大师于后寺(法雨寺)藏经阁,每每清谈竟日,身意泰然。印光大师看了太虚法师的诗文,颇为赞许。太虚法师自传记:

 

“辛亥年夏天,我从粤回沪,在哈同花园住了几天。乌目山僧宗仰,别号小隐,在园经印《频伽藏》。又遇温州僧白慧亦寓园,颇作诗唱和。至宁波,得诗友冯君木、章巨摩、穆穆斋等。转赴普陀山度夏,印光法师阅我的诗文,深为赞许,和我的掩字韵以勖勉,每深谈数小时不肯分手。从此, 印光法师也与我有了较深的感情。”

  

这次太虚法师离开普陀山赴南京之前,给印光大师来信,大师回信说:

 

“昨聆手教,言欲往宁,若至中秋,或可再来。愚意座下学问文章,口碑载道,此行一去,必有挽令主讲,推令出世者,纷沓相寻。再来白华,恐徒成忆想而已。光年虽未老,神体极衰,入息虽存,出息难保。纵令座下再来,其复瞻懿范,重读佳作,未可预料。窃念现今世风浇薄,师友道丧。多从谄誉,不事箴规。致令上智迟入圣之期,下愚失日新之益。光本北陕鄙夫,质等沙石,每于良玉之前,横肆粗厉之态,必欲令彼速成完器,为举世珍。纵粉身碎骨,亦不暇顾。座下美玉无瑕,精金绝矿,何用箴规,岂陷谄誉。光之驴技,了无所施。然欲继往开来,现身说法,俯应群机,引人入胜,似乎或有小补。因取座下答易实甫诗而敷衍之,用申昨日相缘而动,择人而交之意。非曰吹毛求疵,实欲玉成完德。而语意丑拙,有刺雅目。祈愍谅愚诚,相忘于文言之外,则幸甚幸甚。”

  

大师在信中既高度赞扬了太虚大师的资质,又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大师赠给太虚法师的两首诗为:

  

其一,

 

太虚大无边,何物能相掩!
白云偶尔栖,当处便黮闇。

吹以浩荡风,毕竟了无点。
庶可见近者,莫由骋驳贬。

  

其二,

太虚无形段,何处能著染?
红尘蓦地起,直下亡清湛。

洒以滂沱雨,彻底尽收敛。
方知从本来,原自无增减。”

(太虚大师和诗——酬印光大师

其一

日月回互照,虚空映还掩。
有时风浪浪,有时云黯黯。
万象恣妍丑,当处绝尘点。
虽有春风笔,亦难施褒贬。

其二

余霞散成绮,虚空忽渲染。
恰恰红尘漠,恰恰青天湛。
悠然出岫云,无心自舒敛。
泰山未尝增,秋毫未尝减。)

  

八月间,太虚法师回普陀的时候,带了十余箱笼的经书回到普陀山闭关,到山准备了十余天,大约在八月下旬进关。了余和尚特地请德高望重的印光大师来给他封关。因为五月间来普陀时,太虚法师的一些好友如昱山法师与志圆法师都在普陀闭关,同时听了了余老和尚谈昔年在太虚法师将闭关的屋中修念佛三昧的一段亲证心境,这些都是他下定决心在普陀山闭关的外缘。太虚法师这次闭关果然成就了他的般若智慧,这是他以后分宗判教,掀动教海的本钱。 

  

闭关两年多期间,印光大师时相过谈,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后来两师弘法取向不同,甚或弟子辈有互相攻击者。太虚法师回顾说:“师与余相契之深,远非后时起信诸缁素所了知。”

  

1940年,印光大师圆寂往生,太虚法师在重庆亲自主持法会纪念。他在撰写的《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塔铭》中高度赞扬了印光大师的德业:

 

