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原文: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释:这一品,世尊通过讲述菩萨布施七宝所得的福德,来深细描述实相心如来藏的体性。如来藏对于五阴修布施度所得的福德,根本就是舍受,祂并不享受一点点一丝毫,也不在意福不福,祸不祸,也不知道有福与祸。又因为如来藏没有贪心所,不会贪着福德以及其他一切法,祂对一切法都是无欲无求,不喜不厌。菩萨悟后依止于如来藏这种体性,对于福德以及一切法,也都不会生起贪求心行,不喜也不厌,保持中道的舍受,这才是真正的菩萨心行。

原文: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释:世尊对须菩提说:如果有一个菩萨,用遍满像恒河沙一样多的世界的七宝来作布施,如果又有一个菩萨,了知到世出世间一切法当中,都没有一个我,因此修成了无生忍和无生法忍,那么得忍智的菩萨所得的功德,要远远地殊胜于布施七宝的菩萨所得的功德。

菩萨布施七宝所得的福德, 世尊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其福德是无量无边,不可胜数。菩萨布施,不仅有福德,其中也能生出功德。因为福德增长了,心地就能得以清净,心性得以调柔,禅定就能得到增进,智慧就能得以增长,道业就会得到增进,自身就会得到真实的功德受用,这是菩萨财布施所得的果报。而另一位菩萨,已经修到了得忍的程度,内心深深地觉知到一切法都是无我的,因此证成了无生法忍智。

忍一切法当中都是无我,这是哪种程度的忍呢?忍,有小乘断我见所证得的五阴无我的无生忍,有大乘法的无生忍和无生法忍。小乘的无生忍,分为四向四果。其中初果向的忍,虽然不是真正断我见的忍,但是在意识上,也忍可了五阴的虚妄不实,也在努力精进地观行,趣向于真正的断除我见。此时就差意根对于五阴无我之理的认可,这就需要意识不断地思惟观行,把五阴无我的道理传递给意根,让意根明了。意根一旦明了,就是真正的断我见,这时就成为初果人。

成为初果人以后,对于五阴无我之理,还要进行深细的观行,这个过程是意识获得更深的无生忍智的过程,是逐渐获得定力断除烦恼的过程,更是意根慢慢断除对于自我五阴执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意识和意根都需要不断地忍,更深层次的忍,直到意根彻底断除人我执为止,这是小乘人获得的无生忍。

大乘的无生忍,是菩萨们证得第八识以后所获得的,菩萨不仅要忍于五阴无我之理,更要忍于第八识如来藏的不生不灭之理,要深忍于第八识的无生;忍于第八识的空和有两种体性;忍于第八识的不垢不净体性;忍于第八识的所有中道体性;忍于第八识的所有方方面面的体性。然后菩萨的心就会越来越清净,定力越来越增强,烦恼越来越轻微,智慧就会越来越深细。其自心的功德受用就会越来越广大,菩萨的果位就会由七住位,逐渐增进到十行位、十回向位,由破初关,到重关,再到牢关,定慧都会更加深细。

然而,这也只是五阴人无我范围内的忍,范围还不够广大,忍度还不够深邃。必须达到初地菩萨以上的无生法忍,其忍的范围才是更广大,其忍智才是更深广。地上菩萨的无生法忍,是忍一切法当中都无我,这不仅是证得了人无我,同时也证得了法无我,其法无我慧、无生法忍智地地增上,越来越深妙。

因为地上菩萨能够现观如来藏在五蕴中的运作,能够现观如来藏在十八界万法上的运作,因而深知如来藏是如何出生五蕴,如何出生十八界万法的。菩萨会在一切法上,观察如来藏的运作行相,知道每一个法,都是如来藏运用心所法输出种子而生成的。没有一个法能够离开如来藏,而能有自身的生住异灭,都是因为有如来藏,才能生出一切法相,才能使得一切法相暂留一段时间,才能使得一切法相渐渐地变异,才能使得一切法相散坏消失。离开如来藏,就没有一个法相能出生,能停留,能变异,能灭去,因而一切法相本身就是虚妄不实的,如梦幻泡影,如空中花,了不可得,其本质都是如来藏。一切法既然都不真实,没有自体性,都是如来藏性,当然就是无我的。

其中一切法包括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只要是如来藏变现出来的,后天出生的,三界世间当中存在的,包括过去世的一切法、未来世的一切法以及现在世的一切法,包括十方世界的一切法,这些都是无我的。具体来说,一切法包括色法和心法,色法包括宇宙器世间,包括众生所需要的生存环境,主要包括了众生的五阴色身,也就是五根、五尘和法处所摄色。

