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四月初八 | 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吉日!普天同庆,共沐佛恩!
纪盛龙华会,兰汤色水揩。
众生频灌顶,三佛倍开怀。
法界祥光焕,娑婆气象佳。
净心如净体,藏垢愧吾侪。

农历四月初八,欣逢三界导师、四生慈父释迦牟尼佛圣诞。这是一年中最隆重最吉祥的佛教节日之一。

三千多年前的今天,释迦太子降生于蓝毗尼园无忧树下,于四方各行七步,步步生莲,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我当安之。”

即时,十方大地六种震动,九龙沐水,地现清池,凤鸟祥飞,百狮降临。

为纪念佛陀降生,后世佛弟子于此日仿照佛陀出生的场景,以各种香汤灌洗佛像,燃香散花供佛,作浴佛法会,所以这一天又被称为“浴佛节”。

浴佛功德不可思议,《浴佛功德经》云:“诸供养中最为第一,胜以恒河沙等七宝布施。”“由作如是浴佛像故,能令汝等人天大众,现受富乐,无病延年;于所愿求,无不遂意;亲友眷属,悉皆安隐;长辞八难,永出苦源;不受女身,速成正觉。”
佛陀的前身是兜率内院的白冠天子,又叫护明菩萨,也称善明菩萨。祂悲悯五浊恶世的苦难众生,以五百大愿为基础,发愿在末法时代,在众生福报小、恶业重的时候前来教化!

白冠天子在天上经过观察,选择了当时具有悠久文化传承的地域,选择了以仁慈统领国家,以道德教化社会的净饭王和具足三十六种女德,喜欢修梵行的摩耶夫人为父母,甚至也设计了自己出场的方式。

《悲华经》记载,当佛陀前生身为宝海梵志时,在宝藏如来前发五百本愿,于未来在五浊恶世成道,其中关于入胎和出生是这样描述的:

愿我尔时从兜术天下,生最胜转轮王家,若自在王家处,在第一大夫入胎,为诸众生调伏其心。修善根故,寻入胎时放大光明,其光微妙,遍照娑婆世界,从金刚际上至阿迦尼吒天。

愿我处胎于十月中,如是等众悉令见我,虽处母胎满足十月,然其实是住珍宝三昧,结跏趺坐正受思惟。十月满已,从右胁出,我既生已,于娑婆世界所有诸天,悉令尽来共供养我。
令我生已寻行七步,行七步已,以选择功德三昧力故,说于正法,令诸大众心生欢喜,住于三乘。

我出右胁足蹈地时,复愿娑婆世界从金刚际上至阿迦尼吒天六种震动,所有众生依水、依地、依于虚空,在五道者悉得醒悟。悉令尽来共供养我。我于尔时悕求洗浴,愿有最胜大龙王来洗浴我身,众生见者即住三乘,所得功德如上所说。

我为童子乘羊车时,所可示现种种伎术,为悟一切诸众生故,处在宫殿妻子婇女五欲之中,共相娱乐,见其过患,夜半出城,除诸璎珞严身之具。

为欲破坏尼揵子等诸外道师,恭敬衣服故,我着袈裟至菩提树下。众生见我处于菩提树下,皆悉发愿,欲令我速以一切功德成就三昧力,说三乘法。

由上,足见佛陀应化娑婆,事事有因缘,处处有来历,无一不是佛陀大悲心愿的化现。

祂的人间行,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一场有备而来的相逢。自此,祂参与并改变了众生轮回的轨迹,我们生命的天空,从此慧日彤彤。

佛陀告诉我们,每个人既可以成为佛、菩萨、天人,也可能堕落三恶道。所谓恶有苦报,善有乐报,善恶报应,如影随形,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金刚经》里说:“众生非众生,是名众生。”也就是说鬼、神,非鬼、非神,是名鬼神,不是固定不变的。

比如一位天神,他的前世可能是凡夫,通过修行,积功累德修福升天,名为天神享大福报,但是一旦天福享尽,也可能堕落三恶道。

佛教承认现象的“有”,而否定本质的“有”。说有,但不是固定的有,而是辩证的有,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