“极乐往生一法,虽佛说多经,马鸣、龙树、无著、世亲诸师亦著于论,然至中国,弘扬始盛,蔚为大宗。唯佛教诸宗,在华各昌一时而浸衰,独莲宗递代增盛,旁流及朝鲜、日本、安南,靡不承中国之统。波澜转壮,则滥觞庐山莲社,博约其化于昙鸾、道绰,善导、永明又深其旨,至云栖爰集大成,灵峰梵天红螺益精卓,沿至清季民初,尽一生精力,荷担斯法,解行双绝者,则印光大师也。其语曰:非极乐往生一法,九界众生无以上极其觉,十方诸佛无以下尽其化,诚足网罗凡圣,俾小大显密之教麟宗凤,胥莫越此门,而平实之极,亦专自行教他以敦伦尽分念佛往生而已。师本由儒生入佛,历游禅教而归专净业。适儒士被弃于民初欧化之际,故清季以来,曾读儒书而被导入净土法门者独多也。余识师普陀后寺于宣统元年,继此十年间,余每每居普陀前寺,与师往返普陀前后山甚频,书偈赠答非一,近二十年始渐疏阔,师与余相契之深,远非后时起信诸缁素所了知。师志行纯笃,风致刚健,亲其教、览其文者,辄感激威德力之强,默然折服,翕然崇仰,为莲宗十三祖,洵获其当也。康寄遥居士等,营师舍利塔于西安终南山塔寺沟,乞余铭之。大师之行业已详纪略,乃叙莲宗史要以为之铭曰:

 

满众生觉,彻诸佛悲,

净土一法,独能尽之。

梵言虽广,华土乃弘,

庐山以降,递代增荣。

传此法流,沿至清季,

印师崛兴,遂极奥致。

纯笃刚健,天下仰风,

一塔永峙,华岳比崇。”

一九四三年秋,西北印光大师永久纪念会公建

   



录自《弘化》2009年第4期。和南!

太虚大师与印光大师的法缘

宣统元年(1909年),年方21岁的太虚法师在南京杨仁山老居士举办的祗洹精舍就学,下半年祗洹精舍停办,一位华山法师推荐他到普陀山法雨寺的化雨小学任教员,学生都是山中的小沙弥,太虚法师在山中住了半年,认识了法雨寺的了余和尚,也亲近了年已50岁的印光大师。太虚法师在《自传》中记:
 
“下半年,普陀山小学因华山他去,荐我自代,我遂充当了化雨小学中半年的佛学教员。教的都是山中的小沙弥,无多兴趣,同事的有教国文及普通科学的两个教员。那半年,在普陀山于了余和尚及印光法师,略有亲近的机会。”
  
这是太虚法师第一次与印光大师相往还。
  
宣统二年(1910年),太虚法师在广州宣扬佛教,因与革命党人相往还,遭到清政府追捕。
  
宣统三年(1911年),太虚法师自广州回到上海,转往普陀山度夏,向了余老商定闭关的办法及看定闭关的房子,住了十余天。其间偕同豁宣法师访印光大师于后寺(法雨寺)藏经阁,每每清谈竟日,身意泰然。印光大师看了太虚法师的诗文,颇为赞许。太虚法师自传记:
 
“辛亥年夏天,我从粤回沪,在哈同花园住了几天。乌目山僧宗仰,别号小隐,在园经印《频伽藏》。又遇温州僧白慧亦寓园,颇作诗唱和。至宁波,得诗友冯君木、章巨摩、穆穆斋等。转赴普陀山度夏,印光法师阅我的诗文,深为赞许,和我的掩字韵以勖勉,每深谈数小时不肯分手。从此, 印光法师也与我有了较深的感情。”
  
这次太虚法师离开普陀山赴南京之前,给印光大师来信,大师回信说:
 
“昨聆手教,言欲往宁,若至中秋,或可再来。愚意座下学问文章,口碑载道,此行一去,必有挽令主讲,推令出世者,纷沓相寻。再来白华,恐徒成忆想而已。光年虽未老,神体极衰,入息虽存,出息难保。纵令座下再来,其复瞻懿范,重读佳作,未可预料。窃念现今世风浇薄,师友道丧。多从谄誉,不事箴规。致令上智迟入圣之期,下愚失日新之益。光本北陕鄙夫,质等沙石,每于良玉之前,横肆粗厉之态,必欲令彼速成完器,为举世珍。纵粉身碎骨,亦不暇顾。座下美玉无瑕,精金绝矿,何用箴规,岂陷谄誉。光之驴技,了无所施。然欲继往开来,现身说法,俯应群机,引人入胜,似乎或有小补。因取座下答易实甫诗而敷衍之,用申昨日相缘而动,择人而交之意。非曰吹毛求疵,实欲玉成完德。而语意丑拙,有刺雅目。祈愍谅愚诚,相忘于文言之外,则幸甚幸甚。”
  