心法包括七识心和七识的心所法。总括起来说,就是众生的六根、六尘、六识这些十八界法、十二处法、五阴法。这些法,都在一真法界如来藏里存在、生灭、变化、起用,都是真心如来藏所出生、所变现、所执持。因为都是如来藏所出生和变现的,那就是有生有灭的法,就是不自在、不自主的法,就是不能自己做主宰的法,就是无我性的法。而有我性的法,是不会生灭变异的,是能够自我做主宰的,是能够自我独立存在的,是不需要他缘,就能永远长存的,是圆满具足一切功德利用的。

无我的法,就不具备这些性质,无我法不能自己独立存在,需要依赖一些外缘才能存在和起用,也需要如来藏不断地输送种子来维持其存在和运行,否则就会灭去。所以三界世间所有的一切法,都是生灭变异的,都是无我的。而出世间的如来藏法,虽然有一部分的我性,能够自己独立存在,不需要外缘,不用出生和灭亡,能够自在,能够自主。但是里面还含藏着七识的染污业种,这些业种是要生灭变异的,会拖累如来藏也发生转变,使得如来藏的功德利用也受到一些影响。

因为这时的如来藏里的种子是要受七识的熏染的,既然里面的种子能受熏染,如来藏整体就不是不变异的,那就不是完全有我性的。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来藏本身也有自身的识种子流注,这些识种子刹那生灭变异,才能维持如来藏的存在和运转,因此如来藏也不是完全有我性的,还是无我性的。

只有佛地的法身无垢识,才是完全有我性的,那时七识的业种生灭变异就结束了,无垢识不再受熏染,不再变异,没有生灭的种子了;自心的识种子流注也停止,没有刹那生灭的现象存在。因此佛地的无垢识就是完全彻底的我性,完全是我,其功德利用能够完全得到发挥,不再受到七识染污业种的局碍和限制,心所法由原来的五个变为二十一个,因此是完全彻底究竟的我性。

菩萨因为证得了一切法无我,能够忍于一切法当中都无我,获得了甚深的无生法忍智慧,其功德受用是极多极大极深的,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菩萨会以此甚深的唯识种智,渐渐进入佛地,福慧都圆满具足,成为三界世间所尊,人天大众之师,具足十个名号的功德利益。能够在十方世界建立诸国土,示现成佛,广度无量众生。因此菩萨证得一切法无我,其无生法忍智的功德受用,要远远超胜于菩萨布施七宝的功德和福德,其中的差异不可比拟,无以言说。

原文: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释:世尊又开示说:为什么是这样呢?须菩提,是因为诸菩萨们都不受福德的缘故。须菩提对世尊说:世尊,为什么菩萨们都不受福德呢?世尊回答说:菩萨们所做的一切福德,都不应该贪著,因此才说菩萨不受福德。

这里的菩萨,世尊暗指实际理地的真正的菩萨,那个真正的菩萨,不受一切受,对于一切法,都是舍受。这位真正的菩萨圆满具足一切法,对于一切法都不贪求,因为没有贪求,所以才无所得。菩萨的五蕴布施世界七宝的时候,其感得的福德果报是菩萨的五蕴七识得,七识来受用,真正的菩萨——如来藏并不得一分一毫,也不受用一分一毫。而菩萨的五蕴在行布施度的时候,七识也要依止于如来藏,不贪求于福德。

菩萨在布施时,其心观行布施度三轮体空。所谓三轮体空,就是没有真正布施的人——我,没有接受布施的人——他,中间没有布施的物——七宝。为什么没有布施的人呢?因为布施的人——五蕴,是如来藏所变生的,色身是如来藏四大种子刹那输出形成的,就相当于如来藏这块黄金,有一部分打造成了金戒指色身;七识是如来藏刹那输出的识种子形成的,那就相当于如来藏这块黄金,有一部分打造成了金项链七识,色身和七识合一起组成了五蕴,五蕴整体金制品就是黄金如来藏。

那么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到底有没有五蕴呢?五蕴是个什么东西呢?五蕴全体当然就是如来藏,无有其余。所以菩萨布施时,没有布施的菩萨五蕴——我,同理,也没有被布施的五蕴——他。那么中间所布施的七宝呢?七宝也是四大构成的物质色法,是如来藏刹那输出四大种子形成,是如来藏这块黄金,有一部分打造成了金耳环等等这些七宝物,那么七宝物到底是什么呢?七宝物就是黄金如来藏,那就没有真实的七宝,都是如来藏。而如来藏之体,也是性空,无有一个实质的相存在,空无一相。所以整个布施度,就是三轮体空,了不可得,菩萨根本就不必执著。