很多人不相信有前生后世,不相信因果报应。这样不仅不会为来生积累福报资粮,甚至还不断造恶,面对死亡时充满恐惧,未来也只能随业流转。

有佛教信仰的人,深信轮回因果,修道德,自我约束,无私奉献,不论面对怎样的境遇,心态始终是祥和的。临命终时,他们的心中也充满了光明。

不同的生命观缔造了不同的生命结局。生命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佛陀自证自知的真理光芒、流转于法界中的法音,如点石成金般,令有缘众生的命运可以当下改变。

佛教所有经典都以“皆大欢喜,作礼而去”而结束。这也预示着,生命的情节改变了,结局也必将圆满。
浴佛功德不可思议,《灌洗佛形像经》中载:“诸善男子善女子,于佛灭后当至心念佛无量功德之力,浴佛形象如佛在时,得福无量,不可称数。”

浴佛的意义在于净化身口意三业,当我们手持净水沐浴佛像时,内心应当诚恳祝祷,唱颂:

我今灌沐诸如来
净智庄严功德聚
五浊众生令离垢
愿证如来净法身

愿袪除贪欲、瞋恨、愚痴的污垢,让自身行为、语言、心意都能保持洁净;借浴佛的功德,洗去内心的污垢,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显现每个人本来具有的佛性。
典礼的仪式是为了提醒我们纪念佛性的伟大,用仪式激发我们对佛法的敬仰、修学的热忱,时刻保持身心清净,以此启发内心的慈悲智能,承续佛法慧命,让佛陀的慈光永照人间,这是浴佛的真义,也是佛陀化世的本怀。

值此殊胜日,祈愿一切众生得到佛陀的护佑,于轮回中生起出离之心,于闻法中生起智慧心,于一切行为中生起菩提心。

祈愿佛陀的光芒照至法界的每一个角落,破除一切众生的无明黑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
  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所言,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趋,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

  “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种类若干,名色各异。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华果敷实。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如大云起,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罗,如彼大云遍覆三千大千国土。于大众中、而唱是言:‘我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今世后世、如实知之。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汝等天、人、阿修罗众、皆应到此,为听法故。’”

  “尔时无数千万亿种众生,来至佛所、而听法。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一精一进、懈怠,随其所堪、而为说法,种种无量,皆令欢喜、快得善利。”

  “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以道受乐,亦得闻法。既闻法已,离诸障碍,于诸法中,任力所能,渐得入道。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各得生长。”