大师在信中既高度赞扬了太虚大师的资质,又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大师赠给太虚法师的两首诗为:
  
其一,
 
太虚大无边,何物能相掩!白云偶尔栖,当处便黮闇。
吹以浩荡风,毕竟了无点。庶可见近者,莫由骋驳贬。
  
其二,

太虚无形段,何处能著染?红尘蓦地起,直下亡清湛。
洒以滂沱雨,彻底尽收敛。方知从本来,原自无增减。”

(太虚大师和诗——酬印光大师

其一

日月回互照,虚空映还掩。有时风浪浪,有时云黯黯。
万象恣妍丑,当处绝尘点。虽有春风笔,亦难施褒贬。

其二

余霞散成绮,虚空忽渲染。恰恰红尘漠,恰恰青天湛。
悠然出岫云,无心自舒敛。泰山未尝增,秋毫未尝减。)
  
八月间,太虚法师回普陀的时候,带了十余箱笼的经书回到普陀山闭关,到山准备了十余天,大约在八月下旬进关。了余和尚特地请德高望重的印光大师来给他封关。因为五月间来普陀时,太虚法师的一些好友如昱山法师与志圆法师都在普陀闭关,同时听了了余老和尚谈昔年在太虚法师将闭关的屋中修念佛三昧的一段亲证心境,这些都是他下定决心在普陀山闭关的外缘。太虚法师这次闭关果然成就了他的般若智慧,这是他以后分宗判教,掀动教海的本钱。 
  
闭关两年多期间,印光大师时相过谈,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后来两师弘法取向不同,甚或弟子辈有互相攻击者。太虚法师回顾说:“师与余相契之深,远非后时起信诸缁素所了知。”
  
1940年,印光大师圆寂往生,太虚法师在重庆亲自主持法会纪念。他在撰写的《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塔铭》中高度赞扬了印光大师的德业:
 
“极乐往生一法,虽佛说多经,马鸣、龙树、无著、世亲诸师亦著于论,然至中国,弘扬始盛,蔚为大宗。唯佛教诸宗,在华各昌一时而浸衰,独莲宗递代增盛,旁流及朝鲜、日本、安南,靡不承中国之统。波澜转壮,则滥觞庐山莲社,博约其化于昙鸾、道绰,善导、永明又深其旨,至云栖爰集大成,灵峰梵天红螺益精卓,沿至清季民初,尽一生精力,荷担斯法,解行双绝者,则印光大师也。其语曰:非极乐往生一法,九界众生无以上极其觉,十方诸佛无以下尽其化,诚足网罗凡圣,俾小大显密之教麟宗凤,胥莫越此门,而平实之极,亦专自行教他以敦伦尽分念佛往生而已。师本由儒生入佛,历游禅教而归专净业。适儒士被弃于民初欧化之际,故清季以来,曾读儒书而被导入净土法门者独多也。余识师普陀后寺于宣统元年,继此十年间,余每每居普陀前寺,与师往返普陀前后山甚频,书偈赠答非一,近二十年始渐疏阔,师与余相契之深,远非后时起信诸缁素所了知。师志行纯笃,风致刚健,亲其教、览其文者,辄感激威德力之强,默然折服,翕然崇仰,为莲宗十三祖,洵获其当也。康寄遥居士等,营师舍利塔于西安终南山塔寺沟,乞余铭之。大师之行业已详纪略,乃叙莲宗史要以为之铭曰:
 
满众生觉,彻诸佛悲,
净土一法,独能尽之。
梵言虽广,华土乃弘,
庐山以降,递代增荣。
传此法流,沿至清季,
印师崛兴,遂极奥致。
纯笃刚健,天下仰风,
一塔永峙,华岳比崇。”