同理,菩萨所得的福德,也是空。首先菩萨的布施行,会作为业种存在如来藏里,缘熟时,如来藏再输出业种,实现菩萨的福德。其福德实现的形式,会以物质色法和七识心所法的形式来实现。物质色法无非是以金钱、财产、权势、地位、家眷等等形式体现出来;而这些色法,都是如来藏输出四大种子形成的,本质都是如来藏,没有真实的物质色法,物质色法与如来藏不一不异。那就没有真实的福报可得,都是如来藏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在享受这些物质色法的福报时,是七识的觉知心来受用,是七识的受心所来领受、感受、享受,受心所会觉得舒适、快乐、自豪、自傲、自喜。而受心所法是随顺七识而有,是七识的助伴,七识一出现,与六尘对境,就有受心所的运作。七识是如来藏输出识种子形成的,本是如来藏,与如来藏不一不异。七识心体了不可得,那么七识的觉受,也了不可得。所以菩萨的福德实现时,福德以及对福德的享受,都没有实质,本质都是如来藏。

菩萨们证得此种智慧境界,也就会对福德不再贪求,不会再有心去享受福德。并且把修得的福德都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的修行就是为了早日成就佛道,不会为了世俗法的福德享受,而行布施度。这样菩萨的修行,才能达到内心空净,一法不着,心空及第归,就会证得无上的佛果,圆满菩提大道。



人就像如来在做梦,等如来醒了你就是佛,就这么简单,世界的一切都是假的!当知道了世界的一切都是假的!自然就不会贪嗔痴和妄想了,就非常清楚一切皆无常!就不会执着!不会着相了,就知道了凡是相都是虚妄的!当人破尽所有相,人就能见空性!人的身体是业报身,因前世的业和缘投胎来这个世界的!!!不修行是不可能成道的!人觉醒后就就是佛,佛不是众生,不会再轮回了。觉醒了就永不堕六道!就不会再退回到做众生了!对!凡是有情众生皆可成佛!当然无情的植物细菌寄生虫病毒不能成佛!佛只在人道显现,所以想成佛必须投胎为人!在人道修行就能成佛。人也可以投胎为畜生,畜生也能投胎为人!学佛是活泼的事,佛陀不要人弃世消沉,佛陀让人放弃的是世间虚假的欢愉!修成正果!自己的事自己做决定!别人不是你!我已成佛!佛有四不能,因果不能改!真法不可说!智慧不能赐!无缘不能渡,要成佛得靠自己!不能让人帮!和依靠别人!别人觉醒了是别人成佛了!你没有觉醒你就不是佛!认识自己的智慧!觉醒吧!行持正法 !专注你的内心!向自己皈依!勿依赖他人!一切皆无常!将自己安住其中!精进修行!永不认输!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意思就是一切法都是空,但唯有因果不空。“万法皆空”的意思是一切“幻有”、“妙有”的事物都是“不真实”的,都是“虚妄”的。万法皆空就是万法缘起缘灭。因果不空也是万法缘起缘灭。
万法皆空是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并没有单独、固定、恒常的存在。所以在究竟上,是不可得的。这里讲的一切事物,就是万法。包括了看得见的实物,也包括了看不见的思想、甚至也包括了佛法本身。学佛的人都知道,佛法是讲空的,即讲空的法门。
尽管佛法也讲证悟本心,悟及自性,但是本心或者自性的本质其实也是空性,即是空的,所以,所谓的佛法,究归是讲空的法门。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讲出家是遁入空门,而不是其它门的真正原因。
因此,很显然,空其实才是佛教的最核心思想。另外,在佛教最基础的理论“四圣谛”之中,所谓的“灭谛”,讲的是圆满寂灭之意,即彻底的完全的没有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佛教是求永灭的,而不是求永生,而灭的本质也是空的,也就是说,空才是佛法的精髓,我们所谓的学佛,其核心就是证悟空性。当年悉达多未曾觉悟成佛之前,就敏锐地发现老,病,死等这些现象都是苦的,于是他也跟大多数的修行者一样,去寻求不生不灭的永恒事物,即我们后来说的无为法,其实不光是佛陀,几乎所有的宗教修行人,绝大多数的重点都放在寻求不生不灭的无为法,只不过是只有佛陀发现,天地万物并没有什么永恒的事物,于是才提出了“缘起性空”这个理论。
因为他发现一切万物都是“缘起性空”,无一例外,也就是说,不管任何事物,只要你不断地往前追溯,追到最后,就是空的,即空性。
就算是我们自己的身体也一样,都是空性,佛教讲的“诸法无我”,就是基于这样的理论推导出来的。
那么,真正永恒的无为法到底是什么?
答案是空性!
因为在佛教看来,唯有空性才能没有任何障碍,不论天地万物如何成住坏空,真正能够无质碍并永恒不变的,就唯有这个空性。
也就是说,空性既不障碍有,也不障碍无,甚至可以说空性连自己都是无有自体,所以,才称之为空,而佛教真正追求的就是这种状态。
关于空性,很多人为空就是没有的意思,所以,讲空性的本质就是断灭论,但这样的认识,事实上已经误解了空性所诠释的深刻内涵,因为空性跟断灭论有着太多的不同,所谓的断灭,其灭的前提是有,从有再到无的变化,而佛教所讲的空,并不是没有的意思,更不是从有到无的过程,对于佛教来说,空性更关注的是幻象,即本心所生的幻象。
佛教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本心所生的幻象,因此,这些幻象并不真实,更没有自性,就好比空中的烟花,闪亮一下,又归于虚无,所以,才称为空,也就是说,这个空性才是天地万物的本质。
所以,佛教才主张“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也就是说,佛教不讲有,只讲空或者入灭。而我们众生的价值观则是完全相反的,我们往往认为有才真实的,而空才是虚幻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佛才说众生有执见,有颠倒。
但是,如果你认为空性,就是没有或者死了就一了百了的话,那么,也是误解了佛教讲空的本质,对于佛教来说,今生造业会缘起来世的果报,因此,基于这样的认识,佛教更愿意不去造业,因为没有业,整个来世都缘起不了了,也就是说,今生结束之后,来世也缘起不了,这就是完全和空性一体了,也就是佛教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无余涅槃”,也是不生不灭的永恒状态。