  “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所以者何。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众生住于种种之地,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碍。如彼卉木丛林、诸药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佛知是已,观众生心欲、而将护之,是故不即为说一切种智。汝等迦叶、甚为稀有,能知如来随宜说法,能信能受。所以者何。诸佛世尊、随宜说法,难解难知。”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破有法王、 出现世间, 随众生欲, 种种说法。
  如来尊重, 智慧深远, 久默斯要, 不务速说。
  有智若闻, 则能信解, 无智疑悔, 则为永失。
  是故迦叶, 随力为说, 以种种缘、 令得正见。
  迦叶当知, 譬如大云, 起于世间, 遍覆一切,
  慧云含润, 电光晃曜, 雷声远震, 令众悦豫。
  日光掩蔽, 地上清凉, 叆叇垂布、 如可承揽。
  其雨普等, 四方俱下, 流澍无量, 率土充洽。
  山川险谷、 幽邃所生, 卉木药草, 大小诸树,
  百谷苗稼, 甘蔗葡萄, 雨之所润, 无不丰足,
  干地普洽, 药木并茂。 其云所出, 一味之水,
  草木丛林, 随分受润。 一切诸树, 上中下等,
  称其大小, 各得生长, 根茎枝叶, 华果光色,
  一雨所及, 皆得鲜泽。 如其体相、 性分大小,
  所润是一, 而各滋茂。 佛亦如是, 出现于世,
  譬如大云、 普覆一切。 既出于世, 为诸众生、
  分别演说、 诸法之实。 大圣世尊, 于诸天人、
  一切众中、 而宣是言, 我为如来, 两足之尊,
  出于世间, 犹如大云、 充润一切, 枯槁众生,
  皆令离苦, 得安隐乐、 世间之乐、 及涅槃乐。
  诸天人众, 一心善听, 皆应到此、 觐无上尊。
  我为世尊, 无能及者, 安隐众生, 故现于世,
  为大众说, 甘露净法。 其法一味, 解脱涅槃,
  以一妙音、 演畅斯义, 常为大乘, 而作因缘。
  我观一切, 普皆平等, 无有彼此、 爱憎之心。
  我无贪著, 亦无限碍, 恒为一切、 平等说法,
  如为一人, 众多亦然。 常演说法, 曾无他事,
  去来坐立、 终不疲厌, 充足世间, 如雨普润。
  贵贱上下, 持戒毁戒, 威仪具足、 及不具足,
  正见邪见, 利根钝根, 等雨法雨, 而无懈倦。
  一切众生、 闻我法者, 随力所受, 住于诸地。
  或处人天, 转轮圣王, 释梵诸王, 是小药草。
  知无漏法, 能得涅槃, 起六神通, 及得三明,
  独处山林, 常行禅定, 得缘觉证, 是中药草。
  求世尊处, 我当作佛, 行一精一进定, 是上药草。
  又诸佛子、 专心佛道, 常行慈悲, 自知作佛,
  决定无疑, 是名小树。 安住神通, 转不退轮,
  度无量亿、 百千众生, 如是菩萨, 名为大树。
  佛平等说, 如一味雨, 随众生性、 所受不同,
  如彼草木, 所禀各异, 佛以此喻、 方便开示,
  种种言辞, 演说一法, 于佛智慧, 如海一滴。
  我雨法雨, 充满世间, 一味之法, 随力修行,
  如彼丛林、 药草诸树, 随其大小, 渐增茂好。
  诸佛之法, 常以一味, 令诸世间、 普得具足,
  渐次修行, 皆得道果。 声闻缘觉, 处于山林,
  住最后身, 闻法得果, 是名药草, 各得增长。
  若诸菩萨, 智慧坚固, 了达三界, 求最上乘,
  是名小树、 而得增长。 复有住禅, 得神通力,
  闻诸法空, 心大欢喜, 放无数光, 度诸众生,
  是名大树、 而得增长。 如是迦叶, 佛所说法,
  譬如大云, 以一味雨、 润于人华, 各得成实。
  迦叶当知, 以诸因缘、 种种譬喻、 开示佛道,
  是我方便, 诸佛亦然。 今为汝等, 说最实事,
  诸声闻众、 皆非灭度, 汝等所行, 是菩萨道,
  渐渐修学, 悉当成佛。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三》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 !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 ,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咸味 ,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 。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既尝与味,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 。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 ,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 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是故当知 ,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 ,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 ;汝识不迁,界从何立?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 ;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 ;无闻则亡声相所在。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不闻非界,闻则同声;识已被闻,谁知闻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不应声闻,杂成中界 ,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 ,以何为鼻?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 。鼻尚无名,云何立界?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 。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旃檀木;二物不来,汝自嗅鼻 ,为香为臭?臭则非香,香应非臭。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 。二性不有,界从谁立?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识 ;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是故当知 ,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 ,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 ,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 。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不应虚空,生汝心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是故当知 ,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即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 ,知合离者?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 ,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则汝识生,从谁立界?是故当知 ,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 ;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同意即意,云何所生?异意不同,应无所识。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 ,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汝识决定依于法生,汝今谛观,法法何状?若离色空,动静通塞 ,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相状不有,界云何生?是故当知 ,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与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云何如来,因缘自然 ,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 ?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 。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