一九四三年秋,西北印光大师永久纪念会公建

#佛法看世间##历史那些事##佛教#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对此,该局提醒我省出口企业,规范利用原产地证进行关税减免,警惕来自印尼的退证查询。出口企业应规范利用原产地证 警惕退证查询从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近来,印尼
  • 在他的首支泰格豪雅广告大片中,他倾力演绎的就是品牌旗下最大胆无畏、最具坚定个性的作品:摩纳哥系列,彰显了泰格豪雅“Don't Crack Under Press
  • 实事求是讲,开车时候能100%时刻目视前方双手紧握方向盘的也难,怎么说还有换挡、调收音机什么的,所以说造成驾驶员分神的因素也很多,可是,有一些造成驾驶员分心的原
  • 想和您说毕业后我一直在做公众号,就像当年您劝我们都去尝试一样。高考成绩出来后我一直不想读师范性院校,差一点就去了深圳,是最后心里那个“反正也可以当小波的学妹欸”
  • 根据国家要求,目前为3~11岁儿童接种的新冠疫苗均为“灭活疫苗”(其他工艺疫苗暂未批准给该年龄组使用)与12岁以上青少年以及成人使用的灭活疫苗的成分、剂量完全一
  • 自信如于脚下,不在别人眼里。走自己的路,输要输得清清楚楚,赢要赢得理所当然。
  • [微风](我们所看到的虚空虽然是无边无际,广大无垠,但是虚空还是自性本觉中所生起的第一现象。[微风](这些物理世界,凭无量数微尘构造所成的物质世间,都是依于虚空
  • Life in motion(生•动)全新设计理念,时尚豪华,表里如一;1.5T+DCT双“T”组合,超强动力;Cloudrive3.0智云互联行车系统,行车更
  • 指数离底部区域渐行渐近 极限在2700附近 多数人期望应该是能守住2900其实本质差异不大 无非是跌到不同的点位 反弹力度不同而导致后面生成盘整结构的形态差异在
  • #王俊凯[超话]##九夏燃梦旅,俊凯耀影歌##王俊凯电影断桥##王俊凯代言菲洛嘉#少年的夏天带着清爽的空气,烈日晒过的马路,蝉鸣不止的梧桐树,飞驰的单车不知疲倦
  • 看完《敦刻尔克》之后,最想问诺兰的问题可能是“你到底从哪里找来这么多长得好看演技又好的小哥哥?”其实环球银幕八月刊里,已经介绍了这几位年轻又富有才华的小哥哥了!
  • 想了几十秒后我问医生:你们每次看到这些血不会觉得残忍吗?我真的……什么玩意儿啊,快点上热搜,渣浪qswl,看了一晚上,越看越气。
  • 了解一个人,几句话就够了,千万不要试图去改变谁,说服谁,人都是两副嘴脸,人前全靠演,不要被表面的和善所迷惑,有些人是外热内冷,有些人是外冷内热,热情往往都是演出
  • 过气明星武艺虽然也有新专辑要宣传,但一整期就只有少量的镜头、特写镜头就更少了~最心酸的是武艺的身高被多次拿出来调侃,这样搞得武艺更自卑了。正颌手术三个月后的我,
  • 然后我就出去买饭了,然后买饭回来就不让我进来了,这次遇到了一个特别横特别凶的门卫大叔,让我出示核酸证明、住院证明、缴费记录,我说我们刚住进来,医院除了住院部都下
  • 在书中,作者不再关注战争、灾难那样的宏大叙事,而是深入到了从学者到清洁工的日常生活中去,看看他们每个人在大变革时代是如何重新寻找自己生活意义的。甫自学校毕业的他
  • 一、本次更新活动内容如下:1、江户城潜入调查 活动开启【活动时间】3月24日10:00-4月7日5:00【活动详情】审神者派遣刀剑男士到江户城内进行调查,通过到
  • ”此角未坍塌看来黉学巷巷口原本有魁星阁,后来被拆除了,文庙也曾经做过职工宿舍,所以才有了这种新式窗棂。走到学校的后门,其侧墙上写着“颍上县慎城镇回民小学”这里虽
  • 也就是说,老子的“道”是抽象,但实际上着眼点很实在,但庄子好像更关心精神的自由、心灵的超越等问题。庄子似乎不太关心政治上的治理方法,也不太关心人身的养生修炼,但
  • 毕竟有朝一日要作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展出啊……60块反正不太值当的。一个人的时候,我会用文字把我喜欢的东西,或者经历了的趣事记录下来,偶尔也会写一些没有任何规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