所以,真正修行的人,首先要有“证悟空性”的观念,而不是像凡夫那样一味的追求永恒的事物,因为万物本空,没有任何是永恒,因此,追求事物的永恒,并没有任何意义。
这就是佛法讲空的道理,因为空性才是天地万物的本质。

《法华经》闻法随喜功德无量
(第一百八十段)
【于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宁为多否?弥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无量无边,若是施主、但施众生一切乐具,功德无量,何况令得阿罗汉果。佛告弥勒:我今分明语汝,是人以一切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众生,又令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
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辗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其福复胜,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得比。又、阿逸多!若人为是经故,往诣僧坊,若坐、若立、须臾听受,缘是功德,转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马、车乘、珍宝辇舆,及乘天宫。】
佛问弥勒菩萨:你意下如何?这个“大施主”布施了无量多的世界中的无量多的十二类众生,又度了无量多的人分别成就了初至四果阿罗汉,所得功德多不多?这里说的大施主指具足财施、法施、无畏施者、名“大施主”。
弥勒菩萨对佛说:世尊!此人所得功德很多,多得无量无边,单就施予六道十二类众生那么多的欲乐珍宝,金钱财物,就已经功德无量了,何况又讲经传法,使众生脱离生死而证得阿罗汉果,功德更是大得不可估量!
佛告诉弥勒菩萨说:我今天再明白地给你讲,此人施无量多的财宝予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那么多的“六趣”众生,又度了无量多的人成阿罗汉,功德虽然很大,但不如辗转听闻随喜《法华经》至第五十个人的功德大。这里说的“六趣”是什么意思呢?六趣指众生由业因之差别而趣向之处,又名六道、六凡。所谓六趣,是以三事为由,即: 一因、二缘、三果。
因者、以妄惑为因;缘者、以造业为缘;果者、以受报为果。此六趣中,分三善三恶, 三恶即三恶趣,又名三涂。涂者、途义。有火途、血途、刀途。指依恶业所感赴之处,是为 恶道。又因恶业有重有轻,而分三处、即:地狱、畜生、 饿鬼。这三恶道是:
一、地狱:梵名那落迦、 译作无幸处;又名泥黎。此处翻译为苦具,是恶人受苦痛之处。有八寒、八热、一百三十六座地狱等。其中众生,受苦无穷,经劫无量,最苦无比。在三涂中称为火途,指地狱趣受猛火烧炙之处。
二、 饿鬼:此界有情众生,常受饥饿之苦,故有此名。有九鬼 、三十六鬼之分,在三途中,称为刀途。指饿鬼趣向,受刀剑棍杖逼迫之处。
三、畜生:梵名底栗车。译作傍生、横生。是说其身形傍生横行,性鲁钝,不能自立,畜养于人类,故有此名。如禽兽鱼虫等之属类。由愚痴而造作恶业的众生,死后为畜生。在三途中称为血途,指畜生趣向互相吞食之处。
另有三趣即三善道又名三善趣:是依善业所感赴之处。因善业有轻有重,而分别有三、即:阿修罗、人类、天人。这三善道是:
1、阿修罗:又译作非天、非类、不端正。这类众生好行斗诤,而谄曲诈慢,故多诸苦趣。虽福报邻天、而德不及天,故名非天。阿修罗分布在四道中、即:鬼道阿修罗、畜生道阿修罗、人道阿修罗、天道阿修罗。其中人道和天道阿修罗属于善道、而鬼道和畜生道阿修罗属于恶道。