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阿难 !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 ,和合而有?不应邻虚,合成邻虚。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 。色犹可析,空云何合?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阿难!名和合者,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 。众虽为一,诘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罗门种;优楼频螺,迦叶波种;乃至阿难,瞿昙种姓。阿难 !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执镜,于日求火,此火为从镜中而出?为从艾出?为于日来?阿难!若日来者,自能烧汝手中之艾 ;来处林木,皆应受焚。若镜中出,自能于镜出然于艾,镜何不镕?纡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融泮?若生于艾,何藉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汝又谛观:镜因手执,日从天来,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有 。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阿难!当知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起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 ;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养家午评0713:反抽期连续调整多日后,资金开始回流趋势方向,宁德时代带领风光储的反扑会有个短期的回补短线上昨天强化的资金抱团高位股今天再度上演晋级潮这里只适合
  • 事与愿违,知情人说,市里当时让人直接给“同一首歌”打电话,解释说,“因为新领导刚确定下来,邀请之事耽搁了一下,但我们决心不变,一心要在宝鸡办成‘同一首歌’”。在
  • 【活动规则】①#书香赠书#中奖名单一般在活动结束当天22:30以后由@爱书吧 以原创微博形式发布!#转发赠书# 21世纪后,脑科学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工智能和脑
  • 最近心情不好到极点,别说是无法开口的事儿了,下班了,世界安静了,就是屁都不想放一个了。今年67了,没有做过任何保养,由内而外的自信,就是女人最美的武器。
  • #潮汐tide[超话]# [心]365签到纪念 不悔一场奔赴,不愿一场离别,不问今夕是何年,只想感受着你的感动,领略着你的美好,夜色正浓,让祝福随雨声潜入你梦
  • [doge]这一刻我做出了一个很认真的决定,[喵喵]那就是咱去买沙发的时候要买个大大的!从很小的时候起,铅笔和纸对于Allen来说有着独特存在,能让他远离生活中
  • (特指好书,需要家长挑选)这一定是你的梦中情鼻(上)鼻子向来在五官中十分被看重,在很多人眼里,鼻子高挺就是标准的美丽。想要了解更多变美干货就关注美呗颜究院#IU
  • 短短三个字在周末吊足了网友的好奇心,最后结果自然不负众望,竟然是当红小花姚笛和已婚小生文章的婚外情,一时间二人遭到千夫所指,事业更是一落千丈,最后文章在马伊琍的
  • 太虐了虐得我天天都在哭看到77话莲车祸本来鼻子已经酸了直到看到真一哭的样子我也忍不住一整个爆哭所有人都哭了,泰也哭了太惨了,这部漫画(nana)我真的不推荐太共
  • 巨多!我内心: 你xx 让你看群消息你不看 你xx?
  • 菩萨悟后依止于如来藏这种体性,对于福德以及一切法,也都不会生起贪求心行,不喜也不厌,保持中道的舍受,这才是真正的菩萨心行。释:世尊对须菩提说:如果有一个菩萨,用
  • 500年前有凌霄花的种子落入树顶空隙中,在柏树中间发芽生长,于是顶端长出了凌霄花,凌霄花长于柏树之上共生500年,世上凌霄与柏树有很多,如此神奇的汉柏凌霄只有这
  • 我一直认为 宗教是慰藉人心的力量 仅此而已 从前去寺院从来不许愿 一直到去年 也许执念是一种力量 挂在寺院里的祈福条也是去年今日 只敢祈愿能知道你过得好没想到今
  • 7. 去别人家做客,对方主人的话不多不少,甚至总是提醒你喝水,或者建议看电视的时候,你就应该离开了,因为人总是在感到无话可说的时候,才提醒别人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
  • 永恒美学,洞见非凡美兹中国首家线下体验门店开业#正果书堂# 2021年1月29日,源自德国的百年奢华电视品牌美兹黑标中国首家线下体验门店于苏宁易购(上海浦东第
  • 我当时也是头脑一热就去了 手术台上是后悔的 嘿嘿 目前是真的好喜欢~好自然 ​​​和朋友约了一家墨西哥网红餐厅去打卡。反正本人主页信息胜率什么的一直开着的,本来
  • 共勉[爱心][合十]#读书##读书笔记#《遇见》曾经想骑马仗剑走天涯努力识遍世间字,认真读完天下书武能上马定乾坤,文能提笔安天下有一天你走进了我的世界扰乱了我的
  • 【69】花漾 烟蓝12支化妆套刷凑单到手更低的啊[憧憬]河北沧州产的,毛毛超软质量真的可,日常妆容这套就足够了哇!#虞书欣新剧小号叫美人鱼有大长腿# #虞书欣张
  • 刘恺威说:这辈子遇见杨幂是最幸福的事杨幂说:一生只爱一个人 只能是刘恺威 可今天……近七年的感情说散就散了 你说什么是誓言?#我只喜欢你#宋慧乔和宋仲基协议
  • #每日一善[超话]#你要爱荒野上的风声胜过爱贫穷和思考来年只做春天不做花,我是春天永远有花。想了一百个春天的文案都不及这一刻的春暖花开花会重新开,不同的春来了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