2、人类:梵语搜赊。《三藏法数》说:“人者忍也、于世违顺之境,皆能安忍。”也就是说,人类的忍耐和忍受力,都强于其他道的众生,这种忍耐和忍受,对顺逆二境、善恶诸法,都能忍,对善能忍、对恶也能忍,这类人有成就圣道的基因。如果对善不能忍、对恶也不能忍,就会形成业因而生业果。所以,六道众生都从人道中成,今生得人身者,皆是前世修五戒十善,感报所生。
3、天:梵名提婆。有四层含义、即:一、天体:指运行日月星辰的整个虚空宇宙。二、天界:天界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天有此三界、故名天界。三、天神:是掌管和护持诸天的无量多的天主和天神。四、天人:指生活在各天界中的普通人民。
以上所说天体和天界,是非意识性的物理现象,只有天主、天神和天人才具有人一般的情感和意识,人们常说求上天保佑,不是求空洞洞的天来保佑,而求的是天主及天神的保佑,民间常有祭天和拜天的仪式,这也是祭拜的天主或天神,所以,在拜天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位天神来拜,比如选四天王中的一位、或选忉利天主、大梵天主等,这样直接与天神沟通,会有心想事成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笼统的天有光明之义、自然之义、清净之义、自在之义、最深之义。是受人间以上,胜妙果报之所,其乐胜、身胜,世间无比。其分别甚多,但总名为“天趣”。以上所说三善三恶之处、合称六道或六趣。
其实,六道都是人们因无明所生之幻相,明白了这个道理的人,就会感悟到:“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悟了道的人,这梦里的六趣、就是妙有;觉后的空空、就是真空。六道轮回,就是一场梦,梦醒了,梦中的六道,既没有三善、也没有三恶,全是非善非恶的奇妙之境;而真空中,本来没有三千大千世界、本来没有一物一尘,于此则心无羁绊,是真大自在。
得真大自在者,在梦中也能做主,梦中能做主即是禅定,定中能做到事事不迷,念念清净,不失愿力,已顿超三界,可随愿力往生诸佛净土,自当成就无上菩提。
佛说:大施主施无量多的财宝与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那么多的六趣众生,又做法布施,使这所有的众生都证得了阿罗汉果,此人所得功德虽然大得无量,但不如第五十个辗转听闻到《法华经》中“一偈”并能随喜的人。这里说的一偈是什么意思呢?
“一偈”于《杂语》规定中,限定字数句数,以三字乃至八字为一句,以四句为一偈。如本经上文所说:“恶世末法时,能持是经者,则为已如上,具足诸供养。”随喜这四句就意味着具足了种种布施和种种供养。一般要求:以四句能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称为一偈。
佛说:大施主所得功德不及辗转听闻《法华经》中一偈而生欢喜的人所得功德的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之一,以至用最高级的计算机都不能算出其功德到底有多大、用最好的比喻法也是难以形容的!
佛又对弥勒菩萨说:阿逸多!这第五十个人是辗转听闻到《法华经》的,他所得的随喜功德,就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那么多,何况是最初的第一个人,因听闻《法华经》中的一偈而随喜,那么这个人所得功德比间接听法的第五十个人,又要超胜得多,所得福德之多,就是用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来比喻,也是不可比的。
佛又对弥勒菩萨说:阿逸多!如果有人为了《法华经》,去拜访僧坊寺院,或站着、或坐着,只用了“须臾”时间,须臾经计算等于2880秒、即48分钟。若人在这48分钟的时间里,听到有人讲《法华经》而随喜,以此因缘所得功德,来世将生大富贵之家或帝王之家,享受最为殊妙的象马车乘,和帝王乘坐的珍宝辇舆。或往生到天上,驾乘七宝宫殿到处旅游,自由自在,十分快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鼓掌][鼓掌][鼓掌](来源:南宁日报)【凌寄译:辞职创业坚持原创 “画”出南宁涂鸦小时代】在一些人的眼里,涂鸦也许是乱写乱画,但是有一位南宁小伙用行动告诉了
  • 关于戒se戒yin这个问题其实私底下一直都有很多宝宝问过我,关于这个问题我并不是不想讲,而是很多东西不能放在明面上讲,因为很多内容太容易引起争议了,而且在末法时
  • 一起讨论吧~ #每一餐好好吃[超话]##熊叔厨房粉丝圈[超话]##熊叔厨房[超话]##不可辜负的美食##吃货在这里##我的美食日记#汉口不愧是武汉商业重镇 各大
  • 应该更喜欢粉樱花的,但是这颗白樱花树长在我们博物馆后院里,它就变得特别了[抱一抱]会成为我最喜欢的樱花树,rolf告诉我再过一段时间,上面就会结好多好多樱桃,会
  • |在法国艺术家泽维尔•卢舍斯的创作中,我们看到的《蒙娜丽莎》将会是这样子的8位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64件传壮名作,他们的作品正焕发全新光泽,顺着X光线,向我们传
  • 所以白蛇传中的白素贞修成人形开始行医,封神演义里的九尾灵狐附人体而乱国,太多太多的例子了,今天健康之法,养生之道多如牛毛,但是破出生老病死及阳寿的唯一办法就是,
  • #胡彦斌张碧晨陪你度过漫长岁月合作舞台##胡彦斌张碧晨舞台致谢工作人员# 胡彦斌和张碧晨在#天赐的声音# 第三季天赐盛典带来了《陪你度过漫长岁月》,是致敬《天赐
  • #劝分组#我要是说结婚十好几年了,收到老公情人节礼物屈指可数,不得一堆人来劝分?[笑cry]可我老公会把厂里每天发的水果带回家给我吃,会把同事请他喝的饮料带回家
  • ○ 轻体≠不吃碳水 一味拒‮碳绝‬水,‮身毁‬体、难坚持、易复胖 ○盲‮节目‬食 过分节食、饮食过‮单于‬一或三‮不餐‬规律容‮导易‬致肌肉流失,打乱‮谢代
  • !!
  • :学校也变绿啦 好喜欢夏天:周五去打篮球了 好舒服哎[太开心]:说好了考完计算机就喝奶茶结果在前两天喝到了哈哈哈哈哈哈还送早了 下课后一路小跑生怕被拿走:着急的
  • 《你最喜欢的古诗词有哪些?》[心] 1.“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去年南京大雪时,刚好看到这句,心生欢喜。 2.“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 I've head you're expert at designing posters and have some experience in the fie
  • 他会建立这个世间的秩序,他一定会告诉你“这个是好的,那个是不好的”而你一旦接受教育以后,你一定会展现你好的一面,隐藏你不好的一面,而一旦你一直隐藏你不好的一面的
  • 婚后,托尼还是像婚前一样对我温柔体贴,虽然我们走在一起会迎来路人异样的眼光,但我觉得日子不是过给别人看的,只要自己幸福快乐就好。前夫借着来看孩子的名义来到家里,
  • 若您已购买本商品,且对于消费体验上有任何问题,请私讯雷亚概念淘宝店客服小二,我们将尽快为您处理。狐梦生加购传送门 【挂店家】淘宝避雷吐槽,事情是这样的,我在海
  • そう思うくらいの1ヶ月間でした。自分が知らなかった自分にも出会えました。
  • 本穴位在食指上,为大肠经区域,经络技巧公众号提示一则大肠经循鼻而过,二则大肠与肝脏腑别通,肝经走鼻之内部(颃颡),故本穴调治鼻病甚佳,能通鼻塞,止鼻涕。此穴在食
  • 他们只是早一点去到那个所有人迟早会去的世界,如果真的有灵魂,此时此刻的他们正静静的看着这个世界的慌乱惊恐愤怒,摇摇头说一句——人间不值得。还是有人会用惨烈的方式
  • #lay兴[超话]#“老....老板......1007包间有个VIP客人好像对咱这的酒不满意,硬要让您过去一趟......” “既然是故意找茬的,叫人把他轰出